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违章建筑的拆迁,救济时应当注意什么问题
一,限期拆除通知书的法律效力?其通知书中是否存在侵犯您企业权利的版行为措施。比如讲,你必权须在什么时间内拆除,如若不拆将产生什么法律后果,也就是讲要侵犯你企业的实体权利了。这样才可能构成一个具体行政行为,才能提起复议、诉讼。如若当中仅仅是行政机关的事实陈述,没有处罚行为。那就不具有执行力,也就不存在诉讼、复议的情况。
二,做出的主体和程序?要看是哪个机关作出的。是否符合我国城乡规划法以及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您所占有的土地是国有土地的,限期拆除通知书的作出机关应该是区、县国土局或规划局。如果是集体土地那就是乡、镇人民政府;其行政行为的作出是否经过现场勘查,以及调查举证等程序事宜。
三,权利救济是否告知?在通知书中是否告知被处罚企业有复议和诉讼的权利。因为我国行政复议法以及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如果没有告知被处罚人救济的权利,那他的诉讼时效就是2年,如果告知了那就是复议期限是60天,诉讼期限是3个月。
四,通知书实体内容是否正确?通知书中所调查列举的事实是否正确、处罚的主体是否正确。处罚的种类是否属于行政处罚法范围之内的、是否经过相关听证程序等等。
2、违章建筑有诉讼时效么?
没有
3、行政处罚经过四年调查认定是违建,是否已过诉讼时效
调查通知书内容是啥????一定要弄清楚才行,2014年才认得是违建是在2010年调查通知书基础上?还是延续到2014年?? 还是2014年从新开始的调查??必须说明白才能解决你的问题
4、违章建筑的行政处罚受时效限制吗?
我国《行政处罚法》第29条规定了行政处罚的时效限制,“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这条规定的立法原意是美好的,它一方面规定了行政机关必须提高行政处罚的效率,另一方面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限制其处罚权的滥用。但是这条规定在立法表述和实际运用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一是“发现”一词使得行政机关在行使处罚权时由被动变主动,只要违法行为在两年内被发现,何时处罚行政机关说了算。二是起算点的问题,这也恰恰是我不太明白的地方。 比如,一个人违章建筑,未办理任何施工等许可证明,等到过了两年期限后,被行政机关发现,拟作出处罚。此时到底该不该进行处罚就有两种意见: 一是不应该处罚。按照《行政处罚法》第29条规定,起算点是违法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经过两年,显然已过了处罚的时效。 二是应该处罚,因为违章建筑一直存在,就被视为违法行为没有终了,除非违法人哪一天偷偷拆除。但是也有人提出反对意见,认为此处把违法行为和违法结果混为一谈,如果说违章建筑是一种违法行为继续状态存在的形式的话,那么《行政处罚法》的追溯期的起止时间就没有止境了,这不符合法理,也偏离了法律正义的客观需求,这种行政处罚的严厉程度已经和对社会最具破坏力的犯罪行为的惩罚限度相等同,这是不可思议的。所以,违章建筑只是一个物化了的违法行为的结果,而不是违法行为本身,违章建筑的存在并不是违法行为的继续或连续状态,除非该违章建筑在不停地改建或扩建当中。 可是,实际操作中,行政部门往往是这么认定的:违章建筑存在的属性,即当其对规划产生影响时,就存在了这一属性。根据《城市规划法》的规定,对违章建筑的处理要考虑到两个因素,一是建设行为,二是建设结果对规划的影响。最高法院行政庭在《关于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四十条如何适用的答复》((1995)法行字第15号)中明确:“违反城市规划的行为人其违法行为是否属于‘严重影响城市规划’,应从其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后果来确认。” 故此,行政部门认为,若当事人所建设的建筑物不符合规划,违章建筑对规划的影响就始终存在,则应视为持继状态。这一点在涉及数个违法行为所建造的违章建筑中尤为明显。如在公路红线控制区内的违章建筑,水利工程管理范围内的违章建筑,其存在就是对道路交通安全、水利安全的影响,这显然是一种持续状态。”
5、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若干疑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适不适用于该法颁布实施之前的违建?
不适用,但是该建筑专建成后存续到颁属布实施后就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有无追诉期?追诉期是多长时间?
追诉期是指刑事案件,这里应该适用的是诉讼时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所列之处罚措施(如强拆)是否属于行政行为?
是的
若过追诉期,城管可否继续执行
无论是诉讼时效还是追诉期都是指诉讼的事
这个是行政处罚的执行没有关系
1、http://consult.fabao365.com/ask/251448.html这些律师的解释是否得当
的解释基本是合适的
2、法律是逐步完善
3、你的补充没有看明白你是问问题那还是想表达观点
6、国土部门下达违建通知书期限是半年吗
按法律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专诉讼时效中属止、中断的规定。
相关的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九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第二百四十条 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7、违章建筑的诉讼应当注意哪些
违章建筑的诉讼应当注意什么?
违章建筑对于现在的被拆迁企业来说,好像一点都不陌生。拆迁开始了,只要你的经营场所存在没有房产证和土地证的房屋建筑都有可能接到乡镇政府或者区县国土局、规划局给下发的限期拆除通知书,对您的房屋进行了违章认定。处罚措施就是限定期限内自行拆除;如若不拆,政府帮你拆。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会采取法律手段来质疑通知书的合理性与合法性。那整个复议或诉讼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那些点呢?
一,限期拆除通知书的法律效力?
其通知书中是否存在侵犯您企业权利的行为措施。比如讲,你必须在什么时间内拆除,如若不拆将产生什么法律后果,也就是讲要侵犯你企业的实体权利了。这样才可能构成一个具体行政行为,才能提起复议、诉讼。如若当中仅仅是行政机关的事实陈述,没有处罚行为。那就不具有执行力,也就不存在诉讼、复议的情况。
二,做出的主体和程序?
要看是哪个机关作出的。是否符合我国城乡规划法以及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您所占有的土地是国有土地的,限期拆除通知书的作出机关应该是区、县国土局或规划局。如果是集体土地那就是乡、镇人民政府;其行政行为的作出是否经过现场勘查,以及调查举证等程序事宜。
三,权利救济是否告知?
在通知书中是否告知被处罚企业有复议和诉讼的权利。因为我国行政复议法以及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如果没有告知被处罚人救济的权利,那他的诉讼时效就是2年,如果告知了那就是复议期限是60天,诉讼期限是3个月。
四,通知书实体内容是否正确?
通知书中所调查列举的事实是否正确、处罚的主体是否正确。处罚的种类是否属于行政处罚法范围之内的、是否经过相关听证程序等等。相关问题。
仅供参考
8、国家对违规建筑追诉时效的有关规定
国家对违规建筑追诉时效,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九条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版被发现的权,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