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长安汽车经历销量阵痛,或影响转型计划
长安汽车日前公布了2019年产销数据,全年175.99万台的终端销量表明其246万台的销量目标流产。虽然相比2018年的-25.6%,长安汽车2019年降幅有所收窄,但长安要想重回2016年305.8万台的巅峰,以当前的体量和销量回暖速度,还需一段不短的时间。
有行业专家认为,长安的销量阵痛导致经营业绩由盈转亏,或影响其转型速度和步伐。
公开资料显示,长安汽车力图向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会转型,同时提出品牌向上计划,为此发布了“香格里拉”、“北斗天枢”,“四大品牌”等一系列战略计划。但在实施过程中,受到了销量下滑、业绩亏损的影响。
进入2020年,长安汽车既要面临提振销量业绩的压力,又要警惕竞争对手对其市场份额的进一步蚕食,更要思考如何打破转型阵痛的僵局。
销量回暖但止不住元气大伤
长安汽车整体销量的下滑,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长安福特拖累。长安乘用车板块销量虽然回暖,但其体量和盈利能力还无法支撑整个集团的发展。
长安汽车2019年总销量为176万辆,相比2018年降幅有所收窄,但下滑幅度仍为双位数。相比2016年巅峰时期305.8万辆,长安汽车三年销量“蒸发了”近130万辆。短时间内销量如此大幅度的下滑,对于处于转型关键期的长安汽车而言,调整的步伐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资深汽车分析师贾新光认为,长安汽车表现不佳“主要是长安福特1-9月下降太多,近60%。”
事实上,长安汽车销量暴跌的确与长安福特紧密相关。
2015年,长安福特凭借产品集中投放优势,销量迅速上涨达到95.8万辆,并助力长安汽车全年销量突破300万辆大关。然而长安福特自2017年销量开始下滑后,长安汽车大受影响。
易车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周丽君认为,“长安福特一时半会(销量)还起不来”。长安福特2019年虽然通过一系列调整,以期提振销量、改善经销商生存现状,但仍止不住降幅超五成。四年间由超过90万辆暴跌至19万辆表明,长安福特元气大伤,度过“至暗时刻”容易,但要想重回赛道艰难。
而另一盈利主力长安马自达,2019年也没逃脱下滑困境。长安马自达2019年销量为13.36万辆,同比下滑19.66%。
与合资品牌跌跌不休相比,周丽君表示“长安乘用车一枝独秀”。公开数据显示,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12月销量为15.04万辆,同比增长35%、环比增长11.6%。
资深汽车分析师任万付表示,从长安汽车全年销量走势来看,呈现先抑后扬的态势,触底后的长安汽车正在逐步恢复活力。据不完全统计,长安系自主品牌及旗下合资品牌仅三季度投放新产品就超过150款,大幅提高了市场关注度和产品竞争力,他认为“这是长安汽车下半年销量回暖的根本原因”。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长安系中国品牌尤其是长安系乘用车板块,目前还难以支撑长安汽车整个集团的发展。资深汽车分析师钟师表示,长安系中国品牌包括微型车这类经营质量不太高的板块,而乘用车板块目前实力还有待提高,“研发投入不低,但也许产品、营销、网络等环节有问题。”
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2019年销量超90万辆,但其中有很大部分是轻卡、微型车等板块销量。单算长安系乘用车板块的话,与吉利、长城等竞争对手还略有差距。
转型步伐或受影响
随着汽车市场的变化,消费结构升级,新四化趋势的到来,车企开启转型浪潮。然而因销量业绩不佳,长安汽车的转型计划和速度受到了影响。
长安汽车在2017年提出开启“第三次创业”,并在2017年-2018年间,陆续发布“香格里拉”计划、“四大品牌”发展思路、“北斗天枢”智能化战略等,宣告其加速向新能源汽车、高端化、智能化方面转型。在1月12日1月11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0)上,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宝林再提到了“第三次创业”,以及香格里拉计划的重要性。
其中,“香格里拉”提出到2025年,长安汽车牵头投资1000亿元用于打造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而“北斗天枢”智能化战略计划到2020年,长安汽车将全面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量产,到2025年将实现L4级无人驾驶量产。
另外为了提振销量,长安自主品牌2019-2021年将推出30余款全新产品。
转型计划和密集产品投放的实施,都需要巨额资金支撑,然而长安汽车目前盈利状况不佳。根据2019年第三季度显示,长安汽车受整体销量下滑影响,仍以亏损为主线。长安汽车2019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为226.62亿元,同比下滑328.83%。
对于业绩变动原因,长安汽车表示,公司整体业绩下滑,主要受销量下滑影响。长安汽车在2019年半年报中透露,合资公司是其亏损的主要原因,其控股参股公司仅长安马自达实现盈利,其余均属于亏损经营。
钟师表示“没有销量与利润支撑”,将影响长安汽车转型步伐。
此外,长安系乘用车板块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方面研发成效尚不明显。
独立汽车分析师张翔表示,长安汽车虽然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方面布局较早,但中间定位出现偏差,导致如今落后的局面。长安新能源汽车发展还处于“油改电”阶段,缺乏代表产品。
对于长安汽车高端化转型还未能落地,落后吉利等竞争对手。张翔指出,长安汽车市场布局偏重西南市场,研发产品偏向20万以下中低端产品,“消费结构在升级,一直走低端等市场行不通。”
专家:重新定位品牌,聚焦B级以上市场
经过2019年下半年一轮密集的产品投放,长安汽车销量回暖明显。但张翔认为,长安汽车要想脱困,还需要“重新定位”。
张翔表示,长安汽车现在摊子铺得太大,产品太杂,包括面包车、轻卡、经济型轿车等质量、盈利不高的产品。他认为,长安汽车应顺应消费结构升级形势,加强在A级和B级车以及20万以上市场的布局。
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化、自动驾驶技术,也是长安汽车需要加大投入的领域。
从长安新能源增资扩股、出售长安PSA股权等举动可看出,长安汽车正通过寻求外援、出售不良资产纾困,为其向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转型提供资金和资源助力。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长安汽车无意单打独斗。在“香格里拉”计划发布时,长安汽车就提出了“伙伴计划”。长安汽车向财经网表示,长安汽车将与其他投资者一起共同推进“香格里拉计划”,将长安新能源做大做强。
对于引进四家战略投资人将失去长安新能源控股权的猜测,长安汽车予以否认,并称“混改完成后,长安汽车是第一大股东,在董事会中有两个席位,根据市场化公司治理结构,长安汽车对于长安新能源的经营活动具有相应的表决权和影响力。”
另外,长安也加速了品牌向上计划,今年高端品牌有望落地。业内人士分析,2020年日内瓦车展首发的UNI-T车型将被列入高端品牌序列,并对标领克和WEY。
就此财经网采访了长安汽车,对方仅表示“我们将在合适的契机发布更多的相关信息”,但也未明确否认。
总结:在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方面,长安汽车起了个大早赶了场晚集。长期聚焦中低端市场,致使长安汽车与吉利等差距不断拉大。长安汽车应抓住销量回暖的机会,加快转型速度,否则,或将错过搭上这场汽车行业变革顺风车的机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长安汽车:2019年净利润预计亏损24亿-29亿元
1月31日晚间,长安汽车(SZ:00062)对外发布了2019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2019年,长安汽车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24亿~29亿元,同比2018年净利润6.81亿元下降452.56% - 526.01%。
截止2月3日收盘,长安汽车股价下挫10.02%,报收8.89元/股。
根据1月7日,长安汽车发布“2019年12月销量及2020年销量目标”公告。数据显示,长安汽车2019年销量为176万辆,较2018年减少15.16%,这与长安汽车2019年246万辆销量目标相差甚远,完成度仅为71.54%。
根据长安汽车公告,其自主品牌(重庆长安、河北长安、合肥长安)全年销量同比下滑7.84%至85万辆,虽然在CS75 PLUS上市后有所回升,但没能守住总体“防线”。
不过,从2019年12月销量构成来看,长安自主板块走势强劲,当月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实现销量15万辆,同比增长35%,呈现“回暖”趋势。
去年四季度,长安自主旗下重点SUV车型更新换代之后开始发力。长安汽车官方数据显示,在去年最后一个月,长安CS75销量达2.86万辆,同比增287.5%,其中CS75 PLUS单月就突破2万辆大关。CS75系列车型全年销售超过19万辆,达到19.32万辆,同比增长38%。
长安CS35系列车型12月达到1.63万辆,同比增长20.8%;全年累计销量达到14.17万辆,同比增长7.8%。长安CS55系列12月销量同样突破万辆大关,达到1.11万辆,同比增长32%;全年累计销售11.22万辆。
长安旗下合资公司方面,长安马自达2019年累计销量为13.36万辆,同比下滑19.66%,汽车K线认为,这主要是由于马自达产品线薄弱,总体市场压力加剧所致,并导致该品牌终端价格松动。2020年,该品牌在中国市场前景可能依然不乐观。
长安福特2019年累计销量为18.4万辆,同比下跌51.3%,虽然长安福特销量整体腰斩,但是去年12月份长安福特系列实现止跌企稳,单月销量首次正增长,2019年12月销售1.8万辆,同比微增0.66%,扭转此前持续下滑的势头。去年12 月,福特锐际上市,并获得不错的订单量;根据长安福特加速计划,2021年前将投放至少18 款新车,预计2020年长安福特将推出多款新车型。
根据长安汽车2019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显示,去年前三季度长安汽车累计营收为451.15亿元,同比下降9.5%,其中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26.6亿元。这意味着,第四季度长安汽车总体情况或有所好转。笔者认为,长安汽车去年第四季度销量“回暖”,略起到止损的效果。
业绩下滑的背后,长安汽车也正在进行一系列的结构调整,一方面瘦身减负,另一方面加快转型。2019年最后一天,长安汽车发布公告,将长安PSA50%股权全部转让给前海锐致,转让价16.3亿元。
该交易完成后将大幅减少对上市公司业绩的负面影响,长安PSA出售完成能够减少公司亏损,进一步优化公司资产结构,对长安汽车未来构成利好。
此外,长安新能源板块也有所改变,去年12月3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长安放弃长安新能源控制权,引入四家战略投资者增资28.4亿元,这将助推长安新能源汽车业务加速发展。
当然,汽车行业竞争加剧,新产品热销能否持续,合资公司会不会重整旗鼓,企业后续研发实力能否跟上,都将成为影响长安汽车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长安汽车发布3月销量数据,四款车系破万。
前言:
近日,长安汽车发布了3月份的销量数据,其SUV销量达56904辆,其中CS75系列、CS35系列、逸动系列以及长安欧尚X7等车型月均销量都破万,表现还是非常的不错。接下来我们具体看一看。
长安CS75系列在3月份销量达18424辆,表现非常的出色,其中它又以CS75 PLUS最为吸引人,该车上市之后也是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追捧,其外观非常的时尚、动感。销量一度上涨很快,也是长安汽车最为火爆的车型之一。
其余SUV车型如长安CS35系列销量达10891辆,长安欧尚X7销量达11677辆,长安CS55系列销量达7946辆。总的来看,长安汽车SUV车型的整体表现是非常的不错。
再说轿车系列,长安逸动系列销量达10432辆。同时根据官方表示,逸动PLUS开启预售16天,订单就破万,可见其非常的受欢迎。作为国产的轿车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还是非常的不错。
?--------------分割线----------------------------------
开车上路,安全第一,所以我们要爱护车辆,勤检查,文明驾驶,安全驾驶。因为车是伴随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
我们要向有着良好驾驶习惯的司机学习。
向不良驾驶说不。
在这里,谢谢大家观看,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O(_)O谢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求近几年来的各类汽车销售数据。
数据我倒有的,不过比较乱,等我整理一下给你。
5、长安汽车公布2019年产销数据 销量同比下滑15.16%
财经网讯?日前,长安汽车公布了2019年12月整车销量数据,整体销量为193,716辆,同比增长31%。其中,长安系中国品牌汽车销量为150,361辆,同比增长35%。其全年整体销量为1,759,971辆,同比下滑15.16%。
长安品牌方面,CS75系列12月销售28,620辆,全年销售193,227辆,同比增长38%;CS35系列12月销售16,389辆,全年累计销售141,701辆,同比增长7.8%;CS55系列12月销售11,148辆,全年累计销售112,219辆;逸动系列12月销售10,325辆,全年累计销售124,024辆。
长安福特方面,2019年12月,产量为3.21万辆,2019年累计产量为20.10万辆,同比去年下降48.08%。同时,长安福特销量当月销量为1.79万辆,2019年累计销量18.40万辆,同比去年下降51.30%。
此外,长安马自达、河北长安的产销量也大幅下滑。长安马自达2019年销量比去年减少3.27万辆,同比下降19.66%;河北长安2019年量比去年减少5.26万辆,同比下降36.50%。
2019年,长安汽车累计共生产179.74万辆新车,同比下降10.01%;累计共销售176.00万辆新车,同比下降15.16%。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长安汽车半年报:总收入327.82亿人民币
8月31日,中国汽车制造商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向社会公示2020年半年度财务报告。数据显示,长安汽车上半年营业总收入327.82亿元,同比增长9.73%,净利润26.02亿,同比增加216.17%。
长安汽车在半年报中表示,根据中汽协数据,2020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市场累计销量1025.7万辆,同比下滑16.9%;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39.3万辆,同比下降37.4%;而长安汽车集团今年上半年累计实现销量83.1万辆,同比逆市增长1.3%,总体跑赢了大盘。
长安汽车提到,目前公司核心竞争力包括持续打造经典产品、创新技术加速落地、品牌势能向上等等。其中在产品层面,今年上半年,全新产品序列“UNI”首款车型UNI-T正式上市;逸动PLUS上市后连续3个月销量破万,此外还有奔奔E-Star、科尚EV等车型成功上市,长安欧尚X5正式亮相等,而长安CS75 PLUS自去年9月上市以来累计销量超过15万辆,在同级别车型中销量领先。合资方面,长安福特大型SUV全新探险者、长安马自达CX-30正式上市,合资企业销量和产品布局稳步提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大数据|长安汽车2019年累计销量176万辆,同比下滑15%
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披露的数据来看,长安汽车2019年累计销量为176万辆,同比下滑15%。其中长安福特销量为183987辆,长安马自达销量133608辆。
长安福特2019年销量和2018年(377763辆)相比较跌幅超过50%,长安福特产能超过百万辆,但利用率却仅有20%。不过长安福特并没有放弃努力,中型SUV长安福特锐际就是一款实力派车型,结合锐际的定价,长安福特大有想翻身的意思。
有网友说“长安是唯一一家合资车销量拖国产车后腿的车企了吧?”,仔细一想还真是。那么长安福特销量下滑是因为对手太强大还是自身问题频出?2020年能否止跌回升?我们将持续关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2013年以后长安汽车为什么近几年业绩大涨
2014年,中国汽车阵营里最惹眼的品牌当属长安汽车。这一年,长安汽车旗下无论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无论技术研发还是造型设计,无论市场销量还是增长速度,无论产品实力还是售后服务水平,都获得了令同行羡慕嫉妒的成绩,引起业界瞩目。借助大数据分析工具,我们通过7个数字可以看清楚2014年长安汽车都发生了什么。
4款五星安全车型
12月26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发布了2014年度C-NCAP第四批碰撞车型评价结果,长安CS75以59分的成绩问鼎C-NCAP五星评级最高分,这不仅是该批次最高得分车型,也是有史以来C-NCAP参评车型的最高分。
由此,CS75也成为长安汽车继逸动、睿骋、致尚XT之后又一五星安全车型,长安“五星安全家族”阵营已形成“规模化优势”!至此,长安自主乘用车已经拥有四款五星安全车型,在自主品牌阵营内名列前茅。
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长安汽车研发实力的快速提升。2014年,长安汽车发布了产品试验验证体系CA-TVS,覆盖汽车开发的可靠性、行驶性能、NVH、安全、电器、动力等15个验证领域,357项整车试验,289项系统集成匹配试验,每辆车投入超过150台车的样本进行试验,累计强化耐久试验超过400万公里等。比如千台车维修频次,长安自主品牌现在已经进入合资企业区间。
在这个验证体系下,长安确立了这样的研发标准,整车研发按照10年26万公里设计,这个试验标准超过了一些外资品牌的验证标准。安全方面,长安计划2014年达到欧洲安全碰撞四星标准,2016年达到欧洲新的五星标准,2018年达到美国安全标准,2020达到全球标准。耐久性方面,以车门为例,车门开关耐久性试验10万次。
2014年,长安逸动轿车首开国内汽车螺旋翻滚公测先河,揭开了中国品牌汽车安全标准新篇章;在2013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长安汽车更是揽获8项大奖。目前,长安汽车自主研发实力连续3届6年居中国汽车行业第一。
45%同比增速
2014年1~11月,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在行业连续下滑的情况下,逆势增长,销售汽车71万辆,同比增长45%,增速高于行业40%,居行业第一,稳居自主品牌阵营内冠军宝座。长安汽车更是唯一进入前十名的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一路下滑,而长安却逆势暴增、稳居第一阵营第一增速,连续多年高于行业的增长率的发展速度,让长安汽车的增长成为新常态。这不仅是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的骄傲,更为其他自主品牌车企如何逆势突围提供了借鉴。
每天有7000余名用户选择长安汽车,30%用户由合资转移而来购买长安汽车。这样从一个侧面验证了长安汽车的产品力迅猛提升,已经获得用户的广泛认可。
1000万辆
2014年6月,长安汽车自主品牌累计销量突破1000万辆,成为第一家且用时最短突破1000万辆的中国车企。截至目前,长安汽车成为中国最大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已连续7年实现自主品牌销量第一。经过多年的酝酿积累,长安汽车自主品牌已经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第一中国品牌当之无愧。
长安自主品牌第1000万辆揭幕仪式上,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总结了长安汽车高速发展的四点原因。第一是坚持市场导向,认真研究市场和客户需求。第二是持续打造研发能力。第三是认真遵循汽车业的发展规律和研发规律,老老实实做好产品。第四是不断把握一些新的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
他介绍,在无人驾驶、语音控制、车联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长安汽车都做了大量技术储备。例如在智能化方面,长安投入了很多精力。在新技术研发方面也有专门的先期研究,研发人员大约占研发团队总数的10%,每年研发费用约占整体研发费用的20%。2014年,长安汽车还发布新能源战略,宣布下一个10年计划,发力新能源车,为可持续发展做好技术储备。
“不管什么时候,我们再困难,甚至在我们勒紧裤腰带的时候也在搞研发,每年把销售收入的5%以上投入研发,持续不断地投入研发。无论是硬件,还是场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是这样。上一个五年计划,长安在研发方面大概投了160多亿元,下一步计划起码要投资两三百亿元搞研发。”张宝林的话道出了长安自主品牌实力提升的根源。
3款新车
2014年,长安汽车推出了三款新车:新奔奔、CS75、悦翔V7,每款新车都受到各自细分市场的追捧。新奔奔被誉为小型车市场的全新标杆。产品质量以长安福特的全球质量体系为标准,对标合资品牌同级车甚至更高水平,配置思路紧跟85后年轻人的口味兴趣,而不是各种配置的堆砌。因此赢得了年轻客户的追捧。
悦翔V7就是凝聚全球研发智慧,在长安品质验证体系(CA-TVS)下诞生的力作,是悦翔家族全新旗舰车型,专为年轻时尚有活力的80~85后群体打造,由欧洲、中国团队同步设计,不但具有欧洲的前沿设计思想,更深谙本土消费者的需求动态和最新流行趋势。在外观、驾乘、节油、动力、安全、空间、科技等方面具备竞争优势。
CS75更是一车难求,很多粉丝持币待购。该车集长安汽车技术之大成,上市后,月订单达到3万辆,产能短缺供不应求,关注度更是超过了其它合资品牌SUV,成为有史以来最受关注的自主SUV产品。“我最近都不敢上网,因为一上网就被骂,我现在也不敢转CS75的微博,一转了后面就有一片骂声,说‘不务正业,还不赶紧回去多弄点产量’。”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曾这样幽默地说。
4个第一
2014年,长安汽车产品质量达到合资水平,部分产品甚至超过合资水平。这助力长安自主乘用车在4大细分市场获取第一名。逸动系列、CS系列、悦翔系列、奔奔系列均位居中国品牌细分市场第一。
以逸动系列为例,逸动每个月的销量都在万辆以上,成为最畅销的自主品牌轿车。CS系列也已经成为长安自主品牌的支柱车型。CS35月销量均在万辆以上,CS75更是供不应求,但首先与产能不足,无法释放市场增量。悦翔系列也是长安汽车的明星产品,至今市场保有量已经超过70万辆,悦翔V7上市后,迅速赢得市场追捧,有望进一步拉动长安自主品牌销量的增长。
长安汽车的合资合作也频频发力,与自主品牌迅猛发展遥相呼应,长安马自达新马3昂克赛拉、陆风X5 8AT、长安标致雪铁龙DS 6、长安福特福睿斯、长安铃木启悦相继上市,同时,长安福特变速器工厂、三工厂,长安PSA研发中心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相继投产或落成。
7个海外车展
2014年是长安汽车国际化战略元年,这一年,长安汽车携旗下产品相继亮相俄罗斯、伊朗、伊拉克、阿尔及利亚、埃及、波哥大、秘鲁等车展,并在科威特、阿塞拜疆展开了试驾活动,同时,1000辆长安逸动和CS35出口伊朗。
此外,长安汽车在哥伦比亚的旗舰店也正式开业,长安汽车南美最大独立店圣地亚哥开业致尚XT征战巴拉圭查科拉力赛。近年来,长安汽车推出的新车型屡屡畅销,帮助长安汽车实现了品牌的华丽转身。科技、时尚、安全三大标签已经成为长安汽车新的品牌形象。这为长安汽车走出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主品牌出口不能着急,要先建立起过硬的产品和品牌,否则就会砸了自己的牌子。长安汽车的国家化战略是聚焦重要市场,然后是聚焦产品、服务等方面的工作,稳步推进。”张宝林这样阐释长安汽车的国际化理念。
因此,在国际化方面,长安汽车的步伐虽然缓慢,但非常扎实。“中国有句俗话,好席不怕晚。虽然长安汽车进入国际市场比较晚,但长安汽车厚积薄发,得益于其全球研发布局,每款产品均按照国际化标准打造,代表着中国汽车品牌全新实力,起步即全球同步。”在谈到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时,朱华荣自信地说。
一个品牌
2014年,长安汽车展开了一系列品牌推广营销活动,品牌传播大放异彩。最值得一提的是长安汽车独家冠名央视《出彩中国人》,该节目高度契合长安汽车的潜在客户群,收视人群达10亿人次,不仅展示了精彩的长安汽车,提升品牌形象,更在无形中提升了客户转化率。
长安汽车星空之旅则展示出其在新媒体营销方面的创意,该活动历经45天,行程15000公里,打造中国首个以暗夜试驾为创意的品牌活动——自在星空之旅,完美展示长安CS系列自在品牌内涵,精准俘获年轻客户群的心。
2014年,长安汽车还举办了第二届技术嘉年华暨1000万辆自主品牌汽车揭幕,并向媒体展示了长安垫江试车场的宏大规模和技术实力,
逸动城市任务则为逸动的畅销提供了助力。继青岛站火热开启后,该活动经过石家庄、南京、深圳与重庆的激烈角逐,全面展示逸动系列时尚、安全特质,切身感受产品的品质魅力,成就逸动登顶最畅销的本土A级车宝座。
2014年,长安汽车推出了知音伙伴售后服务品牌,提供24小时专业道路救援、60分钟快速保养、维修后3日回访和差异化服务6大承诺,客户网络投诉3天内解决。让长安汽车品牌在用户心中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