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又双叒叕的召回中 “奔驰漏油”不简单
?“奔驰漏油”,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不可胜数的漏油事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去年西安某4S店内,一位女研究生坐在奔驰引擎盖上的哭诉:刚买的奔驰还没开出店门,发动机就漏油。
至此以后,各种“奔驰漏油”的车型见诸媒体端,漏油也成为奔驰在中国市场无法抹去的事件。
近日,奔驰因漏油问题终于宣布召回了,这已经是奔驰2020年内发起的第17次召回了。然而,当我们认真审视奔驰漏油的问题时,这才发现,奔驰的漏油,很不简单,不是一个原因,竟然是有着三大漏油隐患。
第一个原
由于零件供应商生产偏差,造成发动机高压燃油管和高压油泵之间连接表面的密封性可能不符合要求,导致该连接区域可能会出现轻微的渗油现象。
由于存在上述安全隐患,奔驰宣布自2020年11月20日起,召回生产日期在2019年1月7日至2019年7月17日期间的部分装配8缸汽油发动机的进口G级、S级、AMG GT车辆,共计563辆。
同时,官方将通过授权经销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检查高压燃油管和高压油泵之间的连接,如有问题则更换高压燃油管和高压油泵,以消除安全隐患。
第二个原
由于供应商的生产偏差,燃油箱的燃油加注管软管可能会出现破损,燃油加注过程中可能会有少量燃油泄漏,无法满足有关燃油系统密封性和燃油蒸发限值的相关法规要求。
奔驰决定自即日起,召回生产日期在2018年5月26日至2019年11月14日期间的部分进口G级车辆,共计845辆。
同时,官方将通过授权经销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检查燃油加注管软管是否泄漏,如果泄漏则更换加注管软管,以消除安全隐患。
第三个原
今年6月29日,奔驰宣布在华召回66.9万辆汽车,同样存在燃油渗漏的隐患。官方通告显示,这起召回行动将在今年12月18日起开始执行。
奔驰表示,车辆发动机的高压燃油泵与低压燃油管的结合处,在受到长期的热负荷影响后密封性将降低,在低温条件下车辆冷启动时,可能发生渗油,不符合《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17中12.5 燃料系统的安全保护的相关规定,存在安全隐患。官方将通过授权经销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更换高压燃油泵燃油管。
有一点值得注意,本次召回活动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情况下开展的,也就是在国家干预下,奔驰才采取了召回措施,并非企业的自主行为。
召回车型范围:
1、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共计3.59万辆):
2014年11月5日至2017年5月31日生产的进口C级汽车,共9606辆;
2015年3月4日至2017年5月30日生产的进口SLC级汽车,共577辆;
2014年5月23日至2017年5月31日生产的进口CLS级汽车,共4717辆;
2013年2月7日至2017年5月31日生产的进口E级汽车,共1.4257万辆;
2016年4月14日至2017年5月31日生产的进口GLC SUV汽车,共6743辆。
2、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共计62.0369万辆):
2014年4月22日至2017年5月31日生产的C级汽车,共23.6518万辆;
2014年2月24日至2017年5月31日生产的E级汽车,共17.3818万辆;
2013年6月21日至2015年12月13日生产的GLK级汽车,共7.0979万辆;
2015年6月15日至2017年5月31日生产的GLC SUV汽车,共13.9054万辆。
3.福建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共计1.2685万辆):
2016年3月5日至2017年6月5日生产的国产V级车辆,共9032辆;
2016年8月18日至2017年4月28日生产的国产VS20 VITO车辆,共3653辆。
近年来,奔驰在中国市场的质量问题频频出现,仅2019年奔驰就累计发起召回24次,召回数量高达145.82万辆,相当于2019年奔驰在华累计销量的两倍。进入2020年,奔驰宣布召回次数也高达17次,也是所有品牌中发起召回最多的。
肯定有不少“奔驰粉”说,这是厂家负责任的表现,天啊,且不说最大规模的召回是在国家市场监督局的干预下,奔驰被迫才召回,就每年高达几十次的召回,在全世界车企中也是少见的,这已经不是负责任的问题了,而且还因为同一隐患问题,反复召回。这明显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对品质疏于管理和把控,反而应该视为极端不负责任的表现。奔驰,你还是以前的奔驰吗?
然而,可笑的是,今年1-9月奔驰以56.97万辆的新车销售成绩,继续领跑着国内豪华车市场第一阵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国内乘用车销量排行榜(2020年5月):轿车类别轩逸拔头筹
国内乘用车销量排行榜(2020年5月):轿车类别轩逸拔头筹,哈弗H6长霸SUV榜,MPV唯宏光独尊
5月,乘用车销售情况继续呈现好转,环比保持增长,同比结束下降。当月共销售167.4万辆,环比增长8.9%,同比增长7.0%。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四大类品种销量继续保持增长,其中多功能乘用车(MPV)和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增速更为明显;与上年同期相比,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和交叉型乘用车销量呈快速增长,基本型乘用车(轿车)略有下降,多功能乘用车(MPV)降幅依然明显。
1-5月,乘用车共销售610.9万辆,同比下降27.4%,降幅比1-4月收窄7.9个百分点。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四大类乘用车品种销量降幅比1-4月继续收窄。
轿车销量TOP 10
2020年5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品牌依次为:轩逸、朗逸、卡罗拉、英朗、速腾、思域、帝豪、宝来、雷凌和科鲁泽。与上月相比,英朗、宝来和雷凌销量有所下降,其他品牌均呈增长,其中速腾和科鲁泽增速更为明显。5月,上述十个品牌共销售27.93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35.98%。
1-5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共销售210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73.5%。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中,与上年同期相比,广汽丰田销量略有下降,其他企业降幅依然明显。
SUV销量TOP 10
2020年5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品牌依次是:哈弗H6、CS75、博越、逍客、RAV4、本田XRV、探岳、奇骏、本田CRV和途观。与上月相比,本田CRV销量下降较快,哈弗H6和途观略有下降,其他品牌呈一定增长,其中探岳增速最为显著。5月,上述十个品牌共销售18.46万辆,占SUV销售总量的23.75%。
1-5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生产企业共销售170.3万辆,占SUV销售总量的59.6%。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生产企业中,与上年同期相比,一汽大众销量依然保持快速增长,长安汽车和上汽通用结束下降呈小幅增长,其他企业均呈下降,其中上汽大众、长城汽车和东风有限降幅更为明显。
MPV销量TOP 10
2020年5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MPV品牌依次是:五菱宏光、别克GL8、菱智、艾力绅、传祺GM6、宝骏730、奥德赛、传祺GM8、嘉际和瑞风M3。与上月相比,奥德赛和菱智销量下降较快,宝骏730和瑞风M3增速略低,其他品牌均呈快速增长,其中别克GL8增速尤为迅猛。5月,上述十个品牌共销售6.06万辆,占MPV销售总量的74.42%。
1-5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MPV生产企业共销售24.8万辆,占MPV销售总量的89.3%。在销量排名前十位的MPV生产企业中,与上年同期相比,福建奔驰销量降幅略低,其他企业依然呈较快下降。
注:更多数据信息,敬请持续关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2019年自主汽车销量:吉利再夺自主销冠,北汽狂赚超5000亿
2019年终于过去了,这一年汽车行业有着万般的不如意,销量持续下滑,破产消息不胫而走,特别是自主品牌,日子过的更加艰难。那么在2019年,各大自主品牌的销量情况又是如何呢?
吉利汽车
1月6日,吉利汽车公布了旗下销量数据,2019年12月吉利汽车的销量为130036辆,同比增长39.3%,全年销量数据为1361560辆,已经连续三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一。其中吉利旗下的SUV车型销量占比达到了52.1%;2019年吉利旗下新能源车型销量提升,全年销量113067辆,同比增长66.5%;出口累计57991辆同比增长110.6%。
从具体车型来看,帝豪家族、远景家族、博越系都是吉利汽车的主力热销车型,2019年累计销量分别约为40.36万辆、28.33万辆和22.86万辆。
领克品牌在2019年连续5个月总销量突破万辆大关,累计销量达128066辆,同比增长6.4%。
2020年,吉利汽车将推出BMA架构第二款SUV“吉利icon”、CMA架构打造的“领克05”、吉利首款中大型多功能SUV“VX11”、几何品牌第二款车“GE13”等6款全新产品,以及多款改款车型。鉴于此,2020年吉利汽车将销量目标定为141万辆,预计同比增长3.6%。
北汽集团
近日,北汽集团发布了2019年的销量和营收业绩,北汽集团2019年全年实现了整车产销226万辆,同比下跌5.91%,虽然销量出现下跌,但全年营业收入达到5012.3亿元,同比增长4.26%,成为北京市首家年营收突破5000亿元的国有企业,《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129位。
具体销量方面,北京奔驰全年累计销量超55万辆,同比增长13%;福建奔驰全年销量超过2.5万辆,相比于2018年的2.76万辆有小幅下滑;北汽越野车全年销量3.6万辆。北京现代的销量数据暂未公布,不过根据其1-11月同期下降15.77%的数据来看,2019年下滑已成定局。
2019年的上海车展上,北汽集团发布了“北京”品牌,力求成为中国第一、全球领先的越野车品牌”;2019年10月,北汽集团又发布了以打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纯电为主的新能源品牌“BEIJING”。在这两大品牌的依托之下,2020年北汽集团将销量计划目标定为226万辆,挑战目标为235万辆;2020年北汽集团营业收入计划目标为5200亿元,挑战目标为5300亿元。到2025年,北汽集团力争实现销量规模50万辆,2030年销量力争达到100万辆。
广汽集团
近日,广汽集团发布了旗下销量数据,数据显示,2019年12 月销量18.6万辆,同比减少0.3%,环比减少4.8%,2019全年累计销售为206.22万辆,同比下降3.99%,与行业平均下滑约9%相比,广汽集团跑过了大盘。
广汽集团销量的下滑,主要因为广汽乘用车表现不佳,不过在第二代传祺GS4上市之后,广汽传祺的销量已经出现明显改善,其12月销量为3.94万辆,同比减少21.7%,但环比却增长了2.2%;1-12 月公司累计销量38.46 万辆,累计同比减少28.1%。
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则都有不同程度增长,广汽本田全能累计销量77.09 万辆,同比增长4.0%;而在TNGA平台的加持之下,广汽丰田表现亮眼,全年累计销量68.20万辆,累计同比增长17.60%,远超行业同期累计增速,超过年初60 万辆目标。
广汽菲克和广汽三菱体量较小,但也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广汽菲克12月销量为1.01万辆,同比微降1.1%,全年累计销量7.39万辆,同比下滑达40.96%;广汽三菱12月销量1.36万辆,同比增长1.35%,1-12月累计销量为13.3万辆,同比下滑7.64%。
2020年,广汽集团提出努力挑战全年汽车销量同比增长8%的目标,而增长点将主要来源于广汽传祺。2020年,广汽集团将围绕“十三五”战略规划和e-TIME行动计划,推出两款新能源车型以及GA8中改款、GM8中改款、GS3中改款、GA4中改款及GS4PHEV换代等多款自主品牌全新、换代及改款车型。
海马汽车
近日,海马汽车也对外公布了2019年产销情况,不过相比上面三位老大哥,海马的销量似乎有些“没眼睇”。根据公布数据显示,海马汽车2019年累计销量仅为29456辆,同比下降56.41%,其全年销量还抵不上一些品牌一款车的销量。
具体车型方面,海马汽车全线溃败,曾经极为仰仗的SUV产品,2019年全年仅售出25,616辆,同比减少38.15%;轿车和MPV两大产品线同样失败,2019年分别售出2046辆和791辆,分别同比下降90.91%和78.26%。
据悉,2020年,海马7X及全新改款海马8S将上市,同时还将推出一款PHEV车型。新能源汽车方面,海马汽车计划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总销量30%。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海马想要翻身将是难上加难。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2019年北汽集团营业额突破5000亿!整车产销226万辆 行业排名第四
日前,行车视线从北汽集团官方获悉,2019年北汽集团营业收入达到5012.3亿元,同比增长4.26%。成为北京市首家年营业收入突破5000亿元的国有企业,并且连续7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
北京奔驰作为北汽集团旗下的高端品牌,2019年全年销量超过55万辆,同比保持两位数增长,刷新了戴姆勒全球工厂的生产记录,并保持国产豪华车销量领先优势。
北汽新能源1-11月累计销售11.4万辆,其中中高端产品销售占比提升至90%,实现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核心车型EU5稳居国内年度细分市场销量冠军。此外,北京市出租车“油改电”完成充换电站建设90座,换电出租车销达到6000辆。
? 北汽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全新品牌ARCFOX在日内瓦车展完成全球首发,并且ARCFOX首款纯电SUV以投入生产,有望今年就会进入大家的视野中。
本月2号北汽官宣,2019年是继2018年4807.4亿元的营业再创新高,2019年北汽集团实现了300亿的利润和300亿的税收,在这个全球汽车市场销量下滑的年代有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北汽集团旗下有北京汽车、北京新能源、北京奔驰、福田汽车、北京现代、福建奔驰等品牌,是一家国有大型汽车企业集团,位列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第129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奔驰再次召回,共计超66万辆,横跨进口、北京奔驰和福建奔驰
作为汽车的发明者和豪华品牌中的领头羊,出色的舒适性和深厚的底蕴以及顶尖的制造工艺是奔驰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所在,尤其是近几年,奔驰更是迎来了飞速发展,但是销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产品不断出现了品质问题。
不久前我们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查询到,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福建奔驰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将自2020年12月18日起召回以下车辆,共计668954辆。
召回的原因为部分车辆发动机的高压燃油泵与低压燃油管的结合处,在受到长期的热负荷影响后密封性将降低,在低温条件下车辆冷启动时,可能发生渗油,不符合《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 7258-2017中12.5燃料系统的安全保护的相关规定,存在安全隐患。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及福建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将通过授权经销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更换高压燃油泵燃油管,以消除安全隐患。
而此次召回所涉及到的范围也极为广泛,其中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召回车型包括2015年3月4日至2017年5月30日生产的进口SLC级汽车;2014年5月23日至2017年5月31日生产的进口CLS级汽车;2013年2月7日至2017年5月31日生产的进口E级汽车;2016年4月14日至2017年5月31日生产的进口GLC SUV汽车。
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召回车型包括2014年4月22日至2017年5月31日生产的国产C级汽车;2014年2月24日至2017年5月31日生产的国产E级汽车;2013年6月21日至2015年12月13日生产的国产GLK级汽车;2015年6月15日至2017年5月31日生产的国产GLC SUV汽车。
而福建奔驰汽车有限公司召回车型有2016年3月5日至2017年6月5日生产的国产V级;2016年8月18日至2017年4月28日生产的国产威霆。
这已经也不是奔驰今年第一次大规模的召回了,在今天3月27日,北京奔驰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自3月31日起,召回部分2016年10月18日至2018年4月13日生产的国产C级四驱、E级四驱、GLC SUV车辆,共计77607辆。而在2019年,北京奔驰共召回了24次,召回车辆达到145万辆,乃其年销量的两倍,是宝马+奥迪两个品牌的总和。
每一个购买豪华车的消费者都是希望享受到比普通品牌更好的品质与产品体验,同时每一个购买奔驰的消费者,也是对奔驰品牌心里绝对信任,作为汽车的发明者,奔驰真的应该将质量放在首位,不要让消费者失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奔驰的商务车销量为什么一直很惨淡?
但与服务普通大众的乘用车相比,商务车的对象基本都是老板等更上一层的人物,所以需求就骤然减少。与此同时,在这个领域,还有个更受人欢迎的别克GL8,奔驰商务车的市场份额自然被挤压了。
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别克GL8,毕竟它确实特别火爆。本来在这个领域,许多人的需求就不大,有一辆好的商务车确实是一个公司的门面,这不仅关系到生意的成败,也可以看出一个老板的胆识谋略。
商务车和乘用车市场需求
除此之外,这也与两者之间的定位有着很大的关系。大家都知道,汽车市场其实分很多领域,比较大的两个市场就是乘用车与商务车。而跟北京奔驰主要负责乘用车市场不同,福建奔驰主要生产商务车。
奔驰商务车经销商们认为这种单向开放开放的模式不公平,市场销售受到了挤压,甚至还有倒闭的风险。
7、2019年考核,国内七大汽车集团重新洗牌,只有吉利不依赖合资
2019年匆匆而过,时间留下来的除了回忆与年轮外,还有汽车的销量,元旦过去没有几天,各大汽车集团已经迫不及待的发布了销量数据,2019年国内市场乘用车全年销量2070万辆,同比下滑7.4%,但依然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也是全球各大汽车集团争雄的“主战场”,经过汽车市场的优胜略汰考核后,我们了解一下国内汽车七大集团。
上汽集团???全年623万辆
作为国内最大的汽车集团,2019年上汽集团累计销量为623万辆,同比下滑11.54%。其中上汽荣威全年销量42万辆,同比增长4%;MG名爵品牌2019年全球销量29.8万辆,上汽大通(迈克萨斯)2019年月销保持了12连涨,全年累计销量15万辆(包括出口),MG名爵海外销量达13.9万辆,上汽通用和上汽通用五菱则分别销售新车160万辆和166万辆,上汽通用五菱同比下降19.42%、上汽通用下降18.78%;上汽大众销售200万辆,同比下降3.07%。而在2018年上汽集团实现整车销量为705.2万辆。
一汽集团??346.4万辆
2019年一汽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200亿元,同比增长4.4%;实现净利润440.5亿元,全年累计销量346.4万辆,同比增长了1.3%。一汽-大众在2019年创下了2,129,976辆的销量纪录,同比增幅3.8%,并成为国内首家跨入年销量210万辆的车企。一汽丰田2019年全年销量达到737,500万辆,红旗品牌全年累计销量突破10万辆;奔腾品牌全年累计销量12.05万台,一汽马自达全年销量9万,而一汽商用车没有计入集团当中,全年重、中、轻型卡车累计销量335713辆,中重卡连续三年位居行业第一。
东风汽车??251万辆
2019年东风有限公司销量为153万辆,其中东风日产2019年销售117万辆;东风启辰全年销售12万辆;东风英菲尼迪2019年全年国产车型终端销量为3.34万辆;轻型商用车事业2019年全年销售新车21.31万辆;东风本田销量达78.89万辆;东风标致与雪铁龙销量为12万,东风雷诺销量2万;东风柳州销量为5.8万辆。
北汽集团??226万辆
2019年北汽集团整车产销达到226万辆,营业收入达到5012.3亿元,同比增长4.26%。北京奔驰全年销量超过55万辆,同比增长13%;北汽福建奔驰全年销量超过2.5万辆,同比下降9.5%;北汽越野车实现了3.6万辆的销量;北汽新能源累计销量达到12.4万辆;北汽福田累计销量达59.45万辆;北京现代全年销量为80万辆,在行业排名第四
吉利汽车集团??216万辆
2019年累计销量为136.16万辆,同比下滑9.3%,达成了吉利在2019年的销量目标136万辆,连续三年获得中国自主品牌销量第一。而2020年吉利汽车的销量目标为141万辆。2019年全球销量再创新高,共售出705452辆,较2018年同期增长9.8%。这是沃尔沃汽车成立93年以来首次突破70万辆大关。XC60依然是2019年沃尔沃全球最畅销车型,其次是XC40和XC90。马来西亚宝腾全年销量为10万,其他品牌忽略不计。
广汽集团??206万辆
广汽集团2019年全年累计销量为206万辆,其中传祺品牌销量为36万辆,广汽本田全年销量77.09万辆;广汽丰田累计销量66万辆;广汽菲克累计销量9万辆,整个广汽集团同比下降3.99%,广汽在2020年着重推广新能源汽车以及与蔚来汽车的合作品牌,还有GS4的轿跑版上市。
长安集团??175万辆
长安汽车2019销量超175万辆,而在2018年的销量为208万,同比下滑15%,自主品牌(重庆长安、河北长安、合肥长安)全年销量为849552辆;长安马自达2019年累计销量为133608辆,同比下滑19.66%;长安福特2019年累计销量为183987辆,同比大跌51.30%。长安最亮眼的还是旗下的自主品牌,CS75也是目前销量最高的车型。
最后
而大众集团是国内汽车市场最大的合资公司累计销量400万辆,其次是通用汽车340万辆,之后是本田150万辆,以及丰田的140多万辆,而国产汽车当中还有一个品牌也有“帝王之相”,他就是2019年销量为106万的长城汽车,最主要的是它的车型基本都是SUV。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营收突破5000亿元!北汽集团迎战产业转型
昨天(1月6号),北汽集团发布了2019年经营业绩。《汽车年轮》了解到,北汽集团2019年全年实现了整车产销226万辆,同比下跌5.91%,行业排名稳居第四位。此外,北汽集团2019年全年营业收入达到5012.3亿元,同比增长4.26%,成为北京市首家年营收突破5000亿元的国有企业,《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129位。
从结构上来看,北汽集团的销量、营收、利润主要来自于合资板块的支撑,相比之下,曾举起销量大胜旗帜的北汽绅宝并未走的长久,可以看出,北汽集团的自主板块较为疲软。
北汽集团旗下有北京汽车、北京新能源、北京奔驰、福田汽车、北京现代、福建奔驰、北汽银翔、北汽研究总院等品牌企业与研发机构,业务覆盖整车制造、零部件制造、汽车服务贸易、研发、投融资等,是一家国有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在高端制造产品上,2019年北京奔驰累计销量超过55万辆,福建奔驰累计销量为2.5万辆。
在新能源方面,北汽新能源1-11月的累计销量为11.4万辆,同比下滑11.2%,其中中高端产品销量占比已经提升到90%,产品结构得到优化与升级。此外,据了解,北汽集团发展的北京市出租车“油改电”项目目前已经完成了90座充换电站的建设和6000辆换电出租车的销售。北汽新能源虽然在市场中充当领跑者的角色,但也抵挡不过2019年补贴退坡的影响,目前将迎接更大的挑战。寄予厚望的高端品牌新生儿ARCFOX将在今年作为新车上市,但面临特斯拉以及蔚来等造车新势力的激烈竞争,还能否坚强生存呢?
在差异化方面,北汽越野车累计销量为3.6万辆,北汽福田累计销量达59.45万辆。北京越野坚持“纵向做强、横向做宽、特种车做新”的产品发展策略。北京越野已通过越野技术及能力取得了市场初步认可,但仍需在越野核心技术方面进一步提升,同步发展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等新技术,在技术方面形成“越野+”发展思路。要在电动化、智能网联化、轻量化等通用技术领域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才能稳坐行业中“王者”宝座。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销量目标方面,北汽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夕勇表示,2020年北汽集团整车销量计划目标为226万辆,挑战目标为235万辆;2020年北汽集团营业收入计划目标为5200亿元,挑战目标为5300亿元。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发表新年贺词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幕已经拉开,北汽集团将面临着比过去更多的困难与挑战,同时将拥抱更多的机遇与风口。
《汽车年轮》认为,在汽车产业的大变革风暴中,北汽集团也难逃经历大变局,期待北汽自主乘用车可以继续坚定信心,加大加强加快各式新车型新技术自主创新研发设计突破,在技术研发上不必太依赖奔驰技术,一定要有独立自主性,进一步拉升品牌形象和品牌档次。领跑整个汽车行业在思想上的高度认识和措施上做最充足的准备,共同努力推动行业实现由大变强、转型升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梳理车企2019财报:国企应注意合资下滑、自主孱弱现象
4月3日,汽车预言家对主流车企公布的2019年财报进行梳理后发现,受车市环境下行以及新能源补贴政策退坡和国五国六标准切换影响,近八成车企集团销量出现下滑,营收层面也出现相应程度下跌。
车市下行对于车企集团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国内市场出现销量下滑的同时,中国车企海外市场表现可圈可点,上汽、长城等车企表现亮眼。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9年车企市场整体表现中,各车企集团旗下的合资品牌起到“压舱石”关键影响。可以说,合资品牌的市场表现对于集团整体产生“提升”以及“拖累”作用。
汽车预言家对于主流车企财报进一步分析发现,尽管各大车企表现下滑,但有一个共同点值得关注,就是在研发投入方面均未缩减,反而进行加大投入。进入2020年受新冠疫情以及车市下行双重影响,政府出台刺激政策,车企加大研发投入加快产品更新投放。行业对于未来市场回暖保持期待。
1
车市下行 八成车企集团销量下滑
汽车预言家梳理主流车企集团财报发现,2019年,上汽集团全年累计销量623.79万辆,同比下跌11.54%,位居车企集团销量第一;一汽集团整车销量达346.4万辆,同比增长1.3%;东风集团全年销售293.20万辆,同比下降3.9%;北汽集团累计销售226万辆,同比下跌5.91%;广汽集团累计销量为206.22万辆,同比下降3.99%,汽车销量位列全国前五,市场占有率同比提升约0.35个百分点;长安汽车集团累计销售新车约176万辆,同比下滑15%。
2019年主流车企集团销量
吉利汽车实现销量136.16万辆,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一,超额完成全年136万辆销量目标;2019年,长城汽车累计交付新车近106万辆,同比增长1.43%,并连续四年销量突破百万辆,成为为数不多的销量正向增长企业;比亚迪累计销售46.14万辆,同比下滑11.39%。
2
受市场环境影响多数车企营收出现下跌
受销量影响,在营收方面,根据上汽集团对外公布的2019财年业绩预告显示,上汽集团全年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56亿,同比下降28.9%;一汽集团总营收为6200亿元,同比上升4.4%,其中净利润达440.5亿元,同比上升2.2%;东风集团2019年营业收入为1010.87亿元,同比减少3.3%;归母净利润为128.58亿元,同比减少0.93%;北汽集团2019年全年营业收入为5012.3亿元,同比增长4.26%。
广汽集团实现营业收入约592.34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约17.17%,净利润同比下滑39.3%至66.18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则同比下滑约39.25%至0.65元;长安汽车发布了2019年度业绩预告。预告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亏损24-2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盈利6.8亿元下降452.56%-526.01%。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亏损0.50元/股到0.60元/股。
2019年主流车企集团营收利润
吉利实现营收974.01亿元;毛利人民币169.17亿元;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人民币81.9亿元;基本每股盈利人民币0.90元;长城汽车营业总收入962.11亿元,利润总额51.01亿元,净利润45.31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44.97亿元。比亚迪全年营业收入1277.39亿元,同比下降1.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2亿元,同比下滑42.03%;每股收益0.5元,同比下滑46.24%。
3
海外业绩保持百万辆以上 商用车表现亮眼
在中国车市环境下行的情况下,部分车企海外市场业绩表现可圈可点。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19年,整车出口达101.20万辆,同比下降1.0%;出口金额160.45亿美元,同比增长3.28%。分析人士指出,整车出口量下降但出口金额出现上涨,反映出中国汽车单车品质增高。
此外,在细分车型中,乘用车出口达72.89万辆,同比下降3.55%,出口金额96.03亿美元;商用车出口28.31万辆,同比增长6.23%,出口金额64.42亿美元,同比增长10.82%。乘用车出口量以及出口金额的下降,与世界宏观经济有关比如贸易战等因素。至于商用车出口激增,分析人士认为,这与中国近些年推进的“一带一路”倡议引发相关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密不可分。
出口企业方面,以中国品牌企业为主。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2019年排名前十位的出口企业分别为上汽、奇瑞、北汽、江淮、东风、长安、大庆沃尔沃、长城、一汽、华晨,合计出口83.78万辆,占出口总量的80%以上。在出口前十的企业中,上汽、长安、长城增速较快。
具体来看,以上汽集团为例,随着海外市场份额增加,2019年整车出口以及海外销售35万辆,同比增长26%,占比高达中国车企海外总销量的33%。分析人士认为,这主要得益于其在海外构建了包括创新研发中心、生产基地、营销中心、供应链中心以及金融公司在内的汽车产业全价值链。
长城汽车方面,2019年,长城汽车全球化战略全面进阶,海外业绩表现强劲,实现整车出口6.54万辆,同比劲增44.93%。其中,皮卡车型全年出口1.75万辆,累计同比增长34.66%;SUV车型出口4.38万辆,同比劲增57.62%。营业收入达到55.22亿元,同比上涨66.61%。
此外,长城皮卡连续22年保持国内、出口销量双第一,全球保有量突破160万辆,国内市场占有率超35%。在过去一年,长城皮卡重磅发布长城炮新品牌,上市三个月累计销售1.82万辆,一举摘得10万元高端皮卡销量冠军。
4
车企业绩表现 成也合资败也合资
2019年车市环境下行,部分车企集团呈现逆势上扬,分析人士指出,这与各大车企集团自身旗下的合资品牌表现有很大关联。
上汽集团2019年整体表现,可谓是合资、自主全线承压。合资版块中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两大巨头全年销量均出现同比下滑,其中上汽大众全年销量200.1万辆,相比去年206万辆的成绩同比下降了3.07%,上汽通用全年销量160万辆,相比去年197万辆的成绩下滑更加严重,同比下降18.78%。
自主板块中,上汽乘用车(荣威、名爵品牌)2019年累计销量下降4.08%,值得一提的是“商转乘”的上汽大通全年销量实现15.3万辆,同比增长21.36%。
在一汽集团的346.4万辆业绩中,一汽-大众销量高达213万辆,同比上升3.8%,成为国内首家销量突破210万辆大关车企,大众品牌为139.8万辆,奥迪品牌近69万辆,同比增长4.5%。此外,一汽丰田销量为73.8万台,同比增长2.5%。
值得一提的是,一汽集团旗下的自主品牌一汽红旗宣布其销量突破10万台,同比狂涨了233%,一汽奔腾累计销量12.05万台,同比上涨33.4%。
东风集团方面,旗下的神龙汽车,2019年销量为11.4万辆,同比下滑55.17%;另外一方面,东风本田、东风日产合资品牌表现抢眼,数据显示,东风本田2019年销量突破80万辆,同比增长11.02%;同期,东风日产115.9万辆,微增0.27%。
在销售收入、归母净利润双双下滑的同时,东风集团毛利率有所提升。东风集团2019年综合毛利率为13.3%,较去年同期增加0.5%。“毛利率的增加主要是降成本及销售结构变化的影响。”例如,为加强东风标致雪铁龙汽车销售有限责任公司业绩,对其宣传投放进行了缩减。
北汽集团在高端化方面,2019年全年北京奔驰销量达到55万辆,同比增长15.2%。福建奔驰实现2.5万辆的销量。此外,2019年3月,ARCFOX在日内瓦车展上进行全球首次品牌亮相,成为北汽集团高端品牌全球化战略的开端。
广汽集团方面,合资品牌中广汽丰田2019销量同比增长17.59%达到66.2万辆,营收同比增长17.12%,为980.54亿元。广汽本田同比增长3.98%达到77.08万辆,营收同比增8.03%,为1057.11亿元。两者营收均创下历史最高记录,销量占广汽集团总规模近七成。
此外,在广汽集团财报中,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的产能利用率分别达到约120%和140%,部分车型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为此“两田”积极扩充产能。援引财联社报道:“3月中旬,广汽丰田将投建第五条生产线,计划年产能20万辆。此外,广汽本田增城工厂产能扩大建设项目二期也已经在2月投产,每年产能增加了12万辆。”
相比之下,广汽集团其它业务板块均呈现不同程度下滑。自主阵营广汽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28.14%至38.45万辆。广汽菲克和广汽三菱分别实现销量7.39万辆和11.30万辆,下滑40.96%和7.64%。
长安汽车中,合资板块的长安福特全年销量18.4万辆,同比下滑51.3%;长安马自达全年销量13.36万辆,同比下滑19.66%。行业分析人士认为,长安合资板块销量下滑的原因主要是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过慢,例如长安福特从2016开始就开始缺乏新产品,一直到2019年下半年才开始好转。
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对于车企集团2019年的市场表现,一方面受中国车市环境下行影响,另一方面也值得车企集团自我反思。合资品牌的市场表现能带来高额销量的同时,也对集团整体业务产生关键影响。随着中国车市环境的转型升级,这也倒逼车企集团对于合资品牌、自主品牌开始重新审视。
5
再穷不能“穷研发”?车企研发投入累计破千亿元
车市环境下行导致销量营收等方面的数据收缩,面对这种情况部分车企集团仍然坚持过度研发,以保证产品紧跟市场需求。
以吉利汽车为例,2019年年报显示,吉利在研发上的投入为54亿元人民币,占收入比例的5.6%。汽车预言家梳理对比发现,这一研发投入比和奔驰、宝马基本一致。这一研发投入比高于目前国内上市汽车企业研发投入比例。
此外,在现金储备层面,吉利汽车2019年 增加35亿元达到190亿元现金储备,充分保证集团资金流通安全。
长城汽车方面,为应对“新四化”转型,财报显示2019年长城汽车研发投入27.16亿元(费用化支出),同比增长55.8%。研发费用精准、高效投入到清洁化技术、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以及全球研发布局等领域。
对于比亚迪的2019年业绩表现,在比亚迪的官方说明中明确提到,2019年出现的净利润下滑,除了因为行业政策变化外,另外一方面就是研发费用上升所致。尽管比亚迪未透露具体的研发费用,但从2016年至2018年历年研发费用分别为45亿元、63亿元、85.35亿元来看,外界预计2019年研发费用将近百亿元。2020年研发费用或将超百亿元。
其中最近发布的“刀片电池”就是比亚迪研发的最新成果之一。具体来看,刀片形状的电池单体可直接安装在电池包内,使使电池包复杂度大幅下降,降低了制作难度、组装复杂度、生产成本、重量、故障率,并提升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
长安汽车方面,尽管出现亏损扩大,但对于研发领域长安汽车并未因亏损而进行缩减。汽车预言家梳理发现,长安汽车一直将历年收入的5%作为研发费用投入。据悉,上一个五年计划长安汽车投入160亿元用于研发,对于下一个五年计划,长安汽车将在研发领域投入近300亿元。同时,长安汽车还计划每年投入不低于研发费用的10%作为车辆智能化研究,目前来看,研发成果涵盖了L3自动驾驶技术、遥控泊车、集成式自适应巡航等领域。值得一提的是,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已于2019年4月正式启用,该中心投资43亿元。
对于2020年车市表现,有权威机构预测世界汽车销量或将减少近三成,中国市场销量甚至下降15%,短期之内很难恢复。面对车市环境下降,市场竞争加剧,汽车预言家梳理多家车企集团发现,为应对难关,车企进行多种手段降本增效,但从主流车企来看,研发投入力度上并未进行缩减反而加大。
对此行业专家认为,汽车作为技术密集型集成者,越是市场环境下行越需要加大投入。才能在市场环境下行中有机会翻转。
6
政府政策+车企推新多种举措期待市场回暖
对于2020年,尽管疫情防控取得初步成效,车企经销商开始复产复工。但对于中国车市来讲,中汽协预计仍将延续2019年下行态势。
面对车市大环境,个车企集团也开始纷纷出台应对措施。其中广汽集团表示,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础上,加紧推进各项生产,努力降低疫情对车企生产带来的不良影响。2020年计划推出19款全新及改款车型,包括8款自主品牌产品。广汽集团预计全年产销同比增长3%左右。
比亚迪车企方面,受2019年7月补贴大幅度退坡以来的影响,导致2019年销量出现走低。进入到2020年面对疫情对车市带来的冲击,3月11日,工信部宣布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不再大幅退坡,此后3月31日,国务院宣布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将延长两年。除此之外,3月27日,比亚迪发布了“刀片电池”组成的电池系统,自发布以来,比亚迪股票已经上涨13%。这一些列的政策以及自身调整表明,2020年对于比亚迪来将迎来利好。
对于疫情的影响,在吉利公布的2019年财报中显示,吉利汽车对于目前规划的2020年141万辆销量目标不进行调整,保持战略定力。结合2020年是吉利并购沃尔沃十周年,分析人士认为,此举表明吉利汽车对于自身的研发、生产、平台技术以及销售渠道体系成熟,表明吉利汽车的抗风险能力加强。
上汽集团,除了与广汽集团进行全产业链合作之外,上汽奥迪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上汽大众MEB工厂落地成都,这或将助力上汽集团在2020年实现业绩回暖。
北汽集团方面,北汽集团将其定性为“稳中求质,跑赢大盘”,计划目标为226万辆,挑战目标为235万辆;计划营收目标为为5200亿元,挑战营收目标为5300亿元。
对于未来市场前景,东风集团认为,未来五年,汽车市场仍将保持微增长态势,市场整体预计增长1.2%,其中乘用车增长1.6%,商用车下降1%。为此,东风集团预计2020年、2021年将分别投资161.72亿元,208.57亿元,总计370.29亿元。高于2019年155.78亿元的投资金额。
长安汽车集团方面,在合资品牌方面,除了迎来林肯品牌首款国产全新林肯冒险家之外,未来三年内林肯再计划推出5款新车型,以巩固品牌形象。外界也看到针对合资品领域,长安福特发布“福特中国2.0战略”,经过2019年系列改革和调整,多家证券机构认为,长安汽车2020年业绩将得到改善,并且做出“买入”评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国内乘用车销量排行榜(2020年11月):宏光MINI EV鹤立轿车TOP10
2020年11月,乘用车销量继续保持在200万辆以上规模,销量环比和同比均呈增长。当月共销售229.7万辆,环比增长8.9%,同比增长11.6%。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与上月相比,四大类乘用车品种销量均呈增长,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增速更快;与上年同期相比,四大类乘用车品种销量呈不同程度增长,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和交叉型乘用车销量增速更为明显。
2020年1-11月,乘用车共销售1779.3万辆,同比下降7.6%,降幅比1-10月收窄2.3个百分点。在乘用车主要品种中,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和交叉型乘用车销量略有下降,其他两类乘用车品种依然呈较快下降,多功能乘用车(MPV)降幅更为明显。
轿车销量TOP10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0年11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品牌依次为:轩逸、朗逸、宝来、英朗、卡罗拉、速腾、宏光MINI EV、思域、雅阁和迈腾。与上月相比,轩逸和迈腾销量小幅下降,其他品牌均呈增长,其中思域、卡罗拉增速更快。11月,上述十个品牌共销售36.20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34.76%。
另外,分企业情况来看,2020年11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轿车生产企业依次为: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东风日产、一汽丰田、吉利汽车、广汽丰田、广汽本田、上汽通用五菱和东风本田。与上月相比,东风日产和广汽本田销量略有下降,其他企业均呈增长,其中一汽丰田和上汽通用五菱增速更快。11月,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72.04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69.17%。
SUV销量TOP10
2020年11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品牌依次是:哈弗H6、长安CS75、本田CR-V、博越、奇骏、探岳、昂科威、哈弗M6、途观和丰田RAV4。与上月相比,上述十个品牌销量呈不同程度增长,其中奇骏和丰田RAV4增速更为明显。11月,上述十个品牌共销售27.30万辆,占SUV销售总量的25.06%。
另外,分企业情况来看,2020年11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SUV生产企业依次是:长城汽车、吉利汽车、一汽-大众、长安汽车、奇瑞汽车、上汽大众、东风日产、东风本田、上汽通用和上汽乘用车。与上月相比,上汽大众销量略有下降,其他九家企业均呈增长,其中上汽乘用车增速更为明显。11月,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69.74万辆,占SUV销售总量的64.01%。
MPV销量TOP10
2020年11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MPV品牌依次是:五菱宏光、别克GL8、五菱凯捷、菱智、宝骏730、奥德赛、传祺GM8、艾力绅、传祺GM6和荣威iMAX8。与上月相比,艾力绅和荣威iMAX8销量呈较快下降,传祺GM6和宝骏730降幅略低,其他品牌各有增长,其中五菱凯捷增速最为显著。11月,上述十个品牌共销售9.16万辆,占MPV销售总量的72.13%。
另外,分企业情况来看,2020年11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MPV生产企业依次是:上汽通用五菱、上汽通用、广汽乘用车、东风柳汽、上汽大通、广汽本田、东风本田、福建奔驰、上汽乘用车和比亚迪汽车。与上月相比,东风本田和上汽乘用车呈较快下降,广汽乘用车略有下降,其他七家企业呈不同程度增长。11月,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11.36万辆,占MPV销售总量的89.43%。
注:更多数据信息,敬请持续关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