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动汽车目前真的很鸡肋吗?
不可否认,当前国内所谓的新能源汽车,基本上都是都是以纯电力驱动为为主。实际上,按照我国的规定,新能源汽车分为三大类,即: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而纯电动汽车无疑是发展最好的,最好的。

纯电动汽车之所以逐渐被消费者接受,很大原因是大城市限牌限外,而并非消费者真正的接受。毕竟挂着渐变绿色的车牌新能源汽车可是有很大的特权,例如,不限购,不限行。

现如今,许多消费者会为了汽车牌照而选择新能源汽车。而这其中,纯电动车占据的比例远超过其余部分。由于一线城市的限购政策,北京2011年开始摇号,广州2012年开始摇号+竞价,而上海更是在1994年就实施了竞价措施。摇号竞价的背后,是无数渴望拥有汽车但又被牌照牢牢卡死在途中的准车主们。

2017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逼近80万台,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量接近50万台,市场增长势头十分明显。可以肯定的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买进了“电动时代”。但是,电动汽车也并非无敌。通过调查数据显示,电动汽车出现问题的比例高达72%,其中经常出现问题的比例高达22。极高的故障率也侧面印证了相关产品在品质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有35%的电动汽车主明确表示购买电动车后悔了,有38%的车主表示不后悔,另外还有27%的车主表示处于纠结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38%的人不会推荐他人购买,31%的人还在纠结考虑状态。这一数据从侧面反映电动汽车的不成熟。

消费者满意度差
实际上,由于目前市场上热销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后的价格普遍在5-10万元之间。而这个价位区间的电动汽车其工艺相对简陋,行驶质感的表现也很一般。除此之外,电池衰减严重也成了许多消费者后悔的主要原因。

与此同时,充电桩配套不完善也是许多消费者不满意的原因。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累计建成公共充电桩21.4万个。这一数据与我国提出的2020年新增480万个充电桩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有些消费者,甚至需要支付高昂的停车费以及充电费才能给车充满电,长期下来这笔费用并不比开燃油车便宜。

再者,保值率极低也让许多消费者不停摇头。
与其说是残值,不如说是惨值。目前,国内的电动车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电动机、电池和电控技术等各方面仍旧处于不断升级、不断改善之中。可能仅是半年的时间,技术含量就相差甚远。所以,技术相对落后的电动汽车自然没有市场,保值率就更不用说了。

目前,电动汽车仍旧是处于发展阶段。如果说燃油汽车是发达国家,那么电动汽车就是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各方面的配套仍旧还是不如发达国家,至少在充电桩、产品稳定性、续航旅程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北京纯电动汽车哪个性能好
续航在300公里电动车不算上国家补贴也要20万左右,它却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节约,为什么呢? 首先一台能续航300公里的电动车电池差不多都在60千瓦时左右,也就是60度电。快充的电价在1.3元,实际行驶里程可能也就在240公里左右,这样一来还是要投0.3元一公里,当然你可以在自己家里充电,算上阶梯电价可能需要0.7元一度,确实要便宜点,但是充电时间很蛋疼,需要8个小时以上。 还有现在车企的电池说是质保10年,但是有个前提条件,定期在4S店做保养,这个就很坑爹,4S的东西谁都清楚。不定期保养质保作废。要是车坏了,普通的修理厂还修不了,只能去4S点任人宰割。 然后就是像什么电池衰减啦~冬天续航减退啦我们都先不说,你花几十万买个麻烦有意思吗?还不能出远门!@@@电动汽车的解决方案只能是 锂电池加氢燃料电池组合,其他都是扯淡经不起时间和市场的考研。@@@@@@所以,燃油车淘汰是必然,,,但前提是氢燃料电池技术得到普及,现阶段国外技术已经具备,丰田汽车已经量产。 真心不明白国家为什么非要在纯电动汽车这一鸡肋的东西上瞎整。而且国家计划到2020年放弃对电动车的补贴。这说明了什么?
3、为什么很多人都不看好新能源汽车?
不是所有购买了新能源汽车的人都会后悔,但绝大多数的人都很纠结地继续使用着纯电动汽车。在中国的不同城市对新能源汽车的定义也不尽相同,好比说在北京,混合动力的车型并不能算作新能源汽车,还是要和普通的燃油车一样进行售卖;相反在天津,比如比亚迪旗下的很多插电混动车型都是作为新能源汽车来看待的,不仅不限制购买,而且进入市区的话也没有什么尾号限制。

其实后悔与否还是看当初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出发点是什么。大多买了混合动力车型的人都不会后悔,他们可能并不只是追求省钱,毕竟这也是一种新科技,拥有新科技、驾驶新科技也是非常时尚、炫酷的一件事吧。甚至在换车的时候,混合动力所节省的油费还不够多消费的买车和维护车的费用,事实上只要没有什么质量问题,应该没有多少人会后悔的吧。
而纯电动汽车就不一样了,同样的,有钱的大款还是只为追求时尚为主,谈不上什么后悔不后悔吧,如果加上政府的补贴,花费在十万至二十万之间的车主,可能后悔的就比较多。纯电动汽车由于广告效应,可能实际的车辆性能和续航公里数并没有那么好,车辆的贬值比较快,真正也只能在市区周边随便跑跑了,开不到很远的地方去,因为长途跋涉的续航和充电都是很大的问题。
对于自己该不该买新能源汽车,还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如果对其有好奇心,可以多花时间、多查资料、多去了解一下,再真正决定买不买。现在技术也不是很成熟,如果主要以实用为主,还是建议不要购买吧,可能未来技术成熟之后会好一点。
4、都在说新能源车好,但为什么在路上却很少见到?
新能源车的确很好,但是目前在中国还是普及率偏低,因此很少有人能在路上看到新能源车。
第一,营销问题。虽然我们很早就听说了新能源车,也听到了它的各种各样的好处,但是关于他的更进一步的消息却很少有人知道,甚至是他的生产销售很多人都不知道,都以为还在研发当中。

第二,价格高,新能源车光成交价就压过燃油车一截,如果没有政府的补贴支持,一辆新能源车的市场价格几乎是一辆燃油车的一倍左右,而即便是有补贴下来,买一款新能源车的钱依旧是比一辆汽油车要贵的,这个幅度我想之前新能源车刚出的时候,各大媒体也都有算过,按电车使用成本大概在燃油车的三分之一这个数据来算,想靠着省油把邮费钱赚回来的想法,一般使用者是很难实现的!

第三,需要充电,一次充电大概需要二十分钟到几个小时不等,而且大部分新能源车的行驶里程都不太理想,市区走个短途还好,真走长途就电车那水平能让你怀疑人生,很多人使用混动就是这么个理由,万一电池路上没电,你卡在路上怎么办?另外充电站的使用也是一个成本问题,本来你都有自己的停车位了,但就因为停车位周围没有可以充电的地方,就不得不去充电桩那里再交一次停车费,想想也真是醉人得可以!

第四,刚刚上市很多人都在观望。就我们自己而言,很多人都比较保守,面对一件新事物不是去尝试,而是在观望,很少有人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再说,买车的钱也不是谁都能随随便便拿出来的。都还在等。
所以说,就算想在很多人都在说新能源车好,但也很少在路上见到。
5、为什么很多买了新能源车的人都“后悔”了?
国外为了解决汽车尾气,很多国家已经相继公布禁售燃油车的时间,目前已经确定的有法国和英国在2040年全面禁止销售燃油车、美国、日本、德国、荷兰的禁售也在计划当中,据悉我国在2035年前不再生产高污染燃油车,其中北汽作为表率将在于2020年先在首都北京启动,燃油车有100多年历史,已经普及到全球各地,即使未来会被取缔也不会突然实施,肯定要循序渐进慢慢的来,国内那么多汽车不可能一次性全部报废,只要加油站依然对私家车开放,燃油车就不会被淘汰,就算真的2035年禁售燃油车和汽油,现在买车还能开17年。

新能源车电池容量虚标的现象也很普遍。一辆新能源车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它的电池。比如,一块新能源车电池出厂时续驶里程为300公里,5年后续航里程可能只有150公里,另外,购电方式繁多。

因电费和停车费原因,充满车辆所需费用差异明显;操作方式差异化大明显等缺陷亟待进一步解决,技术还处于完善期!别看混动早就有了,而且个别车型做的也很不错,但有些技术还不那么令人满意。就说踩刹车时候的动能回收功能吧,一般都得缓一下,刹车才开始工作,另外就是续航里程和电池耐久度以及容量保持的问题,需要厂家不断努力努力再努力了。

作为新势力品牌,作为没有了发动机和变速箱等等多方面限制的纯电动车,理应能够排除掉过去燃油车在设计上的很多限制和壁垒,拿出一个颠覆消费者对汽车造型认知的产品出来。这是我认为的新势力该做的事情,也是我认为的电动车的模样,而不是现在这样,一个假装是燃油车的纯电动车,如果纯电动车还是这样一个设计,那么作为有着百年设计经验的传统汽车品牌,新势力们依然很难超越,各大新势力的产量问题也浮出台面,双方都需要时间的情况下,普通用户目前如果考虑新能源汽车的话,一定得先确保自己的使用环境有足够便利的充电条件,不然日后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并不会比燃油车省心。
6、现在新能源项目有搞头吗?看了很多文章都在说现在比较鸡肋。。比如新能源汽车·发电板之类的·
新能源开发的最高境界就是向大自然谦虚的学习,宇宙本身就是一个完美的动力体系,自认为了不起的人类所认识的文明在大自然面前简直微不足道,顺天者生,逆天者亡,用达尔文的话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包括恐龙,包括人类······所有的星球都在以人类达不到的速度运转,谁给她提供的能源······仅此便值得人类深思·······人类所有开发的东西皆十分可笑······和幼稚。
7、有人买新能源汽车吗?能跟我说说有缺点吗? 我在北京
在北京,新能源就是电动车
如果家里有一辆车了,再来一辆可以考虑;如果是第一辆,不考虑
活动半径太近,即使全北京主要地区能普及充电桩,郊区县、山里、出北京怎么办?不用说充电,曾经有过高速上连续3个服务区都没有油可加的经历,所以,不是不支持环保,确实是条件不具备
8、为何很多买了新能源车的人都“后悔”了?看看车主们怎么说
进入了工业时代之后,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如同坐上了火箭一般,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对地球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其中大气污染的日益严重是有目共睹的,其中就与汽车的尾气排放有着不小的关系。为了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保护环境,咱们国家一直在鼓励新能源车相关产业的发展,并提供了不少实质性的优惠政策。但是,当出于环保以及减少油费开支的目的而“尝鲜”购买新能源车的人,现在有很多人表示有些“后悔”,那么这是为何呢?下面就来看看车主们是怎么说的吧。

第一位是购买了吉利博瑞的插电混动车型的车主,其表示在日常用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充电难,他是广州的,当时该城市已经开始对新车上牌进行了限制,燃油车想摇到号基本上不太可能,当时用车又是家庭刚需,没办法就只能挑选上牌相对方便不少的新能源汽车,最后买的就是插电混动版,实际上路之后发现在当地充电桩真的很难找,总体数量不多也就算了,不少带有充电桩的车位却被其他普通燃油车给占了,作为新能源车主被鸠占鹊巢很恼火却又没有办法。

第二位车主选择的也是吉利的新能源车,地处北京,其表示北京当地的充电桩数量近些年增长的挺快,不过还是有种僧多粥少的感觉,不过自己的停车库里安置好了充电桩,日常使用还算方便,不过到了节假日想要去周边旅游的话,路程一远就得在外面充电至少一到两次,充电耗时还是比较长的,几十分钟已经接近一个小时了吗,还是没有随加随走的汽油车方便。

第三位车主购入的是荣威RX5插电混动版本,除了上面两个车主所说的充电难充电时间长之外,他还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不少新能源车为了给大容量的车载蓄电池腾出空间,都直接省略掉了备胎,只提供补胎液等补胎工具,他的RX5就是这样,问题是买SUV就是因为有自驾游的需求,出个远门万一车辆轮胎出现了比较大的损坏,那么补胎液这种往往起不到什么作用,还是备胎的应急能力更强。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现在电池技术比起从前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但续航里程相关的问题仍然一直困扰着新能源汽车,一般来说,单纯依靠电力驱动的车型,其续航里程能有三百公里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这还与平均车速以及路况是否平坦有关,并且在开启空调等能耗大的车载设备之后,续航里程还得打上一个折扣。不过新能源中还有一种混动车型,这种车除了电力驱动之外还有一套燃油驱动系统,不少有“续航里程焦虑”的消费者最终选择了这种混动车型,并且基本上都是相关新能源补贴优惠政策涉及到的插电混动这种。但就算抛开续航里程不谈,电动车的日常使用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有没有在北京购买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朋友,介绍一下优缺点?
优点呢,很简单,一是不用忍受长期摇号的痛苦,二是油耗成本低。
缺点也很明显,一是电动汽车或者混动汽车由于技术原因,售价普遍偏贵,品质靠谱的,最便宜的也30万左右了;二是保养维修成本大,省油省下来的钱很可能比保养多出去的钱要少;三是充电桩尚未普及,近两年北京市内要逐步普及,但就算那样,这车如果想出京来个小旅行,可就基本是白日做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