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何时上市无人驾驶汽车,及价格
近年来,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美国,他们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到了商业开发的阶段,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目前已经有了行驶记录。在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制造无人驾驶汽车也已经到了试运行阶段。不久的将来,我们的老百姓不仅买得起车,还会享受到无人驾驶汽车的便捷和舒适。
2、无人驾驶汽车要来了?细算成本后,你只会感到绝望
谁不希望有一台无人驾驶的汽车呢?这就相当于雇了一个专职司机。早在2012年,谷歌说他们的无人驾驶汽车仅仅成本就要30万美元,按照这样的成本,想要人手一辆根本就是一个笑话。到了2019年,科技的发展程度至少翻倍,无人驾驶汽车仍然是镜中花,水中月。不过好在厂家们已经给出了它的最终解决方案,那就是激光雷达加定位组合加高精度地图3位一体的模式。

无人驾驶汽车的核心技术分成三个部分,主要是感知,规划和控制。

感知主要是从无人驾驶汽车上面的各种传感器带来的,它会从道路环境中收集各种信息,比如说障碍物的位置,交通标志的检测等。感知能力的强弱决定了无人驾驶汽车的根本能力。其次就是规划,就是指汽车把乘客从一个目的地运动到另外一个目的地所规划的路线。最后则是控制,这属于执行层面的事情。

在这三个层面中,感知一定会占据无人驾驶汽车的最大成本,也是目前技术攻关的最大难题。目前的感知系统主要是通过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等多种数据来进行的,你可以把它理解为无人驾驶汽车中的眼睛,这个眼睛可不是一般的价格。最开始的激光雷达成本高达10万美元,不过它虽然很贵,但是成像却非常的清楚。现在的价格已经有所降低了,但是也在8000到75000美元之间。

毫米波雷达的成本比较低,而且很少受到天气状况的影响。哪怕到了晚上也可以正常运转,但是它的缺点就是分辨率很差。无法区分一些细节的东西。在业内,大家普遍都不使用激光雷达,因为它的价格实在是太贵了。比如特斯拉就更喜欢使用毫米波雷达配合摄像头的方式。

但是激光雷达无疑是最优秀的。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降低它的成本。第一个方面是在技术层面上实现突破。第二个方面就是扩大生产规模。可是目前这两个方向都难以突破。

根据波士顿的一个团队研究显示,一套配备有激光雷达的无人驾驶系统的成本大约是15万美元,左右如此高昂的成本怎么可能被量产呢?仅仅是激光雷达就占据了总成本的70%,可以说是一个烧钱大户。

大众集团战略负责人托马斯说,现在的智能驾驶系统最高也就能够达到三级水平。仅仅是传感器,处理器和软件就要花费5万欧元的成本。他认为如果L3级智能智能系统可以普及的话,成本至少要降到6000欧元左右才可以。但是它的前提时激光雷达的价格一定要彻彻底底地降下来。

要知道这还并不是一台无人驾驶车的全部成本。一台无人驾驶汽车还要有高精度地图和云计算的成本。这些成本到底是要转嫁给企业,政府还是消费者呢?目前市场中并没有一个成熟的商业模式可以供我们探讨。想要让一个企业来付出每年高达数亿欧元的维护成本,恐怕也是一个痴人说梦的事情。所以,无人驾驶汽车距离我们恐怕还很遥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目前国内智能化较强的轿车有哪些款?
汽车智能化细分标准很多,但是自动驾驶(或者说是无人驾驶)是汽车智能化发展的终极目标,所以我从这角度去理解吧。L1级:代表辅助驾驶,指自动系统能够辅助驾驶员完成某些驾驶任务。L2级:代表部分自动化,指的是在驾驶员监控的情况下,车子能够自己完成一些驾驶任务, IACC集成式自适应巡航和APA4.0代客泊车系统都属于这一范畴。搭载APA4.0的车辆不仅可以实现水平、垂直、斜列泊车以及水平泊出等操作,还能通过钥匙遥控实现车辆的自动驶出或驶入。长安汽车2018年已经实现了APA4.0的车型量产,IACC的车型官方说9月上市,是国内率先实现L2级自动驾驶车型量产的车企。L3级:指的是可以独立完成绝大部分驾驶操作的车子,但驾驶员还是需要随时注意路况。能够在驾驶室内无人操作的情况下,实现自动寻找车位和完成停车操作的APA6.0技术,就是这一级别的自动驾驶核心技术。国内目前L3级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好的,长安汽车算一个,目前他家的APA6.0据说已经完成了量产测试,很快就要进入市场,其他车企的进度没留意过,有知道的朋友可以介绍下。L4和L5级:都可以称为真正的无人驾驶技术,两者的区别在于,L4级别的自动驾驶适用于大部分场景下,通常是指在城市中或是高速公路上。而L5级别则要求自动驾驶汽车在任何场景下都可以做到完全驾驶车辆行驶。目前,长安汽车已经完成了L4级无人驾驶的公开展示,8月23号重庆智博会的时候还将进行L4级无人驾驶的场景化运行(就是找个和城镇路况一模一样的开放场地,让大家去体验这个无人驾驶汽车),综合来看,国内汽车智能化做的最好的,就是长安了吧。
4、现在有哪些公司出售无人驾驶汽车系统?
1.无人驾驶汽车是智能汽车的一种,也称为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依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的目的。
2.据汤森路透知识产权与科技最新报告显示,2010年到 2015年间,与汽车无人驾驶技术相关的发明专利超过22,000件,并且在此过程中,部分企业已崭露头角,成为该领域的行业领导者
5、请问现在有没有无人驾驶智能车?
您好,目前想你说的这种还不常见的,像小鹏就能原地近距离实现自动泊车和无人驾驶,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带来帮助。
6、智能汽车无人多少钱一辆
?
7、搭载全球首个“云端智能无人泊车系统”,威马第三款新车2021上市
12月8日,买车网Buycar从威马汽车官方获悉,其第三款全新智能纯电动SUV亮相百度“2020 Apollo生态大会”。新车由威马汽车联手百度Apollo平台深度合作开发打造,采用全新电子电气架构,率先搭载全球首个“云端智能无人泊车系 统”(Cloud AVP),具备特定场景下L4级别自动驾驶能力。据悉,新车计划于2021年发售,进一步完善威马汽车产品矩阵。

用户可通过人性化UI触控界面让Apollo系统快速记忆与识别道路并上传云端,当云端完成计算并下发, 即可完成在无人干预情况下的自动驾驶、躲避障碍物、车位智能搜索和自主泊入、泊出等功能,实现停车场景下的L4级别无人驾驶功能——用户只需要把车停放在停车场的入口,车辆会在无人状态下自动驶入停车场内, 寻找并泊入可停靠的车位。目前,搭载该系统的测试车辆已在百度园区投入试运营。2021年将随威马全新车型首发亮相。

作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开放平台,百度Apollo在自动驾驶、智能车联等领域拥有着深厚的技术积累。此前,威马汽车发布“IdeaL4全新科技战略”,旨在加速前瞻科技在新能源汽车上 实现最快落地、最快量产、最佳体验。基于此,新车型将率先搭载由威马汽车与百度共同开发的全球首个大批量量产的“云端智能无人泊车系统”。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表示:“威马汽车正积极联手百度成为未来智能汽车最强盟友,持续打造前瞻科技,并快速应用于市场,让每个中国家庭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智能出行生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15万内买不到智能汽车?看看这些选择吧
这段时间,大嘴周鸿伟从产品经理角度,频繁抛出他对智能汽车的想法,比如最著名的理论“坚持造15万以下的智能车,这才是中国家庭想要的。”他认为哪吒和360的机会在15万以下的智能。在摩尔定律以及网络效应下,会让每个人都用上智能车,从而最大化科技平权。
但现实情况是,一辆智能汽车想要有毛利最低售价也得来到15万以上,目前在售的15万元以下的智能电动汽车实际上还不够智能。茶哥对此话题还挺感兴趣,问题的本质在于大家对智能的定义是怎样。比如说要实现停车场记忆泊车、NGP自动导航辅助驾驶等高阶功能,还是要额外购买自动驾驶辅助软件的。

但如果以普通车主的日常需要,集成多项功能的大屏车机、语音识别/控制、全速域自动巡航、能OTA升级,有这些点就够了;当然如果有L2以上的驾驶辅助系统、激光雷达等配置当然更好。如果以这个标准来衡量,预算15万元是能买到一辆智能汽车的,而且除了哪吒还有很多优秀的选择。
AION S PLUS
补贴后售价:13.96-17.26万元
6月底才上市的AION S PLUS,是埃安品牌独立后推出专供私人市场的一辆紧凑纯电家轿,与AION S 相比,造型理念、内饰配置有着不少大改变,例如把AION S的“油腻”去掉,补充了很多前卫元素。

比如说在AION S上的双连屏、两幅式方向盘,中控出风口下一排实体按键,已被仪表盘+中控14.6寸大屏、三辐平底方向盘所取代,几乎所有实体按键都集成到大屏幕,中控顿时清爽了很多,也更有智能家轿的味道。而且AION S Plus取消了一键启动,当驾驶者系好安全带,踩刹车挂档就能走,可谓将简约进行到底。

14.6寸大屏的显示效果不俗,空调、音乐、网络导航、驾驶模式、智驾辅助都集中在车机里了。而且系统还支持语音控制,后续还能手势控制,实测运行平顺,反应也跟得上节奏。当然,AION S Plus也搭载了ADiGO2.5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支持全场景一键遥控泊车、智能超车、自动跟车等功能,ACC自适应巡航和OTA升级自然不在话下。

茶哥推荐70科技版(15.96万元),搭载150kW的前置单电机,续航里程510km能满足日常通勤需求。智能配置相当丰富: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保持辅助、道路交通标识识别、主动刹车、疲劳驾驶提示、蓝牙钥匙......都是相当实用的配置。

小鹏G3i
补贴后售价:14.98-18.58万元

更新了家族化设计的小鹏G3i,在7月9日刚上市。前脸风格与小鹏P7保持了一致,车头的长条形智能灯带辨识度非常高,而车身轮廓、尾部造型的变化属于细节调整,整体与现款车型保持了风格一致。

小鹏G3i的内饰也保持了现款车型科技简约设计风格。新车还是标配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15.6寸竖向中控屏,配搭简明内饰风格,与旧款没有太大改变但科技氛围依然很强。除了市面主流的科技配置外,小鹏G3i还特别配备三组毫米波雷达以及12个超声波雷达和5个高清摄像头,并带有XPILOT 2.5自动驾驶辅助系统。

茶哥推荐指导价17.58万元的520G车型,搭载前置145kW的单电机,续航里程为460km,价格是3款推荐车型里最高的,但该车型科技含金量也是最高的:L2驾驶辅助系统统、全速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入位、遥控泊车、透明底盘和车辆召唤等先进配置无一落下,简直武装到牙齿。

几何C
补贴后售价:12.98-18.28万元
市场优惠:1万元
如果你喜欢科幻风格的汽车造型,那么几何C这辆紧凑级SUV就不要错过,它导入了“多维流动生命体”品牌理念, 特别是车身侧面,初看简约但其实是“静水深流”,游走在都市散发轻奢个性,同时含蓄内敛,它的定位是一辆年轻人之车,所以隐藏式门把手、熏黑后视镜,悬浮式车顶、车顶行李架都没有缺席。


内饰的营造也非常有个性,钻石型空调出风口、旋钮式档把、三角形储物格、甚至是多边形的按钮,真的很“几何”。不规则多边形设计做到兼具美观和实用性。同时车辆也配备了车规级的CN95 IAPS车载空气净化、生态滤净、PM2.5空气净化等系统。

科技配置也非常丰富,悬浮式12.3英寸大屏集成多项功能,最新的GKUI车载系统交互界面很友好,除了娱乐、导航等常规功能外,能量显示、充电和预约出行等车主常用的功能都可随时调取,大可以根据系统给出的信息规划路程和预先给车辆充电,减少里程焦虑。

茶哥推荐甄选续航版500KM C++(终端价15.28万元),搭载150kW的前置单电机,续航里程550km,语音识别控制系统、车联网、OTA等实用配置都有配备。
比亚迪秦PLUS EV
补贴后售价:12.98-17.48万元
换装封闭式Dragon Face3.0家族前脸秦PLUS EV,看起来与老大哥汉EV更相似了,对喜欢未来风感的准买家来说,这未尝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且让人一眼就能分辨出它与秦PLUS DM-i的分别。

秦PLUS EV的内饰能找到很多汉EV相近的元素,内饰以液晶仪表+12.8寸中控屏“双悬浮式”设计取代了传统的数字仪表及物理按键中控,环保式的座舱设计和一体式运动座椅,也增添了不少运动之气。配置方面,DiLink 3.0智能网联系统、遥控驾驶、手机NFC车钥匙、整车OTA远程升级等功能都有配备。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秦PLUS EV换全系装了刀片电池,让安全性更加可靠。茶哥推荐指导价14.98万元的500KM尊贵型,搭载前置100kW单电机,续航里程500km,不仅日常通勤不是问题,还满足周末跑个小长途不用充电的需求。至于配置层面也同样丰富,除了上述提到的点外,还配备了20多项智能驾驶辅助功能,包括ACC全速自适应巡航、CSC弯道速度控制、LKS主动式车道保持、LDWS车道偏离预警等同级合资燃油车型少见的主动安全配置。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早茶,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9、只有无人驾驶的汽车才能称之为智能汽车吗?
不一定,其他车也可以被称为智能汽车。

在以前,汽车刚被生产出来时,只有行驶方便的功能,还有可以稍微载几个人。放在现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智能的东西被大家当作日常生活沿用,比如智能手机,手机以前也不叫智能手机,是因为有了触屏,远程聊天,人脸识别等功能才被称为智能。

那么说回我们的智能汽车,现在的汽车最普通的也有车载音乐,导航系统等等,更不要提起那些高档甚者奢侈的车,你不仅仅可以舒适的驾车,还可以享受到能享受的智能系统,比如随空气温度而改变车内的温度,还有自动导航,语音识别等功能,让人特别方便和喜欢。更有人研发出了无人驾驶汽车,这当然是一种最新的智能汽车,可是其他的汽车也是可以当之无愧的被称为智能汽车。

无人驾驶汽车是一种智能汽车,也可以称为轮式移动机器人。它主要依靠基于计算机系统的智能飞行员计算机来实现无人驾驶。它通常使用车载传感器来感测车辆的周围环境,并根据通过感知获得的道路,车辆位置和障碍物信息来控制车辆的转向和速度,从而使车辆能够安全可靠地驾驶汽车。无人驾驶汽车在路上。它集成了许多技术,例如自动控制,体系结构,人工智能和视觉计算。它是计算机科学,模式识别和智能控制技术的产物。其中,限制无人驾驶汽车大规模生产的原因与激光雷达的价格和大规模生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