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销售 > 2012年汽车零部件销售总额

2012年汽车零部件销售总额

发布时间:2020-08-11 21:01:02

1、2013年中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排名前100名的清单谁有?

中国排名没有,世界排名的有。
美国汽车新闻》(Automotive News)近期公布了2013年度全球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百强名单(根据供应商2012年配套市场业务的销售额进行排名)。在汽车零部件配套市场,德国博世集团连续三年蝉联百强名单榜首,电装与大陆集团则连续三年分列二、三名。榜单前十排名中,第四至第十名零部件企业依次为麦格纳、爱信精机、江森自控、佛吉亚、现代摩比斯、采埃孚与矢崎,其中2012年度排名中位列第十的德尔福今年跌至第12名,矢崎则由2012年第14名的位置跻身前十。
根据各供应商2012年在汽车配套市场的销售额,排名显著上升的供应商除了日本矢崎外,还包括美国李尔(由14名升至11名)、日本捷太格特(由21名升至18名)、德国舍弗勒(由26名升至21名)、西班牙海斯坦普(由32名升至25名)等;而排名显著下滑的供应商则包括由前十跌至12名的德尔福、日本康奈可(由18名跌至23名)、意大利马瑞利(由28名跌至31名)、日本恩梯恩(由29名跌至35名)、美国杜邦(由31名骤跌至59名)、日本精工(由36名跌至47名)等。
此外,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今年再次登榜,且排名从2012年度的97名攀升至92名,该公司再次成为唯一一家跻身《美国汽车新闻》全球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单的中国企业。
除中国外,其它仅有一家企业上榜的国家还有意大利、瑞士、巴西、荷兰、英国、瑞典与比利时;而上榜企业最多的国家为日本,有29家供应商跻身全球百强,美国与德国分别有27家与22家入榜;韩国有5家供应商入榜,法国、西班牙及加拿大均有3家供应商入榜。

2、简述汽车零部件材料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在一定时期内国内大多数汽车零部件企业销售额较低,与销售额高达百亿美元的跨国巨头相比,中国汽配企业规模明显偏小。而且中国的制造业出口向来以廉价而闻名,跨国大型企业为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开拓新兴市场不但向低成本国家和地区大规模转移生产制造环节,而且将转移范围逐渐延伸到了研发、设计、采购、销售和售后服务环节,转移的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伴随着汽车零部件产业组织结构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整车厂将实行零部件全球化采购。但是中国规模巨大的制造业和质优价廉的特点短时期内不可能一下转变,因此汽车零部件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以出口和国际化为主旋律。汽车零部件新技术发展呈现以下几个主要趋势:开发深度不断加深;零部件通用化和标准化程度提高;零部件电子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整车及零部件轻量化成为未来发展趋势;清洁环保技术成为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在一定时期内中国汽配产业仍然存在诸多不足,诸如产业基础差、结构不合理以及研发不足和缺乏名牌等等

3、2012年 ,中国各个汽车公司的销售量,特别是上汽,一汽,和东风的销售是多少?

按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2012年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分别为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华晨、长城、奇瑞和吉利,分别销售446.14万辆、307.85万辆、264.59万辆、195.64万辆、169.11万辆、71.22万辆、63.80万辆、62.46万辆、56.33万辆和49.14万辆。2012年上汽集团继续蝉联销量第一,年销量超过400万辆,达到446万辆。

4、2012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是多少?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2012年,全国汽车产销1927.18万辆和1930.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6%和4.3%,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3.8个百分点和1.9个百分点,增速稳中有进。
中汽协指出,去年我国汽车产销突破1900万辆创历史新高,再次刷新全球纪录,连续四年蝉联世界第一。我国汽车产量已连续三年超过1800万辆,汽车工业已进入总量较高的平稳发展阶段。
中汽协预计,今年全年汽车市场需求约2080万辆,汽车全年销量2065万辆,增长率在7%左右,其中国内销量将达1935万辆,出口130万辆。
数据显示,2012年12月汽车产销分别为178.49万辆和180.99万辆,环比分别增长1.34%和1.05%,同比分别增长5.49%和7.12%。全年累计汽车产销分别为1927.18万辆和1930.6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63%和4.33%。
去年汽车整车出口量成功突破100万辆,达到105.61万辆。(记者 陈志杰 刘晓静)

5、2012-2013年中国重卡品牌销售数据

5月份的重卡市场,依然还是让人颇感“欣慰”。相比去年同期销量的大滑坡,2013年的4、5月份基本上没有出现大的环比下滑,而是呈现出正常的逐月小幅下降趋势。

据悉,今年5月份,重卡市场共约销售各类车辆7.2万辆,比去年同期的56044辆增长了28.47%,环比4月(81549辆)只下降了11.7%。受此鼓舞,除了北奔重汽之外的所有主流重卡企业,5月份同比增幅都是一片飘红。这其中,东风、一汽、重汽、福田和陕汽继续保持了万辆级,当月分别销售重卡1.5万、1.25万、1.05万、1万和1.07万辆,同比增幅分别为25.63%、59.85%、9.40%、52.32%和16.35%;江淮、红岩和华菱分别销售重卡3500辆、2302辆和2680辆,同比增长幅度也是正数(45.59%、61.54%和108.07%),只有北奔出现下降,5月销量约为1500辆,比去年同期的2754辆下降了45.53%。

5月份重卡市场的相对景气,跟宏观经济的缓慢复苏和固定资产投资的上行有直接关系。华菱星马汽车集团董事长刘汉如告诉第一商用车网记者,受经济上行趋势鼓舞,星马专用车和华菱重卡近几个月来销售态势一直良好,“我们前五月仅在深圳地区就销售了近2000辆自卸车”。

前五月过去,重卡市场今年以来累计销量增幅首次转正。相比1-4月5.83%的降幅,1-5月已经实现了同比0. 14%的微弱增长。东风以6.74万辆继续排在行业第一,一汽和重汽以5.26万辆和5.10万辆排名第二和第三;第二集团军中,福田、陕汽累计分别销售4.68万和4.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31%和-1.65%。第三集团军中,红岩累计销售重卡1.23万辆,同比增幅为行业最高,达到65.35%;华菱以51.86%的同比增幅排第二(前五月累计销车1.10万辆);江淮累计销售重卡1.41万辆,同比增长17.01%;而北奔销量继续呈现较大幅度下降,前五月同比下降了37.02%。

6、求有关于“2010-2012年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市场运行及投资前景”的内容,有第二章就行

摘要
由于近两年来中国整车销售量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形成对汽车零配件的大量需求,再加上整车寿命普遍缩短,消费个性化加速了零配件业的发展。汽车配件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短短十几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汽车配件加工和销售体系,它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取得的业绩也是辉煌的。应运而生的汽配市场虽孕育着无限的商机,有着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它同时面对着整体实力小、装备水平差、营销体系不完善、销售业态较传统等问题。如何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汽配市场;如何确立中国汽配市场的发展方向;如何改变目前中国汽配市场传统落后的交易模式,这就需要我们对中国汽配市场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进行深刻的反思。
一、 汽车配件市场的现状
(一)汽车配件市场面临的形势
真正意义的中国汽车业和中国汽车配件业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发展起来的。汽车配件作为一个产业是伴随着汽车业的发展于九十年代初确立。目前我国汽车工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汽车业新一轮购车热潮掀起,一批整车厂汽车公司销量连续高速增长,在汽车市场火爆的带动下,以离合器、汽车底盘、汽车前后桥以及汽车零部件制造加工、汽车改装、汽车修理等相关行业的汽配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之势。汽车工业的发展为汽车配件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机会。
中国汽车工业产业目前每年对零配件的需求量达到八百亿元人民币左右,而每年从一级市场到区域经营再到零售商的汽车零配件三级流通至少要完成二千四百亿元人民币的交易额。1999年全国零配件的总供求量为700亿人民币,进口汽车配件的总需求量近7亿美元,而且将以每年11%—20%的速度增长。从总量和趋势来看,中国汽配市场都呈现出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汽车配件市场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的汽车产业政策比较重视整车生产企业,而忽视与其配套的汽车零配件市场的发展。实际上随着中国汽车工业从“乡间小道”驶入“高速公路”,汽车零配件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空间。虽然汽车配件市场的总量巨大,但另一方面竞争也相当激烈,全国现有各种规模的汽修厂22.8万家,汽配经营企业约10万家,一个省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大型汽配专业市场,有的省会城市或较发达的大城市一地就有数家,明显呈现出买方市场的局面。
汽配市场,呈严重的两极分化状态,有一小部分运作有方的汽配城不断地适应市场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市场定位,加强其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功能,使其适合品牌商的需求,从而走出一条与原来汽配城做房东的内涵有着根本区别的新路。而大多数仍以物业为主要经营体制的汽配城,在新的市场格局下将会很难生存。全国汽配城目前已有百余家,几乎都停留在物业管理和提供比较简单的配套服务上,所有的汽配城目前还处于最初级的现货贸易阶段。由于投资和经营汽配城很多是政府行为,这样容易造成重复建设和盲目发展,也容易导致不公平竞争。
从80年代后期开始,国有大型企业由于其僵化的体制被逐步挤出了汽配市场。整个市场呈现“散、乱、差”的局面,同国外的成熟市场相比,经营手段落后,观念陈旧,竞争分散无序,企业单纯地在低水平的基础上利用价格杠杆进行无利润竞争,从而使大部分商家陷入了需求量越大,价格下滑幅度越大的恶性循环的怪圈。另一方面,这种无序的混乱,也给假冒伪劣商品提供了可乘之机。从整体而言,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落后于整车工业,这是因为那些产品可靠、质量较好的汽配厂可选为整车的配套厂家,进入配套市场,而未被选为与整车配套的厂家只能进入维修汽配领域,这就形成了维修配件的质量低于整车组装件的质量。据有关资料表明,由于使用伪劣汽配造成的交通事故占整个事故的3%以上。从在昆明这个国内较大的市场中,我们可以看到制约着汽配行业发展的几个大的隐患。
隐患一:汽配市场所售产品的品质良莠不齐。同一种配件可能有七八个牌子的产品同时销售,且仿冒原厂或名牌的现象普遍存在。正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让那些对汽车配件和维修一窍不通的车主们无所适从。有客户来买配件,他们通常会直接询问“要原厂的还是副厂的?”这“原厂的”一般是指为主机厂配套的装车件;“副厂的”则是非配套厂家生产的非配套件,所以绝大多数原厂件的价格势必要高于副厂件。一般在乎自己车的车主都会首先选择原厂件,而他们的生财之道也就在这关键之处。这“原厂”一类还要分为三个级别:第一级品质最好,是专门的装车件,也就是原车带的,外面根本买不到;第二个级别产品是供应特约维修站的,除了安装或更换时工艺上可能带来的差距外,产品本身与第一级并无太大差别;第三个级别便是流向零售市场的配件产品,卖的虽然仍是原厂件较高的价格,但实际上其品质已无法和真正原车所带相比。所以一般人以为在汽配市场买到的原厂件或在特约维修站更换的原厂件应该都与原车无异,其实其中必然会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差别。更有一些维修站违规操作,其所谓的原厂件其实就是从汽配市场批发的,但回去卖出的价格自然就要远远高于汽配市场了。

7、谁有2001-2013年,世界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的?谢谢!

2013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上半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金额61.42亿美元,同比下降1.81%,拖累了汽车商品出口的整体表现。相比整车,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则完成了4.59%的同比增长。

随着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水平的进步,越来越多的零部件企业走出国门,走向国际市场。上半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保持增长,但同比增幅有所回落。汽车零部件的出口额在整个汽车商品出口额中贡献度依然最大,占汽车商品出口总额的75.82%。

零部件出口好于整车。数据显示,在出口的4大类汽车零部件产品中,发动机出口没能扭转去年相比2011年同比下降的趋势。在轮胎出口方面,汽车、摩托车轮胎出口同比下降2.08%,未能延续去年的增长趋势。汽车零件、附件及车身出口金额147.12亿美元,同比增长9.17%;其他汽车相关商品出口金额56.64亿美元,同比增长3.61%。 求采纳。


与2012年汽车零部件销售总额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