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销售 > 2017年汽车销售部总结

2017年汽车销售部总结

发布时间:2021-11-02 05:11:40

1、汽车喷漆工2017年总结怎么写

这个喷漆工的话
你就要写你做了什么喷漆
这个工作
你做的怎么样

2、2017年中国年度销量50万辆,预计今后两年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为x则2019年能销售汽车多少万辆?

解:已知2017年中国年度销量50万辆,预计今后两年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为x,
得2019年能销售汽车量=2017年销售汽车量×(1+x)×(1+x)
=50×(1+x)×(1+x)
=50×(1+x)²万辆
答:2019年能销售汽车50×(1+x)²万辆。

3、2017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

夏泽网有中国汽车工业年鉴,在他们的留言本里申请就可以了

4、汽车销售行业现状

汽车每年度产销同比降幅收窄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汽车行业按下了“暂停键”,在巨大的冲击下,全行业同舟共济,不畏艰难,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复工复产,加快转变营销方式,积极促进汽车消费,汽车市场逐步复苏,全年产销增速稳中略降,基本消除了疫情的影响,汽车行业总体表现出了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内生动力。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22.5万辆和2531.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和1.9%,降幅比上年分别收窄5.5和6.3个百分点。



从各月汽车产销情况来看,2020年全年呈现先抑后扬的发展态势。一季度汽车产销受疫情影响大幅下降。但是第二季度随着疫情形势得到有效扼制,从4月开始汽车市场逐步恢复,月度销量同比持续保持增长,截至12月,汽车产销已连续9个月呈现增长。



乘用车年度产销同比下降

2020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999.4万辆和2017.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5%和6%,降幅比上年分别收窄2.7和3.6个百分点;乘用车产销占汽车产销比重达到79.3%和79.7%,分别低于上年产销量比重3.7和3.5个百分点。

乘用车四类车型产销情况看:轿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10%和9.9%;SUV产销同比分别增长0.1%和0.7%,SUV年度产销规模首次超过轿车;MPV产销同比分别下降26.8%和23.8%;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1.7%和2.9%。



从各月乘用车产销情况来看,前4个月,乘用车月度产销同比呈现下降,从5月开始,乘用车产销开始保持增长,其对汽车产销的增长贡献度持续扩大,9月乘用车增长贡献度开始超过商用车,这反映出消费需求在逐步恢复,并且乘用车作为占市场份额4/5的车型,开始成为主要拉动汽车市场增长的因素。



2020年12月,国内生产的豪华车销量完成28.4万辆,同比增长24.6%。从4月以来,豪华车市场一直保持大幅增长。



商用车产销呈现大幅增长

2020年,受国皿汽车淘汰、治超加严以及基建投资等因素的拉动,商用车全年产销呈现大幅增长。2020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523.1万辆和513.3万辆,首超500万辆,创历史新高,商用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20.0%和18.7%,产量增幅比上年提高18.1个百分点,销量增速比上年实现了由负转正。

分车型产销情况看,货车是支撑商用车增长的主要车型,货车产销分别完成477.8万辆和468.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9%和21.7%;客车产销分别完成45.3万辆和44.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2%和5.6%。



从各月产销情况来看,商用车从4月开始率先恢复增长,且增速迅猛,连续9个月刷新当月历史产销记录,并于6月创下历史新高。12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50.9万辆和4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3%和2.4%。



皮卡车年度产销呈现增长

2020年,皮卡产销分别完成49.2万辆和49.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0%和8.6%,分燃料情况看,2020年,汽油车产销均完成12.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和3.4%;柴油车产销分别完成36.8万辆和36.6万辆,同比均增长13.0%。



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销创历史新高

通过多年来对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链的培育,各个环节逐步成熟,丰富和多元化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不断满足市场需求,使用环境也在逐步优化和改进,在这些措施之下,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

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和10.9%,增速较上年实现了由负转正。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0.5万辆和111.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4%和11.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万辆和25.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5%和8.4%;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完成0.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7.5%和56.8%。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5、感谢这一年的痛苦,教给我们7个真理 (上) | 2019车市总结

“我太难了!”这句风靡网络的口头禅,成为2019年汽车行业的主旋律。

这一年,车市一路向南(难)开,从汽车制造商,到零部件供应商、经销商,甚至包括前几年意气风发的新能源车企、动力电池企业,危机重重,爆雷不断。

有句著名的话叫做:2019年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却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此话并无确凿证据,虽不足为信,但可以肯定的是,即使2019全剧终,苦难的日子也不会就此结束。

对我们来说,重要的是,2020年要怎么过。

人在江湖飘,谁能不挨刀,但聪明人能在痛苦中学会成长。

2019其实非常值得感谢,感谢戏剧性的种种意外,锻炼了我们的筋骨和心志,更教给我们7个千金换不来的真理,学会去面对未来还很漫长的道路。

第一谢,教我们懂得:

寒冬远未结束,洗牌仍在持续

关键词:负增长,停产,重组,退市

1月13日,2019年中国汽车工业产销数据在万众瞩目中出炉,全年新车销量同比下滑8.2%,市场规模不仅没有突破3000万辆天花板,还从2800万辆退回到了2500万辆。

这样惨淡的数据,显然让人心情沉重,也没多少人能预料到。

2017年,中国车市站上了历史最高点2887.9万辆,如果能继续保持这一年3.04%的增长幅度,2018年的销量应为2975.7万辆,3000万辆几乎唾手可得。

就在所有人期待“破3”的时候,2018年却遭遇28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全年销量定格在2808.1万辆,给所有人浇了一盆冷水。即使如此,不少人仍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这不过是一个例外,2019年即使不能重新回到上升通道,也应该与2018年基本持平。

就连中汽协这样的权威机构,也是这样想的,对2019年汽车销量给出了2810万辆的预测数字,结果却被打脸。

如果2019年的跌幅与2018年(2.8%)持平,相信不少人仍会对2020年抱着侥幸心理,认为阶段性调整应该基本过去,但8.2%的跌幅让我们不得不放下以前不切实际的幻想,认清一个残酷的现实——寒潮远未离去,将在2020年继续肆虐。

与寒冬如影随形的是洗牌。

车市淘汰赛在2019年拉开序幕,青年莲花、力帆、银翔、比速、众泰、华泰、海马、东南、纳智捷、陆风、猎豹等一大批中国自主品牌,或停产,或重组,或陷入经营危机,距离倒闭仅一步之遥,就连合资车企长安PSA也被长安汽车和PSA集团双双放弃,卖身给了宝能,成立最早的三大合资车企之一神龙汽车,也面临退市风险。

2020年,洗牌仍会继续,那些毫无技术和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就算艰难熬过2019年,也会在2020年大概率被淘汰。

汽车工业越发达的地区,产业集中度就越高。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中的汽车企业,中国有7家,日本6家,德国3家,美国、韩国、法国各有两家上榜,中国入围数量最多,这是因为中国汽车工业的技术比其他国家强吗?显然不是。

中国汽车工业最大的问题在于大而不强,无论是品牌、车型还是产能,都多而不精,严重过剩,大浪淘沙的过程不仅将持续,还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加剧上演。

第二谢,教我们懂得:

电动车时代没有想象中来得快

关键词:补贴退坡,销量下滑

在所有细分市场中,新能源汽车绝对是波动最大的,也最令人措手不及。

2019年1-6月,新能源汽车一直保持惯性上涨,累计产销同比去年分别增长94.9%和111.5%。但从7月开始,随着购车补贴腰斩,以及国五国六车型的切换,新能源汽车销量应声而降,这一降就持续了六个月。

纵使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环比增长较快,依然拉不回下滑的势头。1-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下降2.3%和4.0%。

去年年初,中汽协对新能源汽车销量拟定的目标是160万辆,在7月份开始出现负增长之后,中汽协不得不将目标下调至150万辆,即使这样,最终销量仍只实现了下调后目标的80%,在汽车总量中的占比只有4.3%,比之2018年(4.47%)反而倒退了。

而工信部部长苗圩在2018年提出的目标是,2019年占到8%,2020年达到10%。在2019年占比4.3%的基础上,2020年要实现占比10%,简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提出的“2025年占比达到25%”,更是遥不可及。

从2015年开始,补贴政策刺激下的中国新能源车市一跃成为全球最大市场,连续几年占据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一半以上市场份额的成绩,确实让不少人开始飘飘然,但2019年用冰冷的数据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电动车时代绝没有想象中来得快。

续航里程、充电时间、电池安全以及比燃油车更高的售价,依然是阻碍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普及的重要因素。

目前的情况是,三元锂电池的潜能已几乎被挖掘殆尽,拥有卓越性能的固态电池仍在研发起步阶段,在未来三五年内,纯电动车的性能都不会有巨大的飞跃。

而传说中的“内燃机时代终结”,十年内都不会来临。

第三谢,教我们懂得:

任你富可敌国,也要节俭持家

关键词:转型,裁员,关厂,降本

在很多人潜意识里,车企都是财大气粗的,谁也没想到,这些企业也有集体捉襟见肘的一天。

2019年跨国车企们最整齐划一的动作是,裁员,降本。

年初,宝马集团对外发布了削减成本计划,未来三年内要节省120亿欧元的成本,由此开启了席卷全球的裁员潮,包括戴姆勒、奥迪、福特、通用、日产等在内的车企巨头,纷纷进行大规模裁员。

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以来,全球跨国车企总裁员人数已经达到10万人,超过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的裁员人数。

(图表来源:未来汽车日报)

与此同时,关闭工厂、削减产能、减少生产规模已成为多数车企降低成本主要手段。其中,通用为了节约成本关闭北美5家工厂的决定,引发美国本土近5万工人大罢工,造成了高达40亿美元的损失。

美国工会早就恶名远扬,通用不惜涉险也要关闭工厂削减产能,若非被逼,绝不会有这么大的决心。

让巨头们集体瘦身的“元凶”是什么?电动化和数字化转型。

电动车和自动驾驶技术是两个巨烧钱的坑,任你富可敌国,也很快被压榨一空。

看看目前各家车企公布的电气化投资预算:戴姆勒100亿欧元,奥迪370亿欧元,通用80亿美元,现代20万亿韩元,日产100亿美元,福特119亿美元。

动辄百亿美元级别的投资预算,关键是,这么多钱扔进去,也未必能听见回响,电动车和自动驾驶要实现盈利,至少是好几年以后的事。

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汽车供应链上的员工约有1100万人,华尔街投行摩根士丹利分析师估计,汽车电动化使劳动力需求发生重大改变,可能会在未来3-5年内让汽车业失去300万个工作岗位。

现阶段,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裁员、降本都将是汽车行业的主旋律。

(未完待续)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2017年做汽车销售挣钱吗

哥们你好!!!
其实每个行业都有赚钱的和不赚钱的人,所以行业固然重要但是个人能力更重要。
当然如果有销售能力的话,做汽车销售还是非常不错的,现在大众对汽车的需求是越来越大了,当然要想做好,必须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才行。


与2017年汽车销售部总结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