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费者主导+大数据赋能,2020中国汽车消费年度发布入围揭晓
[汽车之家?新闻]? 2020年对于我国汽车市场而言注定是个不平凡且值得铭记的一年,车市遇冷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压力,给汽车行业消费带来巨大冲击。Z世代的兴起,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和购车方式也悄然出现了变化,对车企洞悉市场趋势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了能够客观反映当前国内汽车消费状况,帮助行业把握市场动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联合汽车之家共同推出了“2020中国汽车消费年度发布”。这不仅是对近年来国内市场优秀汽车制造企业的肯定和褒扬,同时也将对引导正面积极的汽车行业舆论,提振消费市场信心,推动发展民族汽车工业发展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频道
历时近5个月、150余天,收集海量用户大数据,构建科学、合理的数据计算模型,并对结果进行多轮的验证、校对后,如今“2020中国汽车消费年度发布”入围名单正式揭晓!入围这一榜单的品牌、车型,可谓是汽车产业中的佼佼者,对全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现将名单公布如下,以飨读者。最终荣誉将花落谁家?欢迎踊跃参与竞猜,敬请期待8月18日结果正式公布!
● 三大维度精准划分 17项重磅年度发布
下面我们将对2020中国汽车消费年度发布进行一个详细说明。“2020中国汽车消费年度发布”从品牌、产品、企业社会责任三大维度出发,形成包括年度消费者关注品牌、卓越进步品牌、年度消费者信赖车型、年度消费者关注新车等17项重磅年度发布内容。
“2020中国汽车消费年度发布”依托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行业性权威数据,30万份国内汽车用户调研作为底层数据基础,同时综合2019年6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时间段的产品销量、产品质量、产品口碑、产品投诉率、产品关注人数、产品线索人数、品牌认知度、品牌美誉度、用车成本、二手车保值率、服务评价等多维度的客观数据,形成公正的车型及品牌排行。同时根据发布内容的不同,分别制定了3—5名入围品牌、产品,共累计发布83个入围类别。
一、品牌类 ? ? 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分别考量,设置进步分类,累计8大发布项/40个入围品牌
品牌维度下我们主要分为传统的燃油车品牌、新能源品牌以及卓越进步品牌三大类,品牌类型下每项发布内容均设立5个入围品牌,共计40个入围品牌。
在品牌维度下,设置了年度消费者关注品牌,主要分为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两大类,意在展示出消费者心中关注度最高的汽车品牌。进入榜单的最终荣誉者,意味着该品牌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美誉度以及产品可靠性等,同样也是消费者在购车过程中首要关注的品牌。
新能源汽车近年来蓬勃发展,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从市场层面新能源汽车都是未来不可忽视的力量,甚至是变革的力量。因此我们还单独设立了年度新能源创新贡献品牌,这是专门针对新能源品牌维度进行展示的项目,旨在颁发那些通过产品创新、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积极推动产业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好体验的新能源企业。
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鼓励品牌向上发展,此次2020中国汽车消费年度发布还设立了卓越进步品牌,其中包含中国品牌、海外品牌和造车新势力品牌。这一维度的展示,是对该品牌发展的一种肯定。当下,汽车工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日新月异,汽车品牌为了紧跟时代步伐,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以及“从有到优”的进步,其背后做出的努力值得肯定。
二、产品类 ? ? 取值用户对产品关注因素,分为信赖车型和关注新车,总计40款入围产品
产品维度划分基于品牌维度下的所有在售车型进行评选。评奖维度的选取依托于用户对产品的关注因素所设置,权重由关注因素比例与专业编辑打分加权计算得出,保证了产品之间形成公平、公正的竞争关系。产品类型下每个发布内容同样设立5个入围产品,共计40个入围产品。
在产品维度下,设立了消费者信赖车型和消费者关注车型,“信赖”代表消费者对产品的一种肯定,“关注”说明消费者对于该产品具有较高的期待。这一维度的发布,直观地印证了消费者心中最真实的想法,也是该产品得以长足发展的根本所在。
三、企业社会责任类 ? ? 表彰抗疫贡献企业,3家企业入围
为表彰在疫情防控中涌现出来的抗疫贡献企业,持续激发和带动汽车产业的稳步发展。中国汽车年度发布设置了年度消费者认可特别贡献企业,旨在表彰那些在疫情期间,促进复工复产、抗疫取得显著成绩,积极带动产业发展的汽车企业。此类别维度的选取依托于专家调研及内部研究,权重由专家打分计算得出。统计了36家参与抗疫的汽车企业,最终评选出3家入围企业名单。
此外,汽车之家还将在818同期重磅发布《2020-2021年度汽车消费指南》,帮助全行业及消费者把握市场动向,预判消费趋势,挖掘汽车行业投资价值,同时提出汽车行业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建议,敬请期待!(文/汽车之家 李娜)
2、打脸预测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5个小可能
2019年对于中国汽车市场来说也算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经历了汽车销量下滑带来的疼痛,国五国六切换期间的混乱,层出不穷的花式维权代表这消费者意识的觉醒,主机厂家给媒体发律师函表示了主机厂对无良媒体的愤怒,国家放开外资占比让外资车企有了更大的话语权甚至出现了外资独资企业、中保研对汽车安全的良心测试等等事件都说明了2019年中国汽车是多么的热闹,也昭示了2020年的汽车市场会更加的热闹。
那么今天小编就在这大胆预测下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都会有那几件事件可能会发生。
第一:中国汽车市场销量会继续下滑
虽然2019年车市主机厂、经销商对都说太难了,但是他们可能不知道今年是对比往年最难的一年,但是确实比今后都幸福的一年。因为2020年的市场份额会应该会继续萎缩,总销量会进一步的下滑,中国汽车市场会从增量汽车市场转为存量汽车市场,而各大主机厂家前几年扩建的厂房、生产线估计2020年会陆续的投入生产,而各大新能源汽车厂家的产能也会陆续完成爬坡投入量产,估计2020年也会是各大汽车主机厂价格战最为刺激的一年,因为大家估计都应该不看重利润了,毕竟只有后者才能赢得未来。
第二:中国汽车品牌走向大整合
与其说是汽车品牌的大整合,不如说是二三线汽车品牌的批量的死亡。因为这些品牌往往都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往往是发动机买老旧的三菱发动机、加上一个外购的变速箱、逆向一个底盘,加上一个光鲜亮丽的壳子来忽悠消费者。这要是在增量汽车市场的时候还有一线生机,但是一旦进入存量汽车市场和日益严苛的排放法规,估计很难再对产品进行升级,比如众泰汽车,就出现过没办法生产出满足国六标准的发动机,造成无车可卖的尴尬。这些技术弱、资金少的二三线品牌估计再很难撑过2020年的大浪了,结局只有被收购或者被破产的命运了。
第三: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批量死亡
而新能源汽车市场,虽然现在看起来是个朝阳产业,但是中国人有个特殊的能力就是忽悠,生生的把一个技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完成了PPT密集型的产业,不是比谁的技术强而是比谁的PPT做的更好、谁更能忽悠的产业。这不国家看不下去了,先是大幅度的减少了对于新能源企业的补贴,后是引来了首家外资独资企业特斯拉,势要给国内这些新能源车企上一课。估计这节课上完后,应该会有好多童鞋要主动或者被动的下课了。
第四:放开限购城市会继续增
2019年的时候就有许多城市放开或者是不严苛的限牌限号了,估计在2020年的时候除了北京、上海这些非常饱和的城市外,取余城市赢会陆续的放开甚至取消限购,毕竟在这个车市销量下滑的大环境下,好多地方还要指望这汽车产业来带来就业、利税等等,当限购碰上饭碗的时候,你就会发现限购算个P呀。
第五: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继续扩大
虽然明年的车市会继续下滑,但是新能源汽车的份额会继续扩大,因为国家在大力推过之后,以及众多山寨企业教育之后,消费者现在更加了解新能源汽车到底该是个什么样子,我要不要买这个车,所以明年的时候新能源汽车的销售份额的会进一步的扩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2020中国汽车售后服务满意度研究 奥迪/东风悦达起亚领先
2020年11月5日,.D. Power(君迪)日前发布的2020中国汽车售后服务满意度研究SM(CSI)显示,虽然数字化应用已经逐步植入经销商各阶段售后服务流程中,但经销商的全流程数字化应用能力还比较弱,数字化手段对经销商运营效率和用户体验的促进作用仍然有待提高。
J.D. Power 2020中国汽车售后服务满意度研究SM(CSI)已经进入第20个年头。这项研究评测的是拥车期为13至48个月的车主对过去12个月内在品牌授权经销店的服务经历的满意度。汽车售后服务满意度得分采用1,000分制。
研究显示,经销商店内服务的数字化应用相对丰富,其中服务设施的数字化程度高达58%,接待和诊断流程的数字化程度为39%;而在远程服务端的数字化应用能力相对较弱,其中服务预约流程的数字化应用比例不足三成(29%)。此外,通过数字化方式进行预约的车主中,三成用户表示到店后经销商声称未收到预约或安排失败。
J.D. Power中国区数字化零售咨询事业部负责人谢娟表示:“虽然汽车厂商已经逐步增加了数字化工具和手段在售后服务场景中的应用,但某些关键服务场景的数字化执行能力还不理想,不同服务流程间的数字化应用缺乏延续性,从而容易导致用户的售后服务体验断层,影响整体售后服务满意度。”
今年的研究还显示,一些售后数字化工具的使用率并不高。以了解服务进度为例,通过车间监视器和电子看板了解服务进度的消费者比例分别为23%和22%,通过厂商微信公众号或官方App了解服务进度的比例仅有15%,却有超六成(61%)用户通过经销商服务人员的主动服务来了解服务进度。
“数字化能力打造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有赖于不同服务流程和系统间信息流的打通,同时需要提高数字化工具本身的使用体验,并加强数字化工具主动推送的能力,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使其形成依赖。”谢娟表示。
以下是该研究的其他发现:
● 豪华车市场整体售后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主流车市场:2020年行业整体售后服务满意度指数为747分,豪华车品牌(774分)的售后服务满意度领先于主流车品牌(742分)32分。
● 韩系领跑,自主品牌与其他品牌差距继续缩小:韩系品牌的售后服务满意度(761分)领先于其他车系,相比2019年上升5分。欧系品牌和自主品牌今年进步幅度相对较大,而且自主品牌进一步缩小了与其他品牌的差距,距离排在其前一位的日系品牌由2019年的10分缩小至2分。
● 高售后服务满意度品牌的再购率约为低满意度品牌的两倍:高售后服务满意度品牌车主再购现有车辆品牌的比例为32%,约为低满意度品牌(19%)的1.7倍。其中,德系品牌车主的现有车辆品牌复购率(80%)远高于其他车系。
2020中国汽车售后服务满意度排名
奥迪以797分位居豪华车细分市场售后服务满意度榜首。路虎(779分)和宝马(777分)分列第二和第三。
东风悦达起亚以779分位列主流车细分市场第一名,广汽菲克Jeep(766分)和广汽本田(764分)分列第二和第三。排名前十的主流车细分市场中有四个自主品牌,分别是广汽传祺(760分)、吉利(753分)、BEIJING(744分)和WEY(744分)。
J.D Power今年重新设计了售后服务满意度模型,通过考察包括服务预约、接待与诊断、服务设施、服务价值、服务质量和服务团队在内的六大因子来传递全面的用户服务体验分析,以及对客户满意度的评价。
2020年研究是基于2016年3月至2019年7月期间购买新车的32,702名车主的反馈。数据采集工作于2020年3月至2020年8月间在70个中国主要城市进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2020中国汽车售后服务满意度研究,东风悦达起亚位列品牌第一
11月5日,J.D. Power(君迪)发布的2020中国汽车售后服务满意度研究SM(CSI)显示,奥迪以797分位居豪华车细分市场售后服务满意度榜首,东风悦达起亚以779分位列主流车细分市场第一名,更是连续2年排名第一,连续8年入围前五。
作为全球权威的消费者洞察和市场研究机构,J.D. Power以独立和公正享誉业界,由其主导的中国汽车售后服务满意度研究(CSI)已连续开展了20年。该研究基于购车13到48个月内车主的售后服务体验,结果客观真实,已成为衡量车企售后服务满意度的标杆。据了解,2020年研究是基于2016年3月至2019年7月期间购买新车的32702名车主的反馈。数据采集工作于2020年3月至2020年8月间在70个中国主要城市进行。
据东风悦达起亚官方介绍,蝉联主流车细分市场第一离不开其健全、便捷的售后服务体系。据了解,东风悦达起亚现拥有414家服务网络,覆盖了246个城市,并提供Call Center 24小时热线服务,及时响应、快速高效地解决用户在销售、服务、技术等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东风悦达起亚还在终端网络全面铺设了KDS远程技术诊断系统,为一线售后人员提供快速、精准的技术支持。
除此之外,东风悦达起亚相继开展了一系列覆盖全年的售后关怀活动,给予用户最大化的服务价值。通过“福满新春 携手同行”新年售后关爱计划、“清凉盛‘惠’”夏季关怀服务、“愉悦随行 关爱加倍”车主福利月等售后服务活动,东风悦达起亚为用户持续提供便捷贴心的专属福利。
面对新冠疫情,东风悦达起亚更是在国内首推“爱新不断”计划,并对参加抗疫的警务、医护人员和湖北地区车主提供特别关爱;同时免费为保有客户更换CN95空调滤芯,提供车内杀菌消毒等措施,以创新服务不断提升客户关怀。此外,通过“风雨同舟”、“关爱驿站”等系列特色服务项目,东风悦达起亚还为受灾害性天气影响及偏远地区的客户提供针对性维保服务。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用户满意度指数接近燃油汽车水平
10 月 15 日,中国质量协会在北京发布 2020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NEV-CACSI)测评结果。
2020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NEV-CACSI)为78 分(满分 100 分),比燃油汽车低 1 分,已接近燃油汽车水平。其中,纯电动汽车用户满意度指数 78 分,创下测评以来最高水平,同比提高 1 分,连续 5 年实现增长;插电混动汽车用户满意度 80 分,创下 6 年来最高水平,首次超过燃油汽车,同比提高 1 分。
市场竞争促进越来越多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供给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随着“双积分”政策的实施和补贴退坡,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始由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过渡。除了最早进入新能源行业传统自主品牌,外资品牌、合资品牌、造车新势力近年来也纷纷加入新能源阵营。这些后加入者很多产品主要面向私人用户和中高端市场。随着市场竞争主体多元化,新能源汽车产品日益丰富,产品结构升级换代加快。新能源乘用车大型化、高端化趋势明显。行业电动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测评数据显示,插电混动汽车市场,合资品牌的满意度明显高于自主品牌。纯电动汽车市场,造车新势力蔚来、威马和外资特斯拉满意度均领先于其他竞品。
产品丰富和结构升级充分满足了用户需求。测评数据显示,插电混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感知质量与预期质量差距均小于燃油汽车。研究发现,续航里程越高,满意度水平越高,抱怨率最低,忠诚度最高。一线城市用户满意度 81 分,远高于二线和三四线城市的满意度水平。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水平更受年轻用户的青睐。95 后用户满意度 80 分,高于其他年龄段用户。
新能源汽车品牌形象和质量持续提升。2020 年纯电动汽车品牌形象同比提高 2.7 分,插电混动汽车同比提高 1.6 分。2020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感知质量 78.8 分,同比提高 1.2 分。其中,纯电动汽车感知质量同比提高 1.6 分,插电混动汽车同比提高 0.7 分。
新能源汽车感知质量提升主要原因是服务质量的全面改善。2020 年新能源汽车售后服务满意度 76 分,比燃油汽车高 1 分,同比提高 1 分。除服务设施环境外,其他指标的得分均高于燃油汽车。纯电动汽车保养相对简单,服务收费满意度明显高于燃油汽车。造车新势力依托互联网思维和数字化运营手段,贯穿售前、售中、售后全周期,秉承全面服务意识,向客户提供极致的服务体验。
中质国优测评技术(北京)公司研究总监、CACSI 负责人夏斌指出:“新能源汽车满意度已经接近燃油车水平,但其忠诚度水平与燃油车仍有较大差距,主要是其用户抱怨率较高,严重影响‘满意用户’向‘忠诚用户’转化,新能源汽车企业应降低用户抱怨率和产品故障率,切实解决用户体验痛点问题。”
测评数据显示,2020 年纯电动汽车抱怨率 20.5%,同比升高了5.3 个百分点。抱怨主要集中续航焦虑、充电不方便、电池安全性等问题。插电混动汽车抱怨率 20.2%,比燃油汽车高 2.6 个百分点,主要抱怨传统油车方面的问题。纯电动汽车忠诚度得分 74 分,比燃油汽车低 2 分;插电混动汽车忠诚度 75 分,比燃油汽车低 1 分。
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表现不佳。测评数据显示,质量可靠性满意度得分 78 分,同比下降 0.3 分。插电混动汽车质量可靠性满意度同比下降 0.8 分,而纯电动汽车略有提高。新能源汽车性能、设计满意度得分 77 分,同比下降 0.8 分。插电混动汽车性能、设计满意度得分同比下降 1 分,纯电动汽车下降 0.4 分。
插电混动故障次数同比有明显升高。2020 年插电混动汽车百辆新车故障次数 96 次,同比升高 18 次。其中,“行驶转向制动”“内饰”“发动机”“车身外观”这四大系统故障次数约占总体 61%,同比升高 16 次。用户提及的主要故障问题是内饰异味重、行驶中轮胎噪音大、风噪声大、发动机噪音大/有杂音、行驶时车身明显抖动等。
纯电动汽车“内饰”“行驶转向制动”“车身外观”等传统系统故障率有明显减少。2020 年纯电动汽车百辆新车故障发生次数 102 次,同比下降 18 次。其中,内饰和行驶转向制动的故障次数同比均下降5 次,车身外观故障次数下降 2 次。用户提及的主要故障问题是内饰异味重、风噪声大。内饰异味重同比下降 7 次,续航里程不正常衰减同比下降 2 次。
纯电动汽车性能设计满意度水平与燃油汽车仍有差距。2020 年中国纯电动汽车性能设计满意度 76.7 分,比燃油汽车低 1.3 分。纯电动汽车未来应重点提升视野和行车安全、驾驶座、仪表盘及车身内装的性能。纯电动汽车的车内静音效果、气味和充电速度等要素的性能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当前的服务与用户的期望仍有差距。当前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少与车主交流,回访环节服务体验差;服务接待需要等待,配件不足需要等待,流程繁琐,没有上门取送车服务;维修技术不过关,故障不能一次性解决;服务过程不透明,无法实时观看服务现场情况;设施不齐全,尤其充电不方便。用户心目中最想要的是实惠、便捷、专业、贴心和可靠。新能源汽车服务商仍要切实解决用户痛点问题,充分满足用户需求,进一步提升售后服务满意度。
据了解,自 2015 年开始,中国质量协会连续 6 年组织开展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用户满意度(CACSI)测评,并每年定期向社会发布测评结果。2020 年新能源 CACSI 测评主要类别包括插电混动轿车、插电混动 SUV、纯电动轿车和纯电动 SUV。测评对象为 2020 年销量较大的 37 个品牌车型,涉及全国 17 个汽车生产企业。调查范围为东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五大市场区域的 39 个重点城市。调查方式为面访和在线调查,共收集到有效样本 2901 个。调查时间为 2020 年 5 月 1 日至 8 月 30 日,调查方式采用定点拦截面访和电话预约面访。测评指标体系按总体满意度评价,质量可靠性评价,性能设计评价和售后服务评价 4 个维度构建。调查由中质国优测评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组织实施。
CACSI 采用了先进的全球统一标准测评模型,测评结果的稳定性和统计显著性较强,无论对用户选购汽车,还是对生产企业改进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以新能源类别及车型结构类别综合划分细分市场车型,各细分市场 NEV-CACSI(新能源汽车综合满意度指数)第一(含并列第一)的车型是:
A00 级纯电动轿车:上汽通用五菱 宝骏 E100/E200、长城汽车欧拉 R1
A 级纯电动轿车:比亚迪秦 EV/秦 Rro EV、广汽新能源 Aion S
A0 级纯电动 SUV:北汽新能源 EX3
A 级纯电动 SUV:威马 EX5
B 级/C 级纯电动 SUV:蔚来 ES6
插电混动轿车:华晨宝马 5 系 PHEV
插电混动 SUV:上汽大众途观 L PHEV
新能源售后服务满意度指数第一的是:比亚迪、北汽新能源
表格来源于中国质量协会
表格来源于中国质量协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2019-2020年度中国汽车行业客户满意度调研结果发布
日前,中汽研发布了2019-2020年度中国汽车行业客户满意度调研结果,全部车型平均综合满意度得分789分,同比提高3分。
2012-2013年度,我国汽车行业满意度得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801分,此后,连续三四年震荡下行,到2015-2016年度综合得分最低,随后连续四年稳步提高。这表明,当前我国汽车工业在满足用户追求美好产品和服务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在我国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以及大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背景下,汽车行业正稳步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综合满意度总体虽然提升,但是各方面表现仍有差异。数据显示,2019-2020年度综合满意度得分的提升主要来源于服务满意度的提升。本年度产品满意度得分为789分,相比上一年度提高1分,虽然服务满意度同样得分为789分,却同比上一年度提升8分。尽管本年度服务满意度表现亮眼,但仍要注意销售满意度和售后满意度之间的表现仍不均衡,其中售后满意度得分796分,同比上一年度提升22分,销售满意度得分781分,同比上一年度下降5分。
产品满意度方面,经济性指标表现最差。产品满意度各项指标中,故障率得分99.0分,相比上一年度提升1分。接下来依次为驾驶性78.4分,安全性77.0分,造型及品质76.6分,舒适性75.7分,经济性73.3分,其中经济性表现在六项指标中排名最末。影响经济性指标得分的最主要问题点在于二手车保值率得分较低,仅为69.8分,由此可见,企业在为用户提供高质量产品的同时,仍需要关注后市场流通情况,可以采取补贴回购等方式,既能够改善二手车保值情况,又有利于提升用户品牌忠诚度。
从各细分市场方面看,轿车满意度为78.9分,与上一年度持平;SUV为79.0分,同比提高0.2分;MPV为78.6分,同比提高0.2分。轿车、SUV、MPV在产品满意度方面差异不大,SUV整体表现略好于轿车和MPV。这与近两年国内市场SUV销量持续上涨的表现一致,反映出用户对SUV车型的偏好。
售后服务方面,应提高售后环境设施。售后服务方面整体表现较好,包含的五项指标中表现最好的是保养维修预约80.8分,接下来依次是售后服务人员80.6分,交车环节79.4分,售后服务环节79.0分,售后环境设施78.6分。需要关注的是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在售后环境设施方面的表现还有比较大的差异,合资品牌的售后环境设施得分为79.4分,而自主品牌只有77.5分,可见在硬件环境方面自主品牌还有提升空间。
"购车协商过程"和"交车过程"是目前销售服务满意度的短板。销售满意度中表现最好的指标为经销店环境78.7分,接下来依次是销售人员78.6分,试乘试驾78.5分,协商过程78.0分,交车过程77.0分。在协商过程和交车过程两个方面中,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的表现差异不大,协商过程方面自主品牌得分78.0分,合资品牌得分78.2分,交车过程方面自主品牌得分77.0分,合资品牌得分77.2分。合资品牌得分略高于自主品牌,由此看来无论自主还是合资品牌在这两个方面都需要继续提升。
自2012年开始,CATARC调研已经连续8年发布中国汽车行业客户满意度调研结果,2019-2020年度CATARC调研车型包含轿车、SUV和MPV,涉及全国近40个汽车生产企业、130余款车型。调查范围为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等七大市场区域的35个主要城市。每年为国内厂商提供定制化咨询服务,为厂商评估产品、服务满意度表现,识别用户反馈问题,提升产品、服务质量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
以价格和轴距综合划分车型细分市场,各细分市场CATARC调研综合满意度排名前三的车型是:
附1 各品牌车型用户满意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奥迪、别克夺冠!2020中国汽车销售满意度研究(SSI)新鲜出炉。 大家对J.D. Power的这个排名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