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访凯迪拉克4S店,CT4上市一个月就优惠3万?
看腻了满大街BBA这类一线豪华品牌,越来越多的人投向了凯迪拉克这类二线豪华品牌的微暖怀抱,究其一部分原因还不是因为优惠大!就比如上个月刚刚上市的凯迪拉克CT4。据小道消息称,部分经销商已经给到了2万元的优惠,这才上市一个月的功夫,终端价格松动得如此之快令人难以想象。
为了证实这一消息是否可信,我们分别探访了上海苏州的3家凯迪拉克经销商,但是得到的结果还是让人出乎意料。
各家优惠差异大
一直以来,我们都倡导大家在选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跑几家店比比价,不要怕麻烦。这次探店再一次印证了这一做法的必要性,每走进一家店都有不同的惊喜在等你。
苏州一店
第一家店位于苏州昆山,这是当地唯一一家可以在网上查询到的凯迪拉克4S店。当时正值工作日,来看车的顾客并不多。
正巧在展厅门口,碰见两位销售小哥在给CT4试驾车贴车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后来得知试驾车当天刚上完牌照。
走进展厅,一位销售小姐姐热情迎接,展厅内摆放的是一辆CT4 时尚型。经过一番攀谈之后了解到,CT4全系两款车型,现在全款购车可以给到至少2万元的优惠;如果是按揭购车,优惠幅度会增至2.9万元。听到这儿,你是不是很心动?别急,没那么简单。
在金融政策方面,目前只有1年期免息政策,而且还需要支付高达5000元的金融服务费,所以刚刚提到的按揭可以优惠2.9万元,实际上也只有2.4万元。
除去以上这些费用,在该店买车还要另外再支付总共2980元,服务费、上牌费等等都包含在内。好在钱不白给,买车附赠的贴膜、2次免费保养、流媒体后视镜、全车镀晶等还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在没有强行加装的情况下,还有这么多实用的赠品,业界良心啊。
至于现车基本已到店,颜色主要以水墨灰和云海白为主,个别颜色如果要预订可能需要一个月左右的等待周期。
入门版的时尚型没有标配倒车影像,但据销售说可以选择在店内加装原厂的倒车影像,费用大约在3000元左右。
上海一店
第二家店位于上海青浦,同样是工作日的下午,这家店的展厅就显得更为热闹一些,前来看车试驾的顾客络绎不绝。
一下车,展厅外的CT4试驾车就吸引了我的目光,新车刚到,还没来得及上牌。
展厅内一辆CT4就摆放在一进门最显眼的位置,可能来看车的大多是年纪较长的顾客,围绕在CT4车旁的只有两位年轻小姐姐。
销售小哥一听说来看CT4,立刻带我来到展厅后面,大量到店的现车停放在此,只见他大手一挥:“现车都在这儿了,看看有没有你想要的颜色”。说实话,如此“豪横”的销售方式还是头一回见,而且零星几辆CT4停放在大量CT5车群中,不仔细看,真的有些傻傻分不清。
问及是否有优惠,销售小哥没有迟疑地回答:“2万元,全款和贷款没有差异,另外还要支付4000元的服务费以及3200元的金融服务费”。如果是你,听到这儿是否会有些打退堂鼓,突然开始怀念上一家店的良心,但是还没完。
很多豪华品牌在购车时都会存在一个强制装潢费用,当然凯迪拉克也没能免俗,8800元的装潢套餐(贴膜、脚垫、行车记录仪)从你进门那一刻起就安排上了,要问值不值,您觉得呢?
此外,这家店的时尚型也可以加装倒车影像,价格在2000-4000元不等,主要看你是选择副厂件还是原厂件。
上海二店
第三家店位于上海宝山,周末上午10点左右到店时,展厅外的停车场几乎都停满了。门口的三辆车颜色都格外醒目,其中红色的就是CT4试驾车。
展厅内人头攒动,仿佛置身于集市当中。CT4的展车尽管摆放在一进门最显眼的位置,但不是大多数顾客关注的对象,几乎无人问津。
以至于我站在CT4旁十分钟,也没有受到销售人员的接待。尤其是站在门口负责接待的销售小姐姐,看了她好几眼,她只给了一个白眼…对不起,看来是我不配。
趁着没人有空招呼的功夫,观察了一下店内人员的情况,其实大部分来店的顾客都是来喜提新车,或者来交定金的。也只有买车的喜悦,能让大家在美好的周末上午,早早地相聚在展厅里。
十分钟过后,拦下准备从身旁擦肩而过的销售小姐姐。在表明自己的意图之后,她开始介绍CT4,从她的话术中判断,她对于CT4这款车并不是非常了解。
在问及两个版本有何区别时,想要拿配置单却发现还没到,只能现场用平板熟练地打开汽车之家配置表给我看。因此不难看出,这家店对于CT4的重视程度似乎并不高。
至于优惠,只有可怜的1万元,是探访的三家店中最低的。外加8800元的强制装潢(三年免费保养、贴膜、脚垫、行车记录仪)、4000元的服务费,如果选择金融方案,还有3000元的金融服务费。
有一点是另外两家店没有提及的,截止至6月30日,医护、警察、教师及其直系亲属购买凯迪拉克可享受购置税减免的政策。如果按照一辆CT4 时尚型1.9万元的购置税计算的话,可以减免大约1万元的费用,但能满足这样前提条件的人毕竟还是少数。
以入门版的时尚型为例,很巧的是三家店的全款落地价格呈阶梯式增长,尤其是上海地区的两家店,不仅优惠幅度各不相同,而且还存在令人深恶痛绝的强制装潢。所以还是那句话,买车记得多跑几家店,甚至有条件的可以跨区域看车,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精英版受欢迎,但并不划算
前面也有提到,CT4全系一共就只有时尚和精英两个车型版本,价格分别为23.97万元和25.97万元。根据三家店的销售提供的信息,目前最受欢迎的是价格较高的精英型。
仔细翻看一下配置表不难发现,CT4的入门版配置本身就比较高,许多诸如全车无钥匙进入、AEB主动刹车、LED自动大灯等配置都是全系标配。
可以说,如果选择购买入门的时尚型,配置完全可以满足日常使用,唯一的缺憾就在于没有倒车影像,这对于很多新手司机来说简直是致命打击。两种解决方案,在4S店花几千块加装,或者豪横点直接上顶配。
除了倒车影像,时尚型与精英型存在的2万元差价还包括18寸的熏黑轮毂、真皮座椅、BOSE音响、氛围灯、自动防眩目后视镜、自动雨刷等等配置。与其多花2万加上这些可有可无的配置,不如来一套锻造BBS轮毂实在,个人拙见仅供参考。
定位运动,但更受女性消费者青睐
CT4自其诞生之日起,就是奔着性能“大后超”的运动标签去的,纵置后驱的布局,7秒内的零百加速成绩,不知能俘获多少“真男人”的芳心。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试驾完之后,动力响应、底盘调校给人的印象都非常到位,但是综合表现方面并没有特别突出,或者让人觉得惊喜的地方。
有意思的是,探店过程中有两位来看车的小姐姐从其自身角度,表达了对于CT4这款车的喜爱。在她们看来,CT4这款车大小适中、动力充沛,底盘调校和制动力都让人有安全感。简单地说,这是一台非常好开的车,对于女车主而言,驾驶起来可能不会有太多的负担。
毕竟CT4的竞品主要是类似于奔驰A级、宝马1系、奥迪A3的紧凑型小车,这类车的女性车主占比较高。因此,女性消费者很有可能在未来成为CT4的一部分购买主力。
AL频道小结
凯迪拉克CT4仅推出了两个车型版本,从中不难看出,厂家也深知该车型未必会成为走量爆款,它只是被赋予了弥补产品空缺的简单使命。另外,销售对于CT4的重视程度以及消费者对于它的认可度总体都不是非常高。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何在上市一个月之后,终端价格就开始直降2万,仿佛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车企高层开年巨震:3个月26位高管被换,副总裁以上占8成
车市寒冬又撞上疫情黑天鹅,裁员潮不仅愈演愈烈,还波及到一众车企高管。
今年以来,奥迪、通用、极星、本田和标致雪铁龙集团(PSA)都在更换了其中国区的负责人,其中奥迪中国总裁武佳碧仅在继任九个月后就被调回了大众集团内部。
此外,起亚则任命了新的全球总裁,而福特也早早的确定了下一届的全球CEO人选。即使是特斯拉,今年以来也已经有两位高管离开了。
海外车企高层动荡频频,国内车企的变动也不小,国内的几家合资公司广汽本田、一汽丰田、一汽大众、东风雷诺也都发生了高层的人事变动。广汽本田更换了日方一把手,森山克英替佐藤利彦出任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广汽本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东风雷诺的副总裁兼市场销售部部长洪浩则直接选择了离职。
自主车企如奇瑞、众泰和长城汽车等也发生了人事变动,其中奇瑞汽车的副总裁、奇瑞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贾亚权不再担任星途品牌的营销负责人,而是挖来了曾是东风雷诺的营销负责人陈曦。
而在这场车企高层震动潮之中变数最大的无疑就是国内的新造车公司了。
今年以来,小鹏汽车、蔚来汽车、威马汽车、合众汽车、天际汽车、博郡汽车、零跑汽车全都出现了高层出走的情况,蔚来汽车更是走了朱江、黄晨东两位副总裁。
▲2020年全球车企高管变动一览表
今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本就步履维艰的车企更加艰难,车企必须找到更好的方法来面对这场危机,多个车企都选择更换了新的高管,希望带来更新的管理和组织结构。
但无论如何改变都反映了一个事实——全球车市情况持续恶化,车企的裁员潮已经波及到了高管。
一、车市寒冬碰上疫情黑天鹅 26位车企高管被换
在经历了十年的增长之后,全球车市在2018年停下了快速发展的脚步,开始进入了新一轮的车市寒冬,车市寒冬带来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汽车销量下滑。
2019年,全球汽车销量为约为 9030万辆,2018年的全球汽车销量约为9506辆,同比下滑幅度超过了4%。而2019年,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中国的销量下滑也很明显,2019年全年中国共销售出了2576.9万辆汽车,同比下降8.2%。
全球汽车销量下滑明显,车企的日子自然也就不好过了。
去年大众、奔驰、本田、福特、日产、通用等外资车企都做出了裁员的决定,人数从几千人到上万人不等,国内车企神龙汽车表示要裁员4000余人,蔚来的人数已经从一万余人消减到了不足7000人。
在进入2020年之后,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车市并未好转,根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来看,2020年1月~2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204.8万辆和223.8万辆,产销同比分别下滑45.8%和42%。
而欧美国家目前已经有超过一百家工厂开始停工了,其汽车产业的发展也陷入了停滞。
在这种情况下,车企也开始了新一轮结构调整和人事变动,不过从目前传出的各种消息来看,此次人事变动不仅出现在一线员工之间,车企高层也未能幸免。
▲2020年全球车企高管变动一览表
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到,这些车企中既有外国大牌车企,又有自主和新造车公司,此次高管的离职潮覆盖面非常广泛,可谓是全球性高管离职潮。
从公司上来看,既有经营情况比较差的众泰、东风雷诺等企业,但也有长城、奥迪、本田等取得了销量进步的企业,比如长城汽车在2019年销量微增了0.69%,但还是损失了销售方面的人才。
从离职高管的职位上来看,这些离职的人员职位最低的也是部门总经理,副总裁、区域总裁甚至全球总裁都有变动发生,比如福特就提前预定了下一届的全球CEO,说明在目前的情况下,车企的高管职位也并不稳固。
此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多个车企离职的高管的任期都非常短,像奥迪中国区总裁距离上任才不过9个月的时间,很多新造车公司的高管的工作时间也都不超过两年。由于车市寒冬的持续影响,车企高管的变动频率正在增加。
二、奥迪通用更换中国区总裁 福特现代全球CEO更迭
2019年,全球车市延续了下滑的趋势,国外大牌车企也未能幸免,通用、福特等车企的销量下滑都比较明显,因而多个车企都做出了更换高层的决定。
由于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因而多个车企的重心仍然在中国,海外车企的中国区总裁则是最近变动最为频繁的岗位了。
日前,奥迪中国中国发布最新的人事调令,奥迪中国总裁武佳碧(Gaby-Luise Wüst)将会调任大众集团总部领导岗位,而曾在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任职总经理的安世豪( Werner Paul Eichhorn)将会重返中国担任奥迪中国总裁一职。
▲安世豪(图源网络)
武佳碧曾经在宝马集团工作了20年,是华晨宝马驻京销售公司的元老之一,在2014年至2018年间,她离开德系阵营,先后在香港担任英菲尼迪全球首席运营官和在横滨担任了日产集团全球销售运营负责人。
2018年,她重回德系阵营出任奥迪总部分管中国内地及香港市场销售业务负责人,同年12月兼任奥迪总部中国市场合资项目管理负责人,在去年7月1日,她正式成为奥迪中国的总裁。
此次调任距离她成为奥迪中国总裁还不足一年,有媒体认为,她之所以会被调离是因为奥迪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不佳。
▲武佳碧(图源网络)
此前,奥迪一直是中国高端品牌的销量冠军,而在2019年,奥迪分别被奔驰和宝马超越,新上任的安世豪将背负奥迪中国战略升级的任务,急需提升奥迪品牌在中国高端车市场的占有率将会成为安世豪的首要任务。
除了欧洲车企在中国更换负责人,美国车企也在积极替换其中国区的负责人。
上个月,通用汽车宣布,自2020年4月1日起,现任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钱惠康(Matt Tsien)将出任全球首席技术官;现任国际运营部高级副总裁柏历(Julian Blissett)将出任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管理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所有业务。
钱惠康在2014年1月1日接棒了通用汽车全球执行副总裁兼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在他的领导下,通用在中国的业务实现了快速的发展,2014年~2017年,通用在中国的销量不断增长,此外,钱惠康是通用中国走上了电气化和智能化的道路。
▲钱惠康(图源网络)
虽然近两年来,通用在中国的销量出现了下滑,2019年,通用在中国市场销量约为309万辆,与2018年364万辆的成绩相比,同比下滑约15%。
不过,通用中国方面表示,此次高层变动是基于长期调整做的决定,并使根据市场的短期的情况而做出的决定。但可以肯定的是,通用中国区的新总裁柏历将会面临沉重的销量压力。
而钱惠康作为通用新的全球首席技术官,将会主导通用目前所要进行的电气化转型。
与上述公司不同,福特汽车在上个月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简称“SEC”)递交了一份文件,该文件显示,詹姆斯·法利(James D.Farley)可能会替代吉姆·韩凯特(Jim Hackett)出任下一任CEO。
▲詹姆斯·法利(图源网络)
虽然这份备案文件并未透露福特将在何时确定新一任的首席执行官,但也暗示了韩凯特将有可能提前卸任。
2017年,吉姆·韩凯特从马克·菲尔兹(Mark Fields)手中接过帅印,成为福特首席执行官。彼时,外界都将韩凯特视为福特的“救火队员”。
但2019年全年,福特的汽车销量同比下滑10%至538.6万台,营收同比下跌3%至155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9万亿元),净利润则是暴跌97%,仅为84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8亿元)。
▲吉姆·韩凯特(图源网络)
韩凯特的表现似乎并不那么让人满意,在这种情况下,福特做出这样的决定也不难理解。
如果说福特还只是在张望,那么起亚汽车则做出了实际的动作,起亚最近更换了自己全球总裁,全球运营部门副总裁宋浩成(Ho-sung Song)将担任全球总裁。
▲宋浩成(图源网络)
这只是外资车企高管变动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车企也都有高管变动的情况,PSA、极星和本田在近期更换了其中国区的负责人,阿尔法罗密欧则在近日更换了其欧洲区的负责人。
另外,特斯拉在今年已经走了两位高管,特斯拉的超级工厂建造副总裁Kevin Kassekert和生产总监Jatinder Dhillon都在今年宣布了离职,两人在特斯拉的任职时间都超过了七年,目前,特斯拉还没有对这两人的离职做出说明。
可以看到,在车市寒冬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影响下,海外大牌车企也开始扛不住了,也开始对公司的高层人事做出变动,以谋求更好的发展,但这一措施是否能够见效,还要等时间来证明。
二、广汽本田总经理调离 一汽合资企业高管扎堆换岗
在2019年,虽然国内汽车市场整体有所下滑,但合资车的表现相对仍比较强势,大众汽车甚至依靠着国内的强势表现还在去年取得了营业收入和利润双增长的强势表现。
不过,虽然合资车企在国内表现强势,但也仍有部分合资车企做出了高层调整的决策。
此次高层人事变动,本田不但更换了中国区的负责人,还更换了广汽本田的日方一把手。今年2月,广汽本田宣布森山克英将于2020年4月1日起接替佐藤利彦出任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兼广汽本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佐藤利彦(图源网络)
佐藤利彦在2003年就开始在中国工作了,当时他就在广汽本田负责销售工作,2008年离开中国,4年后被任命为本田中国业务室室长。2016年4月,佐藤利彦再次回到中国,接替水野泰秀,出任广汽本田总经理。
本田方面表示此次调整只是正常的人事调整,目前本田正在调整其在全球的高管组织架构与运营机制。
国内的另外一家日系企业一汽丰田也在近期进行了高层人事调动,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刚将调任一汽集团组织人事部部长,而一汽集团组织人事部部长黄勇将接任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
王刚见证了一汽丰田的成长过程,早在2002年一汽集团与丰田汽车合作之初,王刚就是筹备组组长,在2006年,王刚成为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此后便一直处在这一职位上。
▲王刚(图源网络)
做出人员调整的还有一汽大众,今年年初,一汽大众公关部相关负责人向媒体透露,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副总经理胡绍航将借调一汽集团品牌公关部,支援红旗工作;一汽-大众大众品牌华南区销售事业部总经理张强则将回归一汽-大众奥迪,担任副总经理。
胡绍航在2017年7月出任奥迪销售事业部副总经理,任职期间主要负责市场、公关、营销等业务。在2018年,一汽-大众奥迪曾经历了持续数月的销量下滑,但在胡绍航的领导下,当年一汽-大众奥迪仍成功卫冕了豪华品牌销量冠军。
▲胡绍航(图源网络)
此次,将胡绍航调至红旗品牌可能也正是看到了他在豪华车销售方面的成功经验,去年红旗共售出了超过10万辆车,今年也已经实现了3连增,红旗此举可能是为了进一步冲击高端市场。
这三家合资企业都是进行了内部的人员调整,而东风雷诺则是出现了高管离职的情况。日前,有媒体爆料称东风雷诺副总裁兼市场销售部部长洪浩已经正式离职。
洪浩此前曾在东风日产工作了15年,先后任职过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总经理办公室副主任、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销售部副部长,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售后服务部副部长,东风日产乘用车市场销售总部南区营销部部长,东风日产销售总部专职副总部长兼启辰事业部部长等多个重要职务。
在2018年10月,洪浩正式加入了东风雷诺。东风雷诺方面希望洪浩能够利用起市场工作的经验,帮助东风雷诺重回主赛道。
▲洪浩(图源网络)
但2019年,东风雷诺在中国仅售出了1.86万辆新车,同比下滑63%,成为法系车中销量下滑最为严重的品牌。
如此惨淡的成绩也证明了洪浩在东风雷诺的尝试并不成功,而洪浩也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离职的主要原因是经营理念上和雷诺方面存在差异。
总的来看,合资车企方面高层的人事变动并不算太明显,广汽本田、一汽丰田、一汽大众奥迪的人事变动都属于企业内部的调整,只有东风雷诺这边是高管选择了离职,这主要跟东风雷诺的惨淡销量有关。
三、奇瑞星途高层频繁变动 蔚来高管加盟长城
2019年寒冬以来,车市整体下滑,拥有竞争优势的合资车企价位不断下探,自主品牌市场份额不断下滑,自主车企受到的影响其实更为严重。
近日,奇瑞汽车宣布奇瑞股份副总裁、奇瑞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贾亚权,不再兼任星途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一职,陈曦将入职星途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
2018年11月,奇瑞对外发布了全新高端品牌EXEED星途,曹志刚担任星途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但半年后,曹志刚就选择了离开,三个月后,在星途任职半年的营销中心执行副总经理贾守平也选择了离开。
这种情况下,奇瑞股份副总裁、奇瑞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贾亚权只好兼任了星途品牌营销中心总经理一职。
不过贾亚权在销售方面并没有取得比较好的成绩,第三方数据显示, 2019年星途TX/TXL两款车型销量不足两万辆,而星途预期的目标是10万辆。
此次新入职的陈曦曾于2016年5月任东风雷诺市场销售副总裁兼市场销售部部长,在他的带领下,2017年1月~8月,东风雷诺销量达4.68万辆,同比增长311%。
▲陈曦(图源网络)
目前,星途品牌的营销高层调整频繁,内部体系尚未成型,在营销推广和渠道建设上都面临较大挑战,陈曦的到来将担负起星途的营销建设。
自主车企的代表之一长城汽车近期也出现了高层变动的情况,长城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李贺兴在日前加入了观致汽车,不过双方尚未对此事做出官方回应。
虽然损失了销售方面的人才,但长城汽车去年的销量仍然可圈可点,长城汽车全球累计交付新车近106万辆,同比增长0.69%,在国内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仍然实现了微弱的增长。
有人选择离开,也会有人选择加入,近日有媒体报道称蔚来汽车前用户中心副总裁赵昱辉已经加入了长城汽车,担任长城销售公司用户中心总经理。
总的来看,长城汽车目前的人员流动还比较稳定,近期并未发生比较频繁的人员变动。
此外,深陷破产传闻的众泰汽车在近期也发生了高层人事变动。3月16日,众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副总裁邓晓明因个人原因,辞去公司副总裁职务。
▲众泰公司发布的声明(图源网络)
邓晓明曾在美国福特汽车,美国土星公司,重庆长安汽车,北汽福田,重庆小康集团等公司担任高层管理职务,在2018年8月18日加入众泰汽车担任副总裁职位。
在2019年,众泰汽车陷入多起诉讼官司之中,在10月份还深陷破产传闻。今年1月20日,众泰汽车发布2019年的业绩预告,显示2019年众泰售出了11.66万辆汽车,销量同比下降幅度超过了50%,公司净利润亏损约60亿元至90亿元,去年同期为盈利约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850%至1225%。
这一系列的差劲表现和随时可能存在的危机或许也是邓晓明选择辞职的原因。
随着寒冬和疫情的影响,国内多家自主车企更换了其在营销方面的领导人,这也是车企为了进一步提升销量而采取的应对措施。
四、9位新造车高管离任 不少人回归传统车企
在2019年,多个新造车公司都开始了正常的交付,但从整体销量上来看,新造车公司的销量仍然非常低,新造车公司中销量最多的蔚来也仅售出了2万余辆新车。
今年以来这些车企的销售更加困难,同时又陷入了资金的难题中,这也导致了新造车公司中多个车企都出现了高管离职的现象。
今年3月初,小鹏汽车表示自动驾驶研发副总裁谷俊丽因个人发展及家庭原因向公司提出离职,小鹏汽车自动驾驶团队由副总裁吴新宙带领。
▲谷俊丽(图源网络)
谷俊丽曾经在谷歌、AMD和特斯拉工作过,2017年,随着国内新造车公司在硅谷的抢人潮加入了小鹏汽车并出任自动驾驶研发副总裁。
但在工作两年之后,小鹏汽车量产车的自动驾驶系统仍然是博世的方案为主,并没有取得超出行业平均水平的突破,而谷俊丽也在这时离开了小鹏汽车,这其中的原因可能只有当事人才说的清楚。
高管离开的新造车公司不止小鹏一家,威马汽车出行事业部总经理刘立群也在上月离职了。威马方面回应称,这是正常的人事变更,目前威马正在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对部门架构进行的正常调整,以期更好地实现人才结构优化。
而新造车的另一家头部玩家蔚来汽车就有点更惨了,上个月有媒体称蔚来汽车用户发展副总裁朱江将正式卸任副总裁一职,转任顾问,朱江也对此做了回应,他表示会待到五月,做好交接之后再走。
▲朱江(图源网络)
朱江曾担任过MINI中国品牌管理副总裁、亚马逊Kindle品牌营销副总裁、宝马中国副总裁、雷克萨斯中国副总经理等职位,在2017年加盟的蔚来,主要负责蔚来的用户运营业务。
而经过两年的工作,用户板块也已经成为了蔚来的独特优势板块了,蔚来也因此拥有了一大批铁杆粉丝,朱江的离职可能会对蔚来的用户发展和品牌营销带来一定影响。
此外,负责电动力工程团队的蔚来高级副总裁黄晨东也将在6月30日任期结束之后离开蔚来。
黄晨东曾任上汽集团新能源事业部副总经理,在2015年3月已经加入了蔚来。加入蔚来后,他曾负责过智能驾驶技术研发,但此后主要负责电动力工程业务,在去年10月升任蔚来高级副总裁,直接向CEO李斌汇报。
▲黄晨东(图源网络)
蔚来在近期通过全员信宣布,对电动力工程部门进行调整,该部门各条业务线在蔚来内部按照职能进行整合,主要包括,电池系统业务向李斌汇报,电机研发转入蔚来零部件公司蔚然动力,车辆控制和底盘控制团队合并进整车开发等。
有知情人士表示,黄晨东在蔚来负责过ADAS(智能驾驶)相关业务,但此后被分出去了,这次电机研发也要拆出去,划到XPT(蔚然动力公司),他可能难以接受。
为了节省资金,蔚来的业务体系不断被整合优化,长期性的投入也在被削减,这些原因可能是蔚来近期两位高管宣布离开的原因。此外,蔚来离开的副总裁不只这二位,在去年用户中心副总裁赵昱辉也离开了蔚来,并且在今年加盟了长城汽车。
新造车公司的头部玩家都出现了高层变动,而其他的玩家也没避开这个问题,合众汽车、天际汽车、博郡汽车、零跑也都在近期出现了高管出走的情况。
3月初,原合众汽车品牌公关中心总经理兼营销公司副总裁邓凌加盟上汽大通,担任品牌公关及策略部副总监一职。
▲邓凌(图源网络)
邓凌在长安福特、东风雪铁龙都曾担任过销售方面的负责人,2018年7月,他加盟了合众新能源,任品牌公关中心总经理兼营销公司副总裁一职。
目前合众汽车刚刚发布了第二款量产车哪吒U,正处在营销的关键时期,而邓凌的离开势必会对哪吒造成一定的影响。
天际汽车的铁三角之一向东平也在2月份离开了天际汽车,并在3月23日正式出任了现代汽车集团(中国)副总裁、北京现代副总经理、销售本部长,主要负责北京现代的市场销售、营销网络等业务。
向东平在1998年加入了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并于2008年2月开始担任斯柯达品牌销售高级总监职位;2010年,向东平升任大众品牌执行总监兼销售高级总监,开始负责大众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渠道、售后等工作。
▲向东平(图源网络)
2010年~2015年,向东平创造出了途观、朗逸、帕萨特等多个车型的销售记录,推动大众品牌年销售增长至150万规模。
之后的两年间他辗转于上汽集团和沃尔沃,在2017年10月,他正式出任了天际汽车联合创始人、董事兼首席营销官。在天际汽车的两年多时间内,向东平一方面规划和发展了天际汽车高端品牌的营销业务;另一方面着力对外宣传天际汽车的品质实力和技术实力。
但纵观向东平的履历,不难发现,他所做出的成绩都集中在传统汽车任职期间,这或许也是他回归传统车企的原因。
目前,陷入资金困境的博郡汽车也有高管离职,刚刚加盟星途品牌的陈曦在今年年初刚从博郡汽车离职,陈曦在东风雷诺曾创下辉煌战绩,但在博郡汽车的一年多时间里却没有太多作为,而博郡现阶段又陷入了“钱荒”,陈曦的离开也就不奇怪了。
此外,另一家造车新势力公司零跑的汽车副总裁赵刚也于3月31日晚上在社交平台宣布因个人原因离开零跑汽车。
赵刚曾在华为工作了18年并担任荣耀品牌海外业务负责人,在2017年他正式加入零跑汽车,加盟零跑汽车后,赵刚主要负责零跑汽车战略规划、产品规划、营销及销售服务等方面的业务。
▲赵刚(图源网络)
零跑汽车的首款车S01在2019年1月正式上市,由于定位较为小众,且售价并无显著优势,S01在上市后市场表现与官方预期相差较大,这款车的交付时间还出现了延期的问题,2019年销量远未达到最初预期的1万辆。
在新造车公司兴起之后,为了快速进入汽车行业很多新造车公司都高薪从传统车企挖人,为了实现更好的理想抱负,也为了更好的待遇条件,很多传统车企工作人员也进入了新造车公司。
但随着时间的推进,新造车公司的资金、管理、产品等方面的问题也开始暴漏出来了,多个来自传统车企的高管又开始回流到传统车企去了,新造车公司正在面临最难捱的时刻。
结语:车企急需提振销量,度过寒冬
目前国内外都还处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之下,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也都陷入了停滞,为了在疫情结束后能够更好的发展,车企需要在这段时间内完善自身的结构体系,换帅成为了车企最好的选择。
一个好的领导者确实能够改变一支队伍的状态,为了提振销量,多个车企的高层都发生了变动,寻找资历更加丰富的领导人来带领企业前进。
在汽车业的长期发展中,也确实有很多成功的案例,这也是车企选择更换高层的信心来源,不过这并不是一剂灵丹妙药,如果用人不当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危机。
至于这些公司更换领导人之后会发生什么变化,还需要等时间来证明,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随着车市寒冬对车企的持续影响,车企高管变动的情况还会继续发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蔚来ES8这款车属于什么级别的车?价格多少?
蔚来ES8属于中大型电动SUV(运动型实用汽车)截止2019.4报价44.8至45.6万元之间,经销商最高优惠2.7万元。
蔚来ES8是2017年上海车展首发的车型,这对于一个2014年成立的新品牌实属不易,在鱼龙混杂的电动车市场中,蔚来ES8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ES8是7座纯电动SUV,座椅采用2+3+2布局,车长超过5米。ES8由全铝合金车身和底盘打造,全系标配主动式空气悬挂,搭载前后双电机,采用四轮驱动。标配led大灯。
对于一款价格超过40万的电动车来说,豪华的内饰和超大液晶触控屏幕已经不必多言,主动的防御系统也不必担心它的安全系数。科幻般的外观下是隐藏把手,性感的腰线是运动潮流的代表。超大的空间使你无需担心会有狭窄的感觉,强大的电机会给你不同于燃油车的急速加速感。
电动车关注续航,蔚来ES8的续航在350km,对于一般家用来说已经足够了,而且蔚来还为车主提供换电模式。
蔚来谐音“未来",我想这是作为国产电动车的领头者的一个伟大目标,既在电动车方面的领先,从电池技术到工厂产能以及售后服务,蔚来想做的是在有关电动车的各个方面都要领先于其他的生产厂家,很荣幸国产的技术水平已经达到令人充满信心的地步。
在2018全年,蔚来ES8累计交付11348辆车,大街上早已能看到蔚来汽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相信在不久的未来,路上一定会有更多的蔚来。
在城市之间,在四海之内。未来,蔚来已来。
4、汽车有哪些品牌?
属于一汽集团的合资品牌有:一汽大众、一汽奥迪、一汽马自达(以上产地都在吉林长春)、一汽丰田(产地分别在吉林长春、天津和四川成都)。
属于东风汽车集团的合资品牌有: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东风本田(以上产地都在湖北武汉)、东风日产(产地在广东广州)、东风悦达起亚(产地在江苏盐城)、东风风行(产地在广西柳州)、东风郑州日产(产地在河南郑州)。
上海汽车集团的合资品牌有上海大众、上海大众斯柯达、上海通用、上海通用雪弗兰(以上产地都在上海)、上海通用五菱(产地在上海和广西柳州)。
属于北京汽车集团的合资品牌有北京JEEP、北京奔驰克莱斯勒、北京现代,产地都在北京。
属于广州汽车集团的合资品牌有,广州本田、广州丰田(以上产地都在广州)。
属于华晨汽车集团的合资品牌有华晨宝马、华晨金杯(以上产地都在沈阳)。
属于长安汽车集团的合资品牌有长安福特、长安铃木(以上产地都在重庆)、长安马自达、长安福特沃尔沃(以上产地在重庆和江苏南京)。
属于江铃汽车的合资品牌有江铃五十铃、江铃福特全顺,产地都在江西南昌。庆铃五十铃(产地在重庆)。福建东南三菱汽车(产地在福建福州)。江淮汽车旗下的合资品牌有江淮瑞风,产地在安徽芜湖。
海南马自达汽车产地在海南海口。
昌河汽车的合资品牌有昌河铃木,产地在江苏宿迁。
湖南长丰猎豹汽车旗下的合资品牌有三菱帕杰罗,产地在湖南长沙
5、上周5款新车上市!价格从9-40万,总有一款适合你
目前已经进入到6月份,这意味着2020年差不多过了一半,你是否还记得年初的购车梦?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上周上市的5款重磅车型,看一看是否有你关注的车型?
5月25日,2021款吉利嘉际正式上市,此次新车共搭载1.5T、1.8T、1.5T+48V轻混以及1.5T插电混动4种动力共6款车型,售价区间为9.48-15.98万元。新车主要针对配置进行升级,最大变化在于配备了I-SOFA零压舒适座椅,并全系标配CN95高效复合空调滤芯、负离子发生器以及AQS空气质量管理系统。
此外,2021款嘉际的主动安全配置得到进一步强化,不仅获得C-NCAP五星认证,并在主动安全方面得分率达99.8%。回看旧款嘉际的市场表现,其自上市至今已经收获了近4万年轻家庭的认可与青睐,成为吉利汽车旗下新的一款明星车型。而依笔者看,这次2021款嘉际的配置升级,将有助于吉利MPV市场占有率继续攀升。
5月29日晚,奥迪Q3 Sportback正式上市,新车基于现款奥迪Q3打造,为品牌首款紧凑型轿跑SUV;动力方面共搭载1.4T和2.0T发动机,共推出5款不同配置车型,售价区间为28.73-36.18万元。
奥迪Q3 Sportback可以算是奥迪Q3的衍生轿跑版车型,整体设计语言与现款奥迪Q3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作为轿跑版版本车型,最大的看点自然是尾部溜背式处理了,车顶线条从C柱往后便大幅下探,流畅度非常高。如果你年纪尚轻且喜欢个性、豪华等特质,再加上30万左右预算左右,奥迪Q3 Sportback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
上周5月28日,长安马自达CX-30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2.0L自然吸气一种动力共计8款车型,指导价格区间为12.99-17.19万元。虽然马自达在国内市场一直属于小众车型,尽管一直被吐槽没优惠、动力差,但是对于喜欢它的人来说,不管怎么样还是会喜欢它这个品牌的坚持。
长安马自达CX-30依然采用了其品牌著名的魂动设计理念,并且像前后尾灯以及车辆尾部设计都有次世代昂克赛拉两厢车型的影子。如果你是马粉,又遗憾于次世代昂克赛拉两厢版车型没有引入,那么长安马自达CX-30这款紧凑型SUV确实值得关注。
5月28日,上汽大众威然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4款配置车型,售价区间为28.68-39.98万元。威然定位于一款中大型MPV,全系车型均采用2+2+3座椅布局。新车基于大众MQB平台开发,采用了大众最新家族化设计语言,造型更加简约、时尚。
动力方面,新车搭载2.0T发动机,并有高/低两种功率版本车型可选。而在新车上市之前,从4月17日起开启预售的威然,网上登记已有3.7万名,在没有公布售价的情况下就已有2000位用户交付定金。从这数据似乎可以看到中国消费者对大众威然,已经期待已久。其次,威然可以说是与别克GL8的产品定位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竞争关系,不过贾鸣镝(市场执行副总经理、上海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强调,我们是想把这个豪华MPV市场做大,我们更加看重的是一个增量,一个双赢的局面。
上周5月27日晚间,2020款北京BJ40城市猎人版车型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4款车型,售价区间为15.98-18.98万元。作为年度改款,新车在外观上并没有过多的变动,主要针对车辆配置进行了优化升级,在轮毂造型和方向盘样式上更加新颖;其次还搭载了全新2.0T+8AT的动力总成。
作为面向越野与城市兼顾的产品,新款北京BJ40城市猎人版弥补了此前动力方面的不足,搭载全新的发动机,这必将让其拥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另外,再看一下当今车市,新款北京BJ40特别版应该算是一款价格亲民,且外形硬朗又能够应对中等难度越野路况的车型了。
写到最后,上面5款新车已经上市,售价从9-40万区间,相信各位了解之后,总有一款新车适合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最高加价125万元,7款热门车型加价情况汇总!
虽然早在2017年颁布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中已经明确指出经销商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销售或收取额外费用,但从市场反馈来看,加价购车的情况依旧屡见不鲜。今天,小智就带大家看看2019年的7款热门“加价车”,最后一台最高加价125万元!
上市不久的全新丰田RAV4荣放,凭借着焕然一新的综合产品力,获得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全新丰田RAV4荣放共发售了8款车型,官方指导价区间为17.48万-25.88万元。
该车型上市后,在市场终端普遍存在加价情况。小智特地询问了一位刚刚购买丰田RAV4荣放的朋友,在江苏南京某经销商处购车的他,加价1万元后才顺利提车。贷款购车能享受2年免息政策,但收取了2000元手续费,并且只能选择招商银行购车金融方案。除此之外,北京地区需加5000元装潢费,广州需加8000元装潢费。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报价不一,所以小智建议想要购车的朋友,如果你所在的区域如果有多家门店,可以多多走访几家,对比之后再入手不迟。
于2019年11月上市的皓影,官方指导价为16.98万-25.28万元。作为CR-V的姊妹车型,皓影上市后第二日官方便宣布,新车订单量(含预售)破1万台,从中也能够看出消费者对于这款车型的喜爱程度。据小智了解,目前皓影在终端销售方面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加价情况,一、二线城市经销商加价幅度在1万元左右;而三、四线城市由于部分经销商现货配额不充足,以提前提车为由,加价幅度能够达到2-3万元。
丰田汉兰达虽然是合资中型SUV之中的标杆车型之一,但它也是加价车型名单里的“常青树”。尽管在售的2018款车型产品力有些落后于当下潮流,但依靠稳定的质量、出色的实用性等卖点,它还是在2019年收获了98,506辆的销量成绩。目前,汉兰达在终端销售方面依旧要加价最高1.5万元才能够提车,哪怕车型即将换代,也没能减缓汉兰达加价的现状。
2019年12月27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垄断案件行政处罚决定书,并对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处以8700余万元的罚款,以此来警告雷克萨斯的价格垄断行为。但是在处罚之后,并未对雷克萨斯的终端售价产生较大的影响。
目前雷克萨斯ES车型依旧有加价行为,据小智实际了解到,目前上海地区雷克萨斯部分经销商需要加2万元左右才能够下定。熟悉雷克萨斯的朋友应该知道,雷克萨斯向来都是“先定后产”,特别是热销车型,在下定之后一般等待提车的周期为1-6个月。除了雷克萨斯ES之外,雷克萨斯RX和LX570车型都存不同程度的加价情况,前者最高加价3万,后者最高加价已经达到了30万元。
说到丰田埃尔法,作为不少明星和老板的座驾,在高端汽车消费者群体中颇受欢迎。方正的外观以及大量的车型改装方案,同时也让它成为了JDM爱好者和日本VIP改装爱好者的心头好。
小智在2016年和2019年都咨询过广汽丰田的销售朋友关于埃尔法的加价情况,结果都是相同的-加价30万。在加价下定之后,经销商便会将订单发往日本,一般是3-5个月左右方能提车。有趣的是,在各大保值率榜单中,丰田埃尔法经常能够获得保值率首位,由于加价过高,在购买丰田埃尔法一年之后,该车的保值率依旧达到110%。
听到梅赛德斯-奔驰,便能联想到豪华。但是当梅赛德斯后面加上迈巴赫,那么你能联想到什么?梅赛德斯-迈巴赫S级,加长车身、专属直瀑式格栅、迈巴赫车型独特的大饼轮毂就足够彰显个性,而豪华内饰打造的极致舒适性,便能够吸引老板们刷卡购车。
但是原价购车?不存在的。梅赛德斯-迈巴赫S级官方指导价为139.88万-319.88万元,其中普通版本车型需要加价5万元起。如果你想选择S680双调典藏版车型,享受双色车身带来的独特气质,那么你可能要在官方指导价319.88万的基础上,再加上70万元,那才有可能将这款落地价赶上宾利的梅赛德斯-迈巴赫带回家。如果觉得70万太多,那你可要知道梅赛德斯-迈巴赫S680双调典藏版的加价峰值是115万元,且买且珍惜吧。
奔驰G级作为硬派越野车的典范,同时兼顾了强力的越野性能和奔驰一贯的豪华气质。全新奔驰G级应用了家族最新的“双12.3英寸连屏”内饰,豪华感满满。而奔驰G级的AMG版本,自然是“王者中的王者”,G63也是无数人心中的Dream Car。
但是从梅赛德斯-AMG G级的市场行情来看,加价销售非常普遍。小智也特意询问了身边一位在去年全款购买了2019年 改款 AMG G63 先型特别版的朋友,当时该车官方指导价为245.8万元,最后落地价为324万元,除去购置税等费用,最终加价在50万元左右。而目前在售有两款车型,以G63 时光铭刻特别版为例,该车指导价为245.88万元,全国限量40台,目前市场加价行情已经到了125万元,但是在如此高昂的价格之下,依旧不愁销量,可能“有钱人的快乐就是这么朴实无华”。
以上便是7款热门车型的市场加价情况。其中,丰田RAV4荣放、本田皓影两款热门新车,虽然有加价的情况,但是小智猜测等到疫情过去之后,经销商应该会采取一定的降价措施也补足销量。而像汉兰达、迈巴赫S级、奔驰G级等加价“常青树”,那只能说不差钱且喜欢,买就对了。雷克萨斯LM预计于2月24日上市,目前厂商指导价为116.6万-146.6万,不出意外市场终端还是会继续加价销售,但是最终的加价程度是否超过埃尔法呢?值得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上汽旗下的汽车品牌有哪些?哪款值得入手?
有很多,分别是名爵、荣威、五菱,宝骏等,其中个人比较偏爱的是荣威,是款不错的轿车,这个系列的汽车都很不错。特别是荣威RX5很值得入手。
这款车的外观不像一些车型做得霸气,但是造型融入了中国的传统元素,非常的耐看。因为我本人也是比较传统,喜欢自己国家的东西。车灯设计:LED灯感觉**非常的高,亮度也是非常的亮。而且听说他是采用了一个“如意”的中国元素去设计。
搭载2.0T和1.5T两款缸内中置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具体来说,2.0T发动机最大功率220马力,峰值扭矩350牛米,百公里综合油耗最低8.1L;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69马力,峰值扭矩250牛米,百公里综合油耗仅6.8L。
荣威RX5的空间表现比较充裕,在同级别当中属于比较领先的这么一个水平,即使满载的情况下,也不会感觉到拥挤,符合一台主流紧凑型SUV的这么一个表现。
8、现在学什么技术好?
推荐学厨师。学厨师没有年龄与学历的限制,只要你想学、只要你喜欢,你就可版以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权
传统理念与现代经济的融合,为厨师行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厨师以其独特的职业优势,成为国家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吃,并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升华到享受阶层。这一需要预测着厨师职业作为朝阳产业,成为二十一世纪的热门职业。
如果你讲究实用性和受众面,你可以选择学习中餐;如果你喜欢优雅精致的环境,你可以选择学习西餐;如果你心灵手巧富有创意,你可以选择学习西点。
世间万物,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
9、2月份汽车销量巨惨:全国一共就卖出21.7万台!
早在2月18日推送的1月份销量文章里,K哥就已经说了,很“期待”2月份的汽车销量,看这次春节提早+“飞天老鼠”双管齐下到底会对国内车市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前段日子乘联会终于发布了2月份的全国汽车销量,K哥想到了销量会大跌,但是没想到会跌这么“惨”。。。
总体销量1月份169万台,已经是15年来最低了,但是2月份直接暴跌近90%!
整个2月份,全国一共就卖出21.7万台 —— 你猜这21.7万台里,都是些啥车?
咱们分成轿车和SUV两块来说。
2月份轿车销量排行
上汽大众 新朗逸 8263辆 -71.8%
东风日产 轩逸 5688辆 -77.9%
一汽大众 新宝来 4640辆 -70%
一汽大众 速腾 4368辆 -67.7%
特斯拉 Model 3 3900辆 --
广汽丰田 雷凌 3856辆 -60.8%
吉利 帝豪 3666辆 -77.1%
一汽丰田 卡罗拉 3481辆 -79.3%
一汽大众 迈腾 3327辆 -65.3%
北京奔驰 C级 3116辆 -68.3%
北京奔驰 E级 3017辆 -67.5%
上汽大众 桑塔纳 2908辆 -81.5%
广汽丰田 凯美瑞 2532辆 -66.2%
上汽通用 君威 2374辆 -63.5%
广汽本田 雅阁 2337辆 -77.6%
不知道一句“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用在这里合适不合适。。。因为2月份轿车销量的前三和上个月一毛一样 —— 只是大家的销量都狂掉了70%多。
朗逸没啥好说的,面对如此恐怖的新冠疫情,依然拿到了8263辆的数据,而且据说这8000+的销量,基本都是2月份最后一个星期。疫情基本稳定住之后产生的交易。
看来这一个年过去,钱包都捂不住了!
东风日产轩逸是东风系唯一一个上榜的车型。K哥查了下资料,发觉大部分东风系的工厂都在湖北省境内,所以2月份复工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只能“卖卖库存车才能维持的了生活这样子。”
而生产轩逸的工厂并不在疫情最严重的湖北省,而是在广州。虽然广州也受到了疫情的影响,但总归比湖北好一点。
新宝来没啥好说的,就是干不过朗逸,稳稳的被压一头。
速腾,自称是A+级轿车,尺寸上来说是比普通A级车大了一点,但是开起来其实差不多。但是怎么说速腾也是个全球车型,再加上最近有优惠,有销量也在情理之中。
万万没想到的是排行榜上的第五名 —— 特斯拉 Model 3!
别说前五了,你见过特斯拉销量进前十过?属实罕见!
K哥推测可能是因为传统车企主要依靠网点线下销售,这次疫情大多门店关的关,大多数人也都在家自行隔离,没销量也很正常。而对于特斯拉来说,线上销售的方式受疫情的影响没那么大~
这好像是新能源车型在轿车榜单里排名最高的一次,不知道等疫情过去,上海工厂火力全开的时候,毛豆3还能不能再次进入前十。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最近特斯拉事情也挺多,咱们国内:国产毛豆3深陷“换芯门”,官方虽然做出承诺,之后免费更换,但是难免有人心里膈应。
国外又被夏普投诉,被起诉侵权,涉及侵权的还是特斯拉的主要卖点(车载通信设备)。。。K哥感觉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市场表现。
雷凌没记错的话是第一次超过自己的兄弟卡罗拉(排名第八),相比1月份上升了一名,来到第六。
而本田雅阁堪堪卖出2000多辆,勉强挤进前十五。
事实上整个2月份,本田在华的销量为11288辆,同比大跌85.12%;而丰田在2月份的销量为23800辆,同比下滑了70.2%。都知道“两田”的销量,在中国汽车市场上素来豪横,看来强如丰田、本田,也依然没能逃过双重打击。
吉利帝豪是榜单前十五唯一的自主品牌,排名第七。问为什么能上榜的,看看街上跑的网约车都是啥车就明白了。
开个玩笑哈,这车说不上多优秀,但是三大件啥的没啥大问题,吉利品控又不错,性价比还是挺高的。
排名第九的迈腾。自从帕萨特出了“内个事儿”之后,迈腾就翻身农奴把歌唱了。毕竟大众B级就这两款。。。
CC:我呢我呢?
喜欢大众的,不选帕萨特就只能选迈腾了。
第十第十一北京奔驰二连坐。豪华车都能进销量前十了,有钱人还是多啊!
C级和E级的上榜,有点小意外,也有点小情理。C级自从换了1.5T+48V之后被人狂喷,最后闹的奔驰用优惠来促进消费;至于E级,马上就要改款,优惠也挺大的。面对如此便宜的奔驰,有拒绝的理由吗?
毕竟这可是奔驰啊!
说完了轿车,我们再来看看SUV部分的2月份销量 ——
长城汽车 哈弗H6 4033辆 -83.6%
长安汽车 长安CS75 3688辆 -65%
上汽大众 途观 3456辆 -72.8%
吉利汽车 博越 3117辆 -71.7%
北京奔驰 GLC 3093辆 -60.3%
奇瑞汽车 捷途X70 3007辆 -57.6%
一汽大众 探岳 2976辆 -38.6%
奇瑞汽车 观致5 SUV 2083辆 -31.4%
上汽大众 途岳 2006辆 -58.4%
奇瑞汽车 瑞虎8 1988辆 -53.7%
一汽大众 探歌 1940辆 -65.5%
长安汽车 长安CX70 1895辆 -58.2%
一汽丰田 RAV4 1823辆 -79.9%
吉利汽车 远景SUV 1722辆 -65.6%
广汽传祺 GS4 1634辆 -63.2%
2月份SUV一共卖了10.5万辆,这个数据相当于2004、05年的市场水平。
不过相比较轿车那边各种上上下下,空降第五的排名,SUV这边相对要稳定的多。
第一第二依旧是老面孔。
哈弗H6作为SUV市场的常青树,在疫情这种特殊时期,依旧占据了榜首的位置。SUV每年都有新的出现,厂家也在不断的换新、换代,唯有我大哈弗H6巍然不动,笑傲冠军。
卖这么好的原因之前也说过,已经不单单是产品本身或者是价格的原因了,如此庞大的销量造就了一种口碑,口碑带来的效应是无法估计的。
大众系的SUV在2月份的表现也不错,途观、途岳、探岳以及探歌悉数上榜。
值得一提的是北奔的GLC。上个月GLC就拿到了第五名的好成绩,而在混乱不堪的2月份,GLC还是第五!
3093辆的成绩甚至高于下面那些比他便宜很多的SUV???
啥情况?都这么有钱么???
去年骂奔驰不是骂的很厉害么,这才两个榜,咋就有三个奔驰的车了呢?
K哥不明白啊不明白!
令K哥感到惊讶的是 —— 观致5也能上第八?我曾经一度一位观致已经“凉凉”了,去查了一下,去年同期他的销量是3036辆,2月份SUV销量前十中,观致是收到疫情影响最低的。
但是如果没有疫情,观致5也不可能有这个排名。这也说明国内仍然有车友记着观致这个牌子。
不过本田CR-V竟然没上前十五,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已经上榜的车企都这么惨了,那么没上榜的呢?
以北京现代、起亚为主的韩系车,2月份一共就卖了3000辆,同比大跌95%。而在去年一度风光无限的沃尔沃,也因为疫情销量大跌81.5%,2月份卖了1205辆。
更惨的是英菲尼迪,2019年好不容易把销量拉成了正增长,然后疫情一来,2月份卖出了 —— 0辆。。。
有人说2月份因为疫情的影响,这个销量的参考性和实质性意义都不大。对于年销量数十万上百万的大车企来说,没错;但是对于那些原本就举步维艰的车企而言,这是一次莫大的考验。
别说能不能打个翻身仗,活不活的下去都是个问题。
究竟几月份车市才能回暖,尚未可知,但是至少,身在杭州的K哥现在可以摘下口罩呼吸口新鲜空气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