1、绿驰汽车被国资收编,这家造车新势力的有何价值所在
近日,一条工商变更信息坐实了之前的传闻,造车新势力之一的绿驰汽车已经被河南国资收购。
说到绿驰汽车,估计很少有人了解,毕竟这家车企实在是太过“低调”了。但要说到它的创始人王向银,相信汽车圈里无人不知,作为前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华泰汽车集团总裁,王向银于2016年成立了绿驰汽车,但自创立伊始,绿驰汽车便难言好运。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初始股东除了能带来资金外,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样会产生极大影响。而绿驰汽车的主要初始股东为中能东道、中能资本,不过随后中能系便被曝出售原始股非法集资,这对绿驰的影响几乎是毁灭性的,除了资金来源外,企业声誉更是受到极大影响,以至于当时绿驰汽车不得不回应称自己未来与中能东道不会再有任何关联。
这件事最后在2019年4月,以绿驰汽车变为深圳九州汇联投资管理有限公司100%持股告一段落,不久后王向银离开绿驰汽车,由任亚辉接任。
按照绿驰汽车曾经公开发布的融资计划,预计在2018年完成B轮融资20-30亿元,同时引入2-3家战略投资者;2019年完成C轮融资60-80亿元,引入3-5家战略投资者,同时量产车上市;2021-2022年完成上市。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绿驰汽车并没有再公布任何融资信息,而在车型方面,目前尚无量产车,早在2018年倒是通过与意大利公司合作,推出过轿跑概念版车型——天王星,该款车也仅在当年的日内瓦车展出现,随后国内外的车展上便再难觅踪影。
除了轿跑车型外,绿驰汽车同样也涉足了SUV领域,不过与轿跑车型一样,时至今日并没有量产车上市,缺钱或许是导致绿驰汽车产品跳票的重要原因。与同样以轿跑、跑车名义起家的造车新势力前途汽车、奇点汽相比,绿驰汽车依然还停留在PPT阶段。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河南省国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简称河南国投)出资20.1986亿元认缴绿驰汽车60%股权,同时绿驰汽车的注册资本增加至33.6644亿元,是原注册资本的1.5倍。除了投资人、注册资本的变化之外,绿驰汽车的公司名称也由原“绿驰汽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变为“绿驰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家连量产车也没有、生产资质也没有的造车新势力,居然还有人收购?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对河南国投产生浓厚兴趣。缸哥查阅了公开的资料,河南国投的65%股权被河南省经济技术协作集团公司所持有,换句话说,其控股股东为后者。那么河南省经济技术协作集团公司的股东又是谁呢?答案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也就是说,绿驰汽车这次是被国资收编了。
客观的说,就目前的造车新势力表现而言,无论是蔚来、小鹏还是威马,目前仍处在烧钱阶段,对于资金密集型的汽车产业来说,如果没有达到产销10万辆的规模,那么单车成本很高;而除了这些新兴车企外,比亚迪、长安、长城等老牌车企同样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广泛布局,目前新能源领域的市场蛋糕并不大,造车新势力的生存空间更小,与其为了资金垂死挣扎倒不如将企业拱手相让,起码可以活下来。
对河南国投来说,收购绿驰汽车意味着可以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培育自己的本土车企,从汽车的设计到生产、销售,其产业链极为宽广,如果运营得当,对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税收问题颇有好处。在绿驰汽车之前的产品宣传上,车身及车内无线充电、NFC 虚拟钥匙及指纹解锁、L2.5 级自动驾驶技术等是其亮点,这些亮点和其背后的技术实力也许是河南国投看中绿驰汽车的价值所在。
前有安徽政府扶持蔚来,现有河南政府收编绿驰,当地方政府与汽车产业结合起来,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让我们静观其变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绿驰汽车车型怎么样?
还可以的,绿驰汽车的收款量产车型绿驰M500是SUV型车型,外观大气、实用。而且绿驰汽车车型与传统SUV没有太大的差异,在产品研发中公司相当重视首款绿驰汽车车型的研发,从外观到性能每一个方面都投入了高度重视,经过反复试验,以确保汽车性能,前不久刚完成高温测试,可见绿驰汽车不单单车型好,性能也足以满足使用需求。
3、车市下行,绿驰汽车高调入局,是搅局者还是门外汉?
金星概念车,真的只是一款概念车
估计不少人为提一下是绿驰汽车旗下亮相日内瓦车展的“金星”概念车,从公布的数字来看,这款车的确性能先进。无论是胜过燃油车的续航里程还是极短的充电时间,似乎如今困扰蔚来、威马这些造车新势力的电动车核心问题根本不复存在。金星的整体性能,甚至都优于量产的特斯拉车型。
但实际上呢?仔细想来,一款概念车,无论造型再怎么前卫乖张,各方面性能数字再怎么亮眼,最先要过的一关是如何迈过量产这道关。搭建完整的供应链,通过各类质量控制措施来确保最终按时交付车辆的质量,其难度之大,是没有经历过这个过程的企业所不了解的。更何况,绿驰汽车从未向我们交付过实际产品。对于“金星”的后续车型,除非有强大的外力支持,否则决计难以实现大规模的量产交付。
产品投放速度较快,渠道与服务如何跟上
从产品投放规划来看,绿驰汽车自首款车型上市之后,每隔6个月就会有一款全新车型投放市场。先不论未来绿驰的制造以及工程团队是否拥有很强的体系能力来支持如此高密度的产品投放,光就其市场营销团队来说,如何来进行产品的投放宣传,给到经销商什么样的商务政策支持,如何来训练经销商的销售和售后业务能力,都是待解的难题。
即使绿驰汽车打算抛弃投资较高的经销商4S店模式,按照笔者的经验,无论是完全依赖线上销售加线下体验中心的模式,抑或是类似于采用大幅降低经销商准入门槛采用加盟店的模式,主机厂的投入与培训都是很大的工作量,需要大量的时间与资本的积累。这些,从有限的报道上来看,绿驰汽车并未给我们答疑解惑
不过,对于电动车推广来说,核心问题仍然在于技术。比如续航里程焦虑,极冷天气的电池性能问题,三元锂电的安全问题等等各类普罗大众事关切身人身安全的问题。我们还是以特斯拉和国内其他造车新势力来做一个对比。在新车型发布之外,特斯拉对于无人驾驶技术、超级充电技术的发布每每都会引起全球范围内的关注,特别是其全新研发的无人驾驶芯片,更是从性能上大幅超过传统的汽车芯片巨头英伟达的产品。而蔚来、爱驰、天际等在新车发布之外,各类聚焦在纯电动动车使用痛点的技术解决方案,也通常会引起各方的热议。这点,绿驰汽车尚未有好的idea贡献给我们。光是一款会秀数字的概念车,在当今新车层出不穷的环境里,其新鲜度或者说保鲜度,已经远远不如往昔了。
写在最后:
对于绿驰汽车来说,笔者还是希望你们前进的脚步可以放缓一点。先集中精力做好一款有竞争力的车型,总比向市场投放了一堆基本雷同,没有特色、没有竞争力的车型要好很多。哪怕暂时没有很多黑科技的核心技术,还是需要对于很多看不见的地方,例如质量控制、渠道建设等投入重金。毕竟车辆的安全事关消费者的人生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一味追求新车型的推出和交付,一旦终端销售遇冷,会让本就捉襟见肘的融资将会以最快速度消耗完,即便可以找到新的资本输血,那最终也会成为银行的坏账,浪费社会宝贵的资源,成为全社会买单的产物。
4、绿驰汽车资金链强大吗?听说绿驰要上线新车了,能行吗?
个人是比较看好这企业,毕竟是比较有爆发力的造车新势力品牌。之前的确有关于绿驰汽车资金链的话题出现,好像说的是绿驰的资金链目前还在完善中,还在找合作,找战略伙伴,但觉得这是很多企业都会遇到的,得慢慢来,不能着急,况且5月份的时候绿驰不是已经定了与长安汽车合作了,这个肯定能够为他的新车上线提供后盾了,长安汽车的实力就不必说了,绿驰能找到这么个合作伙伴也是牛!
5、绿驰汽车的首款量产车值得期待吗?
具体情况个人觉得还是看量产以后实际的用车情况,车身的安全性和续航宣传中是亮点,包括智能系统。
6、绿驰汽车价格高么?多少钱一辆?
绿驰汽车肯定会在车展亮相的,到时候我们就可以知晓价格。按照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来讲,绿驰汽车价格肯定也不会偏离太多,毕竟还处于市场的开发阶段,肯定会大幅度让利于消费者。绿驰汽车价格也会根据配置而变化,到时候在决定要不要购买。
7、绿驰汽车的价格贵吗?
绿驰汽车价格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说车型、技术等。不同级别的车肯定价格不一。并且对不同的人来讲,对绿驰汽车价格的感受也不同。不过现在正处于市场的前期阶段,肯定在价格上也会更亲民、更优惠。
8、绿驰汽车首款量产车为什么很多人抢着预定?
经过多年的研究,不断试验进行性能改进。前不久绿驰汽车首款量产车还经历了高温试验,对车辆的各种性能在高温环境下的工作情况进行试验。
通过试验绿驰汽车首款量产车通过了“烤”的试验,这样性能优越的新能源汽车自然让很多人期待。
9、买绿驰汽车好不好?绿驰汽车有没有什么增值服务?
绿驰汽车的新能源一直都挺受欢迎的,车子性价比可以,而且增值服务也做得好,还提供智能无线充电助力,另外还提供快速换电模式,三分钟就可以实现全自动快速换电了。
10、绿驰汽车现在发展得怎么样?听说资金链又强化了?
关于绿驰汽车资金链的问题,没怎么了解过,印象当中这个企业一直都发展的挺好。毕竟才建立三年嘛,时间也不长,但是在汽车产品的设计,品质或者是服务方面,已经在市场里面有一定的认知度。之前绿驰汽车出的轿跑,好像叫天王星来着,市场反响就不错了,超级酷炫的一款轿跑,续航能力跟品质都是顶呱呱的。如果没足够的资金链,大概也做不出这些作品吧!作为一个消费者,我更关注的是绿驰的产品,而不是他的资金链什么的,太高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