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销售 > 汽车价格越来越低看法

汽车价格越来越低看法

发布时间:2021-11-13 04:00:39

1、就汽车价格走势来分析,未来3年汽车价格会大幅下降吗?

最近几年一直在说消费升级这个概念,对于汽车也是一样。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汽车的消费也在发生着比较明显的变化,对于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家庭也将换车提上了日程。在这样的背景下,现在几万块钱的廉价车已经不受消费者的欢迎了,从现在汽车的销量排行榜就能看出,比如宝骏510之前的销量超过两万,现在只有几千辆。销量好的车型基本上都是十万元级别及以上的车型,因此未来汽车的价格会逐渐往十万元级别过渡。

所以价格这个东西对每个品牌来说都很慎重,未来三年我觉得价格对于不同的品牌,车型整体会是下降的,但是不太可能出现大幅的降价,首先对于国产品牌未来在稳定价位的前提下,主要是提高品质去博得销量,同时不断的去推出更高品质的车型将价位去提升。对于大部分合资品牌来说目前的竞争确实很激烈,国产品牌又在不断的追赶,未来会是价格下探的主要群体。

汽车价格大幅下降是必然趋势,就拿这几年农村来说吧,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有一辆汽车,要放到以前农村,可以说每一个村子几乎汽车都很少见,价格下降,从近两三年大家可以明显能看得出来,以前的合资车价格都很高,而这几年价格普遍下降,我们先不说它的质量好与不好,但是它这个价格降的也是非常的大,所以说现在的汽车保养量非常的大,各大汽车厂商也是把苗头对准了,农村价格便从2万到10几万价格不等,就是让农村差不多的家庭都可以消费得起,汽车厂商也是推出了种种优惠,以旧换新,各种补贴零首付零利息,以促使农村消费水平的提高,大家都可以开上小汽车,所以说降价是必然的趋势,也是大势所趋所需。



2、现在新车价格越来越低,你认为买二手车还有意义吗?

很多人都说新车越来越便宜,二手车还值得买吗?其实这里面是有问题的。

很大程度上我们说新车越来越便宜,可能很多朋友都是从网上来了解过的,真正购买新车的客户并没有觉得车便宜多少。不信,咱们举个例子,就像奥迪A4L,这个价格区间一直是在30万左右,但是你看看最新款的A4L还是要30万,所谓的25,26万只是小排量的老款而已。

还要举例子吗,比如宝马的X1入门价确实便宜,但是是1.5t的三缸,你想要购买到2.0T的价格也要到30万,所以这些车型的价格其实并没有降多少。

没有人说你别说这些BBA,说一些合资车。再来举个例子,别克英朗价格便宜吗?其实现在的别克英朗根本就不是五六年前的那种十五六万的别克,充其量只能算得上别克凯越,想想看别克凯越当年才卖多少钱,也不过9到10万元,现在三缸的别克英朗差不多也要这个价格的吧?

现在很多汽车厂家越来越精明了,搞一些手动挡或者最入门级的来拉低售价,但这种车型压根就买不到。所以当你想买到心仪的配置或者动力的时候,不知不觉价格又上去了。

还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小伙伴们有没有发现,其实二手车的价格也是非常昂贵的,特别是车况好年份近的,而那七八年前或者有的几十万公里只有几千块或者小几万的车,压根就没有太多的人考虑那样的车型,当然价格就便宜了,本来他们也没多贵。

所以笔者建议如果新车和二手车差价过大的,确实可以考虑二手车。如果差价不大的直接买新车好了,图个放心。什么车子差价大?一般来说像合资车里面的美系车差价就过大,因为美系车不保值,新车和二手车的差价就比较大,日系车和德系车一般来说差价不是特别的明显。

3、汽车价格呈下降的趋势对汽车行业会产生什么影响?!

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统计数据,今年以来,全国汽车市场价格持续走低,降幅比去年同期明显加大,在2季度价格较为平稳后,3季度受供给增加、淡季降价促销等因素影响,再次出现下降。小排量、经济型轿车降幅较大。商用车也呈震荡走低态势,但商用货车,特别是重型载货汽车均呈上涨态势。

据全国36个大中城市监测,1至9月份国产汽车价格累计比去年末下降3.15%,月均降幅为0.35%。乘用车价格以降为主,月环比连续九月走低。前三季度乘用车价格持续下降,至9月份环比累计比去年末下降4.07%。商用车受货车价格涨跌变化影响,价格呈震荡走低态势。今年商用车至9月份环比累计比去年末下降2.24%。

细分行业不同种类车型价格涨跌变化差异明显。其中基本型、运动型乘用车价格降幅较大,分别比去年末下降6.61%和5.16%。基本型乘用车监测品种中,多数品种降幅在4%以内,个别车型最大降幅接近20%。微型客车受需求上升及成本增加等因素影响,价格比去年末上涨6.65%。

商用客车价格也以降为主,至9月份环比累计比去年末下降5.25%,轻型、大型客车价格分别比去年末下降4.97%和5.32%。商用货车受需求稳定及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影响价格涨多跌少,除3月、7月、9月份价格环比分别下降0.57%、0.63%和0.49%外,其余各月均呈上涨态势。至9月份价格比去年末上涨3.12%,轻型、中型、重型货车价格分别比去年末上涨1.03%、1.35%和4.79%。

与价格下跌相对应的是汽车产销量增长和产销差异的扩大。据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显示,今年1到9月,全国汽车产销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各类汽车产销651.16万辆和643.53万辆,同比增长23.22%和24.47%,产销率98.83%,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乘用车产销同比增长21.74%和23.88%,产销率98.7%,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商用车产销同比增长27%和26%,但随着产销量的提高,产销率同比微跌0.86个百分点。

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认为,汽车行业产能过剩、需求走弱是造成汽车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1-8月份,全国汽车累计产销575万辆和568万辆,汽车总产量大于总销量7万辆,1-9月,据汽车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显示,汽车总产量大于总销量7.63万辆,产销差异再次扩大。从目前看,市场供大于求格局不会马上改变,价格将随产能的逐步释放不断走低。

此外,随着产能扩大
新车上市频率加快,进一步加剧新老车型的市场竞争,尤其是国产化率较高,价格咬合紧密的中档、中高档基本型乘用车市场将面临较大降价压力。同时,临近年底季节性降价因素也对汽车价格走势产生一定影响。

相关上市公司纷纷对2007年前三季度的经营业绩发布公告,也可以看出目前汽车行业细分车型的发展状况。比如以微型、经济型轿车为主导的一汽夏利(3.50,-0.09,-2.51%)(000927)发布的是业绩预警公告,而重型汽车为主导的中国重汽(11.15,0.03,0.27%)(000951)发布了业绩预增公告。

4、汽车价格怎么越来越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汽车这个曾经的奢侈品逐渐走入了寻常百姓家。但是依然有一个看起来有些奇怪的事情出现,在物价飞涨的今天,汽车居然年年降价。相比于老款车型,新款在各方面都有提升的情况下,价格还稳步下跌,刺激着新车主买车,也让老车主的心在滴血。其实造成汽车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还是批量化生产造成的成本下降,但同时还有一些别的原因,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流水线作业下的成本控制最早的汽车是在车间里由技师一个榔头一个榔头敲出来的,好几个工作人员要花上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打磨出成本。加之材料的稀缺与昂贵,那时候能开上汽车的人自然非富即贵,可以说只有金字塔顶端的人才能享受这一殊荣。自从福特工厂发明了流水线,汽车的制造变成了流水线上的批量化生产,工人手工完成的事情越来越少,产量的稳步提升和人工成本的大幅下降,车价也出现了断崖式的降低。一些普通的中产阶级也开始能开得上汽车了。
 


全球化带来的成本最优解流水线生产出现之后,汽车的价格虽然下降,但是普通老百姓依然望而生却。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加剧,汽车生产过程中可以优化的成本就更多了。选择技术最好的国家做设计,选择人力最廉价的国家做生产,把工厂设立在第三世界国家,把销售放到发达和发展中国家。汽车的制造成本进一步降低,普通老百姓开始买得起汽车。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众所周知,即使是在降价的情况下,汽车制造销售的利润空间依然巨大。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市场不会被垄断,进口,合资车独大的情况没有持续太久,随之自主品牌强势进入。经过了十年的艰难起步,如今的自主品牌在技术,配置,质量和售后的各个环节都不输合资车,而在售价方面又有着巨大的优势,越来越在中低端汽车销售市场站稳了脚跟。合资车迫于销量的压力只能选择降价,但即便如此,在15w以下级别的选择空间上,合资车依然不再具备太强的竞争力。为了保证在降价的前提下保证利润空间,很多车企选择了在车主看不到的地方减配,甚至对至关重要的安全配置动了手脚,他们忘记了在信息透明的今天,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根本瞒不住。
 


 汽车价格越来越低是必然的趋势,这也很大程度上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未来的汽车市场面对环境问题,新能源的发展还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让我们这些爱车的人一起拭目以待。

5、汽车出厂价越来越低揭示了什么

汽车出厂价越来抄越低,表明产能过剩,汽车的普及率高。
随着钢铁、化工、电子、的飞速发展,汽车生产自动化的提高,机器人的普遍应用,原材料的产能过剩,材料也会降价,汽车成本大大下降。
随着汽车的产能过剩,道路拥堵严重,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战越演越烈,自然价格又会降低。利润下降,需要政策杠杆来调节。

6、现在的物价涨的很快,为什么汽车的价格却越来越低?

一辆汽车最大的成本是研发投入。前期开发投入需要巨大资金,这些研发费用都会分担到汽车里,但是一款车型生产的越多,分担的研发费用也越低。同时因为采用的零部件数量不断增加,零部件前期开模的费用也会摊薄,现在中国市场,汽车行业逐渐趋于饱和,但饱和过程中,会有竞争,竞争除了技术上的竞争,还有产品价格的调整。

如今的自主品牌在技术,配置,质量和售后的各个环节都不输合资车,而在售价方面又有着巨大的优势,越来越在中低端汽车销售市场站稳了脚跟。合资车迫于销量的压力只能选择降价,目前市场供大于求,光汽车品牌就有几十上百个,在售车型不下几百上千款,绝对让你选的眼花缭乱。所以,当汽车成为一件非常普及的消费品时,汽车消费早已经进入普通寻常百姓家,不再是物以稀为贵的年代了。

汽车的价格,跟供求关系关联较大。特别是2018年和2019 年,厂家错判市场形势,以为还能增长,结果市场不景气,这样大量的新车卖不动,只能大降价甩卖了。有人说是汽车价格便宜了,以前随随便便一辆汽车都要十万起步,现如今几万就能开走一辆车,汽车不再是有钱人的专属。也有人说是因为经济水平提升,消费者有钱了,汽车的价格没变。

很多汽车品牌都是基于平台化的生产线,很多底盘结构是可以通用的,只要换一套动力总成和车身内外饰就可以焕然一新了,既减少了设计开发的成本,还能统筹各品牌的共性提高生产效率,如今,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汽车也不再是一个可期而不可求的产品。而当市面上充斥着千篇一律的车型时,就需要有新车型盘活市场、激发消费者购买的热情。

7、为什么车越来越便宜?

1、随着这几年车市的异常火爆,汽车整体售价都在降低,当然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好事。但真实情况是,厂商对一些消费者不注意的部件和功能进行了减配。
2、表面上看起来车是便宜了,但是除去减配的成本,它本来就应该值这点钱。买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下这些车厂最容易减配的地方。除了一部分国产汽车几乎所有低配车型都没有雾灯。雾灯穿透力强,在下雨或者大雾天气时是非常有用的,特别是应对现在的雾霾,所以连雾灯都没有的车坚决不买。
3、除了部分国产车还在坚持使用软质材料,大部分10万元左右的汽车使用的都是硬质材料,廉价感十足。以前只要是车高位刹车灯尺寸都很长,现在除了中高级豪华车配备之外。大部分汽车都有简配,包括国产车。这个功能就是所谓的ESP,紧急情况防止车辆侧滑或甩尾的。很多厂商为了迎合年轻消费者对多功能方向盘、一键启动、全景天窗的追求,大部门都取消了ESP。
4、车辆行驶的静谧程度,很多时候都是通过底盘和门板内,发动机舱盖里的隔音棉来实现的。如果发现发动机舱内连隔音棉都没有,那么可想而知底盘内门板内也不会有隔音棉了。如果对静音要求高,买前请考虑清楚,而且车厂减配一下隔音棉,也可以省不少成本。
5、减配防撞钢梁也是比较常见的,如果减配掉或者用其它材质代替,可以省不少成本。防撞钢梁主要作用就吸收碰撞的能量,减轻对车内人员的伤害,对于这样减配的车,千万不要买。大灯光源减配也普遍存在,通常的做法就是使用卤素灯代替氙气灯。还有更过分的做法,使用卤素灯不说,还直接减配透镜。透镜对光照的距离和亮度都有很大影响。使用氙气大灯带透镜的配置,如果减配两个氙气灯和两个透镜,至少每台车可以为厂家节省1000元左右的成本。

6、虽然现在车的确是便宜了,但是在出手前,还是需要看清楚,车是不是有好的灯光配置,好的轮胎,好的隔音,好的底盘等等。

8、汽车为什么越来越便宜

因为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流水线的生产速度越来越快,所以汽车会便宜。

9、对于那些放弃买新车,去买二手车的人,你如何看待?

有人说消费在降级,有人说消费现金流在降低,但从日常消费角度来说,消费降级似乎更多的存在于金字塔顶端的投资者们,更多的三四线消费者从来不理解“消费降级”是什么意思。

就拿我所在的四线城市来说,父母勤勤恳恳一辈子,每年靠着几亩地跟自己承包的小块农场养活了我跟兄弟两个人,对于靠吃庄稼地生活的我们来说,向来我们来都是靠汗水过活儿,一年家庭收入不算多,几万块钱足够养活一家子。

前两年结婚的时候,父母拿出为数不多的几万元给我和媳妇买了台二手小车,消费降级是什么,父母都来没有听过这句话,我这个90后也只是在网络上听到这句话。

网络非常容易煽动感情,我一朋友出门打工赚着一个月3500工资,工资涨到了5000元,刨去物价上涨等因素,对于这种打工族来说消费根本不存在降级,甚至还在小小的上调。而这种农村转战城市的90后已经成为了一种全新的工作发展形态。

那么对他们来说,消费降级根本不存在,因为更多的勤恳劳务者,原本靠的就是辛苦二字生活,如今无形中席卷各行各业的“寒流”,对打工者来说根本不够明显。



有人喜欢拿消费降级乱套,譬如放在车市中,销量出现跌幅就大大唱衰车市,我不否认今年车市下滑的客观事实,销售新车数量为2542台,同比下降幅度为1.7%,乘用车销量为2147.8万台,同比下降2.8%。

我不太懂经济学上下滑1.7%跟下滑2.8%会对市场造成什么样的冲击,小农思想告诉我只要努力工作生活就不会太差,在寒流之下那些投机倒把之徒才会被拍死在沙滩上,网上看的最容易煽动情绪的无非是“创业者之殇”、“投资暴雷”、“融资断裂”等处于金融界头部的合法、非法融资之流,下滑2%左右的数据可能会从广义上抑制这些融资者融资的容易程度。

但放在终端消费市场中,机动车增速依然足够快,只不过是增速放缓,在过去两年购置税减半的刺激下导致增速过快,不在有购置税减半之后能从根本上刺激市场增速。

消费者不买车,不一定是手中可支配现金减少,有可能是前两天增速过快导致的被动“下滑”。



就拿二手车市场来说,其连续增长超过三年,今年前十个月全国累计销量达到1133万台,同比增长幅度13%。

简单对比下新旧二手车两年变化,相比于2017年国内新车1-11月少卖了60万台左右,但1-10月份二手车销量同期比增加了百万台左右。的确,新车销量下滑了,但二手车销量却在不断增多。整个机动车市场依然处于爬升状态。

二手车销量增多,不应该简单地归咎于消费者可流动资金减少导致的被迫消费行为。这与国内二手车限迁与汽车市场文化蓬勃发展有很大的联系。



消费降级讲的是因为可支配现金流的减少导致被迫下调消费行为,譬如说此前准备购买奥迪A4L的消费者因为资金动荡,下调选车指标购买了一台帕萨特,此前准备选择高尔夫的消费者同样因为资金的紧缩不得不买了台POLO,此前准备买全新雷克萨斯ES的消费者,咬咬牙买了台二手ES。

这些都是消费降级直接导致的结果,当然二手车崛起也是车市正在转变的重要参考点。毕竟欧美发达国家市场二手车交易量是远远超过新车交易量,鉴于国内二手车交易量还不如新车一半的情况,二手车市场在未来几年内还会冲击国内新车市场,这一冲击不会因为购置税减半的到来而弱化。



对于那些买二手车的消费者来说,更多的考虑是一种“实惠”,实惠的存在同样不应该归咎于“没钱”,有很大一部分消费者买车是考虑到购置税的白扔以及二手车再卖的经济划算因素,二手车这两大优势在吸引着更多的消费者,而且随着汽车产品的成熟化发展过程,汽车售价越来越低性能越来越强,此前落后的“车是媳妇”的传统观念,也在这两年改善不少,车就是车,只是简单的代步工具,汽车文化的放开,使得更多的人因为“实惠”而选择二手车。

这部分消费者此前可能有意购买新车,考虑到二手车的多项实惠,放弃新车转买二手车导致新车销量下滑,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说用消费降级来套用在车市寒流上,显得太过于不理性。

当然车企能为自己的失败找说辞,毕竟大家都买二手车,新车卖不动了,所以找个寒流来遮掩自己的不足。毕竟强者恒强,卖得好的始终卖得好。


与汽车价格越来越低看法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