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安汽车半年报:总收入327.82亿人民币
8月31日,中国汽车制造商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社会公示2020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长安汽车上半年营业总收入327.82亿元,同比增长9.73%,净利润26.02亿,同比增加216.17%。
长安汽车在半年报中表示,根据中汽协数据,2020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累计销量1025.7万辆,同比下滑16.9%;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39.3万辆,同比下降37.4%;而长安汽车集团今年上半年累计实现销量83.1万辆,同比逆市增长1.3%,总体跑赢了大盘。

长安汽车提到,目前公司核心竞争力包括持续打造经典产品、创新技术加速落地、品牌势能向上等等。其中在产品层面,今年上半年,全新产品序列“UNI”首款车型UNI-T正式上市;逸动PLUS上市后连续3个月销量破万,此外还有奔奔E-Star、科尚EV等车型成功上市,长安欧尚X5正式亮相等,而长安CS75 PLUS自去年9月上市以来累计销量超过15万辆,在同级别车型中销量领先。合资方面,长安福特大型SUV全新探险者、长安马自达CX-30正式上市,合资企业销量和产品布局稳步提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除了日系品牌,4月长安汽车销售猛增 72.39%,"同比转正"终于来了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重点企业销量快报情况显示,4月中国汽车行业销量预计完成200万辆,环比增长39.8%,甚至还同比增长了0.9%。
虽然1—4月,中国汽车行业依旧同比下降32.1%。但是4月份已经比去年卖的多了,这反弹速度是大多数汽车从业者没有预料到的。自主品牌反弹之狠,更是没有预料到的。
最狠的是长安,今年4月,长安汽车共销售159557辆,同比大增32%。其中,长安自主品牌(重庆长安、河北长安、合肥长安)4 月销售 7.43 万辆,同比猛增 72.39%。
这个功劳绝对属于CS75PLUS。去年不少自主品牌去年都推出了各种命名为plus、pro等等手机名字车型,核心都是“价量不加价”。然后长安CS75 PLUS突出重重包围,一骑绝尘,卖到4S店甚至一车难求。
CS75系列在PLUS车型的带领下,4月份共售出20113辆,同比增长161.6%。甚至有证券分析师表示,长安今年破100万有望了。其他同样推出了类似车型的车企,均没有这样突出的表现,产品经理们应该好好思考一下这个问题了。
广汽集团4月的销量数据也很不错,4月销售16.63万辆,同比增长6.10%,环比增长50.5%。
广汽集团旗下增势最猛的是广汽新能源,4月销售4006辆,同比增长125%,广汽新能源今年一季度几乎没有受到疫情的冲击,或者说我们可以畅想如果没有疫情的影响广汽新能源能卖多少台。
不得不说,现阶段新能源汽车什么噱头都不灵,唯有强调长续航才是王道。广汽新能源的几台长续航产品还是深入人心。
然后广汽丰田的数据也让人吃惊,在其发布的数据中,4月销量63607台,比去年同期增长47%,环比增长29%。虽然刚刚上市的威兰达4月份可以卖到4000多台,但是广丰几乎全系车型都在飞涨。
同样是丰田系的一汽丰田4月份销售汽车7.2万辆,同比增长9%,依旧很厉害。不过广汽丰田之心,路人皆知。
吉利同比增2%、长城汽车同比增2%。这两位老对手产品结构都已经比较稳定了,而且体量比较大,所以也算是在正常回温的过程中。
震惊上海市高层的上汽集团,也终于回归到了正常水平,同比增长0.5%。4月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分别实现零售销量11.1万台和12.7万台,同比增长分别高达13.6%和13.5%。
四月份,荣威零售销量达到26011辆,同比增长3.3%,环比涨28.4%;而这其中很大程度上也归功于MAX车型。虽然没有长安CS75 PLUS那么耀眼,但是荣威RX5系列销10698辆,同比提升32%,环比提升25%,也是很强劲的数据了。
当然有报喜的,就也有报忧的。基本上到目前为止只公布了环比增长的都是比较愁苦的。
奇瑞集团4月份共销售40,079辆新车,环比增长15.4%。奇瑞汽车国内销量环比增长30.3%,新能源销量环比增长112.5%。
但比较神奇的是奇瑞汽车1-4月的海外出口量同比增长67.5%。奇瑞集团海外出口连续2个月实现环比连增,在巴西、俄罗斯等市场的实销数据创下近5年来新高。
在全球疫情的情况下,奇瑞向全世界卖出了更多的车,官方也并未作出具体解释。但这可能是和海外汽车工厂陆续减产停工有关。
被巴菲特背书的比亚迪,在口罩上的卓越建树,并未提振其汽车销售的疲软。4月份,比亚迪单月销量为31809辆。1-4月份比亚迪累计销量为93082辆,整体下滑幅度达到了40.11%。之所以有这么大的下滑幅度,主要是因为比亚迪新能源下滑比较严重。
2020年4月份呢,比亚迪燃油车销量为18814辆,相比去年同期表现较为强势,增长幅度达到了36.1%。比亚迪新能源汽车4月份单月销量12995辆。同比下滑幅度达到了45.9%。
从去年7月份开始,比亚迪新能源已经连续第10个月呈现同比下滑趋势。因为比亚迪新能源的盘子比较大,所以稍微政策上有个风吹草动,几乎就是影响巨大的。
4月广汽菲克销售0.4万辆,同比下降28.6%;广汽三菱销售0.5万辆,同比下降50.0%。自主板块方面,4月广汽乘用车销售2.2万辆,同比下降17%。这三家车企虽然在去年均进行了不少调整,但是走出阴霾还需时日。
任谁也没想到,上汽大众依然未能摆脱下滑态势,4月销售12.9万辆,同比-6.5%。相比之下,一汽大众其在4月份的终端销量为165714辆,同比增长了9.9%。不知道上汽大众会不会在今年下半年绝地反击。
在2019年4月的时候,是中国汽车市场的黑暗之月。所有人都在讨论汽车行业的十连降、自主品牌暴跌26.5%、日系崛地而起、大存量时代的来临。一片哀嚎。今年4月虽然销量和去年同期相似,但却是一片欢愉。
甚至经过“汽扯扒谈”的了解,像MINI这种纯进口品牌,或者很多豪华品牌的进口车型,因为受海外工厂停工的影响,甚至缩减了优惠幅度。也就是经销商或者说供给层面是在制约销量增长的。
所以当制约条件全部取消的时候,2020年的中国车市还是比较乐观的。估计接下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车企会把公布的数据加入同比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12月车企销量排行榜前十五名,上汽通用跌31.5%,长安汽车增77.9%
日前,12月汽车销量数据公布,当月国内狭义乘用车销214.1万辆,同比下降.4%,2019年销量2069.8万辆,同比下降7.4%。其中各大车企销量也相继出炉,整体来看也是跌多涨少,其中长安汽车表现十分强劲,同比大增77.9%,吉利汽车增长46.8%。下面我们一起看看,12月销量前十五名车企的销量情况。
冠亚军分别是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12月分别销228007辆和221170辆,同比增长25.7%和15.3%,依然保持较大的领先优势。两大车企合计销量将近45万辆,市场份额均超过了10%。

由于对手不够给力,东风日产被推上了第三名的位置,12月销143616辆,同比下降1.4%,东风日产能够有超过14万辆的销量,最大功臣非轩逸莫属,这款车12月销量超6万辆,占总销量的比重将近一半,其实过于依赖一款车型,并非一个健康的形态。而原来稳居第三名的上汽通用,12月销量大跌31.5%至124511辆,上汽通用当务之急是要弄清楚,为何一线车企中,它的销量跌幅是最大的,是“三缸机”大规模应用的问题,还是本身品牌和口碑受认可度下滑?

吉利汽车由于2018年12月销量比较低,导致12月销量大幅增长46.8%,对比11月的140070辆,12月的126683辆,其实是环比下降的。吉利汽车下降主要是轿车表现没有2018年好,导致2019年累计销量也出现了一定幅度下滑。紧随其后的上汽通用五菱销117438辆,下降9.7%。
12月长安汽车销91461辆,同比大增77.9%,这样的表现可谓惊艳,主要功臣是长安CS75,换代后被消费者迅速追捧,12月销量高达28620辆,同比增长278%。12月长城汽车销91000辆,同比下降22.7%。奇瑞汽车销69476辆,同比增长20.9%。上汽乘用车销60168辆,同比下降7.7%。
日系车企方面,东风本田、广汽本田、一汽丰田、广汽丰田,12月分别销75526辆、67297辆、69287辆、63392辆,几大日系合资车企销量都是十分接近的,东本和广本销量下降幅度都超过了20%。

2019年车企销量前三名分别是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增幅比较快的是东风本田、广汽丰田、北京奔驰,下降较多的是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上汽乘用车、吉利汽车。(数据来源:乘联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长安汽车增长抢眼,9月车企销量前七名,唯一下滑的是上汽大众
作为国内汽车市场传统销售旺季的“金九银十”,预示着各大车企在销售黄金季节中,开启了年度最后阶段的冲刺,能否完成既定的年度目标任务,这两个月销量的多与少真的很关键。从乘联会公布的9月份车企销量排名来看,车市回暖并向好的发展是主流,但也有跟不上市场节奏的车企存在。接下来,速递哥就来聊聊9月排在销量前七名的车企。
1,一汽大众月销209486台,同比增长8.7%

速递哥点评:一汽大众的市场表现一直都比较稳定,即使是在没有推出SUV产品之前,其每个月的销量也是相当的喜人。如今,已经实行轿车和SUV“两条腿”走路的一汽大众,其向上发展的势头更为稳健了,旗下的 速腾、宝来、迈腾、探岳和高尔夫等等产品车型,都是很多人喜欢的香饽饽。
2,上汽大众月销160502台,同比下滑8.5%

速递哥点评:作为大众汽车的又一家代表车企,上汽大众的市场表现也是不错的,但是,自从帕萨特折戟中保研的碰撞测试后,其整体上的销量下滑一直备受关注,虽然,旗下也有朗逸、途观L等热销车型在支撑,但销量下滑的趋势也比较明显,上个月的单月销量为160502台,但同比却下滑了8.5%。不少人都说:上汽大众自己种下的苦果终于还是尝到了。
3,上汽通用月销147434台,同比增长18.7%

速递哥点评:上汽通用是一家比较有话题的车企,尤其是在布局三缸发动机车型后,其市场表现明显不如以前,也许是撞了南墙吃了销量带来的苦才回头,在加推四缸发动机车型后,上汽通用的市场表现得到了不小的提升,旗下最走量的车型英朗销量提升很明显。上个月上汽通用月销量为147434台,同比增长18.7%。排在销量榜的第三名。
4,东风日产月销119234台,同比增长5.3%

速递哥点评:作为日系车的代表车企之一,东风日产旗下也有轩逸、奇骏、逍客和天籁等等多款热销车型,尤其是轩逸这款车经济型轿车,单月销量突破5万台大关,成为了很多同级别竞争对手羡慕的竞品。但在SUV领域,奇骏和逍客的销量虽然也不低,但相比CR-V抢眼的市场表现,奇骏向上冲击的势头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5,吉利汽车月销118297台,同比增长6.4%

速递哥点评:吉利汽车最大的销量功臣来自于帝豪家族和博越系列,以及远景家族的产品,但在星越等新生代的车型中,基本上没有能够媲美帝豪家族等等的产品车型,这也是吉利汽车在经历产品转型期的阵痛。好消息就是领克品牌正在一点点崛起,伴随着领克产品线的完善和丰富,吉利汽车新的增长点也将会再一次出现。
6,长安汽车月销98460台,同比增长46.7%

速递哥点评:长安汽车的这次崛起和腾飞,主要得益于长安CS75系列,在CS75系列的带动下,旗下的产品车型都加快了焕新和升级。轿车方面,长安逸动PLUS的到来,可以说又一次为长安汽车的腾飞安上了翅膀。作为长安汽车销量腾飞的“发动机”,CS75系列起到了功不可没的重任,但是,伴随着东风本田CR-V的强势逆袭,以及第三代哈弗H6的上市,CS75系列应该好好衡量一下自己的处境了。
7,长城汽车月销89624台,同比增长8.4%


速递哥点评:伴随着三大新平台的启用,长城汽车迎来了产品车型焕新和升级的大爆发,从长城汽车发布的第三代哈弗H6、哈弗大狗等等新车型来看,长城汽车旗下的产品车型在产品品质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其市场竞争力也进一步加大。这也能够从9月份哈弗H6单月销量突破4万台可见一斑。
写在最后:由于各自统计的渠道不一样,难免会与车企自己公布的销量有些出入,但乘联会的销售数据还是比较可信的。从上市排名前七的几家车企的市场表现来看,上汽大众是唯一出现同比下滑的车企,而长安汽车和上汽通用的同比增长比较抢眼。销量是车企在市场竞争中的“晴雨表”,细微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产品受欢迎的程度。
温馨提示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图片来源网络,归原作者所有。有趣有料有热度,从细微变化解读国内车市。更多精彩内容请查看中部最具影响力的自媒体:车市速递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近几年中国汽车行业总销售额,产值是多少?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000年之后,我国汽车产业就步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1978年全国生产的汽车是14万辆,其中轿车只有2650辆,汽车生产总值约60亿元。而2008年全国生产汽车936万辆,其中轿车530万辆,总产值超过万亿元。从2000年的产销200万辆到2008年产销突破九千万辆,八年时间我国汽车产销均增加了727万辆,平均年增幅接近百万。
从国际上来看,2000年以来,我国的汽车市场的产销量连年上升,成为了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1978年中国的汽车市场份额只占世界的3.5‰,2000年占世界份额的3.5%,08年中国汽车全世界份额的1/7,成为了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仅次于美国。而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加剧,美国三大摇摇欲坠,美国的汽车市场也因此受到重创。09年1月,中国汽车销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
2008年广告费用:
近几年,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和消费者年轻化,我国汽车化水平不断提高,汽车需求增长快速。2007年更是以880万辆的总销量,顺理成章地超越了日本,同时也超越了德国,成为全球仅次于北美地区的第二大汽车市场。2008年受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自然灾害、国家宏观调控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车市遭遇诸多变化因素,但是汽车产销仍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势态。从技术层面来看,2008年汽车技术主打节能环保、娱乐时尚、安全健康,成为今年众多汽车厂商广告宣传的主题。随着各国车系的进驻和国内自主品牌的快速发展,国内汽车市场格局日益多元化,竞争更加完全。
慧聪研究媒体监测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前三季度汽车行业投放平面广告约67亿元,其中乘用车平面广告费用约为62亿,占汽车行业平面广告总费用的92.6%,商用车广告仅占7.4%。乘用车广告中近3/4的广告是轿车广告,越野车广告也占了一成多的市场份额;商用车中则以客车和货车为主,二者占了商用车广告的八成多
6、长安汽车今年销售量怎么样?
今年销量都是国产前三
7、11月长安汽车销量出炉,UNI-T继续破万,CS75同比大涨
今年以来,虽然说有不少车企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甚至一些车型已经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而在这种情况下,愈加凸显“两极分化”的市场情况。而长安汽车无疑位居“增长极”的行列,根据官方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11月份,长安汽车集团的销量达到219526辆,同比增长了24.5%,如今长安汽车已经连续8个月销量同比正增长。而1-11月,长安汽车累计销量已达1803047辆,同比增长15.3%,已提前超越去年全年纪录。

而在11月份,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的销量达到166458辆,同比增长23.5%。而长安系中国品牌乘用车的销量为113885辆,同比增长了36.4%,自主板块继续保持着亮眼的表现。值得关注的是,11月搭载蓝鲸系列发动机的“蓝鲸家族”车型连续第三个月销量突破10万辆大关,进一步带动了整体销量的提升。

长安系中国品牌的热销,主要是SUV和轿车产品的双双发力,尤其是在SUV产品方面更是多款产品持续热销。在11月份,长安CS75系列销售32759辆,同比增长了20.3%,再度刷新了车型的销量纪录。1-11月长安CS75系列累计销量242813辆,同比大涨47.5%,在整体SUV市场也是不多见的,这也让其持续保持了市场领先的位置。
当前CS75的热销一方面是出于整体产品力的提升,另外此前其积淀的良好口碑,也进一步带动了其销量的增长。同时,CS75的成功也给其他自主品牌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此外,CS55系列在11月份的销量也同样破万,达到了14295辆,同比增长30.8%,连续四个月实现同比增长。如今CS55系列凭借时尚年轻的设计,以及不俗的动力表现,已经成为了十万元级SUV市场年轻人的首选车型。

而在小型SUV产品方面,长安CS35在11月份的销量同样破万,达到10578辆,环比10月份再度实现大涨。可以看到当前长安汽车在SUV的各个细分市场都实现了完美布局,并且均颇具竞争力。

而在轿车产品方面,逸动系列在11月份的销量再度超过2万辆大关,销量达到了21148辆,同比大幅增长109.3%,有望再度进入轿车销量榜前十的行列。而1-11月,长安逸动系列累计销量达到159899辆,同比增长达到了40.6%,可以说已经成为当前自主品牌轿车产品的“顶梁柱”。此外,锐程CC在11月份的销量达到3441辆,同样表现不俗。

而作为长安汽车推出的全新产品序列,长安UNI-T在11月销售10061辆,连续5个月实现销量破万,成为了长安汽车今年以来新的增长极。而在11月份的广州车展上,UNI序列第二款产品UNI-K也正式亮相,新车的到来有望进一步提升长安汽车在中高端市场的地位。

而长安欧尚在11月份的销量达到13708辆,同比大涨86.7%,截至11月,长安欧尚今年累计销量已达135889辆,同比增长达到42.8%,今年累计销量已超去年全年。在商用车市场,长安凯程的销量达到12408辆。
写在最后
可以看到在CS75系列和逸动系列持续热销的情况下,UNI-T已经开始逐步成为长安汽车新的销量增长点。而未来随着UNI系列产品的逐步丰富,以及全新技术成果的落地,未来长安汽车的成绩也更值得期待。
(本文由文武车道新媒体工作室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文武车道,本文作者:和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长安汽车年利润超过百亿,为什么都不愿意拿出钱来做研发?
长安汽车,2018年公司实现盈利6.81亿元,但若仔细看看这利润构成,情况可就不妙了。因为,长安汽车2018年拿了政府补助28.73亿元,也就是说,若扣除政府补助后净利润亏损21.92亿元。
实际上,2018年长安汽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则亏损31.7亿元,同比下降155.4%。
受惠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汽车多年成为政府补助力度和金额最大的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汽车行业政府补助金额高达180.34亿元。这也就是说就长安汽车一家,拿到的政府补助就占到行业整体补助的16%,超过了比亚迪的20.73亿、北汽新能源9.18亿。
拿了那么多补助,长安汽车都用来干嘛了。资料显示,长安汽车2018年获得政府补助项目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补贴款、合肥长安新基地启动资金补贴、E型汽油机缸体缸盖机加生产线示范工程等。
我们来看看销售数字,2018年长安汽车共销售新能源汽车8.68万辆,占集团总销量的4.1%。而比亚迪、北汽新能源、上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的销售数字分别为,24.78万辆、15.8万辆、超14万辆、超9万辆。
新能源汽车销量仅能说是马马虎虎,而若看长安汽车整体销量,就更不妙了。2018年长安集团共销售汽车213.78万辆,同比下滑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