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有双资质才能生产新能源汽车

有双资质才能生产新能源汽车

发布时间:2020-12-06 19:28:35

1、双网资质是什么意思

你问:双网资质是什么意思;这是一种建筑行业大型企业持有的一级房建资质;一级市政资质。简称为双网资质。

2、同时要求具备双资质才能投标的,一定要允许联合体投标吗?

不行,投标人必须是独立的企业法人,应同时具备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一级及以上资质和钢结构工程专业承包企业资质一级资质。

3、工信部:设计可与制造脱离、取消“双资质”把新能源汽车交给市场

4月7日,工信部组织起草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决定(征求意见稿)》(简称《管理规定》)。

《管理规定》涉及的修改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删除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有关“设计开发能力”的要求;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停止生产的时间由12个月调整为24个月;删除新建纯电动车乘用车生产企业应同时满足《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管理规定》的条款等。

工信部表示,随着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为更好适应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激发市场活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对《准入规定》部分条款进行修改。

业内专家指出,《管理规定》的主要目的为降低准入门槛、提升验证门槛,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化发展。

设计与制造脱离 把新能源汽车交给市场

从《管理规定》看,内容上的变化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目的,即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松绑”。

首先,《管理规定》删除了此前要求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的“设计能力开发要求”,一方面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另一方面则强化了对企业生产一致性和售后服务保障能力的要求。

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董扬看来,删除“设计能力开发要求”不是放开准入门槛,而是政府减少准入管理的内容,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下一步发展要更多的交给市场。

那么,删除“设计能力开发要求”是不是意味着,企业的设计能力不重要?

对此,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主要的责任是生产,销售和维护产品的品质,因此新能源车企业的产品设计能力应该说是与企业的生产制造相可以相脱离的,也就是目前来说很多集团都是集团有设计能力,然后把产品给下属的企业去生产,这些生产企业没必要有新能源设计能力。

“未来其他国外汽车集团可能在中国设立新能源车生产企业,导入外国外产品,要适应未来这种趋势的变化,确保我们的规则,让所有的市场主体都能参与中国的市场竞争。”崔东树指出。

其次,《管理规定》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停止生产的时间由12个月调整为24个月。按照此前的规定(工信部39号令)要求,对于停产12个月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再次生产需要重新经过工信部核查。如果不能达到准入条件或破产的企业,将被撤销资质,企业将无法申报产品。

此次的调整让新能源汽车的生产比传统机动车生产(12个月)有了更长期限的管理,被业内认为与疫情带来的冲击存在一定关系。

乘联会数据显示,2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1.1万辆,同比下降了77.7%,环比1月下降了70%;而1-2月的累计销量,为5.2万辆,同比下降了64%,这是继新能源市场2019年出现产、销双下滑(分别同比下降2.20%、3.98%)之后跌幅进一步扩大。《管理规定》的本次调整,将为处于困难中的新能源生产企业提供更多的恢复机会。

“双资质”取消 考核从生产转为消费

《管理规定》的一项重大变化,即取消之前新能源产业准入的“双资质”。

所谓新能源汽车“双资质”,就是自2017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准入规定》,与国家发改委2015年6月6日发布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此前,新能源汽车“双资质”极难获得,这也是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选择代工的原因之一,更是博郡汽车收购一汽夏利、拜腾汽车收购一汽华利的重要因素。

车图腾了解到,此前的2019年1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新版《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取代了2015年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因此由事前审批过渡到备案管理。

本次《管理规定》删除了新建纯电动车乘用车生产企业应同时满足《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管理规定》,这就意味着,“双资质”被取消。企业要拿到生产资质,只需由地方政府对资质进行核准,而后将这一信息报给国家发改委备案,而审批上只需满足工信部拟新修订的《管理规定》。

“有些汽车拿到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却没有实力生产汽车,而是借助‘资质’四处找投资,很多有能力、想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却得不到生产资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直言,“双资质”只是部分车企融资的敲门砖。

从知豆汽车、长江汽车、前途汽车等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双资质”并不能成为他们的护身符,除资质外,资金、技术、人才储备才是影响新能源汽车项目进展的关键。

业内专家指出,从新能源发展来看,国家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调控重点正从生产端转移到消费和产品上,更符合市场化要求。对于企业而言,《管理规定》的此次调整有利于公平考核,重心转移后对企业的产品和研发能力是长期的考核,而不只是准入制度的细致规定。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即将实施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管理规定》发布的同一天,在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主持召开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简称《规划》)咨询委员会会议上,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透露,《规划》主要内容已达成共识,将尽快推动发布实施。

此前的2019年12月,《规划》征求意见稿发布。其中提到:力争经过15年持续努力,中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5%左右等。

辛国斌表示,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叠加疫情及全球石油价格下跌影响,市场下行压力加大。下一步,工信部将进一步强化部门协同,完善支持政策,积极稳定和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坚定不移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业内人士指出,作为我国当前和未来15年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落地后将为今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长期利好新能源汽车产业。

?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单位双资质还可以吗?

这个是合理的 么有什么问题

5、招标文件可以同时要求拥有双资质或对个资质吗

打个比方,一个装修的项目,但是里面有消防的工程,那么招标文件中就可以要求投标企业需要有装修资质和消防的资质,可以明确要什么资质,不能说双资质,双资质肯定是不行的,毕竟双资质的概况太笼统了。

6、双部门审批的资质有哪些

涉及公路方面的资质: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公路路面专工程专业承包资质、公路路基工属程专业承包资质、公路交通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涉及水运方面的资质:港口与航道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港口与海岸工程专业承包资质、航道工程专业承包资质、通航建筑物工程专业承包资质、港航设备安装及水上交管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涉及水利方面的资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水工金属结构制作与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资质、河湖整治工程专业承包资质、水利水电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7、拿下造车双资质的都是没听过的“企业”,背后有何秘密?

“自己手握资质才是王道。”

本月17日,工信部发布了第320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在拟发布新增汽车生产企业清单一栏中,山东国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简称“国金汽车”)在列。

此次公告时间截至5月23日,这意味着,若无意外,国金汽车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项目将获得工信部审批通过,成为拥有双资质的造车企业。

现在的新造车企业多如牛毛,但是能够自己拿到资质的却是寥寥无几,包括热度最高的蔚来、小鹏等都没能拿到自己的资质,只能通过代工的方式申报和生产新车。

而国金汽车,这一提起来很多人可能都没听说过的车企,却能在众多新造车企业中脱颖而出,拿到自己的双资质,实属不易。

国金汽车是谁

国金汽车成立于2016年,董事长苏金河,也曾是陕西通家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陕西通家)的董事长。

回顾苏金河的履历发现,其在汽车圈的经历也颇为丰富。

2012年4月到2015年6月,苏金河担任众泰集团湖南江南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2015年6月,他创立湖南泰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并通过与陕汽集团的收购协议,控股陕西通家。2016年1月,苏金河回到老家山东,在淄博创立了山东国金并出任董事长至今。

“E车汇”通过天眼查发现,淄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持有国金汽车13.79的股份,也就是说国金汽车是有政府背景的。

过去两年,国金汽车也在默默发展,不过似乎从未担心过生产资质的问题。因为陕西通家是有生产资质的,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苏金河就是陕西通家的实际控制人,所以国金汽车不用过分担心生产资质的问题。

早在2018年3月份,国金汽车就发布了纯电动MPV国金GM3,这款车型已经上市销售,并且还拿到了多地出租车和公务用车的订单。

“E车汇”在进一步查询国金汽车的信息了解到,国金汽车已经有了多款车型进入到了工信部的新车公告系统,也就意味着这些车型都是可以上市销售的。

不过这些车型均是以陕西通家的名义申报的。这与蔚来汽车以江淮汽车的名义申报新车公告、小鹏汽车以海马汽车的名义申报新车公告的行为是类似的,操作起来并没有多大问题。

过去两年发改委、工信部核准了多家新造车企业的生产资质,但是都没有国金汽车。

转机发生在今年,3月27日,山东省发改委发布消息,称山东国金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下称国金)纯电动乘用车建设项目获得批准。在项目介绍栏目里标识着国金汽车项目建成后,将达到年生产10万辆纯电动汽车(MPV纯电动乘用车6万辆,SUV纯电动乘用车4万辆,以及电池PACK系统3万套)的规模。

而后又在5月17日通过了工信部的预核准(因为只是进入了公示系统,工信部还未正式发布公告),发改委核准到工信部核准,只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这样的速度在所有的新造车企业里,也算是最快的。

迅速拿资质有何秘密

山东发改委的核准公告里提到,国金汽车主要是在现有资产基础上,新建电池车间及验证中心联合厂房等,新增总装线及两条安装线,试验试制设备553台/条/套。“在现有基础上”也就是说国金汽车已经有了生产资料,此次的核准只是核准扩张的那部分。

既然过去就有生产设备,那么过去那部分是如何通过核准的呢?

“E车汇”注意到,在国金汽车注册地址上,还有一家陕西通家山东分公司。这样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国金汽车在没有被核准之前的工厂是以陕西通家分公司的名义去运作的。

因为已经有了制造整车的能力,并且首款车型也已经上市销售,这就为资质的核准创造了基本条件。

当然,有了这些还不够。如果看看江西、浙江、江苏这三省的新造车企业就能知道,在这三省落户的新造车企业很多,但很少有能顺利拿到资质的。

在最新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中,明确了新建独立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所在省份,应符合两个条件:上两个年度汽车产能利用率均高于同产品类别行业平均水平、现有新建独立同产品类别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均已建成且年产量达到建设规模。也就是说,某一省份如果要新建纯电动汽车工厂,同产品类别的一次只能备案一家。

而江西、浙江、江苏这三地因为有已经通过资质审核的车企并未达到建设规模,所以新建项目只能排队等候。

在国金汽车纯电动乘用车项目获批之前,山东是少数几个既符合《管理办法》鼓励的投资区域,又拥有新建纯电动汽车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名额的省份。

如今,国金汽车的项目已经获批,按照政策规定,其他企业计划在山东省建设纯电动乘用车厂,必须等国金汽车达成10万辆的规划产能之后,才有可能通过省发改委备案。

即使不自谋资质,国金汽车也能正常生产销售新能源汽车,但是还要费力去申请自己的资质,这也为其他车企树立了一个榜样。

8、拥有双资质和智能工厂的金康SERES,如何在中国站稳脚跟?

段时间,金康SERES确实有一点负面的声音,大致意思是成立的美国新能源公司SF MOTOR以及其他研发机构等没有太多事情可以做,形同虚设,进军美国市场受阻等等。其实小编想说得是,目前国内很多造车新势力所说的全球布局,基本都是为了融资的需要,或者抓住了国内消费者崇洋媚外的消费心理,总觉得国外的技术就是厉害,国外研发的新能源汽车质量就是好等。正儿八经想要拓展国外市场的新势力几乎是没有的。

试想,国内新能源市场都没有整明白呢,怎么拓展国外市场?再说了,国外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规模相对中国来说,潜力也是不大的。尤其是美国市场,有特斯拉在,其他品牌想要入局新能源领域,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金康SERES所谓进军美国市场受阻的负面,大家也不用过多解读。那么问题来了,金康SERES可以在国内站稳脚跟吗?

那难道金康SERES真得一点机会都没有了吗?那也未必。短期来看,可以立足西部,基于现有的双资质和智能工厂,踏实造车,后续做好相应的新能源车型产品规划,上市更多更具综合竞争力的新能源车型,还是存在一定机会的。当然,这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点,那就是SF5(参数|图片)今年上市之后,首批车主的产品口碑非常重要,如果产品口碑可以做起来,金康SERES的品牌力就可以得到支撑,这样,后续上市性价比更高的车型时,才有可能有市场。

同时,金康SERES想要有更好的发展,还是要将眼光放得更远。如果有机会,还是可以考虑将销售公司搬到上海或者北京等汽车文化更加发达的城市,这样,不论是人才还是汽车氛围,都是要明显优于重庆的。

难度很大,原因如下。

第一款车型SF5,主打增程版本,暂且不论技术路线如何,但定价确实太高了。在今年4月上海车展,SF5上市并开启了预售,其预订价格区间为27.8万-45.8万元,并且所有车型均采用“先体验、后定制、再交付”的销售模式。先不论产品力怎么样,就论金康SERES的品牌力,想要支撑起这个定价,难度还是非常大的。毕竟现在车市行情不好,花这么多钱,基本都可以买一款中级豪华车了,谁又会买一辆金康SERES的车呢?如果是为了一张绿牌,在这个价位也是有很多其他新能源车型可供选择的,如特斯拉Model 3(参数|图片),比亚唐EV600和唐DM,蔚来ES6,理想ONE,大众途观L(参数|图片) PHEV等都是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9、拿下双资质的车企中,有谁在认真的造车?

众所周知,车企想造车,必须先有资质。但申请资质对于多数车企来说并不是容易之事,在没有资质的情况下,多数已经计划造车车企,会选择代工合作或者收购有资质的车企来造车。如蔚来选择了江淮代工,小鹏选择了海马代工,威马则选择了购买资质自主造车……如此看来,车企就算因为一时的资质问题阻碍,也可以另辟蹊径造车,不影响其发展进程。

不可否认,代工厂家拥有成熟的供应链管控经验和生产经验,能让企业更快上手车辆生产,过渡资质空白期。而收购资质则能进一步保障产品质量,让生产和售后更好的衔接到一起。故而,面对越来越难追求的资质,为了不影响造车进程,多数车企会选择代工等近在眼前的造车蹊径。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造车蹊径并非康庄大道。

一方面,蹊径多曲折,要走有风险。代工和购买资质虽然可以缓解企业的资质压力,让车辆跳出窗口实现量产上路,但对于新能源车企来说,其中还存有很大的风险。其一,如果代工合作中企业的品质把控能力不够成熟,就可能形成双向管理,影响生产与售后的衔接,造成企业形象受损。毕竟,如苹果手机牢牢盘控富士康一样的代工合作还是鲜有的。其二,购买资质虽然能保障产品质量,但其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本去磨合工厂的生产供应链条,这就延长了企业的资金回笼期,从而增大了企业的资本压力。总之,代工和购买资质对于企业而言终究只是权宜之计,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另一方面,品牌拥挤,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目前,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已超过200多个,新能源汽车品牌拥挤苗头已显。面对日渐火热的竞争局势,多数企业会选择通过联盟来抵御市场冲击,频繁促成长城宝马、江淮蔚来、海马小鹏等此类合作关系。造车资源的分享力度加大使得企业竞争优势同质化趋势日益明显,品牌差异化便成了竞争决胜的重要因素,如何打造差异化产品成了企业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蹊径风险多、品牌竞争难,越早获得生产资质,就意味着企业越早能占得一方天地,从而深根市场。由此,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局势,车企对资质的需求越发迫切起来,资质成了救企业于竞争水火的重要利器。那么,收获了双资质的奇瑞新能源,从此就能高枕无忧了吗?

奇瑞新能源的喜乐与忧愁

奇瑞新能源于2010年成立,直到2016年获得发改委发行的造车资质后,才开始走上自主研发道路。今年,奇瑞新能源再迎新高,收获了工信部的销售资质,从此打开了独立生产销售的大门。并且,奇瑞新能源实现独立生产销售后,其将有望脱离母公司,展开更全面的发展,拉动奇瑞控股集团的新能源业务,使其有机会迎来新一轮爆发式增长,拓开企业势力。

双资质就像一张让奇瑞新能源进入自主生产销售市场的入场券,为其创造了发展良机,让其前端多数布局得到落地保障。由此,得了双资质的奇瑞新能源就像牢牢握住了幸福的脉搏,前景很是光明,但这并非意味着奇瑞可就此高枕无忧。

其一,产品力不足,盈利结构单一。奇瑞新能源旗下的在售车型有EQ系列、瑞虎3xe与艾瑞泽5e,虽然覆盖了微型车、紧凑型轿车和小型SUV等多个产品维度,但广而不深,产品力仍显薄弱,企业缺乏品牌核心竞争力。

另外,奇瑞新能源早在2014年时便实现了盈利,是少数能实现盈利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但目前奇瑞新能源的盈利主力仅有EQ系列。在今年上半年中,奇瑞新能源表现突出销量达到3.33万辆,同比增长258.7%,其中EQ系列就占了1.87万的销量。瑞虎和艾瑞泽的销量虽然可观,但短期内还无法成为奇瑞新能源的价值主力,使企业盈利结构陷入单一状态。

其二,低价限制产品升级,局限企业发展。奇瑞新能源一直在低价市场徘徊,低价虽然能让企业快速扎根市场,拓开企业品牌影响范围,但低价也意味着企业品牌升级困难。常年的低价攻略会导致企业升级力度不足,难以拓开更大的市场,从而局限企业发展。

目前奇瑞新能源算是赶上了微型纯电动车的发展期,奇瑞EQ能在市场低迷之时保持前进的势头实属难得,但如今政策补贴已经趋向于高续航车型,加上消费群体有限,一向低续航的微型车很难从中获利,奇瑞新能源要想靠微型车来攻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并非易事。

想上天先渡劫,有困难就要想办法去解决。奇瑞新能源双资质在手,已先人一步占得了不少优势,但要想飞速发展甚至上天,奇瑞新能源还需要先完善自己,不断寻求升级与突破。

牢抓双资质优势,奇瑞新能源未来可期?

资质只是难得并不是不可得,奇瑞新能源不可因双资质而沾沾自喜,而应把其看成一种追前甩后的机遇,寻找升级与突破窗口,不断壮大企业实力。

一来,贴合市场需求,不盲目前进。目前奇瑞新能源的产品竞争力还很薄弱,为防止出现如奇瑞旗下瑞麟、瑞虎的内耗现象,奇瑞新能源应利用现有的销售资质向市场迈进,将产品研发和市场运营结合起来,做到不盲目发展、不浪费精力,精准打造出能壮大企业的产品。如今政策利好补贴越来越偏向于高续航产品,奇瑞新能源可以就此为角度推出高续航爆款产品,为企业带来更多竞争优势。

二来,展开多方位合作,增强资本力量。奇瑞新能源靠微型车的确实现了短期盈利,但这种单一的盈利结构很是薄弱,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奇瑞新能源在有造车和销售资质的基础上,后续可以开展相关的合作,拓开企业的盈利收入来源,增大资本储备力度。如利用双资质优势寻求代工合作,在壮大品牌影响力的同时,还能增强企业资本力量。

三来,加速进军智能市场,占据未来优势。近年来,奇瑞新能源跟上市场的发展流向开始结合智能来进行布局,以“智慧奇瑞”为用户构建未来出行场景、持续打造奇瑞Cloudrive智云娱乐行车系统、和百度进行自动驾驶战略合作等都是奇瑞新能源在智能市场的初步表现。奇瑞新能源可利用双资质的优势,从研发和市场规划入手,加速智能方向的发展,拉开与后来者的距离,缩小与前部竞争者的差距,力争先人一步攻占智能市场份额。

由此来看,奇瑞新能源能收获双资质自然可喜,但也要吸取那30家企业尸位素餐被工信部警告重审的教训,既然拿到手就要懂得充分运用,只有发挥其中的功效才能让企业收获更大的助益。如今新能源风浪不断,市场更迭变化不停,奇瑞新能源要走的路还很多。双资质只是奇瑞新能源征程上的一处里程碑,其要想在走得更远的同时能得到更好的发展,还需不断完善自己,奋力前行。

10、联合体投标相关问题,报名条件要求双资质,两家企业联合才能满足报名条件,组成联合体符合要求吗

联合体各方不必全满足双资质要求,双方各有一资质即可。可以由持有A资质的单位和B资质的单位组成联合体投标。

联合体各方均应具备承担相应工程的能力,同一专业的俩家单位组成的联合体应按资质较低的确定资质等级。联合体由谁报名,可双方自行决定。

两家子公司只要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并且资质满足招标文件关于联合体资格要求的话可以组成联合体,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进行投标。

相关法律虽然规定单位负责人为同一人,或者存在控股或管理关系的不同单位,不得参加同一标段招标或者未划分标段的同一招标项目的投标。但这只是为了防止投标人串标围标,而组成联合体其身份为一个投标人,不存在串标围标,因此应该予以准许。

(10)有双资质才能生产新能源汽车扩展资料:

根据《招标投标法》第三十一条规定: 两个以上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组成一个联合体,以一个投标人的身份共同投标。

联合体各方均应当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相应能力;国家有关规定或者招标文件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有规定的,联合体各方均应当具备规定的相应资格条件。由同一专业的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按照资质等级较低的单位确定资质等级。

联合体各方应当签订共同投标协议,明确约定各方拟承担的工作和责任,并将共同投标协议连同投标文件一并提交招标人。联合体中标的,联合体各方应当共同与招标人签订合同,就中标项目向招标人承担连带责任。


与有双资质才能生产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