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销售 > 比亚迪汽车2月销售量

比亚迪汽车2月销售量

发布时间:2020-09-05 03:27:10

1、车市下行压力大,2月份车企销量见底,4月有望反弹

果不其然,在车市严冬和特殊因素的夹击下,2月国内汽车市场出现了销量见底的事情发生。从乘联会最新销量数据来看,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2月我国狭义乘用车市场产销量分别达到21.5万辆、25.2万辆,同比骤减80.6%、78.5%,同处历史低位,足见车市状况不容乐观。

而部分车企陆陆续续公布出来的上个月销量,也让人看到了车企的销量触底。作为在去年市场表现非常抢眼的日系车的代表之一,东风日产在2月份的销量为15111台,同比下滑了80.3%。当然了丰田汽车也好不到哪里去,更不用说马自达和斯巴鲁等小众品牌了。

而另一家日系车企本田,在2月份的销量为11288辆,相比去年75907辆,同比大跌85.1%。其中,广汽本田2月销售7485辆,相比上一年度40508辆,同比下滑81.5%;东风本田2月销售3803辆,比2019年2月35399辆同比下滑89.3%。

再来看看被吉利汽车救活的沃尔沃,2月份,沃尔沃汽车在全球范围内共售出39742台新车,较去年同期下降8%。而备受关注的中国市场只有1205辆,同比暴跌了81.5%。另外,上汽大众2月销售10000辆,同比下滑91%;上汽通用2月销售7612辆,同比下滑92.2%;上汽通用五菱销售11800辆,同比减少88.1%。

自主车企方面,晋升为自主“一哥”的吉利汽车,2月销量为21168辆,较去年同期减少约75%,环比1月减少约81%;而1-2月累计销量达133006辆,同比减少约45%。其中,新能源及电气化销量为6421台;领克品牌的销量2066台。

另外,还有上汽乘用车2月销量7967辆,同比下滑80.1%,上汽大通2月销量2603辆,同比下滑70.1%。江淮汽车1-2月累计实现产量48192辆,同比下降44.21%;累计实现销量49315辆,同比下降42.00%。比亚迪2月份销量为5501辆,同比下滑79.5%;1-2月份累计销量为30674辆,同比下滑56.65%。

从以上部分车企公布出来的2月份销量来看,可以说不但不好甚至是出现了销量触底,因受到疫情特殊因素的影响,不单单是以上这些车企,可以说国内所有的汽车企业都是如此,尤其是对如陆风汽车、海马汽车和猎豹汽车等等还没有缓过劲来的车企,无疑是雪上加霜。

写在最后:伴随着疫情的逐步解除,以及车企的逐步复工复产,3月份之后的汽车市场必将会是一番繁荣景象,如果不出意外或者是没有特殊情况发生,4月底后,汽车市场估计会迎来一次“抢购潮”的小高峰,你说呢?

温馨提示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图片来源网络,归原作者所有。关注车市风云,传递汽车文化,更多精彩内容请查看国内最具影响力的自媒体:车市速递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官宣!2月份轿车销量最新(完整版)排名出炉——1-156名!

导读:近日中汽协公布了2月份轿车销量最新(完整版)排名,根据榜单显示,2月份国内轿车市场受到了疫情的影响还是比较严重的,上榜的轿车只有156款,而且销量也是惨不忍睹,没有车型销量突破7000。具体车型方面,日产轩逸荣登榜首,单月售出6519辆,紧随其后的是大众宝来和特斯拉 Model 3。而国产轿车奇瑞艾瑞泽GX位居第四,吉利帝豪排名第五,大众朗逸仅排第七,另外大众速腾、本田雅阁、丰田卡罗拉、丰田凯美瑞和长安逸动等也都是排名前十五位。下面根据榜单来看下轿车的具体销量表现,中汽协:2月份轿车销量最新(完整版)排名——1-156名!

一、中汽协:2月份国内轿车销量最新(完整版)排名——1-10

首先,让我们来看下2月份国内轿车销量排名1-10,它们分别是日产轩逸、大众宝来、特斯拉 Model 3、奇瑞艾瑞泽GX、吉利帝豪、奔驰E级、大众朗逸、奥迪A6L、大众速腾和本田雅阁。合资车的表现比较好,日产轩逸荣登榜首,但销量也是比较可怜,而大众宝来排名第二,销量只有4000多台,大众朗逸仅仅排名第七,大众速腾和本田雅阁排名前十,但销量也都只有2000多台。而国产轿车的表现也是不错的,奇瑞艾瑞泽GX、吉利帝豪全部排名前十。而最令人意外的是特斯拉 Model 3,首次登榜就是排名第三。

二、中汽协:2月份国内轿车销量最新(完整版)排名——11-100

其次,让我们来看下2月份国内轿车销量排名11-100,数据显示,销量破两千的合资轿车只有丰田卡罗拉、丰田凯美瑞和奔驰C级,而宝马5系、雪佛兰赛欧、奥迪A4L、宝马3系、本田凌派和起亚焕驰等车型销量破千。国产轿车销量破千的有长安逸动、吉利缤瑞、比亚迪秦EV、领克03、吉利远景和江淮嘉悦A5。令人比较意外的是,丰田卡罗拉仅仅排名第11位,月销量只有2414辆。

三、中汽协:2月份国内轿车销量最新(完整版)排名——101-156

最后,让我们来看下2月份国内轿车销量排名101-156,数据显示,100名以后的轿车车型,月销量都不足100台,其中丰田皇冠仅排名第101位,现代名图排名第115位,雪铁龙C6第121位,起亚K5第132位。而排名垫底的是名爵 GT,它的销量是-7,也是令人非常诧异。

小结:不少人会发现,中汽协发布的销量排名和月初看到的排名变化比较大,这也是比较正常的,中汽协统计的是轿车的零售量,而其它机构统计的是厂家对外批发量,所以总体来说还是中汽协更准确一些。那么对于2月份轿车销量最新(完整版)排名,大家怎么看?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乘联会称二月份汽车销量同比下降八成

中国汽车销量出现了近20年以来最大幅度的单月降幅。

乘联会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量初步判断为去年同期的20%,同比下滑达到80%。同时,乘联会也表示,2月份的降幅预计是2020年最大幅度的下滑。

“过去是同比下滑20%,现在是同比达到20%,体现市场严重异常。”乘联会表示。 

此外,乘联会预估2020年1-2月累计销量同比下降幅度达到41%,这也是近20年来最大跌幅。乘联会指出,这一下滑幅度是受“春节提前因素的正常影响和受到疫情冲击影响的综合体现。” 

外资巨头大幅下滑 

丰田汽车是第一家公布在华销量的跨国汽车制造商,数据显示,二月份丰田汽车销售了2.38万辆丰田和雷克萨斯汽车,同比下滑70%。 

韩国现代发布的数据显示,二月份现代、起亚两家车企在中国市场的批发销量分别为2000辆及1000辆左右,相比去年同期,下滑幅度分别高达94.7%及95.5%。 

沃尔沃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其二月份在华销量仅有1205辆,较去年同期降低81.5%,这也导致其在全球市场同期下滑8%。 

此外,宝马和奔驰表示,预计在华销量将大幅下滑,并正在制定恢复销售的计划。通用汽车中国总裁钱惠康表示,整个行业在第一季度将面临“严峻挑战”,预计第二季度情况将有所缓解。 

自主品牌形势严峻 

同外资品牌一样,自主品牌的销售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海马汽车发布的2月份产销快报显示,其二月份乘用车产量为0辆,销量为134辆,相比去年下滑92.88%。值得留意的是,作为小鹏汽车的代工厂,海马汽车产量为0意味着,过去一个月它也未帮小鹏汽车生产。 

自主品牌中的“实力派”正在用“两条腿”走路,寻找出口商机。奇瑞汽车公布的2月份销量数据显示,奇瑞集团2月份汽车出口量达到8419辆,同比增长39.9%。其中,以瑞虎7、瑞虎5x、瑞虎8、艾瑞泽GX为代表的产品,2月份海外销量达7967辆,同比增长156.8%。奇瑞2020年1-2月的累计出口量为17376辆。据奇瑞介绍,集团自2月10日起逐步复工,其中海外CKD散件是最早复工的生产单元之一。 

相比之下,奇瑞汽车2月份国内销量只有7099辆,不及海外销量,同比下滑80%。 

复苏在即? 

关于二月份汽车销量为何大幅下滑,乘联会认为原因在于“前三周仍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修整期”。同时乘联会还指出,在批售数据方面,“前三周的日均批发量都处于很低的水平”;并表示“目前数据还不全,初步看2月厂家销量将大幅低于预期,同比下降幅度估计在86%左右。” 

针对批发销量表现,乘联会指出汽车产业链长,全面恢复生产的条件比较困难;且2月份的特殊因素,导致进货也可能因运输受阻而成为经销商的“长期在途库存”,经销商因资金紧张少进货也是合理选择。

不过从2月第四周开始,情况正在逐渐走向乐观。“从第四周开始,经销商复工率大增,新车上市活动逐步启动,消费者的购车活动也在加快恢复。”乘联会称。 

同时,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调研显示,截止到3月3日,16家重点整车集团主要生产基地开工率已达84.1%,员工复岗率达到66.5%。汽车制造商的复工生产,一定程度上可以从新车供应方面缓解销售压力。 

此外,该调研数据显示,8000多家汽车经销商的综合复工率已经达到37.3%,门店复工率则达到了74.7%。《汽车通讯社》在采访上海奥迪和宝马4S店的销售时得知,他们已经于上周(2月第四周)复工。 

在生产和销售逐步恢复的同时,各地政府也在推出相关政策鼓励“国六”车型和新能源车型的销售,这对销量恢复将起到一定刺激作用。 

汽车产业在疫情期“停工、停产”的”冰封“状态已经逐步结束,尽管恢复缓慢,但趋势向好。至于三月份的表现预测,乘联会此前曾发文表示,整体车市同比下降幅度在36%左右。

——END——

《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对不遵守本声明、恶意使用、不当转载引用《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2月销量榜出炉,多款车型销量下滑,近期买车有折扣?

近日,乘联会公布了2020年2月份全国乘用车销量数据,在如今大多数人已经回归正常工作节奏之后,我们自然而然会回首那个不平凡的2月。在疫情的影响之下,2月份的产销量指定是会下滑,但究竟会下滑多少呢,如今答案终于揭晓了。

相比于2019年2月,今年2月的产量下滑了80.6%,只生产21.5万台。而1-2月累计生产160.7万台,也同比下降47.8%。而产量的大幅下滑也不难理解,首先是1月份产量的下滑只是受到春节的影响,工作日缩短所导致的。

而2月份产量下滑的原因也显而易见,一方面是受到复工推迟的影响,按照规定,2020年春节假期至2月2日。并且根据各地地方政策不同,复工日期很多都会继续往后延期,这也导致了产量的下滑。

除了这部分不可控的客观原因外,还有一部分主观原因。由于车企所能预见地疫情期间销量下滑,因此在库存指数正常的情况下,也有意识地控制产能,避免造成经销商库存压力过大。

此外,作为疫情中心地带的湖北也是汽车生产大省。2019年湖北省汽车产量224.75万辆,约占国内汽车总产量的比重9%。包括东风雷诺、东风本田、东风日产、上汽通用、神龙汽车都在湖北有建厂,这也是产量下滑的一大原因。

当然,产量的下滑还是有一部分正能量的因素在其中,比如为了支援紧缺的防疫物资,上汽通用五菱、比亚迪、广汽等企业就将一部分生产力转移,继而生产口罩、消毒液等医疗物资。

相比于造了多少车,我们更关心的是2月份究竟卖了多少车。从数据上看,今年2月份全国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25.23万辆,相比去年同期的117.44万辆,同比下滑78.5%。而相比于今年1月份的172.03万辆,更是环比下滑了85.3%。

只下滑了78.5%,在很多人看来好像是比较乐观的数字,但不要忘了,这里同比比较的是去年2月的数据。而去年2月正是春节假期,本来销量就受春节影响偏低,这也显得今年2月销量下滑幅度不算大。

而销量下滑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得益于对新冠肺炎的宣传,很多人除了日常买菜以外,都选择在家老老实实呆着,更不用提到4S店这类公共场所去了。而4S店大多响应了政府号召,延长春节假期,并且推迟复工日期。

因此在上半月4S店未开门之际,很多经销商都开展了线上看车服务,或是通过电话、网络笼络客户,因此成交量寥寥无几。此外,车辆上牌手续暂停,也让很多购车者延迟了汽车交付日期。

虽然销量的下滑在所难免,但具体到各车企来看,2月卖得最好的品牌还是引起了很多人好奇。从车企的排名来看,总体排名变化并不大,一汽-大众、上汽大众还是毫无意外地分获前两名。

从排名上看,两家大众车企的排名依旧强势,与第三名的吉利汽车有着不小的差距。但从具体销量上来看,一汽-大众3.01万辆的销量,相较于去年同期11.47万辆的销量而言差距肉眼可见。而上汽大众2月的销量,甚至还不如去年2月朗逸的单车销量。

除了大众以外,自主品牌同样备受期待,前十车型中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相继上榜。只不过从具体销量而言,自主品牌所受到的冲击同样明显,销量数字均不太好看。

从具体车型销量看,此前单月能轻松3万+的轿车如今纷纷折腰,跌幅几乎都在50%以上,销量最好的朗逸销量也不过才8263辆。不过有意思的是,刚刚国产的Model 3由于供不应求的预定,因此销量上甚至排进了前五。

而SUV方面表现更为惨淡,从总体跌幅上看,同比下降79.3%,比起轿车而言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销量最高的哈弗H6只售出了4033辆,而想跻身进前10名,销量也仅需达到1998辆。

其实早在2月份,乘联会就公布了二月上旬的销量数据,其中2月1-16日的总销量为3.6万辆,同比大跌92%,跌幅也创历史最高纪录。而截至到2月29日却达到了25.2万台销量,可想而知,在2月下半月汽车销量已经有了明显的复苏。

此外,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所发布的数据,截至3月2日,经销商综合复工效率为36.61%。其中,经销商门店复工率71%,销售效率24.9%,售后效率31.1%。也就是说,作为汽车销售、售后的基础盘,如今4S店已经逐渐恢复正常。

从截止到3月9日的情况来看,如今全国确诊病例已经降到了19例,疫情的影响也开始慢慢消退。因此,此前有购车需求的人也会集中在3、4月份释放消费欲望,因此相比于2月份的销量而言,环比之下肯定会有不小的增长,只不过依旧无法达到去年同期水准。

真正能把压抑的销量解除封印,还是要等到疫情全面结束。人们不用再担心无法复工承担车贷压力,同时对消费更有信心,放心将手中现金消费出去之时。而根据专家的判断来看,至少得到5月后才能恢复正常。

根据乘联会的预计,目前预计2020年零售预测为同比下滑8%,较19年末预期的“2020年增长1%”,下调了9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即使5月后销量能全面恢复,2020年的汽车总销量还是会出现非常大的下滑态势。

光是看数据,更多只是在看热闹,和很多人的自身利益并没太大关联。但要说到购车优惠,可能很多人就来精神了,毕竟在潜意识里销量差=降价=抄底,而今年买车会不会更便宜了呢?

首先我们从供求关系来看,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3月10日公布的数据,2月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4.8,同比上升6倍,环比上升8倍,库存水平位于警戒线以上。

虽然销量的巨幅下滑,让车企即使有意识地缩减产量,但消费者依旧无法消化完这部分产量。而由于2月下半旬各经销商逐渐复工,而车企也在向经销商逐渐铺货,因此造成了经销商库存暴涨,短期库存压力大。

这种情况其实也是车企对于三月份销售前景的乐观态度,在很多车企看来,2月份的低迷只是暂时的,毕竟被疫情积压的购车欲望终究会宣泄。因此,2月库存系数的成倍增长,其实也是为3月份的报复性消费做铺垫。

而在囤够了新车的前提下,车企们也推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比如哈弗汽车推出6亿补贴;五菱汽车推出了10亿补贴;欧尚汽车推出7亿补贴;奇瑞汽车5亿补贴;传祺汽车8亿补贴等。

除了自主品牌大额补贴之外,合资品牌也推出了补贴计划,比如广汽本田推出购车置换补贴;上汽大众推出三重礼包;福特汽车推出3大礼遇。但与自主品牌现金优惠的大手笔现金补贴相比,合资品牌的补贴大多是置换、保养、金融等补贴方式,对比之下相形见绌。

与各家车企相差甚远的补贴不同,地方补贴也是一大值得关注的地方。比如广州市3月3日也推出提振车辆消费措施,对购买新能源车的个人给予最高1万元的补贴;凡是购买“国六”标准新车的,每辆给予3000元的补助。

而最早出台促进汽车消费政策的广东佛山市,也给予每辆2000元新车补助,以及3000元换车补助,也就是说卖了旧车或者报废旧车后买新车,可以拿到新车补贴+置换补贴共5000元。

相比于国五国六时期沸沸腾腾的降价潮,今年汽车降价的幅度更多不是由经销商主导,而是改为车企、地方政府所主导。而工商联汽车商会秘书长曹鹤也曾表示,“疫情过后,国内肯定会出台一系列的鼓励汽车消费、使用的政策”。

因此我们预测,今年上半年买车的前提下,自主品牌的优惠幅度要大于合资品牌。而根据地方政策的不同,未来消费潜力更大、地方财政更雄厚的一二线城市,补贴力度也会更大。总体而言,上半年买车是会更便宜一些。

作为一个多事之春,2月汽车销量的下滑其实也在很多人预料之内,但这并非常态。无论是销量的复苏,还是经销商的库存系数都能看出,对于2月份过后的时间里,大多数人对于国内车市还是充满信心的。当然,我们更希望在销量复苏的同时,也能买到更便宜的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比亚迪2月销量暴跌近80%!新能源板块成为重灾区

比亚迪公布了最新销量数据,2月份共销售整车5,501辆,同比下降79.5%,其中新能源车型销量为2,803辆,同比下降80.57%。1-2月累计销量30,674辆,同比下降56.65%,新能源车型累计销量9,936辆,同比下降76.95%。具体细分板块,插电混合动力车型下滑较为严重,同比大跌96.59%。(销量数据包含商用车,1-2月销量仅为177辆)

受疫情影响,2月份各大汽车厂商其实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比亚迪基本处于市场的平均水平。但从1-2月整体情况来看,相比吉利、长城、长安、上汽乘用车等其他主流中国车企,比亚迪的下滑幅度还是有些大,同比下降56.65%。

从具体板块来说,比亚迪整体销量的下滑与其颇为倚仗的新能源乘用车业务走低有很大关系。纯电动、插电混合车型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分别达68.25%、88.32%。反观燃油车部分,1-2月整体销量达20,738辆,同比下降25.01%。此前,比亚迪在新能源板块的优势一直可以弥补其在燃油车领域的劣势,但就目前状况而言,新能源板块俨然成为其最大的短板。

具体车型来看,像宋Pro、宋MAX、唐 DM等曾经热销的产品今年表现都不是太理想。例如宋系列产品,在宋Pro的助力下,宋系列SUV去年月销量一度突破2万辆,挺进乘联会SUV榜单前五,但今年1-2月已经跌出榜单前15以外。另外宋MAX市场表现曾一度超越别克GL8,月均销量超1万辆,最高达1.5万辆。到2019年月均销量下降至6000辆左右,到今年1月只有1千多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自主品牌2月份市占率提高2.7%,吉利、比亚迪等车企积极应对疫情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最新销量数据,显示2月国内乘用车销量为22.4万辆,同比下降81.7%;1-2月累计销量为183.1万辆,同比下降43.6%;其中,中国品牌乘用车2月销量为11.8万辆,同比下降77.6%;1-2月累计销量为72.1万辆,同比下降47.0%。

这一销售情况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在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下,全国各地生产厂家、经销商从春节假期开始就无法正常运转;相关分析机构透露,大部分经销商在2月份大约有三周的销量基本为零。

即使如此,还是有一些自主品牌表现突出,其中就包括“跻身”前三甲的吉利汽车、重返“Top10”的奇瑞汽车以及回归榜单前15名的广汽传祺。在日系品牌受挫严重的情况下,自主品牌的市占率从1月的35.5%升至2月的38.2%,1-2月累计市占率为35.8%。

吉利汽车再次进入前三甲

吉利汽车不仅再次赶超上汽通用,其市场份额也从1月的6.4%上升至2月的7.4%,这主要是因为帝豪、博越与嘉际这三款主力车型在各自细分市场不断发力。

据了解,吉利汽车推出以“N95型口罩”为过滤标准的车载空调滤芯(嘉际率先搭载)带来的宣传作用效果显著,第一批已有超过28.6万名车主(含吉利、领克、几何)预约了免费预约更换空调滤芯活动。

吉利汽车相关负责人告诉《汽车通讯社》,从2月初(在许多地区专营店开业之前)开始,他们就通过各大区域营销分公司推出了有区域特色的支持政策(松绑销售指标、贴息支持、取消相关考核等),同时协助经销商开展“送车上门”“线上业务办理”“无人机交车”等无接触式购车服务,以保持渠道动力,稳定市场占有率。

自主品牌积极应对疫情

懂得抢抓“健康汽车”机会的并不只有吉利。比亚迪的高效过滤器经中汽研华诚认证(天津)有限公司检测、首批通过汽车空调滤清器过滤最高等级——“CN95”认证,并在唐系列、e5、e6出租车等车型上陆续搭载/升级之后,还计划推出车内体温监测系统等。

广汽新能源也已开发出了“埃安过滤杀毒一体式”防病毒级健康座舱(包括车内空气滤净、降噪、防辐射、疲劳监测等功能);另辟蹊径的长安汽车基于本已热销的长安CS75 PLUS车体,打造成搭载军工级AI智能热成像测温系统的热成像防疫车。

吉利、比亚迪等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推出具备相应功能的产品,既说明这些企业关注市场,也说明他们具备快速研发的实力,由此带来的销量同样意义重大。

毫无疑问,疫情的影响让本就处于寒冬的车市变得“雪上加霜”,万幸的是,各地都在陆续出台刺激政策,车企也在不断加大营销力度,相信汽车市场会逐渐恢复正常。

奇瑞汽车降幅最低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奇瑞汽车今年2月销量较去年同期也减少了一半以上,但59.9%的降幅却是Top15车企中最少的。

在奇瑞销量的背后,奇瑞旗下捷途X70与瑞虎8力压RAV4等日系车型,双双登上SUV销量Top10榜单。

其实,捷途品牌在1月份就赢得了开门红,累计销量达11,870辆,相比去年同期增长高达18%。就在3月初,奇瑞汽车刚刚举行了第二十万辆捷途汽车(新推出的X70 Coupe)下线仪式。

捷途虽然将市场锁定在7万-10万元这一入门级别SUV的区间,但产品力没有因为定位下沉而下降,真正做到了“以大打小”,这才能在极短时间内(18个月)形成了物超所值、皮实耐用的产品口碑。即使是在当下这个特殊时期,捷途系列产品也能赢得三四五线市场消费者青睐。

另一匹让人感到意外的“黑马”就是观致汽车。在一些品牌的经销商因顶不住疫情压力选择退网的时候,观致汽车不仅选择在十座城市“联动开业”,还推出了一系列的优惠活动。

——END——

《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对不遵守本声明、恶意使用、不当转载引用《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比亚迪汽车最近几年的销量

BYD05年到09年销售情况如下: 2005年4万辆。 2006年6万辆。 2007年10万辆。 2008年20万辆。 2009年至今已经超过40万辆。

8、2月乘用车零售量出现20年来最大降幅,初步判断跌八成

在疫情影响下,汽车市场大幅缩水。

乘联会今日发布的报告显示,2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量初步判断是去年同期的20%,同比下滑达到80%,这是20年来车市最大幅度的下滑,体现了市场的严重异常。目前,估计2020年1~2月累计同比下降幅度达到41%。

对于前两月销量大幅下滑,乘联会方面认为,其是春节提早因素的正常影响和受到疫情冲击影响的综合体现。尤其是2月份,受疫情影响,客流量骤降,车企生产节奏被打乱,经销商也无法正常经营。

不过,从2月整体零售状况来看,消费者购车活动也开始在月末逐步恢复。2月第一周(1~9日)的乘用车市场零售处于冰封状态,第一周日均零售811台/日,同比增速下降96%。第二周的零售达到日均4100台,同比增速下降89%,2月的1~2周的零售同比下滑92%,零售市场的回暖较慢。第三周的零售达到日均5411台,同比增速下降83%,第三周环比第二周的零售增长32%,市场回暖幅度不算太快。2月第四周的零售达到日均1.6万台,同比增速下降63%,这其中也有月末最后一周开店后的积累订单的上传。

乘联会方面认为,只有特别急迫的购车需求才在疫情期间购车,加之各地经销商的开业数量前三周缓慢回升,经销店客流很少,因此1~3周仍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修整期。第四周经销商复工率大增,新车上市逐步启动,消费者购车活动也加速恢复。

而从批发量上来看,2月的前三周的日均批发也处于很低的水平,目前看,2月的批发也就靠最后一周的生产和物流恢复后的批发增量。部分厂家在2月初有一些出货,主要是原有库存的消化,并非体系性恢复。乘联会方面指出,目前数据还不全,初步看2月的厂家销量将大幅低于预期,同比下降幅度估计在86%左右。1~2月的累计销量估计下降在43%左右,较原来的1-2月预期下降10多个点的水平。

对于批发量较低的原因,一方面汽车产业链较长,受零部件供应以及生产物流的跟进速度偏慢等影响,汽车企业复工复产较为难,因此产量较少;另一方面,当前需求疲软,经销商资金紧张,少进车也是合理的选择。此外,进货也可能面临运输受阻,因而成为经销商的长期在途库存。

尽管批发量处于很低的水平,但经销商库存指数却创造了历史新高。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一期“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显示,2020年2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81.2%,环比上升29.5%,同比上升27.7%,库存预警指数位于警戒线之上,库存预警指数也创造了统计以来的历史新高。

该调查显示,2月下旬部分刚需客户开始进店,多以中低价格品牌为主,这部分客户应该是有较为迫切的用车需求。2月份,经销商线下集客情况处于历史新低,线上营销比较热闹,但是实际上成交量下降。

“大家此时不会批量进车,只是因为经销商压力比较大,整个2月几乎没有销量,所以库存系数也可能出现前所未有的高点。当前全行业经销商库存水平在300万辆左右,3月中旬才考虑补库存,现在最重要的是将库存转化为现金,维持现金流。”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表示,2月下旬,汽车销售量有所复苏,现在全国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生产生活秩序恢复还需要一定时间,3月底大部分人员将复工。

国都证券发布的研报称,目前来看随着疫情形势好转、复工逐步展开,销售进入明显的环比改善期,三月销售或同比降幅 40-50%左右,4 月份有望恢复正常。

“疫情短期内影响较大,全年市场不容不乐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疫情将对汽车行业一季度的运行情况影响巨大,行业产销量将会出现较大幅度下降,疫情结束后,抑制消费需求会在短期内得到释放,汽车市场将会迎来一波短暂的消费高峰,全年将呈现前低后高的走势,但全年汽车市场发展形势仍不容乐观。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2月零售销量跌幅创近20年新高,多个车企表现萎靡

时间接近3月中旬,各家车企的2月销量也逐渐公布,但比车企公布的数据更快的,是乘联会的零售报告,据报告显示,其结合2月份前四周的销量情况,初步判断全国乘用车市场2月份的零售规模出现了同比80%的下降幅度。可见,受春节假期和疫情的影响,继1月份销量同比下跌21.5%之后,2月份的零售销量跌幅更是创下了近20年来的新低。

在整体市场下跌的前提下,不断有车企公布了自己的销量成绩。但在雪崩面前,没有一家车企得以幸免,月售过万辆已然堪称赢家。但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尽管国内市场不景气,部分企业却也另辟蹊径,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车企的动向都有哪些亮点吧。

吉利汽车:销量破2万,疫情之下仍跑赢大盘

根据吉利官方公布,其2月份销量共计21168辆,虽然销量同比下滑达75%,环比1月减少81%,但环视整个汽车市场,吉利汽车的销量依旧可称为“跑赢大盘”。据乘联会公布的最新销量数据来看,2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产销量分别是21.5万辆和25.2万辆,在这种前提下,唯独吉利一家销量突破2万辆,也算是出类拔萃了。

具体到车型来看,吉利汽车全系车型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销量主要来源于SUV产品,共销售11934辆。但反观吉利的轿车销量占比,已经从1月的37%提升至39.3%,大有迎头赶上的势头。以外,吉利新能源及电气化共销售6421辆;对外出口4847辆,同比下滑59%。领克方面,其2月销量为2066辆,至此领克品牌累计销量约达30万辆。

上汽集团:国内销量萎靡,转战出口大胜

上汽集团的2月销量为4.73万辆,乍一看比吉利成绩强很多,但其实这当中是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等多个品牌共同发力的结果。其中,上汽大众贡献销量1万辆,上汽通用贡献销量7612辆,上汽乘用车贡献销量7967辆,上汽通用五菱贡献销量1.18万辆,上汽大通贡献销量2603辆。

就单一品牌而言,上汽集团旗下各品牌的销量萎靡,销量同比、环比均大幅度下跌。但是据资料显示,上汽集团2月份的整车出口和海外零售量突破了2万辆,同比增长约20%。其中,上汽名爵的海外累计销量超过2.5万辆,同比增长150%,实在惊人。

马自达:单一车型销量不过千,将个性进行到底

3月6日,马自达(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发布了2020年1-2月马自达品牌在中国的零售成绩,可以看到,马自达2月份的销量成绩着实有些不堪,单一车型最高销量只有959辆。其中,一汽马自达销量为1253辆,长安马自达销量为1177辆,两者相加总销量为2430辆。

然而,在销量疯狂下跌面前,马自达依旧坚持自我,坚持为消费者提供超越用户期待的产品和服务,继续原有的产品营销方式,旨在与广大用户建立起紧密情感纽带关系。毫无疑问,价值营销放在马自达身上是成功的,它的确让马自达的用户有着更高的忠诚与信仰,但在当下,马自达确实要加快新技术的引进与新车型的更新了。

日产:2月销量15111辆,未来或将大幅削减成本

日产汽车称,由于轩逸、奇骏和逍客等车型的需求持续下降,其2月份在中国市场上仅售出15111辆汽车。其实单纯就中国市场而言,日产的销量并不算差。但是放眼全球市场,日产汽车并非只有中国市场的销量在下跌,其在美国和日本同样面临销量下跌的困窘,所以日产此前一直押注中国市场的汽车市场增长。

然而受新冠病毒的影响,让日产过去的努力应对在这段时间面临了极大的挑战,且在未来这个挑战还会越来越难。据悉,日产官方的恢复计划中要实现更大的成本削减,并有可能在5月份推出该计划。我们都知道,要想利润增加,无非开源或节流,然而受限全球市场供需关系的压力,找不到“开源路径”的日产只能在节流上“一节再节”了。

北汽新能源:2月仅售千辆,一哥地位恐不保

北汽新能源是国内纯电动汽车市场蝉联7年的销冠。但是在2月份,北汽新能源销量只得1002辆,同比下降65%。1-2月,北汽新能源累计销量3008辆,同比下降59.24%。从数据上看,北汽新能源的销量下滑极快,而反观它的竞争对手比亚迪,仅2月份的纯电动车型销量就达到了2533辆,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到了2803,几乎比得上北汽新能源今年1-2月的销量总和了。

北汽新能源的销量下跌,固然有新冠病毒这类外界不可抗力的因素,但一个巴掌拍不响,其自身的原因同样不可忽视。从2019年开始,小型车在市场中的份额就不断缩水,而北汽新能源也更加积极地推进品牌下的中高端车型。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起步较慢的北汽新能源稍稍有些脱节,以至于如今被进一步放大,销量不复从前。

受疫情影响,整个车市明显萎靡,各个车企在疫情下也纷纷展开应对。但其实在车企背后,更是处处存在着供应商的身影;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疫情被逐步控制,车企的全面复工在望。但是在市场需求极速下降的同时,为何汽车市场还时有汽车供应不足的情况出现呢?可见,在这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考验的并不只是主机厂,而是整个供应链的上下游,在雪崩之下,无人可幸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比亚迪汽车2月销售量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