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张图看懂3月新能源车销量Top10
近日,根据乘联会发布的3月份汽车销量数据显示,3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5.4万辆,同比下降48.8%。3月前十名榜单中出现了插电混动和增程式电动车的身影,不同于2月的纯电霸榜格局。具体来看,上榜的有新势力品牌3家(特斯拉、蔚来和理想),传统豪华品牌1家(宝马),其余6个席位则被传统中国品牌占据。除比亚迪有2款车型上榜外,其他品牌均只有1款车型进入前十名。TOP10车型销量占新能源总体的比例约为62%,市场集中度较上月(近80%)明显降低。了解更多有关3月份新能源车销量Top10的消息,请看我们为大家做的销量榜图解。想了解更多有关3月份SUV销量Top10的消息,请看我们为大家做的销量榜图解。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环比增速迅猛 分别完成5.0万辆和5.3万辆
4月10日,中汽协发布了3月份汽车产销数据。随着行业企业有序复工复产进度加快,3月产销量有了非常明显的回升,不过同比依然呈较快下降,受疫情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

3月汽车产销均超过140万辆,分别达到142.2万辆和143.0万辆,环比增长4.0倍和3.6倍,同比下降44.5%和43.3%,降幅比2月明显收窄。
今年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表现也明显好于上月,环比增速迅猛,同比降幅比2月有所收窄(以下数据不包含特斯拉,因特斯拉未按要求向中汽协汇报数据)。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0万辆和5.3万辆,环比增长3.8倍和3.0倍,同比下降56.9%和53.3%。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类中,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环比均呈大幅增长,同比依然呈较快下降。


分车型看,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为4.4万辆和4.7万辆,环比增长361.0%和298.6%。其中纯电动乘用车3月生产3.3万辆,环比增长336.6%;销售3.5万辆,环比增长271.5%。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1.1万辆,环比增长457.0%;销售1.2万辆,环比增长400.9%。

1-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5万辆和11.4万辆,同比下降60.2%和56.4%。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同比降幅继续呈较快下降。
中汽协预测,虽然随着行业企业有序复工复产进度加快,销量在逐渐攀升,下半年可能会有去年同期水平,但一季度所受的损失是无法挽回的。

另外,国内疫情对运输业、旅游业、餐饮业、零售业和制造业等多行业造成了巨大冲击,据有关数据显示,1-2月份全国有24.7万家企业倒闭;天眼查数据显示2月1日-3月15日,全国有10万家企业提交了注销申请,中小企业的倒闭,严重影响了从业人群的收入,造成汽车消费能力下降。
海外疫情爆发,港口关闭等防控措施对中国品牌汽车出口受阻,也会直接影响全年销量,海外消费者收入受疫情影响,同样会造成汽车消费能力下降。对整个汽车产业影响巨大,国内目前已经出台了各项政策,中汽协也呼吁,更多城市推出小排量汽车购买优惠政策、国三车型淘汰更新补贴以及皮卡进城政策等,这些措施将有利于汽车销量上升,促进汽车产业发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3、3月新能源销量榜出炉,特斯拉一家独大。
前言:
近日,根据乘联会发布的3月份汽车销量数据显示,3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5.4万辆,同比下降48.8%。可见,受疫情的影响,汽车的销量还是比较的一般。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一看。

首先新能源汽车的销冠为国产版特斯拉Model 3,该车以10160辆的销量数据拿下第一的宝座,并且在销量上远远超过其它的车型,也是新能源汽车唯一破万的车型。虽然前段时间“减配”风波的声势浩大,但是它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表现非常的强势。

在此次的榜单中,比亚迪汽车占据了两个席位,分别是第二的全新秦EV和第六位的比亚迪元EV。不过从总的销量上来看,全新秦EV表现要突出一些。而元EV则是非常的惨淡,下滑非常严重。


同时在这份榜单中,有两款车型相比于同期大幅的增长,分别是宝骏新能源和宝马5系 PHEV。宝骏新能源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有着非常不错的表现,像宝骏E100、E200等车型都是较为畅销的车型。

排在第五位的是埃安(Aion S),这款车型自上市以来销量就非常不错,在三月份中排名第五也算是比较的稳定。
--------------分割线----------------------------------
开车上路,安全第一,所以我们要爱护车辆,勤检查,文明驾驶,安全驾驶。因为车是伴随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
我们要向有着良好驾驶习惯的司机学习。
向不良驾驶说不。
在这里,谢谢大家观看,不足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指正,O(_)O谢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如果算上特斯拉,3月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能好看20%


中汽协预计,二季度中国汽车市场会有较大的复苏,但难以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好消息,车市开始触底反弹了。
4月10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月度汽车产销数据:3月,汽车产销均超过140万辆,环比大涨。要知道2月产销数据仅为二三十万辆。
从生产数据可以看出,企业复工复产情况明显好转。
根据中汽协掌握的23家企业集团最新复工复产调查情况统计,整车生产基地全面复工,员工返岗率86%,复产情况达到去年平均水平的75%。

3月,生产142.2万辆,环比增长4倍,同比下降44.5%,降幅较2月收窄35.3个百分点。1-3月,累计生产347.4万辆,同比累计下降45.2%。
从销售数据可以看出,3月企业销售情况明显好于2月,降幅收窄明显。
3月,销售143.0万辆,环比增长3.6倍,同比下降43.3%,降幅较上月收窄35.8个百分点。1-3月,累计销售367.2万辆,同比累计下降42.4%。
此外,从中汽协产销数据还可以看出以下几个要点:
其一,一季度唯一同比累计正增长车型,是半挂牵引车。
3月,乘用车销售104.3万辆,环比增长3.7倍,同比下降48.4%,降幅较2月收窄33.3个百分点;商用车销售38.8万辆,环比增长3.5倍,同比下降22.6%,降幅较2月收窄44.5个百分点。
3月销量,环比皆出现大幅正增长,同比皆为负增长。在所有的车型类别中,只有有一种车型实现了一季度同比累计正增长,那就是半挂牵引车:3月销售6.6万辆,1-3月销售15.5万辆,累计同比增长6.4%。
其二,如果加上特斯拉,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会提高一大截。

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0万辆和5.3万辆,环比增长3.8倍和3.0倍,同比下降56.9%和53.3%。
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8万辆和4.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8.5%和55.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1万辆和1.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0.2%和44.1%;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8辆和36辆。
1-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5万辆和11.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0.2%和56.4%。其中,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分别为8.5万辆、2.9万辆、207辆。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月度销量数据不包括特斯拉国产车型的销量。
根据4月9日乘联会公布的3月产销数据,Model 3销量10160辆,远高于其2月份3900辆的销量,1-3月累计销量达到16680辆。乘联会统计表显示,这些数据也是“估计”的。
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表示,按照统计法规的要求,中国国内任何一家汽车生产企业均需要准确及时完整地向中汽协报送统计的报表数据。
他称,“对于特斯拉的销量,我现在无法验证它的真实性,因为目前为止特斯拉还没有向协会报送有关数据。当然我们也正在与特斯拉积极地协调,希望特斯拉尽快按照法律规定向中汽协报送经营有关的数据。”
如果加上Model 3的销量,3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将达到6.3万辆,能提高将近20%。
其三,中国品牌乘用车占有率环比下降11.1个百分点。

3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也比2月呈快速增长,但市场占有率比2月明显下降,共销售43.3万辆,环比增长2.7倍,同比下降48.2%,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1.5%,占有率比上月下降11.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升0.2个百分点。
3月,中国品牌轿车、SUV和MPV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9.5%、57.6%和79.4%,比上月均呈下降。
1-3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15.5万辆,同比下降47.3%,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0.1%,占有率比上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
其四,市场集中度高于去年同期。

1-3月,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329.5万辆,同比下降41.7%,低于行业降幅0.7个百分点。占汽车销售总量的 89.7%,高于上年同期1.1个百分点。
其五,汽车出口呈现微增长。
3月,汽车出口9.1万辆,环比增长1倍,同比增长0.8%。1-3月,汽车累计出口20.4万辆,同比累计下降11.5%。

目前,国内有多个城市出台了刺激消费的政策,这些政策会给汽车消费带来一定拉动效应。中汽协预计,二季度中国汽车市场会有较大的复苏,但难以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在仅考虑国内因素影响的情况下,随着各项支持和促进政策的陆续出台,结合汽车行业企业的积极努力,“下半年汽车行业的销售水平有望恢复或超过去年同期”,但仍将受到海外疫情的不确定因素影响。
国内疫情已经好转,欧美正处于风暴中心,而接下来,包括印度在内的东南亚、非洲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很可能出现第三波疫情暴发。
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称,在供应链方面,虽然绝大部分供应件在中国生产,但还是有少量零件是从国外进来的,包括发动机、变速箱、芯片、连接器、材料等等,会对国内汽车企业的生产产生影响。
好在目前企业有一定库存,“平均两个月,部分企业1个月”。所以,海外疫情对国内车企供应链有一定影响,但目前还没有出现特别大的影响。
不过,下一步,受到较大影响的很可能是出口市场。
许海东表示,“中国汽车出口到美国和欧洲的相对少,目的国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也在封锁交通,采取相关的隔离措施,对当地消费会产生冲击,对中国汽车出口也会产生影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5、环比增长 280% 乘联会公布 3 月新能源汽车销量
日前,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市场研究分会(乘联会)最新综合销量数据统计,3 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销量达 104.5 万辆,同比下降 40.4%,环比增长 317.3%。1-3 月累计销量 301.4 万辆,同比下降 40.8%。
其中 3 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 5.4 万辆,同比下降 48.8%,环比增长 280.0%。累计销量 11.0 万辆,同比下降 56.1%。

3 月销量前十排第一的是特斯拉 Model 3,这也是唯一一款本月销量破万的车型,并且与第二名差距不小。第二则是全新的比亚迪秦 EV 车型,销量为 5066 辆。第三则是常驻榜单的前三车型北汽 EU 系列,在 2019 年 3 月该车销量为 1.2 万,而在 2020 年 3 月则只有 4450 辆,不过毕竟这是疫情缓和后的首月。此次销量前十的车型中最出乎意料的车型是锐际 PHEV,因为这款车型还并没有正式上市。

第一季度销量中,特斯拉 Model 3 以 16680 的销量排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与 3 月销量榜一样,分别是全新比亚迪秦 EV 和北汽 EU 系列。从 3 月的销量上也能看出,疫情缓和后车市的销量开始逐步回暖,虽然本月的增速并没有如预料中的爆发式增长,但相对 2 月销量来说涨幅还是非常大的。相信从 4 月开始,销量会有逐步攀升,毕竟重磅新车也将在 4 月陆续登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6、欧洲1月新能源车销量榜:宝马奥迪上榜,跟国内真的不一样?
在连续看完了我国和全球的1月新能源车销量之后,氢云链今天准备带车友们看一下1月的欧洲新能源销量排行榜,看看在这个车企众多,且对我国汽车消费有着深远影响的地区,他们又喜欢哪些新能源车型呢?

可以看到,榜单中出现了很多国内没有的车型,一方面是因为部分欧洲品牌,在国内知名度不高,所以不会引进国内销售;另一方面就是新车先在欧洲上市,尚未引进国内,毕竟要针对中国市场做出一定的优化和调整,需要不少的时间,或者是因为产能不足。那欧洲的新能源车销量都有哪些特点呢?
纯电和插电混动平分秋色

在我国市场,纯电动车型可以占据80%的市场份额,一般在销量榜前十中,能看到两款插电混动车型都让人非常惊讶。但是在欧洲,纯电和插电居然平分秋色,后者分别是宝马的330e和X5 PHEV、三菱欧蓝德 PHEV和标致3008 PHEV,虽然排名比较靠后,但好歹进入了前十,都非常不简单。
不过比较遗憾的是,这四款车中只有宝马X5 PHEV是以进口方式在我国进行销售,价格不菲,销量不起眼也在意料之中。
豪华品牌销量不错

在榜单中,我们可以看到宝马有两款车型上榜,奥迪有一款e-tron,也就是有三款豪华品牌车型上榜,这在我国是难以想象的,毕竟很多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车时,考虑的都是用车成本和性价比。但豪华品牌跟性价比没有太大的关系,加上可选择的车型也不是很多,所以只有一款宝马530Le上榜,也就只有一个席位。
小车是销量主力

高居榜首的雷诺Zoe,拿到了近万的销量,再看看其它车型,标致208 EV、大众e-高尔夫、日产聆风、现代Kona EV(昂希诺 EV),基本都是小车,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欧洲消费者普遍喜欢小车,尤其是两厢电动车。但是在国内,国人虽然也喜欢小型SUV,但是两厢车的日子,还真的不太好过。
仔细分析之后,可以看到欧洲消费者对新能源车的喜好,跟国内有着很大的差别,不管是在动力类型、品牌还是车型上,都没有太多的共同点,而有改变这个局面的车型,或许会是近期非常火爆的特斯拉MODEL 3。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1月欧洲汽车销量下跌7.4%,新能源车型不降反增
本报记者 付鸿烈
2月18日,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在发布的一份声明中称,欧盟、欧洲自由贸易区和英国1月份乘用车登记量下降7.4%至110万辆。新年伊始,欧洲市场的汽车销量便出现5个月来的首次下滑。而欧洲各国新能源车型车却销量暴增,1月注册量达到5.7万,渗透率提升至8.5%。

为何说政策的切换是主要原因?我们通过数据就可以看出。以法国和瑞典为例,这两国在2020年初,对汽车排放的税收作出了调整。使得2019年12月法国汽车市场销量同比增长了28%,而今年1月变为下跌13%。瑞典汽车市场销量数据就更加能说明问题 ,瑞士市场在去年12月同比销量翻倍,而今年1月同比下滑18%。可以看出欧洲市场并不缺乏购买力,政策的实施才是下跌的主要原因。
其实,我国也在2019年经历了排放标准的转换,使本在“寒冬”中的车市,在2019年7月1日国六政策开始实施之前迎来一波“回暖”。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9年6月我国汽车销量为205.6万辆环比增长7.5%。当时,中汽协也在发布会上指出,“车市销量有所缓解的原因主要是国五国六切换,国五车大量清仓去库存,采取以价换量的模式。只不过待政策切换完结后,购车成本上升,之后销售压力便可想而知。”
的确,欧洲市场也在政策切换完结后汽车销量迎来5个月以来的首次下降。具体来看,福特在主流品牌中的销量降幅最大,达到19%。其次是雷诺集团和标致雪铁龙集团(PSA),销量分别下降16%和14%。大众汽车集团销售情况与上月基本持平。戴姆勒方面,受smart品牌全面电动化转型所导致销量下滑88%的影响,其销量跌幅达到10%,梅赛德斯-奔驰品牌则下降了1.4%。相比之下,宝马和MINI品牌销量增长了3.8%。而丰田汽车集团则在1月呈现逆势上扬,销量增长了10%。

其中德国的插混汽车同比增速超3倍,法国和英国的纯电动车同比增加超过200%,英国和瑞典的插混车型同比增速均超过1倍,整体注册量的下滑与新能源车注册量的井喷带动渗透率显著提高。可以看到,几个欧洲国家的新能源车市场在开年都实现了快速高增长,其中不乏各国的补贴及税收政策原因,但更表明欧洲整体的政策持续向新能源车市场倾斜的前提下,新能源汽车已经开始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但欧洲各国的补贴政策能持续多久?新能源汽车的增长势头又能持续多久?这些都是需要观察的问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2020年3月):特斯拉一飞冲天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排名(2020年3月):特斯拉一飞冲天,比亚迪又进前五
本文节选自《新能源汽车周报》电子版,该报告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会员服务部与汽车纵横杂志社联合编辑,如需查看完整报告,欢迎垂询!
近日,EV Sales网站公布了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数据。2020年3月,全球共售出19.24万辆新能源乘用车,同比下降15%。2020年1-3月,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为46.05万辆,下降6%。
分企业来看,2020年3月,得益于在中国本地生产车型的放量交付,特斯拉一骑绝尘,以6.01万辆的成绩夺得全球销量第一桂冠,远超其他企业;而比亚迪则在疫情之后绝地反击,反超宝马重回全球销量前列。1-3月,特斯拉全球累计销量为8.84万辆,其他企业差距明显。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欧洲电动车销量暴涨92%,MODEL 3却下滑不敌大众,第一是?
根据数据显示,受到了疫情和春节假期的影响,我国汽车销量大跌,无一车型销量可以破万。但是欧洲就没有春节假期,而且2月也没有受到疫情的影响,但汽车销量也同比下降了7.0%,与此同时,纯电动汽车销量却同比暴增92%。

可以看到,欧洲2月的纯电动车销量排行榜中,1月遗憾落败给MODEL 3的雷诺Zoe,2月销量达到了6391辆,大幅领先其它车型,成为了2月销量冠军;第二名的大众高尔夫纯电版销量为3695台,超过了1月销量冠军特斯拉MODEL 3;第四名是来自标致的208 EV,这款新车在欧洲上市后销量就非常不错,2月拿下了3463台,以微弱的差距不敌特斯拉MODEL 3;而第五名是来自日产的聆风,一直以稳定著称。

从车型来看,欧洲消费者的喜好跟我国有着较大的差异,我国的新能源车销量还是以轿车和SUV为主,但是欧洲前五名的车型就包含了微型电动车、两厢车、轿车和SUV,消费差异较大,没有车企能够一家独大。

从车企来看,前五名中有三款车型都是来自欧洲车企,只有特斯拉MODEL 3和日产聆风不是欧洲本土企业,可见欧洲消费者还是对本土品牌比较认可,其它品牌想要占有一席之地非常困难。而MODEL 3现在是全球电动车的“当红炸子鸡”,日产聆风则是前纯电动汽车全球销量冠军,之前在欧洲的销量也非常稳定,最近也推出续航了更长的版本。

最近欧洲汽车产业受到疫情的影响非常大,很多车企都关闭了在欧洲的工厂,甚至很多国家都已经“封国”,相信3月销量也会出现严重下滑,恐会拖累全年的销量表现,新能源车能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还是个不小的问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10、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超越中国 市场释放什么信号?
时间进入 2020 年,全球新能源市场竞争上演大反转戏码,其中中欧表现尤为突出。国内一月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4.4 万辆,同比下滑 54.4 %。看到欧洲市场,一月份注册量达到 7.5 万辆,增幅达 121 %。那这一差值变化是否就能证明新能源市场风向开始大变?或是国内市场不适合新能源汽车发展呢?相信消费者内心产生众多疑虑。

国内市场受多方面影响 但反应只为暂时性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也在明显发力。但受补贴政策退坡影响, 2020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将会迎来一个过渡期,再加上目前新冠状病毒疫情,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以及购买能力受影响,可谓雪上加霜。但从总体上看,目前的影响只是暂时的以及局部的,对长期以及总体趋势影响不大,也不代表国内新能源汽车没有市场这一说法。

严格的碳排放政策 欧洲新能源市场暴涨
本次欧洲市场新能源汽车暴涨的根本原因在于欧盟的碳排放政策。欧洲议会在 2014 年通过法案,要求到2021年时,各厂商单车 C02 排放量不超过 95g/km 。原本草案中规定为 2020 年,但最后遭受反对,将目标定为 2021年 达标,但 2020 年时达标率必须达到 95% 。这就意味着 2020 年欧洲汽车制造商生产的新车中, 95% 的新车必须达到平均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不超过 95 克,如果不达标,每辆车每克罚款 95 欧元。
为应对政策避免高额罚款,欧洲车企不得不紧密推出电动车型,来扩充自家品牌新能源车的数量,以此降低平均碳排放量。未来大部分品牌中的每款车型都会有一款纯电车型或是插电、油电混动车型,本次碳排放目标,直接推动了欧洲地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国内外环保意识增强 新能源市场仍是大头
中国 2019 年补贴政策的退坡,导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呈大幅下降态势。而年后受春节、疫情等影响,预计也会在 2 月汽车市场产生影响。但总体上看影响只是暂时性的,随着政府以及群众对环保意识的增强,从长远上看,新能源汽车市场还是被看好的。今年国内还有众多新能源汽车加入,包括宝马 iX3 、小鹏 P7 、比亚迪汉、大众 ID3 等等,还会掀起新一轮的竞争热潮,目前国内也发出新能源利好政策,国家有意扶持推动国内新能源市场。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外都还会有众多机遇。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