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销售 > 仰融汽车价格

仰融汽车价格

发布时间:2021-06-09 13:55:59

1、中美汽车价格差异那么大,中国汽车行业以后应该怎样发展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价格差距这么大呢?
接下来就几大零部件总成的外资占领情况给大家做一简要介绍。以下企业均为外商独资、控股或参股,企业的利润全部或部分流向了国外;而通过技术引进实现国产化的零部件公司不在本文讨论之列,因为利润仍然留在中国。
1、汽油发动机:
毫无疑问,日本三菱几乎垄断了所有不能自产发动机的自主品牌汽车的汽油发动机供应。在中国整车市场占有率并不高的三菱公司在当时中国汽车界巨子仰融先生的牵线搭桥之下,1997年在辽宁沈阳设立航天三菱、1998年在黑龙江哈尔滨设立东安三菱,分别生产中等排量和小排量的汽油发动机,为当时的哈飞、东南、华晨等公司配套。随着1999年前后奇瑞、吉利、华晨、比亚迪等自主品牌的崛起,在它们建设之初都不能自产发动机的情况下,三菱在华投资的这两个发动机公司的业绩突飞猛进,着实赚了不少钱。
据不完全统计,使用东安三菱发动机的车型有:比亚迪F3,华晨骏捷,东南蓝瑟、菱悦、希旺,哈飞赛马、赛豹,众泰5008,风行景逸,长丰飞腾……
使用沈阳航天三菱发动机的车型有:比亚迪F6,华晨尊驰、骏捷,金杯海狮,奇瑞东方之子,福特全顺,江淮宾悦,上海英伦TX4,帝豪EC8,东南菱悦、君阁、戈蓝,江铃陆风,海马3,柳汽风行MPV,长丰猎豹,长城哈弗、嘉誉,华泰特拉卡,北汽域胜、骑士,福田蒙派克、风景,郑州日产奥丁,中兴无限、威虎,曙光傲龙、旗胜……
2、柴油发动机:
在轻型柴油发动机方面,五十铃无疑是王者。这家日本柴油发动机和商用车巨头早在1984和1985年就在中国四川重庆和江西南昌分别成立庆铃汽车和江铃汽车,开始生产五十铃皮卡、轻卡和与之配套的4JB1发动机。随着福特全顺、福田风景等轻客的下线,五十铃发动机更是在轻客市场找到了蓝海。现在,中国几乎所有的皮卡、轻卡、轻客上用的柴油机都采购自五十铃或使用五十铃技术生产。
在重型柴油机方面,美国康明斯公司则独占鳌头。这家美国独立发动机制造商仅在整机生产方面就在中国建立了4家公司:东风康明斯、西安康明斯、重庆康明斯、福田康明斯,配套范围则涵盖了东风、陕汽重卡、重庆铁马、福田欧曼等重卡企业,宇通、金龙、青年、中通等客车企业,以及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等工程机械企业。可以说,康明斯几乎垄断了中国高端重型柴油机市场。
3、电喷系统:
为了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排放要求,目前国内生产的所有汽车上都必须安装电喷系统。德国博世、美国德尔福、日本电装(属于丰田集团)几乎垄断了所有中国电喷市场份额,其中德国博世的市场份额一家独大,超过了60%。
从自主品牌到外资品牌、从轿车到卡车、从汽油车到柴油车,中国消费者每买一辆车就会向上述三家外企贡献上千元的利润。
4、重型变速器:
美国伊顿、德国采埃孚两家公司不仅控制着全球重型变速器的研发和销售,更是几乎垄断了中国重型变速器市场。早在1980s中国改革开放伊始,伊顿和采埃孚就将重型变速器制造技术分别有偿转让给了陕西汽车制造厂和四川汽车制造厂,为当时同期引进的斯太尔重卡车型配套,两者后来演变为中国重型变速器市场的两大霸主:法士特和綦江齿轮(綦江县是凤姐的家乡)。
现在,两家国际变速器巨头均已在中国设厂。美国伊顿1997年在上海独资设厂生产重卡变速箱,专注高端市场;2003年与法士特、湘火炬合资成立伊顿法士特齿轮(西安)有限公司,为中国重汽、东风、一汽、福田等厂家配套;2004年与一汽合资成立一汽伊顿变速箱有限公司,主要配套解放重卡。
德国采埃孚1998年在苏州独资设厂生产客车用变速器,2004年与上汽合资设厂生产轿车用变速器,2005年在杭州独资设厂生产卡车用变速器,2010年又与多年的合作伙伴綦江齿轮实现合资进一步拓展中低端市场。
无论中国重卡市场的竞争如何惨烈、利润率如何下降,潜伏在幕后的伊顿、采埃孚两家外企都会偷笑着坐收渔利。
5、轿车变速器:
丰田控股的爱信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自动变速器生产商以及全球第5大汽车零部件公司,已经将触角延伸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各个角落。1996年合资成立唐山爱信齿轮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手动变速器,尔后于2003年变为外商独资企业;2004年合资成立天津艾达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生产自动变速器。
据不完全统计,使用爱信变速器的外资品牌有:保时捷、悍马、雷克萨斯、沃尔沃、吉普、三菱、马自达、现代、起亚、铃木、菲亚特、阿尔法罗密欧、五十铃、日野、大发……
使用爱信变速器的合资品牌有: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一汽奥迪、北京奔驰、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一汽丰田、广汽丰田、长安铃木……
使用爱信变速器的自主品牌有:比亚迪、东南、长城、华晨、长安、名爵、荣威、一汽奔腾、东风风神、广汽传祺……
亲爱的愤青们,如果要抵制日货请问我们能买什么车?
6、汽车内外饰部件:
以美国江森自控、德尔福(原通用汽车零部件分部)、伟世通(原福特汽车零部件分部)、法国佛吉亚为代表的跨国零部件巨头,不但为国内汽车厂商制造座椅、仪表台、扶手、车门内饰、车顶内饰、保险杠、车灯、雨刮、空调等内饰、外饰部件,更是在车型设计之初就参与内饰与外饰的设计。上述几家公司为几乎所有的国内乘用车生产企业设计、制造内饰与外饰部件。
7、天窗系统:
从高端的劳斯莱斯、宾利到低端的奇瑞、夏利,车上用的天窗竟然都来自同一公司——德国伟巴斯特。德国伟巴斯特1936年获得第一个天窗专利,现在在全球汽车天窗的市场占有率超过70%。伟巴斯特为几乎所有的国内合资品牌、自主品牌供货。
8、轮胎:
从低端的韩国锦湖、韩泰,到中端的美国固特异、意大利倍耐力、日本邓禄普、普利司通、优科豪马,再到高端的法国米其林,无一不是清一色的外资。国产轮胎的市场大多仅局限于微型车和商用车。
9、汽车外观设计:
不但会计师事务所领域有全球四大,汽车设计领域也有全球四大:博通、宾尼法瑞那、乔治亚罗、意迪亚,来自意大利的这4家公司为全球所有主流汽车公司设计过外观。
博通一直是兰博基尼、菲亚特、玛莎拉蒂的稳定合作对象;宾尼法瑞那则与法拉利结为挚友,几乎垄断了法拉利的全部产品设计,1950s初还生产了27000部阿尔法罗密欧Giulietta车型,通用也是它的常客,请宾尼法尼亚设计了别克Lido50、凯迪拉克敞篷车、雪佛兰鲁米娜MPV、第二代大宇旅行家(即国产的别克凯越)等车型;大名鼎鼎的乔治亚罗则设计了大众高尔夫、帕萨特、奥迪80、布加迪、西亚特、菲亚特熊猫、朋多、乌诺、蓝旗亚Delta等多款经典车型。
1996年宾尼法瑞那为哈飞汽车成功设计了“中意”微面,标志着全球四大开始进军中国市场。宾尼法瑞那先后又设计了哈飞赛豹、路宝、江淮同悦、奇瑞A3和M14、长丰飞腾等;乔治亚罗的作品则有华晨尊驰、骏捷、一汽奔腾、东风风神H30等;意迪亚则有第一代别克君越、陆风风尚、长安CM8、奔奔和海马3等作品相继问世;博通作品较少,目前只有昌河爱迪尔和奇瑞瑞麟G6。从2004年开始,它们干脆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目前宾尼法瑞那有1/3的业务来自中国,意迪亚的中国业务则占总收入的40%。
10、发动机设计:
奥地利AVL、德国FEV、英国Ricardo是当今全球三大独立发动机设计公司,再加上专注于柴油机领域的意大利VM,四家公司垄断了国内自主品牌的发动机设计。
奥地利AVL是全球最大的发动机设计公司,向包括奔驰、宝马、福特、通用在内的几乎所有汽车整车及发动机制造企业提供发动机设计服务及发动机测试设备。AVL因2006年向奇瑞出售发动机技术而在中国一夜成名。其实AVL在中国的足迹源远流长,其创始人李斯特先生早在1926年到1932年就任教于上海同济大学;1987年,AVL协助机械工业部制定了《中国内燃机发展系列型谱》、《中国柴油机烟度排放标准》;1999年与国家科技部合资成立了厦门海腾发动机测试设备有限公司。目前AVL在中国的客户主要有:奇瑞、潍柴、锡柴、大柴、上柴、云内等。
与法拉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处于同一城市的意大利VM公司,上世纪曾为路虎揽胜、罗孚800、阿尔法罗密欧提供过发动机,现在使用VM柴油机的车型则包括凯迪拉克CTS、吉普大切诺基、自由人、雪佛兰科鲁兹、科帕奇、景程、克莱斯勒大航海家等。2004年开始,江铃、华泰、长丰、长城、上汽相继购买了VM的柴油机制造技术及关键生产设备后开始生产自己的柴油机。
德国FEV早在1980s就开始向广西玉柴出售发动机技术,目前其在中国的主要客户包括:一汽、上汽、华晨、陆风、玉柴、云内等。
英国Ricardo早在1930s就开始向伦敦巴士和法国雪铁龙提供柴油机,近些年的主要成就是为奥迪R8和布加迪威龙设计了DSG变速器、帮助宝马优化K1200系列摩托发动机、帮助迈凯轮设计了其第一款发动机M838T等。目前Ricardo在中国的客户包括:一汽、上汽、长城、力帆等。
由以上事实我们可以轻易地看到,核心、关键零部件技术均被外资把持,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公司只能完成前期的市场调查、产品定义、外观及内饰设计,中期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检测,以及后期的经销商招募、销售管理等步骤。而其中前期的市场调查多是委托AC尼尔森等国际市场调查公司完成,外观设计多是委托意大利都灵街头多如牛毛的汽车设计公司完成,内饰设计多是委托美国江森自控等公司完成;后期的经销商招募的标准就更低了,不管以前卖没卖过车,也不管以前是卖电缆还是卖家电的公司,只要你有资金、认同我所谓的“企业文化”就能取得销售权。中国本土汽车公司越来越像电脑城的组装门店,只要能够“整合全球造车资源”,就能攒出一辆整车。
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在发展的过程中选择了外包这一速成方式,但中国企业的外包跟外企的外包有着本质区别。外企是把自己不屑于干的流程外包给中国企业,而中国企业则是将自己不会干的流程外包给外企。巴西、墨西哥等拉美国家30年前就享受过中国当今高速的发展速度,但由于没有及时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至今还在充当发达国家制造基地的角色。

2、仰融的身世

一、 仰融其人

他是第一个让社会主义国家的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的人,也曾是300亿资产的"主人"。然而,过去一年中,他陆续经历了资产清查、职务解除、出走美国……直至被中国辽宁省政府刑事批捕。他越洋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政府和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资产侵权,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我国地方政府首次在国外被起诉的案例。
仰融,原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上海华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航天华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理事长……现在他仍然担任所谓华晨系下香港圆通科技董事长以及香港华博财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2年10月9日,美国纽约交易所,华晨汽车(NYSE.CBA)成为第一家中国国有企业概念股,发行500万股,IPO价格16美元,筹集资金8000万美元,51%控股沈阳金杯客车。这个当时在刘鸿儒(中国第一任证监会主席)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被一个叫仰融的人操盘成功了,创造了中国国有企业海外融资第一的案例。
10年来,他又凭借资本运作,成功打造出一个以华晨汽车为主,包括至少4家纽约、香港、上海上市公司及大量非上市公司、资产一度达到300亿人民币被人称之为"华晨迷宫"的华晨系。

一位采访过仰融的记者这样描述他:身材不高、浓眉飞扬、"大背头"永远纹丝不乱的仰融,平时极少把观察他侧面以至背面的机会留给他人。
传媒中,仰融公开的履历总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说起。即便是补写上前面关于仰融的最初身世,在仰融作为企业家的履历中始终有一段空白。最经常看到关于仰融的介绍是这样的:现年49岁的仰融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他领导的华晨在纽约、中国香港和上海三地都拥有上市公司。在去年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上,仰融以70亿元的资产名列第三。
据了解,仰融祖籍安徽,本人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市北国镇,兄弟4人。仰融初中毕业后,先是做厨师,后来承包小商店,再后来又到江阴市外贸公司,20世纪80年代初去了深圳,几经周折,慢慢走上资本运作之路。但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仰融曾对人讲过自己在华晨之前的经历,"……在越南打过仗,1988年受了一次大伤,腿断了,头也打开了,三进手术室,奇迹般地、没有残废地活了下来,这以后便开始既珍惜又藐视生命。"

90年代初,仰融初入道时也很寒酸。他在香港注册了一家叫华博财务的公司。当时公司只有借款400万元,员工5、6个,主要业务是为人拆借资金,兼做债券和股票买卖。仰融的第一桶金就是这时积累的。
仰融没说清过自己的来历,更没说清过华晨的出身,他曾说过:"华晨出身不好,在当时的条件下,有些事不得不迷。华晨经历的一些事,不管别人怎样迷惑,到今天我可能也没有权力说清楚。"
也许因为这种扑朔迷离,金杯汽车中甚至传闻,"仰融的名字是假的。仰融,就是崇尚金融的意思"。传闻毕竟是传闻。仰融的一位儿时伙伴说:"仰融从小就姓仰,只是以前的名字是叫仰勇,什么时候改的名儿也说不好。仰融从小人很聪明,但不安分。"

商海十年,仰融成功了。他一手缔造了一个资产规模达200亿元、旗下掌控六家上市公司的华晨帝国。央视将其评为2001年经济界的十大风云人物。

纵观仰融的发迹史,遭遇“金杯”是其事业的转折点。而“金杯汽车”始终是这个“庞大帝国”的核心。甚至可以说,华晨帝国就是仰融将金杯汽车反复包装的产物。(上述介绍来自网上材料)

二、 仰融案始末

1991年仰融与辽宁省沈阳市成立了一家生产汽车的合资企业。该合资企业名为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沈阳汽车),其主要合作方是由仰融全资拥有的在香港设立的华博财务公司(华博)和沈阳市政府拥有的金杯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金杯)。合资企业设立之时,金杯拥有沈阳汽车60%的股权,华博拥有25%,另一合作方海南华银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海南)拥有15%的股权。华博随后收购了海南的股权,使得沈阳汽车的股权结构变为60/40,即金杯控股60%,华博控股40%。

为通过进入美国资本市场从而扩大企业规模,合作方准备将沈阳汽车在纽约证交所上市。仰融作为沈阳汽车的首席执行官和经理,在百慕大成立了百慕大控股有限公司(华晨中国)作为沈阳汽车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融资工具,并将其40%的股权转让给了的华晨中国。金杯亦将其在沈阳汽车的11%股权转让给华晨中国,至此,华晨中国拥有沈阳汽车51%的权益。作为转让11%股权的回报,金杯取得了华晨中国21.57%的股份,使仰融在华晨中国的股份减至78.43%。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登记股票,筹备在美国的首次公开发行以及纽约证交所上市过程中,中国政府高层官员通知仰融,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应是一家中国实体,而非某香港私人企业,这样,将是50年来中国公司首次在美国登记和上市。仰融理解如果该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由一家中国非政府组织担任即可满足中国政府的要求。1992年5月,华博、中国人民银行及另外几家中国政府机构成立了一家非政府组织——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基金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尚明担任基金会主席,仰融任副主席。

1992年9月,华博将其在华晨中国的股份转让给了基金会。最终,仰融与尚明同意“基金会将为华博托管股份,事实上作为华博的被指定人”,仰融全权管理、控制和支配基金会在华晨中国的股份。被转让的华晨中国的股份以基金会的名义持有。在这一安排下,加之2002年10月华晨中国出售了28.75%的股权,基金会拥有了华晨中国55.85%的股权,金杯拥有15.37%的股权。根据仰融的指示,华博支付了华晨中国股票登记和上市的费用,并为基金会支付了各项管理费用。他还负责华晨中国的主要股东在沈阳汽车的工作,安排为丰田和通用汽车生产汽车。沈阳汽车的所有生产设施均在辽宁省。

与此同时,2002年初,辽宁省政府成立了一个由省长助理领导的“工作小组”。2002年3月,工作小组宣布基金会名下的所有股权,包括仰融在华晨中国的权益,均为国有资产,要求他将这些股份转让给省政府。仰融拒绝之后,工作小组通知仰融和华晨中国董事会,基金会不再承认华博在华晨中国的受益权益。根据辽宁省政府的指示,华晨中国董事会解除了仰融总裁、首席执行官和董事的职务,将工作小组成员安排在这些职务和其他管理职务上。2002年10月,新组建的华晨中国董事会不再支付仰融工资,并于次月解除了其经理职务,终止其劳动合同。辽宁省政府还成立了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新华晨),任命省政府官员作为新公司的管理人员。大约两个月后,新华晨以市场价格的6%即1800万美元收购了名义上由基金会为华博托管的华晨中国的股份。新华晨与华晨中国董事会并对剩余的华晨中国的股份,包括纽约证交所交易的股份进行了要约收购,导致2002年12月18日至19日华晨中国股票在纽约证交所停牌。

当工作小组进行收购时,仰融代表华博在各级法院寻求救济。2002年9月27日,华博财务向北京高院提出诉讼告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要求确认其在基金会的投资权益,包括华晨股权。2002年10月14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经济庭正式受理该案。2002年10月18日,辽宁省检察院以涉嫌经济犯罪为名批准逮捕仰融。2002年12月2日,华博收到一份通知称,北京高院驳回起诉,并本着“先刑事后民事”的原则将此案移交辽宁省公安厅调查。至此,北京的起诉结束。仰融出走美国。

2002年12月18日,华晨中国在香港发布公告称,辽宁国有独资公司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同基金会就基金会所持有的39.4%股权正式签署收购协议。2003年1月,仰融以基金会股权不明为由,提请百慕大法院发出禁止令,禁止华晨中国出售其股权。百慕大高等法院经过调查,于2月12日宣布驳回禁止令。

针对仰融在百慕大起诉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和华晨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一案,2003年12月31日,百慕大法院已做出判决,驳回仰融的诉讼。
百慕大诉讼是仰融以华博财务有限公司的名义提出的。华博公司声称其“拥有的华晨中国中的股权,被中国辽宁省政府拥有的华晨集团错误征收”。百慕大法院经对本案事实、证据全面审理,作出判决认定:“华博公司从未拥有华晨中国的任何股权”。法院还认为,华博公司的诉讼不是“可信的诉讼”;华博公司提出“其以信托方式将华晨中国的股权交给基金会”的主张构成“滥用法院程序”;华博公司是在“蓄意误导法院”,没有向法院说明华博公司从未拥有CBA股权的证据,是对“重大”事项未作披露的“严重”行为;华博公司“故意向法院隐瞒事实”。据此,PhilipStorr大法官在判决书中警告仰融:如果他本人以个人名义重新起诉,就意味着他在此前向法院提交的所有证言都是谎言,希望他不要再做浪费法律资源的事情。
虽然仰融对该判决可以上诉,但熟悉此案的律师都认为,上诉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百慕大法院的判决实际上彻底宣判了仰融对华晨中国资产图谋的破灭。

在百慕大法院驳回禁止令后,2003年8月7日,仰融在美国华盛顿联邦法院以个人名义起诉辽宁省政府,此案在当地时间8月7日一经受理便在海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一些观察人士认为,事实上,仰融正在将这场私人产权纠纷案作为“人质”,向一个地方政府“挑战”
2003年8月8日凌晨5点(纽约东部时间8月7日下午),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区法院立案受理新中国历史上首例美国公民状告中国地方政府的诉讼案: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上市代码:1114;纽约上市代码:CBA,下简称“华晨汽车”)的前主席仰融在美国起诉辽宁省政府。

“起诉书”称,原告仰融,Rhea Yeung(仰妻)及华博财务(仰融持70%股权)因辽宁省不正当行为,财产被不当剥夺。其有关请求包括:辽宁省政府将华晨汽车和其他产权利益还给华博,或以此股份现值补偿原告;废止华晨汽车的交易,命令将此股份和其他产权交还华博,或以此股份现值补偿原告;依华博股份权益金额判决赔偿金,金额由审判证明,和从原告夺走的其他财产;废止华博在华晨股份的交易(指华博将39.45%的股权交给基金会),被告将此股份交还华博,或以此股份现值补偿原告;依原告被辽宁省转换的华晨股份及其他产权权益金额判决赔偿金,金额由审判证明;律师费及该案诉讼费;等等。

8月21日,美国联邦法院哥伦比亚特区分庭,就仰融等起诉辽宁省政府非法侵占财产一案,正式向辽宁省政府发出民事案传票,并以特快形式寄往中国司法部,由司法部传送辽宁省政府。该传票称:被告方需在送达后的60日内答辩,如被告未按时送达答辩,法庭将以缺席判决被告方败诉,并按原告方诉状要求的赔偿请求做出判决。

中国司法部已经拒绝了仰融律师提出的司法文书送达请求。司法部有关人士指出,根据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任何外国司法机构都不能对另一主权国家、国家机构行使管辖权。根据《海牙送达公约》第13条第一款“执行请求将损害被请求国家主权或利益”的不予送达的规定,中国司法部拒绝了仰融的律师的送达请求,拒绝函已经寄送请求方,并退回仰融的律师的请求及其所附的司法文书。

中国司法部10月8日拒绝仰融在美诉辽宁省政府产权纠纷案的律师司法文书的送达请求后,次日,美国律师即通过哥伦比亚地方法院,以外交途径将文件 递交到美国国务院,由其下属的特殊领事服务司负责,将该案的法律文书送往中国外交部。

收到美方通过外交途径转递的传票后,辽宁省政府积极出庭应诉,请求美法院驳回仰融的诉讼请求。美国哥伦比亚地区法院审理后认为,辽宁省政府征收华晨中国的股份是主权行为,辽宁省政府享有豁免。地区法院根据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在2005年作出判决,驳回仰融的起诉。仰融随后提出上诉,对地区法院拒绝适用商业行为例外提出质疑。

美国上诉法院哥伦比亚特区巡回法庭在2006年7月7日就仰融的上诉作出判决,维持地区法院因缺乏标的管辖权而驳回起诉。(一审、上诉审判决书附后)。

三、 仰融案引发的国际法问题

仰融案在中美法律界引起极大关注,该案涉及众多法律问题,特别是涉及国际私法、国际公法等方面的问题,如涉外案件的域外送达问题、涉外案件的管辖权问题、国家主权豁免问题等。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国外特别在美国面临多次被诉。在以往的案件中,中国政府坚持绝对豁免论,并且美国国务院也会出面干预此类案件中。可在近年来的案件中,美国国务院基本不再插手此类案件,而让中国直接出庭应诉,例如,在仰融案件中,美国国务院就没有对美国法院提供有关意见。这些案件涉及问题较多,国际法专业的学生应予特别关注。

3、为什么仰融被称为中国“商界狂人”

仰融:商界狂人

一、仰融其人
他是第一个让社会主义国家的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的人,也曾是300亿资产的"主人"。然而,过去一年中,他陆续经历了资产清查、职务解除、出走美国……直至被中国辽宁省政府刑事批捕。他越洋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政府和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资产侵权,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我国地方政府首次在国外被起诉的案例。
仰融,原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上海华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航天华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理事长……现在他仍然担任所谓华晨系下香港圆通科技董事长以及香港华博财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2年10月9日,美国纽约交易所,华晨汽车(NYSE.CBA)成为第一家中国国有企业概念股,发行500万股,IPO价格16美元,筹集资金8000万美元,51%控股沈阳金杯客车。这个当时在刘鸿儒(中国第一任证监会主席)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被一个叫仰融的人操盘成功了,创造了中国国有企业海外融资第一的案例。
10年来,他又凭借资本运作,成功打造出一个以华晨汽车为主,包括至少4家纽约、香港、上海上市公司及大量非上市公司、资产一度达到300亿人民币被人称之为"华晨迷宫"的华晨系。
一位采访过仰融的记者这样描述他:身材不高、浓眉飞扬、"大背头"永远纹丝不乱的仰融,平时极少把观察他侧面以至背面的机会留给他人。
传媒中,仰融公开的履历总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说起。即便是补写上前面关于仰融的最初身世,在仰融作为企业家的履历中始终有一段空白。最经常看到关于仰融的介绍是这样的:现年49岁的仰融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他领导的华晨在纽约、中国香港和上海三地都拥有上市公司。在去年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上,仰融以70亿元的资产名列第三。
据了解,仰融祖籍安徽,本人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市北国镇,兄弟4人。仰融初中毕业后,先是做厨师,后来承包小商店,再后来又到江阴市外贸公司,20世纪80年代初去了深圳,几经周折,慢慢走上资本运作之路。但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仰融曾对人讲过自己在华晨之前的经历,"……在越南打过仗,1988年受了一次大伤,腿断了,头也打开了,三进手术室,奇迹般地、没有残废地活了下来,这以后便开始既珍惜又藐视生命。"
90年代初,仰融初入道时也很寒酸。他在香港注册了一家叫华博财务的公司。当时公司只有借款400万元,员工5、6个,主要业务是为人拆借资金,兼做债券和股票买卖。仰融的第一桶金就是这时积累的。
仰融没说清过自己的来历,更没说清过华晨的出身,他曾说过:"华晨出身不好,在当时的条件下,有些事不得不迷。华晨经历的一些事,不管别人怎样迷惑,到今天我可能也没有权力说清楚。"
也许因为这种扑朔迷离,金杯汽车中甚至传闻,"仰融的名字是假的。仰融,就是崇尚金融的意思"。传闻毕竟是传闻。仰融的一位儿时伙伴说:"仰融从小就姓仰,只是以前的名字是叫仰勇,什么时候改的名儿也说不好。仰融从小人很聪明,但不安分。"
商海十年,仰融成功了。他一手缔造了一个资产规模达200亿元、旗下掌控六家上市公司的华晨帝国。央视将其评为2001年经济界的十大风云人物。
纵观仰融的发迹史,遭遇“金杯”是其事业的转折点。而“金杯汽车”始终是这个“庞大帝国”的核心。甚至可以说,华晨帝国就是仰融将金杯汽车反复包装的产物。

------------------------------------------------------

再读仰融

时隔七年,曾经被称为中国“商界狂人”的仰融,带着庞大而惊人的造车计划,似乎又要卷土重来

仰融,这个七年前从上海一家医院神秘消失,不久即现身美国,通过遥控与辽宁省政府打起华晨产权官司的风云人物,近几年几乎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时隔七年,曾经被称为中国“商界狂人”的仰融,带着庞大而惊人的造车计划,似乎又要卷土重来。
仰融以“戴罪之身”重出江湖,一出手就编织出一个令人炫目的造车计划,在人们的视野里,再度构筑起一个让人难测的“资本迷宫”。
成在华晨败在华晨
有人是这样描写当年仰融现身江湖的:“在一片混沌未开的天地里,突然横空杀出一个连名字和故乡都十分神秘的武士,没有人知道他来自何方,他的武功源自何人,他挥舞着一把叫‘资本’的战刀,所向披靡。”
作为与市场贴身肉搏的“武士”,仰融成名于华晨,也毁誉于华晨。华晨是他构筑事业的基础,也是他把玩资本的迷宫,最终却成为他事业的坟场。
1992年,仰融把华晨的前身、一家半死不活的国有企业奇迹般带到纽约上市,使之成为中国首家在美国上市的国有企业。这个当时在中国第一任证监委主席刘鸿儒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被仰融轻易操盘成功。是他,创造了中国国有企业海外融资第一案;也是他,开启了中国企业赴美上市的滔滔大河。 
一时间,仰融名声大振。
之后,仰融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创立了犬牙交错的华晨系。在仰融自己绘制的“华晨体系结构图”上,出现了超过50家关联企业,涉及4家上市公司,分别在内地、香港和纽约等地的证券交易所上市。
采访过仰融的记者曾这样描述他:身材不高、浓眉飞扬、“大背头”永远纹丝不乱,平时极少把观察他的侧面及背面的机会留给他人。正是这位极少将侧面留给他人观察的资本高手,暗地里不停地将华晨的资产捣腾来捣腾去,并使华晨资产在捣腾的过程中不断增值。
人们在破解华晨谜团时,勾画了一幅华晨迷宫的线路图:第一步,仰融旗下在香港注册的华晨控股出资1200万美元,以40%的比例参股成立沈阳金客;第二步,于1992年5月成立“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发起人是中国人民银行教育司、华晨(香港注册的华晨控股)、中国金融学院、华银信托,注册资金210万元,其中华晨出资200万元;第三步,该基金会在百慕大注册成立海外公司“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简称华晨汽车,CBA),将基金会发起人之一华晨控股手中的40%沈阳金客股份注入新公司“华晨汽车”;第四步,将基金会手中21.57%的华晨汽车股权与金杯手中11%的沈阳金客股权进行置换,并再注入华晨汽车。这样一来,华晨汽车就持有51%的金客股权,达到了海外上市要求——“单一职能的上市公司,对下面的资产必须有51%的控股权”。最后,华晨汽车成功赴美上市。
之后,仰融一人身兼数职——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上海华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航天华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理事长。一连串的头衔,将此时的仰融包裹得严严实实,也包装得金光灿烂。当时,无人怀疑他化“腐朽”为神奇的资本运作实力,也无人怀疑他个人财富的迅速堆积。
这是个将钱币从左口袋装进右口袋、然后又从右口袋掏出来装进左口袋的资本游戏,如此周而复始,像变戏法一样,不经意间,真正的企业资产就落入仰融构筑华晨系。
“乱花渐欲迷人眼”。乱世华晨像一个迷宫,更像一团乱麻。作为迷宫的总设计师,仰融绝少谈及产权问题,但他对华晨的资产早就垂涎三尺。
2001年国庆节,在一次学习会上,谈到华晨的身世,仰融颇有感慨地说:“华晨的出身不好。什么叫出身不好?当时很多事都说不清楚。直到今天,我有些事是否就有权利讲清,也不一定。”
口将言而嗫嚅,但仰融还是憋不住放出豪言:“原始股本上,国家没有给一分钱,基金会没有给一分钱,任何部门也没有给我一分钱,任何时候也没有国家给我一分钱的凭据。”
仰融此语,似乎要与地方政府摊牌——华晨是属于他个人的。当年,《福布斯》对中国富豪榜进行排名,仰融位列第三,就是将华晨资产算在他的名下。

让华晨资产“仰融化”,这是仰融的如意算盘。至于辽宁省政府,对此事则显得很有城府:华晨上缴的税收并不少,还安置了大量当地劳动力。再说华晨的厂房竖在辽宁,仰融带不走半片瓦。于是,双方暂时相安无事。
2002年,一个旨在提升华晨系“中华”发动机水平的罗孚项目,让仰融“私吞”华晨的野心得以放大并暴露。仰融借与英国罗孚公司合作之机,掏空华晨资金,将项目落户宁波,并觊觎宁波跨海大桥,欲投资并从中受益。
此时,“慕马”案发,沈阳官场发生大地震,在辽宁省和沈阳市政府看来,仰融这次是想“趁乱溜走”。自金杯被救活之后,辽宁省就一直将汽车产业作为全省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中国底特律”之梦更是在当地政府官员的心头萦绕,他们自然希望仰融把华晨所有的资产和项目都放到沈阳。
在过去的十年里,地方政府与华晨一直在度“蜜月”,双方相敬如宾。可是,在“慕马”案发的动荡之际,仰融突然掉头南下,这在东北官员看来,无异于吃里爬外的背叛行为。
2002年10月18日,辽宁省检察院以涉嫌经济犯罪为名批准逮捕仰融。但是,佯装在上海住院的仰融已携妻出走,金蝉脱壳,逃往美国。
为了避免资产灾难发生,仰融精心设计了一个庞大而云雾缭绕的华晨“资本迷宫”。但他自己,最终也在迷宫中走失了方向。
七年之痒悲情萦绕
公允地做一评价,仰融应该算得上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创业英雄。但他,最终还是落寞地倒在与体制的对抗中,并远走他乡。仰融给世人留下的,是争议、官司和散落一地的悲情。
不过,在这七年中,仰融巧妙地利用美国法律,保护了自身的安全。他并不像那些携巨款逃逸国外的贪官那样,潜伏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里或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进行他的产权争夺战。
2002年8月20日,“中华”轿车的市场投放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在热烈喜庆、群贤毕至的舞台上,独缺仰融这个主角。他本应出现这次大会上,在闪光灯下,接受人们的簇拥和祝贺。而此时此刻,他却在大洋彼岸独自黯然神伤,喟叹命运不公。仰融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十年创下的“帝国”成了为他人硕果,心有不甘,他要讨回“公道”。
这一年10月14日,仰融通过香港华博财务公司以侵占资产和行政侵权为由,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起诉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和财政部,直接诉讼争议标的高达20亿元,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涉案金额最大的产权纠纷案。为了表明自己的“合法无私”,他甚至签署委托书,宣布将法律确认应得的华晨资产,全部捐献给非营利性社会团体或慈善机构。
同年11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认定仰融的起诉“无可诉性”,暂不受理。他转而在百慕大起诉华晨中国汽车,在美国联邦哥伦比亚地区法院起诉辽宁省政府。最后,均因“不在管辖权内”而告失败。
打官司处处碰壁,仰融退而求其次。但并不是如人们所猜测的那样很闲,倒是忙得不可开交。仰融有个老朋友去美国看他,告诉他说,人家说你背驼了,戴着工人帽,牵着一条狗,在路边喝咖啡。仰融开玩笑说:“这肯定是阶级敌人说的。”
不过,仰融在有空时,去滑雪场滑雪倒是真的,他每年会去两次,一次待上五六天。
仰融在美国重新注册了一家公司,仍旧做汽车,做的是节能和环保的非传统汽车,这家公司可能会在美国和亚洲建两个工厂。仰融还有两个基金会,其中之一叫柏格理基金会,是他2002年到美国以后成立的,主要做慈善教育。2005年,在上汽与南汽争购英国罗孚汽车的白热化阶段,据媒体报道,仰融的身影曾闪现在收购战中。
2008年5月23日,以仰融为董事长的香港公司“远东金源”以400万人民币的全额股权买下吉林一家成立不足一年、尚无任何收益、以采矿为主业的公司吉林晟世,再次将触角伸向中国,伸向他跌倒的地方。
需要提及的是,仰融在产权危机之下能得以“翻牌”,是靠在香港注册的圆通公司的支撑。早在2002年11月22日,仰融通过长途电话遥控主持圆通科技(1188. HK)股东大会,一举罢免了包括吴小安、苏强、洪星、何涛、杨茂曾、孙栋等6人的董事职务。
仰融牢牢掌握着圆通科技的实际控制权,声明圆通科技是他的私人资产。在节节败退之下,仰融至少还有一个圆通科技作为根据地为其“撑腰”。
2003年3月28日,由仰融担任主席的圆通控股,在停牌半年后正式复牌。圆通是仰融缔造的“华晨系”中唯一没有被辽宁省政府收回的资产。此前,2002年10月4日,该公司曾发布公告称,因辽宁省检察院已正式批捕仰融而暂时停牌。
2008年3月3日,圆通控股易名为“远东金源集团”,而远东金源一度被认为是仰融留在中国的“魔戒”,是其重返国内汽车市场的重要平台。
枭雄再来能否重生
商界奇人仰融,就像一团雾,无人知道他的底牌。现有的资料显示,现年52岁的仰融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仰融祖籍安徽,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市北国镇,兄弟4人;仰融初中毕业后,先是做厨师,后来承包小商店,再后来又到江阴市外贸公司;20世纪80年代初,他去了深圳,几经周折,走上资本运作之路。
仰融说,他在越南打过仗,1988年受了一次大伤,腿断了,头也打开了,三进手术室,奇迹般地没有残疾地活了下来。但无法考证,他这一段辉煌“兵役史”的真伪。
不过,仰融身在海外,却时时关注着祖国的变化,他与在北京和上海的朋友一直保持联系,及时了解着国内发生的一切,也对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进行反思。
时过境迁。在“和谐中国”的大局之下,七年前在那场惊心动魄的“政商博弈”中,曾剑拔弩张、怒目而视的两位当事者,如今各自作了退让:曾经越洋起诉辽宁省政府和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的仰融,早已主动撤诉;2008年前后,有关方面也对仰融放话:“不影响你的买卖,想做点事情就做吧。”
有了这样的环境,前度刘郎今又来。出走美国七年的仰融,最近再次回到国内媒体的视野,宣布了他一项庞大的重振汽车帝国的规划:计划在美国和国内投资数百亿建立“正道”牌汽车帝国。按照他规划的目标,其汽车帝国要进入全球汽车前三强。
“正道”二字源于唐代著名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诗句,“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这是毛泽东在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后所写七律诗中所用的诗句。仰融对其“正道”品牌给出的解释是:立足节能、环保,才是未来汽车产品的正道。
目前,仰融的团队正与国内至少5家地方政府就项目引入、选址等问题进行洽谈。据悉,已有两个地方政府的官员赴美国与仰融深度接触,辽宁也是选择之一。
亦如当年构建华晨系,仰融此次出山气魄惊人,霸气依旧:“在中国,一期计划投入400亿~450亿元,打造300万台发动机和100万辆整车基地。2012年首款车型上市。”6月23日,通过越洋电话,身在美国的仰融在接受内地媒体采访时,豪情万丈地透露了他的一揽子 “宏大”计划。
对比国内几个大汽车集团,仰融提出的计划,其产能相当于5个一汽集团。加之其在美国的计划,总体规模已进入全球前5名。
当前,中国政府正在实施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仰融的计划与此不谋而合,也正当其时。
仰融的汽车项目,在美国就需要45亿美元,在中国还额外需要400亿~450亿人民币,总计超过100亿美元。作为融资高手的仰融,利用美国政府的EB-5投资移民政策,要在美国建立投资移民中心,以每人最低投资约50万美元可获得美国绿卡的方式,在中、俄、韩等国吸引投资人。他的这一融资构想虽然遭到各方置疑,但只要能获得美国的相关法律的许可,做起来并非海市蜃楼。
就全球汽车产业走势而言,金融危机已经重创了美国的几大汽车制造商,通用与克莱斯勒相继申请破产保护,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汽车制造商出现历史性巨额亏损,欧洲各大汽车制造商也被迫缩减开支,艰难度日。这一切,给仰融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会。
美国两大汽车集团的产能萎缩,为仰融提供了市场空间,也为其收罗人才提供了资源。在此情势下,仰融逆势而上,“抄底”全球汽车业,不能不说是一着妙棋。
而且,仰融打着环保的旗号,正中奥巴马新能源政策的下怀。在美国,仰融计划投资100亿美元,达到300万辆产能。据报道,该计划目前已获得美国政府批准,并无偿得到3万亩土地的使用权,以及多项税收减免政策。 
至于仰融的所谓“戴罪之身”,七年前,辽宁省检察院以涉嫌经济犯罪为名批捕仰融,按照内地法律,至今尚未超过法律追诉期限。不过,“相逢一笑泯恩仇”。平心而论,也许辽宁省政府当年就压根儿没有真的想把仰融抓进大牢。
不过,仰融要戴着“镣铐”回内地创业,少不了面对法律层面的尴尬。最近,他与合伙人王晓麟的恩怨浮出水面,两人分道扬镳演绎出一场官司,也不免牵扯他的精力。但仰融对此坦然面对,所言依然是志在必得。
有分析人士指出:重出江湖的仰融如果能成功,那真是一个奇迹。他的成功,将给全球著名的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增加一个新的商业案例。
仰融简介
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
1992年10月9日,华晨汽车成为第一家中国国有企业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概念股,发行500万股,IPO价格16美元,筹集资金8000万美元,创造了中国国有企业海外融资第一例。他凭借资本运作,成功打造出一个以华晨汽车为主,包括至少4家纽约、香港、A股上市公司及大量非上市公司,资产一度达到300亿元人民币的“华晨系”。
2001年度,居《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三位。2002年5月,自称受到“迫害”,出走美国,2002年10月,因涉嫌经济犯罪被辽宁省检察院批准逮捕。 
他是第一个让社会主义国家的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的人,也曾是300亿企业资产的“主人”。他越洋起诉辽宁省政府和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资产侵权,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我国地方政府首次在国外被起诉的案例。

4、仰融和华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仰融案
一 仰融其人
他是第一个让社会主义国家的股票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的人,也曾是300亿资产的"主人"。然而,过去一年中,他陆续经历了资产清查、职务解除、出走美国……直至被中国辽宁省政府刑事批捕。他越洋起诉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政府和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资产侵权,成为新中国历史上我国地方政府首次在国外被起诉的案例。
仰融,原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上海华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航天华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理事长……现在他仍然担任所谓华晨系下香港圆通科技董事长以及香港华博财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2年10月9日,美国纽约交易所,华晨汽车(NYSE.CBA)成为第一家中国国有企业概念股,发行500万股,IPO价格16美元,筹集资金8000万美元,51%控股沈阳金杯客车。这个当时在刘鸿儒(中国第一任证监会主席)看来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却被一个叫仰融的人操盘成功了,创造了中国国有企业海外融资第一的案例。
10年来,他又凭借资本运作,成功打造出一个以华晨汽车为主,包括至少4家纽约、香港、上海上市公司及大量非上市公司、资产一度达到300亿人民币被人称之为"华晨迷宫"的华晨系。
一位采访过仰融的记者这样描述他:身材不高、浓眉飞扬、"大背头"永远纹丝不乱的仰融,平时极少把观察他侧面以至背面的机会留给他人。
传媒中,仰融公开的履历总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说起。即便是补写上前面关于仰融的最初身世,在仰融作为企业家的履历中始终有一段空白。最经常看到关于仰融的介绍是这样的:现年49岁的仰融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拥有经济学博士学位,他领导的华晨在纽约、中国香港和上海三地都拥有上市公司。在去年的《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上,仰融以70亿元的资产名列第三。
据了解,仰融祖籍安徽,本人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市北国镇,兄弟4人。仰融初中毕业后,先是做厨师,后来承包小商店,再后来又到江阴市外贸公司,20世纪80年代初去了深圳,几经周折,慢慢走上资本运作之路。但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仰融曾对人讲过自己在华晨之前的经历,"……在越南打过仗,1988年受了一次大伤,腿断了,头也打开了,三进手术室,奇迹般地、没有残废地活了下来,这以后便开始既珍惜又藐视生命。"
90年代初,仰融初入道时也很寒酸。他在香港注册了一家叫华博财务的公司。当时公司只有借款400万元,员工5、6个,主要业务是为人拆借资金,兼做债券和股票买卖。仰融的第一桶金就是这时积累的。
仰融没说清过自己的来历,更没说清过华晨的出身,他曾说过:"华晨出身不好,在当时的条件下,有些事不得不迷。华晨经历的一些事,不管别人怎样迷惑,到今天我可能也没有权力说清楚。"
也许因为这种扑朔迷离,金杯汽车中甚至传闻,"仰融的名字是假的。仰融,就是崇尚金融的意思"。传闻毕竟是传闻。仰融的一位儿时伙伴说:"仰融从小就姓仰,只是以前的名字是叫仰勇,什么时候改的名儿也说不好。仰融从小人很聪明,但不安分。"
商海十年,仰融成功了。他一手缔造了一个资产规模达200亿元、旗下掌控六家上市公司的华晨帝国。央视将其评为2001年经济界的十大风云人物纵观仰融的发迹史,遭遇“金杯”是其事业的转折点。而“金杯汽车”始终是这个“庞大帝国”的核心。甚至可以说,华晨帝国就是仰融将金杯汽车反复包装的产物。(上述介绍来自网上材料)

二、 仰融案始末
1991年仰融与辽宁省沈阳市成立了一家生产汽车的合资企业。该合资企业名为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沈阳汽车),其主要合作方是由仰融全资拥有的在香港设立的华博财务公司(华博)和沈阳市政府拥有的金杯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金杯)。合资企业设立之时,金杯拥有沈阳汽车60%的股权,华博拥有25%,另一合作方海南华银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海南)拥有15%的股权。华博随后收购了海南的股权,使得沈阳汽车的股权结构变为60/40,即金杯控股60%,华博控股40%。
为通过进入美国资本市场从而扩大企业规模,合作方准备将沈阳汽车在纽约证交所上市。仰融作为沈阳汽车的首席执行官和经理,在百慕大成立了百慕大控股有限公司(华晨中国)作为沈阳汽车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融资工具,并将其40%的股权转让给了的华晨中国。金杯亦将其在沈阳汽车的11%股权转让给华晨中国,至此,华晨中国拥有沈阳汽车51%的权益。作为转让11%股权的回报,金杯取得了华晨中国21.57%的股份,使仰融在华晨中国的股份减至78.43%。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登记股票,筹备在美国的首次公开发行以及纽约证交所上市过程中,中国政府高层官员通知仰融,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应是一家中国实体,而非某香港私人企业,这样,将是50年来中国公司首次在美国登记和上市。仰融理解如果该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由一家中国非政府组织担任即可满足中国政府的要求。1992年5月,华博、中国人民银行及另外几家中国政府机构成立了一家非政府组织——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基金会)。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尚明担任基金会主席,仰融任副主席。
1992年9月,华博将其在华晨中国的股份转让给了基金会。最终,仰融与尚明同意“基金会将为华博托管股份,事实上作为华博的被指定人”,仰融全权管理、控制和支配基金会在华晨中国的股份。被转让的华晨中国的股份以基金会的名义持有。在这一安排下,加之2002年10月华晨中国出售了28.75%的股权,基金会拥有了华晨中国55.85%的股权,金杯拥有15.37%的股权。根据仰融的指示,华博支付了华晨中国股票登记和上市的费用,并为基金会支付了各项管理费用。他还负责华晨中国的主要股东在沈阳汽车的工作,安排为丰田和通用汽车生产汽车。沈阳汽车的所有生产设施均在辽宁省。
与此同时,2002年初,辽宁省政府成立了一个由省长助理领导的“工作小组”。2002年3月,工作小组宣布基金会名下的所有股权,包括仰融在华晨中国的权益,均为国有资产,要求他将这些股份转让给省政府。仰融拒绝之后,工作小组通知仰融和华晨中国董事会,基金会不再承认华博在华晨中国的受益权益。根据辽宁省政府的指示,华晨中国董事会解除了仰融总裁、首席执行官和董事的职务,将工作小组成员安排在这些职务和其他管理职务上。2002年10月,新组建的华晨中国董事会不再支付仰融工资,并于次月解除了其经理职务,终止其劳动合同。辽宁省政府还成立了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新华晨),任命省政府官员作为新公司的管理人员。大约两个月后,新华晨以市场价格的6%即1800万美元收购了名义上由基金会为华博托管的华晨中国的股份。新华晨与华晨中国董事会并对剩余的华晨中国的股份,包括纽约证交所交易的股份进行了要约收购,导致2002年12月18日至19日华晨中国股票在纽约证交所停牌。
当工作小组进行收购时,仰融代表华博在各级法院寻求救济。2002年9月27日,华博财务向北京高院提出诉讼告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要求确认其在基金会的投资权益,包括华晨股权。2002年10月14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经济庭正式受理该案。2002年10月18日,辽宁省检察院以涉嫌经济犯罪为名批准逮捕仰融。2002年12月2日,华博收到一份通知称,北京高院驳回起诉,并本着“先刑事后民事”的原则将此案移交辽宁省公安厅调查。至此,北京的起诉结束。仰融出走美国。
2002年12月18日,华晨中国在香港发布公告称,辽宁国有独资公司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同基金会就基金会所持有的39.4%股权正式签署收购协议。2003年1月,仰融以基金会股权不明为由,提请百慕大法院发出禁止令,禁止华晨中国出售其股权。百慕大高等法院经过调查,于2月12日宣布驳回禁止令。
针对仰融在百慕大起诉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和华晨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一案,2003年12月31日,百慕大法院已做出判决,驳回仰融的诉讼。
百慕大诉讼是仰融以华博财务有限公司的名义提出的。华博公司声称其“拥有的华晨中国中的股权,被中国辽宁省政府拥有的华晨集团错误征收”。百慕大法院经对本案事实、证据全面审理,作出判决认定:“华博公司从未拥有华晨中国的任何股权”。法院还认为,华博公司的诉讼不是“可信的诉讼”;华博公司提出“其以信托方式将华晨中国的股权交给基金会”的主张构成“滥用法院程序”;华博公司是在“蓄意误导法院”,没有向法院说明华博公司从未拥有CBA股权的证据,是对“重大”事项未作披露的“严重”行为;华博公司“故意向法院隐瞒事实”。据此,PhilipStorr大法官在判决书中警告仰融:如果他本人以个人名义重新起诉,就意味着他在此前向法院提交的所有证言都是谎言,希望他不要再做浪费法律资源的事情。
虽然仰融对该判决可以上诉,但熟悉此案的律师都认为,上诉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百慕大法院的判决实际上彻底宣判了仰融对华晨中国资产图谋的破灭。
在百慕大法院驳回禁止令后,2003年8月7日,仰融在美国华盛顿联邦法院以个人名义起诉辽宁省政府,此案在当地时间8月7日一经受理便在海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一些观察人士认为,事实上,仰融正在将这场私人产权纠纷案作为“人质”,向一个地方政府“挑战”
2003年8月8日凌晨5点(纽约东部时间8月7日下午),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区法院立案受理新中国历史上首例美国公民状告中国地方政府的诉讼案: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上市代码:1114;纽约上市代码:CBA,下简称“华晨汽车”)的前主席仰融在美国起诉辽宁省政府。
“起诉书”称,原告仰融,Rhea Yeung(仰妻)及华博财务(仰融持70%股权)因辽宁省不正当行为,财产被不当剥夺。其有关请求包括:辽宁省政府将华晨汽车和其他产权利益还给华博,或以此股份现值补偿原告;废止华晨汽车的交易,命令将此股份和其他产权交还华博,或以此股份现值补偿原告;依华博股份权益金额判决赔偿金,金额由审判证明,和从原告夺走的其他财产;废止华博在华晨股份的交易(指华博将39.45%的股权交给基金会),被告将此股份交还华博,或以此股份现值补偿原告;依原告被辽宁省转换的华晨股份及其他产权权益金额判决赔偿金,金额由审判证明;律师费及该案诉讼费;等等。
8月21日,美国联邦法院哥伦比亚特区分庭,就仰融等起诉辽宁省政府非法侵占财产一案,正式向辽宁省政府发出民事案传票,并以特快形式寄往中国司法部,由司法部传送辽宁省政府。该传票称:被告方需在送达后的60日内答辩,如被告未按时送达答辩,法庭将以缺席判决被告方败诉,并按原告方诉状要求的赔偿请求做出判决。
中国司法部已经拒绝了仰融律师提出的司法文书送达请求。司法部有关人士指出,根据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任何外国司法机构都不能对另一主权国家、国家机构行使管辖权。根据《海牙送达公约》第13条第一款“执行请求将损害被请求国家主权或利益”的不予送达的规定,中国司法部拒绝了仰融的律师的送达请求,拒绝函已经寄送请求方,并退回仰融的律师的请求及其所附的司法文书。
中国司法部10月8日拒绝仰融在美诉辽宁省政府产权纠纷案的律师司法文书的送达请求后,次日,美国律师即通过哥伦比亚地方法院,以外交途径将文件 递交到美国国务院,由其下属的特殊领事服务司负责,将该案的法律文书送往中国外交部。收到美方通过外交途径转递的传票后,辽宁省政府积极出庭应诉,请求美法院驳回仰融的诉讼请求。美国哥伦比亚地区法院审理后认为,辽宁省政府征收华晨中国的股份是主权行为,辽宁省政府享有豁免。地区法院根据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在2005年作出判决,驳回仰融的起诉。仰融随后提出上诉,对地区法院拒绝适用商业行为例外提出质疑。美国上诉法院哥伦比亚特区巡回法庭在2006年7月7日就仰融的上诉作出判决,维持地区法院因缺乏标的管辖权而驳回起诉。(一审、上诉审判决书附后)。

三、 仰融案引发的国际法问题
仰融案在中美法律界引起极大关注,该案涉及众多法律问题,特别是涉及国际私法、国际公法等方面的问题,如涉外案件的域外送达问题、涉外案件的管辖权问题、国家主权豁免问题等。近年来,中国政府在国外特别在美国面临多次被诉。在以往的案件中,中国政府坚持绝对豁免论,并且美国国务院也会出面干预此类案件中。可在近年来的案件中,美国国务院基本不再插手此类案件,而让中国直接出庭应诉,例如,在仰融案件中,美国国务院就没有对美国法院提供有关意见。这些案件涉及问题较多,国际法专业的学生应予特别关注。

5、谁知道仰融目前的状况

很简单,那就是有人把华晨的汽车工厂在2002年5月搬到国外生产了,然后在海外上市,脱离体制带着100多人单飞了。

6、仰融近况

回国的可能性不大,华晨的事情好像还没了结,当年引发的争议不小;不过,人回家现在好像答在美国做新能源汽车,做的风生水起的,好久以前貌似还收购了正道汽车,发展的也还行。

仰融 是原来的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上海华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航天华晨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汽车工程开发研究院理事长……现在他仍然担任所谓华晨系下香港圆通科技董事长及香港华博财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7、听说仰融的正道汽车准备建在天津,有哪位大侠知道如何应聘吗?

哈哈哈。目前只是在筹备资金运作,呵呵呵。仰融出走美国,呵呵现在是个美国人
仰融被美国上市公司“华晨汽车”解除董事局主席职务以后,去年刚刚回到国内的美籍华人汪康懋教授上周决定出来澄清一些问题,因为他曾经是华晨系在美国上市公司——华晨汽车的发起人、董事兼常务副总裁,直到1995年才离开。
尽管已经和华晨多年不联系,但汪康懋这次出来是为仰融说话。他说如今让人难以核实来源的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的钱是当年仰融拿来的,考虑到当时国际上认为中国只有国有企业这个大背景才把华晨定位成国企。“当初我们把一个老旧的国有企业包装到了美国”

汪康懋是经香港《镜报》社长介绍和仰融认识的。

当时,仰融已经尝试过到加拿大、香港等地上市,但都没有成功,1992年的1月份,曾经在美林证券的美国总部供职的汪康懋作为一名外籍专家正式加入华晨,担任常务副总裁。

“当时最大的困难在于,国内还没有完善的法律,会计制度也不健全,会计和法律制度与国际不接轨,导致西方对中国的企业一直持怀疑态度,他们不相信中国企业能拿出良好的账目供人查阅。”

除了这个,厂房的情况也让汪康懋感到为难,“当时我们考察金杯汽车后发现,这是一个非常老旧的厂。有50来个部件厂,很粗放,很差,手工作坊型的,根本拿不出手。总装厂的厂房稍微正规一点,里面4个车间,除了冲压车间有几台德国进口或者国产的设备外,最值钱的一块就是模具设备,但这些设备都是从日本租赁过来的,不算净资产,所以直到上市,净资产也只有1亿人民币。这家企业当时因为日元升值,从日本租赁设备的费用飚升,现金流出现很大的危机,所以把希望都寄托在了仰融身上,希望他能帮他们到海外上市。”

“基于这样的情况,我和仰融达成默契,我负责美国的事情,他负责国内的事情。”

此后,汪康懋委托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所罗门兄弟等投资银行承销,请现任美国大使雷德先生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做顾问,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和法律要求把金杯客车这块资产的账务情况一一做到能让国外看得懂。同时,把投行的建议和要求传达给仰融,由仰融去方方面面活动,达到上市要求。“基金会的钱是仰融弄来的”

“一开始的时候,仰融曾经打算过要以个人的名义注册上市,但投资银行建议我们还是以国有身份在美国露面,因为当时西方只知道中国的企业都是国有企业,不相信中国的私营企业家有这么多钱,可以置这么大的产业,如果这样注册,肯定会引来非常繁琐的调查。”

“其他的我不太清楚,但我知道,后来出现在招股说明书上的这个中国金融教育基金会,是仰融临时拼凑起来的。这是一个没什么实质性内容的机构。这个基金会的钱大部分是仰融弄来的。因为在我们一开始准备上市的时候,这个基金会根本没参与,只是听了投资银行的建议后,仰融才说要搞个基金会。”

但仰融的钱到底是不是自己的?根据汪康懋的判断,有一部分是自己的,有一部分则可能是临时从银行借来的。仰融本人曾对汪康懋说,钱是炒金杯A股的股票赚来的。

正如仰融曾经公开表示的:原始股本上,基金会没有给我一分钱。

“还有一点足以说明基金会不是真正出钱的大股东,因为,如果说基金会真正出了钱,为什么作为大股东它不派人进入华晨担任董事或董事长?华晨的董事长是由仰融兼的,这说明仰融是代表大股东基金会的,而且基金会的官员任免、到民政部注册等事宜都是仰融一手操办的,基金会的办公室就在仰融的办公室里。所以仰融当时虽然是基金会的副会长,但在美国上市以后,仰就和基金会很少联系了,基本上不能算基金会的人。在企业中,仰融做任何事情都不对基金会负责,也不必向基金会报告。开董事会基金会都不派人来。”基金会——仰融的一大败笔

仰融和基金会的关系的确非常疏远,这是他借用基金会名义上市之后的一大失误。

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的贺增强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在1994年底以后,虽然每次活动和会议都给仰融发通知,但他没再参加过基金会的任何活动。1999年基金会换届选举的时候,仰融从副会长被选为‘名誉会长’,再往后,连名誉会长也不是了。”

既然仰融已经和基金会关系疏远了许多,为什么1999年3月他在珠海成立的“珠海华晨”仍旧由基金会担任“出资方”?基金会在华晨汽车和珠海华晨里到底出没出钱?当记者问贺增强这个问题时,他先让记者传一份采访提纲,等记者传过传真件后,他就离开电话,第二天再问,他又说,该说的都已经说过了。

但是关于钱的问题,贺增强一口咬定,当时基金会的注册资金是人行教育司出的10万元,而仰融的钱都是捐赠,不算出资。前后只有两次,每次都是二三十万元,并不像外界传言的那样有200万。

正如汪康懋所说的:“仰融只不过借用了一下基金会的名义,完成上市以后,不可能和他们一直保持什么关系。历年以来的年报、股东大会等事宜,从来没见过大股东的身影,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看,从来不见这个大股东的踪影,仰融包办了一切。对于活动能力惊人的仰融来说,尽管他机关算尽,但这也许是他致命的疏忽。正是这个已经失去利用价值的基金会,在关键的时候把他从美国上市公司华晨汽车董事会主席的宝座上轻松推了下来。

这么多年来,通过他“捐赠”而获得华晨汽车大股东地位的基金会一直蛰伏在他的控制之下,但这一次,它发威了。仰融才发现自己并没有真正地控制得了它,并且连一直以来都认为属于自己的东西,都没能控制得了。

仰融在忽视基金会的同时,也得罪了辽宁省。他不仅因为要造中华轿车的设想得罪了一汽,也因为把发动机项目放在宁波而得罪了辽宁省,打算把辽宁建成汽车基地的辽宁省不会愿意看着到嘴的肥肉跑掉,认定仰融之华晨为国有资产,是最直接的办法。而要彻底把仰融的影响消除掉,只要基金会的那部分资产被认定为国有,仰融就彻底无法左右华晨了。

如今,基金会俨然以大股东的身份在处置着华晨的各种事务,更有传言说,由于辽宁省政府的“活动”,基金会还将把手里华晨的这部分“国有资产”转让给辽宁省。仰融:到底吃亏不吃亏

对于仰融个人来说,这些年的辛苦最终没有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在华晨内部实现MBO,让自己成为最大的股东,并且最后有可能被自己一手创办起来的企业驱逐出门。

失去了权力,仰融还有什么?“钱,他现在有的是钱。”汪康懋说。“其实我们一开始准备在美国上市的时候,因为是中国第一只在美国上市的股票,所以民族情结多于个人利益的考虑。当时我们都非常年轻,除了经济上的利益,国家领导人的支持还让我们感到这和女排一样是在为国争光。但因为要和国际接轨,我们一开始就设计了管理层持股,但因为是以国有企业的概念上市的,所以个人持股的比例,我们不敢设得太高。当时这个比例是我定的,仰融、夏钧军、宫浩各1万股,我8000股,沈阳金杯的赵希友3000股,还有很多中层有股票,苏强当时不是1000股就是500股。所有的管理层持股不到总股本的3%。”

但1999年华晨汽车在香港申请两地上市的时候,仰融就为自己和管理层多设计了一部分股权,他一个人的自然人持股就达到了总股本的2.34%。

被解除了华晨汽车董事会主席一职以后,7月2日,仰融就卖出了自己香港上市公司华晨中国的所持有的7901.18万股,套得现金8968万港币,加上手里剩下的香港和美国的自然人股,仰融在中国也可以算得上是亿万富翁了。

但他失去的是对华晨的控制权。还该不该给仰融股份?

“从原始招股书上看出,基金会根本没有出一分钱。在华晨汽车在美国上市的主要题材中金杯客车这个项目,仰融个人的公司华博和夏鼎钧的海南华银分别占了25%和15%的股份,而体现在招股书前面的结构图中,华博和华银就不见了。最后,通过和沈阳金杯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换股,华博和华银最后持有了金杯客车这个项目51%的股权,而这部分股权在招股书前面的股权机构图上则是由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持有’的。所以,基金会这部分资产来历是不清楚的。它是无偿占有了前两个公司的资产,当然应该还给人家,起码还一部分也可以。”汪康懋对基金会也不是完全予以否定,“不管怎么说,当时仰融到人民银行去请求帮助的时候,人民银行把基金会这个名称‘借’给了仰融,同意他拿这个名称去美国做名义上的大股东,而且,人民银行对这件事情也是有贡献的。当时美国证监会来中国考察情况,人民银行都接待了,一些文件都是在当时人行的一个会议室里签的。没有基金会,华晨上市还真不好办。”

汪康懋显然是对仰融和华晨还抱有希望。

“我和仰融在华晨上市成功以后,也考虑过把更多的老旧的国有企业搬到美国去上市,但当时因为政策的限制,都没有成功,后来才静下心来搞实业。事实证明,我们当时这个在美国上市的项目是很成功的,发行市盈率达到了30倍,而现在在海外上市的国有企业市盈率能达到10倍就已经是奇迹了。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价格被投资银行压下来了,投资银行只要能把你的股票卖出去就行了,才不管你能融到多少钱呢。这一点上,国内的专家勇于谈判非常关键,我和仰融当时配合得非常好,争取到这样的市盈率对国家非常好,这样的经验在国内也是很难找到的,连跟汪康懋合作的现中国大使ClarkRandt先生也评价他们这次成功的上市是一次‘历史性的成功’。”

尽管华晨被说成是国有的,但仰融被《福布斯》列为大陆富豪,足以说明在国际上,人们已经把仰融当作了一个民营企业家,美籍教授将当年上市内幕抛出,或许会对仰融和华晨的前途有所影响。


与仰融汽车价格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