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违章知识 > 违章违纪

违章违纪

发布时间:2020-08-05 09:13:37

1、严打违章违纪的目的是什么?

违章,违纪看似差不多,其实自我感觉完全是两个概念,不能混谈。
违章,就钢厂而已,其目的就是用来约束工人,规范操作,规范施工,不蛮干。确保安全生产,不发生事故,进而保证经济效益。
违纪,就现如今的社会风气而言,说白了是针对领导干部间层的,其目的就是为了约束领导干部,不贪污腐败,保护国有或者司有财产不流入极个别人腰包。

2、企业对违章、违纪的员工进行罚款处罚的依据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六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了服务期,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不属于违反服务期的约定,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约定服务期的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一)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二)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三)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四)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五)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二十七条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2)违章违纪扩展资料:

根据企业职工奖惩条例第十一条 对于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职工,经批评教育不改的,应当分别情况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经济处罚:

(一)违反劳动纪律,经常迟到、早退,旷工,消极怠工,没有完成生产任务或者工作任务的;

(二)无正当理由不服从工作分配和调动、指挥,或者无理取闹,聚众闹事,打架斗殴,影响生产秩序、工作秩序和社会秩序的;

(三)玩忽职守,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或者违章指挥,造成事故,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

(四)工作不负责任,经常产生废品,损坏设备工具,浪费原材料、能源,造成经济损失的;

(五)滥用职权,违反政策法令,违反财经纪律,偷税漏税,截留上缴利润,滥发奖金,挥霍浪费国家资财,损公肥私,使国家和企业在经济上遭受损失的;

(六)有贪污盗窃、投机倒把、走私贩私、行贿受贿、敲诈勒索以及其他违法乱纪行为的;

(七)犯有其他严重错误的。职工有上述行为,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惩处。

第十二条 对职工的行政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察看,开除。在给予上述行政处分的同时,可以给予一次性罚款。

3、如何区分违法,违章,违规和过失行为,分不清啊!!!

违法:违法,也称违法行为,是指特定的法律主体(个人或单位)由于主观上的过错所实施或导致的、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依法应当追究责任的行为。违法行为表现为超越法律允许限度的权利滥用、作出法律禁止的行为以及不履行法定的积极义务等。

违章:通常是指交通违章,即机动车、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交通管理及影响交通路况的行为。另外,违章也可指违反常规章法处理事情。

违规:是指违反了某些规定。但是“违规”一词中的“规”字并不是指指定的某项规定,这个“规”字是指所有双方协商好达成的规定。

过失:是指“应注意的、能注意的,而未注意”,或是无法达到一般合乎理性之人所应达到的谨慎程度。

 

(3)违章违纪扩展资料:

常见违章行为:

1、更改车身颜色,国家规定如果更改车架、车身颜色、发动机,需要在10日内重新登记车辆一下信息,否则扣车罚款150-500元。

2、面包车拆座椅,私自更改汽车内部结构,需要扣3分罚款200-500。

3、遮挡号牌,有时候下雨走泥泞的路或者结婚办喜事都会遮住号牌,但是早规定了遮挡号牌一律12分。

4、疲劳驾驶,很多司机开车超过4个小时,尤其是货车司机,但是国家规定,4小时后不休息半小时,会罚款甚至扣2分,客车或者危险性汽车直接扣12分。

参考资料:违法_百科、违章_百科、过失行为_百科

4、违法和违章有什么区别

5、对违章违纪人员如何进行告诫谈话

步骤一:共同复盘违章经过。详细回顾发生违章事件的经过,总结违章的原因,推演后果。
步骤二:探究违章党员思想。再次分两类人谈,认识到错误的采取引导他们放下思想包袱。认识不到错误的讲违章给个人、家庭、公司带来的严重后果,引导他们对自己行为认识到错误。在下次开展此类工作前再次进行谈话,最终达到心理认可。
步骤三:定好分类整改措施。定好整改措施,违章者换位管理者去思考问题,明确表态并列出违章整改的具体措施,达到即解决思想问题又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步骤四:延伸思考管理层面。谈话后要以个例的点延伸思考到管理的面,找出具体方法来夯实管理的根基。

6、交通违章违纪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七类交通违法行为中超速位列首位,是“马路第一杀手”。
酒驾危害:饮酒后驾车,人的手、脚触觉较平时降低,往往无法正常控制油门、刹车及方向盘。驾驶人对光、声刺激反应时间延长,因此无法正确判断距离、速度。
超载危害:超载行驶会使轮胎发生变形,加大摩擦,导致轮胎寿命缩短,极易发生爆胎事故。同时,超载后转向沉重,离心力增加,影响汽车操纵性能,制动距离延长,主要表现为爆胎翻车、制动失灵撞车等。
超速危害:超速也容易引发翻车事故。车速如果过快,转弯时离心力会增加,车速增为两倍,离心力增为四倍。遇有情况急打方向盘,车辆易发生侧滑,严重时会导致翻车。从近三年的统计数据看,全国发生的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重特大交通事故中,因客运车辆超速导致的事故高达3成以上。
毒驾危害:据交警介绍,毒驾时反应比正常慢21%。吸食毒品人员吸毒后,在驾驶车辆时,所产生的精神极端亢奋甚至妄想、幻觉等症状,会导致驾驶人脱离现实场景、判断力低下,甚至完全丧失判断力,致使一些重大事故发生。据统计,目前全国登记在册的吸毒驾驶人达62万余名。近年来,吸毒后驾驶车辆已成为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新问题。
闯红灯不礼让斑马线危害:无论是行人、非机动车还是机动车的闯红灯行为都会增加路口交通冲突,增加事故发生几率,危害极大。斑马线是行人安全通过道路的生命线,也是行人的法定路权,应当受到礼让和保护。不礼让斑马线易造成人车碰撞事故。据统计,2013年以来,全国闯红灯违法行为导致道路交通事故2951起,造成600人死亡、3675人受伤。
占用应急车道危害:延误紧急救援,加剧道路拥堵,极易造成二次事故。

7、违规行为 违章行为 违法行为 犯罪行为 分别有什么区别?

违规行为、违章行为、违法行为、犯罪行为之间的主要区别有如下几点:

违规行为与违章行为是同意义的。一般指违反了某些规定,超出规定范围内行为,具有会影响或潜在存在影响正常秩序的行为就是违规违章行为。违规违章行为是违反了相关的法规以及相关管理规章的行为;一般严重程度较违法行为较轻。

而违法行为,是指特定的法律主体(个人或单位)由于主观上的过错所实施或导致的、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依法应当追究责任的行为。违法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总称。

犯罪行为,是犯罪人所实施的违反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是刑法学中犯罪构成的基础和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

许多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同时也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但是,并非所有违法行为都是违反道德的行为。同样,有些违反道德的行为并不构成违法行为,有些法律上无效的行为虽然没有法律效力,但也并不构成违法。。

(7)违章违纪扩展资料:

法律法规存在的意义

一、法律法规具有明示作用。法律法规的明示作用主要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明确告知人们,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

违法者将要受到怎样的制裁等。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立法和普法工作来实现的。法律所具有的明示作用是实现知法和守法的基本前提。

二、 法律法规具有预防作用。对于法律法规的预防作用主要是通过法律法规的明示作用和执法的效力以及对违法行为进行惩治力度的大小来实现的。

三、 法律法规的校正作用。也称之为法律法规的规范作用。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法律的强制执行力来机械地校正社会行为中所出现的一些偏离了法律轨道的不法行为,使之回归到正常的法律轨道。

四、 法律法规具有扭转社会风气、净化人们的心灵、净化社会环境的社会性效益。理顺、改善和稳定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提高整个社会运行的效率和文明程度。

作为一个真正的法制社会则是一个高度秩序、高度稳定、高度效率、高度文明的社会。这也是法制的最终目的和最根本性的作用。

8、什么是违章违纪

凡是车辆、行人违反交通管理规章制度和机关、团体、企业、学校及其他组织或个人未经公安机关批准随意占用道路摆摊设点、停放车辆、堆物作业、搭棚盖房,以及进行集市贸易和其他妨碍交通的活动,均属交通违章。交通违章后的处罚分为警告、罚款(扣押车辆)、暂扣驾驶证、吊销驾驶证、注销驾驶证、行政扣留,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当你违章后没能及时查询得知违法行为,有可能多次同样的违章行为,然而一个记分周期(一年)是12分,你已经超出分值,交了罚款和滞纳金后积分是不会自动消除的,还应到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或者违法行为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受为期七日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教育。接受教育后,车辆管理所应当在二十日内对其进行科目一考试。才能消除积分的,会给你带来很多不便。 当然也许机动车驾驶人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记分未达到12分,所处罚款已经缴纳的,记分予以清除;记分虽未达到12分,但尚有罚款未缴纳的,记分转入下一记分周期的。

9、交通行为中,违法跟违规、违章的区别

交通行为中,违法跟违规、违章的区别:

1、严重程度不同:交通违法是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交通管理规章的行为;交通违章是违反交通管理的行为;交通违规是指违反了达成的规定。

2、惩罚不同:交通违法行为采取记分办法进行处罚,依据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交通违章采取200元(不含本数)以上罚款、暂扣或者吊销驾驶证、对单位处以罚款;交通违规取决于造成的损失程度惩罚的。

(9)违章违纪扩展资料:

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12分:

1、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的机动车的;

2、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

3、驾驶营运客车(不包括公共汽车)、校车载人超过核定人数20%以上的;

4、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5、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的,或者故意遮挡、污损、不按规定安装机动车号牌的;

6、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校车标牌或者使用其他机动车号牌、行驶证的;

7、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倒车、逆行、穿越中央分隔带掉头的;

8、驾驶营运客车在高速公路车道内停车的;

9、驾驶中型以上载客载货汽车、校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20%以上或者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以外的道路上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以及驾驶其他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上的;

10、连续驾驶中型以上载客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的;

11、未取得校车驾驶资格驾驶校车的。

参考资料:网络_交通违章处罚 百度百度_交通违法 网络_交通违章 网络_违规

10、违法、违规、违章、违纪分别是什么意思

违法指违反法律的规定,违规是违反了某些规定,违章是违反道路交通等相关规定,违纪是违犯了纪律、违反了规则。

1、违法,也称违法行为,是指特定的法律主体(个人或单位)由于主观上的过错所实施或导致的、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依法应当追究责任的行为。

违法行为表现为超越法律允许限度的权利滥用、作出法律禁止的行为以及不履行法定的积极义务等。

国家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或公民,因违反法律的规定,致使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受到破坏,依法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

2、违规,是指违反了某些规定。但是“违规”一词中的“规”字并不是指指定的某项规定,这个“规”字是指所有双方协商好达成的规定。

3、违章通常是指交通违章,即机动车、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规、交通管理及影响交通路况的行为。另外,违章也可指违反常规章法处理事情。

4、违纪,词语,读作“wéi jì”,即违反纪律,意指违犯了纪律、违反了规则等有约束力的行为,或是违反了有关章程。

凡是其行为与组织、团体、单位等对相关人员行为纪律要求相抵触的,都属于“违纪”。但违纪不一定即是违法。

(10)违章违纪扩展资料:

违法的构成要素包括:

1、违法是一种危害社会的行为。单纯的思想意识活动不能构成违法。

2、违法必须有被侵犯的客体,即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与社会秩序,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危害。

3、违法必须是行为者有故意或过失的行为,即行为人有主观方面的过错的行为。

4、违法的主体必须是达到法定责任年龄和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依法设置的法人。


与违章违纪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