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前新能源车补贴将会分阶段退出是真的吗?
在20日举行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18年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谈到2020年后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取消时表示,补贴政策调整将分段平稳退出,并将有替代措施。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 苗圩:我们将在2020年底全面退出政府对新能源汽车补贴,这是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在这方面大家担心补贴的政策会调整,实际上这个调整是势在必行的。如果我们都堆到2020年底一次性调整,还不如分段释放调整的压力。

苗圩表示,国家已经出台了《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来应对2020年后政府补贴退出以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市场化补贴机制。
同时还将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的金融信贷、保险、租赁、二手车交易等营销和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市场化的积分交易平台,提供多种交易方式功能。研究制定积分经济管理的措施,激活积分交易市场。还将提前研究发布2020年后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的要求,加快建立商用车积分管理制度。
2、发改委推动新能源汽车新政,原因何在?
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进一步加速新能源车的普及。“各地不得对新能源汽车实行限行、限购”政策一出,自然会有很多消费者从原来的燃油车转向纯电动车购买,这对中国新能源车普及非常有利。二,推动新能源汽车市场健康发展。现在新能源市场“油改电”频现,“要加快车用动力电池的研发与产业化”的意见,会让“油改电”更快被市场淘汰!所以大家买车,一定看准纯电动车!欧拉R1,ME平台打造,351KM续航完美匹配城市出行, 400多项电安全设计,60%高强度钢车身,保障品质安全。
3、最新下发的新能源电动轿车补贴详细流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科技厅(局、科委)、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发展改革委:
为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大气污染治理,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2013年至2015年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现将有关补贴政策通知如下:
一、依托城市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
(一)继续依托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重点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细颗粒物治理任务较重的区域,选择积极性较高的特大城市或城市群实施。
(二)示范城市或区域须满足以下条件:
1.2013-2015年,特大型城市或重点区域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量不低于10000辆,其他城市或区域累计推广量不低于5000辆。
2.推广应用的车辆中外地品牌数量不得低于30%。不得设置或变相设置障碍限制采购外地品牌车辆。
3.政府机关、公共机构等领域车辆采购要向新能源汽车倾斜,新增或更新的公交、公务、物流、环卫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30%。
4.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公交车运营、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已出台具体明确的政策措施。
5.相关城市须接受年度考核评估,未能完成年度推广目标的将予以淘汰。
(三)能够满足上述条件的城市,可编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于10月15日前逐级上报至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以下简称四部委)。四部委将对上报方案进行审核评估,择优确定示范城市名单。
二、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
(一)补助范围。纳入中央财政补贴范围的新能源汽车车型应是符合要求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重点加大政府机关、公共机构、公交等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
(二)补助对象。补助对象是消费者,消费者按销售价格扣减补贴后支付。
(三)资金拨付。中央财政将补贴资金拨付给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实行按季预拨,年度清算。生产企业在产品销售后,每季度末向企业注册所在地的财政、科技部门提交补贴资金预拨申请,当地财政、科技部门审核后逐级上报至财政部、科技部。四部委组织审核后向有关企业预拨补贴资金。年度终了后,根据核查结果进行补贴资金清算。
(四)补助标准。补助标准依据新能源汽车与同类传统汽车的基础差价确定,并考虑规模效应、技术进步等因素逐年退坡。2013年具体补助标准见附件。2014年和2015年,纯电动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乘用车、纯电动专用车、燃料电池汽车补助标准在2013年标准基础上分别下降10%和20%;纯电动公交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公交车标准维持不变。
三、对示范城市充电设施建设给予财政奖励
中央财政将安排资金对示范城市给予综合奖励,奖励资金将主要用于充电设施建设等方面。具体奖励办法及标准另行制定。
财政部 科技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展改革委
4、新能源汽车经国家发改委网上核准后可以制造样车吗
老大,你的问题超出了我们回答的能力了。
5、广州市重启新能源地补 购买新能源车补助1万 “国六”车补助3千
尽管一线医务工作者和疾控人员一个多月的奋战,虽然目前还不能确认疫情已经得到控制,但是疫情控制已经逐步好转。社会重心除防疫之外,经济发展的也再次提上日程。
而今年汽车市场因为大幅的下跌也再次得到大家的关注。汽车作为社会大宗消费的重要部分,同时产业链影响深远的行业,对社会经济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今年突发的疫情影响,让原本就不甚乐观的2020年汽车市场再度蒙上一层阴影。
因此,无论是行业团体还是主管部门,都在呼吁对汽车在政策上进行帮扶,限购政策也应相应松绑。广州作为中国的汽车城,也是迅速做出了相应。
广州购车补贴最高1万
在广州市人民政府于3月3日对外印发《广州市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若干措施》中,对保证社会经济发展提出了48条全面的措施。

其中,在促进消费扩容提质中,提出提振汽车消费。向汽车市场释放出有利信号。

文件具体表示:针对疫情期间市民自驾通勤的需求,加快推进落实2019年6月明确的新增10万个中小客车指标额度工作,并视情况研究推出新增指标。2020年3月至12月底,按照鼓励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原则,在使用环节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每车1万元综合性补贴。同时,为推进汽车更新换代,对置换或报废二手车的消费者,在我市注册登记的汽车销售企业购买“国六”标准新车,每辆给予3000元补助。

去年,在发改委等10部门联合发布提振消费的文件后,广州市第一时间响应,提出了在2020年底前,释放10万汽车增量指标的政策。在2020年面临汽车市场进一步紧缩的态势下,广州市将加快这10万指标的释放速度。

当然,更能推动消费者买车的可能是补贴政策。广州市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享受1万元补贴,同时对二手车置换、在广州购买“国六”标准新车给予3000元补助,显得对市场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在2020年汽车市场的困境下,广州、深圳、佛山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或许会成为全国刺激汽车消费政策的前兆。
买车便宜了多少?
对于广州市的消费者来说,想要通过这一轮增加增量指标,摇号拿到牌照可能不太现实。2月份广州摇号中签率0.487%,连口罩摇号都中不了,车牌就别想了。

如果有购车需求,更加现实一点还是通过拍卖拿到好牌。最近拍卖的价格因为通勤需求的增加,价格来到17000元,比去年低位上涨了近2000元,如果广州增加拍卖牌照的数量,或许能降低拍卖成交价。

拍牌成本和补贴,加起来优惠也能近5000元,对于不少消费者来说还是相当具有吸引力的。更何况因为疫情导致销量下降,最近厂商给4S店的优惠池也不少,最近几个月买车可能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低位。

此外,这3000元补贴也能加快过去一年已经摇到号的家庭购车,并促进部分有车的消费者换购新车。虽然会消耗一部分未来的消费潜力,但是也能让汽车厂商、经销商在2020年能保证基本的生存问题。
1万补贴能救新能源?
比汽车市场大盘更惨的是新能源车。新能源车在2019年下半年,因为新能源车地方补贴的取消,市场出现了连续多月的巨大跌幅。再加上今年疫情对经济环境的巨大影响,对新能源车市场冲击更是巨大。

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主流价位的新能源车。根据2020年1月新能源上险数,前10的车型中,有包括Model 3、宝马5系PHEV、蔚来ES8等4款中高级车型。主流级新能源车上保最多的Aion S仅比第三名宝马5系PHEV多出了200多辆。与2019年的市场态势差别巨大。

价格敏感的主流用户在新能源车失去补贴,价格上升以后,对选择购买新能源车的态度更为谨慎。不过倒是宝骏E100、奇瑞eQ1等入门级产品成为了市场的新宠。
广州市对个人购买新能源车的1万元补贴尽管力度不如前几年,但是对促进主流级别和入门级别新能源车用户还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特别是入门级的纯电车,在不用考虑购置税和牌照问题下,1万元的补贴力度相当不错。

比如奇瑞的eQ1,智享版不到7万块钱,享受1万补贴之后,6万不到能买到一个4座车。在现在这种特殊时期,用来满足基本日常通勤还是非常值得的。

1万元的补贴,显然能激发一部分入门级消费者以及家庭第二辆车的需求。但是对于主流级别新能源车的销量能够提振多少还是持有怀疑态度。广州特殊的节能牌让雷凌双擎、卡罗拉双擎,成为广州主流新能源车最大的竞争对手。
总结
不管这次的优惠政策力度如何,至少证明了政府对在2020年放宽政策、加大补贴,刺激汽车消费需求持有正面态度。在目前严峻的市场态势下,国6标准延后、购置税优惠等等扶持政策在今年都存在可能。也希望能够看到各地能够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激活2020年汽车市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最新规定
为加快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节能减排,近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等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
《通知》明确,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私人购买、登记注册和使用的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和纯电动乘用车给予一次性补贴。补贴标准根据动力电池组能量确定,对满足支持条件的新能源汽车,按3000元/千瓦时给予补贴。
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
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
补贴资金拨付给汽车生产企业,按其扣除补贴后的价格将新能源汽车销售给私人用户或租赁企业。试点期内,每家企业销售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乘用车分别达到5万辆的规模后,中央财政将适当降低补贴标准。
《通知》指出,试点城市政府是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的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要安排一定资金并出台相应配套政策措施,重点对充电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购置和使用、电池的报废及回收体系建设等给予支持。
此外,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还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推广实施细则的通知》,将发动机排量在1.6升及以下、综合工况油耗比现行标准低20%左右的汽油、柴油乘用车(含混合动力和双燃料汽车)纳入“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中央财政对消费者购买节能汽车按每辆3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由生产企业在销售时直接兑付给消费者。
求采纳为满意回答。
7、工信部:近期将调整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
3月30日上午,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为了解决这些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工信部正积极配合相关部委,研究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的政策建议,督促各地区加快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措施,相信后续会有更多刺激消费的政策出台。另外,工信部还会对新能源汽车以及相关政策,近期会协调相关部门作出调整,进一步推动汽车产业协调健康发展。

解读:当前,“抗疫”的主战场已经由国内转移到国外,欧美病例依然处于高速增长中,尚未到达拐点。虽然疫情在中国已经得到很好地控制,可以恢复正常生产和生活,但疫情在全球的持续扩散也将抑制人们大额消费的“冲动”,毕竟在危急时刻,保证“手中有钱”才能做到“心中不慌”。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汽车的消费欲望将在一定程度上被压抑,非刚需的购买者很有可能选择“再考虑考虑”。
辛国斌也指出,汽车行业目前仍然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和问题,特别是整个消费需求不振的问题,即使目前企业复工复产率比较高,但是由于市场需求不足,企业库存增加,有可能在后续的一段时间里,一些企业的达产率还会进一步降低。
汽车工业的产业链长、涉及范围广,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汽车消费的下滑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数十万家企业和上千万从业者将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
因此,出台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已经是迫在眉睫。
自2月中旬开始,中央各部委多次发文要求各地提振汽车市场消费,限购城市适当增加指标。
3月13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23个部门向各省市联合发布《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 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提出要促进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限额。
目前,已有广东、山东、吉林、海南和深圳、宁波、杭州、南昌等省地市出台了一些具体的政策。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各地方出台的政策专门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的依然较少。去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受补贴退坡影响较大,由于新能源汽车尚不能做到和燃油车平价,政府更需要在这一阶段加强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的鼓励,以提振产业发展的信心。
根据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0年1-2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4.8万辆和223.8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5.8%和42%。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3840辆和59705辆,同比分别下降63.8%和59.5%,新能源汽车下滑幅度高于“大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发改委与司法部联合提出 建立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机制
3 月 17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司法部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法规政策体系的意见》,其中着重提及了要建立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对消费者购置节能新能源汽车给予适当支持。并鼓励公交、环卫、出租、通勤、城市邮政快递作业、城市物流等领域新增和更新车辆采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

《意见》明确,以电器电子产品、汽车产品、动力蓄电池、铅酸蓄电池、饮料纸基复合包装物为重点,加快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适时将实施范围拓展至轮胎等品种,强化生产者废弃产品回收处理责任。支持建立发动机、变速箱等汽车旧件回收、再制造加工体系,完善机动车报废更新政策。相信各地政府部门也会响应号召,出台相应政策。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发改委、司法部推进绿色生产和消费,新能源汽车被重点提及
近日,国家发改委、司法部印发《关于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法规政策体系的意见》,在9大方面提出了27项重点任务,其中对于促进能源清洁发展方面,要求加大对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储能技术、多能互补的政策支持力度,研究制定氢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发展的标准规范和支持政策。

同时在最后附件重点任务清单上,研究制定氢能、海洋能等新能源发展的标准规范和支持政策在列,时间显示为2021 年完成,由能源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市场监管总局负责。

于此同时,《意见》中还有多处涉及新能源汽车:建立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机制,有条件的地方对消费者购置节能新能源汽车给予适当支持;鼓励公交、环卫、出租、通勤、城市邮政快递作业、城市物流等领域新增和更新车辆采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
以氢为主要动力来源的燃料电池产业正在持续受到政策关注。2019年,“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建设”首次写进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当年全国燃料电池汽车销售2737辆,同比增长79%,累计销量达到6000台。2020年,已有上海、山西、湖北、江苏、广东等多个省市明确了全年燃料电池车推广数量,预计全国销量有望超过5000辆,保有量突破1万辆。
因此,氢云链认为,随着技术迭代以及成本快速下降,燃料电池未来应用场景广阔,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催化剂等环节有望优先受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