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汽车行业分析~
用“理想很丰满,显示很骨感”来形容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再确切不专过了,按照政府部门的规划属,到2015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要达到50万台,占汽车销量的5%左右,而地方政府的相关规划则更加宏大,根据各个省市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进行加总,2015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将达到800万辆左右,与国家相关部门的差距极大。
规划毕竟是理想,这也说明了各级政府的意愿(但意愿不代表决心与现实)。根据《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前瞻》数据显示:201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2552辆,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为12411辆。即使以今后每年翻倍的速度增长,到2012年的销量也不过是10万辆左右,与国家规划相差40万辆左右,与各个地方规划之和的差距就更大了。
新能源汽车的规划销量与实际销量的巨大差距充分说明,相关部门都希望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都希望把它做好做大,都知道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好处:节能减排。这也符合我国经济长远发展需要,但现实确实如此惨不忍睹。其实消费者也知道新能源汽车节能,能省下不少油钱,能节能省钱。但是为什么消费者始终没有实际购买的冲动呢?
2、汽车行业分析
2011 年汽车市场进入盘整期。2011 年前8 个月汽车市场交易清淡,出现了多年以来最低的同比增速,汽车市场在经历了2009 和2010 年的超高增速以后,预计将会向15%的平均增速水平回归;
狭义乘用车稳定增长,商用车小幅回落。狭义乘用车消费品的性质突显,前8 个月依旧保持正增长;受宏观经济紧缩影响,重卡、轻卡等商用车出现了负增长;汽车出口是亮点,预计销量可以达到并超过历史最高的2008 年,但国别风险较大;
汽车集团集中换帅,汽车市场迎来新的竞争格局。2011 年前3 季度,四大汽车集团中的一汽、东风和长安高层都实现了人事更迭,这预示着汽车市场将迎来新的竞争格局;
向上拐点仍未出现。9 月份节能补贴标准提高促使消费者提前购车,从而透支了10 月份的汽车销售;4 季度中高级车价格仍未见底,政策调控也不会有根本的改变,2010 年的刺激政策退出影响仍在消化中,这三大因素决定了4 季度汽车市场不会出现向上的拐点;继续下调2011 年全年销量预测。预计全年销售汽车1900 万辆,年增长率从9.0%下调至4.9%;
更多行业分析,请访问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咨询工作人员。
3、2015年汽车销售和旅游销售哪个有前景。
肯定是旅游啦,现在汽车保有量已经很大了,越来越多的4S开始亏本了,但是人们对旅游的需求(特别是高端的)是越来越大
4、汽车行业的销量为什么会下滑?
1、居民负债率增加,消费意愿降低
比起车市,我国还有一个市场也是处于长牛市中的,没错,就是楼市,长达几十年,房价就一直节节攀升,但是居民的工资收入永远追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在弱化通货膨胀的因素下,同样的价钱,10年前能买一套房,在10年后的现在,连首付都不够,再加上中国人民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有房才能称之为有家,所以,即使首付要掏空6个钱包,人们也愿意,这就使得居民的负债率越来越高,有了楼市这个巨大的吸金池之后,居民对于汽车的消费购买意愿当然会随之下降。
2、汽车带来的方便感越来越弱
现在在很多大城市,一到早高峰,晚高峰的时候,大批量的汽车可以在高架桥上堵到司机师傅们怀疑人生,尤其是看到旁边的公交车,在公交车专用通道上畅通无比的时候,更加怀疑自己为什么脑袋进水要买车了。
现在的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甚至有些二线城市的公共交通设施都很完善了,公交有公交专用车道,还有绝不堵车的,按时按点到站的地铁,如果想长途旅行的,出门有飞机,有火车,自驾游反而变得不划算,不方便了。怪不得有司机朋友说:以前买车是为了方便出行,现在感觉还没很不方便。
3、买车容易养车难
以现在人们的经济条件来看,买辆车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现在有各种平台都能让人们轻轻松松地买到便宜的代步车,但是买了车之后,接踵而来的一切问题,比如汽车的保养费啊,油费啊,保险费啊,过路费啊,税费等等,大城市还有限号的政策,还要去排队摇车牌号才能让爱车上路,去个大型商场停个车,找个车位能找半个小时,对于现在购车主力——80后,90后的年轻人来说,听起来就觉得很麻烦,消费意愿当然就下滑了。
4、出行观念在发生变化
以前汽车市场占有率低的时候,买得起汽车的人家都是非富即贵的,那个时候的汽车就象征着人们的身份地位,经过了这几十年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之后,寻常老百姓之家也能有自己的一辆小车了,再加上国家现在大力推行节能减排,环保出行的理念,年轻一代的出行观念就在发生变化,不再把汽车看得很重,认为汽车只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工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