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销售 > 2017月汽车价格暴跌

2017月汽车价格暴跌

发布时间:2021-11-21 12:14:29

1、车市1月持续下跌,车企机会在哪里?

由于疫情、春节等因素,1月车市如意料之中出现大幅度下滑,根据乘联会数据,1月我国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为169.9万辆,同比下滑了21.5%,环比下滑20.8%。

对于中国车市来说,目前正处于一个比较艰难的阶段,短期内压力难以减少,那么对于车企来说,未来的方向和机会在哪里呢?

马太效应凸显

首先,从整体来看,车市淡季时,马太效应会更加凸显,强者恒强、弱势品牌进一步边缘化还是大趋势。

以市占率来说,排名TOP15车企的市场份额达到78.6%,以去年12月份数据作为参考,当月统计市场份额为76.6%,2019年全年则是75.6%。

可以这样理解,在车市大环境发生变化时,头部车企比弱势车企的应对能力更强,受到的影响更小,优势进一步扩大,在车市转好后,恢复也更快。

往长远来看,这里必然会有一轮大洗牌,弱势车企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当市场份额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就会退出车市,这也是过去一年以来中国车市不陌生的场景。

在这种情况下,弱势车企开始把目光投向国外,布局海外市场,通过“走出去”获得一条生路。今年印度德里车展上,海马汽车的亮相引发关注,并宣布正式进军印度市场,海马汽车副董事长卢国纲表示,“印度是全球最具潜力,最具前景的汽车市场之一,也是海马汽车未来重要的战略市场。”

消费升级

第二,消费升级的趋势也更加明显,下面从两组数据来看。

第一组是各品牌大类市场份额的变化,过去几年车市整体呈现出豪华品牌、主流合资品牌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其中豪华品牌增加幅度最大,从2019年的7.4%上升到今年1月的12.7%;主流合资略微增长,幅度不大,维持在51%上下;而自主份额下滑最快,从2017年的41.7%下跌到今年1月的35.7%。

值得一提的是,豪华品牌零售同比去年1月增速5%,是唯一实现同比增长的类别,其中主流合资品牌同比下降18%,自主品牌同比下降32%。

另一组数据是从各价格段市场份额变化来看,以30万为界限,30万以上售价区间车型的市场份额逐年上升,1月份售价区间30万以上车型市场份额为9.4%,为史上最高。进一步来看,这其中SUV车型比轿车贡献更大,1月份,30万以上区间的SUV增长幅度为25.6%,而轿车则只有4.6%。

在这种趋势下,自主品牌未来还要继续品牌升级、产品升级,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博取一席之地。

新能源车市遇冷

第三点,是新能源车市遇冷。在高歌猛进多年后,随着补贴退坡,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引擎失火,自去年“六连跌”后,2020再迎“开门首跌”。

据乘联会数据统计,今年1月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4.5万台,同比下降51.3%,环比12月下降67%。其中插电混动销量1.0万台,同比下降38%。纯电动的批发销量3.5万台,同比下降52%。

固然有疫情、春节等因素的影响,但新能源车市开年就近乎腰斩的销量表现不免还是令人有些咋舌,同时多家主流新能源品牌表现都不佳,行业整体面临巨大压力。

不过,这之中也有例外,其中广汽新能源在1月份实现了53%的逆势增长,在整个市场中显得格外亮眼。根据官方公布的信息显示,2020年1月,广汽新能源累计销量为3,003台,相比去年同期大涨53%。其中Aion S累计销量为2,362台,是1月新能源市场销量突破2,000台的两款车型之一,另一款是特斯拉Model 3。

从这也可以看到,尽管新能源车市大盘不佳,但高端新能源汽车仍具备较大的增长空间,广汽新能源一直以来坚持走中高端产品路线,现在看来已经走在了前列,给其他自主新能源车企提供不少经验,对于自主新能源车企来说,当务之急是加快产品服务向高端化转型,增强自身实力。

结语:马太效应凸显、消费升级、新能源车市遇冷……从这些信号来看,中国车市正处于一个快速变化时期,对于所有车企来说,谁能更快适应,谁就能走的更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一年中在几月份买车便宜,几月份是车市的淡季?

12月中旬买车最便宜 年底厂家都冲量 让利幅度都大了些 车展也不错哦

3、2020年3月中国汽车保值率:疫情导致供应减少 二手车价格稳步回升

2020年4月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和精真估联合发布了《2020年3月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通过保值率研究旨在反应该品牌下产品力、认知度、美誉度等综合实力,并对开展回购、置换、租赁、金融、新车定价参考等相关业务提供重要数据参考,从而降低业务风险,提高经营效率。

所谓保值率,就是指某款车型在使用一段时期后,将其卖出的交易价格与新车指导价格的比值。它受车龄、里程、车况、品牌知名度、市场占有率、保养费用、季节、区域以及市场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是衡量车辆价值衰减快慢的重要指标。本报告基于精真估海量真实数据源、智能模型算法、及市场行情校对等多重因素分析得出。对整个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指导及参考意义。

政策方向:促进消费多项举措,自上而下发布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以刺激汽车消费为目的已出台了相关政策,同时也释放了诸多利好信息。政策方面:三月中旬发改委、商务部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提到优化市场供给,为消费再加把火;各地方政府针对汽车产业的补贴方案逐步落地,这一系列举措自上而下的快速得到落实。9地已经出台刺激汽车消费的举措,在限购城市当中,广州、深圳、杭州已经增加购车指标。非限购城市当中,已经提出购车补贴的地区有南京、长沙、南昌、宁波、长春等。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广州、杭州等消费能力较强的地区恢复活力,与湖北、四川等主要汽车产地的复工同步,在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同时开足马力,有望使国内汽车市场达到一个新的健康的平衡状态。企业方面,整车厂商和产业链中的供应商同样积极自救。目前已经有厂商先于政策打出“汽车下乡”的口号。多方同筹、多地齐发,在“稳定汽车消费”的基调下,落地措施可期,疫情影响或将对冲。

热点事件:“直播卖车”难阻市场下滑

自疫情发生以来,厂商、经销商首先是开展自救。汽车产业是很难“线上办公”的,即便我们的销售顾问都开始“直播”了,但完成订单仍需客户到店。虽然“玩”出了一些花样,结果仍杯水车薪。从1月至2月已经公开发布的数字来看,多个指标全面下降。对消费者来说,购车是一个长周期的决策,如果我们寄希望于销量在二季度恢复,须有宏观政策介入。直播效果尚待观察。

线上车源量:线上车源恢复至三成

二手车市场迎来巨变,从疫情发生以来,二手车过户曾经一度停滞,供需双降。虽然3月环比2月涨了数倍,但2月份的基数过低,可以称为冰点,所以说环比数倍的涨幅并没有实际意义。新车市场从3月前三周的情况来观察,恢复至同期的五成以上,二手车复原力度稍弱一些,从车源来看仅有同期的三成。

各级别保值率:供应不足,二手车价格稳步回升

无论是疫情因素还是春节因素,或是产能因素,最终反映在价格上都是供需关系导致价格变动。由于二手车源供应减少,各个级别的车型价格都有上涨,且涨幅较大。保值率逐年下滑的趋势,有望在2020年得到扭转。长期来看,价格上升有利于渠道健康,也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

合资品牌:合资品牌保值率普遍上涨

别克由于其广告效应和部分车型的保值率上浮,整体品牌涨幅较大,同时排名也有所提升。作为合资厂商,如果供应链主要在国内,将很快复产。疫情之下,进口零配件不再是宣传亮点,反倒成为劣势。

自主品牌:高端化得到初步认可

自主高端品牌是否得到消费者认可,往往从新车销量上看不出来,而二手车是经过用户长期使用验证的,二手车受到营销手段的影响更小,价格更接近消费者的真实认知。目前来看魏派和领克这两个品牌脱颖而出,得到了积极的反馈。名爵品牌保值率回升,进入自主品牌前十名。产品更新换代是有效的手段,从2017款名爵6车型开始,相比之前的动力有很大改进,二手车市场表现凸显。

新能源车错位需求

作为“促消费”的直接手段,新能源汽车的地方补贴变相重启,主要面向“首次购车”用户,而这类用户对首台车的需求较强,不需刺激也有购车意愿;另一类用户是“增购/换购”用户,需求较低,却尚未出现任何有效的刺激政策。新能源车的首购用户仍然面临“限购”的门槛,现行措施并没有找准症结。以北京地区为例,指标持有者成为非常精准的目标客户,很多2020年刚刚上市的电动车型,立刻面临降价促销,这对于厂商整体的品牌建设和定价工作非常不利。

不同类型:纯动与混动表现接近

新能源二手车的价格虽然进入稳定期,但实际成交仍然较少。同品牌置换,以及延长质保等一系列服务升级,使得新能源车用户迁移到其他品牌的成本较高,间接“锁定”用户。这一锁定状态或许将成为新能源市场的新常态。

新能源主要车型保值率:品牌集中度继续提高

特斯拉、比亚迪、荣威、宝马占据了本月top10的全部车型。荣威在新能源市场的竞争中展现出了一定优势,以eRX5车型为例,上市较早,保有量稳步提升,上汽和阿里合作出品的“斑马”车机系统,也帮助这款车型长时间保持在“最新潮”的行列之中。

月度小结

扭转大局还需宏观政策。近期陆续出台的各种刺激汽车消费政策,无论从开放购车到购车补贴,到刚刚颁布的二手车销售企业征收0.5%的增值税,都是一系列利好措施,同时也急需“放宽限行限购”、“购置税减半”等来多方筹措;从3月数据来看,二手车源供应不足,市场反弹乏力,产销双降带来的车源供给不足,成为制约流通的关键因素;针对“首次购”的相关政策不能直接有效的拉动需求,“增购/换购”的刺激并不明朗。受车源量整体不足的影响,保值率上浮,二手车价值归位有利于渠道健康和提升服务质量。

来源:精真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服软的别克英朗:1.0T三缸车停产换四缸,前八个月仍销量大跌

辣椒汽车·车型观察:在严酷的市场面前,碰了钉子的上汽通用别克终于服软了。

曾经做着三缸机美梦,试图用三缸机征服中国市场的通用别克,不仅又重新换回了四缸车,而且还把1.0T三缸车也悄悄地停产下架。硬挺了两年多之后,别克还是重新对市场表现出敬畏。

但尽管如此,今年前八个月 别克英朗的累计销量仍然处于超过20%的大跌之中,甚至只差数千辆就要被吉利帝豪追赶上。

这说明即使吃了回头草,这失去的损失也不是那么容易快速弥补回来的。更何况现在的车市,竞争已经变得愈加激烈和白热化。英朗四缸车究竟有多少竞争力,依然需要市场检验。

吃回头草即暴涨,却是昙花一现

打开别克官网和各大汽车网站的在售车型展示就可以发现,目前别克英朗的在售车型只有1.5L四缸发动机和1.3T三缸发动机两种动力,1.0T三缸车已经不见了踪影。

准确地说,别克英朗吃四缸机的回头草,是从今年三月份的最后一天开始的。

3月31日,从2017年10月推出2018款车型开始停产下架的四缸车,再次复活,推出了自动进取型和自动精英型两款四缸机车型。虽然在疫情的笼罩下没有举行大规模仪式,从而使别克也躲过了一场吃回头草的难堪,以及可能在媒体中出现的大量闲言碎语,但在四缸车回归的第一个月,别克英朗还是迎来了久违的暴涨。多家媒体报道的数据显示,4月份别克英朗销量同比暴涨超过了1.4倍,四缸车的销量高达25180辆,占比约为80%,是三缸车销量的大约5倍。

这一战果多少有些令人意外。仅靠两款四缸车,就表现出如此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一举扭转了英朗先前的颓势,无疑是一个奇迹。

就在人们羡慕不已之际,4月份给英朗带来暴涨的两款四缸车,突然奇迹消失,又变得不争气了,销量居然又开始同比下跌。乘联会的销量数据表明,4月之后的5-6月,英朗连续陷入同比下跌之中。到了7-8两个月,才又出现连续同比上涨。但涨幅分别只有15.45%和11.86%,已经让人没了心跳感,即使两个月的涨幅加在一起,也比4月份的零头差了很多。这种巨大的反差,无疑使很多人感到迷惑不解。有业内人士分析,这或许与厂家采用的营销方式和手段有关。有的厂家为了制造热销气氛,拼命给经销商大量压货,然后通过大量压货后的批发数据,显示产品的受欢迎程度,以带动消费者购买。一旦消费者不买账,购买不足,经销商只好慢慢消化库存,从而就会影响厂家后面的批发量。而英朗出现的这种巨大反差,很容易让人产生这种联想。

但不论何种原因,别克英朗4月份出现的这种暴涨,终究只是昙花一现。即使别克英朗吃回头草又回归四缸车,如今的车市也不是那么好混的。在牛车如云的国内车市,想出头还是要看真功夫的。

四缸新车七五折售卖,难阻前八个月大跌23.81%

其实,对于四缸车回归后究竟有多少市场竞争力,通用别克并非心里无数。早在四缸新车上市才一个多月的时候,通用别克就拿出了其比较擅长的以价换量营销法,迅速开启了新车大幅度降价模式。

《辣椒汽车》跟踪采集的价格数据显示,5月份英朗进取型四缸车在杭州的价格,就已经由11.99万的指导价降到了8.99万。降价金额高达3万元,也就是相当于七五折售卖。这意味着别克英朗除了吃四缸车回头草之外,还快速玩起了新车以价换量的游戏,以达到迅猛占领市场的目的。

别克英朗的这两招确实有效,至少在四缸车上市后的5个月里,销量总算有3个月呈现出增长,只有2个月下跌,并且跌幅也不是很夸张。但如果与那些强势竞争对手相比,还是有些小巫见大巫。由于乘联会九月的销量数据还未公布,这里不妨对比一下前八个月的数据。

表中数据让人清楚地看出,在强势对手面前,别克英朗的累计跌幅高达23.81%,排在了下跌排行的第二名,仅小于上汽大众桑塔纳。而日产轩逸、一汽大众速腾和吉利帝豪,则实现了同比增长,甚至同比大涨。这固然与英朗四缸车上市前,三缸车在今年头三个月的跌幅太大有关,但同时也暴露了四缸车的力不从心。

换句话说, 尽管通用别克采用了吃四缸回头草加新车巨幅降价的方法,但在短时间内,却仍然难以补上三缸机留下的巨大销量下跌缺口,并且与那些强势的竞争对手相比,也占不了多少上风。

目前,别克英朗四缸车在杭州的最低报价,已经下跌到8.19万,降幅高达31.69%,等于在六折区间进行售卖。这在所有强势合资对手中,也是降价幅度最大的,足见其竞争压力有多大。

性能并不突出的四缸机,或影响英朗竞争力

上汽通用总经理王永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在三缸机方面,我们对消费者的接受度判断有些过于乐观”。

但无奈回归四缸车的别克英朗,其四缸发动机又如何呢?

通过发动机参数比较可以发现,通用别克配备在英朗上的四缸发动机,其扭矩表现其实并不怎么样,显得非常一般。在强势对手中,无论是1.2T的小型涡轮增压四缸发动机,还是1.5L自然吸气四缸发动机,它们的最大扭矩基本上都超过了英朗四缸发动机的141N·m,哪怕是自主品牌帝豪的四缸发动机。而排量超过1.5L的发动机,扭矩更是远远大于英朗。

扭矩是发动机动力性能的一种重要体现,特别在起步、超车加速时,扭矩越大动力表现越好,也是发动机动力性能的核心指标之一。而英朗四缸机的这一动力性能,显然是比较弱的,在那些强势对手面前,并无多少优势可言。

也就是说,别克英朗虽然吃回头草又回归了四缸车,但其四缸发动机的动力性能也是非常一般般。

有业内人士表示,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如何,往往也是影响消费者购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甚至有的消费者还会把动力性能作为首要的购车标准。尤其是对生活节奏快的人来说,在拥堵的城市,超个车抢个道,都离不开强劲的动力。

因此,别克英朗竟然凭借这种动力表现的四缸发动机来征服市场,自然就很难有非常强大的竞争力了。其无法快速填补三缸机留下的销量大幅下跌缺口,也就不足为怪了。尽管别克英朗试图用巨幅降价来诱导消费者,但对于识货的消费者和讲究动力性能的消费者来说,可能并不会买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哪一款汽车降价最厉害

1、纳智捷是目前贬值率被公认为最高的一款汽车了!主要原因就是:耗油!很多购买这款汽车的车友表示:买得起,却开不起。甚至有些车友调侃,在加油站加油,结果没熄火,加油始终没加满!对的,纳智捷的主要问题就是耗油!因此连续几个月下来,这款汽车的销量都寥寥无几,也别提市场的保值率啥的了,很多车友能二手卖掉都要偷笑了。

2、韩国起亚汽车。起亚汽车在2015-2017年都是非常受车友喜爱的一款汽车,销量在国内也是非常不错。但是起亚汽车贬值率却非常高。小编的朋友15年买的起亚k2,全车拿下来11万左右,如今再卖的话,估计只能卖个5万多了,贬值率不言而喻!而导致起亚贬值的重要因素,就是汽车的实用性!起亚汽车车皮薄,动力不足,安全性差等问题都是其贬值的潜在因素哦。

3、凯迪拉克汽车。大家印象中凯迪拉克的汽车应该也算质量,品牌都尚可的汽车吧?但是凯迪拉克为什么也贬值的快呢?其实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凯迪拉克的市场降价不规范,就好比说,上个月刚买的凯迪拉克,下个月就降价了几万!你说这种情况谁买谁亏,这样子的情况不贬值才怪啊。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中美国家的矛盾,导致凯迪拉克的价格降价!虽然说车是好车,但是贬值性相当高,买车的还是得多小心哦。

5、众泰汽车。众泰估计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款品牌汽车了。且众泰在suv领域目前发展的势头非常不错,众泰在国内的市场主要定位性价比汽车,因此市场销量近两年也很不错,但是为什么又说众泰的贬值率比较高呢?原因很简单,众泰一直走的路线都是“模仿”路线。很多时候大家看到的豪车外观,你在众泰里面都能看到,就典型的就是保时捷了。同时,众泰汽车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那就是汽车质量方面存在问题,很多身边车友反应,众泰的变速箱无法换挡,汽车发动机时常有异响,刹车异响等问题,因此众泰的汽车贬值率也非常高。

6、路虎。有捷豹的地方就少不了路虎,曾经的路虎加价排队,如今的路虎大幅优惠。例如入门版的路虎极光,乞丐版的优惠也是在8万左右,顶配版的优惠高达14万,30多万入手一台路虎在曾经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成真了,不少以路虎为目标的车主都表示感谢国内BBA一家独大的市场环境!

7、捷豹。捷豹最早是英国豪华轿车、跑车和轿跑SUV品牌,后来被印度塔塔收入旗下。在2004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捷豹的车型销量一直不理想,所以不得不采取销量换市场的策略,高端车型动辄几十万的优惠更是让捷豹的保值率极低,例如指导价88.8-106.8万的捷豹XJL优惠幅度高达30万。当然这对于看上捷豹的车主是个好消息,甚至不少准捷豹车主还表示让隔壁老王买它的BBA去,我花同样的钱入手都能入手一个更高级别的捷豹了,虽然品牌力差了点,但是里子有了就行。

8、凯迪拉克。凯迪拉克是通用旗下的豪华品牌,作为豪华品牌的一员,凯迪拉克品牌的大幅度优惠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外形硬朗、动力强劲,动辄6万以上的优惠让看上凯迪拉克的车主直言爽翻了,哪怕是入门级的凯迪拉克ATS-L优惠价都在8万以上,而其指导价也不过是29.88-42.88万。

6、车市回暖价格战停歇,车价将重回高位?别怕,新车只会越来越便宜

最近一直有朋友向我们咨询一个问题,那就是随着很多自主品牌持续走向倒闭,以及一些合资车企由于市场表现不佳而被迫退出国内市场,国内汽车市场的价格战会不会偃旗息鼓,之前那种“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状态,也就是厂商为了争夺市场份额不断降低价格,买车的消费者在低价中挑低价的状态将一去不复返,国内汽车价格,将重新回到“正常”状态,也就是很多车型的价格回到以前的高位,很多消费者想要买到便宜的新车,希望可能不大了。

不过在我们看来,持有这种心态的消费者,担忧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汽车价格越降越低,或者说是在配置持续提升,价格保持不变,实际价格还是在降低将成为中长期趋势。买车越来越便宜,越等越优惠将成为很多品牌车型购车最直接、最有用的省钱手段,越耐得住性子,可能买车付出的成本就越少。

可能很多网友会疑惑,目前国内汽车厂商的数量相比之前已经大幅减少了,一些厂商甚至已经获得了垄断地位,新车价格怎么可能一直降下去?首先,我们必须要了解一个现状,那就是尽管国内市场已经有很多车企和品牌丧失竞争力,但是国内汽车市场的价格战却远没有结束。

事实上,尽管一些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已经彻底边缘化或者离场,但是国内汽车市场接近百家品牌的规模,在这些车企边缘化之后,整体的体量还是相当庞大的。尽管从下半年的市场表现来看,国内车市似乎已经呈现出了明显的回暖迹象,但是这一次的车市回暖,和2014年—2017年的情况完全不一样,变成了优势品牌的集体狂欢,也就是一线合资品牌和一线自主品牌整体表现优异,二线品牌往下的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其实依然挣扎在生存线上,这是国内车市的一个新现状。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实争夺市场份额的竞争强度还是相当大的,就算是一线品牌,也依然只能用低价位和高性价比作为主要的竞争手段。

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吉利、长城等优势一线自主品牌的净利润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下滑幅度远大于销量降幅,比如吉利汽车上半年净利润为22.97亿元,同比下滑43%,而吉利汽车上半年的销量为53.04万辆,同比下滑19%,利润下滑幅度远大于销量下滑,表明吉利汽车的单车利润正在大幅度下滑。也就是说,吉利汽车要么在降价,要么便是成本提升之后,价格相比之前并没有提高,所以导致利润下滑非常大。

当然对于优势厂商们来说,并非随着销量增长或者重回高位,在产品价格上就能自信了,相反,就算是销量回暖,大多数厂商还是只能保持谨慎、谦卑的定价策略,对于大多数厂商来说,依然是价格只能降不能涨。原因其实很简单,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看到了之前车型的价格,再看新车型的价格,如果价格发生向上的波动,大多数消费者还是会有一些难以接受,也就是说,整体对于汽车产品这种物件,和房子是完全不一样的,对于买房子的消费者来说,价格越涨,可能抢着买的人越多,但是对于汽车来说,新车胆敢涨价,就是自寻短见。

丰田应该是目前国内产品价格最坚挺的品牌之一,在国内市场销售的主流畅销车型,基本上都没有什么优惠,尤其是汉兰达、凯美瑞、RAV4、雷克萨斯ES、雷克萨斯RX等主销中高端车型。凯美瑞是其中的代表车型,也是丰田最早在国内投放的中级车产品,在销量非常优秀的情况下,价格也非常坚挺,也就是说这款车的高销量,并不是靠降价换来的,而是实打实的产品力。但是就是这样一款车,依然是新车比老车便宜。2016款凯美瑞2.0L车型的起步价为为18.78万元,如今最新款的凯美瑞,起步价已经到了17.98万元,相当于降价了8000元。坚挺如丰田,价格尚且在持续下降,何况大多数本身就依靠降价来获得销量的汽车品牌。

当然从未来趋势来看,类似特斯拉这样的造车新势力,更是在降价方面不遗余力,大家想想看,Model 3国产至今,已经降价过几次了?如今的起步价格已经到了24.99万元的地位,而且几乎所有的评论都认为,这款车的依然存在很大的降价空间,随着更多新技术、新材料的引入,成本降低将在更大程度上推动新车价格降低。

所以未来一段时间,新车价格相比老款车的价格、配置,持续降低将成为不可逆的过程,大多数厂商都要面临要么降低成本,要么摊薄利润,但是整体价格上涨的可能性非常低,在我们看来,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等,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获得更低汽车价格的最有效手段,只要能耐得住性子,买到便宜车不是难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大众途昂为什么价格暴跌

途昂17年3月上市,17年共售出了75114辆,加价过多了,消费者的热情也散去了,年末又开启了优惠促销活动,途昂价格暴跌是不存在的,不过降价确实跟质量问题有关系。

对于这样的价格,降价5~8万也不叫暴跌,更何况又不是真的降那么多,正所谓一个萝卜一个坑。

途昂有以下致命缺点:

1、严重质量问题,轻则门把手没使用多久就坏掉,大灯开关轻轻一拧就脱落,重则发动机漏油等严重质量问题也开始显现。

更严重的问题就是漏油导致连杆扭曲变形,最终导致发动机破裂,这是途昂的致命缺点。

2、途昂内饰档次感欠缺,用料不够细腻,缺少三四十万级别车的豪华感。不过大众设计风格就是如此,几十年不变,以不变应万变。

最受不了的就是方向盘和空调按钮,设计师能不能别这么懒的。非弄的和几年前就上市的帕萨特、迈腾按钮一样。

3、把第二排调到一拳半,坐进第三排,腿离第二排大概也只有四指左右的距离了,而且第三排坐垫比第二排低了不少,虽然比一些中型suv好,

但还是有点坐小板凳的感觉,腿不是90度坐姿,舒适型要差了不少。还有第二排中间位置靠背偏硬。

4、途昂倒车雷达太怂了,倒车的时候还离一大截呢,就开始滋哇乱叫,倒个车好像在杀猪一样,严重影响心情!还有不少配置的设置开关方式不够人性化,比如 ACC,操作起来就不方便!

5、动力调教有偏差,踩油门不够踏实,在非运动模式下,动力显得慵懒。有一种小马拉大车的感觉。车子冷启动的发动机声音还是有点大了,动力的调教开起来很不爽,低扭感觉踩的脚感跟实际来的动力不符合,然后到了涡轮介入的时候又会突然蹿出去,市区塞车的时候开特别不爽。

(7)2017月汽车价格暴跌扩展资料:

大众汽车(德语:Volkswagen)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的汽车制造公司,也是世界四大汽车生产商之一的大众集团的核心企业。2016年位居《财富》世界500强第7位。 

Volks在德语中意思为“国民”,Wagen在德语中意思为“汽车”,全名的意思即“国民的汽车”,故又常简称为“VW”。台湾译为福斯汽车,港澳、大陆译为大众汽车或福士汽车,意思是“人民的汽车”。整个汽车集团在2012年产销超过907万辆,大众品牌则超过574万辆。

2013年11月14日,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大众汽车(中国)销售有限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决定自2013年11月25日起,召回部分大众、奥迪和斯柯达汽车,共计640309辆(落地)。2014年10月,一汽-大众再次宣布召回部分新速腾和甲壳虫汽车。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说明,大众将在华召回7.8万辆进口汽车,因车辆的转向柱存在缺陷。召回的车型包括2009年1月22日至2014年5月6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2009-2014年款途威、奕鸥、尚酷、尚酷R、跨界高尔夫、高尔夫旅行版、高尔夫R、迈腾旅行轿车、迈腾全路况车、CC及夏朗汽车。 2018年3月15日,央视3·15晚会曝光,大众途锐发动机进水故障导致无法启动。2018年8月25日,大众官方宣布,将独立推出电动“We Share”汽车共享服务。这项汽车共享服务将于明年春季首次在德国柏林推出。 

参考资料:大众汽车官网

8、2017年什么时候买车最便宜

一般情况下,5-6月份比较便宜


与2017月汽车价格暴跌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