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销售 > 2018国内汽车销售降价趋势

2018国内汽车销售降价趋势

发布时间:2020-08-26 06:04:22

1、中国的汽车销量严重下滑真的是因为产能过剩吗?

自2009年以来,中国已连续几年蝉联世界第一汽车产销大国,然而繁荣背后,中国的汽车制造产业酝酿着产能过剩的危机。

2015年3月,全球知名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发布的一份汽车行业分析报告预测,2011-2018年期间,2012年中国汽车产能过剩的比重会达到最高点,占28.5%。此后逐年下降,2018年中国汽车产能过剩的比重为15%,中国汽车行业的产能过剩,成为威胁行业健康发展的严重问题。

其实,早在2010年9月的天津泰达国际汽车论坛上,时任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警告说,在地方政府推动以及汽车厂家对市场前景过分乐观的背景下,国内汽车企业的快速扩张加剧了产能过剩的风险。

“从目前来看,虽然汽车市场整体回稳的迹象愈发明显,但产能存在过剩也毫无疑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表示,经过了连续几年的高增长后,我国汽车产业虽已进入平稳期,但产能增速并未放缓。在前期产能释放过快的影响下,市场对产品的消化已不像以往那样迅速,出现产能过剩也是必然。

中国汽车行业产业集中度低,生产能力参差不齐。目前中国国内拥有汽车整车企业逾130多家,是世界汽车大国中最多的,但87%的销售额来自排名前十的汽车厂商,另有超过100家地方小型汽车生产商抢夺其余13%的市场销售份额,这部分小型厂家的生产和盈利能力低下,落后的技术使其产品多数集中在低端市场,市场销售量极低。

相比于合资品牌,自主品牌车企消化产能的最优选择是提升品牌力和销量。而提升产能利用率需要相关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结合市场整体销量预测和自身竞争力份额预测的基础上合理布局产能,其是重要的一点。

2、为什么现在的汽车普遍都在降价?

首先呢,这可能和汽车市场进口车有关,因为现在的人越来越多,大家消费水平有所提高了,可能选择车型上就会选择较好的一些车,而且现在汽车市场上的车型越来越多,之前呢,我们就只有那几款车型,所以呢,现在中国市场的车型越来越多,所以它们降价是因为一些国外进口车的冲击而导致的。



而且就拿一些路边儿上停靠的桑塔纳来说呢?在之前呢,他可以卖到20多万的价格,而在现在呢,她也就卖到几万块的价格吧,大家可能都不会去买这种车型,可能觉得这种车型非常老土,没有时尚感。而且呢,现在20多万你买一辆进口的车型也可以买辆不错的车型和必要买辆桑塔纳国产的车型呢?


还有一个就是科技的进步,现在许多的汽车车间呢,都不采用人工来进行制造了,而是选用机器进行制造,这样就省了许多的人工成本,而且呢,他在选材上也会更加的注重材料的好坏,根本就不会像之前那么很多人来进行制作一款车,现在就是一款车,可以被一个机器所制造,都是流水线的一些工程。


其实最主要的那还是因为汽车销售市场越来越不好干了许多车品牌越来越多,大家可能选择上就多了,所以有的些商家就是为了提高销售业绩,也为了把车卖出去,可能就会选择一些降价处理或者是优惠政策,所以呢,汽车销售领域的价格也会被大家给降低了。



我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吧,就是买车容易养车难。就是因为我们这个车的后期保养很费钱,其实买一辆车根本用不了多少钱。所以呢,我们大家可能在选择购买上就会犹豫许多。有的呢,可能就会选择进行购买一些其他的新能源汽车,所以呢,这也对我们汽车市场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3、买车不用急,2020年汽车价格将会降得更猛

2019年车市有几大显著特征,日系车集体向上,豪华销量大涨,为了抵御车市寒流,车市掀起一股降价热潮,从BBA到家用车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降幅。不少没有入手的消费者担心2020年汽车降幅会收窄,照目前的趋势来看,2020年汽车价格恐怕将会降得更猛。

降价是围绕2019年国内车市的主要关键词,从年中的国五国六排放标准更替,到下半年为了完成销量任务,车企品牌都拿出空前的诚意,ATS-L和发现神行等车型跌幅超10万。除此之外,车市还出现了换代即降价的势头,以奥迪Q5L和A6L为例,换代车型上市不久,就扛不住车市寒流影响,终端出现7万甚至10万的跌幅。

主要是因为竞品车型终端保持不小的优惠力度,刚完成换代的Q5L和A6L等车型想要抗价但面临市场带来的巨大压力,如果不降就意味着销量和份额将被竞品车型夺走,这个时候降价带来的负面影响都被忽略不计,销量才是第一位。所以即便2020款的Q5L车型上市,终端依旧有着不小的降幅,才能保证Q5L在下半年强势发力,年终销量和奔驰GLC只有三位数的差距。

同理还有家用车领域,轩逸和卡罗拉在2019年都迎来了换代车型,但是销量却远不敌大众朗逸,同为冠军热门人选,轩逸和卡罗拉新车上市,产品力大增,比朗逸有明显优势,但早完成换代的朗逸靠着终端上万的优惠,将两款车型远远甩在身后,稳坐年度销冠宝座。不难预料,在2020年市场和竞品车型压力之下,轩逸和卡罗拉终端也会出现一定的降幅,才能和朗逸一战。

而2020年汽车价格还会持续降低势头,主要是因为2019年大环境基调影响,在2019年车市销量刚过两千万,和2018年相比出现7.4%的下滑,消费需求出现明显的下滑,而对车企来说,除了德系和日系,其他车系都受到不小的影响和波及,想要在2020年改变这种局面,除了上新新品车型,刺激消费需求,还要做的就是保持现有车型的降幅,冒然收窄降幅很有可能就影响年度销量表现和排名。

而结合现下车市情形来看,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各个城市和地区都不建议出行,简单来说就是很多消费者出不来,很大程度上影响1月和2月汽车销量表现。而对车企来说,一年之计在于春,第一季度的销量数据也会受到不小的冲击,想要完成目标,就需要在剩下的三个季度中加快上新步伐,保证车型的降价力度,只会更猛。

所以没赶上国五抄底买车,没赶上2019年年底购车旺季的消费者也不必担心,等到疫情结束,等到海阔天晴,车企为了提振销量,必然会拿出不低于2019年的降幅力度,2020年买车依旧是个好时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1月国内乘用车销量暴跌!今年真卖不出去车了吗?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2020年1月份汽车产销数据,作为多事之春,今年国内汽车产业在开局便处于一个不利的局面。因此,今年1月份的销量也出现比较大的浮动,不少车企比去年同期销量下滑明显,而对于消费者而言,今年买车会不会更便宜呢?

根据中汽协所公布的数据,今年1月,乘用车产销预计分别完成144.4万辆和161.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7.6%和20.2%。而商用车产销预计分别完成34.1万辆和32.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7.8%和5.7%。

不过,受创最严重的还是新能源车,今年1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销预计完成3.5万辆和3.9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6.3%和54.5%。相比2019年1月时的9.6万销量,今年头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惨遭腰斩。

总体的下滑,势必会影响到其中的各品牌,而当下不少车企也公布了1月的销量数据。从所公布的消息来看,确实有不少品牌受到了明显的影响。

比亚迪-同比下滑42.1%

根据比亚迪官方所公布的数据,今年1月比亚迪销量为2.5万辆,相比去年同期的4.6万辆,同比下滑了42.1%。不过,在燃油车领域比亚迪销量为18040辆,同比增长18.28%。

其中,轿车月销量4,484辆,同比微增3.56%,suv车型的销量达到12,254辆,同比激增108.1%。在比亚迪秦、秦pro、宋pro、唐等燃油车型的热销下,稳住了部分销量。

但前面提到新能源车销量惨遭腰斩,比亚迪作为国内新能源龙头企业,自然受到了不小的牵连。纯电动汽车销量为5,144辆,同比下滑68.3%;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1,876辆,同比下滑84.1%。

北汽新能源-同比下滑55.54%

在去年12月,北汽新能源凭着36613辆的销售成绩大放异彩,其中EU系列就卖出了21963辆,排在当月轿车榜单的第九位,甚至比老牌劲敌帝豪销量还高。不过,1月新能源车销量的下滑,也波及了北汽新能源。

根据北汽蓝谷发布最新产销快报称,今年1月,子公司北汽新能源销售新车2006辆,逐渐下降55.54%,而去年同期销量为4512辆。而如果是环比去年12月销量,则是大跌了94.52%。

吉利-同比下滑29%

如今自主品牌的销量王吉利,同样受到了不小的打击,根据吉利汽车所公布的数据,今年1月份吉利汽车销量为11.18万辆,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约29%。其中轿车销量为4.19万辆,SUV销量为6.88万辆,MPV销量为1172辆。

不过,由于总体销量都处于下滑态势,因此吉利的市场份额并未收到太大的影响。其在所有车企中排名第四,并且距离第三名的上汽大众仅有2000多辆的差距。只不过,高端领克品牌和去年上市的嘉际,目前并未展现出该有的表现。

春节假期

与国庆、五一这样的购车黄金周不同,春节假期很多人的时间都放在拜访亲朋好友、陪伴家人上。加上春节假期4S歇业休息,因此有购车需求的人大多是在年前年后买车,这也是每年春节月份销量偏低的原因。

而去年春节是在2月,1月份时恰恰处在春节前的购车旺季。而今年春节假期在1月,有效工作日17天,比去年减少5天。与去年1月的旺季相比,销量自然显得下滑明显,这也是1月份销量同比下滑的最主要原因。

疫情因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1月销量下滑的罪魁祸首应该是新冠肺炎病毒才对。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今年疫情爆发时间点是在20号左右,刚好与春节放假期间重叠。因此,即使没有疫情的影响,今年1月的销量同样会出现下滑。

不过,这并不代表疫情对汽车销量不会产生影响,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疫情对销量的影响会在二月体现出来。由于是疫情时期,因此很多4S店同样延期复工,加上大多数人都居家隔离,避免人多密集场所,因此4S店的客流量也会大减。

此外,很多车企延迟复工,而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广汽等车企将一部分生产线改为生产口罩。加上疫情严重的湖北地区,年度汽车产量约占全国的8%-9%,比较严重的广东、浙江也是我国汽车工业大省,因此2月份的汽车产能必然会受到影响。

1月销量的大跌,其实受到的春节假期因素影响较大,而2月份则更多受到疫情的影响。因此,在这波销量下滑之后,国内汽车销量会一直走低还是强势反弹,自然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其实想要知道答案也并不难,只需要把非典时期的数据拿来对比就知道了。在非典时期,打击最大的是旅游、零售、公共卫生等行业,而汽车工业虽然遭受不小的挫折,但总体来看并没有服务业的影响巨大。

而在当时疫情最严重的第一季度,销量的增长确实有着一定的放缓,但进入第二季度后,疫情的影响却开始慢慢消退,而销量则随之水涨船高。显然,在当时汽车高速发展之际,即使是非典病毒,同样无法阻挡买车的热情。

因此,今年第一季度消费紧缩之时,往往在疫情消散后会产生“报复性”消费狂潮,其中也必定涉及到汽车。但想重演2003年时销量暴涨的情景不太可能,2018、2019年的销量已经表达出一个信息,那就是国内汽车销量已经达到了天花板。

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也表态:新冠肺炎疫情对汽车行业影响主要为:购车需求和消费能力短期内明显下降,企业生产进度受阻,企业出口困难增加,中小企业资金量断裂隐患加大,企业应对标准法规的难度大幅加剧。

根据目前受访的300多家整车和零部件企业反馈的信息综合分析表明,本次疫情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影响大于2003年的“非典”,对于本来处于调整期的汽车行业影响更大。

此外,在疫情状态下,私家车很多时候比公共交通更加安全,其实也促进了很多人买车的欲望。并且4S店即使延迟开业也并未闲下来,很多消费者通过网络或电话的方式与4S店有过交流,把购车的前期工作铺垫好。

因此,疫情过后销量确实会回涨,无论是到店数量还是成交率都要比往期有明显上涨。但这也只是回到原本该有的一个状态,比如与去年同期水平相持平,想要像2003年一样暴涨50%+是不可能的了。

今年1月汽车销量的下滑并不应该过于悲观,相对服务业而言,汽车作为一种工具属性的商品,本身发展就比较稳定。因此,汽车销量只是一个数字,更重要的我们能不能买到更便宜的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2020中国车市:有人说增6%,有人说降10%,哪个靠谱?

文|

文| 暮四先生

车图腾出品,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

2019年在凛冽寒风中呼啸而过,1-11月,我国汽车销售2311万辆,同比下降9.1%,中汽协预测全年销量为2583万辆,同比下降8%。在每一个汽车从业者都对寒意措手不及的时刻,2020年,就忽然在脚下了。

车市之新年,将有怎样一番景象?

▌触底反弹OR跌跌不休?

最关心的当然是销量。继2018年车市踩下刹车,2019年一路疲软之后,2020年能否触底反弹?

目前来看,各研究机构看法不一,悲观论调大于乐观。

中汽协表示,2020年预计销量为2531万辆,降幅将收窄到-2%左右,而正增长拐点或出现在2023年。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此前预测,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应该在2250万辆左右,将继续下滑10%;未来中国车市的下滑短期内还将持续,直到2021年有可能还会是负增长或者基本持平,到2022年左右才会恢复增长,到2023年至2025年可能会有年均4%左右的增长。

上汽集团预计,2020年中国汽车销量为2475-2595万辆,同比变化区间为下降3.7%-增长1.0%;其中,乘用车2075-2175万辆,同比变化区间为下降3.3%-增长1.4%。

威尔森预计,2020年整体汽车市场销量同比下降3.0%;其中,新能源汽车2020年同比增长14.3%。

谷歌大中华区资深预测算法顾问丁思涵通过基于80个变量的数学模型预测,2020年我国车市降幅为6.6%。

当然,也有较乐观的预测:

乘联会预计,2020年我国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其中,预计乘用车销量增长1%;新能源汽车销量挑战目标是200万辆,中性判断约为160万辆。

天津大学中国汽车战略发展研究中心预测,2020年中国汽车销量达到2750万辆,同比增长约6%。

IHS Automotive中国区销量预测高级经理林怀滨预测,2020年中国乘用车2143万辆,同比增长0.59%。

暂时抛开以上所有说法,在这里需要指出两点:

首先,市场销量是一个十分混沌的问题,多重因素错综叠加,各机构预测无论如何严谨科学,也未见得一定准确,比如2016年车市大涨17%,无一机构准确预测;

其次,当前全球车市都进入下行周期,中国车市也已经告别了高增速时代,假使2020年销量下滑几个点,也是在正常周期波动范围内,不必一定是寒冬。

▌新能源,向好吗?

和车市大盘比起来,新能源市场似乎也不乐观,可见的负面因素如下:

一、新能源市场在2019年7月份至今经历“五连跌”,预计全年增长或微跌;

二、2020年将是补贴完全退出之前的最后一年,新能源车企仍在亏损中挣扎;

三、特斯拉、大众以及BBA等豪华品牌将在2020年全面发力电动化车型,自主品牌承压;

四、新造车势力融资更难,将继续大规模死亡;

五、产业链上游,动力电池“百名单”失效,日韩电池品牌将正面抢食宁德时代。

那么,新能源产业的2020年,还向好吗?

整体来看,行业内对新能源普遍表示“很有信心。”

首先,政策角度来看,一个可期待的增量是,各城市将陆续放开新能源车的限行、限购,以激活车市活力,支撑新能源汽车平稳过渡。

2019年6月6日,国家发改委等三部门发布了《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2019-2020年)》,提出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已实行的应当取消,并且严禁各地出台新的汽车限购规定,已实施汽车限购的地方政府应根据城市交通拥堵、污染治理、交通需求管控效果,加快由限制购买转向引导使用。

毫无疑问,该政策对于人口密度高、购车资金充裕的大中城市的新能源车市场是重大利好。尽管有研究机构预计,政策松绑下,新能源车市因此得到的增量无法抵偿补贴退坡导致的减量,但大中城市私人刚需的释放,对于眼下新能源车市的市场化转型依旧具有正面意义。

其次,从供给侧角度看,补贴推出与“双积分”的双重压力,将迫使企业以市场为导向,推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说到底,新能源汽车作为消费品,好的供给将引导需求。

目前,各巨头都已经动起来,特斯拉刚刚宣布降价,国产Model 3降至29.9万元,极具竞争力;大众汽车基于MEB平台打造的ID.系列将在2020年正式登场;豪华品牌如捷豹i-Pace、宝马i3S、保时捷Mission E、奔驰EQC、奥迪e-Tron一起发力,有望点燃消费者热情,这对自主品牌如比亚迪、吉利、广汽新能源等都将起到促进作用。

行业对新能源市场的新年表达了信心。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表示,即使2020年没有新的鼓励政策出台,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也不会比2019年差,很可能是略有增长。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汽车分会副秘书长曾丕权持也表示,2020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可能会比较低迷,但下半年将迎来转机,全年销量预计超过2019年,依然值得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总是说汽车销售不好,不过为什么没有见大规模的降价呢?

汽车销售不好,主要是说汽车销售整车利润低,没有降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说

1、每一个厂家都有相应的政策补贴

2、每个销售车辆的4S 店或其它零售商,会把产值转移到其它方面,比如分期,保险,还有售后客户保养上

7、车市“寒冬”之下的2019:降价策略就像是涡轮增压

寒流笼罩,车市大环境表现低迷,这一点在乘联会最新发布的销量数据中展现的淋漓尽致。根据乘联会最新销量数据显示,2019年狭义乘用车市场全年销量只有2070万,虽然过了两千万大关,但是同比下滑7.4%,对比2017年累销近3000万辆,占据全球汽车销量近1/3的数据来看,跌幅明显。

其实从2018年,车市寒冬就早已显现,但彼时靠着SUV和轿车等主流车型的助力,全年销量较2017年只有3%的轻微跌幅,到了2019年这份跌幅进一步扩大,也让每个消费者都切身体会到了车市寒流的影响。

车企品牌为了抵御寒流,提振销量,采用了不少措施,比如投放新品车型,所以2019年也是一个产品大年,不少车企品牌的销量主力都迎来了换代,比如Polo、轩逸、卡罗拉、RAV4、宝马3系、奥迪A6L等等,也有的车企则是采用双车战略,尤其是国产自主品牌,为求稳妥,在经典车型持续销售的同时,一些Pro版本车型也上市,比如博越Pro、CS75 Plus、荣威RM5 MAX等车型助阵,双车携手满足更多样化的需求,进而达到刺激销量增长的作用。从最新的销量数据显示,这个策略也是实打实的奏效了。

但要是说研发生产成本有限,最切实最有效的方法,还是降价。2019年汽车行业的年度关键词也离不开这两个字,车市降价常有,但因为大环境遇冷,各大车型相继降价并且降幅都不小的局面可不常见,但在2019年,这都发生了。降价策略就像是涡轮增压一样,让一些车型的销量爆发式增长。

降价成风主要是从年中国五国六排放标准交替开始的,国六提前上台,很多车企都措手不及,不少车企为了清库存车型,终端有着罕见的近10万或超10万的优惠力度,比如凯迪拉克ATS-L,曾经靠着大幅降价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目光,各地哄抢一空。奥迪Q5L和A6L等豪华车型的降幅也不相上下,并且国六车型上台后依旧保持差不多的力度,所以才能快速赶超,追平竞品车型。奥迪A6L甚至在12月靠着1.8万辆的数据跻身轿车榜单前20,卖的比雅阁还多。Q5L也在下半年蝉联多月的豪华SUV车市冠军宝座,最后和奔驰GLC全年销量只差不到400辆。沃尔沃XC60、沃尔沃S90和凯迪拉克CT6都较2018年有明显的销量增长。

从这些降幅较大的豪华车型身上,就能明显的感受到降价策略的成功,在家用车领域,也不乏这种降价维持销量的车型,比如别克英朗,靠着近4万的优惠,销量表现稳定,和2018年相比只有6.3%的下滑,跌幅低于车市整体大环境跌速。

当下车市已经渐趋饱和,高速增长的SUV领域红利期已过,增速逐渐放缓,整体大环境低迷,但降价成为了救车企于水火之中的存在,对寒流笼罩的车市来说,是一道暖风,能够助力车企度过寒冬。当然降幅多少也是一个关键,毕竟降价是把双刃剑,提升销量的同时也会损伤品牌的调性和高度,所以对车企来说降价多少值得权衡。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试说明目前中国汽车销售市场.上降价的主要目的,对汽车销售市场产生了什么影响?

说明了摸底中国的话骑车销售市场,它是调整主流的目的地,汽车销售产生了很多疑问的一个可能性。

9、2018车价会不会大幅度降价

会的 销售平台的开放四儿子肯定降价

10、车子一般都在那几个月会降价?

您好,这个说不好的,一般车型会根据自己的上市时间,销量等来调整自己的售价。


与2018国内汽车销售降价趋势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