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没有酒后驾车的统计数据,比如违章人数,占交通事故比例等。
这里的数据很多!很有说服力~
相信对你有用
参考资料:http://car.qx100.com.cn/html/20050710/2005710185602.html
另外以下两组数据供你参考:
2007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327209起,造成81649人死亡、380442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2亿元。与2006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51572起,下降13.6%;死亡人数减少7806人,下降8.7%;受伤人数减少50697人,下降11.8%;直接财产损失减少3.0亿元,下降19.5%。其中,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交通事故26起,造成389人死亡。与2006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12起,下降31.6%;死亡人数减少169人,下降30.2%。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为5.1,同比减少1.1。
我国发生的交通事故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 交通事故死亡率高。 全世界60亿人口每年死亡5200万人,其中死于交通事故的50万人,占总死亡人数的1%,排在人类死亡原因的第10位。中国年交通事故死亡九万人,所占总死亡人数的百分比为1.5%。交通事故致死率是指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与交通事故伤亡总人数之比。国外的交通事故致死率大大低于我国。如日本的致死率为0.9%,美国的致死率为1.3%,我国的致死率平均为27.3%,位于31个国家中的第三位。
2) 交通事故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交通违章愈来愈多,为经济而忘却交通安全意识的实力也愈来愈多,交通事故持续增长,并存在愈演愈烈的趋势。
3) 交通事故急救能力差. 东京100%的交通事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急救,因此,东京的交通事故致死率只有0.7%。据段先生统计,交通事故在30分钟之内死亡的占85%。这意味着在30分钟之内得到及时有效的急救能够挽救大部分伤员的生命。我国每年死于交通事故的人数为九万,如果急救及时有效,可能少死六万人。
4) 事故成因分析.据专家的统计结果,交通事故的主要责任者是机动车驾驶员。在中国,交通事故每死三个人,有两个是违章驾驶。所以违章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超重、超载、超车,一是酒后驾车。
据统计,在因违章造成交通事故死亡的司机中,16至40岁的年轻人占一半,其中主要是三年以下驾龄的司机。
5) 交通事故受害方的统计.在中国,交通事故每死亡四个人有三个是交通弱者,司机的死亡率占13.4%,行人和骑自行车人占死亡人数的45%。而在国外,交通事故死亡的人主要是司机,法国占63.5%,意大利占55.5%,德国占61.4%,美国占52.4%。
6) 交通事故频发的地区 .从道路情况看,在我国,交通事故每死五个人,有四个死在郊区县。每死三个人有两个人死在高等级公路上,高等级公路每年死亡六万人,占死亡人数的67%。另外,我国交通事故每死亡八个人有七个死在路段上,而国外,每死两个人就有一个死在路口上。
2、宁波交通违章查询数据库更新日期那天违章会统计进去吗
不一定,有的网站是指进行数据更新的日期,有的是指最新数据的日期。
很多交管网站的数据是每周更新一次,数据的截止期为上周的某一天,可能留出处理数据的余地吧。否则,昨天的数据今天就上了网、公之于众了,一旦有什么需要修改、调整的,就很麻烦了。一般十日内更新一次。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十九条
自交通技术监控设备收集违法行为记录资料之日起的十日内,违法行为发生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对记录内容进行审核,经审核无误后录入道路交通违法信息管理系统,作为违法行为的证据。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技术监控设备收集的违法行为记录内容应当严格审核制度,完善审核程序。)
3、我国近年各事故死亡人数统计?
2005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450254起,比2004年减少67635起,下降13.1%;造成98738人死亡,同比减少8339人,下降7.8%;造成469911人受伤,同比减少10953人,下降2.3%;直接财产损失18.8亿元,同比减少5.1亿元,下降21.2%。万车死亡率为7.6,比2004年减少2.3。
一、29个省(区、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减少
2005年,全国有29个省(区、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与2004年相比下降。其中,河北、辽宁、黑龙江、江西、河南、贵州6个省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降幅超过10%。湖南、新疆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上升。
二、年末年初月份交通事故较多
2005年,下半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是上半年的1.2倍。全年月平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死亡8228人,各月事故呈“鞍型”分布,即年末年初月份事故较多,中间月份事故相对较少。月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最多的是11月(死亡9458人),最少的是3月(死亡6856人)。
三、下午至晚间时段交通死亡事故多发
2005年,全国发生于日间的交通事故共272715起,导致51125人死亡,分别占总数的60.6%和51.8%;夜间发生177539起,导致47613人死亡,分别占总数的39.4%和48.2%。下午至晚间时段(14:00~22:00)发生交通死亡事故比例较高,共死亡44835人,占总数?5.4%。
四、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违法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超速行驶、疲劳驾驶、客车超员等交通违法肇事减少
2005年,全国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肇事417355起,造成91062人死亡,分别占总数的92.7%和92.2%。因非机动车驾驶人、乘车人及行人过错导致交通事故20090起,造成4207人死亡,分别占总数的4.5%和4.3%。
因超速行驶导致16015人死亡,比2004年下降13%;疲劳驾驶导致2566人死亡,同比下降16%;违法超车、会车导致6871人死亡,同比下降11.8%;违法占道行驶导致4488人死亡,同比下降19.8%。超员客车交通事故导致3039人死亡,同比下降 19.5%。
五、大货车、小客车和摩托车肇事突出,营运车辆交通事故减少
2005年,大货车肇事造成21505人死亡,占总数的21.8%;小型客车肇事造成20340人死亡,占总数的20.6%;摩托车肇事造成20774人死亡,占总数的21%。低速货车、三轮汽车和拖拉机肇事共造成9874人死亡,占总数的10%,同比下降12.1%。
2005年,营运车辆肇事135114起,导致38752人死亡,分别占总数的30%和39.2%,与2004年相比分别下降16.3%和 6.1%。其中,营运客车肇事51247起,导致10566人死亡,分别占总数的11.4%和10.7%,同比下降19.9%和10%。另外,2005年发生运输危险化学品车辆交通事故403起,导致268人死亡,与2004年相比分别下降3.2%和15.1%。
六、低驾龄驾驶人肇事减少,但所占比例较高
2005年,全国3年以下驾龄机动车驾驶人肇事共导致31534人死亡,占全部机动车驾驶人肇事导致死亡总人数的31.9%,比2004年下降7.6%。其中,1年以下驾龄驾驶人肇事造成12674人死亡,同比下降16.1%。
从交通方式看,3年以下驾龄机动车驾驶人驾驶大货车肇事较多,共造成8299人死亡,占3年以下驾龄驾驶人肇事致死人数的26.3%;其次是驾驶小客车肇事,共造成7669人死亡,占3年以下驾龄驾驶人肇事致死人数的24.3%;驾驶两轮摩托车肇事,共造成4198人死亡,占3年以下驾龄驾驶人肇事致死人数的 13.3%
七、二、三级公路交通死亡事故突出
2005年,全国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272840起,造成76689人死亡,分别占总数的60.6%和77.7%。城市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177414起,造成22049人死亡,分别占总数的39.4%和 22.3%。
从公路技术等级看,二、三级公路上交通死亡事故最多,共造成47448人死亡,占总数的48.1%。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造成6407人死亡,占总数的6.5%,比2004年上升2.8%。从公路行政等级看,国道、省道上交通死亡事故最多,共造成52982人死亡,占总数的53.7%。
八、农村道路交通事故所占比例较大
2005年,全国县道、乡道等农村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101757起,造成23707人死亡,分别占总数的22.6%和24%。全国农业人员及农民工因交通事故死亡28035人,占总数的28.4%,比2004年下降3%;受伤107792人,占总数的22.9%,比2004年上升2.3%。
九、群死群伤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多发
2005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47起,造成807人死亡、705人受伤。与2004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8起,下降14.5%;死亡人数减少45人,下降5.3%;受伤人数减少172人,下降19.6%。
(一)24个省(区、市)发生了特大交通事故。其中,江西、广东各发生4起,山西、云南各发生3起,河北、内蒙古、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西、重庆、贵州、西藏、陕西、甘肃、青海13个省(区、市)各发生2起。山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等省(区、市)发生特大交通事故起数比2004年减少2起以上。其中,四川同比减少7起,广西同比减少3起。另外,江苏、广东、青海3省同比增加2起。
(二)5月、10月份特大交通事故较多。平均每月发生4起特大交通事故,5、10月份高于其他月份,分别发生了7起和6起。2005年春运期间发生4起特大交通事故,比2004年减少14起,下降77.8%。
(三)超速行驶、疲劳驾驶、客车超员等交通违法严重,机械故障导致事故增多。47起特大交通事故中,因驾驶人超速行驶导致12起,占总数的25.5%;因疲劳驾驶导致7起,占总数的14.8%;因违法超车、违法占道行驶等导致事故5起,占总数的10.6%。有17起事故中存在客车超员违法行为,占总数的36.2%。此外,因机动车制动失效、爆胎等原因共导致9起事故,占总数的19.1%,比2004年增加3起。
(四)营运车辆肇事突出。47起特大交通事故中,营运客车肇事29起,造成480人死亡,分别占总数的61.7%和60%。跨省长途营运客车肇事12起,占营运客车事故总数的41.4%;中短途营运客车肇事17起,占营运客车事故总数的58.6%。营运货车肇事16起,造成296人死亡,分别占总数的34%和36.7%。
(五)国道、省道和高速公路上特大交通事故多发。47起特大交通事故中,在公路上发生44起,造成746人死亡,分别占总数的93.6%和92.3%。其中,国道、省道上共发生22起,比2004年减少2起,占总数的46.8%;县道、乡道上共发生7起,同比减少15起。高速公路上发生10起,同比增加了2起。
(六)事故形态以单方事故为主,坠车事故较多。47起特大交通事故中,共发生单方事故28起,占总数的59.6%。其中,有21起为坠车事故,多发生在西部多山地区,占总数的44.6%。非单方事故中,发生正面碰撞事故8起,追尾碰撞事故7起,两者合计占事故总起数32.6%。
4、全国统计扣分率最高的几种违章行为,看看自己有没有
交通违法代码由四位数字组成,按交通法中通行原则进行分类,排列顺序从左到右依次为一位行为分类代码,一位计分分类代码,二位数字顺序码。第一位代码:行为分类代码,表示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的所处的分类代码;第二位代码:记分分类代码,表示交通违法行为记分的分类代码;第三、四位代码:顺序码,表示在同一行为分类中出现的行为的顺序码。例如:1303——“1”表示机动车行为,第2个数字“3”表示要扣3分,后面的“03”表示在扣3分这一类里的第三个行为,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50%以下的。
第一位代码即行为代码共1到5及7、8几种,1表示机动车通行,2表示非机动车通行,3表示行人、乘车人通行,4表示高速公路通行,5表示其他规定,7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实施细则规定,8表示各市(地区、自治州、盟)的地方法规。
第二位代码即记分分类代码共0、1、2、3、6、7几种,0表示不记分,1表示记1分,2表示记2分,3表示记3分,6表示记6分,7表示记12分。
5、交通违章是多长时间统计一次
?
6、驾驶证扣分在哪里查询
网络方法
1登陆全国违章查询大全。可以通过百度查找。
2进入了违章查询网站。有两种可选,一个是查询驾驶员违章情况,另一个是查询机动车违章情况
3如果不注册直接查询的话只能看到几条违章记录但是看不到到底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违章的。所以如果想清楚地知道,那么就需要注册。只要有手机就可以注册。
而且不注册的话查询一辆车之后需要三分钟后才可以查询另一辆车。
4点击页面中的注册。之后点同意。
5填入相关的信息之后点页面下方的提交。之后就可以用你注册过的账号登陆了。
接下来可以查询的是你车和你的人的违章信息,而且是详细信息。
电话方法
拨打112可以查询。(貌似有的城市可以,有的不行)年前天津是不行的,但是以前行。
直接方法
直接到交警队、违章处理中心、车管所等地方查询
7、据统计,城市交通事故大多因违章引起.在图中,A,B两辆汽车分别在相互垂直的道路上,沿靠近各自道路的中
A车车头与B车车尾相撞时,A车行驶量程为sA=30m-1.70m2=29.15m=0.02915km,B车行驶的量程为sB=40m+4.68m+1.70m2=45.53m=0.04553km,
已知A车的速度为v1=40km/h,则两车行驶时内间t=sAv1=0.02915km40km/h=0.00072875h,
所以B车较快的容速度vB=sBvB=0.04553km0.00072875h≈62.48km/h.
B车车头与A车车尾相撞时,A车行驶的量程为sA′=30m+4.68m+1.70m2=35.53m=0.03553km,B车到路中心的距离为sB′=40m-1.70m2=39.15m=0.03915km,
则两车行驶时间t′=sA′vA=0.03553km40km/h=0.00088825h,
所以B车较慢的速度vA′=sB′t′=0.03915km0.00088825h≈44.08km/h.
答:当B车的速度在44.08~62.48km/h的范围内,AB两车将发生相撞事故.
8、据统计城市交通事故大多因违章引起.甲、乙两辆汽车分别在相互垂直的道路上,沿各自道宽的中心线(图中虚
解答:
解:如图所示取临界分析:设车长为专a,车宽为b
若乙车较快,则如图1所示,甲车的属车头刚好撞上乙车的车尾
S乙+12b+av乙=S甲?12bv甲
解v乙=63.3km/h
若乙车较慢,则如图2所示,
乙车的车头刚好撞上甲车的车尾
S甲+12b+av甲=S乙?12bv乙′
解v'乙=43.4km/h
故乙车的速度范围是43.4km/h≤v乙≤63.3km/h
故答案为:(43.4-63.3)
9、据统计,城市交通事故大多因违章引起.在图示中,甲、乙两辆汽车分别在相互垂直的道路上沿各自道宽的中心
设车长为a,车宽为b,甲车速度v甲=36km/h=10m/s,若乙车较快,则如答图1所示专,甲车的车属头刚好撞上乙车的车尾,
甲车行驶的时间t=s甲?12bv甲;
乙车行驶的时间t=s乙+a+12bv乙;
两车行驶的时间相同,所以s甲?12bv甲=s乙+a+12bv乙,
30m?12×1.8m10m/s=40m+5.2m+12×1.8mv乙,
解得:v乙≈15.8m/s=56.88km/h;
若乙车较慢,则如答图2所示,乙车的车头刚好撞上甲车的车尾,
甲车行驶的时间t′=s甲+a+12×bv甲,
乙车行驶的时间t′=s乙?12×bv乙,
两车行驶的时间相同,所以s甲+a+12×bv甲=s乙?12×bv乙,
30m+5.2m+12×1.8m10m/s=40m?12×1.8mv乙,
解得:v乙≈10.8m/s=38.88km/h.
故乙车的速度范围是38.88km/h≤v乙≤56.88km/h.
答:乙车的速度范围是38.88km/h≤v乙≤56.88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