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销售 > 长安汽车2017年全年销售

长安汽车2017年全年销售

发布时间:2020-08-15 08:29:41

1、2019中国车市成绩单:产销量纷纷下滑,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跌破红线

经历了一年的跌宕起伏,汽车市场终于迎来了2019年的成绩单。

1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发布了2019年中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19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7.5%和8.2%,产销量继续蝉联全球第一。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9.2%和9.6%。

而近年来一直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也在2019年出现了下滑。数据显示,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

中汽协表示,2019年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产销量与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均呈负增长。汽车行业利润率明显较低,车企压力非常大。

意料之中的下滑

2019年,各月连续出现负增长,上半年降幅更为明显,下半年逐步好转,其中12月当月销售略降0.1%,与同期基本持平。总的来看,2019年产销量降幅持续扩大,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数据显示,2019年,汽车产销量降幅比上年分别扩大4.2和5.4个百分点。连续两年负增长,标志着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入调整期,未来低速增长或是常态。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乘用车产销量降幅大于汽车总体。2019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9.2%和9.6%。占汽车产销比重分别达到83%和83.2%,分别低于上年产销量比重的3.4和1.2个百分点。

乘用车四类车型产销情况看:轿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10.9%和10.7%;SUV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6%和6.3%;MPV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18.1%和20.2%;交叉型乘用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3%和11.7%。

此外,中汽协还发布了2019年四季度中国汽车产业景气指数(简称ACI)数据显示,2019年四季度,汽车产业景气指数ACI为27,已从此前“过冷”的蓝灯区回暖至浅蓝灯区。汽车产业一致合成指数比三季度增长2.46点,先行指数比上一季度降低0.73点。从四季度汽车产业变动趋势看,我国汽车产销状况正逐步趋于好转。

对此,中汽协表示,2020年,宏观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在全面做好“六稳”,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中,中国汽车产业仍将延续恢复向好、持续调整,总体稳定的发展态势。

自主品牌份额不足四成

行业不景气,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也出现了明显下降。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从2017年43.9%跌至2018年的42.1%,2019年更是跌破了40%的市场红线,仅有39.2%的份额。

还记得上一次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跌破红线,是2014年。

具体来看,1-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840.7万辆,同比下降15.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9.2%,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2.9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9%、52.6%和75.3%,与上年同期相比,轿车结束增长,呈一定下降,SUV降幅明显扩大,MPV降幅有所收窄。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跌破红线背后,是头部阵营的进一步分化。

从2019年的表现来看,2019年吉利汽车累计销量1,361,560辆,成功坐上了2019年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头把交椅”;长城汽车全球销量超过106万辆,累计销售新车1060298辆,同比增长0.69%,连续第四年突破百万销量大关;长安汽车也一扫此前的低迷,2019年销量共计1759971辆,其中第四季度,自主板块产品销量回升,跌幅收窄。

阅历了市场隆冬的暴击以后,自主品牌不忘苦练内功,向汽车市场展现出了更强的“筋骨“。

新能源也逃不过

受补贴退坡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也首次出现年度负增长。具体来看,纯电动汽车产量同比略有增长,销量小幅下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呈明显下降。其中,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102万辆,同比增长3.4%;销售完成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0万辆和2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5%;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3辆和2737辆,同比分别增长85.5%和79.2%。

不过从月度产销情况变动趋势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状况正逐步趋于好转。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9万辆和16.3万辆,环比增长36.0%和71.4%,同比下降30.3%和27.4%。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环比均呈快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动力电池装机量呈现大幅增长。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62.2GWh,同比累计增长9.2%。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累计40.5GWh,占总装车量65.2%,同比累计增长22.5%;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20.2GWh,占总装车量32.5%,同比累计下降9%。

关于明年展望,中汽协表示,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全年销量约下滑2%。同样预测的还有乘联会。不过乘联会相对乐观,预测明年汽车市场将微增1%。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长安汽车2017年 9月销量多少

长安9月份销量97766台,环比增长36.46%

3、长安公司如何从大众市场营销转到细分市场

长安汽车以丰富人类生活为使命,以打造世界一流汽车企业为意愿,一步一个脚印,坚持自主创新、合作共赢,实现了从0 到300万的跨越。
1、长安坚持技术创新,长安以崭新、首创为目标,打造中国最强大且技术顶尖的能力。今年长安进一步完善了全球研发布局,在美国硅谷成立了智能化研发中心,增加了长安英国动力总成研发中心的投入。今年4月份,长安睿骋无人驾驶历时6天,以最高120Km/h的速度行驶2000多公里,创造了中国整车企业首次行程最长的无人驾驶测试记录。未来,长安汽车将更加聚焦于智能化、新能源技术。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当中,引领汽车行业的发展。
2、长安坚持产品创新,长安以极致梦幻、令人尖叫为目标,来打造传奇的明星产品。当前,长安汽车的产品品质已经实现了可媲美在市场上主流品牌、包括合资品牌的实力。2017年,长安将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产品,包括SUV CS95、CS55,轿车C301,MPVV301,纯电动汽车CS15等4款全新车型和15款年度车型。长安所有的产品,无论是轿车、SUV还是其他,在所有的细分市场当中,盈利都数一数二。今天,长安发布了新逸动6AT,是承担自主创新的又一个产品载体,它实现了产品的动力、驾驶和智能的全面升级,进一步提高了长安汽车的产品竞争力。
3、长安坚持产业创新,长安以共同发展为理念,不停地丰富产业。长安汽车已经在汽车金融、二手车等诸类电商等一系列领域当中进行了布局并且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未来长安将和所有的合作伙伴继续的共建和打造长安汽车商业支配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无微不至的服务。2017年,长安汽车将继续冠名《出彩中国人》,并在CCTV-1黄金档独家冠名《欢乐中国人》,敬请大家关注。
4、长安坚持体系创新,长安贯彻专业数据化和创新化的管理理念,不断优化工业品质,不断的践行长安汽车的领先文化,不断的促进长安汽车的发展和可持续增长。
2016年长安汽车预计全年销售305万辆,2017年长安全年销售目标计划将向310万辆目标前进,其中,长安在销售收入上要力争突破3000亿。2017年,站在300万辆的里程新起点,我相信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合作伙伴和社会各界朋友的关心和支持下,长安汽车将昂首阔步向打造世界一流企业奋力前进。

4、长安cs95汽车2017年销量能达到多少

你好,cs95这款SUV的销量现在看着并不是很好,但性价比还是不错的,车内配置及发动机排量都满足使用

5、四大国产品牌车企年终销量分析,吉利继续领跑中国乘用车销量第一

上篇文章我们给大家整理了合资品牌车企在2019年里所取得的销量成绩,想必大家依然意犹未尽,既然如此,咱们不妨就书接上文,再来看看四大国产品牌车企所公布的年终销量报表。有意思的是,吉利在国产品牌阵营里继续领跑中国乘用车第一,所以整体来说,国产品牌间的竞争差异还是蛮大的,下面咱们就来逐一地看看。

吉利汽车

2019年总销量:136万辆

2020年刚到来不久,吉利汽车就公布了2019年12月及全年销量数据。官方数据显示:12月吉利汽车销量130,036辆,同比增长39.3%。整个2019年,吉利汽车累计销量1,361,560辆,继续坐稳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一,领跑中国品牌。

SUV方面,2019总销量709841辆。吉利SUV阵营2019年总销量超过70万辆,达到了709,841辆,占总销量的52.1%。

博越作为主力车型,12月销量24,427辆,实现了连续7个月环比增账,其全年累计销售超过20万辆,达到了228,564辆。星越12月销量3,845辆,再创上市以来的新高,自推出后,其上市7个月累计销量达到了27,707辆。另外,新生代的缤越累计销量超过13万辆,达到137528辆。

帝豪家族,2019年销量403639辆。帝豪家族2019年交出了超过40万辆的成绩,达到403639辆。

其中帝豪轿车12月就有18,738辆的表现,帝豪轿车全年累计销量达超过20万辆,达到211,472辆,连续8年稳坐中国品牌轿车销量冠军。另外,帝豪GS、帝豪GL等也车型也有不错的表现。帝豪家族自推出以来,已经有超过270万车主,足以看出帝豪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地位。

远景家族,2019年销量283259辆。远景家族全年销量超过28万辆,达到283259辆,这其中包含远景X6、远景X3、远景X1和远景S1等车型,另外远景轿车也是吉利销量重要的一部分。此外,吉利的旗舰车型博瑞和首款MPV嘉际也有不错的表现,博瑞全年销量23626辆,嘉际12月销量3,093辆,上市10个月累计销量32,961辆,并成为细分市场上中高端MPV的标杆产品。

领克品牌,2019年销量128066辆。领克速度可谓不可阻挡,12月销量再次破万,达10,807辆。2019年领克品牌累计销量超过12万辆,达到128066辆,同比增长6.4%,月均销量过万辆大关。在领克布局了领克01和领克02后,又推出了领克03性能家族,并形成了领克03、03+、03 TCR赛车、03 Cyan概念车等性能进阶产品矩阵,在国内细分市场属于独树一帜的存在。

新能源,2019年销量113067辆。吉利的新能源及电气化方面,销量较上一年有大幅提升,2019年全年累计销量超过10万辆大关,达到了113,067辆,同比增长66.5%,成为新的增长点。除了帝豪EV,帝豪GSe等传统燃油转化成新能源的车型外,激励在新能源市场上还推出了全新品牌几何汽车,旗下的首款车型几何A更是迎来了市场和消费者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几何A还作为外事礼宾用车完成了正式交付。

小结:根据计划,2020年吉利的销量目标为141万辆,而今年其也完成了136万辆的傲人成绩,在新的一年里,吉利还将推出多款新车型,虽然未来市场表现现在不好说,但从发展趋势来看,一切似乎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也相信吉利在新的一年能取得成功。

长安汽车(含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

2019总销量:175万辆

1月8日,长安汽车官方披露了2019年12月份产、销快报,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长安汽车销量共计193716辆,同比增长31%;而从全年数据来看,长安汽车在2019年销量共计1759971辆,较2018年的2074575辆同比下滑15%。

从财报中可见,重庆长安、河北长安、合肥长安三部分在12月份的销量为99568辆,与去年同比增长81%,在年底实现了大幅度提升,其中乘用车部分,长安CS75、长安CS35、长安CS55、长安逸动等产品市场表现较好,成为长安旗下主要销量担当。

合资方面,根据长安汽车披露的公告显示,长安福特2019年累计销量183987辆,同比下滑51.3%;长安马自达2019年累计销量133608辆,同比下滑19.7%;合资板块销量的下滑,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长安汽车总体的销量成绩。

其中,长安福特依旧是下滑幅度最大的板块,而这已经是长安福特连续三年出现销量负增长。数据显示,2017年,长安福特累计售出82.8万辆,同比下滑12.3%;2018年累计售出37.8万辆,同比下滑54%;而在2019年,长安福特销量又同比下滑51.3%。

小结:福特汽车高层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福特在中国销量大幅下跌主要是因为新产品导入乏力。而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也曾提到,新车型推出节奏慢、经销商及品牌推广不足是致使长安福特销量不如人意的原因。不过长安与福特方面也在就此加强合作布局,2019年9月26日,双方发布长安福特加速计划,预计在2021年前将至少投放18款新车,其中5款为新能源车型。

比亚迪汽车

2019年总销量:45万辆

虽说比亚迪是一家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车企,但新能源汽车的闪耀,并不能掩盖比亚迪整体销量下滑的事实。我们从比亚迪汽车官方获悉:在2019年,公司共实现销售451,246辆,同比降低9.7%。其中,宋家族累计销量为177,174辆,同比增长26.4%;唐家族共售出76,741辆,同比增长23.6%。

人要有忧患意识,更何况是那么大的一家车企,早前连续6年位居全国新能源车销量第一、新能源总产销超73万辆的比亚迪,2019年在这个优势市场却出现了3.4%的销量同比下滑。因此也就可以预见,随着2020年新能源车补贴全面取消,比亚迪肩上的压力还会进一步加大。

而具体到车型上,除了提到的王朝系列的两大家族外,秦家族也取得了62,189辆的年销量,上市至今累计销量超23万辆。元家族2019年销量为61,900辆,其EV车型同比增长73.4%。于去年推出的比亚迪e系列共售出22,422辆。

小结:总的来说,持续导入竞争力更强的新产品,会是比亚迪在未来能否实现"翻盘"的关键。据悉,比亚迪2020年首先将推出高端车型——汉,包括插电混动和纯电动两种版本,价格预计到30万元区间,对标特斯拉Model 3。此外,比亚迪还会发布一款全新A+级SUV,这么多全新产品的加入想必也会让比亚迪的实力大大提升,所以我们还是静观其变吧。

广汽传祺乘用车

2019年总销量:38万辆

近日,广汽集团也公布了旗下子公司广汽传祺的年终销量报表,报表显示,广汽传祺2019年累计销量为384,578辆,同比减少28.14%;与此同时,其年产量也出现了高达31.09%的同比降幅。

广汽传祺此次出现销量端衰退的核心原因在于SUV产品竞争力变弱。A级SUV传祺GS4在换代之前,月销量仅维持在数千辆水平,与其巅峰时期月销3万+的水平相去甚远。好在从2019年11月起,经过全面升级的第二代传祺GS4重回"月销万辆俱乐部",在上个月更是达到1.28万辆。

此外,家用MPV传祺GM6也为广汽传祺在过去一年中提供了超过3万辆的销量增量。

广汽传祺官方表示,公司将于2020年至少推出3款新车,包括全新一代GS4 COUPE(轿跑版)、全新一代GS4 PHEV和全新一代GA8。其中,全新一代GA8与宝马5系、奔驰E级和奥迪A6L等豪华轿车处于同一级别,拥有超过5米的车长和2.9米的轴距。值得一提的是,外界对于这款车的外形褒贬不一,不少网友认为它"撞脸"了比亚迪Dragon Face设计,不过我认为全新一代GA8还是十分耐看的。

小结:广汽传祺销量的下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传祺GS4产品力的疲软,曾经凭借一款GS4车型广汽传祺就能卖出超30万辆的年销量,可见实力与影响力都非同一斑。如今全新GS4刚刚上市,所以销量的增长注定还需要一段时间。另外,广汽传祺在轿车领域的发力也需尽快跟上节奏,毕竟得轿车市场者才能得天下,这点广汽传祺可要看准了。

写在最后:车市风气云涌,2019年里不论是合资品牌还是国产品牌其实日子都不好过,许多车企甚至都是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所以在已经到来的2020年,我们也更希望车企能够重振旗鼓,推出更多让消费者满意与放心的车型.只有这样,车市才能越来越好,人民才会越来越幸福,你们觉得呢?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长安汽车卧薪尝胆这一年 | 2019年度盘点系列

 作者: 赵广喜

2019年的最后一天,坐在办公室的我有点慌乱。看着渐次离开的同事,听着相互之间的新年祝福,又一年悄然离去。忙忙碌碌中的我还没有准备好,如何告别今天,怎样迎接明天?朋友圈里辞旧迎新,汽车人这一年更加忙碌,愈发焦虑,想必这一年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不容易,这是新常态。

2019年,一场百年未有的大变局正在形成。

前一天,北京,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长安汽车董事长张宝林面带微笑匆匆而来,我们看不到他如释重负的轻松感,更多的是如履薄冰的危机感。用他的话说:“长安汽车总体发展向好,但仍然面临着比较大的挑战!”谨慎中的乐观也是少数车企才有的状态,更多的是艰难度日。

他坦承,2019年在近10多年的长安发展史上是非常重要、非常难的一年。一方面积极的小心翼翼的把控着产业发展的最新形势,另外紧紧围绕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加大力度打造经典产品,进一步加快改革和转型的步伐。

这样的谨慎和努力有了回报,今年1-11月,长安汽车整体销量156.62万辆,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突破110万辆,乘用车71.54万辆;8-11月连续4个月实现环比增长,12月预计跑赢市场大盘。明星车型CS75系列在CS75 PLUS的带动下11月达到27220辆,同比增长124%。CS55系列和逸动系列的市场反响也非常好。刚刚上市的欧尚X7月销已经突破1万辆,并有17000多辆订单没有交付。

长安福特随着极具竞争力的锐际的上市也开始企稳向好,拐点向上,朝着正常的轨道重回赛道。长安马自达销售12万台,量虽然不大,但效益在提升。

这其中,长安品牌乘用车表现尤为突出,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笑言:“长安又找到了节奏和感觉。”

创新创业,改革升级

车市下滑从2018年开始,或许谁也没有想到2019年更加艰难,在中国车市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这样的看似不可遇见的变化让很多汽车企业猝不及防,无论合资还是自主都有大量的企业面临生死劫。

长安汽车领导层早就觉察到了行业的变化,于是早在2017年底就开始了“深化改革,第一次创业”,并于2018年4月对外发布了第三次创新创业计划,走出舒适圈,用创业者的心态开始深化改革和转型升级。张宝林那句“时代淘汰你,与你无关”让长安人在精神意识上彻底觉醒,倒逼自己开始快速行动,改革转型。

这样的转型升级是全方位的,涉及到研发、生产、运营、营销、股改的方方面面。比如长安品牌乘用车就坚决淘汰一些富余产能和20多款没有竞争力的产品。在销量持续下滑的背景下,把落后的、不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东西全部拿掉,决策之难可想而知,这需要对未来的精准判断和勇于担当的勇气。同时注重产品盈利能力的提升,也让长安自主品牌单车均价上升了2000多元。

一边是瘦身优化,诸如把合资公司江铃控股引入爱驰盘活资产,卖掉长年亏损看不到希望的长安PSA的50%股份给宝能,长安新能源汽车混改着眼长远发展,原长安铃木工厂代工造车新势力等等。另一边则是结合未来趋势加大开放合作的力度,合资蔚来汽车,跟华为、腾讯战略合作,与一汽、东风成立出行公司等等。

在内部经营管理方面,长安汽车紧紧围绕消费者和市场去优化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效率实施1/2工程和提升数字化能力。数字化管理进入2.0时代,直接触达用户,加强前端消费研究,快速响应消费需求。

2019年的4月9日,投资43亿元、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长安全球研发中心投入使用,标志着长安汽车正式迈入“开放共享、全球协同”的研发4.0时代。由一个研究总院分化成造型研究院、新能源研究院、自动化研究院,还成立了产品一部、二部,实施矩阵化管理方式。通过这种改革,大幅度提高了研发效率,降低了研发成本,新产品研发周期也由原来的36个月缩短至24个月。

通过近两年的努力,长安汽车的管理效率提升了20%,成本下降了15-20%。效率,成了长安汽车又一核心竞争力。

长安福特原来是长安汽车的利润贡献大户,但在中国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市场却迷失方向,到了必须彻底改革的阶段。如今,取消福特亚太,升格福特中国的战略地位,大量采用本土化人才,股东双方签订了面向未来三年的振兴计划,努力把长安福特打造成研、产、销一体的企业。

上任刚刚一年的长安福特执行副总裁赵非介绍说,2018年底,七八万辆的压库加上新产品的断供,击垮了本就脆弱的福特经销商渠道。现在,经销商的库存不但处在合理的水平,并且库里都是他们想要的产品,以销定产。这样,经销商的活力有了,积极性上来了,赢利面也达到了75%。

战略的调整、意识的转变、团队的努力,再加上适销对路的有竞争力的产品投放,长安福特也开始绝地反击,进入向上通道。

技术创新,固本培元

产品是根本,工程师文化的长安人更是有着深刻的认知。长安汽车对技术研发的投入不遗余力,也是最早、投入最大的具备全球资源整合研发能力的企业。张宝林称,再困难每年也会将销售收入5%的费用用于研发,这是长安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当然也是在大势不好、优胜劣汰情况下,媒体坚定看好长安汽车的原因。

战略上的高度重视,长年的技术创新有了全方位的进化,长安汽车从CS75 PLUS开始提供给消费者适度过剩的技术和配置,例如,2.0T、1.4T蓝鲸发动机就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爱信8AT变速箱的应用,包括IACC、APA5.0、三屏联动等一系列智能化科技配置,都是长安向用户提供适度超前、技术过剩的诚意之举。

在决定未来生死的智能化、网联化方面,长安已掌握100余项智能化技术,特别是在L3级自动驾驶、APA6.0自动泊车等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并在新能源方面掌握了三电核心技术。据谭本宏介绍,长安刚刚在重庆成立了全球软件中心,计划构建2000人的研发队伍,真正形成智能化的核心竞争力。

众所周知,长安福特这几年断崖式的下滑根本原因是产品问题,美国六七年的换代周期永远跟不上中国两年小改三四年大改的节奏。现在,据赵非介绍,福特未来产品研发从一开始就加入了中国消费需求,尤其是在造型、内饰以及智能化方面,并在中国成立了长安福特研究院,福特已经把经济型车的开发工作授权给了长安福特,这样能够实现中国设计、中国速度、中国成本、中国价值这一系列的转变。

谈到如何才能让长安汽车长久立于不败之地,张宝林强调,首先要把握住消费需求;其次是技术创新,产品是根本;还有就是营销创新,由销售到服务的转变。

蓄势待发,跑赢大盘

虽然市场分析人士并不看好2020年的中国汽车市场,-3%的增长率是很多人的共识,但依然会维持比较高的消费体量。“2020年必须要大幅高于行业的发展速度!”张宝林对长安汽车调整之后的发展非常乐观、充满自信。

这样的自信不无道理,长安品牌乘用车进入新的有竞争力的产品周期,以全新的设计理念,将行业最强的动力总成系统、领先的智能网联应用以及优秀的驾驶质感注入产品之中,像CS75 PLUS、CS55 PLUS以及逸动PLUS等新品开始赢得消费者的认可。日内瓦车展将亮相全新设计语言的概念车和跨界量产车,新的轿车以及高端品牌也将亮相。

在赵非的介绍中,长安福特的3.0加速计划正在推进,未来三年会有20款车上市,其中9款是全新产品。长安福特进入到产品高发期,由今年21万辆的销量回归到原来比较高的水平指日可待。

侃车观点

市场寒冬依旧,但对长安汽车而言,最困难的日子或许已经过去。百年历史的长安汽车以创业者的心态,用行业最具技术创新能力的研发实力,和消费导向的产品定义,在转型升级中迎来新的生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长安汽车上半年扭亏为盈 靠的是“变卖家当”和“炒股”

汽势Auto-First|梁树一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长安汽车)最新发布的2020上半年度业绩显示: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盈利为20亿—30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为189.28%—233.93%。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同期长安汽车为亏损状态,亏损金额为22.4亿元,在疫情之下,扭亏为盈确实不是一件易事。

销量逆势上扬却也难以止损

2019年是长安汽车不平凡的一年,或者更可以说是命运多舛的一年,在第三次创业的发力时期,车市“寒冬”悄然而至,而刚刚痛失“自主一哥”的长安汽车在2019年销量大幅下滑,最终以亏损收官。

汽势Auto-First注意到,在2019年,长安乘用车、长安欧尚、长安福特、长安马自达、长安PSA无一幸免,纷纷出现下滑,尤其是长安福特。在2016年,长安福特曾取得了逼近百万的年销量,而到了2019年则仅剩18.3万辆,短短三年间,长安福特黯然无光。

而进入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中国车市遭受更严峻的考验,而根据中汽协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市场累计销售新车787.3万辆,同比下滑22.4%,下跌已经成为了各大汽车集团的主旋律。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长安汽车却在疫情之中站了起来,数据显示,在今年上半年,长安汽车累计销售新车83.1万辆,同比增长1.3%,虽然看似同比增长并不显著,但需要注意的是,疫情之下的1.3%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具体而言,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板块(包括长安乘用车、长安欧尚)在今年上半年累计销售哦新车42.04万辆,同比增长6.64%;长安福特在今年上半年累计销售新车9.75万辆,同比增长30%;而长安马自达在今年上半年累计销售新车5.6万辆,虽然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但是8.4%的下滑幅度也大大领先于乘用车市场总体增速。

不仅如此,根据此前长安汽车制定的2020年191万的销量目标,目前已经完成了43.5%,对于疫情之下的中国车市,这一成绩更是可圈可点,而根据6月份长安汽车各大版块终端销量的再度提速(6月份长安乘用车板块同比增长38.11%;长安福特同比增长37%;长安马自达同比增长30.7%),完成这一销量目标似乎并不难。

仅从销量来看,似乎长安汽车上半年业绩预期的扭亏为盈正是得益于此,但事实却并非如此,长安汽车在公告中透露道,盈利的是原因是因为非经营性损益项目贡献了52.75亿元,这意味着终端销量正增长的长安汽车在汽车研发、生产、销售层面依然有着22.75亿—30.75亿元的亏损……当然,终端销量的逆势上扬的确有效降低了亏损。

盈利靠的是“变卖家当”和“炒股”

长安汽车在公告中指出,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之所以同比大幅增加,主要因公司产品结构改善,从而致使盈利能力提升,当然,长安汽车也公布了创造收益的项目。

首先,长安汽车旗下全资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简称长安新能源)引入战略投资者,公司放弃增资优先认购权,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21 亿元。

去年12月份,长安新能源增资在重庆两江新区举办了增资仪式,其中长新股权基金增资10亿元;两江基金增资10亿元;南方工业基金增益7.4亿元;南京润科产投增资1亿元,而与此同时,长安汽车所持有的长安新能源股权由此前的100%稀释至48.9%。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增资过后,长安新能源并未作出大规模扩张,所以增资的资金大部分进入了长安汽车的手中。

其次是出售长安标致雪铁龙汽车有限公司(简称长安PSA)股权为上市公司股东提供了约14亿元的净利润。

对于成立于2013年的长安PSA而言,DS品牌车型在终端市场从未热销,年销量始终在千余量徘徊,而长安汽车也不离不弃,利用其年产能20万辆的工厂为长安新能源车型、长安CS85代工,以解决长安PSA温饱问题。但世事难料,在2019年长安汽车步入低谷,无力继续接济长安PSA,于是,还未熬过七年之痒的长安PSA最终上演了一场“分手”大戏。

去年年底,重庆联合产权交易官方网站的信息显示,长安汽车已于2019年10月28日发出挂牌预披露公告,意图出售长安PSA 50%股权,项目预披露期至2019年11月22日结束。很快,接盘人来了,它就是汽车圈的“野蛮人”——宝能。据了解,此次长安汽车持有的长安PSA 50%的股权作价16.3亿元,而长安PSA项目终止后,这些资金大多也就成了收益。

除了出售长安新能源和长安PSA的股权,长安汽车另一笔横财来自“炒股”。2016年,深知新能源车是未来发展的大趋势,长安汽车瞄准了动力电池厂商宁德时代,不过当时宁德时代还不是“电池一哥”。

2017年,长安汽车出资5.19亿元,通过收购镇江德茂海润基金32.67%的基金份额,以间接方式入股宁德时代,持股比例约为0.39%,而在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股票为长安汽车带来了巨大回报,虽然持股比例并不多。长安汽车公告中指出,公司持有的宁德时代股票股价上涨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 17.75 亿元。

汽势观:疫情之下,长安汽车在上半年能取得如此收益已经非常不易,不过逆市上扬的销量却依然不能止损,反而需要靠出售股权以及宁德时代股票大涨帮助盈利,这也体现出当先车企艰难的现状,当然,对于一步步走出低谷的长安汽车而言,未来可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长安汽车怎么了,为什么2017年一季度整车销量同比下滑严重

长安汽车卖的还不错啊,销量并没有下滑

9、长安汽车经历销量阵痛,或影响转型计划

长安汽车日前公布了2019年产销数据,全年175.99万台的终端销量表明其246万台的销量目标流产。虽然相比2018年的-25.6%,长安汽车2019年降幅有所收窄,但长安要想重回2016年305.8万台的巅峰,以当前的体量和销量回暖速度,还需一段不短的时间。

有行业专家认为,长安的销量阵痛导致经营业绩由盈转亏,或影响其转型速度和步伐。

公开资料显示,长安汽车力图向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会转型,同时提出品牌向上计划,为此发布了“香格里拉”、“北斗天枢”,“四大品牌”等一系列战略计划。但在实施过程中,受到了销量下滑、业绩亏损的影响。

进入2020年,长安汽车既要面临提振销量业绩的压力,又要警惕竞争对手对其市场份额的进一步蚕食,更要思考如何打破转型阵痛的僵局。

销量回暖但止不住元气大伤

长安汽车整体销量的下滑,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长安福特拖累。长安乘用车板块销量虽然回暖,但其体量和盈利能力还无法支撑整个集团的发展。

长安汽车2019年总销量为176万辆,相比2018年降幅有所收窄,但下滑幅度仍为双位数。相比2016年巅峰时期305.8万辆,长安汽车三年销量“蒸发了”近130万辆。短时间内销量如此大幅度的下滑,对于处于转型关键期的长安汽车而言,调整的步伐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资深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认为,长安汽车表现不佳“主要是长安福特1-9月下降太多,近60%。”

事实上,长安汽车销量暴跌的确与长安福特紧密相关。

2015年,长安福特凭借产品集中投放优势,销量迅速上涨达到95.8万辆,并助力长安汽车全年销量突破300万辆大关。然而长安福特自2017年销量开始下滑后,长安汽车大受影响。

易车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周丽君认为,“长安福特一时半会(销量)还起不来”。长安福特2019年虽然通过一系列调整,以期提振销量、改善经销商生存现状,但仍止不住降幅超五成。四年间由超过90万辆暴跌至19万辆表明,长安福特元气大伤,度过“至暗时刻”容易,但要想重回赛道艰难。

而另一盈利主力长安马自达,2019年也没逃脱下滑困境。长安马自达2019年销量为13.36万辆,同比下滑19.66%。

与合资品牌跌跌不休相比,周丽君表示“长安乘用车一枝独秀”。公开数据显示,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12月销量为15.04万辆,同比增长35%、环比增长11.6%。

资深汽车分析师任万付表示,从长安汽车全年销量走势来看,呈现先抑后扬的态势,触底后的长安汽车正在逐步恢复活力。据不完全统计,长安系自主品牌及旗下合资品牌仅三季度投放新产品就超过150款,大幅提高了市场关注度和产品竞争力,他认为“这是长安汽车下半年销量回暖的根本原因”。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长安系中国品牌尤其是长安系乘用车板块,目前还难以支撑长安汽车整个集团的发展。资深汽车分析师钟师表示,长安系中国品牌包括微型车这类经营质量不太高的板块,而乘用车板块目前实力还有待提高,“研发投入不低,但也许产品、营销、网络等环节有问题。”

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2019年销量超90万辆,但其中有很大部分是轻卡、微型车等板块销量。单算长安系乘用车板块的话,与吉利、长城等竞争对手还略有差距。

转型步伐或受影响

随着汽车市场的变化,消费结构升级,新四化趋势的到来,车企开启转型浪潮。然而因销量业绩不佳,长安汽车的转型计划和速度受到了影响。

长安汽车在2017年提出开启“第三次创业”,并在2017年-2018年间,陆续发布“香格里拉”计划、“四大品牌”发展思路、“北斗天枢”智能化战略等,宣告其加速向新能源汽车、高端化、智能化方面转型。在1月12日1月11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0)上,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宝林再提到了“第三次创业”,以及香格里拉计划的重要性。

其中,“香格里拉”提出到2025年,长安汽车牵头投资1000亿元用于打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而“北斗天枢”智能化战略计划到2020年,长安汽车将全面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量产,到2025年将实现L4级无人驾驶量产。

另外为了提振销量,长安自主品牌2019-2021年将推出30余款全新产品。

转型计划和密集产品投放的实施,都需要巨额资金支撑,然而长安汽车目前盈利状况不佳。根据2019年第三季度显示,长安汽车受整体销量下滑影响,仍以亏损为主线。长安汽车2019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为226.62亿元,同比下滑328.83%。

对于业绩变动原因,长安汽车表示,公司整体业绩下滑,主要受销量下滑影响。长安汽车在2019年半年报中透露,合资公司是其亏损的主要原因,其控股参股公司仅长安马自达实现盈利,其余均属于亏损经营。

钟师表示“没有销量与利润支撑”,将影响长安汽车转型步伐。

此外,长安系乘用车板块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方面研发成效尚不明显。

独立汽车分析师张翔表示,长安汽车虽然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方面布局较早,但中间定位出现偏差,导致如今落后的局面。长安新能源汽车发展还处于“油改电”阶段,缺乏代表产品。

对于长安汽车高端化转型还未能落地,落后吉利等竞争对手。张翔指出,长安汽车市场布局偏重西南市场,研发产品偏向20万以下中低端产品,“消费结构在升级,一直走低端等市场行不通。”

专家:重新定位品牌,聚焦B级以上市场

经过2019年下半年一轮密集的产品投放,长安汽车销量回暖明显。但张翔认为,长安汽车要想脱困,还需要“重新定位”。

张翔表示,长安汽车现在摊子铺得太大,产品太杂,包括面包车、轻卡、经济型轿车等质量、盈利不高的产品。他认为,长安汽车应顺应消费结构升级形势,加强在A级和B级车以及20万以上市场的布局。

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化、自动驾驶技术,也是长安汽车需要加大投入的领域。

从长安新能源增资扩股、出售长安PSA股权等举动可看出,长安汽车正通过寻求外援、出售不良资产纾困,为其向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转型提供资金和资源助力。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长安汽车无意单打独斗。在“香格里拉”计划发布时,长安汽车就提出了“伙伴计划”。长安汽车向财经网表示,长安汽车将与其他投资者一起共同推进“香格里拉计划”,将长安新能源做大做强。

对于引进四家战略投资人将失去长安新能源控股权的猜测,长安汽车予以否认,并称“混改完成后,长安汽车是第一大股东,在董事会中有两个席位,根据市场化公司治理结构,长安汽车对于长安新能源的经营活动具有相应的表决权和影响力。”

另外,长安也加速了品牌向上计划,今年高端品牌有望落地。业内人士分析,2020年日内瓦车展首发的UNI-T车型将被列入高端品牌序列,并对标领克和WEY。

就此财经网采访了长安汽车,对方仅表示“我们将在合适的契机发布更多的相关信息”,但也未明确否认。

总结:在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方面,长安汽车起了个大早赶了场晚集。长期聚焦中低端市场,致使长安汽车与吉利等差距不断拉大。长安汽车应抓住销量回暖的机会,加快转型速度,否则,或将错过搭上这场汽车行业变革顺风车的机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长城汽车17年业绩为什么这么差

长城汽车是一家对员工刻薄剥削的企业。具体表现为录用大量的刚走出校门的年轻人,让他们拼命加班加点劳动,不支付或者少支付加班报酬,企业管理层对员工恶言相加,变相在精神上折磨人。严酷的工作环境,再加上工资待遇很低,工作成绩又被夺取,...


与长安汽车2017年全年销售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