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车辆百科 > 沥青车辆要求

沥青车辆要求

发布时间:2021-02-25 06:15:50

1、一般沥青混凝土路面厚度做多少?

一般高速公路沥青面层厚度不小于15cm,目前多在20cm左右。

一般公路可以做两层或者三层,厚度比高速公路的要薄一些。通常市政道路做两层沥青层(一层4cm、另一层6cm)一共10cm。

乡村改造的土路沥青厚度是5cm。

经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

沥青混凝土按所用结合料不同,可分为石油沥青的和煤沥青的两大类;有些国家或地区亦有采用或掺用天然沥青拌制的。按所用集料品种不同,可分为碎石的、砾石的、砂质的、矿渣的数类,以碎石采用最为普遍。

按混合料最大颗粒尺寸不同,可分为粗粒(35~40毫米以下)、中粒(20~25毫米以下)、细粒(10~15毫米以下)、砂粒 (5~7毫米以下)等数类。

按混合料的密实程度不同,可分为密级配、半开级配和开级配等数类,开级配混合料也称沥青碎石。其中热拌热铺的密级配碎石混合料经久耐用,强度高,整体性好,是修筑高级沥青路面的代表性材料,应用得最广。

各国对沥青混凝土制订有不同的规范,中国制定的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技术规范,以空隙率10%及以下者称为沥青混凝土,又细分为Ⅰ型和Ⅱ型,Ⅰ型的孔隙率为3(或2)~6%,属密级配型;Ⅱ型为6~10%,属半开级配型;空隙率10%以上者称为沥青碎石,属开级配型;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指标有稳定度、流值和孔隙率等。

(1)沥青车辆要求扩展资料:

一般来说,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大体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荷载型裂缝,即主要由于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的裂缝。在车辆荷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底部产生拉应力,如果拉应力大于基层材料的抗拉强度,则基层底部很快开裂,直至影响到沥青面层。

另一种是非荷载型裂缝,以温度裂缝为主的低温收缩裂缝和温度疲劳裂缝;由于施工工艺不当或用了不合格材料产生的裂缝。两种类型的裂缝分别通过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网裂和反射裂缝等形式表现出来。

预防措施:

(1)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的相关要求,结合本地区的气候条件和道路等级选用符合要求的沥青种类,以减少或消除沥青面层的温缩裂缝。施工中所采用的沥青应该到本地区相关试验检测机构进行试验检测,验证其是否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2)合理组织施工。摊铺作业尽可能连续,尽量避免冷接缝。如不能避免,冷接缝应按照要求先将已压实的摊铺带边缘切割整齐,清除浮料,用新的热混合料敷贴到接缝部位,使冷料部位预热软化,清除敷贴料,向接缝壁涂刷0.3~0.6kg/m 的粘层沥青,再摊铺新的沥青混合料。

(3)充分压实横向接缝。碾压时,压路机先在横向接缝已压实的路幅上,钢轮伸入新摊铺部位15cm左右,然后每压一遍向新铺层移动15~20cm,直到压路机完全进入新摊铺层,然后再转入纵向碾压。

(4)半刚性基层所用的水泥宜为质量稳定旋转窑生产,水泥剂量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要求,并且水泥与其他混合料要充分拌和,使之均匀。路用水泥应该按照要求频率到相关部门进行试验检测。

(5)桥涵回填部位应选择透水性及材质良好的砂砾等材料,并按照要求填筑充分碾压;沉降严重地段,应先进行软土基处理,并合理组织施工,以减少回填部位的不均匀沉降。

2、沥青路面日常养护要求是什么

1、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应进行经常性、及时性和预防性的日常养护,保证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确保在大交通量和各种条件下,为行驶车辆提供快速、畅通、安全、舒适、经济的行车环境。

2、高速公路路面的日常养护,一般在大交通量和高速运行的开放条件下进行,工作程序应符合以下要求:

(1)建立完善的巡视检查和技术检测系统,建立完整的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掌握路面状况及相关信息,科学、客观地评价路面使用质量,有依据、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安排养护项目。

(2)树立高度的交通服务意识和安全意识,在路面养护作业中,应满足正常行车的需要,避免完全封闭交通作业和夜间作业。

(3)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养护作业,宜采取机械化养护作业方式,迅速、优质、高效地处理各类路面损害和障碍,确保运营质量。

(4)不断探索和应用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养护作业的时效性、机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3、对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出现的各类病害,必须及时、快速地处理。当发现直接危及正常交通和行车安全的病害时,应立即修复或采取临时过渡措施,再按有关要求进行修复。

(2)沥青车辆要求扩展资料

必须要求沥青路面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特征:

1、沥青路面具有高温稳定性。

高温稳定性即沥青路面抵抗流动变形的能力。由于沥青路面的强度与刚度随温度升高而显著下降,为了能够更好地保证沥青路面在高温季节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下不致产生诸如波浪、推移、车辙、拥包等病害,沥青路面应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

2、沥青路面具有低温抗裂性。

低温抗裂性指的是沥青路面抵抗低温收缩裂缝的能力。由于沥青路面随温度下降,劲度增大,变膨能力降低。在外界荷载作用下,使得—部分应力来不及松弛,应力逐渐累积下来,

这些累计应力超过材料抗拉强度时即发生开裂,从而会导致路面的破坏,所以沥青路面在低温时应具有较低劲度和较大的抗变形能力来满足低温抗裂性能。

3、沥青路面具有水稳定性。

水稳定性指的是沥青路面抵抗受水的侵蚀逐渐产生沥青膜剥离、掉粒、松散、坑槽而破坏的能力。这是由于水分的存在一方面降低了沥青本身的粘结力,同时也破坏了沥青路面中沥青与矿料间的粘聚力,从而加速了剥落现象发生,造成了道路的水损害。

3、沥青路面 多久可以 过车

规范有要求呀,施工后路面温度降至50°以下就可以过车,通常是等标线化完,并凉了以后再通车。

4、沥青路面必须满足哪些基本要求?拜托了各位 谢谢

(1) 足够的力学强度,能承受车辆荷载施加到路面上的各种作用力。 (2) 一定的弹内性和塑性变形能容力,能承受应变而不破坏。 (3) 与汽车轮胎的附着力较好,可保证行车安全。 (4) 有高度的减震性,可是汽车快速行驶,平稳而低噪声。 (5) 不扬尘,且容易清扫和冲洗。 (6) 维修工比较简单,且沥青路面可再生利用。

5、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中的大客车什么标准

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机液体的一种,呈液态,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
沥青的用途:
主要用途是作为基础建设材料、原料和燃料,应用范围如交通运输(道路、铁路、航空等)、建筑业、农业、水利工程、工业(采掘业、制造业)、民用等各部门。
简介:
沥青的类别:
1、煤焦沥青
煤焦沥青是炼焦的副产品,即焦油蒸馏后残留在蒸馏釜内的黑色物质。它与精制焦油只是物理性质有分别,没有明显的界限,一般的划分方法是规定软化点在26.7℃(立方块法)以下的为焦油,26.7℃以上的为沥青。煤焦沥青中主要含有难挥发的蒽、菲、芘等。这些物质具有毒性,由于这些成分的含量不同,煤焦沥青的性质也因而不同。温度的变化对煤焦沥青的影响很大,冬季容易脆裂,夏季容易软化。加热时有特殊气味;加热到260℃在5小时以后,其所含的蒽、菲、芘等成分就会挥发出来。
2、石油沥青
石油沥青是原油蒸馏后的残渣。根据提炼程度的不同,在常温下成液体、半固体或固体。石油沥青色黑而有光泽,具有较高的感温性。由于它在生产过程中曾经蒸馏至400℃以上,因而所含挥发成分甚少,但仍可能有高分子的碳氢化合物未经挥发出来,这些物质或多或少对人体健康是有害的。
3、天然沥青
天然沥青储藏在地下,有的形成矿层或在地壳表面堆积。这种沥青大都经过天然蒸发、氧化,一般已不含有任何毒素。
沥青材料分为地沥青和焦油沥青两大类。地沥青又分为天然沥青和石油沥青,天然沥青是石油渗出地表经长期暴露和蒸发后的残留物;石油沥青是将精制加工石油所残余的渣油,经适当的工艺处理后得到的产品。焦油沥青是煤、木材等有机物干馏加工所得的焦油经再加工后的产品。工程中采用的沥青绝大多数是石油沥青,石油沥青是复杂的碳氢化合物与其非金属衍生物组成的混合物。通常沥青闪点在240℃~330℃之间,燃点比闪点约高3℃~6℃度,因此施工温度应控制在闪点以下。

6、拉沥青的车需要多长

784542

7、沥青路面平整度规定值是多少

根据不同等级的公路具体的要求也不同,而且用三米直尺或平整度仪测量的要求也不同:

高速或1级公路

平整度指数IRI(m/km) 2.0

用平整度仪 方差σ (mm)1.2

用三米尺 最大间隙h(mm) --- 5

其他公共路

平整度指数IRI(m/km) 4.5

用平整度仪 方差σ (mm)2.5

用三米尺 最大间隙h(mm) --- 5

衡量路面表面沿行车方向微量高低起伏的指标。测量路面平整度的方法有三种:

定长度直尺法

即采用规定长度的平直尺搁置在路面表面,直接测量直尺与路面之间的间隙作为平整度指标;

断面描绘法

即采用多轮小车式平整度仪沿道路推行而直接描绘出路面表面起伏状况,表征路面平整度;

顺簸累积法

即在标准测定车上装置顺簸累积仪,记录汽车沿道路行驶时车厢的累积振动,表征路面平整度。路面不平整会影响行车的速度和安全、驾驶的平稳和乘客的舒适二同时会加剧路面损坏和汽车机件磨损。中国现行规范规定,可用3m直尺、连续式平整度仪或车载式颠簸累积仪测定路面平整度。

(7)沥青车辆要求扩展资料

路面平整度的仪器测定主要有两大分类:

第一类为纵断面测定(直接式检测类),即测出路面纵断面剖面曲线,然后对测出的纵断面曲线进行数学分析得出平整度指标。

第二类为车辆对路面的反应测定(响应式检测类),即测出车辆对路面纵断面变化的力学响应,然后对测出的力学响应进行数学分析得出平整度指标。路面平整度指标的换算主要是通过对标准仪器测得的结果进行标定而得到的。

通常第一类和第二类检测方法均可用于路面施工质量的验收与评价及路面周期性评价。第二类检测仪器一般需要借助于第一类检测仪器进行指标标定。直接式和响应式路面平整度仪是路面施工、验收、养护、评价和管理部门必备的仪器。

8、沥青路面使用要求指标不包含变形量吗

是的,沥青路面使用要求指标不包含变形量。
沥青路面使用指标包括:承载能力、平整度、温度稳定性、抗滑能力、透水性、噪声量。具体为:
①承载能力
当车辆荷载作用在路面上,使路面结构内产生应力和应变,如果路面结构整体或某一结构层的强度或抗变形能力不足以抵抗这些应力和应变时,路面便出现开裂或变形(沉陷、车辙等),降低其服务水平。路面结构暴露在大气中,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周期性影响,也会使其承载能力下降。路面在长期使用中会出现疲劳损坏和塑性累积变形,需要维修养护,但频繁维修养护势必会干扰正常的交通运营。为此,路面必须满足设计年限的使用需要,具有足够抗疲劳破坏和塑性变形的能力,即具备相当高的强度和刚度。
②平整度
平整的路表面可减小车轮对路面的冲击力,行车产生附加的振动小不会造成车辆颠簸,能提高行车速度和舒适性,不增加运行费用。依靠先进的施工机具、精细的施工工艺、严格的施工质量控制及经常、及时的维修养护,可实现路面的高平整度。为减缓路面平整度的衰变速率,应重视路面结构及面层材料的强度和抗变形能力。
③温度稳定性
路面材料特别是表面层材料,长期受到水文、温度、大气因素的作用,材料强度会下降,材料性状会变化,如沥青面层老化,弹性一黏性一塑性逐渐丧失,最终路况恶化,导致车辆运行质量下降。为此,路面必须保持较高的稳定性,即具有较低的温度、湿度敏感度。
④抗滑能力
光滑的路表面使车轮缺乏足够的附着力,汽车在雨雪天行驶或紧急制动或转弯时,车轮易产生空转或溜滑危险,极有可能造成交通事故。因此,路表面应平整、密实、粗糙、耐磨,具有较大的摩擦系数和较强的抗滑能力。路面抗滑能力强,可缩短汽车的制动距离,降低发生交通安全事故的频率。
⑤透水性
一般情况下,城镇道路路面应具有不透水性,以防止水分渗入道路结构层和土基,致使路面的使用功能丧失。
⑥噪声量
城市道路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交通噪声,使人们出行感到不舒适,居民生活质量下降。城市区域应尽量使用低噪声路面,为营造静谧的社会环境创造条件。
近年我国城市开始修筑降噪排水路面,以提高城市道路的使用功能和减少城市交通噪声。沥青路面结构组合:上面(磨耗层)层采用OGFC沥青混合料,中面层、下(底)面层等采用密级配沥青混合料。既满足沥青路面强度高、高低温性能好和平整密实等路用功能,又实现了城市道路排水降噪的环保功能。

9、沥青路面施工要求基层达到多大强度

沥青路面施工要求基层达到的强度不小于7.5kN,如果集料最大粒径等于或大于31.5mm的,那么稳定度专不小于属15kN。

沥青混合料的强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沥青与矿粉形成的胶结料的粘结力;

另一是集料颗粒间的内摩阻力和锁结力。矿粉细颗粒(大多小于0.074毫米)的巨大表面积使沥青材料形成薄膜,从而提高了沥青材料的粘结强度和温度稳定性;而锁结力则主要在粗集料颗粒之间产生。

(9)沥青车辆要求扩展资料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规定:3.6.4对于基层,了可采用沥青乳液进行养生。沥青乳液的用量按0.8~1.0kg/m2(指沥青用量)选用,宜分两次喷洒。

第一次喷洒沥青含量约35%的慢裂沥青乳液,使其能稍透入基层表层。第二次喷洒浓度较大的沥青乳液。如不能避免施工车辆在养生层上通行,应在乳液分裂后撒布3~8mm的小碎(砾)石,做成下封层。


与沥青车辆要求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