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哪里可以看到汽车历史价佫走势图
答:各大汽车网站上都有呀,新浪,搜狐什么的都有汽车频道,你可以参考一下。
2、民国时期的大上海图片
虞洽卿(1867一1945),浙江镇海人,名和德,早年到上海当学徒,1894年后任德商鲁麟洋行买办、华俄道胜银行买办。1903年独资开设通惠银号,发起组织四明银行。1905年上海发生大闹公审公堂案,经四处奔走,与组织当局交涉获胜,遂名闻沪上。1908年创办宁绍轮船公司。1911年上海光复后任都督府顾问官、外交次长等职。1914年独创三北公司。五四运动期间上街劝说开市。1920年合伙创办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任理事长。1923年当选为上海总商会会长。虞洽卿同帝国主义有依附有矛盾,辛亥革命时期积极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二次革命时反对袁世凯称帝。“五卅”反帝运动时始则支持罢工罢市,后降低谈判条件与帝国主义势力妥协。大革命前后支持北伐,反对孙传芳。[四一二事变]后支持蒋介石清党反共。抗战时期,他坚持抗日爱国,不当汉奸,日军占领租界后离沪赴渝,到大后方经营滇缅公路运输,支待抗战。1945年4月在重庆病逝。
在慈溪东部的伏龙山下,有一处中西合璧的楼群坐西朝东,占地10余亩,蔚为壮观;亭台阁榭,花园天井,别具一格。这幢房子原名“天叙堂”,是虞洽卿故宅,称之为[龙山虞氏旧宅建筑群]。
1867年阴历六月十九日,虞洽卿出生在伏龙山下一户贫苦的裁缝之家。7岁那年父亲病故,他便与母亲和3岁的弟弟相依为命。家境贫寒使虞洽卿失去读书的机会,幸好村内有一同族塾师虞民世,见虞洽卿聪明伶俐,就免费收为学生。每逢天下雨不能出门干活之时,虞洽卿就去老先生的塾馆读书,这叫做读“雨书”,是三北贫苦人家执意求学的创举。就是这点儿资本,为虞洽卿后来在上海叱咤风云打下了基础。
1881年,15岁的虞洽卿已经是翩翩一少年了。经族叔虞庆尧的帮助,他只身到上海瑞康颜料行学生意。据说他初到上海就逢天下雨,于是把母亲精心缝制的一双布鞋揣在怀里,因而后来被上海人誉为“赤脚财神”。虞洽卿在瑞康12年,多次为老板出谋划策,使小小的瑞康颜料行在上海滩剧烈的商品竞争中化险为夷,站稳了脚跟,很为后来者效法和称道。
虞洽卿为求得进一步发展,又先后在德商鲁麟洋行、华俄道胜银行供职,最后选中了荷兰银行买办一职。1905腊月,有一广东妇女黎黄氏携带婢女10余名途经上海,被英国巡捕诬为人口贩子而横遭逮捕。在会审公廨开庭审理时,英国副领事德为门又颠倒黑白,胡判乱断,激塌民愤。虞洽卿目睹此情,挺身而出,在公堂上据理力争,为维护中国人的尊严仗义执言,深为社会各界称道。他还发动工商界人士开展了反英斗争,弘扬了民族正气。1906年春,虞洽卿有机会与端方、载泽、戴鸿慈、李盛铎、尚其方等五大臣赴日本考察,使他对国外的工商业有了进一步了解。回来后,他一心为振兴中国的实业而努力,上疏慈禧太后,指出外国列强利用银行来盘剥中国、及制约中国实业发展的种种弊端,并提出创办中国自己银行的主张。这一主张因剀切中肯而很快被采纳,1908年,我国第一家私营银行--四明银行在上海宣布成立,虞洽卿被推为理事。次年,他又根据家乡土特产的运销情况及沪甬两地的客运实际,发起创办了宁绍轮船公司,自任总经理。四明银行与宁绍轮船公司一成立,立即遭到外商的排挤。为不使这两个新生事物夭折,虞洽卿又组织了宁波同乡会航运维持会,用极其有限的经费来帮助这两家单位度过难关。三年以后,他因购买“甬兴轮”与宁绍公司发生矛盾,便退出宁绍,独资创办了三北轮船公司,并在此基础上,又先后创办宁兴轮船公司和鸿安轮船公司,为发展我国的民族航运业作出了贡献。 辛亥前夕,清王朝风雨飘摇,内政更加腐败,对外奉行投降主义,虞洽卿创办的“南洋劝业会”在险恶的环境中经过多方周旋,才如期开张。该会历时三个月,来自全国各地和南洋地区的观摩交流者达20余万人,对中外物资交流起了一定作用。
虞洽卿在那一时期支持了辛亥革命。他曾腾出房子供同盟会秘密活动,派人保护同盟会上海支部负责人陈其美的安全,捐款解决临时政府的财政困难等。1915年,为反对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他在上海组织了救国储金团,借此来扩充实力,维护民族工业,打击日货。然而,二十年代初期,虞洽卿卷入了军阀争斗的旋涡。因为他支持段祺瑞北洋政府,受到了皖系军阀孙传芳的刁难。1924年段祺瑞聘他出任上海总商会会长和全国商会副会长,次年10月,在孙传芳逼难下不得不辞职下台。北伐时,他支持蒋介石发动的四·一二政变。虞洽卿关心家乡的公益事业,曾出资创办学校,疏浚凤浦湖,兴建镇胜、镇大、镇骆等公路,从而深得家乡人民及宁波旅沪同乡的赞赏。当1931年7月2日,日本军方在朝鲜煽起排华反华浪潮时,他又率先在上海组织反日援侨委员会,并公开发表演说,痛斥日本军国主义暴行。同月14日,还宣布与日本经济断交,表现了一个民族资本家的爱国立场。抗战爆发以后,虞洽卿断然拒绝出任上海伪政府市长,并冒着生命危险,与意大利商人泰米那齐合伙组织了中意轮船公司,到西贡、仰光等地运米,以解决租界内难民拥挤而缺粮的危机。1941年春,又离开上海,转道香港赴重庆,与王晓籁等组织了三民运输公司,积资在香港购买三吨道奇牌汽车300辆,从缅甸、仰光等地运来五金配件,供军需之用。1945年4月26日,虞洽卿因患急性淋巴腺炎在重庆逝世,终年79岁。同年11月,灵柩由专轮送来三北,安葬在伏龙山上。
东正教徒
虞洽卿还是为数极少的华人东正教徒之一,教名安利烈·帕夫洛维奇·虞,是1935年成立的上海中国东正教协会会长。(2年后因抗日战争爆发停止活动)
趣事
虞洽卿初到上海学徒时,从十六铺码头下船后,恰逢天下大雨,他怕布鞋被淋湿,便赤脚前往瑞康颜料行,被老板认为是“赤脚财神”上门。
3、请问旧上海大众车的价格是多少?
你提的什么问题啊?是大众哪一款车?还有车开了几年了,车况怎么样?你什么都不说别人怎么回答你
4、我有一枚民国十七年汽车币,想知道现在价格值多少钱?
市场价二十万至三十万元之间。
5、民初的上海物价,1910-1925年之间的
1.英商上海电车公司
1905年,英商布鲁斯·庇波尔公司取得了公共租界电车专营权,在租界内赫德路附近购地招商建造电车车栈,不久该公司无意经营电车,于1906年3月15日将专营权转让给英商上海电气建设公司上海电车公司,4月26日经工部局批准,专营权自1905年1O月10日算起,仍为35年。1907年10月1日,英商上海电车公司总管理处在外白渡桥北堍的北苏州路2号成立,法定资本70万英镑,实际开办资本为32万英镑,公司董事会设于伦敦。同年赫德路80号静安寺车栈竣工。1908年1月31日,在爱文义路上试车,同年3月5日,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通车营业,路线为从静安寺起沿愚园路、赫德路、爱文义路、卡德路、静安寺路、南京路,至外滩上海总会,全程6.04公里,车厢分头等与二等,票价按段计算,每段1.25英里,头等车厢每段银5分,全程15分,二等车厢每段银2分,全程6分。最初为车上售票,后改为车下售票,公司委托车站附近烟杂店代售车票,后因不切实际,不久即废止。公司制订了《全体司机售票及其他职工守则》,对职工衣着、仪态、司机操作程序等作了规定。同年10月首次向外侨发售电车月票,每张8元。从1908年3月5日通车至12月底,公司开通了8条有轨电车线路:(1)静安寺至广东路外滩;(2)杨树浦路底至广东路滩;(3)卡德路至虹口公园;(4)北火车站至广东路;(5)卡德路至芝罘路;(6)静安寺路至火车站;(7)卡德路至茂海路;(8)北火车站至东新桥。线路总长41.1公里,共有机车65辆,均为英国勃吕斯电气制造公司生产的勃勒许四轮短车身有轨电车,头等12席,藤制软垫,二等20席,橡木硬座,车身两端为驾驶台,乘客由驾驶台上下。当年共行车166万公里,运客537万人次。
〔1907年公共租界铺设电车轨道〕
〔1910年行驶于南京路的有轨电车〕
1909年7月,英商上海电车公司开始挂拖车2辆。1909年8月开始对中国人发售月票,只限二等车厢,每张5元。全年行车318万公里,运客1177万人次,营业收入55万余元。1911年拖车增至30辆。全年行车360万公里,运客2725万人次,营业收入80万元。
因公共租界电车与法租界的电车道互不相通,跨区乘客必须换车并另购车票,很不方便。为此英商上海电车公司开办后不久,即向法商电车电灯公司提出了互通电车的建议。1912年8月,两公司开始互相通车,最初通车不通票,在行驶入对方的路线时,乘客需重新购票。1913年8月5日两公司签订合同,对互通路线、行车时刻、售票、结算等作了规定,从此跨区乘客无须两次购票。
同年,为使东区线路的电车能就近停放,减少空驶往返,英商上海电车公司在杨树浦路麦克利克路建成汇山车栈。因有轨电车运行已不敷需要,经工部局同意,1914年决定开办无轨电车,11月正式开通上海第一条无轨电车路线14路,该线长1.1公里,南起郑家木桥,北至老闸桥南堍,全程2站,票价每站头等银2分,二等1分。开办初仅7辆无轨电车,系英国无轨电车制造公司生产的603型无轨电车,车厢内分隔为2个等级,设28座,分两扇门上下,分别由驾驶员和售票员控制。通车后因福建路路面较差,12天后停驶,经工部局重新翻修路面,于1915年7月6日恢复行驶,1916年该线由老闸桥经北京路延伸至河南路桥。
1920年1月,英商上海电车公司开辟第二条无轨电车线路,自泥城浜至河南路桥南堍,线长0.999公里。至此公司开通有轨电车线路9条,机车83辆,拖车80辆,无轨电车线路2条,车辆7辆,共有职工1400人,当年盈利7.3万余英镑。
1921年,公司有轨及无轨电车行车里程共863万公里,载客119558769人。1925年公司在倍贝开尔路华盛路建成电车修理工厂。1926年公司电车行车里程已达1202万公里,载客120174130人次。同年电车票价改为每英里头等铜钱7.26文,二等4.88文。1931年3月因银价大跌,运行成本增加,票价改为每英里头等铜钱7.7文,二等5.33文。1931年4月工部局交通委员会、公用委员会及上海电车公司为解决公众运输车辆拥挤状况曾召开联合会议,公司提议工部局应迅速放宽道路并在苏州河上添建桥梁,以改变交通拥挤状况。
1931年底,公司拥有各种车辆300辆,其中有轨机车102辆,拖车100辆,无轨机车98辆,行驶里程达1567万公里,年载客达1.39亿人次,有轨电车轨道线共长2.87万公里,无轨电车路线共长2.76万公里。
1932年公司已开辟电车线路17条,其中有轨电车线路10条,行驶于公共租界的线路有:1路来往于静安寺与虹口公园间,3路行驶于麦根路与浙江路间,6路行驶于北站与广东路间,7路行驶于北站与茂海路,11路行驶于虹口公园与外滩间,12路行驶于静安寺与茂海路间。同时行经两租界的有:2路行驶于静安寺与十六铺间,4路(与法商电车电灯公司)联合经营,行驶于茂海路与善钟路间,5路行驶于北站与西门间,8路(与法商联合经营)行驶于杨树浦与十六铺间。无轨电车线路7条,在公共租界行驶的有:15路行驶于江西路与海宁路与乍浦路间,20路,行驶于静安寺与兆丰花园间。同时行经两租界的有:14路行驶于北站与民国路间,16路行驶于曹家渡与民国路间,17路行驶于兰路与斜桥间,18路行驶于岳州路与斜桥间,19路行驶于宜昌路、小沙渡路、民国路间。
1934年3月英商上海电气公司管理机构由伦敦移至上海,同年10月公司向工部局提出申请,要求参照法租界的标准,将每行驶1英里交纳2分银的养路费改为装配硬胎的无轨电车照旧,装配软胎的减为1.5分银,装配汽胎的减为0.5分银,工部局未准。1935年7月工部局批准,自1936年1月起,装配汽胎的减为1.7分银,但至1939年1月1日止,所有无轨电车必须改装汽胎。
1936年公司拥有有轨电车机车107辆,拖车107辆,线路10条,轨道共长2.89万公里,无轨电车109辆,开通线路8条,长3万公里,当年电车行驶里程1725万公里,载客1.15亿人次,净收入455.7万元。
1937年初公司将8路有轨电车从杨树浦路延伸至周家嘴路,并增设了21路无轨电车线。1937年抗战爆发后,日军占领苏州河北岸地区,南、北向公共交通中断,同时法租界游乐场附近被炸,公共交通一度完全停顿。日军当局禁止英商公共交通车辆进入苏州河以北地区,公司只能调整线路,局限在苏州河南岸地区行驶,营业范围缩小近半,加之部分电线设施及车辆被日军炸毁,营业大为下降,当年电车行驶里程为1291万公里,载客8585万人次,收入358万元。1938年因租界人口激增,营运又有了起色。9月新辟自劳勃生路经西摩路、亚尔培路至福熙路的24路无轨电车等路线,同时计划开辟自梵王渡公园(今中山公园)至外滩的20路无轨电车,并在多条路线上增驶无轨电车,无轨电车线路增为3.2万公里,车辆增为120辆。当年行车里程达1362万公里,载客9920万人次,收入396.9万元。
1939年因市面上缺乏铜元,公司于6月间开始发行代价券,并提高了车价。6月29日起头等车资每英里从2.67分增为3.11分,三等车资从1.84分增为2.15分。同年12月头等车资再次增为3.71分,三等车资增为2.54分。公司开通了愚园路至外滩的20路无轨电车。当年无轨电车增为132辆,路线长3.7万公里,公司电车行车里程增为1694万公里。1940年因法币汇价狂跌,公司再次提高了车价。当年行车里数增为1706万公里,接近1936年底水平,载客1.49亿人,超过了1936年底水平,收入956万元。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占领了公共租界,对所有英美企业实行军管,英商上海电车公司汇山车场及本场中的有轨电车被日商华中都市公共汽车公司占有,公司处于日本军管之下。1944年日军当局将英商上海电车公司以敌产名义交给汪伪建设部,再由汪伪建设部作价投资,与华中都市公共汽车公司合并改组为上海都市交通股份有限公司。
6、关于民国时的上海
民国时期大上海的头牌交际花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旧上海,美女明星云集,让这个城市如此香芬。而交际场上风头最足的交际花,非唐瑛莫属了。 那年,唐瑛与陆小曼被称为交际场上的明星,素有南唐北陆之说。早期小曼在北平,后来也到上海,还与唐瑛同台演出过。 唐瑛与陆小曼是两道不同的风景。后来,陆小曼被人熟知,与诗人徐志摩有关。但在当年,唐瑛的风采确实无人能及。 http://picture.travel.21cn.com/file/1800,1756487,20285618,0,20,1.shtml
旧上海素有“东方不夜城”之称,又被很多人唤作“东方的巴黎”。旧上海的舞厅,有中外之分,高低之别。除了舞厅中所给的工资外,舞女另一项主要收入就寄希望能得到“拖车”的施舍,让他们多在舞厅中消费。当时的舞厅规定,舞客每买一甁比较昂贵的香槟酒,舞女可以从中抽取一元二元。
http://tieba.baidu.com/f?kz=103395964
上海的赌场赌窟集中在沪西地区,那里称得上是真正的罪恶渊薮,所以有个名字叫做歹土或黑店区。当时在上海有个奥地利医生克努科博士,曾写到过赌窟的情况。可惜这部署名为《上海:海上的城市》的手稿至今还没有公开出版。根据他的叙述,赌场这种企业往往是由日本人控制的,而且在花样上是中西合璧,烟、赌俱全:
这里从中国的牌九到法国的比九点是无所不包。赌客也可以同那里的歌女一起玩。由于各路黑帮都垂涎这块肥肉,所以常常发生火拼。其结果是血流成河,尸陈赌窟。
再说到犯罪方式,那更是各显神通,无奇不有。其实,上海的高层人物也同时就是江洋大盗,不过罪恶手段和规模大大不同而已。有一次,上海的几个外国百万富翁集会,讨论对欧洲难民的救济问题。有一个纡尊降贵的主儿姗姗来迟,只在门口站着,不肯进来。有人问这位大人物为什么既然来了,却又不踏进门槛来。他的回答妙不可言,令人喷饭:今天我真的搞糊涂了,到底我是该站在,拐卖妇女,一帮的那边呢?还是站在,贩卖鸦片,一帮的那边呢?
http://club.news.sohu.com/r-oil000-14533-0-0-10.html
老上海的娱乐运动
男打女球
1940年前后,在法租界海格路西段大胜胡同(这是解放前上海建造的九千多条弄堂中惟一一条以“胡同”取名的弄堂),有六七名圣约翰大学的学生自发组织起一支小型垒球队,课余经常在弄堂中练球。与此同时,在相距不远的静安寺路赫德路(今常德路)东首的金城别墅中,也有几名金科中学的学生经常在弄堂中练习垒球。这两拨大、中学生便自愿联合起来,组成球队,起名为Pandas(熊猫),常去练球的场所便是圣约翰大学苏州河东那片大操场,那里有足够的地方可供足球、排球、篮球和垒球同时练习。约大文商学院学生中又成立起另一支垒球队,起名为“鲨峰”,成为在校内与“熊猫”对垒的一支球队。
抗战胜利后,上海的垒球运动出现了个空前兴盛的局面,从大、中学校的校园推向了公众场所。在当时刚改名为“复兴中路”的原法租界辣斐德路的西段有一片体育场地,是一个沙地足球场加上周围的一些泥地,场地南边是一堵围墙,东首两扇大门边钉着块只有一尺多长的木牌,牌上用油漆写着“东华球场”四字。这里是各支垒球队进行比赛的地方。
由于当时的垒球球员和观众大都是在校大、中学生,因此东华球场的赛事都放在星期日进行。这样的赛事通常每月有一两次,在寒暑假期间会多些。观众的人数将视参加比赛的球队是否有名而定,一些谈不上“名气”的“杂牌”队,便主要靠双方队员的家人和亲友来捧场了。
几所教会女中也成立了垒球队,队员大都是校内的活跃人物,有的是“校花”,有的是上海有名的“富室千金”,有的是家庭舞会中受人争夺的舞伴,其中有的还一人兼具以上“身份”中的两种以上……她们出场比赛,除掉真正来看球赛的外,还有不少是她们的追求者。
1952年,上海市体育管理部门组织了一次全市大、中学校垒球联赛,二十多支参赛队分高校男队、中学男队和中学女队三个组别,比赛结果,获得冠军的分别是圣约翰大学、圣方济中学和中西女中的球队。
尽管在全盛时期涌现过二十多支垒球队,却始终没有出现过一支棒球队。
棒球的英文是baseball,这应该是个统称,是指用棒(base)击球和争夺垒位的球类项目。用棒球所击打的球有两种,一种是体积小而质地坚硬的,称为hardball(硬球);另一种则体积较大而质地较软,称为softball(软球)。中国的体育界习惯把打硬球称为“棒球”,而把打软球称为“垒球”。
在棒球盛行的美国、日本等国家中,垒球是女性运动项目。由此可知,从上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上海所有的男子垒球从有名的熊猫和鲨峰队到无名的“杂牌军”,所打的球都是女子队所打的,即男打女球,且无一例外。
摩托车手
我有个在香港当律师的世侄参加了个“Herley Davidson Club”,一些Harley Davidson牌摩托车的发烧友约定在每星期日上午到新界粉岭的一座山头上聚集,按照预定的路线翻山越岭,野游一番。
世侄告诉我,这个俱乐部的成员只有三十多人,全是男性,大都是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的专业人士,有医生、律师、建筑帅、大学教师和金融机构中的高级职员等。敌不过世侄的一再邀请,在一个星期天上午起了个早,跟他去了那个聚会场所。世侄向他的同伴们介绍我是UncleSun,便是他小时候给他留下深印象的哈雷车手……世侄把他那辆92年型1200哈雷车让我来开。几分钟后,我便能完全操纵自如,就像当时我在上海街头驾驶同样牌子、同样马力的摩托车一样。
我是在1945年8月日本投降之后,上海开始恢复汽油供应时,就开了哈雷摩托车的。当时,许多在1941年“珍珠港事变”之后停驶的私用汽车重新开动起来,但都是旧日款式,最新的是1941年型的,更多的是30年代中期的车型。到第二年,美英两国当年的新车大批销向中国,美国的福特、别克、克雷斯勒、司蒂贝克等汽车公司和英国的奥斯汀、海尔门等公司,都在上海有规模不小的代理行。
英国有一家摩托车制造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接受了陆军部的订货,制造一批军用摩托车,二战结束后,这批摩托成为战争剩余物资,便有商人把这批旧车全部以廉价买下,由货轮运送到上海,进行整修之后,换上新轮胎,再全部改漆成黑色,交给几家大的自行车行出售。虽是旧车,但质量挺好,价格也并不贵。投入市场之后,很快销售一空。
由于这批摩托车是单汽缸和单排汽管,因此引擎发动之后,发出的是“蓬蓬蓬”的响声,显得缓慢而沉重,就像来自远处的炮声。因此,这批摩托车便被上海人称为“大炮牌”。
紧随着大炮牌进入上海摩托车市场的是美国的哈雷牌和印第安人牌。两种都是进口开箱的1947年型新车,也同是大马力两轮摩托车。
在上海独家代理印第安人牌车的是当时中正中路(今延安中路)上的永海车行。这家车行的门面不大,规模和实力和代理哈雷车的同昌车行都无法相比。这家车行的老板是姓姚的兄弟俩,弟弟名叫姚德福,当时还不到三十岁,他自己便驾着一辆紫红和乳白两色相间的印第安人牌车经常在路上来回驰骋,这等于在做活动广告,而确实也有不少人被那种车的漂亮外型吸引了到那家车行去购买的。
我当时也是受到强烈吸引的一个。但父亲却不肯给我买这辆车,理由之一是价格太贵,太过奢侈;理由之二我才是个高中学生,体格不够强壮,不宜驾驶这么大马力的车,若是闯了祸那是非同小可。
经过几回“磋商”,父亲终于答应给我买一辆摩托车,但限定汽缸容量不能超过350CC。最后我在慕尔鸣路(今茂名北路)上的一家车行里买了一辆“大炮牌”。
那几年里,我每天开着去上学下学,又开到各处游玩兜风,去过苏州、常熟、无锡、杭州……总计行程也有好几万公里。
1952年,我将母亲1948年去香港时留给我的一部分钱买了辆哈雷摩托车,终于圆了我的哈雷之梦。这辆车我开了六年。到1956年时,由于私人用机动车的汽油供应重又受到严格限制,我的那辆车每月最多只能开上六七天,其余的日子都得搁置在那里了。
1958年,上海停发私用摩托车牌照。一年后,市公安局找上门来,说他们已征集到三辆各部分机件完好,仍能正常行驶的1200CC的哈雷摩托车,另从交通处的车辆登记资料中看到我也有这么一辆车尚未报废拆卖,因此上门找我征购,他们将把这四辆车统一改漆成白色后,用作迎送外国贵宾车队的开道车。
猎枪的命运
我前后有过四支猎枪,但我从没拿这些枪去打过猎。两支散弹枪带给我的乐趣只是在休息日带了枪骑上摩托车开到青沪公路旁的那座北干山旁,登上那座无人荒山,对着岩石或枯树打上几枪。
另两支小口径来复枪带给我的乐趣比散弹枪更大些,由于在发射时的声音不大,不至会惊扰邻居,于是在屋后的花园中竖个稻草和棉花制成的圆环靶子,白天有空时便在那里练习射击。1952年之前在上海的几家渔猎用具店中还有这种子弹出售,都是解放前从国外进口的原装货。
这样的爱好和花费也并非全无收获。1958年“大跃进”那阵,号召要在大学和高中学生中开展民兵训练,当时我在一所中学和一所师范学校中当政治教师,我的小口径运动步枪卧、跪、立三姿速射夺了个全区冠军,并且得到国家体委授予的“一级射手”资格。
其实,当时像我这样买了猎枪而并不打猎的是大有人在。我认识上海一家中型机器制造厂的老板,他没有时间也不喜欢到上海的远郊或外地去打猎,但却把收集猎枪作为自己最大的爱好。
上海解放初期,市公安局发布公告,限期收缴私人持有的各种猎枪(后膛火药枪除外)。以后他们把收缴来的猎枪分别处理,属于来复枪的留存在市公安局,各种口径和规格的滑膛散弹枪经登记存案后全部发还,由市公安局治安处发给保管执照。自行保管的猎枪不得私自出售或毁坏,若要出售,必须送到由市公安局指定的有关商店寄售。经办人员同时给每人发了一份指定商店的名单。这份名单上有三家商店:
第一家是开设在淮海中路、重庆路口的淮海路国营旧货商店(简称“淮国旧”),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起发展成为全市最大的买卖和寄售旧货的商店。
第二家是连长记体育器具商店。这家店底层有一长排柜台出售弓箭、汽枪和猎枪,全都是进口货。解放后,猎枪不再进口,连长记除卖掉剩下的新枪以外,也被市公安局列为寄售旧货猎枪的商店,当然买和卖都要凭公安部门的证明。
第三家是友乐宾渔猎用具店。
1949年之前,在当时被称为林森中路的淮海中路上共有四家出售猎枪的店家。上海解放初期,这些猎枪店都还开着,但按照军管会规定,禁止出售可用作狙击武器的大口径来复枪。到1950年之后,随着西方国家侨民相继离开上海,淮诲路上的渔猎用具店便只剩下了友乐宾渔猎用具店一家。虽然那里的生意也很清淡,主要是靠售卖渔具维持开支,可也支撑到1956年工商业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后,才从淮海路上消失。
专营猎枪的商店在上海绝迹了,但“淮国旧”中寄售旧货猎枪的柜台却还存在,而且由于成了独家经营,便不时会有非常珍贵而稀见的滑膛散弹枪在那里露面。我曾在那里看到一支人家送来寄售的十分名贵的猎枪。柜台里那位老营业员是个内行,他鼓动我买下这支猎枪。他说,他和各种旧猎枪前后打了近三十年交道,像这样名贵的猎枪只见过几支。“要是放在以前,这样一支枪就算拍卖,也至少要十根大条子,现在这价钱真可以算是十分便宜了。”
他说的“便宜价钱”是三千元人民币,等于我近四年的工资。几个月后,我再到“淮国旧”去时,听那位老营业员说,那支猎枪被买走了,买主是一个中年汉,操山东口音,穿着讲究,气宇轩昂。他由在上海的朋友陪同来看了两回,到第三回才带了一大包钱来买下这支枪。陪同来的朋友说那位买主是作家,平生最大的爱好是进山打猎。我猜测到那位买主有可能是当时一本畅销的抗日战争题材长篇小说的作者。当时出版业中尚未取消版税制度,因此那本小说给他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1966年7月21日,上海市公安局治安处向全市所有领有持枪证的市民发出通知,限三天内把保管的猎枪交到市局治安处。此时“文化大革命”已进行一个多月了,但上海的“红卫兵”才出现不久,打、砸、抢、抄还未全面展开。这无疑是市公安局的一个明智之举。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RS/972098.htm
检举民国8~26 年是近代建筑业在上海发展到高峰的阶段。出现了大型百货公司、大型饭店、高级影剧院,以及花园洋房、高层公寓。这一时期欧洲现代运动波及上海,从古典主义转向现代主义,钢框架结构在高层成为主要的结构方式。民国12年所建的汇丰银行大厦,民国14年所建的海关大楼标志着西方复古主义的顶峰。民国23年建成的国际饭店,保持远东最高建筑的纪录达48年之久,是现代派代表性建筑。这一阶段还有一批“大上海计划”建筑,国民党上海市政府自20年代筹划,民国20 年动工,民国23年初步完成。30年代还出现了诸如大新公司和外滩中国银行大楼等中西合璧的建筑。这类成功的建筑多为中国建筑师设计。
民国26~38年,近代建筑业在上海处于停滞阶段。日军炮火给上海建筑造成了空前的灾难。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于国内战争,上海重大的建筑工程处于停顿状态。
殖民地半殖民地社会性质形成了上海近代建筑分布的特点。沿黄浦江一带集中了近代行政、商业和金融业建筑;以跑马厅为中心形成了南京路、淮海路、福州路、金陵路和西藏路的商业建筑;向西沿苏州河、向东沿黄浦江汇集着许多工业建筑;高级住宅主要集中于西区,这是20年代后租界扩张的结果。上海的华界区域,如闸北、沪南和浦东等地有大量的棚户、简易木屋和平房。据民国36年统计,旧上海共有棚户5万余户,解放前夕,全市100户以上的棚户区有322处,13万间,18万户,居住着近100万人口。
著名住宅:
检举董家渡天主堂
清咸丰三年(1853年)建成
南市区董家渡路175号
1993年7月14日
圣三-基督堂
黄浦区政府礼堂
清同治八年(1869年)
黄浦区九江路江西中路口
1989年9月25日
杨树浦水厂
清光绪七年(1881年)
杨浦区杨树浦路许昌路口
盛宣怀住宅
日本驻沪领事馆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徐汇区淮海中路1517号
汾阳路79号住宅
工艺美术研究所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
徐汇区汾阳路79号
汇中饭店
和平饭店南楼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
黄浦区中山东一路19号
徐家汇天主堂
清宣统二年(1910年)
徐汇区蒲西路158号
东方汇理银行
光大银行
清宣统三年(1911年)
黄浦区中山东一路29号
上海总会
东风饭店
清宣统三年(1911年)
黄浦区中山东一路2号
亚细亚大楼
太平洋保险公司
1915年
黄浦区中山东一路卫号
先施公司
上海时装公司、东亚饭店
1917年
黄浦区南京东路690号
瑞金二路住宅
瑞金宾馆一号楼
1917年
卢湾区瑞金二路18号
苏联领事馆
俄罗斯领事馆
1917年
虹口区黄浦路20号
公共租界工部局
1919年
汉口路193号
汇丰银行大楼
1923年
黄浦区中山东一路10~12号
上海邮政总局大楼
市邮电管理局
1924年
虹口区北苏州路276号
--------------------------------------------------------------------------------
大世界
1924年
黄浦区西藏南路1号
嘉道理爵士住宅
市少年宫
1924年
静安区延安西路64号
尚贤坊
1924年
卢湾区淮海中路350弄
国际礼拜堂
1924年
徐汇区衡山路58号
多伦路250号住宅
1924年
虹口区多伦路250号
新新公司
第一食品商店
1925年
黄浦区南京东路720号
怡和洋行
市对外贸易局
1926年
黄浦区中山东一路27号
宏恩医院
华东医院干部病房楼
1926年
黄浦区延安西路221号
金城银行大楼
交通银行
1927年
黄浦区江西中路200号
江海关大楼
1927年
黄浦区中山东一路11号
沙逊大厦
和平饭店
1928年
黄浦区中山东一路19号
华懋公寓
锦江宾馆北楼
1929年
卢湾区长乐路109号
八仙桥基督教青年会
1929年
黄浦区西藏南路123号
--------------------------------------------------------------------------------
南京大戏院
上海音乐厅
1930年
黄浦区延安东路523号
步高里
1930年
卢湾区陕西南路387弄
慕尔堂(沐恩堂)
1930年
黄浦区西藏中路316号
虹桥路2310号住宅
上海置地集团
40年代初
长宁区虹桥路2310号
西侨青年会
体育俱乐部市体委
1932年
黄浦区南京西路150号
沙逊别墅
龙柏饭店1号楼
1932年
长宁区虹桥路2409号
汾阳路45号住宅
海关专科学校办公楼
1932年
徐汇区汾阳路45号
大光明大戏院
大光明电影院
1933年
黄浦区南京西路216号
大上海大戏院
大上海电影院
1933年
黄浦区西藏中路520号
华安大楼
金门大酒店
1933年
黄浦区南京西路104号
跑马总会
上海图书馆
1933年
黄浦区南京西路325号
国际饭店
1934年
黄浦区南京西路170号
大新公司
市百一店
1934年
黄浦区南京东路830号
王伯群住宅
长宁区少年宫
1934年
长宁区愚园路1136弄引号
华业公寓
华业大楼
1934年
静安区陕西北路175号
百老汇大厦
上海大厦
1934年
虹口区北苏州路2号
--------------------------------------------------------------------------------
新康花园
上方花园
1934年
徐汇区淮海中路1273号
上海市政府
体育学院办公楼
1935年
杨浦区清源环路650号
江湾体育场
1935年
杨浦区国和路346号
兴国路住宅
兴国宾馆1号楼
1935年
长宁区兴国路72号
峻岭公寓茂名公寓
锦江宾馆中、西楼
1935年
卢湾区茂名南路62-125号
佘山天主堂
1935年
松江佘山
马勒住宅
共青团上海市委
1936年
静安区陕西南路30号
涌泉坊
1936年
静安区愚园路395号
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上海分行
1937年
黄浦区中山东一路23号
裕华新村
1938年
静安区富民路182弄
美琪大戏院
美琪影剧院
1941年
静安区江宁路66号
淮阴路姚宅
西郊宾馆4号楼
1948年
长宁区淮阴路200号
修道院公寓
湖南路街道办事处
1948年
徐汇区复兴西路62号
泰安路115号住宅
1948年
长宁区泰安路11弄花园洋房
孙科住宅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1948年
长宁区番禺路(延安西路1262号内)
以上是我胡乱复制的。你为了写小说吗
7、民国时一辆福特轿车值多少钱?相当于现在多少?
俗话说物以稀为贵,一辆汽车在民国时期价格还真的不是一般的人能够买得起的。在中国最早出现汽车的城市就是上海这座城市,但是在1912年的时候汽车在上海不过才1400多辆。在当时一辆普普通通的福特牌汽车在上海售价就高达的2700块大洋。而且不但其实的售价非常高,就连平时汽车使用的东西全部都需要靠进口,这就导致买得起不一定能够用得起。
在最开始的时候,石油这一产物在我国是非常稀少的。因此当时的中国也被认为是一个缺少石油的国家,每年石油的产量不足10万吨,大部分都需要靠进口。哪怕是到了上世纪30年代左右,在南京一升汽油的价格就要四到五毛钱,而按照当时的购买力来计算的话,放到现在的话,这一升汽油的价值大概就在50元左右。所以说在当时无论是对于汽车购买还是对于汽车的使用及花费的钱财都是非常大的一笔数目。
而2700块大洋换算成我们现在的钱的话,其价值大概在50万左右,虽然说50万放到现在很不显眼,要说50万也有很多人买得起,可是有一点我们要知道,在当时那个时期人们的工资水平是非常低的,50万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讲,可以说是其不吃不喝也要攒上几十年才能够攒出来的钱。因此即便是在当时的上海汽车拥有量也是少之又少。
当然对于这一点也不足为奇,毕竟当时的生产力方面是十分的低下的,而且汽车这种东西在当时全靠进口这又使得其价值更贵了。就拿手机这个东西来举例子。手机刚出来的时候其价值也是高达上万元,而在当时能够拿出上万元的人也是少之又少的。但是放到现在以前的小灵通只需要百十块钱就能买一部。
8、上海大众所有车型及价格
帕萨特新领驭 有1.8T 、2.0MFI、2.8V6每个里面都包含手动和自动变速箱可供选择。报价在12.88万—31.38万不等。
朗逸 排量有 1.4L、1.6L、.2.0L 变速箱: 手动、双离合 手自一体
报价在8.85万—16.98万
途安 排量有 1.4L 1.6L 2.0L 变速箱: 手动、双离合、手自一体
报价在12.98万—22.98万
POLO 排量有 1.4L 1.6L 变速箱: 手动、 自动
报价在7.00万—12.98万
桑塔纳普桑 排量有 1.8L 变速箱:手动
报价在6.48万—7.98万
桑塔纳志俊 排量有 1.6L 1.8L 2.0L 变速箱:自动 手动
报价在7.68万—13.28万
还有上海大众的就是斯柯达品牌的了 。
以上报价均为官方指导价,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