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示例如下:
关于车辆违规报告
市交警大队:
交警大队领导你们好,以下是我单位车辆三个月内交通违法情
况,我们公司领导高度重视,并为此事召开交通安全会议,会议期间一在对本次违章司机进行严格批评,并责成我们部门对本次违章事情进行整改,现将违章车辆及整改情况向您单位汇报如下:
时 间 车 牌 地 点 罚款 扣分
2013.2.22-10:04 鄂B-IF823 XX大道冶钢制氧厂路段 100元 6分
2013.3.1-9::01 鄂B-LY003 XX大道柠檬酸厂路段 100元 6分
2013.3.5-17:19 鄂B-LY096 杭州路儿童公园路段 100元 3分
2013.3.31-9:03 鄂B-00057 XX大道柠檬酸厂路段 500元 12分
2013.4.2-9:05 鄂B-00057 XX大道柠檬酸厂路段 200元 6分
整改如下:
1、 对本次违章司机进行全单位通报并要其本人进行保证 决不在违反交通法规。
2、对我单位所有在岗司机进行法规再培训加大交通法规学习和遵守。
3、严格检查单位所用车辆是否有故障有故障车辆决不准上路。
4、定期对单位司机进行法规培训教育所有司机必须按月考核每次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杜决违法行为的发生。
以上是本单位针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整改措施,望上级领导酌情处理,监督检查。
旅行社有限公司
2013年7月9日
2、什么是通报?通报的特点有哪些?
通报
—、概说
通报是上级把有关的人和事告知下级的公文。通报的运用范围很广,各级党政机关和单位都可以使用。它的作用是表扬好人好事,批评错误和歪风邪气,通报应引以为戒的恶性事故,传达重要情况以及需要各单位知道的事项。其目的是交流经验,吸取教训,教育干部、职工群众,推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二、特点
1.告知性。
通报的内容,常常是把现实生活当中一些正反面的典型或某些带倾向性的重要问题告诉人们,让人们知晓、了解。
2.教育性。
通报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人们知晓内容,它主要的任务是让人们知晓内容之后,从中接受先进思想的教育,或警戒错误,引起注意,接受教训。这就是通报的教育性。这一目的,不是靠指示和命令方式来达到,而靠的是正、反面典型的带动,真切的希望和感人的号召力量,使人真正从思想上确立正确的认识,知道应该这样做,而不应该那样做。
3.政策性。
政策性并不是通报独具的特点,其他公文也同样具有这一特点。可是,作为通报,尤其是对表扬性通报和批评性通报来说,在这方面显得特别强一些。因为通报中的决定(即处理意见),直接涉及到具体单位、个人,或事情的处理,同时,此后也会牵涉到其他单位、部门效仿执行的问题。决定正确与否,影响颇大。因此,必须讲究政策依据,体现党的政策。
通常按内容性质把通报分为三类: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和情况通报。
1.表彰性通报。
表彰性通报,就是表彰先进个人或先进单位的通报。这类通报,着重介绍人物或单位的先进事迹,点明实质,提出希望、要求,然后发出学习的号召。
2.批评性通报
批评性通报,就是批评典型人物或单位的错误行为、不良倾向、丑恶现象和违章事故等的通报。
这类通报,通过摆情况,找根源,阐明处理决定,使人从中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这类通报应用面广,数量大,惩戒性突出。
3.情况通报。
情况通报,就是上级机关把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重要情况告知所属单位和群众,让其了解全局,与上级协调一致,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克服存在的问题,开创新的局面。
这类通报具有沟通和知照的双重作用。
三.通报的结构
1.标题。
由制发机关,被表彰或被批评的对象和文种构成。
2.主送机关。
有的特指某一范围内,可以不标注主送机关。
3.正文。
表彰(批评)通报正文结构有三部分:第一部分,说明表彰或批评的原因,即写清先进事迹或错误事实的经过情况,要求用叙述的手法真实客观地反映事实;第二部分,对所叙述的事实进行准确的分析,中肯的评价,做到不夸大、不缩小,使人们能从好的人和事物中得到鼓舞,从错误中吸取教训;第三部分,一般是对表彰的先进或批评的错误作出嘉奖或惩处。最后还要根据通报的情况,针对现实的需要,发出号召或提出要求。
情况通报正文结构一般有两个部分:一是被通报的情况,二是希望和要求。
3、过一个十字路口几次违章通报
原则上每次都会通知你的. 但很多地方电子违章有承包出去,承包方常不通报车主的.
所以你还是每隔一段时就到当地交通违章查询网看看, 一周一次吧.
4、反违章通报怎么写
通告
有关:处罚炼焦车间监管事宜
兹有我焦化厂目前试生产阶段,施工队在炼焦车间动火,没有办理动火证。严重违反车间《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存在潜在的消防安全事故,炼焦车间监管对此问题监管不力。为此公司领导对炼焦车间监管处以记小过处分一次,相关人员。。。给予相应。。处分或书面警告。
请工厂全体员工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特此通告
行政部
年 月 日
5、通告和通报有什么区别?
通报是指就某人的某事向大家通知。
通告是指就某一件事物需要大家关注而通知;
总的来说通告的范围要广于通报!
谢谢采纳,支持原创!!
6、什么是通报?通报的特点有哪些
通报
—、概说
通报是上级把有关的人和事告知下级的公文。通报的运用范围很广,各级党政机关和单位都可以使用。它的作用是表扬好人好事,批评错误和歪风邪气,通报应引以为戒的恶性事故,传达重要情况以及需要各单位知道的事项。其目的是交流经验,吸取教训,教育干部、职工群众,推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二、特点
1.告知性。
通报的内容,常常是把现实生活当中一些正反面的典型或某些带倾向性的重要问题告诉人们,让人们知晓、了解。
2.教育性。
通报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人们知晓内容,它主要的任务是让人们知晓内容之后,从中接受先进思想的教育,或警戒错误,引起注意,接受教训。这就是通报的教育性。这一目的,不是靠指示和命令方式来达到,而靠的是正、反面典型的带动,真切的希望和感人的号召力量,使人真正从思想上确立正确的认识,知道应该这样做,而不应该那样做。
3.政策性。
政策性并不是通报独具的特点,其他公文也同样具有这一特点。可是,作为通报,尤其是对表扬性通报和批评性通报来说,在这方面显得特别强一些。因为通报中的决定(即处理意见),直接涉及到具体单位、个人,或事情的处理,同时,此后也会牵涉到其他单位、部门效仿执行的问题。决定正确与否,影响颇大。因此,必须讲究政策依据,体现党的政策。
通常按内容性质把通报分为三类: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和情况通报。
1.表彰性通报。
表彰性通报,就是表彰先进个人或先进单位的通报。这类通报,着重介绍人物或单位的先进事迹,点明实质,提出希望、要求,然后发出学习的号召。
2.批评性通报
批评性通报,就是批评典型人物或单位的错误行为、不良倾向、丑恶现象和违章事故等的通报。
这类通报,通过摆情况,找根源,阐明处理决定,使人从中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这类通报应用面广,数量大,惩戒性突出。
3.情况通报。
情况通报,就是上级机关把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重要情况告知所属单位和群众,让其了解全局,与上级协调一致,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克服存在的问题,开创新的局面。
这类通报具有沟通和知照的双重作用。
7、行车违章是不是要进行通报
违章查询网小编说,这要看是什么违章了,一般情况下小违章的话不会被通报的,但是如果没有处理的违章过多,或者违章的情节比较严重,如果交通事故逃逸、酒驾、醉驾等,是要通报的,所以平时开车一定要遵守交规。
8、通报的事件概念
通报是上级把有关的人和事告知下级的公文。通报的运用范围很广,各级党政机关和单位都可以使用。它的作用是表扬好人好事,批评错误和歪风邪气,通报应引以为戒的恶性事故,传达重要情况以及需要各单位知道的事项。通报是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团体经常使用的文种。其目的是交流经验,吸取教训,教育干部、职工群众,推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1.表彰性通报。
表彰性通报,就是表彰先进个人或先进单位的通报。这类通报,着重介绍人物或单位的先进事迹,点明实质,提出希望、要求,然后发出学习的号召。
2.批评性通报
批评性通报,就是批评典型人物或单位的错误行为、不良倾向、丑恶现象和违章事故等的通报。
这类通报,通过摆情况,找根源,阐明处理决定,使人从中吸取教训,以免重蹈覆辙。这类通报应用面广,数量大,惩戒性突出。
3.情况通报。
情况通报,就是上级机关把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的重要情况告知所属单位和群众,让其了解全局,与上级协调一致,统一认识,统一步调,克服存在的问题,开创新的局面。
这类通报具有沟通和知照的双重作用 1.通报属于奖励与告诫性公文。通报承负着“表彰先进,批评错误”的任务,因而具有奖励与告诫性质,这一点不同于通知。
2.通报属于传达和告晓性公文。通报虽与通知均有传达、告晓职能,但通知是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执行的事项”,而通报则是传达“重要精神或情况”。
3.通报的发布范围,往往是在一个机关或一个系统内部使用。通报虽然具有公开“通“晓,广而”报“告之意,但发布范围仅仅限于本机关或本系统。 1.告知性。
通报的内容,常常是把现实生活当中一些正反面的典型或某些带倾向性的重要问题告诉人们,让人们知晓、了解。
2.教育性。
通报的目的,不仅仅是让人们知晓内容,它主要的任务是让人们知晓内容之后,从中接受先进思想的教育,或警戒错误,引起注意,接受教训。这就是通报的教育性。这一目的,不是靠指示和命令方式来达到,而靠的是正、反面典型的带动,真切的希望和感人的号召力量,使人真正从思想上确立正确的认识,知道应该这样做,而不应该那样做。
3.政策性。
政策性并不是通报独具的特点,其他公文也同样具有这一特点。可是,作为通报,尤其是对表扬性通报和批评性通报来说,在这方面显得特别强一些。因为通报中的决定(即处理意见),直接涉及到具体单位、个人,或事情的处理,同时,此后也会牵涉到其他单位、部门效仿执行的问题。决定正确与否,影响颇大。因此,必须讲究政策依据,体现党的政策。 1.行文要及时。
2.事例要真实、典型。
3.要对事件(事情)的叙述实事求是,不拔高,不贬低,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确保“通报”的客观性。
4.要把握分寸,无论表彰先进的通报还是批评错误的通报,评价或定性要十分准确,恰如其分。
9、厦门交通违章多久通报
如果你违章了,三个小时之内就会收到短信。一个月违章了五条,都在三小时内收到的
10、单位对公职人员交通违法进行通报这违法吗
单位对公职人员交通违法进行通报,是单位对公职人员的教育义务,不属于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