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销售 > 2018年长安汽车销售金额

2018年长安汽车销售金额

发布时间:2020-08-11 13:52:04

1、长安汽车:2019四季度走出低谷,2020重返高峰还差多远?

曾经的“自主一哥”——长安汽车,在经历长时间销量、净利润持续下滑的考验之后,随着长安福特和自主版块复苏,长安汽车业绩在2020年或有望改善。

事件回顾:

1月7日,长安汽车(SZ:000625)发布“未经过本公司审计师确认2019年12月销量及2020年销量目标”公告。

最新数据显示,去年最后一个月,长安汽车销量为19.37万辆,同比增长31%。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长安汽车2019年少有的单月同比“大涨”。

至此,长安汽车2019年销量达到176万辆,较2018年减少15.16%,这与长安汽车2019年246万辆销量目标相差甚远,完成度仅为71.54%。不过,四季度销量回暖,让人看到长安汽车强劲复苏势头。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销量公告」

1月8日收盘,长安汽车股价报收10.97元/股,上涨2.52%;1月9日,该公司股价继续上涨0.09%,报收10.98元。

关注焦点:

作为前中国自主品牌“一哥”,近几年长安汽车面临着前所未有挑战。不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板块,较长一段时间让长安汽车感到苦恼,资本市场对长安汽车也是非常失望。尤其是长安PSA寿终正寝,也让长安汽车成为被关注的焦点。

不过,近期长安汽车自主板块乘用车强劲复苏,合资公司长安福特有回暖迹象,给长安汽车以希望。该公司股价从2019年10月21日的阶段性低点7.08元/股,已涨至11元左右,涨幅近55%。

K线解析:

回到企业本身,汽车K线将具体分析长安汽车销量业绩情况,并从中总结2019,并展望该公司2020发展情况。

一、从2019年12月销量构成来看,长安自主品牌依然走势强劲。当月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实现销量15万辆,同比劲升35%,表现“回暖”,但2019年全年整体销量同比下滑7.84%,没能守住“防线”,凸显出其仍面对较大挑战。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销量公告」

当然,瑕不掩瑜,长安汽车正在“走出泥潭”,是一件对中国品牌整体发展的利好消息。

二、2019年12月,长安自主旗下几款重点SUV车型更新换代之后开始发力。长安汽车官方数据显示,CS75热销2.86万辆,同比大增287.5%,其中CS75 PLUS单月就突破2万辆大关。CS75系列车型全年销售超过19万辆,达到19.32万辆,同比增长38%。

长安CS35系列车型12月达到1.63万辆,同比增长20.8%;全年累计销量达到14.17万辆,同比增长7.8%。长安CS55系列12月销量同样突破万辆大关,达到1.11万辆,同比增长32%;全年累计销售11.22万辆。

去年1-12月,上述3款SUV销量累计达到44.71万辆,占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全年销量52.63%。由此可见,SUV是长安销量的最大贡献者,这与投放多款畅销车型PLUS系列不无关系。

此外,轿车方面,逸动系列12月销量达1.03万辆,同比增长97.9%;全年累计销售12.4万辆。

三、长安福特系列实现止跌企稳,单月销量首次正增长,2019年12月销售1.8万辆,同比微增0.66%,扭转此前持续下滑的势头。去年12 月,福特锐际上市,并获得不错的订单量;根据长安福特加速计划,2021年前将投放至少18 款新车,预计2020年长福将推出多款新车型。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销量公告」

四、长安马自达去年12月销售1.26万辆,同比增长9.2%,实现稳步爬坡。不过,汽车K线认为,这主要是由于马自达终端价格促销所致,2020年该品牌在中国市场前景并不乐观。

「数据来源:上市公司销量公告」

五、2019年最后一天,长安汽车发布公告,公司于2019年12月30日,与深圳前海锐致投资有限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将所持有的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简称长安PSA)50%股权全部转让给前海锐致,转让价16.3亿元。数据显示,2019年1-9月份长安PSA累计亏损22亿元。

该交易完成后将大幅减少对上市公司业绩的负面影响,长安PSA出售完成能够减少公司亏损点,进一步优化公司资产结构,对长安汽车2020年无疑是利好。

六、在新能源方面,长安汽车则陷入泥潭。目前并不得知其整体销量数据,但是结合此前情况来看,长安新能源在2019年的整体销量并不乐观。

相比吉利、长城、广汽新能源、上汽新能源等企业,长安新能源板块与之差距逐渐扩大。

七、总体来看,长安汽车2019年主要亮点为CS75 PLUS热销,长安福特止跌。不过,对长安汽车而言,这股势头能否持续,仍需要2020年新产品加入后的表现来判定。

长安汽车2019年销量业绩回暖之后,各大证券投行机构纷纷迅速做出反应,整体来看,券商机构对于长安汽车持乐观态度。

华泰证券、华创证券、西南证券、东方证券、华西证券等分别给予了该股“买入”或“增持”评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2018汽车销量排行榜

据乘联会提供的全国汽车产销数据显示,2018年12月份全国轿车共销售1,096,378辆,在2018年最后一个月依旧突破了百万辆,环比增长7%;同比仍保持下降趋势,较去年同期下降16.9%。总体来看,2018年全国轿车累计销量11,166,659辆,呈现负增长,同比增速-4.0%。同期,车质网接到车主针对轿车的有效投诉3682宗,环比和同比分别上涨12.3%和9.1%。

本月“变速箱异响”、“变速箱顿挫”投诉量依旧高居榜首,相关投诉均超过200宗。“发动机故障灯亮”问题本月跃升至故障问题的第二位,投诉量同样超过200宗,环比增长超1倍,投诉主要来自于长安马自达昂克赛拉车型。此外,“车身生锈”问题虽然投诉量略有下降,但依旧保持在高位,包括其在内共有9个故障点的投诉量超百宗。去除投诉人自愿申请撤诉的信息后,2018年12月TOP30轿车销量投诉量排名如下:

数据看点:

1、下一任“网红”?荣威i5要走的路还很长

作为荣威在2018年最后一款上市的全新车型,荣威i5的市场表现令人赞叹,上市第二个月便销量破万,在12月份自主品牌紧凑级轿车销量排行榜中,更是挤掉了吉利帝豪登上了榜首位置,销量直奔2万大关。荣威i5如果能延续这样的增长势头,有望成为自主品牌轿车的“销量一哥”。但随着自主品牌向上之路不断深入,涌现出越来越多的高品质车型,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已与荣威RX5和吉利博越迅蹿红的时代有所不同,想要脱颖而出愈加困难。 不过,在当前SUV市场增速逐步放缓的大环境下,轿车市场逐步显露出复苏的迹象,部分有远见的自主品牌企业已经开始重新布局轿车市场,荣威i5的推出疑占据了一定的先机,同时借助荣威RX5,荣威MARVEL X等车型前期打下的良好基础,荣威i5未来还真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网红”车型。如果期间质量口碑还能保持住,那将进一步助推荣威i5的向上之路。

2、涨势已起 东风悦达起亚K3复苏有望

近两年,东风悦达起亚品牌的市场表现一直处于低谷,起亚K3作为销量支柱同样受到了不小的影响。2018年对于起亚K3而言或许是最为难熬的一年,从2016年近20万的年销量到今年只有7万多,已经不能用“腰斩”来形容了。不过,在沉寂了一年后,2018年的最后一个月起亚K3似乎重新找到了感觉,销量再次突破万辆,创造了本年度月销量的最高纪录。从其近一年的销量投诉量走势图来看,销量基本上呈现出触底反弹的走势,从2018年9月起连续4个月实现了销量增长,这对于起亚K3来说或许是一个好的信号。而投诉方面,起亚K3近一年来的月投诉量一直较为稳定,并未出现较大的波动,质量口碑表现良好。从其2018年最后一个季度的销量表现来看,已经步入到了上升通道,12月份破万的销量也算是为起亚K3在2018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同时也令人对其2019年的表现有所期待。

3、销量爆发 北汽新能源EU系列成黑马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127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59.9%,其中纯电动乘用车2018年销售75.98万辆,同比增长69%。在今年整体车市负增长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高增长已渐成常态。这其中,北汽新能源EU系列也在本年度最后一个月实现了销量破万,并名列12月份紧凑型新能源轿车销量榜的榜首,而北汽新能源2018年累计销量也创纪录地突破了16万辆。从北汽新能源EU系列近一年来的销量走势来看,表现平平,因此其12月份销量的大爆发也令人有些摸不着头脑。是厚积薄发还是昙花一现目前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不过值得肯定的是,北汽新能源EU系列近一年来的投诉量走势平稳,除了8月份出现过一次异动外,基本上月投诉量都保持在个位数。不管怎样,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放量增长的大背景下,北汽新能源EU系列也有望借势而起。

4、步入上升通道 别克君威开创历史

本月,别克君威首次入选TOP30榜单,尽管排名不高,但却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12,662辆的成绩也创造了君威车型有史以来月销量的最高纪录。连续4个月月销量破万,也助君威在2018年实现了销量突破,2018年累计销量突破10万,较2017年增长62.9%。从其近一年的销量走势图来看,总体呈现出逐步走高态势,很显然已经进入一个稳定的上升通道。距离全新一代君威上市1年半之际,2019款君威于2018年12月底正式推出,新车在配置方面有所提升,结合目前君威车型不错的终端优惠,2019年君威有望延续涨势。当然,前提是要保证稳定的质量口碑,就其近一年的月投诉量表现来看,暂时较为稳定,并未出现过较大的波动。

3、2019车企销量榜:58家销量下滑,自主占了75%

2110.69万辆,-9.2%,这是乘联会发布的2019年全年狭义乘用车批售销量的最终成绩。

是的,2018年并非是中国乘用车市场表现最差的一年,也正印证了2019年年初很多专家预测“2019年将是中国车市最糟糕的一年”这一论断。那么车市情况有多糟糕,无论是从所有车企的销量和同比表现,还是头部车企的同比走势都足以验证,比如前十强车企仅有3家出现销量增长。

从整个大盘来看,88家车企中有58家销量都是下滑的,这个比重达到65%。行业常说10万辆是一家车企能否生存的指标,如果我们考虑车市寒冬累计销量突破10万辆的车企,这个数字是33家,2018年是37家。

值得一提的是,上文提到58家销量下滑的车企中,有44家是自主品牌,比重超过75%,这也意味着,随着自主品牌在SUV市场的日渐式微,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再度从过去三年的40%以上,滑落至38.9%,一下回归到2015年SUV市场刚刚迎来爆发的时刻。

这好比就像一场海市蜃楼,三年的时间眼看自主品牌在SUV市场起高楼,三年之后再看自主品牌SUV市场楼塌了。毫无疑问,市场没有捷径,任何投机取巧的行为在不久的将来都会让车企成倍奉还,行业在2015年自主SUV爆发时的担忧一语成谶。

头部车企集中度高涨,上汽大众压库捍卫200万

从销量排名来看,南北大众在车市寒冬中突破200万辆实属不易。其中今年排名车企第一的一汽-大众以0.5%的微增涨实现了204.61万辆销量,连续第三年进入到200万辆俱乐部,也是继2014年一汽-大众夺得乘用车企销量冠军之后的再度回归。

其实从今年年中开始,一汽-大众夺冠的心思便随着SUV组合“探岳+探歌”的强势增长而变得明显,更值得一提的是,一汽-大众也是车企前8强中,唯一一家销量正增长的企业,全年的市场份额已经高达9.7%,正在向10%的份额挺进。

痛失冠军的上汽大众终于还是守住了200万辆的门槛,最终仅仅多出1777辆。不难发现,今年是上汽集团的拐点,作为集团销量占比最重要的车企,上汽大众的表现一定程度上也影响这上汽集团的走势。从今年上汽大众销量的下滑到SUV常青树途观的败北,从帕萨特“碰撞门”的风波到年底丢失销量冠军,上汽大众的2019年并不太平。

更值得一提的是,12月份,上汽大众以23.4万辆的批发销量夺回了月度冠军,单月增幅高达37.7%。很显然,无论是23万辆还是37%的增幅,在今年的车市寒冬中都是一个极为不正常的数字,上汽大众在12月份鼓足干劲,不断向经销商压货,誓死捍卫200万辆,甚至一些经销商也表示苦不堪言。

上汽通用从2017年的200万辆一路下滑,2019年全年收至160万辆,全年下滑幅度达到18.7%,市场份额也从2018年的8.5%下滑至7.6%。伴随着上汽通用出现系统性问题,紧追上汽通用的吉利汽车在2019年拿到了136万辆的成绩单,同比下滑了9.3%。2020年吉利汽车确定了140万辆的年销目标,今年也即将有6款新产品即将推向市场,不出意外吉利将尝试赶下上汽通用进军前三强,而这个情景也在2019年的部分月份得以出现。

作为日系的代表,东风日产(不含启辰)的表现较为稳定,虽不及丰田本田那样激进,但全年以116.99万辆的成绩和1%的涨幅交卷,在整体市场下跌的大盘下也是优秀的表现。不过上汽通用五菱就没那么幸运了,由于低线消费市场受阻,主打经济廉价的五菱和宝骏品牌持续承压,2019年全年跌破100万辆,以27.8%的跌幅收于97万辆。

按理说,长城算是2019年自主品牌最大的赢家,毕竟在自主SUV市场以超15%的下滑中,长城主打SUV产品仅实现了0.4%的跌幅,全年销量达到91.14万辆,如此残酷的市场环境下,足以证明长城的抗风险能力不错,同时在竞争更为激烈的SUV市场中也足以证明长城SUV强大的品牌实力和产品实力。

经历过100万辆的辉煌,长安汽车也深知滑落80万辆销量的苦楚,2019年全年,长安汽车经过不断调整,以6.5%的降幅收于80.32万辆,排名乘用车企第八位。不过身居第九位的东风本田可是虎视眈眈,全年以11.6%的增幅80万辆的成绩,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佳成绩,也挤下北京现代,首次进入车企前十强。显然,如果2020年长安汽车继续不振,东风本田极有可能赶超一个席位。

幸运的是,广汽本田继续保持第十的位置,全年以4.2%的增幅拿下77.08万辆的销量成绩。值得一提的是,旗下的新产品皓影尚未发力,这也意味着广汽本田2020年的销量表现和合资中级SUV的竞争也将更有看点。

从前15强来看,所有车企除了名次的变化,15强还是那15强,不过15强的份额却有了明显的提升。比如两个大众,其份额都达到了9%以上,折算下来南北大众两个合资公司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达到19.2%,2020年不出意外,极有可能突破20%。

另外相比去年前15强累计1.9%的增幅,今年车市情况相比而言更加糟糕,毕竟前15强的销量增幅已经从1.9%下降至-5.0%。好在整个市场都不景气,销量不断向头部集中,前15强的份额已经从2018年的71.7%提升到了75.1%,提升了3.4个百分点,头部车企集中度高涨的趋势不可阻挡。

德日瓜分半数份额,自主两极分化

纵使大众在中国市场遭遇日系的夹击,但因为SUV市场的持续推进和德系豪华车的精进,德系品牌依然在2019年风光无限。

从全年的数据来看,德系品牌共完成销量518.95万辆,同比还增长了2.2%,市场份额也从2018年同期的21.8%上涨至24.6%,甚至部分月份高达25%的市场份额。另外乘联会的零售数据也显示,德系SUV今年是细分市场增幅最高的领域,全年销量达到159.4万辆,同比增长52.8%,市场份额达到7.7%。

这也意味着德系品牌随着大众SUV和德系豪华车的持续进攻,2020年突破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将是大概率事件。当然唯一的顾虑在于上汽大众是否能够在2020年恢复生机,这也将成为德系品牌是否能够抵挡住日系强势进攻的最关键因素。

日系品牌自然不用说,过去两三年在中国市场野蛮生长之际,日系品牌表现的不徐不疾,依然凭着自己的感觉走,但当市场进入萧条期,日系品牌所呈现出来的韧劲,则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从各个车企来看,日产、本田、丰田都在全年实现了销量的同比正增长,整个日系全年销量收于469.39万辆,同比增长3.9%。

从份额来看,日系的市场份额从2018年同期的19.4%上涨至2019年的22.2%,上涨了2.8个百分点。别看日系目前的份额还没有达到四分之一,那是因为日系在产品布局方面还尚未完全发力,特别是在SUV领域,丰田、本田的双车战略都尚未布局完善,比如广汽本田的中级SUV皓影、广汽丰田的中级SUV威兰达,都有能力进入到主流合资SUV领域,而一汽丰田的中大型SUV车型也还未亮相,同时丰田还握有MPV产品的牌,还有新能源领域的快速推进。

足以见得,日系的力量还在持续蓄积,特别是丰田本田每家合资公司100万辆的雄心,或许在2020年甚至更后的两年里,日系三强有望尝试撬动一下德系的霸主地位。彼时,日系和德系双方的对抗,将成为未来不明朗车市中的绝佳看点。

虽然自主品牌是中国车市中比重最大的部分,但也是水分最严重的领域。特别是在SUV市场退潮之后,自主品牌更是遭遇了沉重一击。文章开头也提到,自主品牌的下滑,自主SUV要负主要责任,车市的下滑,自主品牌要负主要责任。

59家自主品牌中,销量下滑的车企达到44家,其中有一半的自主车企销量腰斩,而在销量出现增长的13家自主车企中,仅有两家年销量超过10万辆,自主品牌羸弱的态势依然延续。自主品牌全年累计销量达到820.49万辆,同比下滑15.3%,这个数字刚好也是自主SUV的同比下滑比重,这也使得自主品牌的份额从去年同期的41.7%下滑至2019年的38.9%,再度回归到了2015年SUV市场爆发之际的水平。

不过纵使自主品牌整体表现不堪,也仅仅是自主品牌和市场的重振与重组罢了,当然也不乏头部的自主品牌在市场和销量方面均有不错的拓展,比如长城汽车的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3.9%上升至4.3%,长安汽车的市场份额从2018年同期的3.7%上涨至了3.8%,另外上汽乘用车、奇瑞汽车的份额比重也分别上涨了0.2、0.6个百分点。同时头部车企的轿车和SUV产品竞争优势不断加强,分食了不少来自美系、韩系、法系等系别的市场份额。

美系品牌的份额依然保持持续的下降,份额从过去的10.6%下滑至2019年的8.8%,2019年全年美系车的销量从同期的247万辆下滑至185万辆,跌幅高达24.9%。通用、福特、Jeep,每个品牌似乎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难道说要美系品牌在中国市场夺回话语权的,仅仅只剩特斯拉和马斯克了吗?

附:2019年全年车企销量榜

?文/杜余鑫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长安汽车7月销售16.5万辆 自主板块占比超七成

财经网汽车讯?长安汽车7月销量同比增长38.5%。

8月6日,长安汽车发布7月销量数据,为16.5万辆,同比增长38.5%;1-7累计销量为99.6万辆,同比微增6%。

长安系自主板块7月销量占比达75%,合计为12.4万辆,同比增长49.9%。其中,重庆长安销量为6.1万辆,同比增长35%;河北长安为8,588辆,同比上涨24%;合肥长安为1.9万辆,同比增长286%。

具体到车型,长安汽车有三款产品7月销量过万。其中,UNI-T销量为1万辆,长安CS75为2.1万辆,逸动系列为1.9万辆。长安CS35、长安CS75在7月销售新车分别为6,389辆和7,575辆。

长安欧尚品牌7月销量近万辆。长安凯程7月销量为2.6万辆。

资深汽车分析师任万付表示,销量增长与长安汽车加大产品投放力度,提高了市场关注度和产品竞争力有关。

另外,UNI系列在一定程度上推动长安汽车实现品牌升级。独立汽车分析师张翔表示,在UNI系列推出前,长安汽车产品主要集中于12万以下中低端市场,UNI-T是其自身品牌向上的表现。

UNI系列首款产品UNI-T于今年6月21日正式上市,售价为11.39-13.39万。

合资板块,长安福特和长安马自达销量均有所回暖。

长安福特7月销售新车2.2万辆,同比增长20%。长安马自达7月销量11920辆,同比增长3%。

长安福特介绍,锐际成为2020年单车半年销量主力,全新第六代探险者上市两周收获订单2000台。

资深汽车分析师任万付表示,长安福特销量上涨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长安福特产品进行了大面积的更新换代;二是去年低谷期基数比较低。

长安福特2019年销量仅18.4万辆,同比降幅超50%。其1-7月累计销量为9.3万辆,相比2018年同期下滑63%。

年初,长安汽车曾表示,将力争实现超191万辆的年度目标,其前7月已完成五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福特、马自达品牌年底销量回暖,长安汽车2019年销量近176万辆

(文/彭科峰)1月7日晚间,长安汽车正式发布最新销售数据。统计显示,2019年12月,长安汽车销售汽车19.3716万辆,同比增长30.99%。2019年全年,长安汽车累计实现销量175.99万辆,同比减少15.16%。以此来看,在岁末年终之际,长安汽车终于迎来了贺岁大礼包。

具体而言,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12月销量150361辆,同比大增35%,环比大增11.6%,夺得了12月中国市场自主品牌销量冠军。此外,长安系中国品牌全年累计销量85 万辆,同比下滑7.8%。

从去年4季度情况来看,长安汽车销量53.41 万辆,环比增长32%,同比增长13.6%,改善明显。4季度,长安汽车中国品牌销量27 万辆,环比增长43%,同比大幅增长32%。

据车友头条了解,2020 年,长安旗下的中国品牌将推出逸动Plus、全新跨界SUV 和E-Rock 等多款新车型。在热销产品和新车型拉动下,预计2020 年销量和盈利仍将实现正增长。

相比之下,长安福特去年12月的情况也有所改善,单月销量首次获得正增长。统计显示,长安福特去年12 月销量1.79 万辆,环比下滑4.7%,同比增长0.8%。

去年4季度,长安福特销量5.51 万辆,环比增长2.5%,同比下滑20.3%,下滑幅度收窄。2019年累计销量为18.4万辆,2018年同期为37.78万辆,同比下滑51.3%。

此外,长安马自达的情况也不错。去年12月,长安马自达销量达1.26 万辆,环比增长0.7%,同比增长9.2%。

去年4季度,长安马自达累计销量3.78 万辆,与去年基本持平,环比增长8.9%。就全年销量来看,长安马自达2019年累计销量13.63 万辆,同比下滑16.5%。

据介绍,2020 年,长马有望推出全新SUV 马自达CX30,进一步补充车型阵容。长福和长马多款新车型推动下,销量和盈利有望持续改善。

总的来说,长安汽车今年呈现了“先苦后甜”的发展态势,四季度中国品牌持续发力,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回升明显。但相比一汽的强势,长安汽车近176万辆的销量依然相形见绌。2020年,长安汽车能够保持回暖的势头吗?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长安汽车:2019年净利润预计亏损24亿-29亿元

1月31日晚间,长安汽车(SZ:00062)对外发布了2019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2019年,长安汽车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24亿~29亿元,同比2018年净利润6.81亿元下降452.56% - 526.01%。

截止2月3日收盘,长安汽车股价下挫10.02%,报收8.89元/股。

根据1月7日,长安汽车发布“2019年12月销量及2020年销量目标”公告。数据显示,长安汽车2019年销量为176万辆,较2018年减少15.16%,这与长安汽车2019年246万辆销量目标相差甚远,完成度仅为71.54%。

根据长安汽车公告,其自主品牌(重庆长安、河北长安、合肥长安)全年销量同比下滑7.84%至85万辆,虽然在CS75 PLUS上市后有所回升,但没能守住总体“防线”。

不过,从2019年12月销量构成来看,长安自主板块走势强劲,当月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实现销量15万辆,同比增长35%,呈现“回暖”趋势。

去年四季度,长安自主旗下重点SUV车型更新换代之后开始发力。长安汽车官方数据显示,在去年最后一个月,长安CS75销量达2.86万辆,同比增287.5%,其中CS75 PLUS单月就突破2万辆大关。CS75系列车型全年销售超过19万辆,达到19.32万辆,同比增长38%。

长安CS35系列车型12月达到1.63万辆,同比增长20.8%;全年累计销量达到14.17万辆,同比增长7.8%。长安CS55系列12月销量同样突破万辆大关,达到1.11万辆,同比增长32%;全年累计销售11.22万辆。

长安旗下合资公司方面,长安马自达2019年累计销量为13.36万辆,同比下滑19.66%,汽车K线认为,这主要是由于马自达产品线薄弱,总体市场压力加剧所致,并导致该品牌终端价格松动。2020年,该品牌在中国市场前景可能依然不乐观。

长安福特2019年累计销量为18.4万辆,同比下跌51.3%,虽然长安福特销量整体腰斩,但是去年12月份长安福特系列实现止跌企稳,单月销量首次正增长,2019年12月销售1.8万辆,同比微增0.66%,扭转此前持续下滑的势头。去年12 月,福特锐际上市,并获得不错的订单量;根据长安福特加速计划,2021年前将投放至少18 款新车,预计2020年长安福特将推出多款新车型。

根据长安汽车2019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去年前三季度长安汽车累计营收为451.15亿元,同比下降9.5%,其中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26.6亿元。这意味着,第四季度长安汽车总体情况或有所好转。笔者认为,长安汽车去年第四季度销量“回暖”,略起到止损的效果。

业绩下滑的背后,长安汽车也正在进行一系列的结构调整,一方面瘦身减负,另一方面加快转型。2019年最后一天,长安汽车发布公告,将长安PSA50%股权全部转让给前海锐致,转让价16.3亿元。

该交易完成后将大幅减少对上市公司业绩的负面影响,长安PSA出售完成能够减少公司亏损,进一步优化公司资产结构,对长安汽车未来构成利好。

此外,长安新能源板块也有所改变,去年12月3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长安放弃长安新能源控制权,引入四家战略投资者增资28.4亿元,这将助推长安新能源汽车业务加速发展。

当然,汽车行业竞争加剧,新产品热销能否持续,合资公司会不会重整旗鼓,企业后续研发实力能否跟上,都将成为影响长安汽车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解读长安汽车2019年销量 逆势向上?

1月7日,长安汽车公布了12月份销量数据:150361辆,同比增长35%、环比增长11.6%。更值得一提的是,长安CS75系列12月销售28620辆,同比大增38%。

这也是长安近几年来最好的一份成绩单。

CS75PLUS成功的背后

今年9月上市的长安CS75PLUS,11月销量19320辆,12月具体销量数字还没有公布,但不出意外,应该在20000辆以上。

与同时期上市的荣威RX5 MAX、吉利博越PRO相比,CS75PLUS可以说是一骑绝尘,是名符其实的新车销量王。

CS75PLUS为什么能在已成红海的SUV市场杀出一条血路,突围而出?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颜值。

虽然现在各大车企的设计都已经进步很多了,很难再见到那种歪瓜裂枣的车型,但是大部分新车还是很难有那种让你眼前一亮,让你兴奋的感觉。

CS75PLUS却能人耳目一新,凶狠而不过度张扬、极具冲击力的前脸加上犀利的车身线条都能征服年轻人挑剔的审美,在一众街车中鹤立鸡群。

二是动力。

自主品牌车型最为人所吐槽的就是动力系统,三大件不过硬,品控差,发动机、变速箱的投诉也一直居高不下。

CS75PLUS搭载了由长安本部与长安英国动力研发中心联合开发的蓝鲸2.0T发动机,最大功率和扭矩分别达到171Kw、360N·m,整体动力输出可比肩3.5L自然吸气发动机,比起大众EA888的2.0T高功版还要优秀;匹配的变速箱也没有出于成本的考量选择具有争议的CVT或者双离合,而是采用了口碑极佳的爱信8AT变速箱,是名符其实的黄金动力组合。

另一款动力组合则搭载了蓝鲸1.5T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匹配6AT变速箱,动力表现也领先同级别车型。

三是智能化。

CS75PLUS搭载了行业领先的L2.5级自动驾驶技术,全车搭载了12个超声波雷达、3个毫米波雷达、5个摄像头,还标配六安全气囊。

此外,其还搭载了遥控代客泊车系统APA5.0,可实现人在车外的自动泊车。

在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的安全性能方面,CS75PLUS获得了C-NCAP五星安全的评价,在更加苛刻、客观的中保研碰撞测试中,CS75PLUS的成绩虽然还没公布,但从现场照片来看,表现也不错。

长安的体系化成功

对于长安汽车来说,长安CS75PLUS毫无疑问是一款具有里程碑式划时代意义的产品。他的成功意味着长安汽车在造型设计、动力性能、智能化方面已经形成了强大的体系能力。

在动力系统方面,长安汽车发布了蓝鲸NE平台,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曾表示,“蓝鲸NE动力平台是一个十年都不过时的发动机技术平台”。

之所以如此自信,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蓝鲸NE动力平台的发动机热效率高达40%,正常工况下,百公里油耗可节约1L以上,处于奥托循环(压缩比=膨胀比的主流循环方式)增压直喷发动机全球领先水平;

其次,蓝鲸NE平台能够兼容1.0L-1.8L排量,零部件通用率高达98%,同时全系兼容48V、HEV、PHEV设计;性能上,蓝鲸NE平台将发动机的升扭矩提升了30N·m,达到国际领先的200N·m/L。

已经量产并先后搭载在逸动蓝鲸版、CS35 PLUS蓝鲸版、CS55PLUS、CS75PLUS上 的1.4T、1.5T蓝鲸发动机都受到了消费者的好评。

智能化方面,早在2018年,长安汽车就与腾讯签署了智能网联汽车合资合作协议,2019年,长安汽车又与华为联合成立了联合创新中心。9月份上市的长安CS75PLUS 则集成了长安在智能化方面的阶段性成果:搭载了手机蓝牙钥匙、梧桐车联系统、L2.5级自动驾驶技术、APA5.0自动泊车系统。

造型设计一直是长安汽车的弱项,也是影响长安汽车销量的重要扣分项。CS75PLUS的上市热销则宣告长安在造型设计上的落后局面彻底扭转,接下来,长安旗下更多新车也将应用上最新的造型设计语言。

2020年,长安汽车还将推出一款全新的轿跑SUV车型,从目前曝光的谍照来看,颜值又属于能打级别的。

总结

对于长安来说,2019年销量的增长固然值得欣喜,无论是SUV还是轿车,长安都在重回轨道,向更稳健的方向发展。

更重要的是长安汽车在造型设计、动力总成、智能化方面都实现了跨跃式的进步,研发技术体系更加成熟,其历时8年、投资43亿打造的全球研发中心也正式投入使用,为后续打造爆款车型提供了弹药库。

CS75PLUS的热销更是验证了长安已经具备了打造了爆款车型的体系能力,在强大的体系能力的背书下,接下来,长安汽车会打造出更多CS75PLUS一样的爆款车型,譬如即将上市的逸动PLUS。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长安汽车已经为造一辆好车构筑了强大的体系能力。可以预见,随着新车的陆续上市,长安汽车将迎来属于自己的长安新时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扭亏为盈 长安汽车预计今年一季度净利润超5亿元

(文/张钰翊)4月14日,长安汽车公布2020年第一季度业绩预告。报告显示,长安汽车预计今年一版季度净利权润为5亿-7.5亿元,同比增长123.85%-135.78%。

尽管由于疫情,车市遭遇重大打击,长安汽车依然保持利润增长。对此,长安汽车表示,主要因公司产品结构改善,盈利能力提升,同时全资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公司放弃增资优先认购权,预计增加当期非经常性损益22亿元左右。

不过,从销量上看,长安汽车今年前3月的销量压力仍然较大。数据显示,2020年1-3月,长安汽车共售出汽车30.31万辆,同比减少32.12%,销售颓势较2019年进一步扩大。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里,长安汽车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迎来了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4月14日同一天,长安汽车也公布了2019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长安汽车实现总营收705.95亿元,同比增长6.48%;实现归母净利润-26.47亿元,同比下降488.81%,系企业上市以来归母净利润的首次亏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大数据|长安汽车2019年累计销量176万辆,同比下滑15%

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披露的数据来看,长安汽车2019年累计销量为176万辆,同比下滑15%。其中长安福特销量为183987辆,长安马自达销量133608辆。 

长安福特2019年销量和2018年(377763辆)相比较跌幅超过50%,长安福特产能超过百万辆,但利用率却仅有20%。不过长安福特并没有放弃努力,中型SUV长安福特锐际就是一款实力派车型,结合锐际的定价,长安福特大有想翻身的意思。

有网友说“长安是唯一一家合资车销量拖国产车后腿的车企了吧?”,仔细一想还真是。那么长安福特销量下滑是因为对手太强大还是自身问题频出?2020年能否止跌回升?我们将持续关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长安汽车公布2019年产销数据 销量同比下滑15.16%

财经网讯?日前,长安汽车公布了2019年12月整车销量数据,整体销量为193,716辆,同比增长31%。其中,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销量为150,361辆,同比增长35%。其全年整体销量为1,759,971辆,同比下滑15.16%。

长安品牌方面,CS75系列12月销售28,620辆,全年销售193,227辆,同比增长38%;CS35系列12月销售16,389辆,全年累计销售141,701辆,同比增长7.8%;CS55系列12月销售11,148辆,全年累计销售112,219辆;逸动系列12月销售10,325辆,全年累计销售124,024辆。

长安福特方面,2019年12月,产量为3.21万辆,2019年累计产量为20.10万辆,同比去年下降48.08%。同时,长安福特销量当月销量为1.79万辆,2019年累计销量18.40万辆,同比去年下降51.30%。

此外,长安马自达、河北长安的产销量也大幅下滑。长安马自达2019年销量比去年减少3.27万辆,同比下降19.66%;河北长安2019年量比去年减少5.26万辆,同比下降36.50%。

2019年,长安汽车累计共生产179.74万辆新车,同比下降10.01%;累计共销售176.00万辆新车,同比下降15.16%。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2018年长安汽车销售金额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