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有效的控制违章作业,提高预防事故能力范文
督促企业建立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责任制,将责任逐一分解、层层落实到企业、车间、班组和岗位员工;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将辨识出的较大危险因素及其防范措施、应急处置方法等纳入岗位操作规程,做到“一岗位一清单”,并培训员工熟练掌握;加强日常管理,积极开展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并定期进行检查排查和安全风险评估,登记建档;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且实施有效的防范措施。二是加强宣教培训。将通过专家讲座、集中授课、全员教育等多种方式,持续组织开展面向各层级、各类单位,能够覆盖企业全部车间、班组、工种岗位的专题培训,不断提升工贸行业从业、管理、监管、技术支持等人员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三是注重工作结合。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相结合。在隐患排查治理的制度制定、排查标准编制和系统功能设计等方面,充分考虑较大危险因素辨识内容;把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作为重点,贯穿安全生产标准化申报、自评、考评、审核和监督检查等各个环节,严格标准、严格把关、严格落实,提升建设质量。
2、如何对安全隐患和违章作业进行分析
一、发生违章作业的根源:
1、对违章作业的严重危害性认识不够。一是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有很多譬如该要点而不要点就干活的违章行为并没有造成事故,于是,在少数人心目中就产生了不要点照样能干活的错误思想,把规章当成了日常工作的“绊脚石”。这是对违章作业严重危害性认识不足的一种表现。的确,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有很多的违章行为并没有造成事故,但事实证明,绝大部分事故是因为违章作业造成的。可以讲,违章造成事故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正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如果我们对违章不加以控制,违章次数积累到一定数量,形成一种习惯,必然造成事故,而造成事故其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因此,违章作业不出事故是偶然的,出事故是早晚的事情,但有很多人对此认识不足,心存侥幸。二是在吸取他人违章作业事故教训方面有些人不以为然,认为事故是别人的事情,与己无关,工作中稍加注意就行了,这样的事情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没有从思想深处去认识违章行为的严重危害性。由于思想认识不到位,就不可能做到举一反三,防微杜渐。 2、不能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任务的关系。在安全与效益、安全与任务发生矛盾冲突时,有些人往往考虑自身和小团体的利益多一些,心存侥幸心理,冒险违章作业。如在处理设备故障及施工时,为了隐瞒故障,或因害怕延时长,影响大而受到考核,盲目使用封连线等违章行为而导致的事故,就是因为没有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生产任务的关系。
3、在导向上存在重故障而轻违章的现象。虽然国家制定出台了《安全生产法》、《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把违章作业行为上升到了法律的高度,正所谓“违章就是犯罪,违章就是杀人,违章就是自杀。”但在平时工作中,我们对设备故障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对违章的重视程度,强调压缩故障、减少故障延时的声音多,而对如何不违章,如何按标作业强调得少。发生设备故障后,无论是否造成后果,都能做到件件有分析、有处理结果,而日常工作中的违章行为,却没有重视到这种程度,在干部职工思想上形成不了重视违章的强大氛围。在对故障考核上,有的车间为了压缩故障和故障延时,不遵循客观规律,在制定考核办法时,实行打拳头的方式,把段对车间压缩故障及故障延时的考核等强或大部分传递给责任者,在利益和压力的驱动下,导致职工谎报、瞒报甚至采取非正常手段处理故障的行为发生。客观上讲,在现有的条件下,设备不可能完全不出故障,有些甚至是无法预料和预防的,但违章行为却是可以完全避免。从故障和违章所造成的后果来看,设备故障影响的主要是运输效率,而违章带来的有可能是翻车掉道,家破人亡的更为严重的后果,孰重孰轻部分干部职工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4、安全管理责任不落实。一是有些干部不能严格要求自己,重生产任务的完成,轻安全规章的执行,工作中存在带头违章和违章指挥的行为,起到了坏的带头作用;二是有些干部在管理上存在好人主义,在“反违章、灭违纪”上态度不坚决,对身边的违章违纪行为在没有造成后果的情况下,不闻不问,更谈不上考核,久而久之便形成“干部看惯了,职工干惯了”的麻木不仁现象,滋长了违章作业的行为;三是干部在下现场检查时,侧重于看设备质量,而对职工执行标准化作业程序,规章制度的掌握执行情况过问得太少;四是层层制定细化的安全管理办法措施多,但执行情况缺乏监督。
5、系统之间相互协调配合不好。如电务与车务之间存在要点难的问题,客观上讲,随着列车的提速,运能运量的增加,导致电务维修人员维修要点的空间越来越小,容易出现偷点抢点的现象。主观上,车务人员存在的自我保护意识,害怕在登消记上出问题,不愿意履行登记给点手续,往往出现口头同意给点和先干后补点的现象,导致电务人员违章作业。另外,工务电务之间配合不力也是导致违章作业的诱因。
二、采取的对策:
1、加强教育,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对违章作业严重危害性的认识。安全是铁路运输的永恒主题。违章作业是安全生产最大的威胁。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特别是遵章守纪的教育应该成为日常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认真加以对待,做到经常性,使“两纪”教育真正加强在一线、工作到班组、落实到人头。经常组织职工学习规章和标准化作业程序,对照标准逐条检查自己的行为,彻底纠正过去由于对规章规程不了解、不熟悉、长期不执行或错误执行的做法,消除作业过程中图省事、怕麻烦,认为不执行规章也不会出事的糊涂观念和麻痹思想。要通过对各违章事故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及对责任者的处理结果的宣传,对事故原因教训的深入剖析,使职工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使“违章就是犯罪,违章就是违法,违章就是杀人,违章就是自杀”的道理深入人心,进一步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法纪意识,责任意识,提高遵章守纪的自觉性。
2、加强对故障的预防控制,加大对违章违纪的考核处罚力度。在制定考核办法时,要把职工遵章守纪与收入分配紧密挂起钩来,通过加大对容易导致事故发生的严重违章行为的考核奖惩力度,使职工感到违章不能碰、碰不得,碰了就要丢饭碗,就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对大家公认的一贯遵章守纪,表现好的职工给予一定的奖励,选树典型模范。在抓故障方面,遵循客观规律,不片面追求低故障、低延时,调整过去注重故障结果的考核为对故障源头的控制,从提高设备质量上下工夫,加大对安全措施不落实、存在问题不整改等考核。对一些重大安全隐患,要视同事故进行责任追究,产生震慑效果,真正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3、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一是坚决杜绝干部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的行为。明确干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在抓生产的同时必须把确保安全放在首位,避免顾此失彼,因小失大。二是加大现场作业控制力度。要从生产组织、人员安排、作业方式等方面作好违章卡控工作;发生设备故障后,干部要立即介入,防止用非正常手段恢复设备使用。三是加强检查和考核。要通过深入作业现场,查看台帐资料,询问了解情况,发现惯性违章、隐蔽性违章,堵住漏洞死角。对违章作业行为,无论干部职工,不管是否造成严重后果,都要进行认真分析,严肃处理,并及时通报全体职工。(EHS中国)
4、给电务职工一个宽松的搞好安全生产的环境。一是给足天窗,满足设备正常维修所需时间;二是根据道岔、信号机、轨道电路等信号设备在现场的使用状况,需维修的程度,合理制定修程修制,避免无谓的重复修;三是解决车站有点不给和口头同意给点事后补点的问题,协调解决工务电务配合不力的问题;四是根据电务点多线长、人员分散、工作生活单调枯燥的特点,结合“三线”建设,改善职工工作生活条件,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增强干部职工工作责任感。
综上所述,造成违章作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只要我们认真加以分析,采取得力措施,就一定能消灭违章,实现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3、预防和制止"违章指挥,强令他人违章作业"的途径有哪些
“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简称。违章指挥主要是对企业生产领导讲的,对于如下指挥或管理做法都是违章指挥:不遵守安全生产规程、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或擅自更改安全工艺和操作程序;指挥者未经培训上岗,使用无“做工证”或无专门资质认证的人员;指挥工人在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有缺陷,隐患未解决的条件下冒险进行作业;发现违章不制止等。
4、习惯性违章5条如何防范最有效
习惯性违章是诱发责任事故的土壤和温床,能否有效地纠正和预防习惯性违章,关系到公司的安全生产和员工的生命健康。作为一名从事6年中队管理工作中队长,总结多年的实践经验,谈以下几点体会和看法:
一、认识和辨别习惯性违章是纠正和预防习惯性违章的前提条件
1、习惯性违章就是起初未意识到危险或由于不安全心理因素而冒险盲干,并在以后工作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或毫无察觉违章更无改过之意的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一贯行为。简单地说,就是固守旧有的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不良行为习惯。
2、习惯性违章的形成原因。其一,不熟悉或不按照作业程序和操作标准,不学习、掌握并运用安全技术,常常随意作业。其二,多次不加分辨地模仿了他人的不良行为,而未发生伤害事故,自认为是安全的违章行为。其三,经常存在侥幸、麻痹、偷懒、心急、好奇等不安全心理中的一种或多种心理的危险作业而幸免遇难,并形成了心理和行为上的定势。
3、习惯性违章的主要形式及具体表现。主要形式有习惯性违章操作、习惯性违章作业和习惯性违章指挥三种。习惯性违章操作是指比较具体的违反了安全规定动作和做法,如:不戴护目镜使用榔头,进入车辆劳保护具穿戴不齐全等;习惯性违章作业是指违反了作业的方法、程序、范围或条件以及工艺、技术要求等规定的系列行为,如:使用有故障的设备、恶劣天气高处作业等。习惯性违章指挥是指单位负责人(或作业负责人)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安全制度指挥他人作业或强令他人冒险作业的行为,如:明知有危险而强令员工冒险作业的行为;对员工隐瞒不安全因素,为采取安全措施就令员工作业的行为等。
4、习惯性违章的特性。习惯性违章可发生在生产过程中的任何人、任何事、任何时候;习惯性违章多半此时没有彼时有,这人没有那人有,事前没有事后有;许多习惯性违章可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几年甚至更长时间;而某些习惯性违章不易被发现和辨认,隐藏的较深。
因此,习惯性违章有其普遍性、随机性、持久性、隐蔽性、新生性和可防可纠性六大特点。但是,只要是违章行为,不论发生多少次,沿袭有多久,隐蔽的有多深,无论是旧有的还是新生的,都是可防可纠的。有了对习惯性违章的充分认识和了解,再结合出车前的安全会、现场监护等形式,对习惯性违章起到良好的警示和预防作用。在日常作业中,能够对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行为是否产生危害后果有预见性,明确辨别那些属于违章行为,明白它的形成原因,是预防新的习惯性违章形成的前提条件。
二、丰富安全知识是纠正和预防习惯性违章的坚实基础
要做到安全生产,就必须有足够的相关的安全知识。我们需要安全知识就像需要空气一样。通过安全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来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靠意识支配行动,使行动具有目的性、准确性和预防性。近年来,长庆固井公司把安全生产当做头等大事来抓,通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月人人讲安全、个个查隐患百日安全无事故等活动,学习安全知识、《岗位安全技术标准》、《事故案例分析》等。使员工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用鲜血的教训换来的宝贵经验,按照规章制度作业和操作就是珍惜生命。更可贵的是,广大员工在实际作业中,自我保护的安全意识得到增强,安全技能得到提高,绝大多数人做到了我会安全、我能安全,有效地预防了习惯性违章。
三、培养良好习惯是纠正和预防习惯性违章的根本途径
人的行为有依照习惯的倾向,有了安全、规范的良好习惯,就会很自然避开违章行为。培养良好作业习惯是增强安全意识、预防习惯性违章进而杜绝责任事故的根本途径。中队可利用出车前讲话、周生产例会、职工大会,对全体员工进行本岗位的作业程序、动作标准进行专项训练,促使良好习惯的形成。努力实现各项作业程序化、动作标准化、规范化。在日常作业中,员工之间能过安全观察与沟通养成彼此监督和提醒,及时避免或终止违章行为,坚持规范的安全行为的习惯。使安全行为由生到熟,由慢到快,由有意识的控制性行为到无意识的习惯性行为,从而达到预防习惯性违章的目的。
四、做好现场监护是纠正和预防习惯性违章的关键环节
安全管理的关键和重点应是对作业人员做好现场监护。即以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人的误操作为现场安全管理的关键。
做好现场监护是预防习惯性违章最直接的方法,也是最关键的环节。现场作业是否发生违章,也就在这关键的一念之差,一步之遥。在作业现场,监护人员要能做到举一反三抓防范,铁面无私纠违章。要能在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行为和状态中发现不安全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关键是要能够及时发现存在不安全心理因素的人,特别是存在这种行为不会引起事故,或我小心点可避免事故等侥幸心理的人;嫌麻烦、图方便而省略必要的操作步骤或不使用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的人;为赶时间,抢任务而冒险蛮干的人;自以为技术好,有经验,有把握,盲目自信冒险炫耀自己的本领的人。作业人员也应通过安全观察与沟通彼此观察对方情绪、了解心理、判断行为动向,发现有不良行为的苗头,及时通过语言交流和肢体暗示来终止不良行为的发生和延续,使多人作业不单单是动作的组合和力量的叠加,而是神与行的有机统一,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分工协作,达到有效预防习惯性违章的目的。
五、严格检查考核是纠正和预防习惯性违章的主要手段
习惯性违章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处罚不严,失之于宽。但严格检查考核,并不是要将违章的一棍子打死,而是依靠行得通、用得上、鼓实劲、收实效的检查考核制度,坚持从小事、细节上逐步规范员工行为。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时期、不同岗位,进行重点检查、考核指定的违章行为,待这些行为规范后,再转向其他行为。
六、改善操作环境是纠正和预防习惯性违章的重要措施
人的行为不但受内因的作用,还受外因的影响。环境的好坏会刺激人的心理变化,影响人的情绪波动,甚至打扰人的正常行为;物的缺陷、设备的运行失常或布置不当,会影响人的注意力和操作,造成动作混乱或失误。若长时间得不到改善,不良行为就会持续和巩固,一些违章行为就习惯地错误地被认为安全了。
2010年长庆固井公司进行了目视管理,对一些危险区域,高压部位都统一制作了警示牌,给员工一种提示,同时也逐渐避免了诸如在吊物下行走或穿行、在套管上行走、把安全带挂在不牢固的物体上、看不清设备标识而误操作等因不良环境造成的习惯性违章。总之,只要广大员工能够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充分认识习惯性违章,不断丰富安全知识,作业中遵守安全制度和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运用标准的规范的作业行为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
5、安全学习心和认识写好,在施工中如何更好地避免各种违章作业?
避免违章做业安全施工建议做到:1、首先提高自身安全防范意识。2、努力学习掌握施工安全要求和规章。3、掌握施工安全防范技能。4、保持施工中精力充沛,不要疲惫劳动。
6、企业如何有效杜绝员工违章操作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如何有效预防习惯性操作
何谓习惯性违章?简言之,就是固有的不良作业行为和工作习惯,是一种长期沿袭下来的违章行为。比如安全帽的佩戴,有的施工作业人员经常不戴,或者戴了,安全帽扣不扣。皆是因习惯成自然,其危害程度度较大。有的施工作业人员,在起重吊装作业中,因未戴安全帽被滑脱的吊钩击伤的事例屡见不鲜。所以,预防习惯性违章在施工作业现场安全过程控制方面犹为重要。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安全管理工作浅谈管见,怎样预防习惯性违章?
1.加强安全生产意识教育。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对于习惯性违章行为,也要加强预防。主要是通过安全意识教育包括安全施工技能的培训。培养工人养成遵章守纪及安全施工的行为习惯,不要有“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思想。特别是建筑高危险行业,安全教育丝毫不能放松。要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的思想观念。
2.抓好安全生产过程控制。安全管理注重于全天、全员、全过程跟踪控制,发现和善于发现施工作业人员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安全事故的发生不能以“意外”为托辞,在发生之前,有其形成、发生的过程,此种情况类似于龙卷风的形成、发生、发展。因此,有必要监控习惯性违章的苗头,把习惯性违章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3.预防习惯性违章要敢于持久“动真格”。工人的习惯性违章根深蒂固,有时候处罚几下并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这就要求必须持之以恒“拉得下脸,下得了手,很得了心”。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对事故责任者进行处罚,对违章行为习惯者发现就采取处罚措施,决不手软。
总之,在安全施工管理工作中,坚持了以上几点,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就能切实保护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和财产的安全,也有利于保护企业的良性发展,达到创造和谐文明的施工工地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