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销售 > 汽车车灯销售额也呈现出高速增长

汽车车灯销售额也呈现出高速增长

发布时间:2020-09-05 01:45:35

1、我国快递行业仍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的原因有哪些?

主要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勤快了,都愿意坐着购物

2、我国每年汽车销售量以百分之几上升

2009年,国内汽车产销量有望实现40%的高速增长,这一数字既让人惊叹,又令人担忧。过高的增长速度会不会提前透支2010年的车市增量?渡过“盛夏”的2009之后,2010年的国内车市又将有怎样的词语来呈现?在2009年的广州车展中,来自不同汽车企业的高管都对这些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众高管认为,2010年的国内车市仍将保持继续增长的态势,但是增长幅度不太可能再次达到40%,而应该在20%左右。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姚一鸣认为,中国汽车市场的增长态势长期内不会改变,每年增长10%~20%的态势可能会延续很长一段时间,但是像09年接近40%的增长速度历年罕见。他预计,2010年中国车市的增长速度会在15%~20%之间,“这是一个比较合理和健康的增长幅度”。马自达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山田宪昭预测今年中国汽车增长速度至少会超过10%,有可能达到15%,市场规模最少应由1500万辆的汽车产销量。不过,汽车市场瞬息万变,相关政策的变动,经济环境的改变都有可能对汽车市场产生“蝴蝶效应”,所以2010年国内汽车产销量增速究竟能到百分之几,这一悬念不到最后一刻恐难解晓。

3、2010年我国汽车销售总额

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稳居全球第一 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800万辆,分别达到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稳居全球产销第一。12月份,汽车产销分别为186.48万辆和166.67万辆,环比分别增长6.27%和下降1.79%;同比分别增长22.30%和17.90%。 2010年,销量排名前十位的汽车生产企业分别是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北汽、广汽、奇瑞、比亚迪、华晨和江淮,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汽车1559.61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6%。其中上汽销量突破300万辆大关,达到355.84万辆,东风、一汽和长安销量均超过200万辆,分别达到272.48万辆、255.82万辆和237.88万辆,上述四家企业共销售1122.02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62.12%。(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2010年中国汽车产销双超1800万辆蝉联全球第一 中新网1月10日电今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2010年汽车产销数据,中国国内汽车产销双双超过1800万辆,创全球历史新高,再次蝉联全球第一。 数据显示,2010年各车型全面增长,自主品牌份额有所提升,汽车出口逐步恢复,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整体提升,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十大特点: 特点之一:延续上年走势产销再创新高,但增速逐月回落 继上年高速增长后,我国汽车工业再次取得良好成绩:2010年全国汽车产销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44%和32.37%,产销再创新高,刷新全球历史记录。但由于2009年走势前低后高,而2010年上半年产销水平较高,造成2010年以来增速呈逐月回落态势,同比增长由年初80%回落至32%;与上年产销增长48.30%和46.15%相比,增幅分别回落15.86个百分点和13.78个百分点。 今年的增长表现为高速增长,既有政策的促进因素,也有消费者担心政策退出引发的提前消费因素。 特点之二:各类车型全面增长,整体增幅达三成 2010年,各类车型全面增长,其中,乘用车产销1389.71万辆和1375.78万辆,同比增长33.83%和33.17%,增幅较上年回落20.28个百分点和19.76个百分点;商用车产销分别为436.76万辆和430.41万辆,同比增长28.19%和29.90%,增幅与上年大致相当。 特点之三:基本型乘用车(轿车)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2010年,基本型乘用车(轿车)市场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共销售949.43万辆,同比增长27.05%,增幅与上年48.07%比较,回落21.02个百分点。在轿车主要品种中,除排量3升以上销量同比有所下降外,其它均呈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排量1.6-2.0升和2.5-3.0升增幅均高于同期,分别销售215.27万辆和6.6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9.77%和39.72%,增幅高于上年同期12.44个百分点和5.86个百分点;排量1.6升以下车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但增速明显减缓,共销售663.18万辆,同比增长27.98%,增幅与上年66.83%比较,回落38.85个百分点。 特点之四:SUV和MPV增势迅猛,交叉型乘用车需求由热趋稳 2010年SUV销售132.60万辆,同比增长101.27%,高于乘用车平均增速68个百分点。2.0升及以下车型仍呈现高速增长,保持了市场占有率第一(市场份额占到SUV销售总量的60%)的位置,其中2.0升及以下四驱车型销售30.11万辆,两驱销售49.87万辆,同比增长均超1倍。 2010年MPV销售44.54万辆,同比增长78.92%,增幅高于同期52.80个百分点。分排量看,1.6升及以下增速最高,2010年销售15.10万辆,同比增长3.9倍;2.0-2.5升继续占最大比重,销售16.74万辆,同比增长47.47%,占MPV销售总量的37.58%;2.5升及以上大排量品种需求有所下降,共销售3.31万辆,同比下降2.94%。 2010年交叉型乘用车受购置税优惠政策力度减弱等因素影响,增幅明显减缓。销售249.21万辆,同比增长27.77%,与同期相比,增幅减缓55.62个百分点。细分看,排量小于1升车型需求依旧旺盛,销售133.02万辆,同比增长59.60%,1-1.6升增势大幅下降,销售115.61万辆,同比增长3.83%,增幅较上年减缓79.13个百分点。 特点之五: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受政策影响最为明显 2010年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占乘用车总量比重68.77%,比同期下降0.88个百分点;1.6升及以下轿车销售占轿车总量的比重69.85%,比同期增长0.51个百分点。 大多消费者对购置税优惠政策力度敏感。2010年优惠政策力度有所减弱,1.6升及以下车型市场份额开始下降,7月落至最低点。节能惠民产品补贴政策的实施,对该类车型市场份额回升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消费者对购置税优惠政策退出的预期,四季度该类车型销售火爆,11、12月市场份额均超过70%。全年呈“V‘字形态。可以看出,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售受政策影响非常明显。 特点之六:乘用车自主品牌市场份额有所提升 2010年自主品牌表现值得肯定,同比增长高于行业同比平均增长,市场份额有所提升。2010年,乘用车自主品牌销售627.30万辆,同比增长37.05%,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5.60%,比上年提高1.30个百分点;自主品牌轿车销售293.30万辆,同比增长32.28%,占轿车销售总量的30.89%,比上年提高1.22个百分点。 特点之七:客货车市场全面增长,重型货车销量首超百万 2010年,客货车市场全面增长,客车表现明显好于上年,重型货车销售火爆,首次突破百万大关。2010年货车销售386.11万辆,同比增长30.47%。其中,重卡101.74万辆,同比增长59.93%,增幅高于同期42.22个百分点;中、轻、微卡增幅较上年呈不同程度减缓。2010年,微卡销售61.21万辆,同比增长19.90%,增幅较上年减缓52.90个百分点;中卡销售27.18万辆,同比增长4.94%,增幅较上年减缓19.62个百分点;轻卡销售195.98万辆,同比增长26.13%,增幅较上年减缓3.85个百分点。 2010年,客车销售44.31万辆,同比增长25.14%,增幅高于同期21.19个百分点。其中,大客增速明显,销售6.88万辆,同比增长45.87%;轻客增速居次,销售28.44万辆,同比增长26.42%;中客增速相对略低,销售8.99万辆,同比增长9.68%。 特点之八: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整体提升 2010年,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整体提升。与同期比,上汽销量由上年270.55万辆提升至355.84万辆,同比增长31.53%,净增85.29万辆;东风、一汽和长安同时跨入200万辆阵营,分别销售272.48万辆、255.82万辆和237.8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6.05%、31.55%和27.22%。上汽、东风、一汽、长安和北汽共销售汽车1271.01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70%,其中,乘用车共销售1005.69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73%;商用车销售265.32万辆,占商用车销售总量的62%。 2010年销量前十家企业共销售汽车1559.60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6%。 特点之九:汽车出口逐步恢复 汽车出口呈现逐步恢复态势。据中汽协会对汽车整车企业出口的统计,2010年汽车出口54.49万辆,同比增长63.94%。其中,乘用车出口28.29万辆,同比增长89.18%,商用车出口26.19万辆,同比增长43.28%。2010年与2008年比较,出口下降11.83%。由于国际经济仍没有恢复到金融危机前,汽车出口还没有回到危机前水平。 特点之十:汽车行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据我会整理的全国汽车行业15163家规模以上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快报数据,1-11月主要经济指标均高于上年同期,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350亿元,同比增长38.82%,累计实现利税总额5119亿元,同比增长54.81%。 17家重点企业集团主要经济指标显示,1-11月完成营业收入19124亿元,同比增长41.52%,约占行业的48.60%;完成工业增加值3987亿元,同比增长45.21%。 2011年我国汽车工业仍将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一方面,我国宏观经济仍将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出口逐步恢复;另一方面,购置税优惠等多项促进政策已经退出,北京市限购政策的示范效应,用车成本将有所增加等。有利和不利的因素以及可能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将对2011年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诸多影响。调整结构,鼓励和发展小排量、节能环保汽车应成为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主基调。

希望采纳

4、为什么全国汽车产总销量会出现负增长?

2019年1月14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2018年度汽车产销数据。数据显示,2018年汽车工业总体运行平稳,受政策和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产销量低于年初预期,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80.9万辆和2808.1万辆,同比下降4.16%和2.76%。

我国汽车销量在2001年至2010年间快速增长,年均增速24%。2010年至2018年有所回落,年均增速5.7%。2018年,汽车销售2808万台,比上年下降了80万台,是1990年以来首次出现销量负增长。

2018年我国汽车销量下滑与宏观因素和市场因素有关等。

1、宏观经济因素方面,GDP缓降、经济结构延续分化趋势、投资和消费双下降、中美贸易摩擦、房地产去库存。

2、市场因素方面,2017年购置税优惠提前释放购车需求、二手车销售波动、第六阶段排放标准实施,以及消费升级等因素影响,汽车销售受到了一定压力。

3、二三线及中西部市场,尤其是北方市场严重低迷,消费信心不足。

在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去年汽车市场之所以下滑较严重,主要原因在于乘用车市场严重低迷,尤其是SUV市场的低迷,反倒是货车、轻卡、微卡、重卡等市场并没有出现剧烈的下滑。

具体来看,去年1-12月,乘用车共销售2370.98万辆,同比下降4.08%。其中,轿车销售1152.78万辆,同比下降2.70%,SUV销售999.47万辆,同比下降2.52%,MPV销售173.46万辆,同比下降16.22%,交叉型乘用车销售45.26万辆,同比下降17.26%。

而去年商用车产销同比继续呈现增长,增速明显回落。数据显示,商用车产销分别达到428万辆和437.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7%和5.1%,增速分别回落12.1个百分点和8.9个百分点。


同时,去年车市较为明显的特征是消费升级,豪车市场表现依旧强于其他细分市场,如奥迪、奔驰、宝马全年销量增幅分别为11%、11%、7.7%。而占据市场将近一半份额的自主品牌销量的剧烈下滑,影响了去年车市走向。

5、2007中国汽车的总销售量

07 的还没有出来结果

**2006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727.97万辆和721.60万辆,同比增长27.32%和25.13%,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为523.31万辆和517.60万辆,同比增长32.76%和30.02%;商用车产销分别为204.66万辆和204万辆,同比增长15.25%和14.23%。第一次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汽车消费国。
销售的380多万辆轿车中,大约80%由私人购买,私人消费成为轿车市场的绝对主体。
(http://auto.sina.com.cn/news/2007-01-19/1055246075.shtml)

**2006年轿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共销售轿车269.06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67.66%。上海通用连续两年位居榜首,奇瑞汽车由去年的第七位升至第四位。

2006年轿车企业销量排名
企业名称 销量(单位:万辆)
1、上海通用 36.54
2、一汽大众 34.12
3、上海大众 34.06
4、奇瑞 27.24
5、北京现代 26.18
6、广州本田 22.43
7、一汽丰田 21.04
8、吉利 20.43
9、神龙 20.13
10、东风日产19.89
(http://www.eeo.com.cn/instry/automobiles/2007/01/12/284.html)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统计数据称,2007年一季度,国内汽车工业重点企业实现利润呈高速增长,累计实现利润总额达127.54亿元,同比增长69.9%。在16家重点企业(集团)中,15家企业实现盈利,仅有昌河一家公司处于亏损。据2007年一季度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主要经济指标快报显示,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产出指标呈快速增长,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98.03亿元,同比增长36.61%。在16家重点企业(集团)中,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最高的是吉利集团,同比增长达到194.16%。重汽集团、华晨集团、广州集团、一汽集团、东南公司和奇瑞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均呈高速增长,分别为87.02%、79.13%、76.13%、62.73%、55.45%和53.65%;江淮集团、上汽集团和东风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率也较快,分别为27.68%、25.47%和19.24%。但哈飞集团和昌河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略有下降,分别下降了0.60%和1.07%。以吉利集团、重汽集团和奇瑞公司为代表的自主品牌企业表现突出,利润增长率同比分别达到2891.62%、545.14%和410.68%。不过,在华晨集团、南汽集团和东南公司实现扭亏的同时,昌河公司仍为亏损,但3月份亏损额比1~2月份有所减少。 一季度重点汽车企业利润127.54亿元 同比增七成。
参考资料:http://rss.ieche.com/1/bdnews.xml

6、近10中国汽车增长专业数据

一、2000-2007年汽车整车市场发展概况

从2000年到2007年,中国汽车产量从200万辆跃升到888万辆,连续7年平均增长超过20%,中国汽车产量已经超过德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居世界第三位。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7年,中国汽车行业继续呈现产销两旺的发展态势。其中:汽车生产888.24万辆,同比增长22.02%,比上年净增160.27万辆;销售879.15万辆,同比增长21.84%,比上年净增157.60万辆。其中,商用车表现明显好于上年,产销250.13万辆和249.40万辆,同比增长22.21%和22.25%;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提高6.96和8.02个百分点,高于全行业增幅0.19个百分点和0.41个百分点。乘用车产销分别达到638.11万辆和629.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1.94%和21.68%,产销增幅较上年有所减缓。

二、2000-2007年汽车整车行业产销状况

1、生产情况分析

2000-2006年,我国汽车整车行业年产值逐年增加,从2000年的1825亿元增至2006年的8166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8.37%。2007年汽车工业总产值在2006年基础上持续增长。

2、销售情况分析

2000-2006年,我国汽车整车行业销售产值不断增加,年平均增长率为27.83%。2006年销售产值实现7988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3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销售收入也表现出良好的势头。2006汽车整车销售收入达到8114亿元,比上一年增长了34%。2007年工业产值和收入额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3、进出口情况

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汽车(整车)出口612437辆,出口金额73.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3.27%;我国汽车(整车)进口314125辆,增长37.96%,进口金额110.0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53%。

三、汽车整车业竞争格局分析

1、地区发展状况

2006年,汽车整车业在国内个省市发展情况良好,主要集中在江苏、辽宁、广东等省份。分布的主要地区集中在华东地区,2006年该区有81家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428亿元。
2、企业经营状况

2007年,汽车行业重点企业利润利税保持了强劲增势,整体赢利水平显著。从利税总额看,截止11月重点企业集团共完成1156亿元,同比增长48%。

2007年,行业内重点企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广汽、北汽、奇瑞等16家汽车工业重点企业(集团)的最新统计显示,2007年这些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保持快速增长,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176.11亿元,同比增长25.86%,增长额为2091.08亿元。其中一汽集团、上汽集团和东风公司三大集团主营业务收入的份额分别占重点企业(集团)主营业务收入总额的26.58%、18.59%和16.20%,三大集团的占到总份额的一半。

这16家重点企业2007年实现利润创5年来新高,达到 610.07亿元,同比增长65.14%,增长额为240.64亿元,占了全行业近半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撑起了汽车行业的半壁江山。其中,一汽集团、北汽控股和庆铃公司的利润增长率超过了100%,规模庞大的上汽集团增速也超过40%。

3、品牌竞争格局

据统计, 2007年我国自主品牌从1998年的2个企业发展到32个企业,在SUV、MPV、轿车等各个领域都取得卓越成就,近几年自主品牌汽车迅速崛起并走向成熟,至2007年底,以奇瑞、华晨、长城等为代表的汽车已占中国乘用车年销量的29.4%,超过日系车27.9%,德系车18%的市场份额,“自主品牌汽车”已经成为和德系、日系并重的汽车体系。

四、2008年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及2010年综合预测

1、2008年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08年,汽车行业景气高峰将继续保持,预测2008年汽车需求为1035万辆,增长17%,其中轿车需求为565万辆,增长19%。2008年,我国汽车产量有望达到1000万辆。其中乘用车产量730万辆。商用车产量270万辆。在乘用车品种中,轿车产量有望达到550万辆。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充分,汽车企业分化日趋严重,继续看好各细分行业中高端市场的领先者。

2008年的汽车行业发展将呈现三大趋势:

(1) 大集团重组和联合的力度继续加大;

(2) 汽车行业将从资本市场得到应有的支持;

(3) 自主研发将继续推进,而且更加扎实。

2、2010年汽车整车行业预测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 888.24万辆和879.15万辆,同比增长22.02%和21.84%,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的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国家信息研究中心汽车研究处发布的最新预测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国内汽车销售量将达到1023万辆。预计2009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达到世界第一,到201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成为世界第一,到2015年中国汽车需求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7、当今汽车行业发展前景如何?

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的趋势 综观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喜忧参半,展望我国汽车工业的未来风险与机遇并存。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去年1至7月,汽车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723.82亿元,同比增长29.44%:产品销售收入3598.88亿元,同比增长31.05%:利润总额221.90亿元,同比增长51.14%。主要经济指标增长都比较大,实现了增产增收。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去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跃升至40个工业行业之首。以汽车制造业为主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已取代电子信息通信业,成为名副其实的领头羊。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潜力也非常之大。据有关部门分析,近几年我国汽车消费市场的消费结构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载货汽车的需求量仍将持续增长,特别是次发达地区,如西部地区对中重型货车、多种专用汽车、矿用车和大中型客车的需求将明显增加。农村汽车市场对轻、微型客货车需求也会有较大增长。随着国家有关鼓励私人购车政策的出台,预计个人购车比例将逐年快速增长。特别是轿车、客车,尤其是微型客车的需求量会有较大增长,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高。为此,国家将积极发展售价八万元左右的经济型轿车,以满足中国家庭的需要。此外,国家还将大力推进发展汽车工业的相关环境:至2005年,中国公路里程将增加至16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5万公里。各地还将加大发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停车场地等交通配套设施。所有这些,都无疑会大大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汽车工业发展形势喜人,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特别是“入世”以后,国门完全打开,我国的轿车产业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汽车企业处于同一个大市场,将不可避免地面临激烈的竞争与挑战。我们现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完整的轿车开发能力和自主的品牌,零部件制造体系相对薄弱,汽车产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仍十分落后,企业规模还难以与国外大公司抗衡。所有这些问题必须认真面对。 打通国际大市场,也给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使我们可以有机会在与强手的合作与竞争中学习他们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经验,不断完善自己。同时也逼迫我们把自己做大做强。为了应对国际汽车市场的激烈竞争,国家将致力于汽车工业的战略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培育出两到三家主业突出,核心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同时,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入世”后对幼稚工业的“保护期”进一步加大力度,开放市场,加强对汽车产业的管理,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抓紧清理减少不合理税费,鼓励百姓的汽车消费。预计6年内我国轿车价格可与国际初步接轨,10年内可完全接轨。只要我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前景还是十分乐观的。 有关人士预测,未来,我国汽车工业将呈现六大发展趋势。 一、国有汽车生产企业将由市场”领导者”转变为市场追随者 二、汽车生产将由大批量方式转变为大众生产方式。 三、汽车企业将由整体性购并转变为局部性购并 四、人力资源将由国内单一配置转为全球流动配置。 五、汽车产品将由价格竞争转变为综合素质的竞争。 六、汽车消费由集团消费转化为个人消费。

8、看来已经“饱”了,为何19年汽车行业会出现整体下滑的趋势?

一、整体销量走势:销量整体呈下降态势

从整体市场销量情况来看,受经济低速的增长、国五与国六标准的切换和消费信心不足的叠加因素影响,4月整体乘用车市场销量处于下降趋势。4月乘用车共销售了157.3万辆,与上个月相比,环比下降22.0%,每个季度的销量压力会落在最后一个月份上,季度交替之间会出现销量下滑。与上年同期对比来看,同比下降17.8%,为近12个月以来下降比例最高。

2018-2019年中国汽车整体销量及同比增长走势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乘用车行业市场调查及发展趋势研究报告》

从累计销量数据来看,2019年1-4月,乘用车累计销量683.1万辆,同比累计下降14.7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相比,降幅明显,降幅比1-3月累计又扩大了1.0个百分点。目前整体下滑走势没有缓解,车企将面临更大的竞争。

业内人士认为2019年车市整体将呈现出前低后高的发展态势。另外,随着国家刺激汽车县乡市场发展,未来中小城市车市会逐渐恢复,有望恢复到正常发展轨道。

2019年1月份车市零售量开始呈现同比正增长状态,这意味着汽车市场的销售情况正在回暖。

而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对外发布的最新一期“汽车经销商库存”调查结果,1月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40,同比下降12%,环比下降19%,库存水平位于警戒线以下;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则显示,1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8.9%,环比下降7.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8.3个百分点,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警戒线之上。至此,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也呈现明显回落趋势。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指出,国内车市的乘用车零售量2018年10月同比下降13%,11月同比下降18%,12月同比下降19%。而今年1月份,同比下降4%,尽管还是负增长,但负增长幅度在收窄,说明市场在出现回暖迹象。

9、汽车美容装潢前景

汽车养护美容行业市场前景
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增长,使得私人拥有轿车已经变成现实。据测算,每1元购车消费将带动0.65元的汽车售后服务。近年来,汽车的消费不断地呈上升趋势,而一般消费者对爱车的维护知识非常有限,意味着专业、规范、优质的汽车售后服务业,在将来的汽车消费市场中发展潜力将十分巨大,这也正是筹建“绿色、环保、快捷、规范化”概念的汽车服务机构目的之所在。

在中国,随着汽车保有量的猛增,市场急需数量多、分布广,零配件质量有保障,技术水平高,诊断准确,设备先进,维修快速的具有专业服务水平的新型养护美容企业,来适应日益发展的汽车后市场。所以汽车养护美容业在中国应运而生,前景非常广阔,必将成为中国汽车后市场的重头戏。 据国家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我国1996年开始汽车总销量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其中轿车的年需求量将跨越100—200万辆台阶。随着工业经济的强劲发展,未来生活工作的节奏将大大加快,汽车将不可避免地成为大众的代步工具,汽车养护美容服务必将成为大众日常的消费内容。

二、汽车养护美容行业市场存在的问题

目前汽车养护美容市场整体而言比较混乱。随着汽车用品市场的国际化,产品或服务价格进一步明朗化。区域之内及区域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价格大战已成为某些地区内汽车养护美容店竞争的唯一手段。据调查显示,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汽车装饰美容店存在的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层次低,信息不灵通,先进的养护美容技术由于各种原因得不到掌握推广。

2、产品结构层次差。由于片面理解消费者,导致进货随意使产品积压。很多店还存着两年前的产品而导致结构不好,不能满足消费者的真正需求。

3、营业水平较差而导致销售产品能力极低。

4、店面综合管理水平差。包括店面形象设计、 客户管理、人力资源、产品供销、售后服务等都缺乏完整有效的管理系统。

以上问题虽然存在,但他们仍能获利,这说明汽车养护美容市场仍然存在较大的利润空间,顾客的消费意识、消费观念仍需进一步提高。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理性的消费将成为未来主流。“四无”店(无专业技术、无专业设备、无专业名牌产品、无服务质量保证)将逐步失去市场。相反,集约经营型汽车服务连锁将以其项目齐全、技术精湛、服务快捷方便、质量稳定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三、汽车养护美容行业的利润分析

据市场调查,在现在汽车美容店遍地开花的背后,却是鲜为人知的高额利润。汽车美容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原料差价及工时费上,一般利润率达到40%,甚至更高。以普通玻璃贴膜为例,一卷15米6600元,一般2米做一辆车,成本核算下来每套950元左右,而报价则高达1480元。按这个价格来算,经营者能拿到相当于原材料40-50%的利润。再有,一套真皮座椅卖到近3000元,但成本只有1000多元;成本还不到100元的布座套,加工后却卖到了700元左右。难怪一位汽车销售商深有感触地说,卖汽车不如卖美容,他的公司每销售一辆汽车,厂家给的利润才2000元,而一辆汽车美容,赚的钱要远远多于卖汽车。

另外,改装音响又成为汽车美容暴利最大的项目。加装单碟CD音响要四五千元到十多万元不等。音响的规格越高档利润空间越大,加上进货渠道的不同,利润可达到50%。绝大多数私家车都会进行二次装修也就是美容,花3000-5000元是平常事,花一万元以上的也不在少数。比如汽车贴膜,即使用国外正品,成本只需88元,但市场的报价却在1000元-2000元不等。 “整车改造的利润还要大,包括更换保险杠、添加尾翼等个性化设置,一辆车装饰费用少说也得几万元。”凡是跟汽车有关的装饰品的价格就跟着涨,比如普通的靠垫一旦加上“车用”两个字,30多元的能卖到70多元。即使是汽车美容最初级的业务——洗车也获利颇丰:洗车价格从5元、10元、15元到25元不等。实际上,洗车的成本只占到其中的20%-30%,利润率非常高。汽车维修美容等售后服务的利润之高、市场之大,已经使其成为“众矢之的”。

A.前期投资

1.前期投资约5-10万元设备投资:柜台、门面装修、电脑及简单家具,一次性投入约2万元。

2.3个月运转费用:一家店新开张,要作好两三个月没有生意的准备,最好事先筹备好3个月的运转费用3万元左右。

3.进货款:新店开张,店里要备好大约价值2万元的汽车装潢材料。当然,如果有供应商愿意让你代销装潢材料,卖出去再结算,那这一笔费用可以省下。

4.手续费:一般来说,注册资金为50万元的企业,代理费用约三四千元。
B.每月支出

1.房租:在较高档的居民小区附近,租一个20-40平方米的门面,加上水电和物业管理费,一般花费在每月2000-5000元。

2.员工工资:开一家汽车装潢小店,至少要聘请一名电工和两名贴膜工。电工月薪在1200-1500元左右,贴膜工大约月薪千元。加上给员工加缴“三金”,每月工资支出约4000元。

3.税收:每月固定税收大约500元。

4.每月交际费用:不算很高,大约1000元就可以了。

C.每月收入

按市场行情,一辆Passat做普通的整车装潢,收费约为3000-5000元,一辆桑车的整车普通装潢,收费在2000-3000元。但做整体装潢的车辆相对较少,而以做局部装潢为多。一家小型门店,运转正常的话,每月营业额可达到4-5万元。

汽车装潢毛利率为40%,每月毛利大约在15000元到20000元之间,再扣除各项支出,便是每月净利润。

需要注意开店的地址:
1.车流量:
车流量影响“含金量”,对于一个汽车美容店来说,店铺周围道路的车流量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2.人居环境:
店铺周围的商业氛围和居住人群的层次,这决定了店铺覆盖范围内的轿车保有量和消费水平。以上两点是汽车美容店选址必要考察的前提。

3.车辆进出的方便性:
店门前要便于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进出,避免有花台、路基、隔离带等障碍设施,便利性是赢得流动性客户的重要前提。

4.店周围可容纳车辆的场地大小:
店铺周围尽量有足够大的空场地,能容纳较多的车辆停放,否则在客流量大的时候形成拥堵会造成生意大量流失,长此以往会使客户失去兴趣从而选择其它更方便的服务店。而且,店铺周围的空场地通常是免费的,这显然可以在付出基本房租成本的前提下得到更多的可利用空间。

5.污水排放:
污水排放系统也是汽车美容店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因为这会影响到是否符合环保要求,否则在日后应对环保检查将是一件很头痛的事情,甚至会影响到店铺能否被允许继续经营下去。

加盟店店铺选址需要注意的6大细节
1、必须靠马路,最好在交叉路口,但不要靠近红绿灯。

2、车速要低于35公里/小时,可以随时停车的地方。

3、店面门前最后没有绿化隔离带,车辆可以方便的进出。

4、门口至少4个以上的停车位,而且没有明显的障碍物,方便汽车挪动。

5、有正常的水电气,可以加装380V的电压,方便排污。

6、停车和冲洗的地面硬度要够大。

一家好店铺的八大标准:
◆ 店面无需选在人流拥挤的市中心,但必须邻街;
◆ 店面最好选在车辆聚集和流动比较大的地方,比如说公路交通枢纽地段和车管所、运管处、汽车经销地、零配件中心、汽车加油站附近;
◆ 靠近车站、停车场、高尚住宅区也是不错的选择;
◆ 店面的的前面应该比较宽阔,门前最好有2个以上的停车位,以方便客户停车;
◆ 店面邻近最好有同行或者与汽车相关行业在营业,以便产生群体效应。
◆ 门前街道非单行车道,车辆可以自由出入;
◆ 光线好,水源充足、排水方便;
要选择有广告空间的店面。能做广告的面越多越好,最好就是在档头的位置,形成立体的广告包装效果。

本文系由 超能手汽车美容培训博客 原创,想看更多文章请上: blog.car5588 com 转载时请保留此版权信息

10、微观经济学:近五年来,我过汽车销售量呈现爆炸式增长。如果你是一名销售人员,如何刺激消费者的汽车需求

一、辩论赛中应该注意的问题1.正方一辩的发言时间控制:正方一辩是整场辩论的第一个发言者,他没有驳斥的对象,要做的只是把事先准备好的稿子认认真真地念好。不过,如果能在念出最后一个字时,恰恰时间结束的铃声响起,可收到先声夺人之效


与汽车车灯销售额也呈现出高速增长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