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销售 > 中美汽车价格收入比

中美汽车价格收入比

发布时间:2021-11-12 16:12:35

1、中美车市2019年全年汽车品牌销量对比,丰田美国排第二

2019年的汽车销量已经相继出炉,在这一年里,汽车行业有不少大事发生,总的来看寒流依旧笼罩在车市上空,至少从车企厂商销量数据来看,跌的要比涨的多。国内车市遇冷,国外车市表现又如何?日前美国全年销量发布,我们今天就来对比一下,两个车市销量TOP10,有什么明显的不同。

图注:美国2019年汽车品牌销量前十

先来看看美国汽车市场品牌全年销量前十,从上图可以看出,第一到第十分别为福特、丰田、雪佛兰、本田、日产、Jeep、RAM、斯巴鲁、现代、起亚。其中美系品牌占据4席,日系品牌占据4成名额,其余两席被韩系品牌包揽。而且榜单中福特、丰田、雪佛兰、日产、吉普共5个品牌和2018年销量对比有一定程度的下滑,跌幅最为明显的就是日产,同比下滑8.7%。

日系车在美国车市的表现并非那么一帆风顺,从市场份额占比来看,美系品牌占比高达34.43%,日系品牌占比32%,美系车的地位和受欢迎程度还是比日系车更高一些,当然不排除是本土品牌更懂消费者喜好的因素影响。

再来看看国内车企厂商排名,根据乘联会发布的2019年1-12月车企厂商零售销量排行榜来看,和美国车市销量前十的品牌对比还是有明显的不同。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德系车占比,在国内车市,大众品牌一家独大,市场占比高达19.5%,而在美国市场品牌销量前十榜单中,大众甚至还未上榜。从具体销量来看,大众全年在美国累销只有363322辆,而在中国车市仅12月单月品牌销量就超44万大关,受欢迎程度差距一目了然,大众果然是“中国的大众”。

另一个不同还体现在韩系品牌,在国内车市北京现代位列榜单第十二位,并未跻身前十,并且市场份额占比只有3.4%,而在美国车市,现代占比4.03%,起亚占比也高达3.6%,韩系车在中国车市目前的销量处境和地位每况愈下,领动作为最畅销的韩系车,2019年甚至未能跻身轿车榜单前十五名。

另一个区别还体现在美系品牌,在美国本土车市,得益于皮卡等更适合当地用车环境的产品销量贡献,福特品牌常年稳占销量冠军宝座,但是在国内车市,福特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销量寒冬,主力车型相继折戟,换代福克斯也并未迎来预料中的水花,近日登场的锐际到是有一定的话题度,但是实车尚未到店,而且面对大众等合资品牌强有力对手的攻势,锐际能走到什么程度还尚未得知。

不过两个车市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比如日系品牌都比较畅销,在国内车市本田和丰田都是榜单中为数不多的销量正增长的代表,日产只有0.5%的轻微下滑,远低于车市整体跌幅。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个小小的不同,就是斯巴鲁这个日系品牌,在中国车市属于小众品牌,月销量并不出彩,斯巴鲁在美国全年累销超70万大关,这个数据在国内车市相当于北京现代的全年销量,只能说比起丰田和本田等品牌适应范围更广的车型来看,斯巴鲁的产品还是不太符合中国车市消费需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同一款车美国和中国的售价差有多大?

现在很多车型都是属于全球车型,所谓的全球车型就是无论在哪一个国家销售,其车型都是没有差别的。不过,即使是这样,同一款车在每个国家的售价都是不一样的。比如说中国和美国,很多车型都是相同的,但是其售价差别就很大。特别是一些豪车,其价差非常的明显的,而这也是为什么走私车那么便宜的原因。

这些车型在国内都上百万的豪车,但是在美国的售价,折算成人民币的话,都不超过百万,当然,除了布加迪威航。因此,可以看到,除了布加迪威航之外,其他车型中国,差价最高的是路虎揽胜顶配车型,其差价高达240万。

等于说,用在国内购买路虎揽胜顶配车型的钱,在美国可以购买到3辆。同样的,即使除开路虎揽胜顶配车型,其他车型也是如此,用国内的售价,最少都能在美国买到两辆同款车型。

国内售价那么高的原因,其实还是因为关税的问题,差价那么高,关税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可以看从上表中看到,排量越高,其综合税率就越高,其中大于4.0L车型的综合税率达到143%,也就是说交的这个税都可以多买一辆车了。

而相对,在上面提到的这些豪车,基本上都是在3.0L以上的排量,那么其中综合税率最低都要95%,也是差不多一辆车的钱。

不过,这样高的关税也就增加了一辆车的成本,但是从开始的差价来看,是达到了3倍的价格。其中这多出的1倍价格,也就是市场定价的问题了。因为本身关税高,厂家需要多赚钱,所以只能再提高一倍的价格进行销售,才能赚到同等的利润。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中国人对于品牌的执着追求,因此,在国内这些豪华品牌的品牌溢价相对来说,比美国都要高出一些。

3、利润才是根本?中美同级车横向对比——中型轿车篇

自中国车市销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单一市场以来。各大汽车品牌越来越重视旗下产品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在此背景下,有些厂商开始加大营销力度,大量推出“配置优秀价格公道”的产品,也有一些厂商,仍然躺在自己以往的功劳簿上,对中国消费者采取“低配高价”的歧视性营销策略。

那么,在中国市场上,哪些品牌的产品性能价格比较高,哪些品牌的产品存在低配高价问题呢?带着这些疑问,云生将开始名为《利润才是根本?中美同级车横向对比》系列,用详实的数据向消费者揭示中国市场上各个厂商对待中国消费者的真实态度。希望读者可以通过本文,看看自己中意的目标车型,到底是否真正值得购买。

本篇为系列文章的第五篇,豪华品牌中型轿车横向对比。本文对比的车型包括:

本文价格对比的方法是见下图:

举例,一辆轿车A(排量2.0L)在美国市场和中国市场同步上市,美国市场指导价3万美元,在中国市场售价30万RMB。那么轿车A在中国市场的指导价是否合适呢?

我们假设这辆车是原装进口车型(关税15%),考虑关税后这辆车的价格为3.45万美元。考虑消费税(2.0L排量对应的税率为5%,并不高),车辆的价格变为3.63万美元。考虑销售环节的增值税(税率13%),车辆的价格变为4.1万美元。最后考虑汇率(按照7考虑),这辆车考虑税负成本后实际的价格为26.67万RMB。而国内市场这款车的指导价为30万RMB,足以说明商家利用“提高指导价”的方法获取了额外的利润。

由于选择的车型较多,为限制篇幅,动力系统仅对比输出功率。

为方便读者理解相关产品的中美区别,价格对比和动力对比的差异,将统一用百分比表示。

A.?奥迪、宝马、奔驰

车型方面,奥迪A4L、宝马3系、奔驰C级都属于轴距2900mm一级的中型轿车。

动力方面,奥迪A4、宝马3系和奔驰C级在美国市场的主流动力系统为2.0T发动机,输出功率250hp一级。中国市场上,奥迪和宝马采用了“同排量低功率”的2.0T发动机,奔驰采用了1.5T发动机。相应的,A4L 35型动力比美版A4降低20%,宝马320Li和奔驰C级动力比美版降低39%。在笔者看来,动力简配到150hp级的宝马3系和奔驰C级,除了车标以外已经完全不如现在的中国品牌精品车型,只是在利用中国消费者“认品牌不认性能”的购车观,从消费者钱包里榨取利润。笔者建议消费者购买时,尽量选择动力水平与美版车型相同的车型(比如A4L之类)。

价格方面,不论是A4L、3系还是C级,在美国市场的指导价都在35万元左右,只有A4L定价稍高,达到了39万元。到了中国市场,A4L的指导价较为靠谱,宝马3系和奔驰C级都存在定价虚高问题。就单一车型来说,奥迪A4L 40型,动力系统与美版相同的情况下,价格比美版对标车型低16%。宝马330Li的指导价比美版对标车型高15%。奔驰C300L的指导价比美版对标车型高38%。

在国产化后成本更低的情况下,奔驰C级在中国市场的定价,硬生生比在美国市场高接近40%,可见奔驰如何利用自己的“品牌影响力”从中国市场上赚取“信仰税”。

B.?雷克萨斯、英菲尼迪、讴歌

车型方面,日系三强体现出了差异化。雷克萨斯IS轴距2800mm,在豪华中型轿车中只能算是“小身板”,英菲尼迪Q50L和讴歌TLX在加长后,轴距达到2900mm一级,满足了中国消费者“空间越大越好”的购车需求。

动力方面,日系三强也体现出巨大的产品差异。美国市场上,雷克萨斯IS的动力输出与德系BBA相同,都是250hp一级。英菲尼迪Q50由于采用了强大的3.0T发动机,动力输出达到了300hp一级,领先于德系竞品。只有讴歌TLX,目前还在利用老旧的2.4L发动机,200hp的输出已经落后于市场主流水平。中国市场上,雷克萨斯IS和讴歌TLX-L的动力系统做到了中美一致,英菲尼迪Q50L在中国市场采用了2.0T发动机,虽然动力水平低于美版,但是仍然可以看做适合中国市场的调整。

价格方面,日系产品的价格比德系品牌要“亲民”一些,折算后的价格大约在30万元一级。在中国市场,日系产品的表现也较为靠谱,定价均低于美版对标车型。其中,Q50L的定价比美版对标车型低13%,体现出了厂商对消费者的诚意。

C.?凯迪拉克、林肯

车型方面,凯迪拉克CT5的轴距达到了2900mm,林肯MKZ由于采用了与蒙迪欧相同的平台,轴距为2850mm一级,已经小于市场主流水平。

动力方面,美版CT5和MKZ均采用2.0T发动机,输出功率250hp,与德系BBA相同。其中,林肯MKZ的混动车型由于采用2.0L发动机,综合功率为188hp。在中国市场上,除了林肯MKZ采用2.0T低功率发动机外,其余车型与美版采用相同的动力系统。

价格方面,在美国市场,CT5的价格为35万元一级,MKZ的定价为35~40万元一级。在中国市场,这两款车型的定价要亲民的多。CT5的定价不到30万元,比美版低9%。林肯MKZ 2.0L混动车型的定价只有30万元,比美版对标车型低27%;MKZ 2.0T低功率型定价更是只有25万元,比美版低27%;MKZ 2.0T高功率版定价为35万元,仍然比美版对标车型低14%。从凯迪拉克和林肯的定价我们可以看到,只要厂商愿意,完全可以把产品做到“中美同配同价”。

D.?沃尔沃、捷豹

车型方面,换代后的沃尔沃S60与美版采用了相同的平台,轴距尚未达到2900mm,但是对沃尔沃统一产品线降低成本有帮助。捷豹XEL的轴距为2900mm一级,达到了市场的主流水平。

动力方面,欧系产品一向比德系产品和日系产品要大气。沃尔沃S60 T5和捷豹SE S型动力为250hp一级。在此之上,沃尔沃S60 T6和捷豹XE R-Dynamic的2.0T发动机达到了300hp,已经高于德系BBA同类产品。沃尔沃S60 T8型由于采用了强混系统,动力输出更是达到了400hp一级,远远领先于同级竞品。在中国市场上,欧系产品的动力优势远远没有体现出来。沃尔沃S60不仅取消了T6车型,还推出了T3和T4这种“卖商标”的动力简配车型。捷豹SEL也推出了“同排量低功率”发动机的200PS型。看来沃尔沃和捷豹拿准了中国消费者重视“商标”胜过重视“动力”的观念,把“动力简配”进行的非常彻底。

价格方面,沃尔沃S60 T5型定价在30万人民币左右,T6型定价在35万元一级,比起德系产品性价比稍高一些。捷豹XE则体现出了所谓的“老牌豪华品牌”,定价比德系产品要高,S型价格达到了40万元,R-Dynamic型定价达到了接近40万元。中国市场上,由于市场占有率的影响,沃尔沃和捷豹的定价低于美国市场。沃尔沃S60型似乎对自己的产品很有自信,将T3和T4型的价格与美版T5型定得一样高,至于国内的S60 T5型,则比美版T6型还高13%。反而是最先进的S60 T8型,价格比美版对标车型低13%。捷豹的情况与沃尔沃类似,200PS型定价还不到30万元,250PS型价格也与美版对标车型基本一致。

E.?全文总结:

E1. 动力简配车型:

由上表可见,在豪华中型轿车领域,大量车型存在动力简配问题。就简配行为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同排量低功率发动机”。宝马320Li、沃尔沃S60 T3/T4、奥迪A4L 35型是其中的代表。由于大部分中国消费者还停留在“品牌外形第一”的阶段,车企就利用这一点,在中国市场投放低功率发动机来降低成本多赚钱(同时配套的还有提高高功率发动机车型指导价的措施)。动力降低之后,宝马320Li、沃尔沃S60 T3、奥迪A4L 35型的功率输出只有150hp左右。现在中国品牌的2.0T发动机功率纷纷达到200hp以上,这些动力简配后的豪华品牌,能带给消费者的豪华感,也仅限于“车标”和“身边不明真相群众的恭维”了。

“降低发动机排量”。英菲尼迪Q50L、奔驰C200L/C260L。由于中国国情,国家为限制乘用车排量,采用了严格的消费税政策。对于3.0L排量,消费税率为12%;2.0L排量,消费税率为5%;1.5L排量,消费税率为3%。为了降低成本,英菲尼迪Q50L放弃了美版的3.0T发动机,在中国市场采用了2.0T的发动机。奔驰的手段更加彻底,索性开发了1.5T的发动机,供中国消费者使用(1.5T这种发动机在美国市场是不能入豪车消费者法眼的)。调整发动机之后,Q50L的功率输出仍然达到了200hp一级,可以给消费者足够的“动力自信”,但是奔驰C200L简配后的输出功率只有150hp一级,和定价10万元左右吉利帝豪GL的1.5T发动机(177hp)一个级别。不知道在高速上奔驰C200L的车主发现自己超车时的加速性和吉利的入门级产品一样,会有什么感受?

E2. 价格虚高车型:

从定价来看,豪华品牌中型轿车的定价比起SUV要收敛很多,只有三款车型的指导价高于美版对标车型10%以上。

其中,奔驰C300L的定价是“最不友好”的。美版C300的定价只有41400美元,含税折算后约合34.5万元。但是到了中国市场,一下子把定价提高到47.5万元,比美版车型一下子贵了13万元。在中国市场,奔驰通过长时间的“品牌营销”和“媒体洗脑”,成功的塑造了自己“高人一等”的品牌形象。形象上来了,价格也跟着上来了,C300L在中国市场多出的13万溢价,没有变成消费者用的着的配置,却变成了“北京奔驰”的利润。

E3. 货真价实车型

由上可见,豪华中型轿车还是有几款“货真价实”的产品。

第一个要提出表扬的是林肯MKZ,动力系统与美版相同的前提下,定价比美版对标车型低20%以上。

第二个要提出表扬的是奥迪A4L 40型、林肯MKZ 2.0T高功率型、沃尔沃S60 T8型和英菲尼迪Q50L型,国内版指导价比美版低10%以上。

以上车型的存在,充分说明了其他车型“同排量功率发动机”、“指导价虚高”等市场表现的虚伪。也说明只要商家愿意,国产化后的豪华中型轿车,动力配置完全可以做到中美一致,同时价格低于美版对标车型。

E4. 考虑优惠后的性价比

考虑到市场优惠之后,部分车型的溢价率发生了变化,分为两种情况:

“价格仍然虚高的”,奔驰C300L由于市场优惠力度小,38%的溢价率仍然存在。宝马330Li在优惠之后,价格已经基本与美版对标车型一致,具备一定的性价比。沃尔沃S60 T5型优惠,价格比美版T6型高4%,存在溢价虚高问题。

“性价比出色的”,林肯MKZ的2.0T低功率版、2.0L混动版和奥迪A4L 40型,优惠后价格已经比美版车型低30%以上。英菲尼迪Q50L发动机降为2.0T后,优惠后价格也比美版对标车型低26%。

把林肯MKZ和奔驰C300L一比较,我们发现,同样作为豪华品牌,只是因为市场占有率和营销策略不同,其溢价率的差异可以有70%以上。笔者建议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除了看媒体的试驾和身边朋友的购买建议,还要看一看不同商家的市场策略,把定价明显高于合理水平的车型排除(说的就是C300L),尽量选择为了打开市场而大幅度优惠或者定价靠谱的产品。这样才能把自己的购车预算换成实实在在的配置,而不是别人眼里的,经过商家层层包装和洗脑形成的“面子”。

云生说车,坚持用硬核数据为您揭示车市真相。

想了解更多文章的话,欢迎关注笔者公众号“云生说车”,或者百度《货比货得扔?中美XX车型综合对比》。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中美车型售价对比 最高差4倍!差在哪里?

国内10万元左右的车型平均售价比美国高出1万元以上;国内15万元左右的车型平均售价比美国高出5万元;而20万元到30万元的车型与美国差价最大,高出了10万元左右,成为价格差异曲线中最明显的转折点;到达百万元时差距再次明显加大。 进口车型的中美价格之差毫无疑问是所有车中最惊人的,这与国内消费者对“进口货”的高度认可密不可分。通过相关调查数据得出,国内进口车的价格已达美国的230%。其中,奥迪Q7 4.2L车型的国内售价是美国价格的330%。差价最惊人的当数BMW760Li,国内车价比美国整整高出112.81万,奥迪A86.0L的差价也超过100万。 较高的税费(税、消费税、增值税)和层层代理的销售方式推高了进口汽车价格;而国产化后的国际品牌汽车依据进口车(含运费、税费以及代理商赚取的差价)进行定价,导致同样的车型,中国比美国的价格要高。可以说是相关政策与还尚不成熟的中国汽车市场共同促成了这一局面。

5、中美汽车价格差异那么大,中国汽车行业以后应该怎样发展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价格差距这么大呢?
接下来就几大零部件总成的外资占领情况给大家做一简要介绍。以下企业均为外商独资、控股或参股,企业的利润全部或部分流向了国外;而通过技术引进实现国产化的零部件公司不在本文讨论之列,因为利润仍然留在中国。
1、汽油发动机:
毫无疑问,日本三菱几乎垄断了所有不能自产发动机的自主品牌汽车的汽油发动机供应。在中国整车市场占有率并不高的三菱公司在当时中国汽车界巨子仰融先生的牵线搭桥之下,1997年在辽宁沈阳设立航天三菱、1998年在黑龙江哈尔滨设立东安三菱,分别生产中等排量和小排量的汽油发动机,为当时的哈飞、东南、华晨等公司配套。随着1999年前后奇瑞、吉利、华晨、比亚迪等自主品牌的崛起,在它们建设之初都不能自产发动机的情况下,三菱在华投资的这两个发动机公司的业绩突飞猛进,着实赚了不少钱。
据不完全统计,使用东安三菱发动机的车型有:比亚迪F3,华晨骏捷,东南蓝瑟、菱悦、希旺,哈飞赛马、赛豹,众泰5008,风行景逸,长丰飞腾……
使用沈阳航天三菱发动机的车型有:比亚迪F6,华晨尊驰、骏捷,金杯海狮,奇瑞东方之子,福特全顺,江淮宾悦,上海英伦TX4,帝豪EC8,东南菱悦、君阁、戈蓝,江铃陆风,海马3,柳汽风行MPV,长丰猎豹,长城哈弗、嘉誉,华泰特拉卡,北汽域胜、骑士,福田蒙派克、风景,郑州日产奥丁,中兴无限、威虎,曙光傲龙、旗胜……
2、柴油发动机:
在轻型柴油发动机方面,五十铃无疑是王者。这家日本柴油发动机和商用车巨头早在1984和1985年就在中国四川重庆和江西南昌分别成立庆铃汽车和江铃汽车,开始生产五十铃皮卡、轻卡和与之配套的4JB1发动机。随着福特全顺、福田风景等轻客的下线,五十铃发动机更是在轻客市场找到了蓝海。现在,中国几乎所有的皮卡、轻卡、轻客上用的柴油机都采购自五十铃或使用五十铃技术生产。
在重型柴油机方面,美国康明斯公司则独占鳌头。这家美国独立发动机制造商仅在整机生产方面就在中国建立了4家公司:东风康明斯、西安康明斯、重庆康明斯、福田康明斯,配套范围则涵盖了东风、陕汽重卡、重庆铁马、福田欧曼等重卡企业,宇通、金龙、青年、中通等客车企业,以及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等工程机械企业。可以说,康明斯几乎垄断了中国高端重型柴油机市场。
3、电喷系统:
为了满足越来越严格的排放要求,目前国内生产的所有汽车上都必须安装电喷系统。德国博世、美国德尔福、日本电装(属于丰田集团)几乎垄断了所有中国电喷市场份额,其中德国博世的市场份额一家独大,超过了60%。
从自主品牌到外资品牌、从轿车到卡车、从汽油车到柴油车,中国消费者每买一辆车就会向上述三家外企贡献上千元的利润。
4、重型变速器:
美国伊顿、德国采埃孚两家公司不仅控制着全球重型变速器的研发和销售,更是几乎垄断了中国重型变速器市场。早在1980s中国改革开放伊始,伊顿和采埃孚就将重型变速器制造技术分别有偿转让给了陕西汽车制造厂和四川汽车制造厂,为当时同期引进的斯太尔重卡车型配套,两者后来演变为中国重型变速器市场的两大霸主:法士特和綦江齿轮(綦江县是凤姐的家乡)。
现在,两家国际变速器巨头均已在中国设厂。美国伊顿1997年在上海独资设厂生产重卡变速箱,专注高端市场;2003年与法士特、湘火炬合资成立伊顿法士特齿轮(西安)有限公司,为中国重汽、东风、一汽、福田等厂家配套;2004年与一汽合资成立一汽伊顿变速箱有限公司,主要配套解放重卡。
德国采埃孚1998年在苏州独资设厂生产客车用变速器,2004年与上汽合资设厂生产轿车用变速器,2005年在杭州独资设厂生产卡车用变速器,2010年又与多年的合作伙伴綦江齿轮实现合资进一步拓展中低端市场。
无论中国重卡市场的竞争如何惨烈、利润率如何下降,潜伏在幕后的伊顿、采埃孚两家外企都会偷笑着坐收渔利。
5、轿车变速器:
丰田控股的爱信公司是全球最大的自动变速器生产商以及全球第5大汽车零部件公司,已经将触角延伸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各个角落。1996年合资成立唐山爱信齿轮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手动变速器,尔后于2003年变为外商独资企业;2004年合资成立天津艾达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生产自动变速器。
据不完全统计,使用爱信变速器的外资品牌有:保时捷、悍马、雷克萨斯、沃尔沃、吉普、三菱、马自达、现代、起亚、铃木、菲亚特、阿尔法罗密欧、五十铃、日野、大发……
使用爱信变速器的合资品牌有: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一汽奥迪、北京奔驰、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一汽丰田、广汽丰田、长安铃木……
使用爱信变速器的自主品牌有:比亚迪、东南、长城、华晨、长安、名爵、荣威、一汽奔腾、东风风神、广汽传祺……
亲爱的愤青们,如果要抵制日货请问我们能买什么车?
6、汽车内外饰部件:
以美国江森自控、德尔福(原通用汽车零部件分部)、伟世通(原福特汽车零部件分部)、法国佛吉亚为代表的跨国零部件巨头,不但为国内汽车厂商制造座椅、仪表台、扶手、车门内饰、车顶内饰、保险杠、车灯、雨刮、空调等内饰、外饰部件,更是在车型设计之初就参与内饰与外饰的设计。上述几家公司为几乎所有的国内乘用车生产企业设计、制造内饰与外饰部件。
7、天窗系统:
从高端的劳斯莱斯、宾利到低端的奇瑞、夏利,车上用的天窗竟然都来自同一公司——德国伟巴斯特。德国伟巴斯特1936年获得第一个天窗专利,现在在全球汽车天窗的市场占有率超过70%。伟巴斯特为几乎所有的国内合资品牌、自主品牌供货。
8、轮胎:
从低端的韩国锦湖、韩泰,到中端的美国固特异、意大利倍耐力、日本邓禄普、普利司通、优科豪马,再到高端的法国米其林,无一不是清一色的外资。国产轮胎的市场大多仅局限于微型车和商用车。
9、汽车外观设计:
不但会计师事务所领域有全球四大,汽车设计领域也有全球四大:博通、宾尼法瑞那、乔治亚罗、意迪亚,来自意大利的这4家公司为全球所有主流汽车公司设计过外观。
博通一直是兰博基尼、菲亚特、玛莎拉蒂的稳定合作对象;宾尼法瑞那则与法拉利结为挚友,几乎垄断了法拉利的全部产品设计,1950s初还生产了27000部阿尔法罗密欧Giulietta车型,通用也是它的常客,请宾尼法尼亚设计了别克Lido50、凯迪拉克敞篷车、雪佛兰鲁米娜MPV、第二代大宇旅行家(即国产的别克凯越)等车型;大名鼎鼎的乔治亚罗则设计了大众高尔夫、帕萨特、奥迪80、布加迪、西亚特、菲亚特熊猫、朋多、乌诺、蓝旗亚Delta等多款经典车型。
1996年宾尼法瑞那为哈飞汽车成功设计了“中意”微面,标志着全球四大开始进军中国市场。宾尼法瑞那先后又设计了哈飞赛豹、路宝、江淮同悦、奇瑞A3和M14、长丰飞腾等;乔治亚罗的作品则有华晨尊驰、骏捷、一汽奔腾、东风风神H30等;意迪亚则有第一代别克君越、陆风风尚、长安CM8、奔奔和海马3等作品相继问世;博通作品较少,目前只有昌河爱迪尔和奇瑞瑞麟G6。从2004年开始,它们干脆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目前宾尼法瑞那有1/3的业务来自中国,意迪亚的中国业务则占总收入的40%。
10、发动机设计:
奥地利AVL、德国FEV、英国Ricardo是当今全球三大独立发动机设计公司,再加上专注于柴油机领域的意大利VM,四家公司垄断了国内自主品牌的发动机设计。
奥地利AVL是全球最大的发动机设计公司,向包括奔驰、宝马、福特、通用在内的几乎所有汽车整车及发动机制造企业提供发动机设计服务及发动机测试设备。AVL因2006年向奇瑞出售发动机技术而在中国一夜成名。其实AVL在中国的足迹源远流长,其创始人李斯特先生早在1926年到1932年就任教于上海同济大学;1987年,AVL协助机械工业部制定了《中国内燃机发展系列型谱》、《中国柴油机烟度排放标准》;1999年与国家科技部合资成立了厦门海腾发动机测试设备有限公司。目前AVL在中国的客户主要有:奇瑞、潍柴、锡柴、大柴、上柴、云内等。
与法拉利、兰博基尼、玛莎拉蒂处于同一城市的意大利VM公司,上世纪曾为路虎揽胜、罗孚800、阿尔法罗密欧提供过发动机,现在使用VM柴油机的车型则包括凯迪拉克CTS、吉普大切诺基、自由人、雪佛兰科鲁兹、科帕奇、景程、克莱斯勒大航海家等。2004年开始,江铃、华泰、长丰、长城、上汽相继购买了VM的柴油机制造技术及关键生产设备后开始生产自己的柴油机。
德国FEV早在1980s就开始向广西玉柴出售发动机技术,目前其在中国的主要客户包括:一汽、上汽、华晨、陆风、玉柴、云内等。
英国Ricardo早在1930s就开始向伦敦巴士和法国雪铁龙提供柴油机,近些年的主要成就是为奥迪R8和布加迪威龙设计了DSG变速器、帮助宝马优化K1200系列摩托发动机、帮助迈凯轮设计了其第一款发动机M838T等。目前Ricardo在中国的客户包括:一汽、上汽、长城、力帆等。
由以上事实我们可以轻易地看到,核心、关键零部件技术均被外资把持,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公司只能完成前期的市场调查、产品定义、外观及内饰设计,中期的冲压、焊装、涂装、总装、检测,以及后期的经销商招募、销售管理等步骤。而其中前期的市场调查多是委托AC尼尔森等国际市场调查公司完成,外观设计多是委托意大利都灵街头多如牛毛的汽车设计公司完成,内饰设计多是委托美国江森自控等公司完成;后期的经销商招募的标准就更低了,不管以前卖没卖过车,也不管以前是卖电缆还是卖家电的公司,只要你有资金、认同我所谓的“企业文化”就能取得销售权。中国本土汽车公司越来越像电脑城的组装门店,只要能够“整合全球造车资源”,就能攒出一辆整车。
越来越多的中国车企在发展的过程中选择了外包这一速成方式,但中国企业的外包跟外企的外包有着本质区别。外企是把自己不屑于干的流程外包给中国企业,而中国企业则是将自己不会干的流程外包给外企。巴西、墨西哥等拉美国家30年前就享受过中国当今高速的发展速度,但由于没有及时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升级,至今还在充当发达国家制造基地的角色。

6、利润才是根本?中美同级车横向对比——大型SUV篇

自中国车市销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单一市场以来。各大汽车品牌越来越重视旗下产品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在此背景下,有些厂商开始加大营销力度,大量推出“配置优秀价格公道”的产品,也有一些厂商,仍然躺在自己以往的功劳簿上,对中国消费者采取“低配高价”的歧视性营销策略。

那么,在中国市场上,哪些品牌的产品性能价格比较高,哪些品牌的产品存在低配高价问题呢?带着这些疑问,云生将开始名为《利润才是根本?中美同级车横向对比》系列,用详实的数据向消费者揭示中国市场上各个厂商对待中国消费者的真实态度。希望读者可以通过本文,看看自己中意的目标车型,到底是否真正值得购买。

本篇为系列文章的第四篇,豪华品牌大型SUV横向对比。本文对比的车型包括:

本文价格对比的方法是见下图:

举例,一辆轿车A(排量2.0L)在美国市场和中国市场同步上市,美国市场指导价3万USD,在中国市场售价30万RMB。那么轿车A在中国市场的指导价是否合适呢?

我们假设这辆车是原装进口车型(关税15%),考虑关税后这辆车的价格为3.45万USD。考虑消费税(2.0L排量对应的税率为5%,并不高),车辆的价格变为3.63万USD。考虑销售环节的增值税(税率13%),车辆的价格变为4.1万USD。最后考虑汇率(按照7考虑),这辆车考虑税负成本后实际的价格为26.67万RMB。而国内市场这款车的指导价为30万RMB,足以说明商家利用“提高指导价”的方法获取了额外的利润。

由于选择的车型较多,为限制篇幅,动力系统仅对比输出功率。

为方便读者理解相关产品的中美区别,价格对比和动力对比的差异,将统一用百分比表示。

A.?奥迪、宝马、奔驰

车型方面,国内市场上奥迪没有投放大型SUV,宝马X7和奔驰GLS属于轴距3100mm的大型SUV。

动力方面,美国市场的宝马X7和奔驰GLS的动力系统有一定的相似性,包括输出功率350hp级的3.0T发动机和输出功率450hp级的4.0T发动机(宝马是4.4T)。国内市场的宝马X7和奔驰GLS采用不同的配置策略,宝马X7的动力系统与美版做到高度一致;奔驰GLS在中国市场取消了4.0T发动机。看来奔驰对自己旗下的GLS颇为自信,认为在中国市场与BMW竞争靠“商标”就行了,动力什么的不重要。

价格方面,宝马X7和奔驰GLS也是一如既往的“土豪”。国内版X7 40i的价格比美版X7 40i高35%,国内版M50i比美版X7 M50i还高16%。奔驰GLS也是类似情况,国内版GLS450 比美版GLS 450贵38%,其定价仅仅比美版更高级别的GLS 580便宜12%。奔驰和宝马的“信仰税”可见一斑。

B.?雷克萨斯、英菲尼迪、讴歌

车型方面,雷克萨斯LX、英菲尼迪QX80名义上属于大型SUV,讴歌中国市场没有此级别商品。不过话说回来,雷克萨斯LX的轴距仅有2850mm,按照现在的标准只能勉强算上中大型SUV。英菲尼迪QX80的轴距达到了3000mm级,虽然小幅度落后于德系同级产品,但是也勉强进入了大型SUV的门槛。

动力方面,不论是LX的5.7L发动机,还是QX80的5.6L发动机,其动力输出都是400hp级,介于德系同级别低端产品和高端产品之间(X7、GLS之类产品的动力输出在350hp到450hp之间)。

价格方面,日系中大型SUV的定价比德系产品要厚道的多。LX在中国市场的定价与美国市场基本一致,QX80在中国市场的定价也仅仅略高于美国市场同级产品定价,两款产品的定价都属于“良心价”。此外,LX和QX80的价也说明“豪华进口大型SUV”其定价也完全可以做到中美一致。

C.?凯迪拉克、林肯

车型方面,凯迪拉克Escalade和林肯Navigator都属于轴距在3100mm以上的大型SUV,其中凯迪拉克Escalade的轴距更是达到了3300mm级别,从“体格”上来说傲视同级所有竞品。

动力方面,Escalade采用了传统美系大排量发动机,6.2L的豪华发动机能够输出420hp的动力,仅略低于宝马X7 50i和奔驰GLS 580。林肯Navigator采用了中排量增压发动机的“打鸡血”方法,动力输出更是达到了450hp,其动力输出和X7 50i和奔驰GLS 580处于一个级别。林肯这款3.5T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已经达到了德系4.0T发动机的级别,技术水平还是非常厉害的。

价格方面,凯迪拉克和林肯的大型SUV没有延续旗下其他产品“货真价实”的优良品质。凯雷德的定价比美版Escalade高21%,领航员的定价比美版Navigator高15%,都属于“抬高指导价”的行为。

D.?全文总结:

D1. 动力简配车型:

由上表可见,在中大型SUV领域,动力简配的车型并不多,一款是奔驰GLS580,另一款是林肯Navigator。

对于奔驰GLS来说,在中国市场取消了动力强劲的GLS580型。国内版采用了统一的GLS450型,给消费者的选择太少。就动力上来说,GLS450型比GLS580型动力缩水24%。

对于林肯领航员来说,简配的手段是“同排量低功率发动机”。在美版输出功率达到450hp的3.5T发动机,在中国市场的输出功率竟然只有387hp,动力缩水14%。

就奔驰GLS和林肯领航员的中美配置差异来说,即使是豪华进口大型SUV,也存在对中国消费者的简配行为。

D2. 价格虚高车型:

从指导价上来看,大型SUV的溢价率竟然比中大型SUV要“收敛”一些,溢价最高的奔驰GLS也只有38%的水平。笔者判断这是因为在大型SUV领域,由于市场容量本身就小,而且相关车型不论在美国市场还是在中国市场,其定价已经远远高于正常水平,因此即使是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加价空间也不大的原因。

从豪华大型SUV的定价来看,合资和外资企业,正在利用中国消费者对于外国品牌的盲目崇拜和对SUV车型的盲目追捧,通过提高指导价的方法毫不留情的收割着消费者钱包里的三军将士。笔者建议,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可以优先选择不那么热门的车型,这样可以把自己钱包里的真金白银换成实实在在的配置,而不是变成商家的年终奖。

D3. 货真价实车型

由上可见,考虑国内市场优惠之后,豪华大型SUV还是有几款“货真价实”的产品。

第一个要提出表扬的是宝马X7 M50i,同样的4.4T发动机,国内版动力性比美版高16%,属于实实在在的增配。至于价格方面,16%的溢价率也可以说是针对动力增配带来的提价,在笔者看来属于合理行为。

第二个要提出表扬的是英菲尼迪QX80,在考虑到优惠以后,与美版采用相同动力系统的QX80比美版进口价格还低15%,相当于经销商给消费者进行了让利,而且这个让利还不少,与“关税”在同一级别。

第三个要说的是雷克萨斯LX,在不考虑加价的情况下,LX真真正正做到了中美一致,一方面动力系统相同,另一方面价格与美版也处于同一水平,不存在溢价率虚高的问题。

附录,本文所选车型优惠后中美价格差异,供有需要的消费者参考:

云生说车,坚持用硬核数据为您揭示车市真相。

想了解更多文章的话,欢迎关注笔者公众号“云生说车”,或者百度《货比货得扔?中美XX车型综合对比》。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同一款车,中美之间的价格差距会有多大?

对于一些全球性车型,由于受关税、汇率变动等一些因素的影响,不同国家间的售价也是有所不同的,甚至存在很大的差距。比如在中国市场一些“天价”的豪车在美国市场却能卖出“白菜价”,这难免让国内消费者心里不平衡。以下三款SUV在中国市场的售价均超过了30万,而在美国市场的售价甚至仅十几万,差距相当明显。

大众途昂

据悉,大众途昂在美国市场售价区间为3.05万-4.84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1-33万元),在中国市场售价区间为30.09万-50.59万元。其中在美国途昂3.6L V6版本车型起售价为3.1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2万元),而在中国市场途昂2.5T V6版本车型起售价为42.79万元。同为途昂V6车型,两者间的售价相差超20万元。

在国内七座SUV市场,大众途昂2019年的市场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根据乘联会公布数据,途昂2019年全年累计销量达8.21万辆,而12月份单月途昂销量达到1.06万辆,超越汉兰达,夺得当月七座SUV销量冠军。

途昂如此优秀的销量成绩,与其大幅降价有很大的关系。据悉,目前在一些地区终端市场途昂售价降幅已超过4万元。除此之外,途昂产品力在同级产品中也是很有竞争力的,超过5米的车长,加上接近3米的轴距使得途昂的内部空间表现很优秀,甚至第三排空间都很宽敞。

宝马X3

宝马X3在美国市场的售价区间为4.1万-6.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9万-45万元),而宝马X3在中国市场的售价区间为38.98万-47.98万元。宝马X3在两个国家的起售价相差近10万元。

作为豪华中型SUV,宝马X3在国内市场深受消费者喜爱。2019年全年宝马X3累计销量达12.21万辆,位居豪华SUV销量排行榜第三位,仅次于奥迪Q5L及奔驰GLC。由于宝马X3国产后并没有加长轴距,保持了良好的操控,但是这对于很多喜欢“大车”的消费者来说,吸引力明显不足。

Jeep牧马人

Jeep牧马人在美国市场的售价区间为2.39万-4.2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7-30万元),而在中国市场售价区间为42.99万-53.99万元。牧马人在中美两国的起售价竟有着近26万元的差距,这也令很多国内消费者大跌眼镜。

单从产品本身来看,牧马人的确是款很不错的越野SUV。但由于其油耗很高、配置低、隔音效果很差,而且由于市场保有量低,后期维修成本高,因此在国内市场销量比较差。但Jeep牧马人在美国市场的销量相比中国市场而言,相对要好很多。不过,根据美国《消费者报告》却显示,JEEP牧马人是2019年十大最差车型之一。

如此来看,是不是所有美国汽车都很便宜?其实并不全是这样的,很多车型在中国市场与在美国市场基本持平,甚至有些车型在中国市场要更便宜一些。比如,丰田亚洲龙在中国市场售价区间为19.98万-28.98万元,而在美国市场售价区间为3.58万-4.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5-30万元),相差也并不算大。同时由于一些车型的配置和动力系统存在差距,因此价格上存在差距也就可以理解了。

(本文由文武车道新媒体工作室原创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文武车道,本文作者:夏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利润才是根本!中美同级车横向对比——大型轿车篇

自中国车市销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单一市场以来,各大汽车品牌越来越重视旗下产品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在此背景下,有些厂商开始加大营销力度,大量推出“配置优秀、价格公道”的产品,也有一些厂商仍然躺在自己以往的功劳簿上,对中国消费者采取“低配高价”的歧视性营销策略。

那么,在中国市场上,哪些品牌的产品性能价格比较高,哪些品牌的产品存在低配高价问题呢?带着这些疑问,云生将开始名为《利润才是根本!中美同级车横向对比》系列,用详实的数据向消费者揭示中国市场上各个厂商对待中国消费者的真实态度。希望读者可以通过本文,看看自己中意的目标车型是否货真价实。

本篇为系列文章的第七篇,豪华品牌大型轿车横向对比。本次对比的车型包括(阴影部分为本期对比车型):

本文价格对比的方法见下图:

举例,一辆轿车A(排量2.0L)在美国市场和中国市场同步上市,美国市场指导价3万美元,在中国市场售价30万RMB。那么轿车A在中国市场的指导价是否合适呢?

我们假设这辆车是原装进口车型(关税15%),考虑关税后这辆车的价格为3.45万美元。考虑消费税(2.0L排量对应的税率为5%,并不高),车辆的价格变为3.63万美元。考虑销售环节的增值税(税率13%),车辆的价格变为4.1万美元。最后考虑汇率(按照7考虑),这辆车包括税负成本后实际的价格为26.67万RMB。而国内市场这款车的指导价为30万RMB,说明商家利用“提高指导价”的方法获取了额外的3万元利润。

由于选择的车型较多,为限制篇幅,动力系统仅对比输出功率,价格采用同类动力系统的平均价表示。

A.?奥迪

车型方面,奥迪在中美两个市场投入的都是A8L型,但是中国市场的车型数量要多于美版。中美四驱车型的普及率相同,都是全系标配。

动力方面,美版A8L采用3.0T+8AT动力总成。到了国内市场,出现了“同排量低功率”的50TFSI型。国内55TFSI型与美版采用了同样的动力系统。

价格方面,美版A8L折算价为86.6万元。国内版50TFSI型指导价8 3.8~97.2万元,55TFSI型指导价104.2~114.8万元。国内版A8L的指导价远高于美版对标车型。看过笔者《货比货得扔?奥迪A8L中美对比》的读者应该清楚,在内部配置方面,美版55TFSI型与国内版55TFSI豪华型是相近的。

总的来说,A8L 50TFSI型虽然动力低于美版,但是价格也低于美版;A8L 55TFSI型动力与美版相同,价格略高于美版但相差仍然不大。A8L的定价明显虚高,但是优惠后基本做到了中美“同配同价”。

B.?宝马

车型方面,国内版宝马7系多于美版。美版7系主打四驱的xDrive车型,两驱(后驱)车型仅提供了740i一款。国内版两驱车型占总车型数量的一半左右,低配的730Li和740Li更是以两驱车型为主,只有740Li高配、750Li和M760Li型配备了四驱系统。

动力系统方面,美版7系提供了3.0T+8AT(740i)、3.0T+8AT混动(745e)、4.4T+8AT(750i)、6.6T+8AT(M760i)四款动力总成。国内版7系提供了2.0T+8AT(730Li)、3.0T+8AT(740Li)、2.0T+8AT混动(740Le)、4.4T+8AT(750Li)、6.6T+8AT(M760Li)五款动力总成。从输出功率看,国内版730Li型和740Le型属于动力降低的车型。一般来说,能消费7系的客户,大多对于价格不是很敏感,不会在意2.0T发动机和3.0T发动机之间7%的消费税差异。宝马在中国市场推出的这两款降低动力的特色车型,更多的是利用“中国消费者不在意动力”的特点,有针对性型(针对动力总成)降低配置获取利润的手段。

价格方面,美版7系价格区间为89.4万元~239万元,国内版7系价格区间为82.8万元~243万元。具体到车型上,国内730Li型比美版740i型低6万元;740L型,国内因为增加了一个L,就比美版贵了4~27万元,属于典型的“同配高价”行为;国内采用2.0T混动系统的740Le型,价格竟然比美版采用3.0T混动系统的745e型贵8万元,也是典型的“低配高价”行为;最夸张的是750i型,国内版与美版采用了同样的4.4T发动机,但是价格竟然高了43万元,属于不折不扣的“暴利”产品;最高配的M760i型,由于定价已经很高,国内版仅仅比美版提高了3万元,比750i型性价比高得多。

C.?奔驰

车型方面,美版S级提供了450型和550型两款基本车型,四驱车型占总车型数量的一半;国内版S级提供了320L、350L、450L、500L四款基本型,但是动力系统只有450L与美版一致,其余均为动力简配车型。四驱车型仅提供了450L 4Matic型和500L 4Matic型两款,四驱车型配置率明显低于美版产品。

动力系统方面,美版提供了3.0T+9AT(450型)和4.0T+9AT(550型)两款动力总成。国内版S级提供了2.0T+9AT(320L)、3.0T+9AT(350L)、3.0T+9AT(450L)、3.0T+9AT(500L)四款动力总成。其中,320L型属于降低排量车型,2.0T发动机不仅可以让消费税从12%降低到5%,而且有助于减轻厂商的碳积分压力;而350L型则属于“同排量低功率发动机”的简配行为,由于3.0T发动机的消费税都是12%,因此S350L型和S450L型的消费税是相同的,奔驰在中国市场增加低功率的350L型,其目的在于把“同配车型卖更高的价”。至于国内S500L型,由于3.0T发动机消费税率比4.0T发动机税率低13%,因此奔驰在中国市场采用高功率3.0T发动机可以视为针对税负成本的合理调整,但在中国市场取消S550型,对“土豪类”消费者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价格方面,美版S级的价格区间为94.3万元~126.5万元;国内版S级的价格区间为75.5万元~160.7万元。具体到车型上,S320L型由于采用了2.0T发动机,其税负成本较低,75.7万元的定价还算靠谱;采用“同排量低功率”发动机的350L型,定价为84.1~92.1万元,低于美版S450型;与美版采用相同3.0T发动机的S450L型,其价格区间为103~111.6万元,竟然比美版对标的S450高了9~14万元;S500L型的定价最夸张,160万元的价格比美版更高配的S550型还高24万元。从溢价来看,S级低配车型的定价较为靠谱,但是配置与美版相同的车型价格就开始“起飞”,最高配的S500L型的定价已经高到夸张,这一点和宝马750Li的情况类似。

D.?雷克萨斯

车型方面,美版LS的四驱车型占总车型数量的一半。但是国内版的LS完全减配了四驱车型,仅提供了两驱车型。

动力系统方面,美版LS提供了500和500h两款车型,配套3.5T+10AT动力总成和3.5L+CVT轻混动力总成。国内版LS则提供了3.5L+10AT和3.5L+CVT轻混动力总成。从功率输出来看,国内版350型比美版500型低了100hp,500h型与美版500h型采用相同的混动系统。笔者看来,由于3.5L发动机的消费税率相同,因此雷克萨斯在国内市场取消3.5T发动机,属于不折不扣的动力简配行为。而3.5L混动系统则完全做到了中美一致。

价格方面,美版LS价格区间为91~100万元,国内版LS的价格区间为81~117万元。具体到车型上,动力简配的LS350型价格区间比美版LS500型低1~10万元。尤其是国内版LS350豪华型,定价已经和美版LS500 AWD型相差不大。简配的发动机,阉割的四驱系统,定价却基本相同,属于典型的“低配同价”行为。国内版LS500h型,低配的卓越版比美版500h型低10万元,但是高配的行政版比美版500h AWD型还贵17万元。虽然行政版的舒适配置高于美版LS500h型,但是四驱系统的简配,还是让钟情于高端车型的消费者觉得有些遗憾。

E.?全文总结:

E1. 动力简配车型

通过本次对比,我们按到豪华大型轿车的动力简配分为:低配量低功率发动机和同排量低功率发动机两种情况。

低排量低功率发动机。排量的降低,可以降低汽车的消费税率和碳排放积分,属于适应中国市场的合理行为。宝马730Li、奔驰S320L、S500L属于此类产品。将发动机从3.0T降低到2.0T后,消费税率可以从12%降低到5%。而且,排量降低后,730Li的输出功率仍然达到了265hp,虽然没有任何激情,但是已经可以满足国内各种路况的使用。

同排量低功率发动机。消费税以排量为计税依据,同排量发动机不论输出功率高低消费税都是相同的。同排量发动机,技术水平越高,输出功率越高。A8L 50TFSI、S350L、LS350都属于此类产品。商家推出这些产品的思路,不外乎“适当降低低功率车型价格打开销路”、“抬高同功率车型价格获取利润”。

E2. 价格虚高车型

经过十几年的连续洗脑,国内消费者一定到所谓国外豪车的牌子就觉得“高大上”,觉得在买豪车可以提升自己的品味和面子。实际上,豪车属于奢侈品,商家获取合理的利润无可厚非,但是过高的利润就伤害到了消费者的利益。本次对比的车型中,A8L 55TFSI型、750Li型、S500L、LS500h型都属于通过提高指导价获超额利润的产品。这些产品实际的产品力远远达不到他们定价的水平,却利用消费者的厚爱,定了一个高价,从而获取更加丰厚的利润。能够买得起大型豪华车的消费者,多数属于身家丰厚,头脑精明的精英人群,很清楚一个供应商将同类产品提价30%卖给自己意味着什么。笔者建议,高端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不妨把厂家的宣传放一放,选择溢价相对合理的产品。

E3. 货真价实车型

所谓货真价实,就是配置和价格都与美版车型相同的产品。本次对比的车型中,A8L 55TFSI(优惠后)、740 sDrive、M760Li型都属于这类产品。云生建议消费者购买的时候,优先选择这种“货真价实”的产品。

云生说车,坚持用硬核数据为您揭示车市真相。

想了解更多文章的话,欢迎关注笔者公众号“云生说车”,或者百度《货比货得扔?中美XX车型综合对比》。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在美国买车与在国内买车有区别吗,为何美国的车那么便宜?

中国和美国作为全球两大最重要的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其实从本质上来讲,在一些层面上是有相似性的,不过毕竟两个国家,汽车进入家庭的开始时间相差很大,美国从二战前后,很多家庭就已经拥有了汽车,而到了本世纪初,汽车才开始大规模进入中国家庭,从世界银行给出的汽车保有量上来看,美国每1000人拥有的汽车量为837辆,几乎快要达到一人一辆;而中国每1000人的汽车保有量仅为173辆,也就是说6个人才能拥有一辆汽车,所以说从这个层面来看,美国的汽车1000人保有量是中国的5倍左右。



而反映在美国人和中国人在买车这件事的态度上,美国人买车相对很随性,也就是说买车对于它们来说,就和买一个贵一点的包没啥区别,我们也见识了很多中国留学生到美国之后,依靠打零工和奖学金就能买一辆不错的车。



而到了国内,很多年轻人上了几年班还买不了一辆车,或者说买一辆车,对于一个人和家庭的意义非常的重大,我们甚至见过有些人买了一辆车之后,摆上香炉,跪在地上磕头的先例,感觉买一辆车,就像迎回来一个祖宗一样,那么为什么美国人买车的难度、态度和中国相差如此之大呢?



首先自然就是价格了,很多汽车产品在美国的售价基本都是中国的一半甚至更低,尤其是那些比较大众化的车型,所以其实美国人买车的花费相对来说更少,要知道,从平均收入这个层面来看,不管你再犟,也不能说美国人均收入比中国低吧!数据统计机构WorldData.info显示,2018年美国人均收入约为6万美元,按照当下汇率,折合人民币42万元多!举个例子,保时捷卡宴,在美国官网的售价为5.8万美元起,折合人民币47万元,但是国内官方渠道的进口报价为91.8万—185.8万元,所以从最低报价来看,中国和美国的差价在44万左右,基本上美国的售价是中国的一半,再加上美国人均收入更高,中国购车之后要落地的花费更多,一个美国人一年的收入就能购买一辆低配卡宴,更何况凯美瑞这样的普通车!想想看,我们国内一个走出校门的年轻人多少年能买一辆卡宴?所以想想看,谁买车会更随性?



另一个区别就是美国人对于二手车的热衷,美国人对于二手车的认可程度和新车相差无几,美国的新车那么便宜,那么二手车就更便宜了,所以有了二手车作为新车的市场和存量补充,更多的人便有机会拥有自己的汽车产品,所以其实对于美国人来说,买车自然不会有多大的仪式感!



而对于中国人来说,由于二手车水太深,事故车、泡水车层出不穷,很多人根本不敢触及二手车产品,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能去购买新车,而对于很多人来说,购买一辆新车的花费又是相当不菲的,相当割了一层肉,要花好几年的收入才能买一辆车,所以不得不慎重再慎重。



最后一个便是美国人买车之后的迭代速度比较慢,主要原因在于美国对排放和年检的要求不高,除了一些非常中心的城市,其他一些边缘一点的城市,相关机构对于排放和年检的要求非常低,所以在很多地方,一辆车可以开很多很多年,因此我们在美国能看到很多的老车,这种情况在国内是看不到。



在国内,受制于严苛的排放和年检,所以很多车是开不了几年的,一些车开了几年之后,就只能报废了,那么这对于新车的迭代要求就比较高了,那么相比于美国,中国人整体买车的花费是要比美国高得多,因此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买车的压力是相当大的。



所以从汽车保有量数据和人们对于买车的态度可以看出,中美之间在汽车价格、二手车流通、排放年检之间的巨大差距,所以美国人买车跟买菜一样,中国人买车和买房的感觉类似,其中的缘由和差距真值得去深思一番!


与中美汽车价格收入比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