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汽车销售前途有多大 是不是像人们讲的那样 吃青春饭啊 有汽车保险前途大吗
你问的问题很难回答
首先不考虑公司是不是会一直用你
其次,一般选择做营销工作的人最终目标都不会是干销售顾问干一辈子
在人为个人能力已经足够以后都会去寻找选择更好的发展
一般来说做营销都是走两条路线
1、职业经理人
2、个体企业
所以你会发现生存在销售第一线的人年纪普遍比较年轻
因为年纪大的要么适应不了营销的身存环境被淘汰转行干了其他的,要么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升级成了经理或老板
2、传统淡季叠加疫情影响,车企的复工与销售“比想象更艰难”
2020年一季度,车市正在“风雨”中踉跄前行。
一方面,因为购车需求集中在年底释放,春节期间属于车市的传统销售淡季,直到四月之后才会有所恢复;另一方面,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导致汽车行业从生产端到销售端接连受阻,无疑让各大车企“雪上加霜”。
车企复工情况总体比预期晚
随着疫情的持续蔓延,2020年春节假期从2月2日开始不断被延长,已经到了2月17日或是更久之后。
截至目前,根据澎湃新闻的调查,部分车企已经在2月10日证实复工,但考虑到疫情较为严重,部分企业宣布将复工日期推迟到2月17日,包括丰田汽车、华晨宝马,以及位于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地区车企。
值得注意的是,位于疫情中心的武汉,是中国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东风乘用车、东风新能源、东风本田、东风雷诺、东风风神、神龙等整车企业,整车产销规模达200万辆,平均每天就有五千多辆汽车在武汉下线。根据目前政府通知,湖北地区的复工时间不得早于2月13日,因此,东风汽车旗下多家品牌复工时间基本会在2月13日之后至少一到两个星期才会陆续开始复工。
2月10日和11日,流通协会还分别对汽车4S店进行调研,结果显示:2月10日接受调研的全国1067家4S店中,复工和部分复工占302家,总体开工比例28.3%。2月11日接受调研的2895家4S店中,共有573家复工,复工率仅为19.8%。
“防疫战”比想象更艰难
当然,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也有一部分车企,包括江淮、海马、吉利、北汽、特斯拉、蔚来、小鹏、哪吒等已经于2月10日开始进入复工复产状态。众所周知,汽车制造是劳动密集类行业,为了保证员工的健康,在复工的同时,企业同样打响了“防疫战”。
对于已经宣布复工的车企防疫措施总结,澎湃新闻记者主要归纳出以下几项措施:
1,对于非必要现场办公的文职工作,基本都运用了居家办公、远程办公管理措施;
2,非上海地区员工均在家办公自我隔离14天,确保身体无感染症状后可返岗工作;
3,开工上班时各工作小组组织体温监测,要求员工办公、作业全程佩戴口罩(公司予以发放);
4,加强工作环境通风、每日两次对公司办公区、车间、库房等区域集中消毒;
5,不开中央空调,不在食堂集中用餐,以简餐形式发放餐盒给员工等方式。
除上述基本防疫措施之外,部分车企还有一些“创新”方式,例如小鹏汽车还专门增设20台行政公务车支持外出公干、抽调百台小鹏G3出行车辆以优惠价格支持员工租赁,鼓励员工采用独立自驾的交通方式,安全复工。
“我们将按照国家和属地政府要求的公共卫生条件,不计成本,一切为员工健康着想。”哪吒汽车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其实代表了很多车企的态度,即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是第一位的,而工厂复工的时间尽管有暂定的时间表,但一切还是要视疫情发展情况不断调整。
1月车市下跌成“主旋律”
复工延迟的同时,从各大车企逐渐披露1月销量数据来看,“下跌”已经成为行业主旋律,也凸显出节后淡季再叠加疫情影响下,车市面临的形势愈发严峻。
具体来看,自主车企中,比亚迪,长城汽车和北汽新能源率先发布1月销量数据,
其中,比亚迪1月合计销售2.5万辆,同比跌幅达到42.68%,新能源车下滑态势严重,1月销量仅为7133辆,同比暴跌了七成不止;而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燃油车却与新能源车表现截然相反,1月共销售1.8万辆,同比增长了18.28%。
不只是比亚迪,新能源车企的近况均不乐观,另一家国产新能源头部车企北汽新能源同样呈现销量下滑态势。根据北汽蓝谷发布子公司北汽新能源1月产销数据显示,1月北汽新能源销售2006辆,同比下滑55.54%。
从去年7月新能源补贴退坡政策正式实施起,高度依赖补贴政策的车企出现了“后继乏力”的销售态势,比亚迪也不例外。就以2019年数据来看,虽然连续第六年成为自主新能源车企销冠,但全年销量45.1万辆,同比2018年下滑了13%;而2019年北汽新能源销量累计15.06万辆,相比2018年的15.8万辆也同比下降4.69%。
如今,整体车市进入传统淡季因素又“恰逢”疫情蔓延,新能源车企显然暂时还没有找到新的增长动力。
在传统新能源车企折戟的同时,新势力造车企业显然表现的更为“脆弱”。
1月,根据蔚来汽车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品牌整体交付量1598辆,同比下滑11.47%,其中蔚来ES6交付1493辆,蔚来ES8交付105辆。作为2019年国内新势力造车企业的“领头羊”,蔚来汽车尚且正经历艰难的开年车市,那些尚未公布销量数据的新势力们无疑更是难上加难。
事实上,面对淡季叠加疫情的影响,即便是2019年热度持续增长的日系车也难逃销量下滑的厄运。
在全球年销量取得连续四年增长的丰田,1月在中国市场销量为14.53万辆,同比下滑1.2%,这相比于两位数下跌的车企而言已经实属不易。
同样作为日系“三剑客”之一的日产就没有这么好过了。根据日产中国公布的1月销量数据,单月累计售出新车11.81万辆,同比下滑幅度达到了11.8%。具体到合资公司来看,东风日产1月销量为 9.21万辆,同比下降8.1%,其中,轩逸1月销量为3.99万辆,仍然是日产最大的销量支柱。此外,东风启辰1月销量0.9万辆,同比下滑了32%;东风英菲尼迪1月销量3103辆,同比获得4.3%的增长。
与此同时,马自达也公布了1月销量数据,1月在华销售新车2.09万辆,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8.23%,旗下两家合资公司表现迥异:一汽马自达1月销量为7539辆,同比增长达到了7.45%;而长安马自达,虽然1月份销量为1.34辆体量更大,但同比却有着15.19%的下滑。
不仅是自主品牌与合资车企,豪华品牌也受到了波及。豪华车企方面,沃尔沃公布了1月销量成绩,全球范围内共售出4.57辆新车,同比下滑9.7%,其在中国地区1月份销量为10015辆,同比下滑幅度为16.2%。
疫情影响已传导至全球汽车产业链
疫情带来的“蝴蝶效应”正在显现:部分位于中国的汽车零配件企业暂停生产,致使中国之外的汽车工厂被迫停产。
韩国现代汽车2月4日宣布,其在韩国的7家汽车工厂将暂停生产,主要是因为其线束制造商裕罗公司和京信公司在中国的工厂由于疫情影响暂停生产。
2月10日,据《欧洲汽车新闻》报道,受新型冠状病毒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日产将暂时关闭其位于日本西南部九州岛屿的工厂,成为了第一家受疫情影响而在日本停产的车企。
作为日产联盟伙伴的雷诺汽车也未能“幸免”,2月10日,雷诺称由于中国的供应链中断,其韩国子公司雷诺三星汽车(Renault Samsung Motors)将从2月11日起在釜山停产四天。
此外,菲亚特克莱斯勒汽车(FCA)也表示,如果中国零部件供应商不能很快复工,其在欧洲的一家工厂可能关闭2-4周。由此可见,位于中国的汽车配件企业已经在全球汽车供应链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销售中的困难
销售人员的职业发展路径主要是以下几个步骤。
业务代表:
是销售行业基层业务工作者,主要做基本的客户服务,建立业务联系。
工作内容:联系客户,提供销售服务。
职业问题:从事两年的销售工作对基本的销售工作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想为个人如何发展作出些规划。
发展建议:发展路径较多,主要任务不是职位提升,而是积累实力,同时完成30岁之前的选择。在积累实力方面主要有四项:业绩水平、销售技能、客户资源、心理素质。在选择方面主要有:行业选择、企业选择、上司选择、下一步“充电”选择、工作和生活模式选择。进行选择的一个基础是先要了解自己。
高级业务代表:是负责大客户、重要客户的销售业务,接受团单或重点大单。
工作内容:联系重点客户,为重点客户提供销售服务。
职业问题:工作情况比较稳定,主要的问题是考虑职业的发展和定位,希望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才?需要做什么方面的准备和创造什么条件?
发展建议:应考虑如何提高自身的价值,开阔业务涉及领域,增加新知识,为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综合全面的比较和选择个人发展的不同路径,解决定位问题。主要发展途径:横向发展(个人负责区域更宽),纵向发展(下属增加)。这时候需要确立未来走管理之路还是继续“个人英雄”,然后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确定下一步学习、提升的具体方式。
销售经理/销售总监:主要负责制定政策预估销售量,通过企业文化鼓舞团队士气。
工作内容:制定统一的销售政策、预估销售量制定计划,通过企业文化来鼓舞团队的士气加强合作。
职业问题:如何发挥专业人士在一个特定企业环境中的优势和特点显得更为重要?
发展建议:衡量职业发展的主要指标是团队业绩、自我职位提升。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学会和上司相处、学会带队伍。这个职位可能有一个比较长的转型和磨合过程,也可能会在不同的公司用3-5年的时间完成发展计划,尽量不要轻易跳槽。
总经理:主管总理销售业务。人物:方彤,中新兴达丰田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工作内容:了解行业状况,合理制定和分配计划,广告策划职员考评。
职业问题:如何具备几乎面面俱到的领导能力?怎样调配使用职员?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发展建议:作为高级的经理人,应以“人”为本,更多的注意个人素质和修养,对待部下用人格魅力来影响,也同样使用“人”的标准衡量部下。注重自身的积累就能丰富各方面的能力。这个职位已经和企业荣辱与共,个人内部的发展空间受限,整个企业的发展是最好的回报。
另外可能的发展路径是:一、开辟自己的事业,从外部拓展新的发展空间;二、获得更多的社会认可和赞誉;三、成为销售顾问或者专家。
4、车企利润”断崖式”下降 不惜亏损售卖汽车!
为资金回流,车企不惜亏损卖车
受疫情影响,一些车企卖车都在亏损,即使是汽车业巨头奔驰公司也难以幸免,它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8%,每出售一辆车就亏损600欧元,折合人民币4885元;宝马每卖出一辆车则亏损1100欧元,折合人民币8956元;大众每卖出一辆车亏损415欧元,折合人民币3379元。
面对这样的局面,车企仍要尽可能在不计成本的情况下以亏本方式出售汽车,因为无回流资金意味着现金流动中断,而不管汽车是否卖出,每天的固定成本仍是一分钱也不会少的。
车企利润呈断崖式下降
最近,大众汽车集团 ceo赫特·迪斯接受了德国媒体的采访,他说,大众公司目前在中国以外的市场上没有销售,也没有收入,而且公司每周仍需要花费20亿欧元(约合157.3亿元)的固定成本,"如果不能控制新冠的爆发,可能必须裁员"。
戴姆集团的净利润在2020上半年下滑了27%。在2020上半年,戴姆勒公司的汽车业务收入为1,118亿瑞典克朗,也就是说,戴姆勒公司在2020上半年的利润同比下降291.6%,去年同期利润为55.19亿瑞典克朗,而净亏损11.71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9.2亿),同比下降134.5%。
此外,它在2019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只有0.8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0.3个百分点,净亏损更是达到1.15亿元。
在上半年的疫情暴发期间,车企利润出现“断崖式”下降。
上一年,奥迪实现营业收入287.61亿欧元,折合人民币2200亿元,同比下降0.9%。奥迪全球销量达120万辆,同比下降23.2%。税后利润亏损10.19亿欧元,2015年亏损56万欧元,2016年亏损14万欧元(折合人民币111万元)。
这些车企在疫情暴发期间处于艰难的境地。本田、日产、马自达、三菱四家公司分别亏损808亿日元、1539亿日元、453亿日元、1761亿日元。斯巴鲁公司损157亿日元。
亏损售卖用户并不买单
尽管汽车公司为了发展和生存,不惜亏损销售汽车,但用户似乎并不买单。据中汽协数据,2020年1-7月,全球汽车市场销量同比下降25%,分析师也预计,整个2020年度全球汽车市场销售总量约为7000万辆,总体降幅不会低于20%。
对大多数车企而言,能够通过短期亏损渡过难关或许还算不错,但更多的车企需要靠贷款来度过艰难的每一天,据报道,通用汽车从其信贷额度中提取了160美元,以增加现金储备。在疫情爆发的影响下,一些汽车制造商选择暂停,休息,申请财政支持以保持现金流的稳定。此外,丰田汽车正在寻求1万亿日元的贷款,甚至戴姆勒也在寻求100亿欧元的银行融资,使其成为公司运营的现金储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从事汽车销售与服务的人会遇到哪些困难?
销售首先要对来自己所从事的行自业充满兴趣和爱好,用自己的信心去感染客户其次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对客户兴趣爱好的研究,投其所好,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谈判技巧方面的掌握,把握客户的想法,引导消费销售销售先销后售,做好售后服务,获得客户的信任,这一点对于渠道销售特别重要等等还有很多,平时可以多看一些书籍,销售需要的是一个杂家,什么都要懂一点,如果不能和客户打开话题,销售会被拒绝与销售之前,自己慢慢体会吧谨记以下几点1.销售如做人,人活明白了,对于销售有很大帮助2.诚信,没有诚信,你将一无所有3.个人魅力,处理人际关系的手段4.换位思考,这是很重要的一点,只有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问题才能真正体会到客户的需求5.坚持是没有捷径可走的,能说会道并不一定管用,关键是用心去做,销售是双赢的,拿出真心为客户着想才能真正打动客户还有很多,需要自己去体会!
6、6月份销量下跌54%,经销商处境艰难,为何广汽菲克落得如此局面?
近两年,国产车、尤其是国产SUV车型可谓是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放眼来看,无论是吉利星越(参数|图片)、哈弗F7x(参数|图片)还是长安CS85 COUPE(参数|图片),都拿出了极强的技术实力和极具档次的豪华感,在树立全新品牌形象的同时,也不断向中高端领域进军,获得了国内车主的无数好评。
由此可见,SUV车型是自主品牌突破合资品牌“档次封锁”的重要途径,在国产SUV车型实力不断提升,为国内车主带来更具诚意产品的同时,整个SUV市场的竞争也变得更为激烈。相比较而言,部分合资品牌在国内SUV市场上就显得不太适应了,这点从广汽菲克近两年来的销量上就可见一斑。
提起广汽菲克Jeep,相信很多人都能想到那句广告语:“不是所有的吉普都叫Jeep”。作为2015年才刚刚进行国产的Jeep来说,它凭借着鲜明的SUV血统,悠久的品牌情怀,获得了众多车主的青睐,以至于2017年的销量一度超过22万辆,创造了纪录。
可惜好景不长,从近两年的数据来看,广汽菲克的销量已经出现了连续18个月的下滑。在2017年至今满打满算才三年的时间当中,广汽菲克从巅峰到低谷,它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情怀不在,Jeep销量难止跌
说起SUV在中国车市上的火爆程度,相信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而广汽菲克也是很好地把握住了Jeep进入中国车市的机会,享受了一波红利。从2016年的数据来看,虽说距离国产Jeep车型上市才一年多的时间,但是广汽菲克已经完成了年销17.98万辆的成绩,实现同比增长260%。到了2017年,它更是实现了年销22万辆的佳绩,可谓是达到了“巅峰”。
不过,进入了2018年后,伴随着国内车市的不景气,广汽菲克的销量更是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从数据上看,2018年广汽菲克全年销量仅为12.51万辆,同比下跌38.99%,整年呈下降趋势。拿今年数据来看,广汽菲克6月份5177辆、上半年累计销量3.58万辆的成绩较同期也是分别减少了54%、49%,这也是广汽菲克自2018年初第18个月销量下跌了。
看到这些数据后,不得不承认广汽菲克远远没有原来那么受欢迎了,至少说仅仅靠“情怀”,很难能够止住销量的下跌。
“虚假”繁荣,质量问题很棘手
在广汽菲克旗下,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车型。从中低端的自由侠(参数|图片)、指南者(参数|图片)、自由光,到中高端的指挥官、大指挥官,广汽菲克在短短两三年的时间内就已经完成了产品布局,在为车主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力求进一步占领国内的市场。
可惜,虽说这样的发展战略看起来无懈可击,但是发展过程中的种种瑕疵,在无形中也使得广汽菲克陷于非常不利的境地。
首先,从产品质量方面来说,广汽菲克就时常被车主所诟病。从《车质网》上的车主投诉来看,广汽菲克旗下的不少车型都存在着发动机漏油、抖动,变速箱顿挫、异响等故障,自由光甚至一度被车主戏称为“机油光”。这些故障数量之多,问题之集中,远远不及车主对于Jeep质量的预期。
与此同时,投诉中也不乏很多车身生锈、天窗开关异常等问题,这些质量缺陷虽说问题不大,但是却极大地影响了用车感受,与广汽菲克定位“豪华”的身份也大相径庭。
其次,从价格方面来说,Jeep国产车型的售价与进口车型有着很大的悬殊,也不免让人怀疑。就拿2019款顶配自由光(指导价:31.98万元)与2015款自由光(进口)(指导价:39.29万元)相对比:在终端优惠之后,即使国产自由光尺寸更大、配置更多、马力更强,但是依旧比进口车型便宜10万元左右。俗话说:“羊毛出在羊身上”,国产车型加量不加价的背后,很难不让人怀疑质量是否有“水分”。
由此可见,虽说国产帮助广汽菲克降低售价、扩大销量,但是却使其在质量把控方面更加困难,这也就导致了Jeep的品牌形象日益下跌,不仅砸了自己的招牌,也伤害了一批“Jeep迷” 车主的心。
后院失火,经销商质疑不断
在汽车产业链中,除了主机厂需要保证车辆的数量与质量以外,经销商也需要承担起车辆销售与后续服务的责任,这二者缺一不可。然而,广汽菲克不仅在车辆质量方面备受质疑,就连在维系经销商关系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麻烦。
早在2018年8月15日,就有35家Jeep经销商因为库存压力太大、持续亏损而来到Jeep品牌位于上海的销售公司(克莱斯勒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门前集体维权讨要说法。而在销量“虚假”繁荣的背后,因为急速扩张、销量下降等原因的影响,使得广汽菲克旗下的不少经销商处境艰难。
其次,据不少车主反映,广汽菲克4S店的数量少、售后服务态度差的现象也是非常明显的。随着车辆销售的不景气,再加上厂商压下来巨大的整车、零件销售任务,部分4S店的工作人员难免就会消极怠工,这也将极大地影响车主的购车体验。
可见,厂商与经销商本应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但是对于广汽菲克而言,它为了获得更大的销量,很容易忽略经销商的库存压力、盈利能力,进而使4S店线下销售、售后服务有所打折,形成恶性循环,更不利于销量的提升。
此外,作为一款美系豪华SUV品牌,Jeep一直都是以强劲的发动机以及卓越的四驱系统而闻名。但是,伴随着新能源车型的逐渐普及,混动、纯电动车型更新不及时的广汽菲克不仅在“双积分”政策下受到一定掣肘,同时也难免会失去部分市场,这也将在后期发展过程中拖慢广汽菲克的节奏。
可见,现如今广汽菲克确实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境地了。在如今中国车市已经比较成熟的大环境下,能否及时提升自身的产品竞争力,开拓更多车型,也将关乎到广汽菲克未来的命运走向。
结语:要论SUV乃至越野车的品质,Jeep可谓是无数荣耀在身,自身的起点相对来说也比较高,绝对有“韩信之勇”。但是在中国车市上,广汽菲克仅靠Jeep显然是不够的,尤其是在SUV市场竞争加剧,自身处处被动的情况下,也难免被甩在了时代的背后。
所以,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广汽菲克仍然还是需要戒骄戒躁,用长远慎重的眼光审视中国车市,否则无论是国产SUV还是众多造车新势力,都很有可能演绎什么叫做“将前浪拍在沙滩上”。
7、最近汽车行业为什么这么不景气
第一:造车技术高了,车况好,淘汰时间长
第二:经济低迷以来,资本家资金紧张,开销减少
第三:受第二影响,各方面产出低,收入减低,再加上银根收紧,资本家没钱开工,只是在求生存
第四:通货膨胀,消费紧张
8、男朋友在最艰难的时候我应该怎么做?最近工作一直不顺利,半年内换了三个工作,现在做的是汽车销售,一个
你该鼓励他 帮助他 不要让他颓废下去
9、车到山前必有路——疫情下,汽车厂商艰难突围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各行各业都造成了巨大冲击,就汽车行业而言,乘用车销量锐减,各大车企生产被迫停摆,让本就处于“寒冬”的汽车厂商们遭遇更加艰难的时刻。面对如此不利因素,汽车厂商们各显其能,施展了花样求生大法。随着复工复产的来临,一些准备充足的厂商或许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机会。
1、汽车业销售遭遇断崖式下跌
新冠肺炎疫情在1月下旬爆发,从销售上来看,对1月的影响有限。但2月的汽车销售则受到了极大冲击,汽车行业销售遭遇了断崖式的下跌。
根据乘用车联合会公布的汽车销量数据: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2月乘用车日均零售销量为7099辆,与上年同期的36361辆相比大幅下跌,80%的跌幅创历史同期新高。具体而言,2020年2月第一周(1日—9日),乘用车日均零售销量仅811辆,与去年同期的22965辆相比,下跌96%。2月第二周(10日—16日),乘用车日均零售销量4101辆,与上年同期的36965辆相比,下跌89%;2月第三周(17日—23日),乘用车日均零售销量5411辆,与去年同期的32529辆相比,下跌83%;而2月最后一周(24日—29日),日均零售销量16500辆,同比下跌63%。
随着经销商复工率大增,新车上市逐步启动,数据逐步向好,但3月第一周(3月1日—8日)乘用车厂家零售销量同比仍下跌51%。
此外,疫情最严重的地区湖北也是我国重要的乘用车生产基地,湖北车企的停工也给车市短期供给带来了很大压力。
2、汽车经销商面临资金链压力
对汽车厂家来说,疫情大大影响了生产进度,使整车产量大幅度下降,同时,市场需求的锐减也反过来影响了生产。但对经销商来说,疫情带来的不仅是销量的下降,还要承受资金链紧张的压力。
“现在压力很大,销售收入大幅下滑,可房租、员工工资社保等都照常发放,固定支出一个不少,每个月的工资、店面房租以及水电暖杂费等等,都是巨额费用消耗。”谈起面临的现状,一位4S店经销商连连叹气。
事实上,这是经销商们普遍面临的问题。除此之外,很多经销商还面临着库存高企、银行贷款等多方面的压力。部分经销商由于元旦前厂家压库,大量的库存积压及融资车辆资金问题则让资金链更为紧张。
据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分会发布的《新冠疫情对汽车经销行业影响的调查数据》,有33%的受访经销商认为,2020年上半年,其所属的经销企业预计亏损;另有近两成的受访者认为,即便是不亏损,利润也要比上年同期有30%—40%的大幅度减少。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认为,目前的市场成交仍然疲软,需要生产及生活的逐渐恢复,车市压力才能够缓解。
3、华丽转身,厂商成“百变金刚”
面对巨大的压力,汽车厂商各显其能,纷纷出招自救。
由于防疫物资的短缺,多家车企将目光聚集到了防护物资的生产上。口罩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聚丙烯熔喷无纺布,而汽车生产所触及的零部件供应商中正有涉及聚丙烯生产的企业,于是,一些车企利用自己科研队伍庞大、供应链容易打通等优势跨界生产口罩等防护物资。
目前已有多家车企通过转产等方式生产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防疫物资,比亚迪、广汽、长安等车企宣布生产口罩,还有车企生产负压救护车。上汽通用五菱位于广西柳州的无尘车间通过改建生产线的方式转产口罩,共设置14条口罩生产线,日生产量预计达到170万个以上。自2月底紧急投产开设口罩生产线以来,比亚迪目前已经拥有了130条口罩生产线,日均生产一次性医用口罩500万片,N95口罩15万片。目前,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广汽集团均参与到了口罩生产当中。三家企业的日产能超过一千万只。
疫情期间,人们足不出户,更别提到4S店看车了。为了尽可能多销售一辆车,汽车经销商们使出浑身解数,开启了云端销售。设置线上展厅,在线上多平台进行新车发布,利用网红带货,还有很多经销商的销售员直播卖车,利用VR实现云看车。
虽然云卖车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大多数经销商表示不理想,有的直播间里观看人数不足百人,有的直播间里的观众甚至只有个位数。一家合资品牌4S店的销售人员表示,网上卖车所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线上卖车基本上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汽车销售的专业性比较强,很多流程还是要进行线下接触。还是得等大环境回暖之后,依靠来展厅的客户带动销售。”
4、车市回暖,但距完全复苏有距离
随着疫情的好转,各行各业逐渐复工复产,而由于疫情带来的人们对私家交通工具的需求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汽车的销售。
目前,各大品牌的汽车厂商和经销商的生产和销售都在逐渐恢复当中。记者在位于石家庄的部分品牌4S店看到,已经有顾客进入店内咨询看车。“我们每天都会对店内进行消毒,销售人员也会报体温,肯定要保证安全的。”一位销售顾问告诉记者,销量虽然赶不上疫情之前,但已经有所恢复。“这不,昨天刚卖出去一辆。”
另一方面,云端销售的线上集客也在继续,且有政府主管部门助力。4月9日,石家庄市商务局指导河北省汽车流通行业协会组织市区汽车4S店、二手车贸易园区、大型商业综合体、成品油经营企业等商贸企业,举办了“石车秀”线上购车节,助推汽车销售。
从中汽协最新发布数据来看,复苏增长势头明显。数据显示,3月我国汽车产销均超过140万辆,分别达到142.2万辆和143.0万辆,环比高涨399.2%和361.4%。尽管环比增势喜人,但从同比数据来看,3月产销依旧跌幅明显,分别为44.5%和43.3%。因此,车市虽然回暖,但距离完全复苏尚存一定距离。
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复工复产的到来,社会活动渐趋正常,疫情防控期间被抑制的消费需求会陆续释放。但由于疫情导致的居民收入和财富预期下滑,也会导致购车需求下降或延后,而这也是对汽车厂商的一次大考。
疫境里的优等生:广汽
广汽集团旗下拥有190多家投资企业,员工数量约11万人,仅整车企业中就包括广汽乘用车、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菲克、广汽三菱、广汽新能源、广汽比亚迪等9家公司。同时,在湖北的供应商约180家,另外在湖北还布局有广汽乘用车宜昌分公司。
疫情发生后,广汽集团宣布与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乘用车等企业一起,捐赠500万元现金及传祺汽车用于支援武汉的抗击疫情工作。至今,广汽集团累计捐款金额及价值超过3438万元,其中广汽集团总部超过2000万元。
为了解决战“疫”工作中的口罩紧缺问题,广汽集团于2月5日作出了自制口罩的决定。现在,广汽用于自产的12台设备3月1日全部导入投产,目前日产量达60万只,除了统筹分配外,对境内已捐赠超过130万只,向海外合作伙伴捐赠15万只。
截至3月20日,广汽集团重点项目复工率达到100%。在营销领域,广汽集团旗下绝大多数的特约店已经开店营业,同时积极开展创新销售模式,利用既有的“VR看车”“智能展厅”等数字化手段,引导顾客完成线上看车,并通过网上支付、线上贷款审批等方式实现购车手续办理,强化人工的线上销售解答和上门取送车服务。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汽车销售行业现状
汽车每年度产销同比降幅收窄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为汽车行业按下了“暂停键”,在巨大的冲击下,全行业同舟共济,不畏艰难,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复工复产,加快转变营销方式,积极促进汽车消费,汽车市场逐步复苏,全年产销增速稳中略降,基本消除了疫情的影响,汽车行业总体表现出了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内生动力。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22.5万辆和2531.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和1.9%,降幅比上年分别收窄5.5和6.3个百分点。
从各月汽车产销情况来看,2020年全年呈现先抑后扬的发展态势。一季度汽车产销受疫情影响大幅下降。但是第二季度随着疫情形势得到有效扼制,从4月开始汽车市场逐步恢复,月度销量同比持续保持增长,截至12月,汽车产销已连续9个月呈现增长。
乘用车年度产销同比下降
2020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999.4万辆和2017.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5%和6%,降幅比上年分别收窄2.7和3.6个百分点;乘用车产销占汽车产销比重达到79.3%和79.7%,分别低于上年产销量比重3.7和3.5个百分点。
乘用车四类车型产销情况看:轿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10%和9.9%;SUV产销同比分别增长0.1%和0.7%,SUV年度产销规模首次超过轿车;MPV产销同比分别下降26.8%和23.8%;交叉型乘用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1.7%和2.9%。
从各月乘用车产销情况来看,前4个月,乘用车月度产销同比呈现下降,从5月开始,乘用车产销开始保持增长,其对汽车产销的增长贡献度持续扩大,9月乘用车增长贡献度开始超过商用车,这反映出消费需求在逐步恢复,并且乘用车作为占市场份额4/5的车型,开始成为主要拉动汽车市场增长的因素。
2020年12月,国内生产的豪华车销量完成28.4万辆,同比增长24.6%。从4月以来,豪华车市场一直保持大幅增长。
商用车产销呈现大幅增长
2020年,受国皿汽车淘汰、治超加严以及基建投资等因素的拉动,商用车全年产销呈现大幅增长。2020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523.1万辆和513.3万辆,首超500万辆,创历史新高,商用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20.0%和18.7%,产量增幅比上年提高18.1个百分点,销量增速比上年实现了由负转正。
分车型产销情况看,货车是支撑商用车增长的主要车型,货车产销分别完成477.8万辆和468.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9%和21.7%;客车产销分别完成45.3万辆和44.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2%和5.6%。
从各月产销情况来看,商用车从4月开始率先恢复增长,且增速迅猛,连续9个月刷新当月历史产销记录,并于6月创下历史新高。12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50.9万辆和45.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3%和2.4%。
皮卡车年度产销呈现增长
2020年,皮卡产销分别完成49.2万辆和49.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0%和8.6%,分燃料情况看,2020年,汽油车产销均完成12.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和3.4%;柴油车产销分别完成36.8万辆和36.6万辆,同比均增长13.0%。
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销创历史新高
通过多年来对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链的培育,各个环节逐步成熟,丰富和多元化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不断满足市场需求,使用环境也在逐步优化和改进,在这些措施之下,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
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6.6万辆和13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和10.9%,增速较上年实现了由负转正。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0.5万辆和111.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4%和11.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万辆和25.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5%和8.4%;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完成0.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7.5%和56.8%。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