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销售员一般月薪是多少
卖辆奔驰车 提成一万多
职业分析:“钱”景大有可观 渴望高素质人才 未来10年汽车经纪人缺口50万人
具备一定外语功底 熟练掌握汽车知识———
市场行情、车型、品牌和经销商的实力都影响着汽车销售员的薪金。
一般来说,销售利润较大的高档车比销售经济车型的收入要高,而一定的英语水平也是担当高档车销售员所要求的高素质之一。
昨天,记者与一位业内人士谈起干这一行的收入,这位业内人士坦言,两年前北京还出现过用麻袋装钱及用点钞机发工资的场景,那时候每月赚个一两万是很正常的事。现在每月平均也就两三千,业绩不错的也超不过5000元,不少人“见势不妙”都转了行。
入行新手:只拿六百到一千的底薪
汽车销售人员的薪酬体系,一般都是“底薪+提成”,有些公司为促进销售人员的积极性,同时保证走量,还会采取“底薪+提成+奖金”的方式。
据了解,汽车销售人员的底薪600元至1000元不等,不同的车商对销售人员奖金和提成都有所不同,一般是根据车型的热销程度来定,好卖的车奖金少,不好卖的奖金多。如广本经销商一般是100元/车,上海大众经销商对买POLO的奖金是200元/车,帕萨特则是100元/车。提成则是与每车的利润挂钩,不同的老板给出的政策不同,从20%到50%不等。
刚入行的汽车销售人员,由于卖出的车少,往往只能拿数百元的底薪,如果连续几个月完成不了销售任务,就极有可能被炒。
销售经理:平均年薪10万元
汽车销售公司一般每月给每个部门分配一定的销售定额,每个部门完成规定的销售定额后,多卖的车再进行提成:先按一定比例给销售经理提成,剩余部分再按每个销售人员的销售业绩提成。
销售经理的底薪是两三千元,月销售提成是部门销售员平均提成的1.5倍,平均月总收入六七千元。根据全年的销售业绩,销售经理年底还能有一笔不菲的年终奖,当然前提是销售业绩好。据透露,只要销售任务完成,销售经理年底拿个五六万不成问题。
纯粹的职业经理人、不占公司股份的4S店老总的月薪一般为5000元到1万元,如果是占有4S店股份的老板,进账就多了。
职业资格认证在京试点 薪水差距可达5倍以上
今年开始,汽车营销师职业资格认证在京试点培训。国家汽车营销师职业资格等级分四级,收入水平一般不设固定标准,而是和所在单位的销售状况挂钩。
北京这四级营销师的月收入情况大致是:汽车营销员1000元至2000元,助理汽车营销师3000元至4000元,汽车营销师5000元至1万元,高级汽车营销师在1万元以上。
职业分析:"钱"景看好缺高素质人才
汽车销售人员的平均底薪每年在3万到5万元之间,此外的主要收入靠绩效提成,上不封顶,因此汽车行业目前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北京市有机动车市场和各类汽车经销店230多家,从业人员8万多人。但经销人员中经过专业化培训,具备专业汽车营销能力及一定的英语水平的汽车营销师十分缺乏。
有权威专家预测,未来10年中,我国大约需要汽车经纪人50万人。
汽车经纪人可以独立完成售前、售中及售后“一条龙”的服务。他们替车主完成诸如收集资料、选择车型、与车商讲价、办证上牌、办理保险、售后服务与维修等众多繁琐的环节。
一些车行的老总表示,具备“汽车经纪人”证书将逐渐成为招聘的条件之一。
各类卖车人收入基本情况
初入行者:每月底薪600元至1000元+提成(20%至50%不等)
销售经理:月薪五六千元+年终奖(五六万元)
国产车销售员:平均月收入两三千元
普通进口车销售员:平均月收入5000元以上
知名进口车销售代理:每月底薪两三千元+每辆车上万元的提成
“拼缝”车虫:每辆车挣两三千元(主要靠装饰和保险)
卖国产车:平均月收入两三千元
据介绍,为了把车卖出去,销售员是“各显神通”,有的在QQ上也能拉到客户。
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国内合资品牌的汽车销售人员,每月收入平均也就两三千元,业绩好的一般超不过5000元。不过,销售业绩好,又具备人员管理和团队领导能力的高级销售人员的年度总薪酬是普通销售人员的5倍。
另据业内人士透露,销售人员还有一部分“额外”收入,如对热销车进行加价和办理车贷保险的回扣,以及为新车做装饰等。虽然这部分收入并不合理,但是在汽车销售人员收入中所占比例是比较高的。
保险返点一般在30%至40%,许多人往往利用新车主对保险不了解的情况,为车主上高额保险,保险金额在4000元至6000元不等,一份保险返点收入就可达一两千元。做得好的销售员一般车险返点的收入远远高于他的卖车收入。
卖进口车:底薪两三千元提成常上万
进口车销售人员一般要求具备较高的素质,如会说英语,及对汽车知识充分了解等。
与国产车目前的“薄利多销”不同的是,进口车一般不是以走量为主,而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进口车销售人员数量也比国产车少得多。
根据进口车“国籍”和档次的不同,进口车销售员的提成收入也各有一套。
日韩进口车价格不高走量不小,因而销售员的提成不多,是利润的10%左右,而利润是车价的10%。
奔驰宝马类的进口车是价格高但走量相对不低的一族,销售员的提成在利润的15%至20%左右。一辆70万元的奔驰,利润在10万多元,销售员可提成1万多元。而这类销售员的底薪也相对较高,在两三千元。
百万元级的车型(如宾利)的利润在车价的30%左右,销售员的提成可达20%,即售出一辆300万元的宾利,可提成18万元。
“拼缝”车虫:靠装饰和保险每车赚两三千
众所周知,车虫是最会钻买车人的空子的。他们“拼”一辆车就能挣两三千元,每月只需卖掉三辆车就可过上滋润的生活了。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汽车装饰和保险是车虫利润的主要来源。
以汽车膜为例,一般车膜成本仅为70元/卷,整车玻璃贴下来,每车成本仅为20元至50元,但车虫却要收2000元至3000元。另外,保险也是其利润的重要来源,其返点与一般汽车销售人员差不多
2、2007年中国的汽车工业销售额是多少?
2006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727.97万辆和721.60万辆,同比增长27.32%和25.13%,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为523.31万辆和517.60万辆,同比增长32.76%和30.02%;商用车产销分别为204.66万辆和204万辆,同比增长15.25%和14.23%。第一次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汽车消费国。
销售的380多万辆轿车中,大约80%由私人购买,私人消费成为轿车市场的绝对主体。
(http://auto.sina.com.cn/news/2007-01-19/1055246075.shtml)
**2006年轿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共销售轿车269.06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67.66%。上海通用连续两年位居榜首,奇瑞汽车由去年的第七位升至第四位。
2006年轿车企业销量排名
企业名称 销量(单位:万辆)
1、上海通用 36.54
2、一汽大众 34.12
3、上海大众 34.06
4、奇瑞 27.24
5、北京现代 26.18
6、广州本田 22.43
7、一汽丰田 21.04
8、吉利 20.43
9、神龙 20.13
10、东风日产19.89
(http://www.eeo.com.cn/instry/automobiles/2007/01/12/284.html)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统计数据称,2007年一季度,国内汽车工业重点企业实现利润呈高速增长,累计实现利润总额达127.54亿元,同比增长69.9%。在16家重点企业(集团)中,15家企业实现盈利,仅有昌河一家公司处于亏损。据2007年一季度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主要经济指标快报显示,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产出指标呈快速增长,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98.03亿元,同比增长36.61%。在16家重点企业(集团)中,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最高的是吉利集团,同比增长达到194.16%。重汽集团、华晨集团、广州集团、一汽集团、东南公司和奇瑞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均呈高速增长,分别为87.02%、79.13%、76.13%、62.73%、55.45%和53.65%;江淮集团、上汽集团和东风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率也较快,分别为27.68%、25.47%和19.24%。但哈飞集团和昌河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略有下降,分别下降了0.60%和1.07%。以吉利集团、重汽集团和奇瑞公司为代表的自主品牌企业表现突出,利润增长率同比分别达到2891.62%、545.14%和410.68%。不过,在华晨集团、南汽集团和东南公司实现扭亏的同时,昌河公司仍为亏损,但3月份亏损额比1~2月份有所减少。 一季度重点汽车企业利润127.54亿元 同比增七成。
参考资料:http://rss.ieche.com/1/bdnews.xml
3、新能源汽车销售行业收入怎么样?
发展前景是不错的,毕竟国家在推广这个新能源汽车,汽车新能源技术。虽然现在技术不是很成熟,但是现在确实是学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最好时机,等到技术成熟了,新能源汽车普遍了,就需要大量的新能源汽修人才,会比较吃香。待遇什么的都会比较好。
4、现在做汽车销售员一般月薪是多少啊
卖辆奔驰车 提成一万多
职业分析:“钱”景大有可观 渴望高素质人才 未来10年汽车经纪人缺口50万人
具备一定外语功底 熟练掌握汽车知识———
市场行情、车型、品牌和经销商的实力都影响着汽车销售员的薪金。
一般来说,销售利润较大的高档车比销售经济车型的收入要高,而一定的英语水平也是担当高档车销售员所要求的高素质之一。
5、2010年我国汽车销售总额
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稳居全球第一 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800万辆,分别达到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稳居全球产销第一。12月份,汽车产销分别为186.48万辆和166.67万辆,环比分别增长6.27%和下降1.79%;同比分别增长22.30%和17.90%。 2010年,销量排名前十位的汽车生产企业分别是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奇瑞、比亚迪、华晨和江淮,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汽车1559.61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6%。其中上汽销量突破300万辆大关,达到355.84万辆,东风、一汽和长安销量均超过200万辆,分别达到272.48万辆、255.82万辆和237.88万辆,上述四家企业共销售1122.02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62.12%。(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双超1800万辆蝉联全球第一 中新网1月10日电今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2010年汽车产销数据,中国国内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800万辆,创全球历史新高,再次蝉联全球第一。 数据显示,2010年各车型全面增长,自主品牌份额有所提升,汽车出口逐步恢复,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整体提升,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十大特点: 特点之一:延续上年走势产销再创新高,但增速逐月回落 继上年高速增长后,我国汽车工业再次取得良好成绩:2010年全国汽车产销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产销再创新高,刷新全球历史记录。但由于2009年走势前低后高,而2010年上半年产销水平较高,造成2010年以来增速呈逐月回落态势,同比增长由年初80%回落至32%;与上年产销增长48.30%和46.15%相比,增幅分别回落15.86个百分点和13.78个百分点。 今年的增长表现为高速增长,既有政策的促进因素,也有消费者担心政策退出引发的提前消费因素。 特点之二:各类车型全面增长,整体增幅达三成 2010年,各类车型全面增长,其中,乘用车产销1389.71万辆和1375.78万辆,同比增长33.83%和33.17%,增幅较上年回落20.28个百分点和19.76个百分点;商用车产销分别为436.76万辆和430.41万辆,同比增长28.19%和29.90%,增幅与上年大致相当。 特点之三:基本型乘用车(轿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2010年,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市场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共销售949.43万辆,同比增长27.05%,增幅与上年48.07%比较,回落21.02个百分点。在轿车主要品种中,除排量3升以上销量同比有所下降外,其它均呈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排量1.6-2.0升和2.5-3.0升增幅均高于同期,分别销售215.27万辆和6.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77%和39.72%,增幅高于上年同期12.44个百分点和5.86个百分点;排量1.6升以下车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明显减缓,共销售663.18万辆,同比增长27.98%,增幅与上年66.83%比较,回落38.85个百分点。 特点之四:SUV和MPV增势迅猛,交叉型乘用车需求由热趋稳 2010年SUV销售132.60万辆,同比增长101.27%,高于乘用车平均增速68个百分点。2.0升及以下车型仍呈现高速增长,保持了市场占有率第一(市场份额占到SUV销售总量的60%)的位置,其中2.0升及以下四驱车型销售30.11万辆,两驱销售49.87万辆,同比增长均超1倍。 2010年MPV销售44.54万辆,同比增长78.92%,增幅高于同期52.80个百分点。分排量看,1.6升及以下增速最高,2010年销售15.10万辆,同比增长3.9倍;2.0-2.5升继续占最大比重,销售16.74万辆,同比增长47.47%,占MPV销售总量的37.58%;2.5升及以上大排量品种需求有所下降,共销售3.31万辆,同比下降2.94%。 2010年交叉型乘用车受购置税优惠政策力度减弱等因素影响,增幅明显减缓。销售249.21万辆,同比增长27.77%,与同期相比,增幅减缓55.62个百分点。细分看,排量小于1升车型需求依旧旺盛,销售133.02万辆,同比增长59.60%,1-1.6升增势大幅下降,销售115.61万辆,同比增长3.83%,增幅较上年减缓79.13个百分点。 特点之五: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受政策影响最为明显 2010年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占乘用车总量比重68.77%,比同期下降0.88个百分点;1.6升及以下轿车销售占轿车总量的比重69.85%,比同期增长0.51个百分点。 大多消费者对购置税优惠政策力度敏感。2010年优惠政策力度有所减弱,1.6升及以下车型市场份额开始下降,7月落至最低点。节能惠民产品补贴政策的实施,对该类车型市场份额回升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消费者对购置税优惠政策退出的预期,四季度该类车型销售火爆,11、12月市场份额均超过70%。全年呈“V‘字形态。可以看出,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受政策影响非常明显。 特点之六:乘用车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有所提升 2010年自主品牌表现值得肯定,同比增长高于行业同比平均增长,市场份额有所提升。2010年,乘用车自主品牌销售627.30万辆,同比增长37.0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5.60%,比上年提高1.30个百分点;自主品牌轿车销售293.30万辆,同比增长32.28%,占轿车销售总量的30.89%,比上年提高1.22个百分点。 特点之七:客货车市场全面增长,重型货车销量首超百万 2010年,客货车市场全面增长,客车表现明显好于上年,重型货车销售火爆,首次突破百万大关。2010年货车销售386.11万辆,同比增长30.47%。其中,重卡101.74万辆,同比增长59.93%,增幅高于同期42.22个百分点;中、轻、微卡增幅较上年呈不同程度减缓。2010年,微卡销售61.21万辆,同比增长19.90%,增幅较上年减缓52.90个百分点;中卡销售27.18万辆,同比增长4.94%,增幅较上年减缓19.62个百分点;轻卡销售195.98万辆,同比增长26.13%,增幅较上年减缓3.85个百分点。 2010年,客车销售44.31万辆,同比增长25.14%,增幅高于同期21.19个百分点。其中,大客增速明显,销售6.88万辆,同比增长45.87%;轻客增速居次,销售28.44万辆,同比增长26.42%;中客增速相对略低,销售8.99万辆,同比增长9.68%。 特点之八: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整体提升 2010年,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整体提升。与同期比,上汽销量由上年270.55万辆提升至355.84万辆,同比增长31.53%,净增85.29万辆;东风、一汽和长安同时跨入200万辆阵营,分别销售272.48万辆、255.82万辆和237.8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05%、31.55%和27.22%。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和北汽共销售汽车1271.01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70%,其中,乘用车共销售1005.69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73%;商用车销售265.32万辆,占商用车销售总量的62%。 2010年销量前十家企业共销售汽车1559.60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6%。 特点之九:汽车出口逐步恢复 汽车出口呈现逐步恢复态势。据中汽协会对汽车整车企业出口的统计,2010年汽车出口54.49万辆,同比增长63.94%。其中,乘用车出口28.29万辆,同比增长89.18%,商用车出口26.19万辆,同比增长43.28%。2010年与2008年比较,出口下降11.83%。由于国际经济仍没有恢复到金融危机前,汽车出口还没有回到危机前水平。 特点之十:汽车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据我会整理的全国汽车行业15163家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快报数据,1-11月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上年同期,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350亿元,同比增长38.82%,累计实现利税总额5119亿元,同比增长54.81%。 17家重点企业集团主要经济指标显示,1-11月完成营业收入19124亿元,同比增长41.52%,约占行业的48.60%;完成工业增加值3987亿元,同比增长45.21%。 2011年我国汽车工业仍将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一方面,我国宏观经济仍将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出口逐步恢复;另一方面,购置税优惠等多项促进政策已经退出,北京市限购政策的示范效应,用车成本将有所增加等。有利和不利的因素以及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将对2011年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诸多影响。调整结构,鼓励和发展小排量、节能环保汽车应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主基调。
希望采纳
6、近几年中国汽车行业总销售额,产值是多少?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000年之后,我国汽车产业就步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1978年全国生产的汽车是14万辆,其中轿车只有2650辆,汽车生产总值约60亿元。而2008年全国生产汽车936万辆,其中轿车530万辆,总产值超过万亿元。从2000年的产销200万辆到2008年产销突破九千万辆,八年时间我国汽车产销均增加了727万辆,平均年增幅接近百万。
从国际上来看,2000年以来,我国的汽车市场的产销量连年上升,成为了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1978年中国的汽车市场份额只占世界的3.5‰,2000年占世界份额的3.5%,08年中国汽车全世界份额的1/7,成为了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仅次于美国。而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加剧,美国三大摇摇欲坠,美国的汽车市场也因此受到重创。09年1月,中国汽车销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市场。
2008年广告费用:
近几年,随着中国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和消费者年轻化,我国汽车化水平不断提高,汽车需求增长快速。2007年更是以880万辆的总销量,顺理成章地超越了日本,同时也超越了德国,成为全球仅次于北美地区的第二大汽车市场。2008年受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自然灾害、国家宏观调控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车市遭遇诸多变化因素,但是汽车产销仍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势态。从技术层面来看,2008年汽车技术主打节能环保、娱乐时尚、安全健康,成为今年众多汽车厂商广告宣传的主题。随着各国车系的进驻和国内自主品牌的快速发展,国内汽车市场格局日益多元化,竞争更加完全。
慧聪研究媒体监测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前三季度汽车行业投放平面广告约67亿元,其中乘用车平面广告费用约为62亿,占汽车行业平面广告总费用的92.6%,商用车广告仅占7.4%。乘用车广告中近3/4的广告是轿车广告,越野车广告也占了一成多的市场份额;商用车中则以客车和货车为主,二者占了商用车广告的八成多
7、汽车能有多大的利润啊??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国汽车的价格一直高于国际车价1到数倍,而同时国内汽车企业一直抱怨没有利润空间,甚至还以“行业自律”为名,搞价格同盟。但从国家计委不久前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来看,2002年我国汽车行业销售总收入为6465亿元,比上年增长30.8%;实现利润431亿元,比上年增长60.94%,利润增长高于销售增长30个百分点,汽车行业的平均利润率高达28.45%。如果刨去44家亏损企业,那些旺销中的轿车产品的利润率就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暴利”!看看那些经营畅销轿车的四位一体专卖店,动辄投资上千万元,而收回全部投资却只需短短的一两年时间,销售汽车的利润多么丰厚就可想而知!
全国人大代表、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卫东
入世后中国汽车市场发生了深刻变化
加入WTO,对中国汽车工业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这一点从中国入世汽车关税下调引发的国内轿车新一轮降价潮就可以得到印证。但从2002年以来国内轿车市场的表现看,这种挑战似乎并没有人们开始预想的那么可怕,至少国内轿车市场暂时未出现“群狼逐羊”的残酷争夺,甚至轿车消费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势头。
虽然国内汽车行业暂时未受大的冲击,但从长远来看,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不可阻挡,我们不可能在一个关闭自守的环境下发展中国的汽车工业。按照世贸规则,我国汽车市场不仅要在价格上,更重要的是在产品的品牌实力、技术开发、性能质量、售后服务、金融保险、法律法规等方面全方位地与国际惯例接轨,这才是WTO给我们带来的真正考验。如果仅仅看到产品价格一个要素,显然是肤浅的。但即便是进口车的价格变动对于国内轿车市场走势、对于消费者购买心理、消费行为的影响都是不容低估的。实际上,在入世后,中国汽车市场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产品生产由简单粗放型向高效密集型转变。主要体现在产品结构功能多元化、品种多样化的趋势日益加快,无论从产品的品种、排量,还是从产品的价位,其市场空间几乎各有其主,形成了鲜明的级别与层次。
二是产品开发、上市的周期大大缩短。各厂家均加大了产品的开发力度和对市场的支撑力度,产品间的衔接更加紧密,系列化发展的产品结构步伐加快。
三是产品向高技术迈进。单纯依靠降价促销的经销策略,已是昨日辉煌,并不被市场领情;在增加产品技术含量的同时,合理的市场定位,成为现在各汽车生产厂家的共同选择。
四是市场由分散式经营向品牌专营化转变。品牌意识逐渐增强,整体体现品牌文化价值的专营方式越来越受重视。
五是消费群体市场的细分更加明显。盲目从众的消费心理现象逐渐被科学消费、理性消费行为所取代。消费者在购买轿车这种高附加值的特殊商品时,会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消费能力、职业特点、喜好偏爱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而选择产品或服务。根据各种不同的消费需求,汽车市场开始向更细致、更专业的方向发展。
以上五个方面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入世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产生的深刻而长远的影响。
汽车行业的高利润能维持多久取决于市场经济下的价值与价格规律,即使在同样的社会背景与市场环境下,能够取得多大的利润也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运营状况。就微车的情况而言,去年长安汽车生产了20万辆,利润达到8.9亿元,长安铃木也有2.2亿元,而据了解,另外三家微车企业合计生产了40多万辆,利润合计却只有4个亿,这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取得多大的利润要看你怎么做。
汽车行业高利润的形成主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我们国家加入WTO以后,还有五六年的缓冲期和保护期,市场还没有完全放开。原来生产汽车尤其是生产轿车的企业,都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在国内的竞争对手不多。由于这五六年的保护期,国外的竞争对手还没有到位,这就造成了中高档以上轿车的价格没有跟国际接轨,比较扭曲,使得这些汽车企业获得较高利润,应该说这是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形成的。我相信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五六年以后,随着汽车行业竞争对手的增多,国内汽车企业将会面临很大的压力,那时汽车的利润就会逐年下降。
不会很长。汽车利润很快就会下来。中国只能是世界汽车工业利润最低的国家,因为中国是发展中国家,现在的汽车价格是一种畸形,不可能维持太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