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东风裕隆破产,纳智捷退出大陆市场?回应来了!
近日,有报道称东风裕隆汽车于11月13日在浙江法庭申请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此外,早在今年6月,就有台湾媒体曾报道纳智捷将退出大陆市场。
对此,东风裕隆汽车回应称,目前纳智捷还没有要退出大陆市场。“东风裕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是纳智捷的前称,是一家空壳公司,与东风裕隆汽车有限公司和纳智捷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是并行的关系。简单来说,这只是一个工商操作,以前没有注销,现在注销了。”
东风汽车官方则回应称,东风裕隆拥有制造基地、生产资质、土地等诸多资产,目前并没有破产计划。
据悉,东风裕隆成立于2010年,由东风汽车与裕隆汽车以50:50股比合资组建,生产纳智捷品牌旗下车型。2013年,东风汽车与裕隆汽车再度以50:50股比合资组建东风裕隆销售公司,负责销售东风裕隆生产的产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上海哪里有买纳智捷?
上海裕民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是风裕隆纳智捷,第一批经销商。拥有50年造车历史的台湾裕隆集团,带着他的第一辆智慧车来到我们中国。裕民是裕隆旗下的汽车经销商
3、9个月仅卖77台车!又一家合资车企倒下
对于正在成为消费主流的90后来说,纳智捷这个品牌也许仅是那些鲜活段子里的一个存在,诸如"中石油中石化合作伙伴"、" 百公里一个加油站"、"令二手车商颤抖的品牌"……也许你们在聊天时会提及,但是绝对不会选择去买这个品牌的车型。
而近日,"网红"纳智捷陷入了"破产风波",因为东风裕隆销售公司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而引发人们关注。虽然这只是一次工商范围内的常规操作,并不会影响到纳智捷品牌的生产和销售,不过这个品牌岌岌可危的处境却是事实。
1-9月仅卖77台车
回顾一下纳智捷的短暂历史,2010年由东风汽车与裕隆汽车以50:50股比合资组建东风裕隆汽车有限公司,生产裕隆自有品牌"纳智捷"的产品。2013年,东风汽车与裕隆汽车再度以50:50股比合资组建东风裕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先后推出了纳智捷大7 SUV、 大7 MPV以及纳智捷5 Sedan等多款车型。
想当初纳智捷最为火爆的时候,以大中华自主品牌定位迅速在市场中蹿红,旗下中型SUV-大7虽然顶着16-23万的惊人售价,却在2011年上市后短短3个月内就创造了超7千台的惊人销量。
事实上,纳智捷比绝大部分中国自主品牌的定位都要高,恰好填补了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之间的价格空挡,早些年的纳智捷也迎来发展的巅峰时期,在2015年曾达到最高峰的6万台。由于研发水平停滞、产品战略出现问题,用户口碑崩塌,纳智捷的销量随即急转直下,2018年纳智捷全年累计销量为6,788台,相比2017年下滑63.79%,其中2018年12月份终端销量仅为12辆。
根据乘联会的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度纳智捷仅销售了1947辆汽车。而在车市寒冬和疫情双重影响下的纳智捷更惨,截止到9月份,纳智捷2020年累计销量仅有77台,虽未退市,但距离破产也不远了。
纳智捷:其实不想走
在东风裕隆销售公司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之后,纳智捷官方在第一时间对此事进行了回应:目前纳智捷还没有要退出大陆市场。"东风裕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是纳智捷的前称,是一家空壳公司,与东风裕隆汽车有限公司和纳智捷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是并行的关系。简单来说,这只是一个工商操作,以前没有注销,现在注销了。"
同时东风汽车官方也进行了回应,东风裕隆在国内具有多处制造基地、生产资质和工业地块等资产,暂时没有破产计划。纳智捷作为中国宝岛台湾目前唯一的汽车自主品牌,大陆市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然希望能够再挣扎一下。正如周华健那首歌里唱的“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
不过该品牌在大陆市场已经严重边缘化。曾经火爆一时的纳智捷大7 SUV,由于诸如变速箱顿挫、车辆异响、油耗高、保值率低等问题,直接影响了用户的口碑。有网友调侃说:"开着纳智捷大7 SUV去二手车市场,人家老板都不愿意收! "可见,消费者对该车的认可度非常低。
不甘于此,2017年东风裕隆发布了纳智捷全新的品牌理念—"Enjoy Ahead",即为消费者造喜欢的车,并宣布了"510"新车计划显示:截至2022年前,纳智捷品牌每年将至少投放一款全新车型,5年内共计推出10款新车。其中,2018年,纳智捷将推出3款新车,分别为一款7座SUV和两款纯电动车型。2019年,纳智捷还将推出首款PHEV产品。到2020年,纳智捷品牌将实现新售车型全面新能源化。如此周密的新车计划,也看出了纳智捷想起死回生的冲劲。
不过现在2020年已经快要结束,东风裕隆的"510"新车计划却没能将纳智捷品牌拉回向好发展的局面。
小编语
总结以往失败的经验,纳智捷品牌要想起死回生的话,必须在品牌影响力的构建、产品的定位、产品力的提升以及营销水平和终端服务水平全面发力,才有可能借着新能源的风口背水一战。否则退市就是最终的下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东风裕隆销售公司申请破产,纳智捷注定退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
随着汽车市场竞争加剧,汽车市场开始重新洗牌,最近几年经常听到xx汽车资金断裂、无法偿还贷款、拖欠员工公司等等,或许原来还风光无限,但没有几天就因为销量长期下滑,导致破产,今天说的就是东风裕隆纳智捷,它能走到今天依然是个奇迹。
东风裕隆汽车销售公司今日(11月13日)向浙江法庭申请破产、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而由于其为纳智捷在中国的经销商、裕隆持有50%股权,原先主要负责纳智捷在中国市场的行销、售服零件业务,但该公司自2018 年即将销售业务转交当地其他经销商。此次东裕销售公司申请破产,也意味着纳智捷退出中国市场几乎已成定局。
东风裕隆汽车销售公司、简称东裕销售,是由台湾省裕隆集团持有50%股权的子公司之一,其原先在国内市场是主责Luxgen纳智捷的经销商,业务范围最主要包含了产品行销、新车销售、以及售服零件。
但该公司自2018年起则无实质营运,中国经销销售业务转交当地其他经销商,因此裕隆集团也说明,Luxgen纳智捷的售后服务,未受此次东裕销售申请破产影响,东裕销售进入破产程序后,裕隆将协助依法配合中国当地浙江省法院办理相关事宜。
而裕隆集团最主要是在今日(11月13日)收到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庭的通知书,并由北京正点未来广告广州分公司对东裕销售申请破产清算程序,由当地法院裁定后通知东裕销售公司。
根据申请破产的相关资料显示,东裕销售公司的负债总额约为人民币19.58 亿元,因东裕销售资产不足清偿债务,经债权人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法院审理后作出受理裁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纳智捷是哪个国家的品牌,在哪里生产的?
纳智捷是中国杭州生产的车子。
纳智捷(Luxgen)(杭州)汽车有限公司,是台湾最大的汽车企业裕隆集团与大陆合资成立子公司。纳智捷定位于“自主品牌,创新科技,后发先制,引领世界”。
主要优势:
裕隆企业集团成立于1951年,为中国台湾地区100强民营企业,是目前中国台湾最大的汽车集团,有台湾“车王”之称,旗下的裕隆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为中国台湾最大汽车制造企业之一。
裕隆集团自上世纪90年代起开始布局中国大陆市场,先后参与东南汽车和风神汽车(东风日产前身)等整车项目。目前,台湾裕隆在广州花都风神工厂和武汉的东风裕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均持有相应股份。
6、东风裕隆正在破产清算,纳智捷坚称产业还在继续,不退出内地市场
其实适者生存的道理在任何时候,任何行业都适用。疫情的巨大考验之后,就是行业的大洗牌,尤其适用于汽车行业。
提到纳智捷,很多人会觉得,嗯?这个品牌不是早就倒了吗?确实,纳智捷产品力弱,产品质量问题,高油耗一直被大家所诟病。虽然大家都觉得它退出中国市场是迟早的事但它一直都还在苦撑,而疫情过后显然是撑不住了。
近日,有报道称:裕隆集团旗下东风裕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11月13日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而相关网站上的公示信息也显示,该案件目前已经被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尽管事实已经摆在眼前,作为合作方,东风汽车似乎也并不愿意承认既定事实。面对破产清算的报道,东风汽车官方表示:东风裕隆拥有制造基地、生产资质、土地等诸多资产,目前并没有破产计划。
事实上东风裕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是纳智捷的前称,是一家空壳公司,与东风裕隆汽车有限公司和纳智捷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是并行的关系。具体来说,这只是一个工商操作,以前没有注销,现在注销而已。
其实作为台湾唯一的汽车自主品牌,能进入到国内市场,也确实取得过非常可观的成绩。但找准自己的定位对于纳智捷来说,似乎不太容易。
纳智捷和东风裕隆合资进入国内市场后,给自己的定位是大中华高端自主品牌,它们主要瞄准的是德系、日系、美系高端汽车品牌。
纳智捷在国内市场推出的首款车型大7 SUV就可以看到它们的野心。定位高端人群,售价20万元左右,高油耗,虽然高故障率并不是它们所想,但有句话叫"德不配位",光是这高故障率又如何能配得上它的高端定位、高端定价和高大上的身份呢?
你不得不觉得,彼时的纳智捷大有一种认为内地人根本不懂车,好骗好忽悠的立场。对于内地市场的不了解肯定也是它最终走下神坛的原因之一。彼此的内地市场SUV确实风头正劲没错,但整个汽车市场增速减缓,节能减排国六排放标准的推出等这些因素纳智捷基本都没get到。加上纳智捷本身产品力弱的问题,东风裕隆走向如今的破产清算局面是必然。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纳智捷申请破产,退出市场已成定局
裕隆集团旗下东风裕隆汽车销售公司今日向浙江法庭申请破产、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而由于其为纳智捷在大陆地区的经销商、裕隆持有 50%股权,原先主要负责纳智捷在大陆地区市场的营销、售服零件业务,但该公司自 2018 年即将销售业务转交当地其他经销商。此次东裕销售公司申请破产,也意味着纳智捷退出大陆地区市场几乎已成定局。
东风裕隆汽车销售公司、简称东裕销售,是由裕隆集团持有 50%股权的子公司之一,其原先在负责纳智捷纳智捷的经销商,业务范围最主要包含了产品营销、新车销售、以及售服零件。
而裕隆集团最主要是在今日(11/13)收到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庭的通知书,并由北京正点未来广告广州分公司对东裕销售申请破产清算程序,由当地法院裁定后通知东裕销售公司。根据申请破产的相关资料显示,东裕销售公司的负债总额约为人民币 19.58 亿元,因东裕销售资产不足清偿债务,经债权人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法院审理后作出受理裁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东风裕隆申请破产,造梗比造车强的纳智捷何去何从?
东风裕隆,这个名字对于近两年才关注汽车的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但如果说到纳智捷,一定会有很多人会心一笑。不过最近有消息显示,东风裕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正在申请进入破产清算程序,这也就意味着纳智捷品牌可能会退出市场。
不过东风裕隆也对纳智捷的“退市”进行了辟谣,官方给出的解释是“东风裕隆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是纳智捷的前称,是一家空壳公司,与东风裕隆汽车有限公司和纳智捷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是并行的关系。简单来说,这只是一个工商操作,以前没有注销,现在注销了。”
但不管怎样,纳智捷的窘境并没有改变,或许彻底退市只是时间问题了。
品牌边缘化
纳智捷已经“名存实亡”
虽然还没有正式宣布退市,但纳智捷已经边缘化的市场位置已经注定没有了希望。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的前9个月,东风裕隆的产销量分别为22辆和77辆,而在各大网站的销量排行榜上,甚至已经检索不到纳智捷的销量信息了。
和2019年售出1947辆的数据相比,纳智捷今年的销量预计将会下滑99%……对于任何一家车企来说,这样的销量数据都是毁灭性的。目前的纳智捷,用全线溃败来形容也不为过。
低迷的销量背后,是纳智捷无车可卖的困境。至今为止纳智捷还没有一款能达到国六排放的车型,全部产品的均为国五排放,甚至连2019年12月才上市的纳智捷URX都依旧采用的是国五排放。
销量几乎清零、经销商无车可卖,这就是纳智捷的现状。虽然官方表态纳智捷还并没有退市的计划,但以目前的市场来看,纳智捷完全看不到任何翻盘的希望,实际上已经是名存实亡了。
出道即巅峰!
纳智捷的这10年
东风裕隆是在2010年成立的,由东风汽车与裕隆汽车以50:50股比合资组建,生产纳智捷品牌旗下车型。刚刚进入大陆市场的纳智捷,首款车型选择的是 大7 SUV。那时的汽车市场上,SUV产品相对来说比较匮乏,大7 SUV的出现给了消费者们一个新选择,同时纳智捷还请到了周杰伦作为代言人。
在2014-2015年,纳智捷销量达到了出道后的巅峰,分别为5.22万辆和6.03万辆。随后纳智捷准备乘胜追击,向市场投放了大7 MPV、优6 SUV、纳5、锐3等多款车型。
但后面的事情应该是纳智捷或者东风裕隆没有想到的,此前车型油耗高、质量问题频发,让纳智捷在消费者中的口碑逐渐走低。就以销量最高的大7 SUV为例,接近两吨的重量加上2.2T的发动机,纳智捷大7 SUV动辄突破15L的百公里油耗让车主们逐渐成为了纳智捷“车黑”。
从那以后,纳智捷开始逐渐从车企变成了“段子手”。比如“不是在加油站,就是在去加油站的路上”、“纳智捷说明书最后一页时公交时刻表”、“中石油/中石化重要战略合作伙伴”、“车贩子都颤抖的车”等等耳熟能详的段子,都在为纳智捷做着反向营销。
不过这一条条段子,也反映出了纳智捷车型的问题所在:油耗高、动力差、质量不稳定。口碑的发酵自然也会对销量产生影响,14-15年短暂的辉煌过后,纳智捷的销量在2016年下滑到了4万余辆,到了2018年,纳智捷的全年销量更是没有破万。
从2010年到2020年,纳智捷除了产出了成吨的段子以外,并没有一款真的拿出手的车型。毁掉纳智捷的不是搞笑的段子,纳智捷没有及时完善产品问题、技术更新缓慢,才是让纳智捷仅用10年便濒临淘汰的主要原因。
转型新能源?
为时已晚!
其实东风裕隆也想借着新能源的风口对纳智捷进行转型,2017年的时候,东风裕隆便推出了旗下的全新子品牌:裕路。但本计划在2020年前推出包括轿车、SUV以及MPV在内的多款全新车型的裕路汽车,在上市了一款纯电动微型车裕路EV2后就再也没有了踪影。
纳智捷也曾推出过一款新能源车型,名为纳智捷U5 EV。但这款车型在售价高达21.37万的情况下,NEDC综合续航里程仅为360Km。这样的数据显然是毫无竞争力的,毕竟如今在国内新能源品牌中,续航500Km以上的车型早已比比皆是,甚至也有突破600Km续航的车型出现。
新产品毫无竞争力,后续也没有新的车型跟进,再加上补贴退坡力度加大,缺乏核心技术和研发创新能力的东风裕隆想通过新能源重新打开市场,也注定是一条走不通的路。
车叔总结
虽然东风裕隆汽车对纳智捷退市表示了否认,但以目前纳智捷的现状也很难再重新翻盘。不过由于东风裕隆还拥有制造基地、生产资质、土地等诸多资产,日后的发展方向还并不明晰。东风裕隆成立之初,目标是成为“华系高端品牌”,但10年的时间换来的只是一片差评。反观拥有核心技术潜心钻研的一众自主品牌,却得到了壮大,或许这正是中国汽车市场在健康发展的印证。?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