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通违章罚款有滞纳金吗?
有滞纳金!但是必须在你打单认罚以后15天后开始计算。你的违章记录,是不是你之前已经打单认罚了,但是没去交罚款?这种情况是要产生滞纳金了!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别人把你的车牌号打单认罚了,这种你就很冤。行政复议吧!
2、违章滞纳金怎么交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09条规定,当事人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但未对加处罚款的上限作出规定。实际执行中,当事人一旦延迟交纳罚款,就可能出现加处的罚款数额大于原处罚款数额的情况。其中有相当多的人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已经有违法行为被处罚,或因客观原因没能及时缴纳的。
公安部公布的《规定(征求意见稿)》中,增加了“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加处罚款总额不得超出罚款数额”的规定。
3、违章滞纳金怎么交,
违章一般是高空电子眼和现场罚单两种,违章后一般需要几天的时间,内才能在网上查看到违章时间,地容点,行为,扣分,罚款等违章记录;
违章中可以分几类处理,一般小分即3分以下(包括3分),在本地大队就可以处理,因为现在出了新的交规,闯红灯是罚款100扣6分,高速上超速20%的是罚款200扣6分,这也可以在本地大队处理。
在本地大队中要拿驾照处理,可以不是行驶证本人的驾照,但驾照本人一定要到,且要拿身份证原件,开出单据。
若是大分,比如罚款500扣6分的,罚款1000扣6分的,罚款2000扣6分的,罚款500扣12分的,罚款1000扣12分的诸如此类的,就不能在本地大队处理了,这种违章在那个大队开的,就要去哪个大队处理,因为这种要做笔录的
开完单之后就要拿着上面的单据去交罚款了,单据上都会注明你要到哪里去交,一般来说,本地和外省的违章就要到邮政网点去交,本省外地的违章就要到农业银行网点去交
拿到单据就可以了,你的这条违章就算处理了,一般农行的当天就可以下网,邮政网点则需要一到两天才会下网,若是罚款交完4天还不下网就要拿着单据去大队了,因为这一条违章可能锁住了。
4、请问车辆违章交罚款去哪里交?
当事人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到指定地点接受处罚,一般指定地点是各大银行如工商银行、农业银行。
另外,由公安部推出的“交通安全综合管理平台”,其官方客户端名称为“交管12123”。用户在实名注册开通账号后,则可享受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提供的驾考和车检预约、办牌办证、违法处理和罚款缴纳、出行信息、信息查询、告知提示、信息公开、重点对象管理、交通安全宣传、业务咨询等10大类130余项在线服务。

(4)违章滞纳金去哪交扩展资料:
2018年交通违章扣分新规定: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12分:
一、车主所驾车辆与准驾车型不符时,扣12分。比如,拿着C1驾照,却开摩托车。
二、高速路上,车主驾驶的小轿车超速高于该路段最高限速的50%,一次性扣12分。
三、如果车主是危险物品运输车的司机,或者车主驾驶车辆是校车。一旦超速20%以上,也是扣12分。
四、车主驾驶营运客车、或者校车,车辆一旦超载达到20%以上的,一次性扣12分。
五、车主开车时,如果被查到酒驾,醉驾。那么,车主面临的处罚就是一次性扣满12分。并且,车主的驾照要被吊销半年,罚款2000元,还要进行半个月时间的拘留。
六、如果车主开车上路,车主的车牌出现了遮挡,污损,或者悬挂不规范。一旦被巡逻交警发现,车主也要面临扣12分的处罚。
参考资料:网络-交通违章处理程序
5、请问,车辆违章,罚款是过期交的,需要交滞纳金吗怎样交?
当然需要交,罚金大致是:
1、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3%加处罚款;
2、加处罚款总额不得超出罚款数额。
缴纳方法:
1、到交警队处罚中心查询违法数据;
2、窗口打印处罚和缴费通知单;
3、凭单在缴费窗口缴费。
6、交通违章滞纳金怎么算?
交通违章滞纳金的算法是:从收到交通违规罚单后15日内逾期未交罚款,从16日开始以3%计算滞纳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到期不缴纳罚款的,每日按罚款数额的百分之三加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是2003年10月28日公布的关于道路交通安全的法律。于2007年与2011年两次修订。

滞纳金是指行政机关对不按期限履行金钱给付义务的相对人,课以新的金钱给付义务的方法。目的是促使其尽快履行义务,属于行政强制执行中执行罚的一种具体形式。
其特征是:
(1)适用于负有金钱给付义务。
(2)义务人超过规定期限不履行义务。
(3)可以反复为之,具体表现为按日加收。
如按照税法有关规定,税务机关对不按规定期限交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就其拖欠税款,依法按日加征一定比例的罚金。
主要适用于税收领域,但不限于此。其他管理领域凡存在金钱给付义务的,当相对人不履行义务时,都有采用滞纳金的可能,如环保的排污费等。滞纳金措施既可以避免因义务人不履行义务使国家利益受损害,同时也能避免因直接施加于相对人使其权益受损,并能促使其尽快履行义务,因而可作为行政管理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