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销售 > 中国汽车总销售额

中国汽车总销售额

发布时间:2022-06-25 17:24:50

1、2021年全球汽车销量是怎样的?

受疫情影响,2021年全球汽车市场持续低迷,2020年7月汽车市场逐步复苏,9月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速由负转正。2021年7月,全球乘用车总销量为614.4万辆,同比下降8.9%。1-7月累计销售4758万台,同比增长21.1%。在2020年低迷的市场中,中国汽车市场的主导地位十分突出。2019年,中国乘用车销量占全球份额的29.2%。

2020年2月,中国的份额超过了美国和日本。它在3月份迅速反弹,4月份创下历史新高。下半年的趋势相对稳定。2021年7月,中国乘用车市场份额为30.3%,环比略有上升,较2019年同期上升4.3个百分点。就车辆类别而言,2021年上半年全球乘用车销量约为2684万辆,同比增长24%;全球客车销量约32万辆,同比增长21%;全球特种车销量约1381万辆,同比增长33%。从全国范围来看,2021年上半年前十名国家的车辆总数约为3249万辆,占总数的79%。

其中,中国汽车销量约1289万辆,同比增长26%,占全球汽车销量的31.43%。从小组的表现来看,丰田集团仍然获得了冠军,但与第二名的差距进一步缩小。9月,该公司售出65.9万辆汽车,同比下降22.3%,环比下降6.3%。Top10集团售出411万辆汽车,占总销量的69.3%,比去年同期下降5个百分点。在前十名中,斯泰兰蒂斯回到了第四名,其他组的排名几乎没有变化。

在车型方面,受芯片短缺的影响,日本品牌占据全国一半的局面已经打破。特斯拉y型车在此期间表现强劲,销量为66000辆,同比增长476.2%,环比增长88.7%,从上月的第10位排名第二。大韩民国

5月,韩国五大汽车企业全球销量同比增长37.6%。据韩联社报道,6月1日,根据韩国汽车企业发布的销售数据,5月份现代汽车、起亚、韩国通用汽车、雷诺三星和双龙汽车的全球销量为628835辆,同比增长37.6%,环比下降7.9%。

据报道,由于去年基数较低,出口增长令人满意,促进了整体销售。然而,由于芯片短缺以及工厂关闭和减产,国内需求月环比下降15%,5月份售出1241.45万辆汽车。除了现代、起亚和双龙,其他两家汽车制造商都出现了负增长。包括半组装产品在内,海外销售额为50469,同比增长62.3%。法国

在疫情封锁解除后,今年5月法国新车登记数量同比增长46%。根据相关数据,今年5月法国新车总销量为141041辆。与2020年相比,增长了46%。然而,与2019年同期的193948辆相比,今年5月法国的新车登记数量下降了27%。截至5月,法国今年累计销量同比增长50%,达到723257辆。

具体来说,今年5月,几个品牌的销量增长了50%,其中大众品牌增长了75%;Stellantis的销售额增长了42%;宝马品牌增长50%;梅赛德斯-奔驰增长28%;沃尔沃汽车销量增长47%;福特上涨10%;现代汽车的销量增长了55%,丰田汽车的销量增长了27%,日产汽车的销量下降了14%,起亚汽车的销量增长了28%。

2、我国汽车销量占全球的百分之多少?

2020年中国汽车销量蝉联全球第一,占全球份额32%。

2020年中国汽车销量蝉联全球第一,占全球份额32%。2020年,得益于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积极有效防控,我国经济社会较快恢复,汽车销量同比降幅收窄至2%以内,年销量蝉联全球第一,同时在全球车市份额提升到32%。

自主品牌冲击高端车型,规模优势积累后有望走向全球。近年来,自主品牌如红旗、领克等在中国市场已在中国市场不断冲击高端市场,补齐市场区间的短板。

买车注意事项

第一,机动车登记证书、购车发票和车辆合格证是汽车上户的必备证件,新车交付确认表、车辆使用手册和三包证明是为日后车辆保养以及保修需要提供的凭证,所以这些一定要检查收好。

第二,如果由4S店负责上牌、办理保险,那么就还需要从销售手上拿取保险单正本、保险发票、交强险发票、车船税发票、购置税发票、完税证明以及交强险标。

3、近几年中国汽车行业总销售额,产值是多少?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000年之后,我国汽车产业就步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1978年全国生产的汽车是14万辆,其中轿车只有2650辆,汽车生产总值约60亿元。而2008年全国生产汽车936万辆,其中轿车530万辆,总产值超过万亿元。从2000年的产销200万辆到2008年产销突破九千万辆,八年时间我国汽车产销均增加了727万辆,平均年增幅接近百万。

从国际上来看,2000年以来,我国的汽车市场的产销量连年上升,成为了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1978年中国的汽车市场份额只占世界的3.5‰,2000年占世界份额的3.5%,08年中国汽车全世界份额的1/7,成为了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仅次于美国。而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加剧,美国三大摇摇欲坠,美国的汽车市场也因此受到重创。09年1月,中国汽车销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

2008年广告费用:

近几年,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和消费者年轻化,我国汽车化水平不断提高,汽车需求增长快速。2007年更是以880万辆的总销量,顺理成章地超越了日本,同时也超越了德国,成为全球仅次于北美地区的第二大汽车市场。2008年受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自然灾害、国家宏观调控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车市遭遇诸多变化因素,但是汽车产销仍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势态。从技术层面来看,2008年汽车技术主打节能环保、娱乐时尚、安全健康,成为今年众多汽车厂商广告宣传的主题。随着各国车系的进驻和国内自主品牌的快速发展,国内汽车市场格局日益多元化,竞争更加完全。

慧聪研究媒体监测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前三季度汽车行业投放平面广告约67亿元,其中乘用车平面广告费用约为62亿,占汽车行业平面广告总费用的92.6%,商用车广告仅占7.4%。乘用车广告中近3/4的广告是轿车广告,越野车广告也占了一成多的市场份额;商用车中则以客车和货车为主,二者占了商用车广告的八成多

4、2001-2010年中国汽车总产量,销售量,最好能区分乘用车和商用车

2001年累计生产汽车233.44万辆,比上年累计增长12.81%;累计销售汽车236.37万辆,比上年同期累计增长13.29%。
2001年三大车型产销量

车 型
产 量
(万辆)
同 比
(%)
销 量
(万辆)
同 比
(%)
货 车 80.23 5.02 81.84 5.62
客 车 82.85 18.24 82.37 17.46
轿 车 70.35 16.35 61.01 18.25
2002全年各种汽车累计生产325万辆,比2001年的236.37万辆净增90万辆,其中载货汽车产量109.25万辆,同比增长36.05%,销售量107.32万辆,同比增长30.96%。客车产量到106.83万辆,同比增长27.96%,销售量达104.87万辆,同比增长26.35%。轿车产量109.27万辆,同比增长55.33%,销售量达112.64万辆,同比增长56.14%。
2003年,汽车产销量分别为444.37万辆和439.08万辆,比上年同期增长35.20%和 34.21%。其中载货车累计产销122.94万辆和121.13万辆,同比增长12.53%和12.87%。客车累计产销114.59万辆和115.93万辆,同比增长7.26%和10.55%,轿车共生产201.89万辆,同比增长83.25%;销售197.16万辆,同比增长75.28%,产销量分别比上年净增92.81万辆和84.56万辆。
2004年我国累计生产汽车507.05万辆,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4.11%;累计销售汽车507.11万辆,同比增长15.50%,2004年载货车累计产销151.47万辆和152.59万辆,同比增长23.21%和25.97%。客车累计产销123.95万辆和121.87万辆,同比增长8.17%和5.12%,增长较为缓慢,且增幅较上年有所回落。轿车累计产销231.63万辆和232.6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99%和15.17%。
2005年全国生产汽车570.77万辆,增长12.56%;销售575.82万辆,增长13.54%。销大于产,汽车总体产销平稳增长。由于商用车产销呈现微弱下降,因而汽车总体增长靠乘用车的快速增长支撑和拉动。货车累计产销116.24万辆和116.3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26%和3.79%;客车累计产销176.85万辆和178.68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60%和2.34%;轿车累计产销276.77万辆和278.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4.42%和24.31%;
剩下的还在找……

5、2019中国车市成绩单:产销量纷纷下滑,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跌破红线

经历了一年的跌宕起伏,汽车市场终于迎来了2019年的成绩单。

1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下称“中汽协”)发布了2019年中国汽车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19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72.1万辆和2576.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7.5%和8.2%,产销量继续蝉联全球第一。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9.2%和9.6%。

而近年来一直快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也在2019年出现了下滑。数据显示,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3%和4.0%。

中汽协表示,2019年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产销量与行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均呈负增长。汽车行业利润率明显较低,车企压力非常大。

意料之中的下滑

2019年,各月连续出现负增长,上半年降幅更为明显,下半年逐步好转,其中12月当月销售略降0.1%,与同期基本持平。总的来看,2019年产销量降幅持续扩大,我国汽车产业面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数据显示,2019年,汽车产销量降幅比上年分别扩大4.2和5.4个百分点。连续两年负增长,标志着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入调整期,未来低速增长或是常态。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乘用车产销量降幅大于汽车总体。2019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36万辆和2144.4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9.2%和9.6%。占汽车产销比重分别达到83%和83.2%,分别低于上年产销量比重的3.4和1.2个百分点。

乘用车四类车型产销情况看:轿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10.9%和10.7%;SUV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6%和6.3%;MPV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18.1%和20.2%;交叉型乘用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3%和11.7%。

此外,中汽协还发布了2019年四季度中国汽车产业景气指数(简称ACI)数据显示,2019年四季度,汽车产业景气指数ACI为27,已从此前“过冷”的蓝灯区回暖至浅蓝灯区。汽车产业一致合成指数比三季度增长2.46点,先行指数比上一季度降低0.73点。从四季度汽车产业变动趋势看,我国汽车产销状况正逐步趋于好转。

对此,中汽协表示,2020年,宏观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在全面做好“六稳”,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工作中,中国汽车产业仍将延续恢复向好、持续调整,总体稳定的发展态势。

自主品牌份额不足四成

行业不景气,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也出现了明显下降。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从2017年43.9%跌至2018年的42.1%,2019年更是跌破了40%的市场红线,仅有39.2%的份额。

还记得上一次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跌破红线,是2014年。

具体来看,1-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840.7万辆,同比下降15.8%,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9.2%,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2.9个百分点。其中,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9%、52.6%和75.3%,与上年同期相比,轿车结束增长,呈一定下降,SUV降幅明显扩大,MPV降幅有所收窄。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跌破红线背后,是头部阵营的进一步分化。

从2019年的表现来看,2019年吉利汽车累计销量1,361,560辆,成功坐上了2019年中国品牌乘用车的“头把交椅”;长城汽车全球销量超过106万辆,累计销售新车1060298辆,同比增长0.69%,连续第四年突破百万销量大关;长安汽车也一扫此前的低迷,2019年销量共计1759971辆,其中第四季度,自主板块产品销量回升,跌幅收窄。

阅历了市场隆冬的暴击以后,自主品牌不忘苦练内功,向汽车市场展现出了更强的“筋骨“。

新能源也逃不过

受补贴退坡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也首次出现年度负增长。具体来看,纯电动汽车产量同比略有增长,销量小幅下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均呈明显下降。其中,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102万辆,同比增长3.4%;销售完成97.2万辆,同比下降1.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2.0万辆和23.2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14.5%;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3辆和2737辆,同比分别增长85.5%和79.2%。

不过从月度产销情况变动趋势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状况正逐步趋于好转。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9万辆和16.3万辆,环比增长36.0%和71.4%,同比下降30.3%和27.4%。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环比均呈快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动力电池装机量呈现大幅增长。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62.2GWh,同比累计增长9.2%。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累计40.5GWh,占总装车量65.2%,同比累计增长22.5%;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20.2GWh,占总装车量32.5%,同比累计下降9%。

关于明年展望,中汽协表示,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全年销量约下滑2%。同样预测的还有乘联会。不过乘联会相对乐观,预测明年汽车市场将微增1%。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2016年到2021年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销售额

您好,答案如下,是2021年的汽车销售额。
1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发布最新产销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90.7万辆和278.6万辆,环比11月增长12.5%和10.5%;同比去年12月,产量增长2.4%,销量微降1.6%。全年来看,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和3.8%。 其中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崛起是中国汽车工业结束3年下滑趋势的主要原因。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333.4万辆,同比增长167.5%。
“我国汽车产销总量已经连续13年稳居全球第一,并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我国作为汽车大国的地位进一步巩固,正向汽车强国迈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
伴随供给端芯片供应不足、原材料价格高位运行等问题在新的一年逐步改善,中汽协预计2022年汽车市场将继续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全年产销表现好于2021年。
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占率达到44.4%
2021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140.8万辆和2148.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1%和6.5%,增幅分别高于行业3.7和2.7个百分点。在国内强大的消费市场促进下,我国乘用车市场已经连续七年超过2000万辆。

7、2022年5月国内汽车销量分析 特斯拉忙出口/比亚迪继续霸榜

易车原创·数说车市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乘联会)最新零售销量数据统计,2022年5月国内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35.4万辆,同比下降16.9%,环比增长29.7%。5月零售环比增速处于近6年同期历史最高值。

5月份销量大幅增长,主要是受到“疫情”在全国各地散发局面逐步降低,各地经销商4S店客户进店和成交都有明显改善,稳产保供举措逐步显现效果。比亚迪、吉利、长安、奇瑞等传统车企份额提升明显。上汽乘用车和一汽红旗环比增幅均超过260%,体现产业稳工复产的效果突出。

涉及长三角地区的国产零部件体系供应商逐步恢复基本供货,促进全国5月的生产迅速恢复,长春和上海产业链保供政策下的生产提升明显。

5月燃油车销量TOP50

在5月燃油车销量榜单中,除轩逸继续一骑绝尘外,2-9名的排名相比4月全部发生了变化。伴随着上海、长春等城市有序复工复产,受影响比较大的“南北大众”,在5月销量环比提升明显,包括朗逸、宝来、速腾及迈腾纷纷跻身燃油车排行榜前10名。

相比于前几个月的高歌猛进,轩逸本月销量略有小幅下滑,不过依旧坐稳燃油车排行榜老大的位置。轩逸卖的如此之好除了在车内空间、燃油经济性、车辆可靠性方面的不俗表现外,过往所积攒下的良好口碑也是其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朗逸自推出至今长期坐稳紧凑型车市场前三甲的位置,在国内消费者心中更是绕不开的选择,如果说紧凑型车日系车代表是轩逸的话,那德系代表无疑是常青树的朗逸。本月朗逸销量为21573辆,稳步有升的同时,进一步缩小了与轩逸之间的差距。

伴随着4月中下旬起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一汽-大众几乎回归到平日的正常水平,旗下宝来、速腾、迈腾跻身燃油车排行榜前10的同时,一汽-大众在5月狭义乘用车企零售销量排行中更是超越比亚迪,重回榜首之位。

在5月的SUV燃油车领域中国品牌一哥之争中,哈弗H6以16470辆的单月销售打败了长安CS75PLUS。自2011年上市以来,哈弗H6已累计100个月获得国内SUV市场销量冠军。

丰田RAV4荣放本月表现十分抢眼,5月销量达到12254辆,击败细分市场主要竞争对手本田CR-V。从产品层面来讲,RAV4荣放各方面实力非常均衡。作为城市SUV的鼻祖,无论在国内还是放眼于全球市场,丰田RAV4荣放都算得上是相当成功的存在。

作为燃油车销量TOP50中的新面孔,上市不足3个月的长安UNI-V5月交出了7818辆的销量答卷。经历了上市初期的产能爬坡,作为长安UNI系列打造的运动型紧凑级家轿,长安UNI-V有实力与合资对手们掰掰手腕。

在5月豪华品牌销量榜中,当属宝马的表现最为突出,宝马5系跻身燃油车销量排行榜前10,宝马3系也有着不俗的销量表现,贡献了12947辆的单月销量。而豪华品牌SUV销量榜第一名被奥迪Q5L摘得,面对奔驰GLC、宝马X3的强劲表现,终端市场较大的优惠力度,成为了奥迪Q5L拿下细分市场冠军的最大仰仗之一。

5月新能源车销量TOP50

5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36.0万辆,同比增长91.2%,环比增长26.9%,1-5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171.2万辆,同比增长119.5%。

5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26.6%,其中自主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51.8%;豪华车品牌的新能源车渗透率9.2%;而主流合资品牌中的新能源车渗透率仅有4.0%。

继4月领跑车企销量榜后,5月比亚迪凭借着在纯电动与插电混动两大领域的强势表现,<a class="hidden" href="

8、中国汽车每年的销售量是多少

今年1月,车市热销,被小心翼翼地称之为“触底反弹”;2月,车市继续增长,被保守地称之为“政策效应”;3月,车市依然火爆,还是被谨慎地称之为“小阳春”;4月,销售数据再一次让人大跌眼镜,“早就立夏了,艳阳高照,哪儿还是什么‘小阳春’?”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继3月创下111万辆的单月汽车销售记录后,4月份,国内汽车产销创下新的记录:生产115.68万辆,环比增长5.61%;销售115.31万辆,环比增长3.91%。其中,乘用车销售83.10万辆,同比增长37.37%,再次刷新历史纪录。今年前4个月,我国累计销售汽车383.19万辆,同比增长9.43%。其中,乘用车销售282.67万辆,同比增长15.09%,较一季度增幅扩大7个百分点。

鉴于市场的良好表现,中汽协将2009年汽车销量预期调整为1020万辆,同比增长8%。不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董扬表示,要实现今年增长8%的目标还有困难,希望政府能够继续出台政策,对“销量不好”的商用车同样实行购置税减免政策。此前,中汽协对今年汽车市场的预测是“增幅在3%~5%左右”。

与数据遥相呼应的是,全国汽车市场缺货严重,“断货潮”现象愈演愈烈,一些热销车型根本提不到货,而且促销活动明显减少,价格回调现象比较明显。面对消费者的抱怨,汽车厂家也一肚子苦水,工厂加班加点在生产,生产线已经超负荷运转,还是无法应付汹涌而来的订单。真是“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实在变化太快!”

如果说,中国车商也苦恼,肯定会被外国厂家看作是“无病呻吟”。统计显示,4月美国新车销量不到82万辆,同比下滑34.4%。由于经济萧条导致个人消费缩减,美国整体汽车市场已连续18个月同比减少,连续7个月同比减少超过30%。另一个主要市场日本,4月份汽车销量(包括0.66升微型车)为28.4万辆,同比下滑23%,创下41年来最低纪录。汽车实际销量连续9个月同比减少,并且降幅连续7个月达到两位数,日本政府出台的旧车置换新车优惠以及环保车购买优惠措施并未奏效。

另外,欧洲车企的日子也不好过。法国CCFA汽车制造商协会最新公布数据显示,法国4月新车注册同比下滑7%;意大利基础设施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意大利4月新车注册数为188406辆,下降7.5%;西班牙汽车制造商联盟Anfac表示,西班牙4月新车注册量为67215辆,下滑46%,因消费者支出缩减,西班牙汽车销售一直领跌西欧车市;加拿大也被美国“传染”,汽车销量出现大幅下滑。

用“冰与火”来形容中国车市与全球市场实在再恰当不过。就连本田专务董事兼中国本部长兵后笃芳也表示,全球汽车业新兴的“金砖四国”中,巴西市场处于停顿状态,印度不见增长,俄罗斯更加惨淡,“只有中国市场在引领全球汽车业”。汽车资深分析师贾新光也认为,中国汽车市场已经整体回暖,即便是目前这个“五一”之后的传统淡季,汽车市场也显示出“淡季不淡”的态势,“平稳”应是5月车市的主旋律。

“中国汽车消费者有需求,有购买能力,最重要的是信心。”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黄永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从税收、财政等方面推出扶持车市政策,特别是国家发出鼓励扩大汽车消费的明确信号,对国内车市止跌回稳起到了决定性作用。“随着国内汽车消费环境将进一步好转,消费者的信心会进一步增强。”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与中国汽车总销售额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