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违章知识 > 如何杜绝违章

如何杜绝违章

发布时间:2020-08-07 02:39:55

1、如何杜绝违章操作

1:堵车或等灯的时候别跟的太近,除非有人想加塞,至少要留出可以一把掰出去的距离,以防前车故障,自己也被加在中间。这是一个老司机告诉我的,当年他在3环就这样陪着前车呆了半个小时。

2:正常行驶时,前车突然并线给你让路,绝对没好事,咱们现在的司机还没这个觉悟,千万别给油超车,最好马上松油预备刹车,同时迅速观察两侧后视镜,判断出如果要并线往哪边并,八成前面有情况。

3:当你从后视镜里看别的车有点费劲的时候,也就是你该开灯的时候了,不是为了看清道路,而是为了让别人看见你,尤其是白天下雨的时候!如果你愿意,时速超过100的时候也应该开灯,反正我是这么做的。

4:排队时,为了防止别人加塞,在加塞来车一侧,多留半个车身。比如你在左转道排队,经常有人从直行道过来加塞,你尽量用右轮压着左转道的右边线开,给自己向左迂回留出余地,再跟紧前车,加塞的很难得逞。

5:加油的时候别加满了,40升的油箱加个35就行了,估计跑的公里数差不多,在航空领域这个现象叫“油耗油”,别白浪费钱,还污染环境。

6:即便你是新手,也不要在高速公路上开的很慢,在4环5环上也一样,我经常走5环,经常看到很多大车为了超过一辆只有40公里/小时的轿车时而强行并线,险象环生!大货车从起步到开起来非常的吃力,所以货车司机很不爱踩刹车,他宁愿并线超车也不原减速到3档再花10分钟加到5档。
太多了就不列举了详情可以查看:http://www.chajiaotong.com/info/3279.html

2、怎么才能避免违章?

说几个重点注意的吧:
一,必须要慢,超速是违章的,并且危险,尤其是路口;
二,不得压实线,白实线黄实线都包括在内;三,注意看路标,禁止通行的,限时限号通行的要格外注意;
四,黄灯减速停车,特别是有警察的路口;
五,路边尽量不要长时间停车,更不能离开车,都是要被贴罚单的…基本就这些,其他的有点道路交通经验的都不用担心,开车主要是是慢,稳…

3、如何杜绝习惯性违章

所谓习惯性违章,就是指那些固守旧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这是一种长期沿袭下来的违章行为,不是在一群人而是在几群人身上反复发生,是经常表现出来的违章行为。但很多人对其认识还是有一些模糊,没有真正意识到它的危害性. 每次稽查及到操作现场抽查结果来看,习惯性违章现象还时有发生. 它不仅危及电网的安全运行,还对人身伤亡构成极大的威胁. 因此,要有效地预防事故,就必须进行反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现象得到遏制,就抓住了关键点。
反习惯性违章要在认识上要突出一个”强”字,管理上突出一个”严”字。
首先是强化安全观念。人在习惯性违章行为中总是主观原因导致的, 反习惯性违章应以人为本、标本兼治。要广泛宣传动员,让员工真正认识习惯性违章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以及开展反习惯性违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个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为一个阶段或一个时期的宣传教育任务,而应当将其作为长期任务来规划、布置和组织实施.抓好安全思想教育培训,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一方面通过培训提高职工业务水平,强化他们行为的规范性,确保其胜任岗位工作需要.职工的业务素质,决定了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加强他们对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绝大部分的规章制度是用血的教训证明的,应培养他们尊章守纪的好习惯.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员工的意识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方向转变。
其次是严格安全管理。要以安全规程及操作规程为依据,制定出预防习惯性违章的细则,如奖惩措施等, 并坚决贯彻执行。要克服安全工作说得多,做得少;布置得多,检查落实得少;口头上重视,行为上忽视;空闲时重要,忙起来不要;检查时按章操作,检查后违章操作;讲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我行我素等形式主义的做法。要坚持安全检查制度。这是预防和纠正习惯性违章的一项基本措施.检查那些安全观念不强,缺乏执行安全规程自觉性的职工,最容易发生习惯性违章行为。同时在监督过程中应多看、多查、多说,那些发现违章行为不制止、不纠正、不处罚、对习惯性违章行为视而不见、见而不管、管而不严的行为,就是习惯性违章不能从根本上遏制的关键。要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尽管有些部门在执行着反习惯性违章的奖惩制度,但由于奖得不重,罚得不深,或奖罚不明,因而习惯性违章周而复出,屡禁不绝.另外对因习惯性违章作业而造成的人身和设备事故,要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充分进行调查分析,查清事故原因、性质,还要看事故的责任者和相关班组是否已经吸取教训,并认真整改,绝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4、如何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杜绝员工违章现象

这是安全生产中杜绝“三违”现象的基本要求。
不违章指挥是领导在指安排、指挥、监护生产作业时,不能违反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不违章操作是指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不违反劳动纪律实际上说的是不违反工艺纪律和劳动纪律,包括正常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不在禁烟场所吸烟、不擅自离岗等。

5、如何杜绝人员习惯性违章

一、习惯性违章原因分析

现代安全 管理 理论认为:人的习惯性违章违纪行为动机是由三个因素决定影响的:

一是:行为者对违章行为追求的程度,即行为者对行为后果的期望程度。体现为行为者对行为后果价值的判断。行为后果对行为者的价值越大,行为的动机就越强烈。结合此次在班组学习调研,我认为行为者违章时存在有以下违章心理。

(1)侥幸心理

作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有时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在现场工作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太过于烦琐或机械,未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或执行没有完全到位,不是违章行为。况且认为即使偶尔出现一些违章行为也不会造成事故。

(2)取巧心理

在远离班组、仓库的工作现场,因路途较远,或操作中有重复性操作内容。一些工作人员贪图方便、怕辛苦,嫌来回麻烦,往往会出现不按规程制度执行,擅自将几
项操作内容自行合并操作、不办理工作票或未做好安全措施就开工的现象,以及未使用相应的工器具和安全用具就工作的违章行为。

(3)逐利心理

企业制定奖勤罚懒制度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个别作业人员(特别是在记件、计量工作中)为了追求高额记件工资、高额奖金以及自我表现欲望等原因,将操作程序或规章制度抛在脑后,盲目加快操作进度,而不是科学的改进操作程序。

(4)偷懒心理

面临公司制定的严厉事故责任处罚制度,个别职工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操作多做事就容易出事。所以工作中甘愿一辈子当副班,不愿意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
操作技能,反正操作中正班或负责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当一个机械人,不仅少事少责任而且工资也少不了多少,何乐而不为呢?正是由于存在这种心理,在工作中
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导致少了一道监督关口。

二是:行为者对自己行为能力过高的估计。行为者的个人能力越强,技术越好,经验越丰富,则自认为行为成功的把握就越大,行为动机就越强烈,就是人常说的
“技高人胆大”,往往将规章制度抛在脑后。市电力公司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人员误操作事故中,不少就是站长、班组长等技术负责人违章违纪造成的。分析违章者
的违章心理有以下几种情况。

(1)逞能心理

作业人员在生产现场工作时,不是凭借安全生产工作规程而是靠想当然,自以为是,盲目操作。还有部分作业人员自持技术高人一等,按规定作业前应到现场核实设备,但是自持自己熟悉现场设备系统图,逞能蛮干,往往出现违章操作、误操作或误 调度 ,造成事故。

(2)帮忙心理

在生产现场工作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例如开关推不到位、刀闸拉不动等现象,操作者常常请同事帮忙,帮忙者往往障于情面或表现欲望,但是在不了解设备情况下,如果盲目帮忙去操作,极容易造成事故。

(3)

您现在的位置:安全信息网>>

安全管理>>
行业管理>>
电力安全>>正文内容

如何杜绝人员习惯性违章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2日 点击数:
626

冒险心理

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生产现场的条件较为恶劣的情况,如果严格按有关规程制度执行确实有困难,我们的作业人员不是针对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而是往往冒险去工作。此次调研部分基层班组就自我曝光到:消除个别用户电路故障工作中,为了不影响一个片区的供电,在未拉开配电变的跌落保险的情况下,未
采取穿绝缘用具等安全措施,而是作业人员冒险带电搭火作业。
(4)自负心理
当操作过程中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作业人员基于对生产设备可靠性不信任的条件下,往往一味认为是设备出现故障,而不是停止操作或工作,检查自己操作过程是否存在问题,而是自以为是,认定是生产设备存在问题,强行将防误装置打开,冒险进行操作。
三是:文化场对个体的影响。任何违章行为者都不是孤立的一个人存在,都是与集体或班组紧密相联的,这种外界因素对行为者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是巨大的。下面具体分析一下文化场对违章者心理的影响。
(1)从众心理
当一个班组的班长或技术负责人违章,或者看见大家以前都是这样干的,没有出现过问题,自己这样做也应没有问题,于是大家就会对违章违纪习以为常,这样就会对班组其他同志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即看见别人能违章违纪没出事,自己常常也跟着别人违章违纪。
(2)盲从心理
电力企业的培训制度,一般都是徒弟与师傅签定师徒合同,由于师傅带徒弟过程中,将一些习惯性违章行为也传授给徒弟,然而徒弟如果不加辩识,全盘接受,不仅成为习惯性违章行为的传播者,同时极可能成为因违章造成事故的责任者或受害者。
(3)好奇心理
生产工作过程中,当运用一些新设备、新装备等平日难得一见的情况时,出于好奇心理(严格讲是一种求知欲望),作业人员往往会自己动手实践一番,由于行为者对设备情况不熟悉、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极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以上对违章人员的心理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人员违章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行为者的内因,即违章者的主观因素是决定性的。行为者之所以违章在于行为者过高的
看重行为后果的价值,又过低的估计自己失败的可能性,形成了行为风险估量的错误,最后走上冒险违章违纪的道路。但是每次违章违纪并不是必定会发生事故,这
就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好象事故是偶然的,违章违纪并没什么危险,出现事故主要是自己的运气不好,这种观点在事故分析中常常听到。其实不然,统计表明,对于
事故不管有这样那样的客观原因,实际上都直接或间接的与违章违纪相关,这就是违章违纪与事故的必然性及规律性联系。

6、如何杜绝违章

呵,这个问题提得有点儿绝对,只能说减少违章。首先得从为什么违章说起。为什么违章?一是不知道交通规则,行所欲行。对策是加大宣传范围,使交通规则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是明知故犯,或者麻痹大意。对策是提高违章成本,使你不敢违章,违章不起。重罚是有效的手段。比如违章后必须重新考驾照;三是部分人根本无所谓,他们有办法有能力处理违章,就象计划生育一样。对策是反腐,因为这部分人有钱有势,有走后门本事。经过这三招,相信交通文章率会降低很多很多。

7、如何避免交通违章行为

1、不能占用公交车道。

平常养成习惯,不走公交车道,即使遇到紧急情况,也要绕开公交车道。因此公交车道抓拍很多很多,搞不好就会违章。即使走了公交车道,也要看好头顶是否有冲着公交车道的摄像头。

2、严格按照交通信号灯、导向标志通行。

现在闯黄灯也会有处罚了,因此一定要按照交通信号灯通行,不能侥幸的闯黄灯。道路导向标志也要看好,直行道不能拐弯;同样的,拐弯的道没有标记直行的也不能直行。

3、开车不喝酒。

酒后和醉酒驾车现在查的非常严,一旦被查住轻者罚款、扣分、扣驾驶证,重者直接拘留。因此要养成开车不喝酒,酒后不开车的好习惯。
 
4、不要超速行驶。

在市里一般超速比较少,在郊区就很多了,一般都放开速度忽忽的跑,这样很容易超速,因此要控制好自己的车速,避免被摄像头抓拍。

8、浅谈如何杜绝习惯性违章

所谓习惯性违章,来主要表现为源不按规章制度办事。凭经验和感觉养成的操作习惯。尽管习惯违性章有时也未必出现差错。但最终必然会酿成事故。根据国家安全部门统计。70%到80%的电力事故是由员工思想麻痹,有章不循造成的。由此可见,习惯性违章是酿成事故的罪魁祸首。确定一个重点。即以防止人身伤害事故,防止设备损坏事故为重点,强化安全生产的基础地位和重要性。找准一个着力点。即以全面提高员工安全技能素质为着力点。通过举办各种层次的安全知识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意识,增强全员的互保意识,有效遏制隐患,消除薄弱环节。抓好一个载体,即以创建无违章企业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力度,坚持以人为本,抓好全程监控。监控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全面落实责任制。处理好一个关系,即正确处理安全与进度,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保障企业职工身心健康。保证生产经营和员工队伍稳定。确保安全生产四个零目标,从而实现没有消除不了的隐患,没有避免不了的事故的安全理念。

9、如何杜绝“习惯性违章”

所谓习惯性违章,就是指那些固守旧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这是一种长期沿袭下来的违章行为,不是在一群人而是在几群人身上反复发生,是经常表现出来的违章行为。但很多人对其认识还是有一些模糊,没有真正意识到它的危害性. 每次稽查及到操作现场抽查结果来看,习惯性违章现象还时有发生. 它不仅危及电网的安全运行,还对人身伤亡构成极大的威胁. 因此,要有效地预防事故,就必须进行反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现象得到遏制,就抓住了关键点。反习惯性违章要在认识上要突出一个”强”字,管理上突出一个”严”字。首先是强化安全观念。人在习惯性违章行为中总是主观原因导致的, 反习惯性违章应以人为本、标本兼治。要广泛宣传动员,让员工真正认识习惯性违章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以及开展反习惯性违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个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为一个阶段或一个时期的宣传教育任务,而应当将其作为长期任务来规划、布置和组织实施.抓好安全思想教育培训,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一方面通过培训提高职工业务水平,强化他们行为的规范性,确保其胜任岗位工作需要.职工的业务素质,决定了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加强他们对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绝大部分的规章制度是用血的教训证明的,应培养他们尊章守纪的好习惯.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员工的意识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方向转变。其次是严格安全管理。要以安全规程及操作规程为依据,制定出预防习惯性违章的细则,如奖惩措施等, 并坚决贯彻执行。要克服安全工作说得多,做得少;布置得多,检查落实得少;口头上重视,行为上忽视;空闲时重要,忙起来不要;检查时按章操作,检查后违章操作;讲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我行我素等形式主义的做法。要坚持安全检查制度。这是预防和纠正习惯性违章的一项基本措施.检查那些安全观念不强,缺乏执行安全规程自觉性的职工,最容易发生习惯性违章行为。同时在监督过程中应多看、多查、多说,那些发现违章行为不制止、不纠正、不处罚、对习惯性违章行为视而不见、见而不管、管而不严的行为,就是习惯性违章不能从根本上遏制的关键。要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尽管有些部门在执行着反习惯性违章的奖惩制度,但由于奖得不重,罚得不深,或奖罚不明,因而习惯性违章周而复出,屡禁不绝.另外对因习惯性违章作业而造成的人身和设备事故,要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充分进行调查分析,查清事故原因、性质,还要看事故的责任者和相关班组是否已经吸取教训,并认真整改,绝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10、如何杜绝身边的违章作业写一篇心得感想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度过短暂的春节假期,机器轰鸣,人来车往的劳作场面映入我们的眼帘,到处都是忙碌工作的人们,生产渐渐转入正常。进入三月份,nobs车间却发生了次钠分解的事故,虽然,没有伤及人员,但也是在新春祥和的氛围里发出了一个令人尴尬的音符。
为何次钠分解的事故会再次发生呢?难道是公司上下不重视安全生产吗?还是对相关责任人没有进行处罚呢?不,这些都不是!那为什么事隔一年后,又再次发生同样的事故呢?我想大概是习惯性违章惹的祸吧!分析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首先从操作者层面来看,一是不自觉地在违章,二是明知违章却心知侥幸心里而违章。其次从管理者的层面讲,因生产任务紧张,造成重生产轻安全,名为平安无事,实则有不可测之忧,一片大好形势,掩盖住一些问题和矛盾。
那么,在生产任务日益紧张的工作氛围里,我们如何能做到节快好省的进行生产,又能杜绝违章作业呢?
首先,对于不自觉而习惯性违章者,公司应加强安全知识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增强安全操作技能。使其明白自己的每一个操作动作,不仅要对自己和家人负责,更要对同事的安全负责,不要因为自己的大意为自己和家人、以及同事造成终身的痛苦。因我们的生产原料大多属于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危险化学品,在操作中稍有不慎便可能发生意外。由于生产工艺的复杂性,若我们对原材料、产品的物化性质不了解,对生产操作规程、岗位安全操作要点不能熟知详会,准确的按照要求去操作。那么,从而违章作业进而发生事故便成为必然。
再是,对心存侥幸心里者,公司更要加强教育,督促其提高思想认识,端正工作态度,使其在岗位操作中能够不折不扣的执行相关的规程与要求,确保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才能生产的思想在其脑海里扎下根。因为一次冒险违章作业,便可能发生重大的事故。一次巡检不及时,便发生物料的损失,设备的损坏。一次不经心的操作失误,便发生机毁人伤的悲剧……一次次的事故的发生都在验证着著名安全专家海因里希的理论1:29:300法则,即每发生330起违章操作便可能发生29起小事故,发生一起严重事故。
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线操作工的我们,侥幸心理要不得,习惯性违章更是要不得。因为我们每位操作工,要时时刻刻面对复杂的工艺、繁复的操作、物料多变的危险场面,只要我们对待工作存有敬重之心,才能小心翼翼的去操作;只要我们对待操作具有谨慎认真的精神,就能用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防微杜渐,把安全为天的理念作为自己的操作指南,才能一心一意的执行好安全规程,成为真正的安全生产上的优秀员工。
对管理者来说:安全生产重在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平常的工作中就要细查隐患,重抓苗头,防渐杜微,将影响安全生产的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将影响安全生产的行为及时的指正,促其整改:将影响安全生产的人,发现一个批评一个,对于批评教育不改者,给其严厉的处罚,给其一个深刻的教训。
全员上下,齐抓共管,把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作为我们的一个重点工作来抓,从而发生确保安全生产,我们才能让安全生产对习惯性违章说“不”……
我相信,在公司及车间领导的带领下,在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不断的提升中,工作热情会进一步高涨,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立足自己的工作实际,从自我做起,从自己的每一个操作环节做起,在思想上根除违章意识,在行动中才能杜绝违章行为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每一刻。我们的单化这艘航母永远航行在安全的海洋里,迎风劈浪,勇往直前……


与如何杜绝违章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