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动新能源 > 新能源电动汽车上险数据

新能源电动汽车上险数据

发布时间:2021-04-08 09:23:04

1、2019年纯电动车市场以个人性质购车占比不到50%

在开篇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在非限购城市你是否会考虑购买一台纯电动汽车?

2019年对于国内在售的每一个汽车品牌都是一场考验,如果按照车型划分,估计没有比新能源汽车更难的。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企走向衰败,就连一直傲视全球的比亚迪都已慢慢被特斯拉甩在身后,这不禁让很多人开始思考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到底掌握在哪些人的手中?

要想探明其中道理,纯电动汽车的数据或许更有说服力。据统计,2019年1-11月,国内纯电动乘用车上险数约为56.3万辆。其中,私人用户、非营运的单位用户和营运车用户的上险数分别约为26万辆、10.6万辆和19.7万辆,私人用户上险率仅约占46%。

虽然这只是纯电动汽车的用户占比数据,但也同时反映出了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整个发展现状,这也足以说明国内大部分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私家车主其实并不多。

并且,在这46%的私人用户中用于私人家庭用车的并不多,有相当一部分上险的纯电动汽车虽然所有权归个人,但用户购车主要是拿来运营。据部分地区的不完全统计,在这46%的私人用户中,拿来专职跑网约车的约占50%,兼职跑网约车的约占30%,而作为纯家用的用户仅占20%。

这样算下来,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纯电动家用车的用户占比少的可怜甚至有些可怕。试想一下如果没有滴滴等网约车,那么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如何才能得以支撑?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短短几年特斯拉就能在销量上超越比亚迪的根本所在。

简单的理解就是谁手里掌握了私人用户,谁就掌握了整个新能源汽车的未来。这也就是为何国内大部分新能源车企虽然发展飞速,但却也衰落迅速的主要原因。网约车总有尽头,但家用车却不同。

除此之外,2019年1-1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较高的都是传统自主品牌, 销量榜前五分别是比亚迪、北汽新能源、吉利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和奇瑞汽车,一些造车新势力大多都排在10名开外。

但是如果根据私人上险数量排名,那么像蔚来、小鹏这些销量排在10名以后的造车新势力,它们在私人上险量排名中都能够进入前10名。也就是说造车新势力手中所掌握的私人车主并不比一些传统车企少,这也是为何现在大部分造车新势力即使过的很难但依旧在坚持的原因,因为它们手里有私人用户量。

例如蔚来,虽然在2019年1-11月蔚来ES6仅有8940辆上险,但均为非营运类车型。当然这也是它的价格所决定的,但这8940个用户确实是实打实的私人用户。并且除了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外,一些二三线小城市用户占比也并不低,这说明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不止在限购的大城市,越来越多的普通消费者也在慢慢接受一些纯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如果想要发展终归要走向普通消费者,而不是依靠补贴、限购等政策,但是这个过程势必既艰难且漫长。相信这一点也将会在2020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彻底褪去后显现出来,但前提是必须尽快解决现在新能源汽车所面临的安全、充能、续航等痛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中国的新能源汽车 销量的数据是多少

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2015年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37.90万辆,同比增长4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14.28万辆,同比增长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6.36万辆,同比增长3倍;
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2015年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37.90万辆,同比增长4倍。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14.28万辆,同比增长3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6.36万辆,同比增长3倍;纯电动商用车生产14.79万辆,同比增长8倍,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2.46万辆,同比增长79%。2009年到2015年中国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49.7万辆,在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中占比超过30%。而2015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售12.304万台,累计销售40万辆左右。无论是单年量还是累计量,中国均排名全球第一。
从全球范围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处于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转化期,各国均制定了严厉的标准法规倒逼产业升级转型。在中国,史上最严的四阶段油耗法规已于2016年1月1日起实施;欧洲、美国、日本分别以每年4.4%、4.5%、3.9%加严油耗法规,倒逼汽车降低能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但是光有大棒是不够的,中、美、欧、日韩分别都制定了从顶层设计到落地推进的政策体系。中国2015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位居第一,归根结底最大的驱动力在于政策体系,本文就和大家一起梳理一下世界汽车强国的新能源汽车政策体系。鉴于新能源汽车产业涉及到能源安全和产业安全,各国都非常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各自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思路,可分为总体战略、供给端产品技术支持、需求端激励、产业配套保障四个层面。

3、5月份的新能源汽车上牌数据

引言:到了六月中旬,拿到部分的上牌数据,可以对当前的情况做一些整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汽车行业整体的复苏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传统汽车的压力传导到了新能源汽车的销售端,使得当前5月-6月主要的销售精力都是恢复传统车的销售,把车卖出去把整个产能恢复起来,所以给新能源汽车造成了压力。新造车企业和特斯拉的销售情况,一方面是在生存和股价压力下,需要全力以赴,而目前的销售数字也只能说是相对比较亮眼。
01? 总体的上牌数据
首先我把上牌数据和汽协有关乘用车的产销数据来做个对比如下所示,厂家的数据相对更平滑一些,上牌数据虽然比较真实,和实际车辆使用的情况更贴近,但是相对滞后一些。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大部分传统车企业在恢复生产,拉产能压一定的库存(汽协的数据为66.1万台,比月初还少1万,主要是恢复产能需要时间)
图1 生产、销售和上牌三个数据比较
按照汽协前几日的说法,6月份应该看高一些(6月上旬,11家重点汽车生产企业产销分别完成70万辆和49.4万辆,产销与5月上旬相比分别增长63.4%和40.8%,产销与去年同期同比分别增长86.1%和34%),但是怎么弄在上牌层面也很难和去年的220万相比。所以到7月-8月,需求自然下去以后,今年下半年怎么走,还要看经济形式。目前1-5月总的上牌数据为-26.8%,按照全年来看-15%左右吧。
图2 2020年1-5月的上牌数据
下面这两个图还是比较能反应情况的,今年的情况对于自主品牌带来了一些压力,对豪华品牌来说恢复是很快的,今年确实加速了整体洗牌的效果,加速了之前下行周期对汽车企业的考验。
图3 国外品牌企业上牌和增速
图4 国内品牌企业上牌和增速
02 新能源汽车的上牌数据
5月份Model 3的上牌数据是11466台,同比3.3倍能看到2020年后面会比较稳定的维持在月均1万的速度往前推进。目前美国生产恢复需要时间,所有的量能全部表现都在上海工厂上,LFP版本的目录可能使得Model 3的成本存在进一步下降的空间,预计未来能做到25万左右。而对应的Model S+X已经跌落到100以内的上牌,中国这里的消费者还是非常讲究性价比的。
图5 特斯拉的上牌数
2020年5月回溯,新造车企业基本把所有能打的牌全部甩出来,按照目前的形势来看,3家能坚持下去就比较不错了。这两个月蔚来的表现在里面很不错,率先破万;理想面临的问题是5月开始往下走,后面预计6月往1500走了;小鹏的P7得快点出来,看市场端的反应,威马后续靠那个800公里的概念轿车翻身。
图6 新造车企业的2020年
传统造车企业里面,我们来看比亚迪的情况,目前上牌端的压力比较大,在汉EV上来以前,在BEV端出现了比较散乱的情况,PHEV今年同比降幅也非常明显。以至于今年深圳的地方鼓励政策很明显是定向的,这个和目前承受的非常大的压力有直接的关系。
图7 比亚迪的情况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北汽的新能源汽车方面,目前EU5 月均上牌为1500左右,整个北汽上牌新能源约2600台,这个数据和以前比确实有一些差距,估计要等EU5的CTP降本的版本出来以后才有冲量的计划。
图8 北汽2020年新能源汽车上牌
两款很有趣的EQ1和欧拉R1的车型上牌比较稳定,这也是车企能维持住的情况下做的,我估计今年这样的情况比较多,能够维持住一个基本盘。
图9 两款纯电动小车
小结:5月份的上牌数据看下来,新能源汽车的情况和之前预估的比较相似,可能在当前的环境下,大部分企业只能佛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新能源汽车保险怎么上

正常去保险公司上就可以,
提供续行驶证和身份证就可以投保,
目前想新能源汽车车船税是优惠的,

5、新能源电动汽车交强险

保险方面,新能源汽车主要险种的保险费,明显高于传统车型,差额最低2000元,最高超过4700元,即使考虑到新能源汽车车主对盗抢险需求不高,不计算盗抢险,差额最低也接近800元,而最高则超过3200元。其中,车损险在财产损失中费用较高,这同新车购置价直接相关。仅车损险一项,新能源汽车保险费用就高于其对比车型千元以上,可以说高额保险费用直接增加了消费者每年的使用成本。
其实纯电动汽车需要购买的险种和汽油车基本一致,但需要注意的是,纯电动汽车不需要买涉水险,当然了,就算你强烈要求买涉水险,保险公司也不会卖给你(除非想坑你),因为涉水险实际上是“发动机特别损失险”,而纯电动汽车哪来的发动机?
交强险,也就是交通事故强制责任保险,看见“强制”俩字没?这意思就是必须买!而车损险和三者险是建议购买的险种。因交强险的保额有限,所以在发生事故的时候,商业险就十分有必要了。而车损险是主险,不买主险就意味着没资格买附加险种。那三者险上多少合适呢?遇见豪车躲着走的朋友上50万就差不多了,看见豪车就想正面刚的朋友建议多上一点儿吧!
剩下的附加险中,比较常见的就是自燃险和盗抢险了。车辆自燃和被盗都属于小概率事件,按自己需求,有钱就买。其实纯电动汽车的电力系统在研发阶段都经过严格的测试——什么火烧、水淹、撞击、划电池包等,所以在自燃问题上,纯电汽车自燃的概率可能还比汽油车小一点。那盗抢险呢?从市场上正规有手续的二手纯电动车保值率来看,很少会有蠢贼从纯电动车下手吧......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6、1月纯电动车上险量排名,特斯拉Model 3登顶

据乘联会发布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数据显示,1月份新能源狭义乘用车销量4.1万辆,同比下降57.9%,环比下降68.4%。然而,在整体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也有一些新能源车表现出了相对不错的"抗寒"能力。据1月份的新能源车上险数据显示,特斯拉Model 3和广汽新能源Aion S两款的上险量突破了2000辆,而宝骏E100、蔚来ES6、北汽新能源EU5、欧拉R1、比亚迪e2等车型的上险量也都在1000辆以上。

Top 1:特斯拉Model 3

上险量:2605辆

尽管国产特斯拉Model 3刚刚开始交付就遭遇了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但是从1月份的上险数据来看,Model 3的表现还是非常强劲的。作为一款售价30万左右的车型,能有这样的表现确实非常亮眼。另外,目前国产Model 3尚未大规模交付,这一成绩也就更值得国内新能源厂商"警惕"。随着特斯拉上海工厂逐渐复工复产,Model 3的交付量将可以预见迎来一轮激增。

Top 2:广汽新能源Aion S

上险量:2362辆

据广汽新能源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该车企共售出超过3003辆新车,同比猛增53%。其中,Aion S售出了2648辆,上险量也达到2362辆,与特斯拉Model 3一起成为上险量突破2000的纯电动车型,值得肯定。而作为一款 17万元级别的自主品牌中高端车型,Aion S的上险数量也超过了其他一些定位更低的自主品牌车型。

Top 3:宝骏E100

上险量:1862辆

在乘联会发布的销量数据中,1月份宝骏新能源销量1706辆,同比下滑79.5%,但是从宝骏E100的上险数据来看,却有不错的表现。另外,从市场上的一些反馈来看,这款车的性价比较高,用车成本低,城市代步优势比较突出。

Top 4:蔚来ES6

上险量:1483辆

近三个月以来,蔚来ES6的表现在造车新势力中表现一直比较突出,1月份虽然市场下行压力较大,但ES6的销量和上险量都有不错的表现。乘联会销量数据中该车型以1493辆排名第8,上险量数据则进入第4位,在造车新势力中再次拔得头筹。

Top 5:北汽新能源EU5

上险量:1414辆

从乘联会数据来看,1月份北汽新能源EU5销量1966辆,排名第5,而上险数据也进入了前五,值得肯定。尽管相比去年的成绩有所下滑,但相信在疫情退去之后该车将会迎来较大幅度的增长。另外,据悉BEIJING品牌下的EU5将在4月迎来小改款,将搭载更加精致的全新LOGO。

Top 6:欧拉R1

上险量:1255辆

1月份欧拉R1的上险数据也有不错表现,排名比销量数据还高了3个名次。另外,作为长城汽车旗下欧拉品牌的首款纯电动车型,R1的增长潜力也获得了更多的肯定。该车基于ME平台打造,造型精巧时尚,配置丰富,续航能力也达到了310km-351km,同级车型中竞争优势明显。

Top 7:比亚迪e2

上险量:1243辆

3.9s跑车级起步加速、7维4层电池安全保护、搭载DiLink2.0智能网联生态系统、补贴后起售价不到9万元,作为一款智感电动跨界车,比亚迪e2显然有着更大的上升潜力。1月份上险量1243辆,排名已位居第7,相信疫情退去之后该车市场表现有望获得较快的增长。

Top 8:奇瑞eQ1

上险量:1128辆

据乘联会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奇瑞eQ1的销量仅为751辆,同比下滑约为77%,但从上险数据来看,该车却有着不错的表现,达到了1128辆。虽然是一款微型车,但奇瑞eQ1的车身并不算小,空间有比较充足的保障。另外,在动力和价格方面,该车也具有相当的优势。

Top 9:小鹏G3

上险量:1073辆

1月份小鹏G3的上险数据在造车新势力中有着不俗的表现,在细分市场,小鹏G3已经成为1月份销量最高的纯电动A级SUV。据悉,为应对疫情的影响,小鹏汽车通过APP实现了线上交付功能,小鹏G3从下定到合同签署办理到交付流程线上化,用户可以实时办理、查看和追踪业务的进度。

Top 10:哪吒N01

上险量:1025辆

虽然排名上险数据第10位,但哪吒N01在造车新势力中的表现仍然值得关注,1月份超越威马EX5的808辆,成绩突出。续航能力301km-351km,补贴后售价6.68-13.98万元,其中续航351km的车型售价7.69万元、7.99万元,作为一款小型纯电动SUV,哪吒N01的优势也可圈可点。总结:从整体的数据来看,虽然市场下行压力较大,但新能源车的表现仍值得肯定。随着新能源车厂商的逐步复工复产,加上工信部此前已经表态今年新能源车补贴不会大退破,新能源车产销量预计会逐步回暖。另外,国产特斯拉的"鲶鱼效应"预计将会进一步凸显。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7、5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数据概览

引言:昨日从朋友那里了解到5月份新能源汽车合格证的情况,总体来说并不是特别好,在5月份整体的燃油车恢复比较好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怎么卖将成为一个大的课题。目前新能源汽车两级分化比较厉害,特斯拉在中国的加速推进,对于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在原有的市场产生了挺大的影响。
01 5月新能源合格证数据概览
5月新能源汽车合格证为7.7万辆,同比下降33.1%,前五个月累计26.5万辆,同比下降45.7%。半年过去了,合格数据不是特别理想。在各条战线,随着各级政府的节流措施落实,能客观上帮上新能源汽车兑现销售的主要落实到了限购城市的支持。这里后续会具体根据上牌数据来讨论。
图1 中国新能源汽车整体的产量
1) 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乘用车的合格证为7.1万辆,同比下降30.4%,今年累计24.3万辆,同比下降45.6%;总体来说恢复的并不理想,下个月又是补贴退坡的节点,由于退的比较少相比去年不太会有抢装的事情发生,这个领域也在慢慢回顾理性,大部分车企都在思考长期怎么走。如果我们把每个月1万台的Tesla拉掉,今年产销量对于产业链大多数企业来说很难撑住。
图2 新能源乘用车的产量恢复情况
2) 新能源客车产量同比下降45.3%,20年累计同比下降52.5%;新能源货车由于去年的基数比较高,同比下降66.7%,20年累计下降36.0%。这两块短期内很难有好的起色。
图3 新能源客车的情况
02 为什么新能源汽车难卖了?
其实我们回顾2018-2019年的市场,最主要就是补贴400公里左右长里程车辆使得车型结构从A00往A级转型,使得10万以下的车型转到2019年的10-20万的车型(这里包括价格较高的PHEV),而2020年由于特斯拉的进入使得整个结构比例给25万以上的车型占了比较高的比例。
图4 2018年-2020年的新能源汽车上险结构
其实这也意味着,很多的车企给挤压在围绕限购城市的区域发展,集聚在工厂所在城市的发展带,而且想要往其他地区渗透带来的竞争异常激烈。特别是B级和C级,自主的市占率进一步给压缩在30%-40%左右,目前能站稳的主要是在A级和以下的车型。
图5 2018-2020年合资和外资品牌逐步渗透
今年突出的特点是营运类车辆的需求并不多,主要以个人需求为主,这就使得4月典型的上牌量在各个领域出现分化,在限购城市和非限购城市要同时表现才能在今年的竞争中站住脚跟,这就使得在各个大城市的口碑和车型特色成为分水岭。
图6 4月份上牌数据按企业分细致分类
如下上牌数比较靠前的纯电,我们熟悉的几款A级车都是靠营运方向才能撑住量,而A00级别确实以个人为主,但是价格确实完全守不住的。新造车企业确实是面向个人消费者在做,但是这个市场有限,能够维持的量是有限的,而且这是个完全红海的市场,限购城市要占到一半左右。在限购城市的有限市场里面去抢这个市场确实对各家来说都是很辛苦的一个事。
图7 按主要的纯电动车型分类
小结:北京的2万张新增新能源牌照,特别备注了无车家庭,一方面也是缓解人民群众的需求,也能说明在补贴很少的条件下打开BEV的个人市场怎么弄是个大的行业课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8、4月份新能源汽车“上险量”排行榜。

4月份新能源汽车“上险量”排行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上牌量和上险量,哪个数据最能作为买车的参考?

综合上面的三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销量,上牌量,还是上险量,都不能准确的体现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


与新能源电动汽车上险数据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