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销售 > 2017上汽汽车销售额

2017上汽汽车销售额

发布时间:2020-08-19 01:47:20

1、中国市场为何成了丰田的软肋?

日前丰田发布的2017财年联合财务报表表明,虽然丰田已经在销量上落到了全球第三,但仍然是全球最赚钱的车企。另一方面,在中国,丰田的销量还不如日系小兄弟日产和本田,市场份额只有大众14.5%的零头。在中国与全球市场的地位严重不对称,是丰田全球格局的一大特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丰田的净利润不仅有税后营业(汽车销售)利润,还包括利息、外汇等金融交易所得,所以加起来有可能大于营业利润

*大众2017年在中国47.5亿欧元的(约合35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不仅有从合资企业按股比所得分红,还包括大众在华变速箱、发动机、地盘零部件等企业的利润,以及进口车和金融业务所得

注1:据广汽集团《2017年年度报告》,广汽丰田当年营收为604亿元,中方所得净利润22亿元,外方应该同等,利润总额应为44亿元,净利润率7.28%;根据一汽丰田方面透露的信息,2017年一汽丰田营收为991亿元,净利润数字无从得知

注2:根据奥迪公司2017年财报,一汽大众当年营收总额为408.3亿欧元(按目前汇率计算,约合3093亿元人民币),税后利润为31.4亿欧元(238亿元人民币),净利润率为7.69%;据《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17 年年度报告》,上汽大众当年销售收入2562亿元,净利润267亿元(不含上汽大众销售公司的利润,上汽大众销售公司中上汽持股60%,大众占40%,其利润不单独披露,仅体现在公司合并报表中),净利润率超过10%

问:丰田在中国市场的地位与它在全球市场的地位差得很远。您怎么看?

答:一般说来,看一个跨国公司在中国是不是成功,市场份额是一个最重要的标尺:如果它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远低于全球市场平均值,就算不上是成功的;如果它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与全球市场差不多,就可以算是成功的;如果它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大幅超过全球市场,那就可以说是非常成功了。

这样看来,丰田在中国就算不上成功,如果不是失败的话。实际上,十几年前丰田在中国开始国产时曾有一个目标,要在2010年占有中国市场1000万辆汽车销量的10%,即100万辆的目标(参见《一汽天汽重组 丰田的机会来了?》、《丰田的中国战略平衡术》)。记得当时丰田中国事务所总代表服部先生对我谈这个10%的目标时还特别强调,不是占轿车(当时在中国还没有流行SUV、乘用车的概念)市场的10%,而是占整个汽车市场(包括商用车)的10%,因为丰田当时在全球汽车市场的份额就是10%。应该说,这个目标一点也不过分。

2008年我采访服部时再次问到10%的问题,他的回答是:“我认为这是很遥远的。希望如果我是健康的话,能活到100岁左右(当时的服部在70岁左右),我能看到丰田在中国占10%(参见《服部为丰田在华历史翻案?》)。”2010年,中国市场汽车销量超过1800万辆,而丰田在华销量只有85万辆,市场份额仅为4.7%;到了2017年,市场份额更降低到了4.5%,服部的希望似乎渐行渐远了。

问:您认为丰田在中国落到这种地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原因很多。我认为,首先是因为丰田的产品战略过于保守,这一点我曾在以前的文章中多次说过(参见《全新桑塔纳给丰田的启示》、《丰田与大众的车型之战》)。现在的情况是,丰田的本土化车型虽有改进和增加,但目前的在售车型也只有15种,而本田则有16种,日产有18种(加上联盟的雷诺和三菱,共有24种),通用汽车(包括别克、雪佛兰和 凯迪拉克)有24种,大众有20种,加上奥迪和斯柯达更高达34种。

其实就单一品牌而言,丰田的车型最为丰富,在适应世界各地市场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版本的车型上,丰田做得最为出色。但唯独在中国市场上,丰田似乎有点不知所措。这里不仅需求量超大,而且需求的层次和特点超丰富,需求的发展变化超过,让以谨慎、稳健著称的丰田有些茫然。最近,丰田在两个合资企业同时推出奕泽IZOA和丰田C-HR也让人感觉有些怪怪的,因为这两款车几乎完全一样,只是名称不同,这在国产车中是首创。这样的打法能不能成功还不好说,但也算是一种新的尝试。

问:从细分市场看,丰田在销量最大的A级车市场上比较弱,也是因为车型的原因吧?

答:俗话说,得A级车者的天下。现在的A级车不仅是轿车,还应该包括A级SUV。可丰田在A级车市场上不是一般的弱,在售的A级车只有3种,而本田有6种,大众多达13种,加上奥迪和斯柯达,共有20种。

以前,丰田还有花冠这样的两代同堂A级车,后来没了,表面上是因为销量惨淡,不得不出局,但深层看是因为丰田没有在花冠的改进升级上下足功夫,一看销量不好就缩了回去。反观大众的朗逸、桑塔纳、宝来、捷达等,都是在前代车型的基础上不断升级改进,获得了巨大成功。

问:丰田的新一代车型比如卡罗拉、雷凌、威驰、致炫、凯美瑞等,定价都比较低,车也很好,但没有一款车销量能进入细分市场前三甲。这是为什么?

答:车好,价格低,销量不高,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品牌力不足。丰田的品牌价值多年来一直保持全球第一,只有去年被奔驰超过,但在中国,丰田的品牌形象似乎处在下行通道。原因是丰田的品牌活动越来越少,或者说,即便数量没有减少,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也大不如前。

比如广丰的新一代凯美瑞是TNGA丰田新型全球架构上的第一款国产车,而在它上市前一次小范围高层媒体沟通中,广丰的日方总经理问在场的资深媒体人怎么理解TNGA。结果没人能说出一个完整的概念,只是有人从大众MQB、MLB模块化平台的角度做了一些比较,提出了一些问题。这不能怪广丰,因为“合资企业做产品,外资企业做品牌”,在中国是一个跨国公司的天然分工。

10年前,我曾在《大众比丰田差在哪儿?》一文里说过,大众与丰田对公关宣传的重视程度有着天壤之别,导致宣传效果远不如丰田。后来情况出现了逆转,大众中国在品牌建设和公关传播上开始发力,TSI+DSG全新动力总成的传播精心策划、细致实施,成了经典案例,全新模块化平台的传播也深入人心。结果,虽然先后遭遇DSG和速腾后悬架危机,而且危机处理也有不当之处,但大众技术领先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加上强大的口碑,使大众得以基本挽回危机带来的损失。

相比之下,后来丰田中国在两个至关重要的优势——混合动力和TNGA的传播上,并没有给人留下足够的印象。像今年以来丰田全新动力总成问世、建设自动驾驶新设施、构建面向未来的全新管理体制、全球年度业绩发布等重要事件,丰田中国也只是发个新闻通稿了事,没有进一步的传播。

再看车展,除了两年一次的东京车展会邀请为数不多的中国媒体参加外,其它国外A级车展上中国媒体只能是丰田展台的匆匆过客,与其他跨国巨头形成反差;在中国顶级车展上,丰田社长已经极少露面了,而大众、奥迪、奔驰、宝马等欧洲巨头虽然在地理上比丰田离中国远得多,但其首脑人物却是中国车展的常客。结果是丰田高层与中国媒体沟通的机会变得少之又少,丰田的形象和影响力已经过于低调了,貌似淡出的节奏。

问:您认为,丰田什么时候能使自己在中国的市场地位与在全球的地位相称?

答:很难说。10年前的2008年,我曾写道:“今年,大众在中国的销量目标是100万辆,丰田为70万辆,但增速远远超过大众,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参见《大众比丰田差在哪儿?》)”。结果令人大失所望。到了去年,大众在中国是418万辆,而丰田只有129万辆,近300万辆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现在是丰田彻底检讨在华战略的时候了。在中国,丰田不用说达到大众的水平,就是达到自己在全球11%的市场份额,也能一举反超大众,夺回全球老大的地位。不要拿中日关系的起伏说事,日产、本田都是日系车,在全球市场的分量远不如丰田,为什么在中国却能超过丰田?

2、汽车销售额是什么啊?

汽车销售额是指美国国内主要汽车制造商每月报告销售金额。美国商务部每季度作出调整,并于每月结束前一至五天向公众公布。
价外费用是指纳税人向购买方价外收取的手续费、补贴、基金、集资费、返还利润、奖励费、违约金、滞纳金、延期付款利息、赔偿金、代收款项、代垫款项、包装费、包装物租金、储备费、优质费、运输装卸费以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 。
下列项目不包括在内:
(一)受托加工应征消费税的消费品所代收代缴的消费税;
(二)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代垫运输费用:
1.承运部门的运输费用发票开具给购买方的;
2.纳税人将该项发票转交给购买方。
(三)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代为收取的政府性基金或者行政事业性收费:
1.由国务院或者财政部批准设立的政府性基金,由国务院或者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财政、价格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2.收取时开具省级以上财政部门印制的财政票据;
3.所收款项全额上缴财政。
(四)销售货物的同时代办保险等而向购买方收取的保险费,以及向购买方收取的代购买方缴纳的车辆购置税、车辆牌照费。
计算方法:销售额=销售量×平均销售价格。

3、2017年我国汽车产量3100万辆,每辆卖90000元,我国2017年的总销售额是多少万元?多少亿

3

4、上汽大众2019年累计销售超2001777辆

10月10日,上汽大众发布了2019年销量信息。根据官方公布信息显示,2019年上汽大众累计销售2,001,777辆。其中,大众品牌全年销售172.3万辆,斯柯达品牌全年销售27.8万辆。

在大众品牌方面,全新一代帕萨特和朗逸家族涨势明显。朗逸家族累计销售53.3万辆,同比增长5.8%;新一代帕萨特延续出色口碑,2019年销量同比增长19.6%,全年销售21.4万辆。

同时,SUV产品阵容完善后,为上汽大众全年销量贡献巨大。SUV家族全年销售64.5万辆,逆势增长19.1%。其中,途观品牌全年销售22.9万辆;途昂双子星全年销售8.4万辆;途岳全年销售13.8万辆;首款德系精品城市SUV T-Cross途铠,上市8个月实现销售6.3万辆。柯米克家族全年销售5.3万辆,同比增长41.8%;柯珞克全年销售3.8万辆,同比增长22.4%;柯迪亚克家族全年销售4万辆。

另外,随着纯电动、插电混动车型的导入,上汽大众新能源家族也有不错的表现。途观L插电混合动力版和帕萨特插电混合动力版累计销售3.2万辆,领跑合资PHEV市场。随着首款量产纯电产品朗逸纯电上市、新能源汽车工厂落成、首辆ID.车下线,上汽大众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进入快车道。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上汽大众2019年销售2,001,777辆,连续四年全年销量破200万辆

日前,上汽大众公布了2019年全年销售情况,在车市遇冷的大环境下依旧保持了强劲的势头。2019年上汽大众累计销售2,001,777辆。其中,大众品牌蝉联国内单一品牌销量第一,全年销售172.3万辆,领先第二名单一品牌超34万辆。斯柯达品牌全年销售27.8万辆。

具体车型方面,朗逸家族和全新一代帕萨特在竞争最激烈的A级和B级轿车市场实现逆势增长。2019年,朗逸家族累计销售53.3万辆,同比增长5.8%,卫冕国内轿车市场销量第一。焕新升级后的全新一代帕萨特延续出色口碑,2019年销量同比增长19.6%,全年销售21.4万辆,巩固在中高级车市的标杆地位。

SUV市场,上汽大众全年销售64.5万辆,逆势增长19.1%,成就国内最畅销的合资SUV产品阵容。“途”字辈在各细分市场均有出色表现:途观品牌全年销售22.9万辆,领跑合资SUV市场;途昂双子星全年销售8.4万辆,蝉联大型SUV市场第一;途岳上市一年多以来,以单月销量破万的成绩彰显SUV最佳新秀的魅力,全年销售13.8万辆;首款德系精品城市SUV T-Cross途铠,上市8个月实现销售6.3万辆。此外,柯米克家族全年销售5.3万辆,同比增长41.8%;柯珞克全年销售3.8万辆,同比增长22.4%;柯迪亚克家族全年销售4万辆,五座、七座版本更好地满足多样化出行需求。

保持主力车型竞争力的同时,新能源市场,上汽大众基于“混动+纯电”组合,推出后迅速占领合资新能源市场销量榜首。途观L插电混合动力版和帕萨特插电混合动力版累计销售3.2万辆,领跑合资PHEV市场。随着首款量产纯电产品朗逸纯电上市、新能源汽车工厂落成、首辆ID.车下线,上汽大众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进入快车道。

在新产品规划上,2020年上汽大众将推出大型豪华商务MPV Viloran,与辉昂、途昂一起征战高端化市场;途观新车型、全新辉昂、全新昕锐、全新昕动、途岳的纯电车型等新品也将陆续投入市场;而下半年,新能源汽车工厂将正式投产,首款ID.产品也将亮相。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上汽大众全年销售200.1万辆,大众品牌逆势突围,再出销冠

上汽大众1月10日公布了该公司全年销售情况,2019年累计销售2001777辆,其中,大众品牌蝉联国内单一品牌销量第一,全年销售172.3万辆,领先第二名单一品牌超34万辆。斯柯达品牌全年销售27.8万辆。上汽大众从2016年开始,已经连续四年年度销量突破200万辆。

能取得完胜的因素有很多,结合上汽大众大众品牌近些年的发展来看,其形成的产品矩阵无疑是化解危机的最重要举措。

在轿车领域,朗逸家族和全新一代帕萨特在各自细分市场表现亮眼。2019年,朗逸家族累计销售53.3万辆,同比增长5.8%,蝉联国内轿车市场冠军。全新一代帕萨特产品实力全面提升后,凭借出色的口碑,2019年销量同比增长19.6%,全年销售21.4万辆,继续稳固中高级市场标杆地位。

而在SUV市场上,上汽大众全年销售64.5万辆,逆势增长19.1%,这其中“途”字辈在各细分市场均有出色表现:途观全年销售22.9万辆,途昂全年销售8.4万辆,途岳全年销售13.8万辆,T-Cross途铠上市8个月销售6.3万辆。此外,柯米克家族全年销售5.3万辆,同比增长41.8%;柯珞克全年销售3.8万辆,同比增长22.4%;柯迪亚克家族全年销售4万辆。

在新能源板块,上汽大众也在发力。2019年,上汽大众继续坚持 “混动+纯电”两条腿走路的路径,其中途观L插电混合动力版和帕萨特插电混合动力版累计销量约为3.1万辆。随着2019年底上汽大众新能源汽车安亭工厂的落成,首辆ID系列车型驶下生产线,上汽大众将加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

2020年是上汽大众的第35个年头。俗话说三十而立,上汽大众也在不断精进研发能力,持续创新营销模式,打造更懂中国用户的高价值产品和服务。虽然2019年上汽大众丢掉了冠军的宝座,但依然在单一品牌上蝉联冠军,实力不容小觑。不过,中保研的碰撞测试结果,需要上汽大众引起重视,否则既有可能因小失大,将市场份额拱手让给北方的兄弟企业。不过我们相信,凭借完善的产品组合和雄厚的技术实力,上汽大众的2020年依旧令人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上汽大众2019年销售2,001,777辆,连续四年破200万

上汽大众1月10日公布了该公司全年销售情况,2019年累计销售2001777辆,其中,大众品牌蝉联国内单一品牌销量第一,全年销售172.3万辆,领先第二名单一品牌超34万辆。斯柯达品牌全年销售27.8万辆。上汽大众从2016年开始,已经连续四年年度销量突破200万辆。

事实上,上汽大众一直是国内品牌多年来的领军者,销量从未掉出过前三,更不用说自2015年后,更是连续四年蝉联了年度销量冠军车企的宝座。2016年还成为唯一一家销量突破200万大关的车企,成绩令人瞩目。尽管就截至11月份的统计看来,也许2019年再次突破200万辆大关稍显困难,但不得不说,上汽大众的2019年仍然是很充实的。在车市整体下行,一汽大众又加速了SUV车型投放的情况下,上汽大众的销量降幅完全在可接受范围内。

SUV车型,上汽大众品牌在2019年采用了紧密的产品策略,目前,上汽大众品牌旗下拥有途昂、途昂X、途观L、途观L插电式混合动力版、途岳、途铠等多款SUV产品,覆盖广泛的细分市场,堪称合资SUV“第一家族”。据官方数据显示,上汽大众品牌12月销量冲高,达到了23.4 万辆,同比增长37.7%,环比增长13.1%,其中主要得益于SUV产品表现强势。其中,途观、途岳、途铠、途昂该月销量分别为2.4、1.9、1.1、0.9万辆,四款SUV车型占上汽大众总销量的26.7%。

在轿车市场,上汽大众的表现简直是“BUG”般的存在。 朗逸家族在2019年累计销售高达53.3万辆,同比增长5.8%,卫冕国内轿车市场销量第一。 而在乘联会公布的最新1-12月轿车销量榜单上,朗逸同样高居首位,力压轩逸。 要知道,朗逸在2018年的销量已经是非常之高了,能在车市整体下行的2019年继续保持不小的增长,实属不易。

另外,随着纯电动、插电混动车型的导入,上汽大众新能源家族也有不错的表现。途观L插电混合动力版和帕萨特插电混合动力版累计销售3.2万辆,领跑合资PHEV市场。随着首款量产纯电产品朗逸纯电上市、新能源汽车工厂落成、首辆ID.车下线,上汽大众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进入快车道。

上汽大众大众品牌自身的品牌影响力也是其夺得销冠的重要原因,作为进入国内最早的合资品牌,很早就在国内消费者的心中种下了种子,这也是老一辈人喜欢上汽大众的原因。随着汽车逐渐普及,上汽大众又增加了皮实、耐用等良好口碑,再一次巩固了在其国内的重要地位,从而产品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成为人尽皆知的优秀合资品牌。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近几年中国汽车行业总销售额,产值是多少?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000年之后,我国汽车产业就步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1978年全国生产的汽车是14万辆,其中轿车只有2650辆,汽车生产总值约60亿元。而2008年全国生产汽车936万辆,其中轿车530万辆,总产值超过万亿元。从2000年的产销200万辆到2008年产销突破九千万辆,八年时间我国汽车产销均增加了727万辆,平均年增幅接近百万。

从国际上来看,2000年以来,我国的汽车市场的产销量连年上升,成为了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1978年中国的汽车市场份额只占世界的3.5‰,2000年占世界份额的3.5%,08年中国汽车全世界份额的1/7,成为了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仅次于美国。而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加剧,美国三大摇摇欲坠,美国的汽车市场也因此受到重创。09年1月,中国汽车销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

2008年广告费用:

近几年,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和消费者年轻化,我国汽车化水平不断提高,汽车需求增长快速。2007年更是以880万辆的总销量,顺理成章地超越了日本,同时也超越了德国,成为全球仅次于北美地区的第二大汽车市场。2008年受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自然灾害、国家宏观调控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车市遭遇诸多变化因素,但是汽车产销仍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势态。从技术层面来看,2008年汽车技术主打节能环保、娱乐时尚、安全健康,成为今年众多汽车厂商广告宣传的主题。随着各国车系的进驻和国内自主品牌的快速发展,国内汽车市场格局日益多元化,竞争更加完全。

慧聪研究媒体监测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前三季度汽车行业投放平面广告约67亿元,其中乘用车平面广告费用约为62亿,占汽车行业平面广告总费用的92.6%,商用车广告仅占7.4%。乘用车广告中近3/4的广告是轿车广告,越野车广告也占了一成多的市场份额;商用车中则以客车和货车为主,二者占了商用车广告的八成多

9、上汽集团2019年净利润为256.03亿元 同比下降28.9%

财经网汽车讯?上汽集团发布2019年年报,归母净利润下滑28.9%,为10年来首次下降。

4月13日,上汽集团发布了2019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19年该公司的营业总收入为8433.24亿元,同比下降6.53%;总资产达到8493.33亿元,同比增加8.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56.03亿元,同比下降28.90%。这是上汽集团自整体上市后十年来首次出现净利润下滑。

上汽表示,公司本年整车销量同比减少,同时叠加国五与国六车型切换加剧供需矛盾,国内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等多重因素影响,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

分业务来看,汽车制造业务的营收为8265.30亿元,同比降低6.88%,毛利率为12.15%;金融业务营收为167.94亿元,同比增长15.28%,毛利率为73.28%。

现金流方面,2019年上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2.7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415.53%,主要原因为公司之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发放的客户贷款同比减少。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则同比下降498.83%,主要原因为上海汽车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本期根据流动性需要,调整了金融资产的配置,投资支付的现金同比增加。

2019年,上汽集团全年整车销量为623.8万辆,同比下降11.5%,降幅超过国内车市大盘(8.0%)。其中,乘用车销售537.8万辆,同比下降12.7%;新能源汽车销售18.5万辆,同比增长30.4%;整车出口和海外销售35万辆,同比增长26.5%。

在过去的一年中,上汽乘用车及其合资品牌陆续发布了荣威RX5 MAX、荣威Ei5、上汽大众途铠、途昂X等新品。

此外,帕萨特在中高级轿车市场销量排名第一,上汽通用五菱则连续推出4款新宝骏车型。

2019年,上汽集团的研发投入为147.7亿元,推进“新四化”技术的各项业务开展。

在新能源方面,上汽实现了第二代EDU电驱变速箱的批产上市,继续推进EDU G2 Plus、电轴、HairPin 电机、专属电动车架构、全新一代电子电器架构等技术和产品的自主开发工作,并启动了 400 型燃料电池电堆和系统的开发。

此外,上汽大众MEB新能源工厂落成,上汽大众MEB、上汽通用BEV3等电动车平台开发项目也在推进过程中。

上汽集团表示,公司面向未来的电子电器架构、新一代智能座舱等自主开发工作正在推进,并围绕智能驾驶产业链,加快产品开发和能力布局。

在共享化方面,上汽旗下出行服务品牌享道出行注册用户数超过700万,日均订单稳定在10万单以上。

上汽认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今年国内宏观经济和汽车市场将面临阶段性的严峻考验。但随着疫情的消退,阶段性被抑制的汽车消费需求将出现回补。

业绩预期方面,上汽集团表示,2020年公司将力争实现整车销售600万辆,预计营业总收入为7800亿元,营业成本6786亿元。

受疫情影响,上汽集团在2020年初的销售情况出现大幅下跌。官方数据显示,该公司1-3月的累计销量为67.9万辆,同比下滑55.71%。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2017上汽汽车销售额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