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违章知识 > 常见的违章操作行为

常见的违章操作行为

发布时间:2021-01-02 02:22:40

1、公司常见违章操作行为有那些

网上搜集公司章程和员工守则,
综合自己公司的需要
可以把要求员工注意的事项全部引导 下来
整理后留下适合公司需要的,就成了公司规章
比如公司有保密内容,就在规章上规定保密条款
违 反就是违反了公司规章。

2、维修电工习惯性违章行为有哪些

1.维修电工习惯性违章的特点
一般来说,比较常见的是习惯性违章方式有习惯性违章操作,习惯性违章指挥等。所谓习惯性的违章行为是不基于实际的规范进行电工工程维修,不能正常的遵守规章制度,导致劣势日常维修安全事故的发生。比较常见的违规行为,例如缺乏戴安全头盔的安全意识,操作中缺乏佩戴安全带以及防护眼镜的习惯,这一系列的习惯性违章作业模式,不利于实现有效的遵守安全规定,不利于对实际施工活动的稳定运行。
所谓维修电工习惯性违章,也指维修工程的管理人员不能按照行为的相关规范,有效的对维修电工进行施工命令。这不利于日常维修电工工作的质量效率的提高,增大了维修操作的破坏性,不利于提升项目的整体效率,这样的违章行为是一种潜意识的习惯,对维修工作的开展是非常不利的。为了改变违章行为这个坏习惯,我们必须对维修电工心理变化做出有关的分析,我们首先必须纠正违章违规这一行为习惯。因为习惯性违章有潜在性的特点,因此要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通过优化适当的工作方式,确保日常工作的顺利运行。
在电工维修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很多的违章行为,是由于电工维修人员本身的不良行为习惯所致,他们存在侥幸的心理。例如,在电工维修过程中,对一些警示标志进行忽略,违章情况下进行维修操作,最终导致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习惯性违规很容易传播会导致总体建设施工队伍形成不良的施工氛围,不利于维修工作,这与习惯性违章行为的继承和传染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有些习惯性违规行为,如错误的搭接测试电源的行为是不利于现象正常施工行为的施工行为,特别是停止这些行为,可导致其他维修电工进行效仿,特别是对新的维修电工人员。如果不能保证有良好的维修电工行为是不利于新员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不利于他们的安全,会增大发生事故的风险。习惯性违规行为有独特的排他性的特点。有些维修电工受到此心理影响,不能正常遵守安全行为,这是不利于实际维修工作的稳定运行。
三违”是指“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
(1)违章操作的行为:
违章操作的典型行为:任意使用未经批准使用的设备;违背操作规程; 故意不使用规定的安全器械到作业现场等;不具备资格而使用某种设备;其他违章行为。图省事以求省时省力,违犯安全操作规程的规定。例如,不携带必要的工具和安全设备按指定方式完成任务,认为安全规程的程序过于复杂而在工作中按个人意志予以简化等。不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用具。 1. 留有超过颈根以下长发、披发或发辫,不戴工作帽或戴帽不将头发置于帽内而进入有旋转设备和生产区域。 2. 高处作业或在有高处作业、有机械化运输设备下面工作而不戴安全帽的。 3. 操作旋转设备或进行检修试泵时,敞开衣襟操作的。 4. 在易燃、易爆、明火等作业场所穿化纤服装操作的。 5.生产场所赤膊、穿背心的。 6. 从事电气作业不穿绝缘鞋的。 7. 电焊、气焊(割)、金属切削等加工中有可能有铁屑异物溅入眼内而不戴防护眼镜的。 8. 高处作业位置非固定支撑面上、或在牢固支撑面边沿处、在支撑面外和在坡度大于45o的斜支撑面上工作未使用安全带的。
违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 操作前不检查设备、工具和工作场地就进行作业。 2. 设备有故障或安全防护装置缺乏、凑合使用。 3. 发现隐患不排除不报告,冒险操作。 4. 新到岗员工、变换工种复工人员未经安全教育就上岗。 5. 特种作业人员无证操作。 6. 危险作业未经审批或虽经审批但未认真落实安全措施。 7. 在禁火区吸烟或明火作业。 8.受限或封闭空间内安排单人工作或本人自行操作的。
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1. 跨越运转设备,设备运转时传送物件或触及运转部位。 2. 开动被封存或报废设备。 3. 攀登吊运中的物件,以及在吊物、吊臂下通过或停留。 4. 任意拆除设备上的安全照明、信号、防火、防爆装置和警示标志,以及显示仪表和其它安全防护装置。 5. 容器内作业时不使用通风设备。 6. 高处作业往地面扔物件。 7. 违反起重“十不吊”,机动车辆驾驶“七大禁令”。 8. 戴手套操作旋转设备。 9. 冲压作业手伸进冲压模危险区域。 10. 开动情况不明的电源或动力源开关、闸、阀。 11. 冲压作业不使用规定的专用工具。 12. 冲压机床配备有安全保护装置而不使用。 13. 冲压作业时“脚不离踏”的。 14. 站在砂轮正前方进行磨削的。 15. 调整、检查、清理设备或装卸模具测量工作等不停机断电的。
(2)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不服管理”与“违反规章制度”的行为,如擅自移动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标志、开关、信号,在禁火区生产时使用明火作业等;又如值班时外出脱岗、睡觉打吨、精神不集中等等。1. 在工作场所、工作时间内聊天、打闹。 2. 在工作时间脱岗、睡岗、串岗。 3. 在工作时间内看书、看报或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 4. 酒后进入工作岗位。 5. 未经批准,开动本工种以外设备。
(3)违章指挥的行为:
生产指挥、管理人员利用自己的职权强迫命令工人在违章的情况下冒险作业,即强迫工人服从其错误的指挥,而工人不得不违章作业。
2.维修电工对安全理论的逆向思维
为了促进日常电工维修工作的稳定运行,我们要对维修电工的相关行为的进行了心理研究。通过心理因素的分析,找出避免不安全事故发生的措施,促进工作效率,提高质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有关安全理论进行逆向思维理论分析,以确保能对他们违章操作意识心理的进行完全分析,以稳定日常维修工作的正常运行。目标和期望是都高时,有高的激励力;目标和期望值,只要有一个不高时,那么目标激励力不大。例如,对工作场所的安全技能考核工作,有的维修电工认为这一评估对他们未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努力取得好成绩,因此将会认真准备和积极参与。
这种良好的期望理论知识对安全管理具有很好指导性作用。它是通过对理论进行应用,实现单位的目标效价,提倡积极性维修工作。有利于日常维修工作系统的内部工作的各个方面的协调。各单位要重视安全生产目标的结果和奖励对维修电工激励作用,既充分考虑设定的目标是合理性。加强维修电工实现目标的信心,并建立适当的奖金,因此,安全目标对大多数维修电工才会有真正的吸引力。
3.维修电工习惯性违章的心理因素分析
(1)维修电工存在侥幸心理
维修电工在工作的过程中,有时抱有侥幸心理。考虑到在现场工作,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过于繁琐或机械,维修工作中途方便,不拘小节,认为不会发生什么问题。有的人在几个违章后发现无事故发生,便混淆违章没出事故的偶然性和长期违章迟早要发生事故的必然性,以为有运气在支持,经常进行违章操作,直到事故发生。
(2)维修电工存在经验主义心理
主要发生在那些具有丰富经验的老维修电工身上,他们工作比较积极,但他们不讲安全科学的进行工作,尤其抢修维修工作中,不落实安全措施,冒险作业,对自己的违章行为习以为常。有一些维修工人自我认为具有卓越的技术,经验,尽管明白在维修中会出现风险,但轻信可以避免,无视安全法规,自负的有勇有谋,往往出现违章操作、误操作或不当的应用调度,造成安全事故。
(3)维修电工存在从众心理
在生产现场,如果有人不遵守有关安全规章制度,同时又没有人上前及时制止,那么随后会有他人进行效仿相同的违章操作,尤其是当技术总监或班长违章时,或者以前看到大家都这样做,没有出现过问题,自己也就会认为这样做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所以我们会习以为常的违章违纪,这样就会对班组其他同志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即看见别人能违章违纪没出事,自己常常也跟着别人违章违纪。
(4)维修电工存在事不关己的心理
维修电工中有的人认为安全工作是是领导的事,上面的事,是安全部门的事,与自己无关,发现别人违章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对他们的违章行为进行纠正、检举、汇报。对以上的维修电工进行心理上的分析,我们认为维修电工违章导致事故的发生主要原因是维修电工事不关己的心理影响的,即违章者的主观因素是决定性的。其违章原因是维修电工看重行为后果的价值,又低估自身的失败的可能性,最终走上了冒险违章违规的道路上。但是每一个违章违纪事件不可能必定会发生安全事故,这给维修电工造成一种错觉,认定事故是偶然,违章违纪没有任何危险,认定发生事故主要是因为自己运气不好,这个观点在事故分析经常听到。事实上,统计数据显示,对于这种事故,不管客观原因,其实都与直接或间接违章违纪相关,这就是违章违纪与事故的必然性及规律性联系。
(5)维修电工存在的逆反和异常的心理
有些维修电工因社会、家庭以及个人生理等原因,心理情趣受到影响,不能正常专注与维修操作,容易出现违章行为,最后导致了安全事故的 。同时一些员工在与领导发生矛盾关系时,常常会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气大于理,置安全规章制度与不顾,以致由于违章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电工有哪些违章操作

电工有哪些违章操作:
拉闸不上锁、停电不验电、没监护人看管独立操作、私拉线路、线头裸露、合闸不与人打招呼、酒后操作、没有按照规定穿戴防护劳保用品等。

4、爆破作业中常见违规违法有哪几种

根据《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从事爆破作业的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公安机关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或者限期改正,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爆破作业单位许可证》:

(一)爆破作业单位未按照其资质等级从事爆破作业的;

(二)营业性爆破作业单位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实施爆破作业,未按照规定事先向爆破作业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报告的;

(三)爆破作业单位未按照规定建立民用爆炸物品领取登记制度、保存领取登记记录的;

(四)违反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实施爆破作业的。

爆破作业人员违反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实施爆破作业的,由公安机关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吊销《爆破作业人员许可证》。

(4)常见的违章操作行为扩展资料:

《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民用爆炸物品行业主管部门、公安机关按照职责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并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一)未按照规定在专用仓库设置技术防范设施的;

(二)未按照规定建立出入库检查、登记制度或者收存和发放民用爆炸物品,致使账物不符的;

(三)超量储存、在非专用仓库储存或者违反储存标准和规范储存民用爆炸物品的;

(四)有本条例规定的其他违反民用爆炸物品储存管理规定行为的。

 参考资料:

网络-《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5、简述一些加油站常见的违章现象

安全方面的防护应该做到以下方面不只是七个违规行为

1、 加油机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2、 加油机操作人员进入操作现场,必须穿防静电工作服,不得穿化纤、毛料服装和使用该类物质的墩布,不得穿底部带有铁钉的鞋。

3、加油机起动计数器加零过程中,不得打开油枪开关。

4、加油过程中要做到精心操作,油枪要牢固地插入油箱的注油口,防止油的渗漏、溅洒。

5、加油员必须亲自操作加油机,不得折弯加油软管,不得将软管拉到极限位置。

6、加油过程中随时注意加油机运转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加油,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操作。

7、加油机不得带病运转,不得有跑、冒、滴、漏的现象。

8、发现或发生危及加油站安全的情况,应立即停止加油。

9、雷击天气应停止加油。

10、停止作业应关闭加油机,切断电源。

雷电天气不加油

原则上加油站是24小时营业的,但在一些极端天气下会暂停服务。比如强雷电天气时为了安全往往加油站会停止营业,待雷电结束再重新营业,因此建议车主夏季雨季多关注天气变化,适时调整加油时间

加油站打手机

加油站内禁止打手机,是一个传言。加油站普遍采用电脑控制,在加油站接打手机,会造成加油站的部分设备引起感应,从而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最终导致计量不准。而实际上,这种情况也是不可能的。

6、安全生产过程中,常见的违章指挥行为有哪些

(1)在作业场所不按规定正确穿戴和使用各类劳动保护用品。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穿拖鞋、凉鞋、高跟鞋、裙子、喇叭裤、系围巾以及长发辫不放入帽内等。
(2)工作不负责任。擅自离岗、串岗、饮酒、干私活及在工作时间内
(3)从事与本职工作无关的活动。
(4)发现设备或安全防护装置缺损,不向领导反映,继续操作,自作主张擅自将安全防护装置拆除并弃之不用。
(5)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冒险进入危险区域、场所,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篮等)。
(6)不按操作规程、工艺要求操作设备。擅自用手代替工具操作、用手清除切屑、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等。
(7)擅自动用未经检查、验收、移交或已查封的设备和车辆,以及未经领导批准任意动用非本人操作的设备和车辆。
(8)不按操作规定,擅自在机械设备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和排除故障等工作。
(9)不按规定及时清理作业现场,清除的废料、垃圾不向规定地点倾倒,工件和附件任意摆放,堵塞通道。
(10)使用已失去额定负荷能力或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各种起吊设备、设施和工具(如绳、链、钩、环以及各种吊具等)。
(11)不执行规定的安全防范措施,对违章指挥盲目服从,不加抵制。
(12)对易燃、易爆、剧毒物品,不按规定进行储运、收发和处理。
(13)特种作业工种无证单独操作,机动车辆持学员证单独驾驶和无证驾驶。特种设备和要害部门,不认真登记和交接班,擅自离岗或睡觉。
(14)以拼设备、拼体力来抢时间、赶速度、冒险蛮干,或不按工艺要求操作设备,使设备超负荷运行。
(15)机动车辆不按规定载货、载人、带病出车。
(16)其他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


与常见的违章操作行为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