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深圳市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

深圳市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

发布时间:2020-08-10 17:57:41

1、深圳新能源车一年上多少台

销量冠军,别说深圳了,2016年拿过全国第一的众泰云100s!今年2月份居位前三!

2、深圳新能源汽车有多少辆?

今年8月中,《深圳市2017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正式印发,将直流充电设备的补贴标准从原有的300元/千瓦提升到600元/千瓦,交流充电设备补贴从150元/千瓦提升到300元/千瓦,这意味着深圳新建充电桩补贴翻倍。

数据显示,深圳新能源汽车推广规模居全国前列,截至2017年7月底,深圳市已累计推广新能源汽车超过7.6万辆,其中纯电动公交车14659辆,纯电动出租车6485辆、纯电动物流车11382辆、新能源私家车超过了3.2万辆。

深圳出台的有关政策文件还要求,新建住宅、大型公共建筑物和社会公共停车场应按停车位数量的30%配建慢速充电桩,在2016-2020年累计建设公交综合场13个,公交快速充电桩8246个,社会公共快速充电桩10800个,慢速充电桩115000个。

3、广州深圳率先响应 新能源汽车地补重启在即

2月份的最后两个工作日,广深两地政府双双发文要求稳定、提振汽车消费,而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一个突破口。

在此之前,佛山已率先拿出政策救市,3月1日起对购买"国六车"给予资金补助,这也是2020年全国首个出台具体措施鼓励汽车消费的城市。

在中央一声号令下,不仅相关部委正在着手研究汽车消费政策,地方政府也在苦思冥想,而珠三角踏出了全国这盘棋的第一步。广州、深圳、佛山三地的具体政策,将是一个重要的风向标,成为其他地区学习借鉴的对象。

从广、深两地释放的信号来看,放宽限购、重启新能源汽车地补,有望成为地方政府稳定汽车消费的一个手段。

广深或重启新能源车地补

2月28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出要稳定汽车等大宗消费,加快新增汽车指标放号,优先保障家庭首购需求。

就在两日前,广州市政府通过了《关于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的若干措施》,里面提到,"要加快推进落实去年尚未用完的中小客车指标额度工作,对二手车置换、购买新能源汽车进行补贴,提振汽车消费"。

这两份文件,有几个直接指向新车消费的关键词:"汽车指标放号"、"新能源汽车"、"补贴",这是对2月21日广东省《进一步稳定和促进就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呼应。

广东省政府在文件中提出,"推动有条件的地市出台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鼓励广州、深圳进一步放宽汽车摇号和竞拍指标"。

根据广州此前的计划,从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增加10万个中小客车增量指标额度,增加的额度原则上按1:1比例分别配置普通车竞价指标和节能车摇号指标。

而在新能源汽车方面,在过渡期即2019年6月25日之后,广州市不再对纯电动汽车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含增程式)给予地方补贴。

但此轮为了提振汽车消费,广州市不仅增加车牌指标,还有望重启新能源车地补。

有相似走位的还有深圳。

去年6月起,深圳与广州一同响应省政府号召,放宽了粤B车牌摇号和竞价指标。作为与广州并列的一线城市,深圳无疑是"有条件出台老旧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政策"的地市,不排除跟进重启新能源地补政策的可能。

新能源车、购置税成突破口

事实上,2020年最先出台政鼓励汽车消费的城市并不是广州和深圳,而是佛山。

早在2月3日,佛山市就提出要鼓励"国六车"消费:从3月1日起,为鼓励消费者购买"国六车",市政府将给予每辆车2000-5000元的补助。

除了广东,湖南省也已明确表示已经把汽车消费作为推动消费的一大着力点,要挖掘汽车等重点领域消费潜力。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还出台《关于出台促进吉利地产车在长株潭消费升级鼓励措施》,提出鼓励购买湖南地产汽车品牌(吉利汽车),从3月1日起,给予指定车型(缤越、全新远景)补贴购置税3000元/台。

稳定汽车大宗消费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从目前各种信息释放的信号来看,提振汽车消费的方式将趋向多样化,包括松绑限购令、延长新能源汽车国补、重启新能源汽车地补、减免汽车购置税,等等。

松绑汽车限购令,一度成为限购地区消费者最期待的政策。去年,多部委一再提出为"限购令"松绑,但已限购的北京、上海、天津、杭州、石家庄等5个城市一直没有动作。

公安部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北京汽车保有量达到592万辆、上海为416万辆,分列全国第一、二名;而深圳、广州分别为350万辆、280万辆,排在第五、七名。"在这种情况下,燃油车没有什么松绑限购的空间,新能源汽车将是一个突破口。"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说。

在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今年1月份全国汽车销量出现18%的跌幅,2月前三周同比暴跌89%,3月份情况也不容乐观,出台汽车救市新政、提振汽车消费迫在眉睫。

从广州、深圳、佛山、湘潭几地出台的政策来看,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将成为重要的突破口,相信未来将有更多城市地区跟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 深圳市追加36377个增量购车指标

(文/张钰翊)后疫情时代,各地政府加码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举措仍在进行时。近日,车友头条获悉,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发布关于调整新能源小汽车增量指标申请条件的通告。
通告称,使用2020年追加的小汽车指标额度,调整小汽车增量指标申请条件中“居住在本市”的情形,面向个人投放新能源小汽车增量指标。允许持有效深圳市居住证的非深户籍人员,及持有效身份证明并按本市公安机关规定办理境外人员临时住宿登记的华侨、港澳台地区居民及在本市办理签证或居留许可的外国人申领。
本次新增的粤B新能源小汽车增量指标额度使用今年追加的小汽车指标额度,投放数量不超过2020年追加的小汽车指标剩余额度,共36377个,额度使用完毕即止。指标申请条件调整政策截至2020年12月31日。
值得一提的是,通告称使用2020年追加的小汽车指标额度,面向个人投放混合动力小汽车指标,允许名下仅有1辆在深圳市登记的小汽车的个人申领。也就是说,对名下仅有1辆在深圳市登记的小汽车,或仅持有1个有效的深圳小汽车指标的个人消费者,将其增购新能源小汽车车型范围扩大为纯电动小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小汽车两种动力车型。
从此次追加的36377个新能源购车指标可以看出,深圳市在推广新能源汽车的道路上可谓是不遗余力。此前,车友头条曾报道,深圳市在广东省提出的购车补贴上再加码提出新购纯电车型补贴2万元/车,新购混动车型补贴2万元/车,包括对于旧车置换的个人消费者也提出了相应的补贴条款。
也就是说,将原有粤B牌车辆置换更新为在深圳市新购的新能源小汽车并上粤B牌的个人消费者,最高可享受一次性财政补贴4万元。这在全国范围内算得上是相当高的补贴标准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深圳加大推行新能源汽车的投放力度是不是?

作为全国新能源汽车的“重镇”,深圳一直试图推动这种新型低碳交通工具能够快速急行,以便赶上“深圳速度“!然而充电难却让这种努力备感艰难。为此深圳最近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扶持措施,希望能够求解充电难。

2010年5月,深圳投放了30辆零排放比亚迪E6纯电动出租车,加上此前首批投放市场的10辆,深圳已有40辆电动出租车正式上路,为市民提供出行服务。

然而“打车容易充电难”,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障碍就是充电的问题。根据比亚迪的说法,E6纯电动出租车续航里程超过300公里,但据一位电动出租车师傅说:“这是行驶在高速公路上,不开空调等理想情况下的数据,一般充满电能跑200公里。”另一位师傅表示,如果在市内跑,碰到塞车,可能行驶里程就更短了。

这使得开电动出租车的师傅们十分苦恼。曾师傅就表示,电动出租车开了一段时间后,每次上客人都需计算来回里程,看车子电能是否支撑到充电站,要不然电用完了,车子就抛锚在半路上。因此他们只敢在市区跑,远的客人不敢载,耽搁了好多生意。

据了解,深圳目前电动出租车可以充电的地方只有三个,一个是由深圳巴士集团投资建设的位于梅林的充电站,其他两个属于社会公共充电站,分别位于龙岗大运城和龙岗供电局。

为满足新能源汽车发展需要,深圳将建设各类新能源汽车充电站(桩)12750个,其中公交快、慢速充电站各25个,公务车充电桩2500个,社会公共慢速充电桩10000个,社会公共快速充电站200个。

据悉,目前深圳市正在从多个方面推进充电站建设。

首先是制定充电站标准。今年6月,深圳《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开始正式实施。这是国内颁布的首个电动汽车充电技术标准,对电动汽车充电站的相关技术进行了原则性规定。

在国家关于电动汽车充电站技术标准缺失的情况下,深圳发改委和市场监管局组织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等研究机构和企业组成课题组,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最终编制了《深圳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技术规范》。

深圳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深圳颁布技术标准后,可对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起到规范和指引作用,同时还会加快配套充电设施的建设,从而促进电动汽车的示范推广和应用。

其次是吸引民营资本进入充电站建设。深圳市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加快深圳变电站建设进度,该局正在制定相关的《特许经营管理办法》,拟对充电站的建设和经营、管理实施特许经营,吸引更多有条件、有实力、有意愿参与进来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加入。目前,该《办法》的草稿已起草完毕,待相关部门组织讨论、修改后,再报市政府审批,预计该《办法》在三个月内可以实施。

他告诉记者,之所以要对充电站建设和运营实施特许经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充电站涉及到用电安全、管理等方面。电力部门属于特种行业,设置这一门槛,不仅可以使整个行业管理更规范,而且也可以吸引更多技术能力强、经营水平高、资产规模过硬的企业参与,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6、谈谈你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看法?

新能源汽车,最大痛点就是电池了,虽然有几种比较先进的技术,如特斯拉的电力管理技术、国内的快速充电和换电,但最根本的设施需要巨大投入,当然也包括各大厂家的技术更新和发展。



未来如果可以拥有比较完美的电力管理技术,普及的充电或换电设施,还有合理的价格,相信能给新能源汽车带来无尽发展空间。



另外,如果能解决各种发电端的种种弊端和电池报废的问题,也许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6)深圳市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扩展资料

新能源汽车优缺点:

优点:技术相对简单成熟,只要有电力供应的地方都能够充电。

缺点:蓄电池单位重量储存的能量太少,还因电动车的电池较贵,又没形成经济规模,故购买价格较贵;至于使用成本,有些试用结果比汽车贵,有些结果仅为汽车的1/7~1/3,这主要取决于电池的寿命及当地的油、电价格。

7、新能源汽车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去有品牌的学校,起码得是正规的学校吧,有相关办学资质的,最好是资金雄厚的,教学设备方面有保证。其实民办的院校比公办的有优势,民办学校的课程设计更贴近市场需求。还要看实训,学汽修技术,实训课程当然是最重要的,光有理论,不会修车洗车打蜡,哪家企业会要你?所以实训是非常关键的,实训课程的比例要比理论课程高,但也不是说全部实训就是最好的,只有将理论实训相结合,学习效果才能实现最大化。管理要好,一所汽修学校的好与坏,除了看是否能学到技术以外,还要考虑能否提升个人素养,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个人素养和精湛的技术后,在社会的工作中才会有长远的发展。

8、深圳支持符合条件的新能源企业股权融资,这对新能源汽车有什么影响?

深圳自2010年开始推广新能源汽车,不仅在全国起着带头作用,而且在服务新能源车主等方面不断创新。7月5日,深圳市工信局印发《深圳市推进新能源工程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计划》”)。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计划》在新能源车通行等利好政策、创新资金支持等方面都提出了相关实施措施。

《计划》提出,将通过推动动力电池产业核心技术、大功率充电技术、新能源工程车动力驱动技术、新能源工程车智能网联技术等关键技术突破加快深圳市新能源工程车推广应用。此外,深圳市将加大财政资金和金融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新

能源工程车企业在境内外各层次资本市场开展股权融资。

于深圳新能源车主来说,《计划》的实施将是持续利好。因为《计划》明确表示,将为新能源车提供相关通行便利,如不限行等。此外,还将加快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电动车主的充电体验。而且深圳还将对新能源产业加大财政资金和金融支持力度,如按照国家和深圳市补贴政策对采购新能源车的行为给予财政资金补贴,还支持扩大直接融资比重,支持符合条件的新能源车企业在境内外各层次资本市场开展股权融资。而且深圳市政府也将通过政府采购等行为为新能源产业提供财政资金支持等。

《计划》还明确了行动推进时间表,到2021年,深圳市工程车领域新增车辆纯电动化工作率先完成。并通过示范引领,将新能源泥头车的应用示范经验进行推广和复制,并逐步延伸至大型吊车、挖掘机、推土车等其它类型的新能源工程车。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表示,该行动计划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至2021年12月31日。

1)城区物流电动化工程。重点布署轻型柴油车电动化、纯电动货车路权优先、“绿色物流区”、物流集中区充电桩建设、绿色货运配送示范、电动公路技术研究等项目。具体包括:逐步淘汰营运类轻型柴油货车,推动非营运类轻型柴油货车置换为纯电动货车,开展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允许轻型电动货车在除深南大道外的其他道路行驶,对车长6米及以下的中重型电动货车,参照普通轻型货车限行规定;选取十个片区,全天禁止柴油货车行驶。

(2)港口领域电动牵引车自动驾驶示范应用工程。针对港口人车分离、行车路线固定、低速行驶、封闭管理等特定场景,结合电动车智能化、零排放、低噪音等优点,推动港口领域率先实现电动牵引车自动驾驶,打造绿色运输智慧港口示范工程。

(3)环卫车清洁化项目。对外包环卫清扫和清运标段,推广使用纯电动环卫车。2019年起,重点鼓励重新招标标段所使用的环卫车更换为纯电动车辆。

(4)清洁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推广项目。2019年起,在业主单位为政府部门、国有企业的工程招标中,经定性评审符合生产经营条件时,对增加使用新能源工程车实行加分鼓励。

(5)新能源工程车充电网络优化项目。充电网络布局充分与车辆应用场景衔接,提高充电便捷度和设施的利用率。突出“停放与充电一体化”原则,实现功能复合,提高规划用地集约化水平。优先挖掘存量设施潜力,拓宽充电设施建设渠道,减轻新增供地压力。

9、新能源汽车是发展趋势吗?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于电子或氢燃料,在使用过程中没有化石燃料的燃烧,不会污染环境,因此得到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鼓励和支持,以下是新能源汽车未来十大发展趋势,一起来看看吧!

趋势预测1:产销量螺旋上升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全球领先,过去三年连续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第一大国,累计产销量已超过180万辆。

其中,201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3.8%和53.3%,市场占比为2.7%,比上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

虽然质疑声难免,但是在政策支持之下,新能源汽车大势已定,只会继续向前。从数据来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螺旋式上升,2017年50万辆、2018年80万辆,而2019年预计达100万辆以上,2020年规划为200万辆。

100万的产销量小目标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有着标志性意义,如果实现则代表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开始可以支撑起百万量级的规模。

趋势预测2:新能源汽车行业风云变幻

新能源汽车行业格局正在形成。广汽、北汽、比亚迪、吉利等传统车企强势领跑,同时,以蔚来、威马、小鹏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更是裹挟资本与技术果断进入,走着完全不同的路。

传统车企加速转型布局

2019年比亚迪新能源车全球覆盖城市将由200个扩大到400个,主推10万元以下微型电动车。此外,明年比亚迪将增加3万个充电配套设施。

北汽新能源发布 “擎天柱计划”,计划2019年~2022年,以北京、厦门、广州等城市辐射展开,组建各城市公共出行运营平台和梯次储能运维平台,建成换电站1000座,运营车辆10万台。

吉利将开发多款电动车型、混动车型和插电式混动车型,2019年计划推出5款以上的新能源车型。

造车新势力融资建厂

蔚来汽车融资达到140亿元,正筹建上海生产基地。蔚来汽车已聘请包括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在内的八家银行为其年内赴美上市做准备,据悉此次IPO规模大约在10亿至20亿美元。工厂方面,目前蔚来汽车已经开始筹建位于上海市嘉定区的生产基地,规划土地800亩左右。

威马汽车计划从2019年起,以每年超过一款新车的速度逐步推向市场。威马汽车首批量产车于今年年中上市,新车将搭载百度Apollo系统,定价在20万元左右,综合工况续航里程可达450公里。

新能源汽车行业风云变幻,无论是传统车企加速转型布局,还是造车新势力融资建厂,都将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走向新的繁荣。

趋势预测3:共享汽车前景光明,隐患暗藏

经历过共享单车的繁荣与寒冬,共享的优势与隐患不言而喻。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分时租赁汽车都是新能源汽车,虽然随借随还、自由支配吸引着用户,但充电桩的数量与共享汽车数量不匹配,以及还车点的缺乏,导致行业运营效率低,共享汽车便利性不足。

即便如此,摩拜出行、滴滴出行、美团等互联网巨头,北汽集团、上汽集团、首汽集团、吉利汽车等传统汽车生产商依旧纷纷进入新能源共享汽车行业。可以说,依赖资本的独立运营派和依托整车企业的出行服务探路派是目前两大主要力量。

随着共享汽车运营规模的不断扩张和运营区域的扩大,共享汽车的经营难度和经营压力不断增大,行业规范运营有待加强,例如保险的完善,为企业制定个性化方案或强制购买运营级商业保险,只有让用户无后顾之忧,未来前景才能长期看好。

趋势预测4:商用车率先上路

人类运输有两种形式:生活流动和商品流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商用车有望率先上路。

公交电动化已经进行很多年,新能源客车的有效市场目前已经接近饱和,出租车和物流车作为政府采购和城市交通管制的领域,有望迎来新一轮的电动化热潮。

众所周知,大城市在解决个人的出行交通方面,公认的方式是减少私家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同理,最有效的解决货物的出行,同样是打造“货物公交系统”。

解决诸如续航、充电、一次装载量等固有短板,“货交”系统完善,物流公司大量自有车辆就不再是必须,货物们定时定点定路线上车,分站到达,形成一个高效、有序、减少闲置和浪费的城市货物运力系统,从而形成新一轮新能源热潮。

趋势预测5:配套产业逐步完善

两会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公开指出:“充电基础设施仍然是我们发展的短板”。

虽然新能源汽车产业初具规模,产业链条相对完整,但是随着新能源汽车数量的持续增长,充电基础设施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加剧,整体建设规模已经严重滞后。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各类充电桩达到45万个,车桩比约为3.8∶1,距国家规划的1∶1还有很大差距。充电技术是电动车发展的关键,未来电动汽车的充电趋势将是“私人交流充电桩日常慢充”与“公共快充补电”两种方式相结合。

预计下一步是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鼓励无线充电、智能充电、大功率充电技术创新及产业化,支持加氢站建设运营。

趋势预测6:与人工智能结合,向着无人驾驶前进

在《速度与激情8》中被黑客攻击导致交通瘫痪的场景已经不是科幻。人工智能+新能源=未来汽车。车联网+新能源将彻底改变出行方式,一边吃着火锅一边开着车不再遥远。

为此,业内人士建议,加快研究并出台运营政策,从国家层面为加快自动驾驶汽车产业化奠定法律基础;加强防范汽车被黑客攻击、关键数据被控制而造成的巨大风险;加快部署自动驾驶车辆运营,推进智能化道路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加速改造面向自动驾驶汽车的新型城市交通环境。

可以想象,未来一辆由电力或太阳能或其他清洁燃料为动力,由人工智能操控的无人驾驶汽车,不仅拥有“朋友”属性,陪你聊天,感知你的各种情感;还是你的专属仆人,替你“跑腿”购买咖啡、机场接人。

趋势预测7:中国特色新能源技术路线

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氢发动机汽车以及燃气汽车、醇醚汽车、太阳能汽车等其他新能源型汽车。

目前,纯电动战略初见成效,但弊端也开始显现。因此,燃料电池、插电式、增程式作为技术补充方案等在某些应用领域的技术优势将得到更多的政策关注和支持。

着眼未来,将重点突破动力电池、高比功率高耐久性燃料电池电堆等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发电主体能源,充电智能化将引发能源结构的巨大变革。

趋势预测8:动力电池回收体系逐步完善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存在诸多问题:1.回收利用法律法规尚不完善;2.回收利用体系尚不健全;3.回收技术和工艺水平有待提高;4.回收利用成本高、盈利难。

但同时,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加速成形,《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完成,这将对动力蓄电池结构设计、连接方式、工艺技术、集成安装的标准化做系统梳理和规定,同时强化对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运输、储存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进一步落实动力蓄电池编码制度及可追溯体系。

同时以补贴的方式规范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回收。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将逐渐规范,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新的增长动力。

趋势预测9:低速电动车卷土重来

此前,依靠补贴政策支持,纯电动A0、A00级市场携低价、牌照优势对低速车市场形成一定的冲击,收割了一大批低速车用户,但由于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调整,对续航里程进行强制升级,车辆成本预计大幅提高,部分过于依赖补贴的车型将黯然退出。

与此同时,低速电动车凭借不依赖补贴、暂时还不需上牌的优势有望卷土重来,在交通管理政策相对宽松的三四线城市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期,占领半壁江山。

低速电动车具备替代同级别燃油车的实力,但缺乏技术标准和规范管理,续航虚标、电池衰减、中小企业产品无售后服务等也是突出问题,虽然占据了三四线城市,但低速电动车若想真正赢得消费群体的认可,有更广阔的发展,仍需在售后服务加大投入。

趋势预测10:渠道模式创新

新能源汽车各种销售推广模式层出不穷,包括直营、分销、运营等等,随着汽车渠道和服务的线上线下融合,以电商为主的新零售模式更是成为了新的风口。

但是针对不同用户群体,渠道模式有所差异。有分析指出,一二线市场的用户较为集中、普遍有购车用车经验,采取直营体验店的模式更被认可;而三四线城市用户相对分散,且很多首次购车,传统4S店模式信赖度更高。

此外,有些车辆和充电设施运营商通过向潜在用户提供用车或充电服务,顺便销售车辆的模式也在探索中,由此形成了整个产业链的串联。


与深圳市新能源汽车发展情况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