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未经当事人同意,记者可以随便拍摄么?
未经当事人同意,记者不能随便拍摄。
当事人要求记者删掉可能出现在即的镜头的要求,从个人道德方面来说是合理的。但是要注意方式方法和原因阐述。
工作方面看,拍摄仅仅是为自己的报道服务,因此拍摄的余地可大可小。余地大的时候,当事人要求删除,大不了重拍就是了;余地小的时候,打马赛克就好。记者有责任记录真实事件,当然也有义务保证被拍摄者的隐私。这其实和肖像权没有关系。
提问者补充说明说到的内容,无非是当事人不懂得沟通,这个时候记者不爽了而已。这个完全可以寻求更多的方式解决。
1、肖像作品的著作权
根据现行《著作权法》第2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6条:“著作权自作品创作完成之日起产生”。
因此,无论是否询问或被发现,个人摄影师对所拍摄的肖像作品拥有著作权。
2、路人的肖像权
根据《民法通则》第100条:“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因此,路人对自己的肖像,拥有肖像权。
3、街拍的肖像作品的权利冲突
在街拍产生的肖像作品中,其实是存在三种权利。一是拍摄人的著作权,二是路人的肖像权,三是肖像作品所有人的所有权。从题目来看,肖像作品的所有权归属于个人摄影师。
通说认为,拍摄人的著作权与所有权的行使应当服从路人的肖像权。
《民法通则》第100条已经明确规定,”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这种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展览、发表、复制、销售。
不管照片 是不是用作商业用途,只要未经过当事人允许,在公共场合拍摄他人,并将拍摄的照片、视频等影像资料公开传播,就已经侵犯了他人肖像权。
(1)有意违章者扩展资料:
记者违法拍摄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未经主人允许,进入私人场所进行拍摄。摄影记者无权擅自闯入私人场所并进行强行拍摄和传播,否则可能面临双重指控:侵犯隐私和私闯民宅。
2.隐瞒身份进入私人场所进行偷拍,可能会侵犯隐私权。新闻界有一种时常采用的采访方法——隐性采访,在新闻摄影领域表现为偷拍。记者往往以假身份或其他方法获取主人许可进入,以期达到曝光、揭露或其他报道目的。但如果偷拍的内容是无报道价值、且与公众利益无关的私生活,传播了就会有麻烦。
3.身处公共场所,却以特殊手法拍摄个人隐私,也视为侵权。有时摄影记者虽然身在公共场所,却利用长镜头吊拍私人领地里的个人私生活,这也属于侵犯公民隐私权。
4.在限制摄影的公共场所,强行拍摄也属侵权。许多公共场所都作出了限制摄影的规定,摄影记者的采访拍摄必须得到许可方能进行拍摄。这些场所通常包括:法庭、监狱、医院、博物馆等等。尤其要警惕的是医院,因为患病属于个人隐私。
在西方新闻界,到医院拍摄新闻照片,一般都要经过病人或其监护人的同意。与之相关的,个人生理缺陷也属个人隐私,未经允许不得拍摄与传播。
2、违法,犯法,犯罪中三者意思都有区别吗?
有字面上的区别,也有轻重适用上的区别。。。
违比犯轻,可能不知法;犯是知法而故意行为;犯罪是结果。。。有罪与非罪是依据轻重程度和有关法律条款而是的。
3、未经本人同意记者就在电视台播了,违法吗?
在我国,肖copy像权的限制是指出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民法通则司法解释。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虽然没有经过肖像权人的同意而使用了肖像权人的肖像,但依照法律的规定不构成侵害肖像权的情形,法律上将这种使用也称作"合理使用"。比如:对不文明行为拍照、公安现场执法等。从我国的立法及司法实践来看,合理使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形:(1)为了科学研究和文化教育的目的而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他人的肖像;(2)新闻报道和舆论监督;(3)使用公众人物的肖像;(4)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而强制使用他人的肖像;(5)公共场所的必要限制;(6)描述历史性的事件;(7)为了自然人本人的利益而使用其肖像。
《民法通则》
第100条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第139条以营利为目的,未经公民同意利用其肖像作广告、商标、装饰橱窗等,应当认定为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
故,新闻报道通常不构成侵权。
4、经过我老公同意的情况下去跟第三者谈判录音是否有违法?
符号君被你弄死了,先喘口气再说。
第三者是你老公的情人,还是你的情人?第三者或回者是答夫妻对立的另一方?你们夫妻二人悄悄的商量好,利用谈判为手段,偷偷的录音,有了证据,想敲诈别人?这能合法吗?你们夫妻当然什么都可以商量好,同吃同住过日子的,杀人放火,坑蒙拐骗都可以商量好。
夫妻两人本身做的事情已经不合法,录音更加不合法。如果第三者违法,可以报警,警察会查清楚;如果第三者合法,谈判用得着录音吗?合法的事,录音也没有,公正也不怕。
所以断定你们夫妻,商量好干一件违法的事。
5、电动车违章罚款可以不去交吗?
一、可以使用支付宝缴纳交通罚款:
步骤如下:
1、登录支付宝个人中心;
2、登录后下拉到最下面找到,生活好助手,找到交通罚款代办点一下;
3、点开后进入罚款代办界面;
4、选择地区后点击下面的违章办理后面的立即办理,根据系统提示输入相对应的信息后缴纳费用即可。
二、可以去银行交罚款。
持电动车违章罚款单去银行办理缴纳。
6、按违法者不可多得的原则予以处罚是什么意思?
《行政处罚法》中体现处罚公开原则的制度有表明身份制度、听证制度和听取意见制度。
7、政治:法律严惩违法者有什么意义?
1,维护法律的尊严。
2,打击犯罪,以威慑和预防犯罪。
3,维护社会治安和稳定,有助于经济发展。
4,合理的法律让民众心生安全感和国家归属感。
5,维持上层建筑的稳定。
8、治安案件与刑事案件的区别?详解
对于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违反,属于治安案件(一般违法);对于刑法的违反,属于刑事案件(犯罪)。
例如:盗窃行为如果没有到达盗窃线的,只是一般违法,处15日以下治安拘留或并处罚款(合并不能超过20日);如果到达盗窃线,就构成犯罪,属于盗窃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拘役。
根据各地经济状况,盗窃线为500至2000,在西部或不发达农村地区,盗窃500元以上构成犯罪,而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盗窃2000元才构成犯罪。
又如:故意伤害案件中,受害方的伤情是轻微伤的,只是一般违法,处15日以下治安拘留或并处罚款(合并不能超过20日);
伤情是轻伤的,构成犯罪,故意伤害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拘役。重伤的,处3至10年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手段特别残忍的(如:泼硫酸毁容)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直至死刑。
#############
其实两者的区别主要就是违法的程度,当违法的程度较低的时候,是一般违法行为,承担的是行政责任,一般不进入个人档案。而当违法程度较为严重的时候,达到刑法规定的程度时,构成犯罪,承担的是刑事责任,进入个人档案成为终身污点。
但是,某些行为一定是犯罪,而不是违法,比如:故意杀人的行为。不可能存在治安拘留的轻度故意杀人。
9、未经他人同意就用别人的账号属于违法吗,就是在百度知道上看到有个提问者在求号,我看到了就用了
这是属于侵权行为,造成后果的,就是违法行为,最好不要用别人的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