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锂电池能量密度?
一般是用每公斤或每升锂电池所具有的电容量,来比较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大小的。
例如我国锂电池能量密度大约在120-180WH/KG之间。
2、影响纯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因素有哪些?
1. 电动汽车的行驶环境
相同的电动车在不同环境下行驶,将会达到不同的最大里程数。首先气温就对当前电动车广泛使用的锂电池影响很大,锂电池的能量应用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化学反应释放电离子,从而达到充放电。由于锂元素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因此在低温和高温状态下(冬天/夏天),反应强度不同,放电密度不同,电池的使用时间不同,而造成汽车的行驶里程不同。
其次,同传统汽车一样,风向、风力、道路条件及城市交通状况也是影响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因素(城市交通状况方面,目前轻型混合动力驱动系统在提高电池寿命和环保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 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
在理论力学中,物体滚动时受到的阻碍作用被称为滚动阻力。滚动阻力通常是由重力引起的,它是一种力矩作用。也就是说,如果汽车越重,运动时所承受的滚动阻力也就越大。因此,减少滚动系数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
电动汽车能否真正上路,最关键的因素就是续驶里程的提高。目前,各大汽车厂商在汽车动力方面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电池这一环节。不可否认,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源,理应摆在最重要的位置。然而,要大力提高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不仅仅是要装配大功率的电池组,同时还有很多细节需要用当前的技术去克服。
空气阻力,顾名思义,是汽车在行驶中与空气产生摩擦而产生的阻力。由于电动汽车的外形设计与电池、电机的位置有关,因此,相比传统汽车,电动汽车的外形设计弹性较大。通过更合理摆放汽车内部组成零件,可得到更合理的外观设计,以此来减少空气阻力系数,续驶里程可有相应提高
3、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是什么意思
电池能量密度是指电池的平均单位体积或质量所释放出的电能。一般在相同体积下,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是镍镉电池的2.5倍,是镍氢电池的1.8倍,因此在电池容量相等的情况下,锂离子电池就会比镍镉、镍氢电池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电池能量密度=电池容量×放电平台/电池厚度/电池宽度/电池长度。
能量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单位:焦耳/立方米,千焦/立方米,兆焦/立方米,量纲M(L^-1)(T^-2)。用来衡量电池最合适,比较单位体积的电池所储存的电量。气体燃烧热(以体积衡量的)实质上就是能量密度。
4、关于电动车速度和续航里程的关系,请指教
以车辆的速度来看,急加速或者是高速行驶的时候,会使得车辆的续航里程减少的比较多,高速度意味着电机在高速的转动,会消耗多的电量这便会导致电池出现衰减的现象从而直接影响到续航里程。
从内在因素上面来看,有电池的材料,电池的能量密度等问题都是会影响到车辆的续航里程,以能量密度为例,能力密度这是决定电动汽车续航里程的最关键因素。
就像燃油车的油箱容量决定了燃油车的续航里程一样,电动汽车的电池容量的多少直接决定续航里程的远近。装载的能量越多,跑得越远。
(4)电动汽车能量密度与什么有关扩展资料
影响电动车的续航的因素
1、电池能量密度和材质
目前主要是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两种材质电池,电池能量密度决定了电池的带电量。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好,但是强烈碰撞下容易爆炸。随着发展,三元锂电池性能提升很快,续航里程提升值得期待。
2、车重
同样的电池,重量越大,负重越大,车辆续航就越短。基于目前技术能量密度有限,很多企业就从车身重量上做文章,比如全碳纤维车身和全铝车身。
3、风阻
风阻在燃油车上影响的是油耗,在电动车上就直接影响续航。风阻越大,续航里程就越短。一般地,轿车的风阻小于SUV的风阻。
4、气温
使用过电动车的就会发现,电动车冬天的续航明显低于夏天,这就是气温对电池性能产生了影响。随着技术的发展,电池组温度调节系统,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5、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是什么意思?
质量能量密度 (MJ/kg):0.46-0.72;容积能量密度 (MJ/L):0.83-0.9。
电池的平均单位体积或质量所释放出的电能。一般在相同体积下,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是镍镉电池的2.5倍,是镍氢电池的1.8倍,因此在电池容量相等的情况下,锂离子电池就会比镍镉、镍氢电池的体积更小,重量更轻。
电池能量密度=电池容量×放电平台/电池厚度/电池宽度/电池长度。
现常规锂离子电池的放电倍率还是介于0.2C~0.5C,而一般电池在这个倍率期间的放电容量差值不超过1%。但对于高倍率放电而言,其容量与低倍率差别明显。因此对于有特殊放电倍率的电池而言,需留意其放电倍率再计算相对应的能量密度。
(5)电动汽车能量密度与什么有关扩展资料
手机基本上都是使用锂离子电池。正确地使用锂离子电池对延长电池寿命是十分重要的。它根据不同的电子产品的要求可以做成扁平长方形、圆柱形、长方形及扣式,并且有由几个电池串联并联在一起组成的电池组。
锂离子电池的额定电压,因为材料的变化,一般为3.7V,磷酸铁锂(以下称磷铁)正极的则为3.2V。充满电时的终止充电电压一般是4.2V,磷铁3.65V。
锂离子电池的终止放电电压为2.75V~3.0V(电池厂给出工作电压范围或给出终止放电电压,各参数略有不同,一般为3.0V,磷铁为2.5V)。低于2.5V(磷铁2.0V)继续放电称为过放,过放对电池会有损害。
6、电池能量密度对电动汽车有什么影响
同等 情况下电池密度大意味着充电多,同等情况下就意味着的车辆续航里程大。
7、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跟哪些因素有关
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主要和电瓶的电量还有车身的自重有关系了,参考一下
8、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与哪些因素相关?
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那些因素限制了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与那些因素有关那,当今社会电动汽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高峰期,人们也开始担心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到底怎们样,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与哪些因素相关,还有那些因素限制了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那,下面就是小编分析的原因与结果,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自从电动汽车进入消费者的生活后,有个名词也随之出现,那就是“里程焦虑”。想必凡是电动汽车的车主,亦或是体验过电动汽车的朋友,开车时一定会对剩余电量(可继续行驶里程数)特别在意。当电量不到一半或者所剩不多时,有些车主会舍不得踩油门,舍不得开空调,这种行为就是里程焦虑。现如今所有的电动汽车企都没有彻底解决里程焦虑这个问题,即使是目前最出色的特斯拉,也无法让人安心地随意跑长途。
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与哪些因素相关:电池
为了增加续航里程,最简单最粗暴的做法就是放更多的电池。特斯拉第一台家用车Model S就把轴距做到了2960mm,宽度做到了1964mm(D级车尺寸)一部分原因可以把它简单得理解为了“塞进”更多电池。如果尺寸做到再做大些,超越了D级车尺寸,那目标的消费人群会急剧变少,也超出了人们传统的审美范畴了。
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与哪些因素相关:电机
电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代替了汽油的发动机。所以电动机的数量(是单电机还是双电机)和功率,就决定了这台车有多“猛”。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希望自己或者另一半又猛又持久,电动车厂家也是这么想的。当只有设计出来的车子又猛又持久的时候,才可以做到“他(消费者)好,我(大家)也好”。但事与愿违。这就像百米赛跑和饭后散步,你全力冲刺可以勉勉强强跑个100米,而我和女朋友手拉手看星星,看月亮,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能走个一万步,还可以助我在微信运动排名榜上露个脸,何乐而不为呢?所以那些又猛又持久的故事,还是留在小电影里吧。那厂家是如何在“猛”和“持久”之间抉择的呢?举个栗子,如果一个厂家有两款电机可供选择,功率分别是150kw,300kw。1、如果选择单电机150kw。那就好比饭后闲逛,NEDC下可以达到500km续航,但是百公里加速要15秒开外。2、如果选择前后双300kw电机。那百公里加速就猛得飞起,可以进入3秒俱乐部,但是NEDC下的续航可能只有450km。
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与哪些因素相关:电控
4
在电池与电机之间还有三电之一的电控,电控的效率也会极其影响到续航里程,但由于与电机电池的关系太密切,就不单独拿出来说了。简单说句,就是同样240kw的单电机,可以做到百公里加速7秒,也可以做到百公里加速15秒开外,只要不超过其理论极限值,这些参数都可以通过电控逻辑来控制。可以看到,之前国内甚至是国外传统车企研发的电动车,即使用了比特斯拉能量密度更密的电池,但是续航还是不如特斯拉,不得不说,特斯拉在电控这块还是有着先发优势的技术储备的。
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与哪些因素相关:空气动力学
风阻系数越大,行驶就需要克服越大的阻力。这一点在汽油车上很重要,在电动车上更重要。由于汽油车内燃机的先天优势,在高速行驶时,反而可以保持比走走停停时更省油;但是电动车的能量消耗几乎是线性增加的,电机需要输出更大的功率来维持更高的车速,此时如果风阻系数再高的话,对续航里程简直是毁灭性打击。
以上就是小编今天介绍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与哪些因素相关,希望可以帮到大家,大家以后出门就不必担心啦,做好相应的措施,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吧,喜欢小编,就关注电动邦吧,来一起探讨有趣的新能源电动汽车知识吧!
9、电动汽车的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如何兼顾?
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似乎无法兼顾能量密度与安全,以低成本合理密度扩容应该是正理。
动力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总是成反比的,单体容量密度的提升与实际使用的冲突表现大致如下。单体能量密度提升10%,循环重放次数减少20%。单体能量密度提升10%,充放电倍率降低35%左右。单体能量密度提高10%,运行温度约提高20%。
能量密度的提升对使用寿命、便利性以及安全性均有明显影响,密度稍微提升一些则电池PACK(成组布局封装等)则要面对更严峻的考验,尤其对充电模组的均衡能力以及散热系统要求更加严格。在充电时各个小组电池电流要平均,否则形成的电场强度不一则有可能造成局部电池组高温,同理高倍率放电也要考虑这一问题;再者高密度电池组重放过程都会产生非常高的温度,散热系统概率性出现问题等同于自燃的概率。
目前单体能量密度最高的是某拉使用的某下镍钴铝电池,为了提高单体能量密度这种电池的镍含量相当的高,所以即使用了循环反应稳定能力更强的铝元素也无法保证稳定;结果导致了充电以及极限驾驶过程中电池组会出现局部过热,一旦超过冷却系统的能力范围则会出现热失控导致自燃,这一汽车品牌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自燃概率最高且没有之一。
所以盲目的提高电池能量密度本就是钻牛角尖,PACK很难做到稳定的控制温度以保证安全,所以使用合理能力密度并降低电池制造成本,能提高电池组容量才是理想的方式,这种方式是用回铁电池。
铁电池指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虽然略低一些但是稳定性非常高,能经受严格碰撞挤压、穿刺和高温试验能保证无爆燃的电池正是铁电;而且这种电池的制造成本理论上比镍类锂电池低⅓甚至更多,容量低一些但可以用扩容的方式补偿,重点是能以同样的成本补偿出多得多的容量,何乐不为?
至于扩容后对重量的增加并不是大问题,扩容后可理解为电动汽车从单人代步变成满载,百公里电耗就算多3kwh/100km;而100kwh的容量的镍类电池假设成本为15万,同样的成本假设能安装150kwh的铁电池,前车百公里电耗20kwh能行驶500公里,后车百公里电耗23kwh能行驶652km,还有疑问吗?
10、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由什么决定?
近些年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较为迅速,保有量也在稳步提升。根据数据统计,截止到2019年6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约344万台。但是新能源汽车也是代步工具,安全应当放在首位。那么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由什么决定的呢?
动力电
对于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来说,动力电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成本分析上来看,动力电池占纯电动汽车生产成本的约30%~40%。但是目前纯电动汽车主要使用的是三元锂电池,部分使用的是磷酸铁锂电池,而这两种电池均属于液态锂离子电池。这种电池如果发生形变或者是过充,很容易导致自燃的情况发生。所以,动力电池的安全性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
而由于动力电池主要包括电芯、电气元件和结构件等,所以整个动力电池包的安全性需要各部件之间进行协同。比如电芯在追求能量密度的同时,需要避免热失控、电芯与电芯如何进行组合,以及电池包的外壳设计怎样才能够更加稳固等。
车身结构
对汽车来说都有一系列的主被动安全配置,而这些配置在发生碰撞的时候可以起到保护驾乘人员的作用。所以,对一台新能源汽车来说,碰撞性能也较为重要。而车辆的碰撞性能除了和主被动的安全配置之外,还和车身的结构设计以及强度等都有很直接的关系,所以要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需要首先从其车身结构方面着手。
其他安全配置
正如上面所说的那样,汽车搭载了一系列的主被动安全配置,而这些安全配置会提高行车安全。比如说安全气囊当发生碰撞的时候会爆出,减缓驾乘人员的撞击,从而提高生还率。除此之外,还有车道保持系统、ESP车身稳定系统等等。
写在最后
所以,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而最主要的就包括动力电池、车身结构以及其他的安全配置方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