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销售 > 2018年4s店汽车销售排行

2018年4s店汽车销售排行

发布时间:2022-05-28 19:29:08

1、2020汽车经销商百强榜:剧烈的“马太效应”

就在近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了2020年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百强排行榜。值得注意的是,百强榜上出现了两家营收过千亿的大集团。除了2016年迈过千亿门槛的广汇,快速崛起的中升集团背景很神秘,通过几年的努力坐稳了千亿级经销商集团的位置。
从数据来看,广汇汽车、中升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和利星行汽车分别以1704.56亿元、1240.43亿元和856.51亿元营业收入,销售(含二手车)122.5万辆、52.71万辆和25.83万辆的成绩分列榜单的前三强。
单以销量而论,广汇汽车超过第二名的中升集团一倍还多。但是从平均单车价格来说,前三强的13.9万元、23.5万元、33.16万元中,作为最早和最大的销售奔驰的利星行无疑占优。
从这一点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明显的事实:10万元以下的车型,不在头部经销商集团主要利润的范围内。这非常值得我们的自主品牌注意。经销商是车企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如果经销商生态健康恶化,对于车企也是非常要命的。
而从抗风险能力来说,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的集团,销售利润率都超过了3%,明显存在规模优势。
豪华的进击
实际上,前三强的表现,从另外一个层面显示了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从前三强经销商的经营状况和单车均价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明显的事实,那就是豪华品牌的攻势在加强。
根据乘联会数据,2019年BBA等8个主流豪华品牌的市场份额继续扩大,同比增长超过11%,累计销售超过220万辆。而从单车定价和门店利润来看,也都更胜一筹。
从广汇集团财报数据来看,虽然2019年广汇汽车营收1704.56亿元,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01亿元,同比减少20.16%;整体业务毛利率仅为9.84%。此外,广汇拥有50多个乘用车品牌的代理权,累计1294万基盘客户。
但是,我们分析一下盈利结构,就能发现,豪华品牌贡献了大部分利润。截至2019年底,广汇汽车共计841个经销商网点,这其中,超豪华和豪华品牌4S店229家,占比从年初的28.44%提高至29.28%,包括宝马、奥迪、沃尔沃、玛莎拉蒂等第一梯队品牌。此外,是中高端品牌522家,自主品牌31家。
利星行就不用说了,作为奔驰国内最早最大的经销商,业内人士说过,“利星行给奔驰贡献的销量大概占到奔驰在国内销量的60%到70%。”虽然查不到它的财务数据,但是我们知道,2017年奔驰母公司戴姆勒股份公司还在境外购买过利星行汽车的15%股权,作为财务投资者入股利星行汽车。所以,利星行集团与奔驰中国之间已远超经销商与厂家的简单关系。利星行的业务毛利率,也是远远高于广汇的。
而中升集团的数据同样如此。2019年度,中升集团经销店总数增至360家,其中包括208家豪华品牌店,占比58%。而中升集团对于销售净利率的增长的解释是,主要取决于公司“品牌+区域”的组合策略。
销量方面,中升新车总销量(不含二手车)45.57万辆,同比增长10.6%。其中豪华品牌的销量达22.8万辆,占集团总销量的50%。值得注意的是,梅赛德斯-奔驰是中升集团新车销售收入最高的汽车品牌,占新车销售收入总额约29.3%。
从财报分析来看,中升集团2019年的ROE(净资产收益率)为21.4%,虽然没能回归到2017年的水平,也是非常强悍的。要知道,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度百强经销商集团的净资产收益率均值为9.4%,中升集团的ROE水平要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决定净资产收益率高低的指标有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这三个指标分别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和偿债能力。而中升集团2019年ROE提升主要得益于销售净利率的增长,从中可以看出,豪华品牌的盈利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生存困境
从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在“2020年中国汽车经销大会暨百强发布会”上发布的结果来看,过去一年,百强经销商集团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会长沈进军还表示,百强经销商集团在取得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做出了巨大的社会贡献,“百强所吸纳的就业人数为42万人,税收贡献达4865亿元,发挥着行业中流砥柱的作用。”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从流通行业的角度来看,疫情所带来的危机是巨大的,各经销商集团都面临生死考验。”
实际上,从2016年开始,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增幅就开始持续下降,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更给中国汽车产业格局带来巨大变化。而从形态和模式来说,汽车经销商“暴利”20年基本画上了句号。就像沈进军说的,“转型是个痛苦的过程,但现在到了非转不行的地步。”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今年1~4月,汽车零售额同比下降22.6%;汽车生产同比下降32.3%;财政部公布的车辆购置税同比下降22.3%。而从汽车流通协会掌握的经销商的整体情况,销售的同比降幅可能还要更大一些。
整体情况看,2019年中国乘用车经销商总数为2.99万家,同比增长仅为1%,可以说网络发展已经到顶,经销商集团洗牌的消息时有所闻。去年庞大集团破产重组事件就是个典型案例,2019年排名庞大也从第9位掉到了19位。
此外,我们根据《2019年度中国汽车经销商发展报告》,去年全国累计退网经销商约3000家,占总量10%。再根据企查查的数据,2020年1月1日至5月31日,全国范围内有2078家汽车经销商登记注销或吊销。其中山东省最多,共注销吊销194家。也就是说,有大约5000家左右的经销商退出了。
不过,“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液赶科场”,仍然有相当多的新生力量进入。相关数据显示,4月1日开始的两个月内,全国范围内汽车经销商注册数据为2604家(包含二级经销商)。虽然还在进进出出,但是,2020年一季度市场整体销量大幅下降31.1%,对于经销商来说,还是面临着生死考验。
根据流通协会的数据,百强经销商2019年全国4S店网点数为6038个,同比2018年6529个下降7.5%;就业总人数为42万人,同比2018年47万人下降10.6%。整个环境的压力在加大,这些大集团经销商也开始整合。
中国汽车产业已经历了20年的高速增长,汽车品牌之多、销售服务网点之密,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因此,通过市场作用来优胜劣汰,无疑也是非常必要的。毕竟,好日子过得太久会丧失进取心,一场疫情让所有的4S店警醒过来,原来服务才是最重要的。
不受市场欢迎的品牌、服务能力较弱的经销商,势必退出这个市场,竞争也会更加激烈。我们可以从大洋彼岸的美国汽车市场得到启示。美国的汽车经销商主体,由高峰时的3万家左右减少到目前的1万多家,我国经销商必然也要经历这样的过程,然后经销商的经营才会趋于稳定。
?
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新任第三任轮值会长孙纲提出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在市场竞争中有三类企业会有更大机会:做精做细的“小而美”经销店;精细化管理的头部大经销商;区域性做强的经销商。所以,记者相信,明年这个榜单会有更大的变化。
文/王小西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183家车企真实现状:4S店仅复工8%,陷入五大困境

车东西

文?| Bear

车东西2月13日消息,今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了2020年1月全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情况。2020年1月,中国汽车产业生产汽车178.3万辆,同比下降24.6%;销售汽车194.1万辆,同比下降18%。

2019年1月保持逆势增长的新能源汽车,今年受到补贴退坡、春节假期与新冠肺炎疫情的三重影响,2020年1月销量出现了较大幅度下滑。2020年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4万辆,同比下降55.4%;销量为4.4万辆,同比下降54.4%。

▲2020年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

不过中汽协表示,今年1月全国汽车市场产销下降主要是由于春节假期分布在了1月份,1月有效工作日仅有17天,对比去年减少了5天,因此产销量均有下滑。

而新冠肺炎疫情在1月20日春节假期开始之后,才逐渐开始产生影响,对1月汽车产业的关键指标影响不大,但会使2月以及后续几个月的汽车产销数量出现不小的下滑。

中汽协指出:“过去的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连续下滑,经济效应下降,汽车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2020年,原本调整期即将结束,总体市场企稳。但“黑天鹅”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了汽车产业,整车、零部件产业受到的影响都很大,疫情的蝴蝶效应将会显现,或将影响未来全球汽车市场格局。”

根据中汽协对全国300余个汽车产业生产基地中的183个生产基地的监控情况,其中59个生产基地已经恢复了生产,复工率约为32.2%。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日前也发布公告称,60家经销商集团旗下的4S店,综合复工率仅有8.4%。

本文对今日中汽协发布的2020年1月中国汽车产业关键数据、新冠肺炎疫情对行业的影响以及当下的产业恢复情况行了梳理,以下是干货内容:

一、1月中国汽车销量同比下滑18% 全年销量情况较难判断

据中汽协今日公布的数据,2020年1月,中国汽车产量为178.3万辆,同比下滑24.6%,环比下滑33.5%;销量为194.1万辆,同比下滑18%,环比下滑27%。

其中,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144.4万辆、161.4万辆,同比分别下滑27.6%、20.2%,环比分别下降33.9%、27.1%。

商用车产销量分别为34.1万辆、32.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7.8%、5.7%,环比分别下降31.4%、26.7%。

新能源汽车1月产销分别完成4.0万辆和4.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5.4%和54.4%。

其中,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预计完成3.5万辆和3.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6.3%和54.5%;新能源商用车产销预计均完成0.5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7.4%和51.7%。

中汽协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并非今年1月汽车产销量同比出现下滑的主因。真正产生影响的是,今年春节假期集中分布在了1月,整个1月的有效工作日仅有17天,较平常缩短了5天。工期减少,产能下降,春节提前到来造成的市场需求减弱,才是今年1月汽车产销全面下滑的原因。

不过中汽协强调,新冠肺炎疫情对于今年中国车市的影响不容忽视。原本,2019年末,中国汽车产销下滑的趋势已经收窄,汽车产业调整期即将结束,2020年将进入中国汽车产业的恢复阶段。

但新冠肺炎疫情在短期内,对中国的整车、零部件产业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虽然疫情是短期的,但疫情对于全年汽车市场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能是巨大的。尤其是后续2月份、3月份乃至4月份的汽车产销情况,都有可能受到疫情的波及,而出现产销量下滑。

车东西在会后的采访环节就2020年全年汽车产销量预判以及汽车产业恢复情况进行了提问。

▲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

许海东表示,针对中国汽车产业目前的恢复情况,在已向中汽协反馈复工计划的183个整车生产基地中,截止至2月12日,已有59个基地开始复工,占比达到32.2%。

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日前发布数据,截止至2月12日,协会调研的60家经销商集团,共计3997家汽车4S店中,综合复工率仅为8.4%。

对于今年全年汽车产销量的预判以及汽车产业何时能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许海东表示:“目前疫情还没有迎来明确的拐点,对于汽车产业生产情况恢复到疫情前的时间点,现在不好判断,对应的,全年的销量现在也无法给出准确的数字。”

二、蔚来1月卖出1600辆电动SUV 拿下纯电SUV销 

在中汽协发布的汽车工业月度数据中,通常不包括电动汽车市场的销量排名情况。日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公布了今年1月国内电动SUV的上险量情况,通过这一数据,也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销量下滑的大背景下,各个玩家的表现情况。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新能源汽车产销同比下滑超过了50%,但新能源汽车的头部企业目前仍然保持着不错的成绩。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公布的1月国内电动SUV上险量数据

根据中汽研公布的数据,蔚来汽车1月整体上险量达到1600台。其中,蔚来ES6上险量为1483台,拿下了纯电动SUV领域的单月销量冠军。

而小鹏汽车从去年年底频繁开展的网络直播买车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今年1月,小鹏G3卖出了1073辆,在纯电动SUV领域仅次于蔚来ES6。

哪吒N01、比亚迪元EV在今年1月分别卖出1025辆、912辆,排在电动SUV细分领域的第三名与第四名,销量不温不火。尤其是元EV,对比去年单月大卖几千辆的水平,今年1月的销量着实不够看,比亚迪在电动SUV领域的优势几乎完全丧失。

而此前一直与蔚来、小鹏齐名,有着“新造车三强”之称的威马,在今年1月的销量表现也不够出色,仅卖出808辆,排在细分领域第五。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Model X与奥迪e-tron两款售价50万元以上的纯电SUV也进入了该榜单,这也说明国内消费者对于豪华品牌的电动SUV接受程度正在上升。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疫情肆虐的2月,以及可能仍存在疫情的3月和4月,新能源汽车领域面临的销量压力一点也不比传统汽车产业小。尤其是新能源车企中的新造车势力,在本身体量小、抗风险能力差,大环境资本寒冬,加上疫情带来的产销难题,如何熬过这个冬天十分关键。

三、寒冬加剧 疫情将对汽车产业产生五大影响

2020年初,突入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汽车产业又非常依赖宏观经济发展。在此次疫情之下,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此次疫情导致的供应链问题、市场问题、零部件中小企业资金压力问题,对于下行压力巨大的汽车行业而言是雪上加霜。

特别是在疫情严重的湖北地区,该地区年度汽车产量占到全国产量的8%-9%,是我国汽车产业重镇,湖北地区严重的疫情也为中国汽车产业从调整期中恢复带来了挑战。

此外,疫情比较严重的广东、浙江也是我国汽车工业大省,整车产销量与零部件产销量都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在中汽协目前调研的300多家整车与零部件企业中,有183家反馈了疫情中企业的详细情况,根据这些情况,中汽协总结了本次疫情可能对中国汽车产业产生的五大影响:

▲中汽协总结新冠肺炎疫情对汽车行业的五大影响

1、购车需求与消费能力短期内下降明显

疫情爆发之后,全社会积极动员,加强了疫情的防控与个人的自我隔离,这一行为在短期内将疫情控制了下来。

但这也极大减少了消费者短期内的购车行为,严重影响了汽车销售,预计到新冠肺炎疫情解除一级响应之后,消费者的自我隔离还将影响汽车销售一段时间。

与此同时,疫情对于交通运输、残影、旅游、商场、影视等行业,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从业人员收入受到影响,这一部分从业人员的消费能力有所下降。

还需注意的是,自2018年以来,中低收入人群受到了多重冲击,在底层消费能力为恢复的情况下再次遭遇疫情,使得该群体收入情况更加恶化,消费能力进一步削弱,短期内汽车总体消费需求进一步降低。

2、企业生产进度受阻

受疫情影响,全国各地均出台了延迟复工的通知。

据中汽协对300余家整车、零部件企业的调研,延迟复工使得这些企业的开工日期平均延迟7-11天,湖北地区情况更甚。

多数地区还要求员工在返回工作地后居家观察,进一步推迟了复工时间。这也影响起了汽车产业整车与零部件企业的生产销售情况,造成了一定比例的一线生产人员缺口,导致汽车产业供应链出现供应不足的风险。

此外,部分企业人员防护物资不足,也难以支撑企业生产复工需求。

不少省市区域及乡镇道路还出台了限行严检、实施高速严查等措施,影响了整车、零部件的运输,这一现象对于近期加急生产负压救护车的企业而言,这些限制的影响格外严重。

中汽协预计,本次疫情可能导致国内汽车产量减少上百万辆,如果复工时间进一步推迟,这一影响还会更加严重。

3、企业出口困难增 

世界卫生组织目前已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一些国家与企业以防止疫情扩散为由,拒绝接受已经订购的货物,对已有的订单做出了撤销。

目前已有超过60个国家对我国实行了入境管制措施,这导致我国企业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受到阻碍,虽然目前我国汽车出口量较小,但零部件出口量较大,这也对我国零部件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较大的压力。

与此同时,由于不能及时复工造成的供应链紧张,部分企业出口订单延迟交付,对于这部分企业的后续订单签订带来了负面影响。

4、中小企业资金链断裂隐患加大

受到复工延迟影响,汽车企业生产、经营停摆、收入与现金流中断。

但包括房租、工资、利息在内的支出仍需照常支付,根据日前北京奔驰透露的消息,其在推迟复工期间,每天的损失高达4亿元,这一点极大考验了企业的资金实力。部分体量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企业而言,将可能面临破产倒闭的风险。

5、企业应对标准法规难度大幅加剧

今年7月1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国六排放标准将会对轻型车实施更为严格的颗粒物数量限值,全国范围同步落地国六标准A阶段。

今年5月1日,交通运输部对于货车与牵引挂车的相关技术安全标准也将开始实施。

受到本次疫情影响,企业需要加速消化当前库存,并在新的标准落地之前,上市符合标准的整车与零部件产品。对于不少企业而言,这样的要求难度较大。

四、乘联会:狭义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21.5% 疫情中的危机并存

就在中汽协发布会结束后不久,乘联会也公布了2020年1月中国乘用车市场的整体情况。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0年1月,中国狭义乘用车(以下简称“乘用车”)产销量分别为139.8万辆、169.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9%、21.5%,环比分别下降32.7%、20.8%。

▲1月乘用车产量分析表

细分车型产量方面,轿车、MPV、SUV在今年1月的产量分别为65.2万辆、7.4万辆、67.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1.1%、47.6%、23.7%,环比分别下降29.9%、47%、33.3%。

▲1月乘用车销量分析表

细分车型销量方面,轿车、MPV、SUV在今年1月的销量分别为81.8万辆、10.1万辆、7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7%、33.1%、17.1%,环比分别下降19.7%、23.4%、21.6%。

据乘联会分析,1月产销量下滑主要收到春节因素影响,春节前有效工作日为17天,有效销售日为20天,理论上带来的产销量损失均超过30%。

原本经销商的订单结转能够缓解一部分年初的销量压力,但由于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春节期间经销商零售基本停止,1月销量增速低于预期。

乘用车厂商总体销量方面,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仍然占据榜单前二,单月销量分别为18.7万辆、14.6万辆。

▲1月乘用车销量厂商排名表

上汽通用1月销量为12.4万辆,排名第三,自主品牌吉利汽车以1月销量10.2万辆(暂估)排名第四,成为榜单上唯一的自主品牌车企。东风日产在1月卖出10.1万辆汽车,排名第五。

排在后五位的上汽通用五菱、广汽本田、东风本田、广汽丰田、北京奔驰,1月销量均未超过10万辆。

乘联会预期,虽然疫情期间,不少车企开展了“云看车”、在线下单等网络营销活动,但总体来看收效甚微,整个汽车产业在2月份的生产经营回复较慢。

不仅如此,车企在短期内的生产经营面临不小的压力。

在目前情况下,汽车重镇湖北地区的汽车零部件体系难以按时恢复生产,加之各地的封路、封村特色模式,很多地区人员和物流难以顺利运行,不少车企复工复产存在困难。

而受疫情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力与消费信心都大打折扣,对于汽车销售非常不利。

但乘联会也认为,疫情不是汽车产业优胜劣汰的一环,各方应该像办法帮助企业活下去,尤其是疫情严重地区的整车厂与零部件企业。

所幸,不少产业协会积极建言献策,中央与地方政府出台各类法案,帮助企业渡过疫情难关。危难中的车企,也发挥了自身的社会责任,积极向疫情严重地区捐钱捐物。据不完全统计,各大车企捐献的物资与现金总额已超过10亿元。

同时,乘联会还指出,疫情中其实“危”与“机”并存。

一方面,疫情中,车企复工难,消费者购买欲望低,网约车市场需求小,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整个汽车产业供给与需求都大幅缩水。

另一方面,在疫情的短暂抑制后,消费者的汽车购买欲望会短暂爆发,首购群体会有较强的购买欲望。

购买欲的爆发将刺激车企大量出货,此时,有库存的企业将会从中受益。

此外,首购群体往往会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品牌与车型,在这波购车浪潮中,自主品牌有希望挽回一些疫情中遭受的损失。

结语:新冠肺炎疫情将持续影响我国汽车产业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虽然属于短期影响,但到目前为止,本次疫情仍然没有迎来拐点,中国汽车产业何时能够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目前还无法作出研判。

疫情带来的直接影响包括了中国汽车产量全年减产上百万辆,汽车产业供应链中,中小企业面临破产。虽然疫情结束之后,市场可能迎来一轮短暂的消费高峰,但整体来看,全年发展形势不容乐观。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各地政府正在积极出台经济保障政策为企业减负,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也在督促各地、各部门及时协调企业的困难与问题。目前,在已向中汽协反馈复工计划的183个整车生产基地中,截止至2月12日,已有59个基地开始复工,占比达到32.2%。

从长期来看,本次疫情可能会在汽车产业扮演“筛子”的角色,筛选出抗风险能力强,产品质量过硬的企业,是中国汽车产业的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北京那家大众4S店比较好?

北京市汽车修理公司一场一汽大众-博瑞祥弘,在清河收费站西边北京市汽车修理公司上联叶川-上海大众在清河毛纺成北

4、2月国内销量:特斯拉Model 3超卡罗拉,奔驰成TOP15唯一豪华品牌

近期,乘用车联合会公布了2月国内汽车销量排行。受到疫情影响,2月乘用车销量仅22.4万辆,相比去年同期下降81.7%。在家用轿车市场中,2月TOP15的销量同比跌幅均超过60%。当然这份榜单中也不乏一些值得关注的亮点,和讯汽车就来盘点下2月家轿销量排行中有哪些亮点可寻。

亮点一:朗逸毫无悬念登顶

尽管销量跌幅较去年同期超过70%,但朗逸依旧毫无悬念的夺得2月轿车销量排行榜头名,超过8000台的成绩也遥遥领先榜单其它车型。在2018年中完成换代后,朗逸更换了大众最新的MQB平台,同时推出两厢版车型进一步完善车系种类。大众的在10万元出头的购车预算内,朗逸几乎成为了购车者的首要目标。

数据显示,自2008年上市后第二年至今,朗逸即入围轿车年度销量榜前十。从2010年开始,朗逸便开始在轿车销量上“霸榜”,已经连续10年进入年度销量榜前三,2019年销量超过49万台,称之为销量“常青树”,实在不为过。

亮点二:Model 3初出茅庐进前五

特斯拉Model 3的表现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初生牛犊不怕虎。在没有燃油车“信仰加持”的情况下,Model 3能爬到2月轿车销量排行榜第3的位置绝非易事,毕竟不是全国每个城市对燃油车都有购买限制,电动车仍然并非大部分消费者的首选。

当然,降价到30万元区间内的价格优势绝对是销量超出众人预期的首要因素。除此以外,2月份开始的第二批新车集中交付也为销量的提升做出了不少贡献。尽管此后出现了上海超级工厂短暂停工和“减配门”事件的干扰,但未来特斯拉的直营销售模式依旧存在优势,在疫情期间众多4S店用户到店率暴跌的情况下,特斯拉在线上就能完成订车,所以继续看好3月特斯拉Model 3在销量上更进一步。

亮点三:卡罗拉销量同比暴跌80%

2月卡罗拉销量跌幅近80%,是销量前十榜单中跌幅最大的车型。此前1月份一汽丰田销量超过7.7万台,卡罗拉贡献了将近一半,作为一汽丰田的中流砥柱,如今销量暴跌势必将影响到一汽丰田77万台年销量的目标。

除此以外,卡罗拉销量滑铁卢和混动车型等需求与产能不对等有很大关系,疫情下这一缺点更是被明显放大,一汽丰田工厂在2月17日开始才陆续复工,算上此前的春节假期,已经有大半个月都没有产出。消费者不买车,丰田不产车,两者加在一起换来这个结果似乎也不意外。

亮点四:奔驰成唯一进榜豪华品牌

奔驰近期的召回是一波接一波,网络上的负面消息也是一轮接一轮,但这丝毫不影响奔驰在中国的销量,轿车TOP15销量排行榜奔驰C级、E级上榜,单月销量双双突破3000台,距离第5的特斯拉也仅仅几百台的差距。

奔驰系列越来越大的市场优惠幅度,进一步压缩了竞争对手宝马和奥迪的生存空间,这也体现了近些年奔驰在中国市场的深耕和产品硬实力。当前奔驰E级中期改款在即,优惠幅度越来越大,C级在去年初改款后也持续保持了这个级别的产品竞争力,3月份在已经逐渐褪去后,看好奔驰销量能够回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北汽新能源销量都第一了,为什么总被行业看不起?

现在做新能源的都是因为燃油车做的很垃圾的厂家

6、SUV市场同比下滑3.6%,自主、合资不分伯仲,哈弗H6再拿销冠

汽车市场步入寒冬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即使不是业内人士也有所耳闻,更何况各大品牌之间的价格战以及4S店的冷清已经真实的反映出了汽车行业所面临的困境。而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更像是实锤性的证据,再度证实了车市的低迷。

根据数据显示,2019年狭义乘用车全年销量2070万辆,同比下滑7.4%,而2018年仅为3%,意味着下滑幅度还在扩大。SUV细分市场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销量占比直逼轿车市场,但仍受大势影响,出现下滑,2019年全年销量918.2万辆,同比下降3.6%,而轿车市场达到9.1%,相比之下SUV市场还算乐观。

前十车型销量总体上涨,自主品牌占比超50%

从进入SUV销量排行榜前十的车型来看,大多数车型销量出现上涨,仅有5款车型出现下滑,前十五名车型中则有6款车型出现下滑,其中4款为自主品牌,意味这合资品牌竞争力加强,价格也可能开始下降,导致自主品牌市场遭到挤兑。

哈弗H6是进入唯一进入前5名的自主品牌车型,再度拿下销量冠军,事实上H6已经连续多年拿下SUV销冠,2019年高达365,715辆,比第二名大众途观高出近12万辆,完全可以用稳胜来形容,虽然拿下第一,但并不能掩盖H6销量下滑的事实,不过在车市整体下滑的大背景下,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虽然有5款自主品牌进入前十,占比达50%,这样的成绩还算喜人,但仅有一款进入前五,

自主品牌竞争力还有待提高,与合资品牌相比仍有差距。再看进入前十五名的车型,仅有7款为自主品牌,占比不足一半,虽然比轿车市场好很多,但仍有上升空间。

NO.1哈弗H6

销量:365,715

长城是自主品牌中的佼佼者,哈弗则是SUV市场中的独角兽,而H6更是SUV界的一哥,连续多年问鼎销冠,虽然受大势影响,销量同比下降17.2%,但仍然没有撼动它销冠的位置。但仍需注意的是,随着竞争的加剧,可以看到综合实力能与H6看齐,甚至更好的车型越来越多,H6产品力需要再度提高,以夯实地位。

NO.2大众途观

销量:249,457

大众途观的身份和哈弗H6很像,曾经也是SUV界王者,但自H6上市后,被挤下神坛,但仍然是合资SUV车型销量王。途观虽然拿下亚军,但同样出现下滑,达12.5%,与同族兄弟探岳1801.3%的高速增长形成了鲜明对比,也不排除途观受到了C-IASI碰撞成绩的影响,其小偏置碰撞得分倒数第二,仅比帕萨特稍好。

NO.3日产奇骏

销量:212,629

日产奇骏在排名前五的车型表现算的上优秀,当然不是说销量,比较能进入前五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奇骏也是排名前三的车型唯一实现销量上涨的车型,也是前五名中两款销量上涨的车型之一。奇骏能够拥有如此出色的表现得力于出色的空间、动力表现,同时“买沙发送车”的舒适性也是其他车型难以比拟的。

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SUV市场表现总体良好,虽然出现下滑,但跌幅比起轿车和MPV两大细分市场更低,从进入前十五名的车型来看,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不分伯仲,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些车型由于进入市场稍微晚,因此销量贡献有限,比如说长安CS75Plus,新车9月正式上市,直接助力CS75系列步入单月SUV榜前五,销量仅次H6,可见其潜力巨大,未来也相信长安以及其他自主品牌SUV车型会有更加出色的表现。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哪些二手车的销量最好?

新车有火热卖得好的车型,二手车同样也有热销车型,例如以下5款车型就是二手车市场的热销车型:

1.别克凯越

二手市场销量:142623辆

保有量估计:220多万辆

别克凯越从2003年推出开始,就迅速成为了热销车型,因其性价比高、配置齐全、使用空间大、保养便宜等优点,一直都很受欢迎。在2016年8月8号正式停产,但在到2018年6月22日新一代全新凯越上市,但目前新车销量非常惨淡,根本没法和早期相比。不过,在二手车市场中凯越非常火热畅销,但也都是以2013款以前的车型为主,二手车市场售价在2-3万之间。

 

2.大众捷达

二手市场销量:141260辆

保有量估计:320多万辆

捷达的保有量也是非常大的,从保有量上来说,可以和捷达相比的恐怕只有桑塔纳了。捷达一直以来以皮实耐用著称,而且油耗也很低,维修保养非常的省心。另外,他经济的价格,也是很多朋友选择他的原因,二手车市场售价在3万-6万元左右。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捷达已经成了单独的品牌在销售,所售车型叫捷达VA3,售价6.58-9.28万元,目标只为进一步冲击自主品牌。

 

3.雪佛兰科鲁兹

二手市场销量:137020辆

保有量估计:130万辆

科鲁兹在国内的争议一直都比较大,它因为空间大,安全性好的优点,成为很多朋友选家用车的首选。在二手车市场上,也非常受欢迎,售价相对很便宜。不过,在今年年初已正式停产了!(这里多说两句)科鲁兹停产是必然结果,一是通用车型体系的问题,为了给价格更低的科鲁泽、科沃兹让路;二是科鲁兹2018年换代是失败的,没有让国内消费者买它觉得值。

 

4. 福特福克斯

二手市场销量:145122辆

保有量估计:210多万辆

福特福克斯外观运动,内饰精致,操控性好,确实是一款经典的家用代步好车,不过我觉得后排空间小了点,1.0T三缸发动机也是最大的诟病。目前在二车市场上主要以2014款和2015款为主,市场的售价在4万-6万元之间不等。

 

5.本田雅阁

二手市场销量:138237辆

保有量估计:180多万辆

雅阁也是一款新车和二手车都很火的车型,现在国内保有量比雅阁高的中级车,恐怕只有帕萨特吧。第六代雅阁凭借着良好的口碑和服务迅速占领中高端轿车市场,之后更是一直占领着畅销车的地位。说实在的雅阁的确是这个级别不可多见的中级轿车,而且对消费者的口味拿捏的很好。目前在二手车市场上,2013-2014款雅阁销售最好,售价在7万-9万元左右。

 

除了以上5款车型在二手车市场销量火热之外,还有像丰田凯美瑞、宝马5系、奥迪A6L等车型,在二手车市场的销量同样不错。从这些热销车型可以看到,每款车型的保有量同样也是庞大,每款车型都有着良好的口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卡罗拉和速腾哪个好?

我爸有一辆老速腾,黑色车型,一脸死气沉沉的样子,买车的时候他还是推荐我买速腾,我爸跟我说了他开速腾的三大感受,动力好,操控好,空间大。平时我几乎不开我爸的车,毕竟我觉得太老气了,这回要给自己买车我带着质疑的心去了4s店,非得看看到底是不是说的那么好。

大众速腾

我看到全新速腾的第一眼,除了通过前脸的大众logo,加上经典的进气格栅,剩下丝毫不会感觉之前的那种老气,尤其是白色的车型,前脸LED的日间行车灯设计,硬朗笔直的车身线条,侧面有丰富的线条设计,显得整个车身十分的扁平运动化,因此而更加时尚。

大众速腾

最让我感觉美滋滋的就是我爸说的,动力好,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响应速度,加上后程的持续发力,让我感觉非常痛快。而且它的1.2T车型是四缸发动机,现在很多车型如果是1.2T车型都会是三缸,虽然三缸是未来的趋势,但实际使用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有抖动。

大众速腾

大众车型的底盘具有雄厚而扎实的功力,这点毋庸置疑,在新速腾中也完全继承了家族的优良基因,当你通过细沙石咯吱咯吱的路面的时候,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挂,后多连杆独立悬挂,加上出色的调教功率,就会让你开着和坐着都可以感觉不到这种细微的颠簸,操控性好的同事舒适性也非常好。

大众速腾

还有令人惊喜的油耗,提车回家之后我开过一次长途,都说日系车省油,德系车费油,但是在我的速腾上面我完全感受到的就是澎湃的发动机动力,出色的调教,还有令人惊喜的油耗数据。

丰田卡罗拉

以前速腾明显会比卡罗拉高一个级别,但是现在不同了,速腾的价格战打的很厉害,而当我先去试乘试驾的是德系车之后,再去看卡罗拉就会明显感觉厚重感不够,较为轻薄,因此会对驾驶的感受各方面有担忧。卡罗拉虽然外形更时尚一些,不过我还是更喜欢既时尚运动又经得起岁月磨砺的速腾。

9、我想问一下奥迪4S店 汽车销售代表的工资是多少啊 或者说一辆车的提成是多少啊

1、首先你得考虑你工作的城市是什么等级,工资是跟一个城市消费水准有直接关系的。
2、还有老板是否是个好老板然后你在考虑工资的问题。
3、你得考虑自身条件,那是决定你薪水的关键。
4、奥迪的底薪是很高,大概在2500左右,一般加上提成的话在7000左右一个月。

10、轿车热销排行榜?

根据乘联会最新数据统计显示,2109年1月~12月全年轿车排名前十的轿车分别为:新朗逸、轩逸、卡罗拉、新宝来、速腾、全新英朗、桑塔纳、思域、帕萨特、雅阁,具体销售数据如下:

一、轩逸

轩逸以47.5万辆的累计销量,夺得2019年轿车销量亚军。有“移动沙发”美誉的轩逸,有着很强的舒适性及出色的燃油经济性,再加上空间表现很不错,对于家庭用车来讲是个不错的选择。同时轩逸CVT变速箱的顿挫、异响又成为了广大车主吐槽的焦点。

二、新朗逸

朗逸2019年全年累计销量达到49.09万辆,同比增长5.2%,夺得2019年轿车销量冠军。不得不承认朗逸这款“特供车”非常成功。凭借着价格优势,加上终端比较大的优惠,同时背后又有大众品牌的支撑,使得朗逸深受国内消费者的喜爱。纵然,有严重的减配及很多小毛病,但仍浇不灭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三、卡罗拉

卡罗拉全年累计销量达35.07万辆,位居排行榜第三位。卡罗拉虽然在产品力方面非常有优势,但由于其售价偏高,加上终端几乎没有优惠,最终还是在销量上与朗逸和轩逸存在一定的差距。保持坚挺的价格是丰田的一贯作风,如果卡罗拉价格能有所下降,那么卡罗拉的销量势必将得到大幅提升,届时轿车冠军易主也并非不可能。

四、桑塔纳

桑塔纳2019年全年表现也不错,以24.48万辆的累计销量,位居第七位。不可否认,在大众品牌光环的加持下,随着终端价格下调,也让其竞争力大幅提升。并且桑塔纳作为最开始大众品牌打入中国市场的第一款车,深受中国民众的喜爱。老一辈对大众品牌的印象,就是对桑塔纳的印象。

五、雅阁

雅阁以21.78万辆的累计销量位居排行榜第十位。凭借着高颜值及不错的动力表现,雅阁深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而且在2019年上半年多次夺得中级车月销量冠军。


与2018年4s店汽车销售排行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