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年有哪国内有哪些考古大发现?
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按年代早晚排列:
广东英德青塘遗址
湖北沙版洋城河新石器时代遗权址
陕西延安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
新疆尼勒克吉仁台沟口遗址
山西闻喜酒务头商代墓地
陕西澄城刘家洼东周遗址
江苏张家港黄泗浦遗址
河北张家口太子城金代城址
重庆合川钓鱼城范家堰南宋衙署遗址
辽宁庄河海域甲午沉舰遗址(经远舰)水下考古调查
2、求一份济南章丘各乡镇赶集时间表
章丘市赶集时间表
明水街办 双山街办 绣惠镇 刁镇 相公庄镇回 水寨镇 辛寨镇 高官寨答镇 白云湖镇 宁家埠镇 党家镇 龙山镇 枣园镇 圣井镇 普集镇 官庄乡 埠村镇 文祖镇 垛庄镇 曹范镇 黄河乡 阎家峪乡
一六 旭升 东关 刁镇# 十九郎庄 水寨# 郑家 逯家 高官寨 苏码 李官 城子崖 山后寨 博平袭家上皋 南大寨 官营 石屋 阎家峪
二七 王白庄 西营 旧军 田福 郝庄 辛中 马庄 罗家 白云 马棚张码 辛店 李福 埠村﹡ 东张 垛庄 吕家寨#
三八 吕家 三盘 白泉 回村 东寺 相公庄﹟桑园 水寨﹡ 漯河 黄家 石垳 权庄 枣园 宋上庄 普集 三德范 于家沟 横河 北大寨
四九 牛盘 刁镇﹡ 巡检 狮子口 青杨林 十八户 韩码 宁家埠 龙山 南洼 白塔 祖营坞 阎满 翟家庄 西窑头青野 南明 吕家寨﹡ 田家柳
五十 大沟崖山头店店 曹庄 相公庄﹡ 张家林 辛寨 胡家 梨垳 郑码黄家塘 党家 史家 北毕 东姚庄 睦里 焦家 官庄 凡流 鹅庄 埠村﹟ 文祖 射垛 北曹范 北房 三角湾
注:﹟代表小集 ﹡ 代表大集
3、济南历史
济南是国务院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因地处古四渎之一“济水”(故道为今黄河所据)之南而得名。据考古发掘资料,远在9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距今4000~4500年前以磨光黑陶为特征的“龙山文化”,系因1928年首次发现于济南东郊龙山镇而被命名。夏代,龙山镇城子崖一带建有较大规模的城市。
商周时代,济南为古谭国(东方方国,都城在今城子崖、平陵城一带)地。春秋战国时代,济南属齐国,称“泺”“鞍”“历下”等邑,为齐国西南边陲重镇。
秦代,地属济北郡(郡治博阳,即今泰安)。西汉始置济南郡,郡治东平陵(今济南市章丘平陵城)。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设济南国,首府东平陵。
前154年,废济南国,复置济南郡。汉武帝时,济南郡辖东平陵、历城等14县,属青州刺史部。东汉建武十七年(41年),济南郡复称济南国,辖14县,后改辖10县。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代屡屡更替,济南先后为魏、西晋、后赵、前燕、前秦、后燕、南燕、东晋、刘宋、北魏、东魏、北齐、北周辖境,置郡置国,变化频繁。
其间,济南郡治于西晋永嘉末年(313年前)从平陵(即东平陵)迁至历城。从此,今济南市区成为历代郡国、州府的行政中心。
刘宋元嘉九年(432年)在济南郡侨置冀州,济南为州、郡两级治所。北魏皇兴三年(469年),改侨冀州为齐州,辖济南郡、东魏郡、太原郡等6郡35县。
隋开皇三年(583年)撤郡并县,齐州仍治济南,辖历城等10县。大业三年(607年)齐州改称齐郡。唐朝建立后,复称齐州,辖历城、章丘、长清等6县。唐中叶天宝年间,齐州曾一度改称临淄郡、济南郡。五代时期,仍称齐州,先后为梁、唐、晋、汉、周的辖境。
北宋,齐州先后属京东路和京东东路。政和六年(1116年),齐州升为济南府,辖历城、章丘、长清等5县。建炎二年(1128年)后,被金朝所据,仍为济南府,辖7县,属山东东路。
其间,曾一度为原济南知府刘豫建立的伪齐辖境。元初,改为济南路,直隶于中央中书省。至元二年(1265年),辖棣州、滨州2州及历城、章丘、济阳、商河等11县。
金元时期,济南先后为金山东东西路提刑司、元山东东西道肃政廉访司治所,是山东地区的监察中心。
明初,复称济南府,辖泰安、德州、武定、滨州4州及历城、章丘、长清、济阳、商河等26县。洪武九年(1376年),山东最高行政机关“承宣布政使司”由青州迁至济南。
济南成为山东省会,全省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全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清初,沿明朝建置。雍正二年(1724年)、十二年(1734年)调整区划。
济南府改辖德州和历城、章丘、长清、济阳等1州15县。民国初年,撤销济南府,置岱北道,辖27县。1914年岱北道改称济南道,辖县未变。
1925年改辖历城、章丘、长清、济阳等10县。1929年7月,析历城县城厢及其四郊,正式设立济南市。时济南市面积175平方公里,人口40余万。
1948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解放济南,设立济南特别市。1949年5月复称济南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经历了漫长的原始、奴隶、封建社会的济南。
开始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1958年,历城县划归济南市。其后,章丘、长清县于1978年,平阴县于1985年,济阳、商河县于1990年陆续划归济南市管辖。
1994年2月,济南市被正式确定为副省级城市。2016年12月,章丘撤市设区。济南市现辖7区3县。
(3)章丘龙山焦家违章建筑扩展资料:
“济南”,顾名思义,因位于济水之南而得名。济水,是一条早已消失了的河流,它发源于河南省的济源县,在山东境内的故道大约就是现在的黄河。
上古时代,济、河、淮(最初可能是指潍水)、江(最初可能是指沂水)并称“四渎”,都是古中国的圣河,也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名川。
济水,是沟通中原与山东半岛沿海地区的黄金水道,她在济南上古历史中的地位和意义,用任何语言形容之都不过分。然而“济南”作为地名,却出现较晚。
西汉初年,设置济南郡,郡治在东平陵。东平陵今属章丘,位于今济南以东大约二三十公里处。东平陵西侧2公里,就是举世闻名的城子崖古城遗址。
城子崖古城遗址面积20万平方米,它创建于距今四千多年以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当时应该是一个早期国家的都城所在。夏朝的时候,它是赢姓谭国的都城;商周时期,它是子姓谭国的都城。
春秋前期,齐桓公灭掉谭国,设置平陵邑。到了战国,齐国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便在城子崖平陵城的东侧,新建一座360万平方米的东平陵城。
汉代,这座东平陵城成为济南郡的郡城,或者是济南国的都城。东汉末年的曹操,就曾做过济南国的国相。
所以,上古时代,今济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今济南以东的章丘一带,只是到了西晋末年,才转移到现在的济南。论其原因,主要在于生态环境的变化。
具体说,东平陵由于是汉魏时期的一座繁荣的大都市,人众物阜,居民用水和工农业用水过多,势必导致地下水位降低。另外,过度的开发,也使得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
而影响到附近河流(如武原水)的流量,乃至枯竭。用水问题日益突出,最终迫使人们放弃东平陵城,而将济南郡治迁到历城,也就是今日的济南。
4、焦家遗址的发掘有什么重大意义
焦家遗址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规模超大,是鲁北地区迄今所知面积最大回的大汶口文化聚落答,是距今五千年前后我省乃至我国东部地区规格最高的史前时期墓地之一。
焦家遗址的考古发掘,使得济南东部章丘地区的发展脉络变得更加清晰:从距今8000年前后的后李文化西河遗址,距今5000年前后的大汶口文化焦家遗址,到距今4000多年前的龙山文化城子崖遗址,再到始建于战国、繁荣于两汉的东平陵城,一直到西晋永嘉(公元307年到312年)后,济南的“中心”才西迁到了历城。
焦家遗址不仅表明了济南东部地区早期的发展源流,对解决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形成也有重要的意义。在距今5500年前后,我们开始从基本平等的原始社会迈向有等级差别的社会,中国境内有六大文化区都在进入这一阶段,这一时期被考古学界称为古国时期,焦家遗址恰好处在距今5000年左右,是黄河下游进入古国阶段的典型代表和确切例证。
5、从普集焦家到章丘第一中等职业学院多远
从普集焦家到章丘第一中等职业学院(应为章丘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约6公里。
你在百度地图上,
定好起点和终点,
一搜索就有了。
6、五千年前的人类有多高
五千年前的人类在180公分到190公分之间。
在济南市章丘区龙山街道焦家遗址发掘现场,考古人员通过测量人骨,发现墓葬男主人身长最高的竟然达到一米九,超过一米八的也为数不少。
“这还只是骨架高度,活着时还要加上皮肤、脂肪和肌肉等,高度肯定超过一米九。”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方辉介绍说,这一时期已经进入了农耕时代,人们食物来源更加丰富和稳定,所以身体素质也有所提高。“当时主要作物是粟,已经开始饲养家畜,主要养猪。在墓葬中,就发现了猪的獠牙、下颌骨、猪蹄。”
考古人员还发现,高个子在大墓中尤其多,可能是这些人在部落中等级比较高,占有的物质资源丰富,吃的食物又多又好的缘故。事实上,山东人的“高海拔”基因一直在延续。
据汉朝史书《史记》记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按照周朝1尺=19.9厘米计算,孔子身高约为1.9米,这种说法虽仍有争议,但也可以看出孔子的身高在春秋时期超过普通人。
5000年前人类的生活方式:
在新石器时代的后2000年期间,即距今约6000至4000年之间,古代社会生活发生了历史上最 深 刻的一场变革。黄河、长江流域的氏族部落先后从母系氏族转变为父系氏族社会。在父系氏 族 社会,农业成为社会生产的主要部门。
农业生产工具大型石铲达到了石器制作技术的顶峰, 江南地区还出现了犁、破土器和耘田器,农业生产产量得到较大提高。与农业生产稳步增长 相对应的是家畜饲养业的兴旺发达。传统中所谓六畜马、牛、羊、鸡、犬、猪都已都得到了 饲养 。
陶器种类和器形变得越来越复杂,蒝、鬲、飌 、鼎、 豆、罐、盂、绎、盆、碗、壶、杯、瓮等应有尽有,质地坚硬,一般为灰色 和黑色,出现了以“蛋壳黑陶杯”为代表的精美陶器。漆木器制作也有相当水平,作为木工 工具的石斧、石锛、石凿等磨制精致,锋利实用。
7、济南为何真的算个宝地
为什么,因为济南是中原文化是齐鲁文化的发祥地,济南的历史悠久。
济南早在八九千年之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这一时期的遗址全省发现约七八处,其中仅济南章丘就有4处。距今7300~6100年前的北辛文化时期的遗址,已在境内发现8处,是山东省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
大汶口文化时期(距今
6100~4600年),各地先民在济南地区的活动更加频繁,因而遗留下来分布较广、数量较多的遗址,其中章丘的王官、焦家,长清的大柳杭,平阴的周河等,内涵丰富,面积广大。
与大汶口文化一脉相承的是山东龙山文化(距今4600~4000年)。龙山文化于1928年在今章丘龙山镇城子崖首次发现而被命名。通过对城子崖遗址的进一步发掘,发现在龙山文化时期,该处已有一座面积达20万平方米的城址,其规模居中国已发现的8处同时期城址之首。1961年国务院将城子崖遗址公布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岳石文化(距今3900~3500年)是山东地区继龙山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夷人文化。济南地区已发现该时期遗址达数十处,其中尤以章丘县境内数量最多,城子崖遗址仍是这一期最为重要的遗址。遗址上的龙山文化城址之内,存在一个面积17万平方米左右的岳石文化城址,这是国内发现和确定的第一座夏代城址。
8、为何说济南大型墓葬群为龙山文化找到了源头?
据报道,近日济南通报了重大考古发现,焦家遗址共发现房址104处,墓葬版205座!其随葬品数量之多、房权址数量之多、墓葬规模之大,让考古专家惊喜不已,此墓葬群的意义重大,为龙山文化找到重要源头! 五千年前的历史有了新注解!
报道称焦家遗址位于山东省章丘区龙山街道办事处焦家村西约800米,南距城子崖遗址4公里。遗址所处的章丘地区,属于鲁北古济水流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龙山文化的发现地和命名地,以其独特的文化影响力享誉海内外。
近两年,随着焦家遗址考古发掘工作的逐步深入,众多的新发现表明,该区域在比龙山文化更早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就是早期文明社会形成的重要发祥地,专家表示,新发现房址数量多、排列有序,部分大型墓葬不仅规模大、随葬品数量多、棺椁齐全,而且随葬的陶器、玉器精美,很多已具礼器性质。
种种迹象表明,距今5000年前后鲁北地区的社会分化和等级差别已经产生并不断强化。2017年,在发掘区南部位置发现了夯土墙和壕沟的线索,进一步证明了焦家遗址是距今5000年前后鲁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焦家遗址作为该地区大型的中心聚落遗址,也为以城子崖为代表的龙山文化找到了重要的源头。
9、山东省章丘市刁镇有焦家街这个地方吗
刁镇时前村南边有条焦家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