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很迷茫请各位大虾帮我 我是做汽车销售的领导给我半年时间让我带一个团队 说是做的好提拔我做销售总监
简单说明,团队管理,个人并不认为是业务能力摆在第一位的人。
这人我的定义是为团队职能服务。发挥应用自己掌握的业务知识和经验培训促进业务员的销售能力。统筹管理分配团队内的业务量和业绩。监督帮助业务员促进销售成交。是一个团队管家服务性质的人员。
可以与每个团队人员保持良好的私人关系,能通过自己的能力让人服气,并且以德服人。
关是这个服气便不是那么简单的。要让手下从心底服从是很难的。中国传统有两种模式,第一叫做以威立信,便是制定严格的管理模式和业务分配,通过自己能力的发挥以身作则让人服气。第二叫以信立威,是通过个人能力对团队个人的帮扶以及关怀做到让人尊重。
其实一个管理人员最重要的还是合理安排日常销售事物,及时并且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统筹协调销售中的矛盾以及价格体系。协助上级部门完成承上启下的作用!
2、我是汽车4s店销售经理,上面还有销售总监,总经理,业绩完全靠我冲,但是厂家领导不让我接触,感觉不对
汽车4s店销售经理,上面还有销售总监,总经理,业绩完全靠我冲,但是厂家领导不让我接触,感觉不对。那就辞职,跳槽到其它地方。汽车4s店销售经理,上面还有销售总监,总经理,业绩完全靠我冲,但是厂家领导不让我接触,感觉不对。那就辞职,跳槽到其它地方。汽车4s店销售经理,上面还有销售总监,总经理,业绩完全靠我冲,但是厂家领导不让我接触,感觉不对。那就辞职,跳槽到其它地方。
3、如果你是某新品牌汽车4s店销售总监,谈你将如何带领你的团队进行品牌推广,一份
她用文字记下她看到的,她用一部相机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定格永恒
4、智己汽车高层访谈 首款车型明年上半年交付

易车讯 8月29日,智己品牌及首款车型智己L7首次亮相成都车展。
在发布会后,智己汽车联席CEO 刘涛,智己汽车用户主理人 焦樵,产品体验设计资深专家、智己汽车智能驾驶项目高级总监 脱悦接受了媒体专访,现将采访信息梳理成文,供读者朋友参考。

核心观点速览
关于进入西南地区
1. 成渝市场最近几年也符合豪华品牌渗透率迅速提升的趋势。所有品牌必须把成渝地区作为核心主战场,即便在新能源时代,它仍是超级重镇。
2. 在汽油车时代,成都市场从3万的车到300万的车都具备非常强的消费力,我相信新能源时代,在成渝地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定位的客户群。
关于智能驾驶
3. 从感知到预测,再到融合、规控所有的技术模块,我们都逐步实现了全流程数据驱动的算法模式,这在行业里是非常领先的,而且我们应该是首个实现全流程算法智能驾驶能力的企业。
4. 我们要将双方(智己汽车&Momenta)最强的能力结合在一起,各自发挥所长,提供给消费者真正舒服、真正放心,真正能降低用户紧张程度的高阶辅助驾驶体验,这是我们的分工逻辑。
5. 在目前主流技术的条件下,消费者还没有到真正需要自动驾驶的阶段,消费者真正在意的是每天他从公司到家的路途中,例如在遇到堵车的情况,能否让他花在驾驶上的时间尽量低一点,舒适程度尽量高一点。
6. 我们设置了信任增强体验系统。因为在未来三到五年,我们还会处于人机共驾的状态,我们希望机器驾驶员和人类驾驶员有非常好的沟通、提醒。真正的自动驾驶还有一段路要走。而信任增强体验的设计非常符合今天的行业现状。

关于打造用户价值企业
7. 我们认为未来的互联网一定是向价值互联网转型。人工智能时代最伟大的地方就是创造了伟大的用户。
8. 我们是“伟大的用户的企业”,伟大是形容用户的。
9. 未来所有智能企业都应该是用户价值企业,都应该承认用户数据权益、数据价值的企业,我们希望去撑起这杆大旗,我们要做数据白剽的终结者。

详细采访QA
Q1:智己L7价格策略是如何制定的?另外,销售网络如何布局?是像体验中心,还是传统4S店?
A:第一款旗舰车型智己L7天使轮版定价40.88万。从定价角度来讲,它是在豪华品牌主销价位段,例如BBA的主流平均售价就在40到45万价位段。
问题里其实提到了两个变量。一个变量是消费者,一个变量是成本。
从消费者变量看,中国豪华车消费的水平和价格段都在迅速往上走。2018年是中国乘用车市场连续增长28年之后,首次出现小幅负增长,而且是连续三年负增长。但在负增长的情况下,以BBA为代表的豪华车市场却处于正增长状态,而且同比增长都是两位数,宝马有几个月都是20%的增长。在成渝地区,目前豪华品牌新车销量已经超过了12%,长三角相对更快一些,已经超过了30%。因此,从消费者变量而言,大家更愿意去花更高的预算买一个升级消费的中高价位段车型。这是我们将智己汽车定位高端的一个核心考量。
从成本变量看,新的智能电动车技术需要相对较高的成本。例如L7超高铝合金比例的轻量化底盘、后轮转向等技术在初期成本是很高。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电动车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它的成本在未来会有比较明显的快速下降。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传统汽油车当中,早期的ESP、ABS等,刚开始都很贵,当时十几万的车要增配ESP,需要四五千块钱的成本,但一旦规模上来后,成本就大规模下降。我们认为随着智能电动车占用率越来越高,这样高科技的技术成本也会大幅下降。
最后,整个智己汽车的品牌定位一开始就定位在高端的,未来个别车型可能会踏入中高端,但20万以下的市场,基本上是不会去的。这既符合了上汽集团对智己汽车高端新物种的定位,也符合中国乘用车市场往中高端发展的趋势。
销售网络的布局方面,我们会在城市核心商圈设立体验中心,在城市的主要汽车业态比较集中的地方,设立交付中心和售后服务中心。总体来讲,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先进的工具,让我们能够实时深度直连用户,这是最核心的。

Q2:为什么智己汽车会进入西南大市场?
A:成渝地区是极其重要的西部市场重镇。成都车展每年是既做品牌,又做销量。在汽油车时代,成都车展一个星期贡献的销量可以让经销商运转2到3个月,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市场。
同时,成渝市场最近几年也符合豪华品牌渗透率迅速提升的趋势,近年已经超过12%。所有品牌必须把成渝地区作为核心主战场,即便在新能源时代,它仍是超级重镇。在7月新能源全国销量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成都和重庆一个是第六,一个是第八,但排名前五的全是限牌城市,成渝到目前都还没有限牌,由此可以看出成渝市场对新能源的欢迎度非常高,而且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另外,成都刚发布了进一步促进新能源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比如有50%的补贴;重庆在8月中旬也发布进一步优化和促进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所以整个西南地区的政府对新能源的推进也非常快。
最后,成都市场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在汽油车时代,成都市场从3万的车到300万的车都具备非常强的消费力,我相信新能源时代,在成渝地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定位的客户群。
综上所述,我们一定会把大成渝地区作为智己汽车非常重要的一个市场重镇。

Q3:当前的芯片危机对智己汽车的量产进度和交付进度有什么影响?
A: 在芯片紧缺的状况下,智己汽车有上汽集团优势资源。中国约22%的乘用车是上汽生产的,上汽是全中国市场占有率最大的汽车集团,是毫无疑问的行业一哥,因此上汽对于供应链的影响很大。上汽在同样紧缺芯片的情况下可以保证全球供应链优先级最高。
正是因为上汽在行业,在供应链的影响力保障,智己现在依然完全按照原定的整车开发计划推进,没有因为芯片的缺失导致开发周期延迟,目标明年一季度正式交付终端客户。

Q4:智己L7的0.21风阻是怎么达成的?超低风阻对用户实际体验有什么提升?
A:智己L7最初是以超越当时全球第一风阻系数的保时捷Taycan(风阻系数0.22)为目标的。为此研发团队做了十轮优化迭代,把智己L7的风阻系数从初始值下降了30%,最后做到了风阻系数0.21。
当前智己L7风阻系数0.21的水准,前面只有0.20Cd的奔驰EQS和0.208Cd的特斯拉Model S,水平全球前三。在40万价位里智己L7的风阻系数是全球量产车中最低的,而这条风阻曲线是百万级的,因此我们叫它“0.21Cd百万曲线”。
超低风阻系数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好的体验?有四个部分。首先,外观惊艳。智己L7以超低风阻设计为目标,拥有25.9度的前风窗倾角和流线型的造型,塑造出了跑车的感觉;第二,续航里程提升。数据显示,风阻系数每降低0.01,可将纯电汽车续航里程提升大概8km,智己L7的续航里程有效提升至700km;第三,性能和操控上,整车空气动力学得到优化,加上智己L7的操控和性能做的精心调校,使得智己L7的百公里加速可以达到3.9秒。最后,NVH优化。智己L7通过优化风阻优化了整车风噪,在做到风阻系数0.21同时,同步提升座舱的静音水准。
风阻系数0.21的背后有很多看不见的高科技支撑。比如电池本身,智己L7的三元高阶能量电池,是目前(行业内同能量等级中)电池做得最薄的,厚度仅125毫米,相较于竞品的140多毫米,多出的20毫米会让车的整体高度提升,而智己L7车高仅有1482mm,同时还保证了车内宽裕的空间,关键就是电池本身水准高,能够做到足够薄,同时足够安全。
再比如,智己L7车底有整块十分平整的空气动力学底护板,上面使用了很多导流槽设计去优化整车的空气动力学;同时智己L7的后灯缝隙做到了仅有0.75mm,这对更高水准的风阻是有积极意义的。

Q5:目前,新车上市基本标配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各家的功能从体验来看开始趋同,智己汽车要如何实现自己差异化?
A:在智能驾驶方面,我们是以数据驱动的算法优势,实现四大核心价值的差异化。首先是感知。中国的道路场景非常复杂,在刚才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外卖小哥、中大型卡车,以及各种各样需要识别的道路物体,这方面只有通过数据驱动才能真正地解决。我们前期有百亿公里数据累计,这都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目标感知识别,微小物体也是一样。
其次,预测是非常核心的底层实力基础,让我们在高速上可以准确预判他车行为或者他车动机,这对PNC规控的策略有非常重要的帮助。因此,预测这块我们同样通过数据驱动,不仅可以提前识别物体,还可以更好地进行规控和策略的预判。
从感知到预测,再到融合、规控所有的技术模块,我们都逐步实现了全流程数据驱动的算法模式,这在行业里是非常领先的,而且我们应该是首个实现全流程算法智能驾驶能力的企业。在车正式量产后,我们可以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快速迭代,遇到一些复杂场景下的corner case,也可以通过数据驱动来完成迭代。接下来也会有升级激光雷达的规划,给大家带来软硬件升级
5、如果认识一汽大众的销售总监,买他家的车大致可以多少优惠,能举例说明吗,谢谢
看买哪款车吧,像捷达类的,应该优惠不了多少,能优惠个千八百的就算不错了。
如果要是买高端车,可能优惠的多一些,两三千的都有可能。
当然,如果你跟销售总监关系非常硬,钢钢的,人家一分钱不赚你的,平进平出也有可能
6、汽车销售总监应召开哪些例会
如果是4S店的销售总监,应该召开每天的晨会夕会,周度总结会,月度总结会,突发情况也要召开应急会议,一些团购会,促销会前,也要举行誓师大会。望采纳
7、如何做好一名汽车行业的销售总监?
一、熟悉专业知识。作为一名汽车销售员必须是行业专家,除了对销售技巧的娴熟掌握以外,还应该对自己产品的知识要专业(包括各车型的报价组成、销售流程等等)。不仅对自己的产品知识要专业,还要对竞争对手的产品要熟悉,熟悉行业的标准,熟悉市场的分布和前景,了解价格和促销等等的变化。这样,才可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二、有强烈的自信心。作为一名销售员,把自己成功的推销出去,你的销售就成功了一半。试想一下,一个对自己都没有信心的人,又怎么可以把自己、把公司的产品成功的销售给客户。当你把对产品的自信传递给客户,才能向成交迈进一步。
三、强烈的企图心。强烈的企图心就是对成功的强烈欲望,成功的汽车销售员都有必胜的决心,都有强烈的成功欲望。而成功的欲望源自于你对财富的渴望,对家庭的责任,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追求。
四、高度的热忱和服务心。同样属于服务行业的汽车销售,良好的服务意识是走向成功的必备素质之一。优秀的汽车销售员总是以诚相待,以信取人,以谦和的态度面对每一个客户和潜在的客户。把客户当成自己的终身朋友,建立长期的服务关系,并且借助客户的成功帮助自己成功。( 阅读
五、非凡的亲和力。汽车销售员与客户接触的过程中,如何获得良好的第一印象,是至为关键的事。这时候,你的人格魅力,你的信心,你的微笑,你的热情都必须全部调动起来,利用最初的几秒钟尽可能的打动客户,这就需要销员具备非凡的亲和力。
六、了解客户的心理、善于与客户沟通。做好一名汽车销售员,不仅需具备亲和力,还要学会把握客户的购车心理,才能更好的与客户沟通
七、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汽车销售员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不断的调整自己的目标,制定相应的计划,并严格的按计划办事。日本保险业的推销大王原一平,给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就是每天拜访20个客户,如果那天没有达到,他就一定不吃饭也要坚持晚上出去。就是凭了他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使他当之无愧的成为顶尖的销售大王,也给他带来巨大的财富。
当然,如何做好一名汽车销售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学习和经验累积。只要有心、有目标,相信成功离你不远的。
8、车企高层开年巨震:3个月26位高管被换,副总裁以上占8成

车市寒冬又撞上疫情黑天鹅,裁员潮不仅愈演愈烈,还波及到一众车企高管。
今年以来,奥迪、通用、极星、本田和标致雪铁龙集团(PSA)都在更换了其中国区的负责人,其中奥迪中国总裁武佳碧仅在继任九个月后就被调回了大众集团内部。
此外,起亚则任命了新的全球总裁,而福特也早早的确定了下一届的全球CEO人选。即使是特斯拉,今年以来也已经有两位高管离开了。
海外车企高层动荡频频,国内车企的变动也不小,国内的几家合资公司广汽本田、一汽丰田、一汽大众、东风雷诺也都发生了高层的人事变动。广汽本田更换了日方一把手,森山克英替佐藤利彦出任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广汽本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东风雷诺的副总裁兼市场销售部部长洪浩则直接选择了离职。
自主车企如奇瑞、众泰和长城汽车等也发生了人事变动,其中奇瑞汽车的副总裁、奇瑞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贾亚权不再担任星途品牌的营销负责人,而是挖来了曾是东风雷诺的营销负责人陈曦。
而在这场车企高层震动潮之中变数最大的无疑就是国内的新造车公司了。
今年以来,小鹏汽车、蔚来汽车、威马汽车、合众汽车、天际汽车、博郡汽车、零跑汽车全都出现了高层出走的情况,蔚来汽车更是走了朱江、黄晨东两位副总裁。

▲2020年全球车企高管变动一览表
今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本就步履维艰的车企更加艰难,车企必须找到更好的方法来面对这场危机,多个车企都选择更换了新的高管,希望带来更新的管理和组织结构。
但无论如何改变都反映了一个事实——全球车市情况持续恶化,车企的裁员潮已经波及到了高管。
一、车市寒冬碰上疫情黑天鹅 26位车企高管被换
在经历了十年的增长之后,全球车市在2018年停下了快速发展的脚步,开始进入了新一轮的车市寒冬,车市寒冬带来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汽车销量下滑。
2019年,全球汽车销量为约为 9030万辆,2018年的全球汽车销量约为9506辆,同比下滑幅度超过了4%。而2019年,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中国的销量下滑也很明显,2019年全年中国共销售出了2576.9万辆汽车,同比下降8.2%。
全球汽车销量下滑明显,车企的日子自然也就不好过了。
去年大众、奔驰、本田、福特、日产、通用等外资车企都做出了裁员的决定,人数从几千人到上万人不等,国内车企神龙汽车表示要裁员4000余人,蔚来的人数已经从一万余人消减到了不足7000人。
在进入2020年之后,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车市并未好转,根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来看,2020年1月~2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04.8万辆和223.8万辆,产销同比分别下滑45.8%和42%。
而欧美国家目前已经有超过一百家工厂开始停工了,其汽车产业的发展也陷入了停滞。
在这种情况下,车企也开始了新一轮结构调整和人事变动,不过从目前传出的各种消息来看,此次人事变动不仅出现在一线员工之间,车企高层也未能幸免。
▲2020年全球车企高管变动一览表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到,这些车企中既有外国大牌车企,又有自主和新造车公司,此次高管的离职潮覆盖面非常广泛,可谓是全球性高管离职潮。
从公司上来看,既有经营情况比较差的众泰、东风雷诺等企业,但也有长城、奥迪、本田等取得了销量进步的企业,比如长城汽车在2019年销量微增了0.69%,但还是损失了销售方面的人才。
从离职高管的职位上来看,这些离职的人员职位最低的也是部门总经理,副总裁、区域总裁甚至全球总裁都有变动发生,比如福特就提前预定了下一届的全球CEO,说明在目前的情况下,车企的高管职位也并不稳固。
此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多个车企离职的高管的任期都非常短,像奥迪中国区总裁距离上任才不过9个月的时间,很多新造车公司的高管的工作时间也都不超过两年。由于车市寒冬的持续影响,车企高管的变动频率正在增加。
二、奥迪通用更换中国区总裁 福特现代全球CEO更迭
2019年,全球车市延续了下滑的趋势,国外大牌车企也未能幸免,通用、福特等车企的销量下滑都比较明显,因而多个车企都做出了更换高层的决定。
由于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因而多个车企的重心仍然在中国,海外车企的中国区总裁则是最近变动最为频繁的岗位了。
日前,奥迪中国中国发布最新的人事调令,奥迪中国总裁武佳碧(Gaby-Luise Wüst)将会调任大众集团总部领导岗位,而曾在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任职总经理的安世豪( Werner Paul Eichhorn)将会重返中国担任奥迪中国总裁一职。

▲安世豪(图源网络)
武佳碧曾经在宝马集团工作了20年,是华晨宝马驻京销售公司的元老之一,在2014年至2018年间,她离开德系阵营,先后在香港担任英菲尼迪全球首席运营官和在横滨担任了日产集团全球销售运营负责人。
2018年,她重回德系阵营出任奥迪总部分管中国内地及香港市场销售业务负责人,同年12月兼任奥迪总部中国市场合资项目管理负责人,在去年7月1日,她正式成为奥迪中国的总裁。
此次调任距离她成为奥迪中国总裁还不足一年,有媒体认为,她之所以会被调离是因为奥迪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不佳。

▲武佳碧(图源网络)
此前,奥迪一直是中国高端品牌的销量冠军,而在2019年,奥迪分别被奔驰和宝马超越,新上任的安世豪将背负奥迪中国战略升级的任务,急需提升奥迪品牌在中国高端车市场的占有率将会成为安世豪的首要任务。
除了欧洲车企在中国更换负责人,美国车企也在积极替换其中国区的负责人。
上个月,通用汽车宣布,自2020年4月1日起,现任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钱惠康(Matt Tsien)将出任全球首席技术官;现任国际运营部高级副总裁柏历(Julian Blissett)将出任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管理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所有业务。
钱惠康在2014年1月1日接棒了通用汽车全球执行副总裁兼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在他的领导下,通用在中国的业务实现了快速的发展,2014年~2017年,通用在中国的销量不断增长,此外,钱惠康是通用中国走上了电气化和智能化的道路。

▲钱惠康(图源网络)
虽然近两年来,通用在中国的销量出现了下滑,2019年,通用在中国市场销量约为309万辆,与2018年364万辆的成绩相比,同比下滑约15%。
不过,通用中国方面表示,此次高层变动是基于长期调整做的决定,并使根据市场的短期的情况而做出的决定。但可以肯定的是,通用中国区的新总裁柏历将会面临沉重的销量压力。
而钱惠康作为通用新的全球首席技术官,将会主导通用目前所要进行的电气化转型。
与上述公司不同,福特汽车在上个月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简称“SEC”)递交了一份文件,该文件显示,詹姆斯·法利(James D.Farley)可能会替代吉姆·韩凯特(Jim Hackett)出任下一任CEO。

▲詹姆斯·法利(图源网络)
虽然这份备案文件并未透露福特将在何时确定新一任的首席执行官,但也暗示了韩凯特将有可能提前卸任。
2017年,吉姆·韩凯特从马克·菲尔兹(Mark Fields)手中接过帅印,成为福特首席执行官。彼时,外界都将韩凯特视为福特的“救火队员”。
但2019年全年,福特的汽车销量同比下滑10%至538.6万台,营收同比下跌3%至155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9万亿元),净利润则是暴跌97%,仅为84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8亿元)。

▲吉姆·韩凯特(图源网络)
韩凯特的表现似乎并不那么让人满意,在这种情况下,福特做出这样的决定也不难理解。
如果说福特还只是在张望,那么起亚汽车则做出了实际的动作,起亚最近更换了自己全球总裁,全球运营部门副总裁宋浩成(Ho-sung Song)将担任全球总裁。

▲宋浩成(图源网络)
这只是外资车企高管变动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车企也都有高管变动的情况,PSA、极星和本田在近期更换了其中国区的负责人,阿尔法罗密欧则在近日更换了其欧洲区的负责人。
另外,特斯拉在今年已经走了两位高管,特斯拉的超级工厂建造副总裁Kevin Kassekert和生产总监Jatinder Dhillon都在今年宣布了离职,两人在特斯拉的任职时间都超过了七年,目前,特斯拉还没有对这两人的离职做出说明。
可以看到,在车市寒冬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影响下,海外大牌车企也开始扛不住了,也开始对公司的高层人事做出变动,以谋求更好的发展,但这一措施是否能够见效,还要等时间来证明。
二、广汽本田总经理调离 一汽合资企业高管扎堆换岗
在2019年,虽然国内汽车市场整体有所下滑,但合资车的表现相对仍比较强势,大众汽车甚至依靠着国内的强势表现还在去年取得了营业收入和利润双增长的强势表现。
不过,虽然合资车企在国内表现强势,但也仍有部分合资车企做出了高层调整的决策。
此次高层人事变动,本田不但更换了中国区的负责人,还更换了广汽本田的日方一把手。今年2月,广汽本田宣布森山克英将于2020年4月1日起接替佐藤利彦出任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广汽本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佐藤利彦(图源网络)
佐藤利彦在2003年就开始在中国工作了,当时他就在广汽本田负责销售工作,2008年离开中国,4年后被任命为本田中国业务室室长。2016年4月,佐藤利彦再次回到中国,接替水野泰秀,出任广汽本田总经理。
本田方面表示此次调整只是正常的人事调整,目前本田正在调整其在全球的高管组织架构与运营机制。
国内的另外一家日系企业一汽丰田也在近期进行了高层人事调动,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刚将调任一汽集团组织人事部部长,而一汽集团组织人事部部长黄勇将接任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王刚见证了一汽丰田的成长过程,早在2002年一汽集团与丰田汽车合作之初,王刚就是筹备组组长,在2006年,王刚成为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此后便一直处在这一职位上。

▲王刚(图源网络)
做出人员调整的还有一汽大众,今年年初,一汽大众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向媒体透露,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副总经理胡绍航将借调一汽集团品牌公关部,支援红旗工作;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华南区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张强则将回归一汽-大众奥迪,担任副总经理。
胡绍航在2017年7月出任奥迪销售事业部副总经理,任职期间主要负责市场、公关、营销等业务。在2018年,一汽-大众奥迪曾经历了持续数月的销量下滑,但在胡绍航的领导下,当年一汽-大众奥迪仍成功卫冕了豪华品牌销量冠军。

▲胡绍航(图源网络)
此次,将胡绍航调至红旗品牌可能也正是看到了他在豪华车销售方面的成功经验,去年红旗共售出了超过10万辆车,今年也已经实现了3连增,红旗此举可能是为了进一步冲击高端市场。
这三家合资企业都是进行了内部的人员调整,而东风雷诺则是出现了高管离职的情况。日前,有媒体爆料称东风雷诺副总裁兼市场销售部部长洪浩已经正式离职。
洪浩此前曾在东风日产工作了15年,先后任职过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办公室副主任、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销售部副部长,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售后服务部副部长,东风日产乘用车市场销售总部南区营销部部长,东风日产销售总部专职副总部长兼启辰事业部部长等多个重要职务。
在2018年10月,洪浩正式加入了东风雷诺。东风雷诺方面希望洪浩能够利用起市场工作的经验,帮助东风雷诺重回主赛道。

▲洪浩(图源网络)
但2019年,东风雷诺在中国仅售出了1.86万辆新车,同比下滑63%,成为法系车中销量下滑最为严重的品牌。
如此惨淡的成绩也证明了洪浩在东风雷诺的尝试并不成功,而洪浩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离职的主要原因是经营理念上和雷诺方面存在差异。
总的来看,合资车企方面高层的人事变动并不算太明显,广汽本田、一汽丰田、一汽大众奥迪的人事变动都属于企业内部的调整,只有东风雷诺这边是高管选择了离职,这主要跟东风雷诺的惨淡销量有关。
三、奇瑞星途高层频繁变动 蔚来高管加盟长城
2019年寒冬以来,车市整体下滑,拥有竞争优势的合资车企价位不断下探,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不断下滑,自主车企受到的影响其实更为严重。
近日,奇瑞汽车宣布奇瑞股份副总裁、奇瑞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贾亚权,不再兼任星途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一职,陈曦将入职星途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
2018年11月,奇瑞对外发布了全新高端品牌EXEED星途,曹志刚担任星途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但半年后,曹志刚就选择了离开,三个月后,在星途任职半年的营销中心执行副总经理贾守平也选择了离开。
这种情况下,奇瑞股份副总裁、奇瑞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贾亚权只好兼任了星途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一职。
不过贾亚权在销售方面并没有取得比较好的成绩,第三方数据显示, 2019年星途TX/TXL两款车型销量不足两万辆,而星途预期的目标是10万辆。
此次新入职的陈曦曾于2016年5月任东风雷诺市场销售副总裁兼市场销售部部长,在他的带领下,2017年1月~8月,东风雷诺销量达4.68万辆,同比增长311%。

▲陈曦(图源网络)
目前,星途品牌的营销高层调整频繁,内部体系尚未成型,在营销推广和渠道建设上都面临较大挑战,陈曦的到来将担负起星途的营销建设。
自主车企的代表之一长城汽车近期也出现了高层变动的情况,长城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李贺兴在日前加入了观致汽车,不过双方尚未对此事做出官方回应。
虽然损失了销售方面的人才,但长城汽车去年的销量仍然可圈可点,长城汽车全球累计交付新车近106万辆,同比增长0.69%,在国内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仍然实现了微弱的增长。
有人选择离开,也会有人选择加入,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蔚来汽车前用户中心副总裁赵昱辉已经加入了长城汽车,担任长城销售公司用户中心总经理。
总的来看,长城汽车目前的人员流动还比较稳定,近期并未发生比较频繁的人员变动。
此外,深陷破产传闻的众泰汽车在近期也发生了高层人事变动。3月16日,众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副总裁邓晓明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副总裁职务。

▲众泰公司发布的声明(图源网络)
邓晓明曾在美国福特汽车,美国土星公司,重庆长安汽车,北汽福田,重庆小康集团等公司担任高层管理职务,在2018年8月18日加入众泰汽车担任副总裁职位。
在2019年,众泰汽车陷入多起诉讼官司之中,在10月份还深陷破产传闻。今年1月20日,众泰汽车发布2019年的业绩预告,显示2019年众泰售出了11.66万辆汽车,销量同比下降幅度超过了50%,公司净利润亏损约60亿元至90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约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50%至1225%。
这一系列的差劲表现和随时可能存在的危机或许也是邓晓明选择辞职的原因。
随着寒冬和疫情的影响,国内多家自主车企更换了其在营销方面的领导人,这也是车企为了进一步提升销量而采取的应对措施。
四、9位新造车高管离任 不少人回归传统车企
在2019年,多个新造车公司都开始了正常的交付,但从整体销量上来看,新造车公司的销量仍然非常低,新造车公司中销量最多的蔚来也仅售出了2万余辆新车。
今年以来这些车企的销售更加困难,同时又陷入了资金的难题中,这也导致了新造车公司中多个车企都出现了高管离职的现象。
今年3月初,小鹏汽车表示自动驾驶研发副总裁谷俊丽因个人发展及家庭原因向公司提出离职,小鹏汽车自动驾驶团队由副总裁吴新宙带领。

▲谷俊丽(图源网络)
谷俊丽曾经在谷歌、AMD和特斯拉工作过,2017年,随着国内新造车公司在硅谷的抢人潮加入了小鹏汽车并出任自动驾驶研发副总裁。
但在工作两年之后,小鹏汽车量产车的自动驾驶系统仍然是博世的方案为主,并没有取得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突破,而谷俊丽也在这时离开了小鹏汽车,这其中的原因可能只有当事人才说的清楚。
高管离开的新造车公司不止小鹏一家,威马汽车出行事业部总经理刘立群也在上月离职了。威马方面回应称,这是正常的人事变更,目前威马正在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对部门架构进行的正常调整,以期更好地实现人才结构优化。
而新造车的另一家头部玩家蔚来汽车就有点更惨了,上个月有媒体称蔚来汽车用户发展副总裁朱江将正式卸任副总裁一职,转任顾问,朱江也对此做了回应,他表示会待到五月,做好交接之后再走。

▲朱江(图源网络)
朱江曾担任过MINI中国品牌管理副总裁、亚马逊Kindle品牌营销副总裁、宝马中国副总裁、雷克萨斯中国副总经理等职位,在2017年加盟的蔚来,主要负责蔚来的用户运营业务。
而经过两年的工作,用户板块也已经成为了蔚来的独特优势板块了,蔚来也因此拥有了一大批铁杆粉丝,朱江的离职可能会对蔚来的用户发展和品牌营销带来一定影响。
此外,负责电动力工程团队的蔚来高级副总裁黄晨东也将在6月30日任期结束之后离开蔚来。
黄晨东曾任上汽集团新能源事业部副总经理,在2015年3月已经加入了蔚来。加入蔚来后,他曾负责过智能驾驶技术研发,但此后主要负责电动力工程业务,在去年10月升任蔚来高级副总裁,直接向CEO李斌汇报。

▲黄晨东(图源网络)
蔚来在近期通过全员信宣布,对电动力工程部门进行调整,该部门各条业务线在蔚来内部按照职能进行整合,主要包括,电池系统业务向李斌汇报,电机研发转入蔚来零部件公司蔚然动力,车辆控制和底盘控制团队合并进整车开发等。
有知情人士表示,黄晨东在蔚来负责过ADAS(智能驾驶)相关业务,但此后被分出去了,这次电机研发也要拆出去,划到XPT(蔚然动力公司),他可能难以接受。
为了节省资金,蔚来的业务体系不断被整合优化,长期性的投入也在被削减,这些原因可能是蔚来近期两位高管宣布离开的原因。此外,蔚来离开的副总裁不只这二位,在去年用户中心副总裁赵昱辉也离开了蔚来,并且在今年加盟了长城汽车。
新造车公司的头部玩家都出现了高层变动,而其他的玩家也没避开这个问题,合众汽车、天际汽车、博郡汽车、零跑也都在近期出现了高管出走的情况。
3月初,原合众汽车品牌公关中心总经理兼营销公司副总裁邓凌加盟上汽大通,担任品牌公关及策略部副总监一职。

▲邓凌(图源网络)
邓凌在长安福特、东风雪铁龙都曾担任过销售方面的负责人,2018年7月,他加盟了合众新能源,任品牌公关中心总经理兼营销公司副总裁一职。
目前合众汽车刚刚发布了第二款量产车哪吒U,正处在营销的关键时期,而邓凌的离开势必会对哪吒造成一定的影响。
天际汽车的铁三角之一向东平也在2月份离开了天际汽车,并在3月23日正式出任了现代汽车集团(中国)副总裁、北京现代副总经理、销售本部长,主要负责北京现代的市场销售、营销网络等业务。
向东平在1998年加入了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并于2008年2月开始担任斯柯达品牌销售高级总监职位;2010年,向东平升任大众品牌执行总监兼销售高级总监,开始负责大众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渠道、售后等工作。

▲向东平(图源网络)
2010年~2015年,向东平创造出了途观、朗逸、帕萨特等多个车型的销售记录,推动大众品牌年销售增长至150万规模。
之后的两年间他辗转于上汽集团和沃尔沃,在2017年10月,他正式出任了天际汽车联合创始人、董事兼首席营销官。在天际汽车的两年多时间内,向东平一方面规划和发展了天际汽车高端品牌的营销业务;另一方面着力对外宣传天际汽车的品质实力和技术实力。
但纵观向东平的履历,不难发现,他所做出的成绩都集中在传统汽车任职期间,这或许也是他回归传统车企的原因。
目前,陷入资金困境的博郡汽车也有高管离职,刚刚加盟星途品牌的陈曦在今年年初刚从博郡汽车离职,陈曦在东风雷诺曾创下辉煌战绩,但在博郡汽车的一年多时间里却没有太多作为,而博郡现阶段又陷入了“钱荒”,陈曦的离开也就不奇怪了。
此外,另一家造车新势力公司零跑的汽车副总裁赵刚也于3月31日晚上在社交平台宣布因个人原因离开零跑汽车。
赵刚曾在华为工作了18年并担任荣耀品牌海外业务负责人,在2017年他正式加入零跑汽车,加盟零跑汽车后,赵刚主要负责零跑汽车战略规划、产品规划、营销及销售服务等方面的业务。

▲赵刚(图源网络)
零跑汽车的首款车S01在2019年1月正式上市,由于定位较为小众,且售价并无显著优势,S01在上市后市场表现与官方预期相差较大,这款车的交付时间还出现了延期的问题,2019年销量远未达到最初预期的1万辆。
在新造车公司兴起之后,为了快速进入汽车行业很多新造车公司都高薪从传统车企挖人,为了实现更好的理想抱负,也为了更好的待遇条件,很多传统车企工作人员也进入了新造车公司。
但随着时间的推进,新造车公司的资金、管理、产品等方面的问题也开始暴漏出来了,多个来自传统车企的高管又开始回流到传统车企去了,新造车公司正在面临最难捱的时刻。
结语:车企急需提振销量,度过寒冬
目前国内外都还处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之下,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也都陷入了停滞,为了在疫情结束后能够更好的发展,车企需要在这段时间内完善自身的结构体系,换帅成为了车企最好的选择。
一个好的领导者确实能够改变一支队伍的状态,为了提振销量,多个车企的高层都发生了变动,寻找资历更加丰富的领导人来带领企业前进。
在汽车业的长期发展中,也确实有很多成功的案例,这也是车企选择更换高层的信心来源,不过这并不是一剂灵丹妙药,如果用人不当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危机。
至于这些公司更换领导人之后会发生什么变化,还需要等时间来证明,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车市寒冬对车企的持续影响,车企高管变动的情况还会继续发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