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违章知识 > 杜绝违章

杜绝违章

发布时间:2021-03-16 16:57:14

1、如何杜绝习惯性违章

所谓习惯性违章,就是指那些固守旧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这是一种长期沿袭下来的违章行为,不是在一群人而是在几群人身上反复发生,是经常表现出来的违章行为。但很多人对其认识还是有一些模糊,没有真正意识到它的危害性. 每次稽查及到操作现场抽查结果来看,习惯性违章现象还时有发生. 它不仅危及电网的安全运行,还对人身伤亡构成极大的威胁. 因此,要有效地预防事故,就必须进行反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现象得到遏制,就抓住了关键点。
反习惯性违章要在认识上要突出一个”强”字,管理上突出一个”严”字。
首先是强化安全观念。人在习惯性违章行为中总是主观原因导致的, 反习惯性违章应以人为本、标本兼治。要广泛宣传动员,让员工真正认识习惯性违章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以及开展反习惯性违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个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为一个阶段或一个时期的宣传教育任务,而应当将其作为长期任务来规划、布置和组织实施.抓好安全思想教育培训,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一方面通过培训提高职工业务水平,强化他们行为的规范性,确保其胜任岗位工作需要.职工的业务素质,决定了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加强他们对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绝大部分的规章制度是用血的教训证明的,应培养他们尊章守纪的好习惯.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员工的意识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方向转变。
其次是严格安全管理。要以安全规程及操作规程为依据,制定出预防习惯性违章的细则,如奖惩措施等, 并坚决贯彻执行。要克服安全工作说得多,做得少;布置得多,检查落实得少;口头上重视,行为上忽视;空闲时重要,忙起来不要;检查时按章操作,检查后违章操作;讲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我行我素等形式主义的做法。要坚持安全检查制度。这是预防和纠正习惯性违章的一项基本措施.检查那些安全观念不强,缺乏执行安全规程自觉性的职工,最容易发生习惯性违章行为。同时在监督过程中应多看、多查、多说,那些发现违章行为不制止、不纠正、不处罚、对习惯性违章行为视而不见、见而不管、管而不严的行为,就是习惯性违章不能从根本上遏制的关键。要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尽管有些部门在执行着反习惯性违章的奖惩制度,但由于奖得不重,罚得不深,或奖罚不明,因而习惯性违章周而复出,屡禁不绝.另外对因习惯性违章作业而造成的人身和设备事故,要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充分进行调查分析,查清事故原因、性质,还要看事故的责任者和相关班组是否已经吸取教训,并认真整改,绝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2、如何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杜绝员工违章现象

这是安全生产中杜绝“三违”现象的基本要求。
不违章指挥是领导在指安排、指挥、监护生产作业时,不能违反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不违章操作是指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杜绝违章作业;不违反劳动纪律实际上说的是不违反工艺纪律和劳动纪律,包括正常穿戴劳动保护用品、不在禁烟场所吸烟、不擅自离岗等。

3、浅谈如何杜绝习惯性违章

所谓习惯性违章,来主要表现为源不按规章制度办事。凭经验和感觉养成的操作习惯。尽管习惯违性章有时也未必出现差错。但最终必然会酿成事故。根据国家安全部门统计。70%到80%的电力事故是由员工思想麻痹,有章不循造成的。由此可见,习惯性违章是酿成事故的罪魁祸首。确定一个重点。即以防止人身伤害事故,防止设备损坏事故为重点,强化安全生产的基础地位和重要性。找准一个着力点。即以全面提高员工安全技能素质为着力点。通过举办各种层次的安全知识培训。提高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的职业安全健康意识,增强全员的互保意识,有效遏制隐患,消除薄弱环节。抓好一个载体,即以创建无违章企业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力度,坚持以人为本,抓好全程监控。监控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全面落实责任制。处理好一个关系,即正确处理安全与进度,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保障企业职工身心健康。保证生产经营和员工队伍稳定。确保安全生产四个零目标,从而实现没有消除不了的隐患,没有避免不了的事故的安全理念。

4、如何提高安全意识,杜绝现场违章,避免出现触碰红线的行为

任何工作都离不开管理,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工作的优劣,尤其是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管理工作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下面,笔者结合单位几年来的工作实际谈一下安全管理的肤浅认识。
一、抓安全生产管理,就必须首先强化职工安全意识
要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除进行必要的正常的安全教育外,还必须营造一种警钟长鸣的氛围。首先在全局范围内建立强有力的严密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做到安全生产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形成党政工团一齐抓,分管领导重点抓,专职人员具体抓,上下左右都配合的管理体系。其次确定安全第一责任人,层层签定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直至一线班组,真正做到各负其责,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此外,还要大力开展抓活动,开好会,落实三个不的安全生产系列活动。抓活动,就是要抓好每年开展的交通安全百日赛、安全万里行、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演讲、安全知识竞赛等一系列活动。以活动的开展带动全年安全工作,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增强管理水平。开好会,就是坚持开好月、季、年会,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专题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安全联系会,年初召开好安全生产工作会与年终召开好安全生产总结会,部署全年安全生产与总结全年安全生产工作,分析安全生产中的不利因素及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落实三个不,就是制定出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不被他人所伤害的有针对性的措施。在生产第一线首先必须仔细检查施工现场,安全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制度是否落实到位。其二、作业人员身体素质、精神状态是否胜任工作。其三、在作业中该设专人监护时必须设专人监护,随时提醒作业人员严格执行《安规》,严格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二、抓安全生产管理,就必须对职工加强安全知识的培训与考核
要充分利用时间,经常组织他们学习掌握常用的安全知识,吃透《安规》。要设置两道关卡,一是严把新上岗工作人员的《安规》知识关,严格实施岗前培训,通过岗前培训与考核,提高他们的安全知识水平与安全操作技能。二是严把持证上岗关,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验证,无证不能上岗,持证上岗率必须达到百分之百。
三、抓安全生产管理,就必须做到超前预防
为做到安全无事故,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分析安全形势,找出防范重点,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检查。检查时要从严从细入手,深挖细查,不留死角,避免走马观花。以宁听职工骂,不听职工哭的原则,严厉查处违章行为,对于可查可不查的要坚决查处,对查出的安全隐患与事故苗头要做到跟踪整改,对有严重的违章事件坚持上挂下联,上至主管领导,下至班组成员,一追到底,决不迁就。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引以为戒,警钟长鸣,增强职工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突出其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安全工作主题。安全工作只要我们做到超前预防,就能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5、如何杜绝人员习惯性违章

一、习惯性违章原因分析

现代安全 管理 理论认为:人的习惯性违章违纪行为动机是由三个因素决定影响的:

一是:行为者对违章行为追求的程度,即行为者对行为后果的期望程度。体现为行为者对行为后果价值的判断。行为后果对行为者的价值越大,行为的动机就越强烈。结合此次在班组学习调研,我认为行为者违章时存在有以下违章心理。

(1)侥幸心理

作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有时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在现场工作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太过于烦琐或机械,未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或执行没有完全到位,不是违章行为。况且认为即使偶尔出现一些违章行为也不会造成事故。

(2)取巧心理

在远离班组、仓库的工作现场,因路途较远,或操作中有重复性操作内容。一些工作人员贪图方便、怕辛苦,嫌来回麻烦,往往会出现不按规程制度执行,擅自将几
项操作内容自行合并操作、不办理工作票或未做好安全措施就开工的现象,以及未使用相应的工器具和安全用具就工作的违章行为。

(3)逐利心理

企业制定奖勤罚懒制度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个别作业人员(特别是在记件、计量工作中)为了追求高额记件工资、高额奖金以及自我表现欲望等原因,将操作程序或规章制度抛在脑后,盲目加快操作进度,而不是科学的改进操作程序。

(4)偷懒心理

面临公司制定的严厉事故责任处罚制度,个别职工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操作多做事就容易出事。所以工作中甘愿一辈子当副班,不愿意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
操作技能,反正操作中正班或负责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当一个机械人,不仅少事少责任而且工资也少不了多少,何乐而不为呢?正是由于存在这种心理,在工作中
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导致少了一道监督关口。

二是:行为者对自己行为能力过高的估计。行为者的个人能力越强,技术越好,经验越丰富,则自认为行为成功的把握就越大,行为动机就越强烈,就是人常说的
“技高人胆大”,往往将规章制度抛在脑后。市电力公司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人员误操作事故中,不少就是站长、班组长等技术负责人违章违纪造成的。分析违章者
的违章心理有以下几种情况。

(1)逞能心理

作业人员在生产现场工作时,不是凭借安全生产工作规程而是靠想当然,自以为是,盲目操作。还有部分作业人员自持技术高人一等,按规定作业前应到现场核实设备,但是自持自己熟悉现场设备系统图,逞能蛮干,往往出现违章操作、误操作或误 调度 ,造成事故。

(2)帮忙心理

在生产现场工作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例如开关推不到位、刀闸拉不动等现象,操作者常常请同事帮忙,帮忙者往往障于情面或表现欲望,但是在不了解设备情况下,如果盲目帮忙去操作,极容易造成事故。

(3)

您现在的位置:安全信息网>>

安全管理>>
行业管理>>
电力安全>>正文内容

如何杜绝人员习惯性违章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2日 点击数:
626

冒险心理

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生产现场的条件较为恶劣的情况,如果严格按有关规程制度执行确实有困难,我们的作业人员不是针对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而是往往冒险去工作。此次调研部分基层班组就自我曝光到:消除个别用户电路故障工作中,为了不影响一个片区的供电,在未拉开配电变的跌落保险的情况下,未
采取穿绝缘用具等安全措施,而是作业人员冒险带电搭火作业。
(4)自负心理
当操作过程中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作业人员基于对生产设备可靠性不信任的条件下,往往一味认为是设备出现故障,而不是停止操作或工作,检查自己操作过程是否存在问题,而是自以为是,认定是生产设备存在问题,强行将防误装置打开,冒险进行操作。
三是:文化场对个体的影响。任何违章行为者都不是孤立的一个人存在,都是与集体或班组紧密相联的,这种外界因素对行为者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是巨大的。下面具体分析一下文化场对违章者心理的影响。
(1)从众心理
当一个班组的班长或技术负责人违章,或者看见大家以前都是这样干的,没有出现过问题,自己这样做也应没有问题,于是大家就会对违章违纪习以为常,这样就会对班组其他同志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即看见别人能违章违纪没出事,自己常常也跟着别人违章违纪。
(2)盲从心理
电力企业的培训制度,一般都是徒弟与师傅签定师徒合同,由于师傅带徒弟过程中,将一些习惯性违章行为也传授给徒弟,然而徒弟如果不加辩识,全盘接受,不仅成为习惯性违章行为的传播者,同时极可能成为因违章造成事故的责任者或受害者。
(3)好奇心理
生产工作过程中,当运用一些新设备、新装备等平日难得一见的情况时,出于好奇心理(严格讲是一种求知欲望),作业人员往往会自己动手实践一番,由于行为者对设备情况不熟悉、不了解,在这种情况下,极容易发生意外事故。

以上对违章人员的心理进行了分析,我们认为人员违章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行为者的内因,即违章者的主观因素是决定性的。行为者之所以违章在于行为者过高的
看重行为后果的价值,又过低的估计自己失败的可能性,形成了行为风险估量的错误,最后走上冒险违章违纪的道路。但是每次违章违纪并不是必定会发生事故,这
就给人造成一种错觉,好象事故是偶然的,违章违纪并没什么危险,出现事故主要是自己的运气不好,这种观点在事故分析中常常听到。其实不然,统计表明,对于
事故不管有这样那样的客观原因,实际上都直接或间接的与违章违纪相关,这就是违章违纪与事故的必然性及规律性联系。

6、杜绝习惯性违章300字

30天养成一个好习惯最近也不知怎么了,我常常会为找某样东西,浪费不少时间,还感觉自己筋疲力尽,心情很是沮丧。昨天我在家里找指甲剪,翻箱倒柜花了十几分钟也没有找着,后来还是老爸找到的。老爸说我丢三拉四没有养成好习惯。如果把什么东西固定放在什么地方,要用的时候就能马上拿到,不花时间,心情好,效率也高。他说习惯是有意识的选择,我们能将好的思维方式,好的行为、好的工作方式变成习惯,那我们就能很轻松地获得成功与快乐的人生。他说的的确很有道理,他本身也是这样做的。他每天临睡前把第二天需要用的东西准备好放在手边,第二天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写在床边的小本子上,甚至什么时候到城里买什么都事先一一列出。做事非常有条理,令我受益非浅。可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但正因为小,所以常常会被人们所忽略。这确实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会犯的毛病。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如果你养成好的习惯,你一辈子都享受不尽它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的习惯,你一辈子都偿还不尽它的债务。”的确,好习惯会帮你助你成长,坏习惯会扯住你阻碍你发展。在这30天中,我开始养成好习惯,改掉坏毛病。我开始学会自己动手,不再依赖家人。不管不安全习惯在我们心中有多深的根,有多大的基础,我们都要不惜一切努力的来改变它根除它,并在工作、生产、日常生活中养成一种良好的、积极的安全习惯。一个人一旦养成了良好的、安全的行为和习惯,将因此受益终生。我体会到,好习惯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长期坚持。只有充分认识到养成好习惯的重要性、在心灵深处建立起对好习惯的渴望及建立必须让人们养成和遵守好习惯的约束机制,才能逐渐铲除“习惯性违章”赖以生存的“土壤”。所以,不好的安全行为是在不经意间逐渐养成的,良好的安全行为和习惯则是用心一点点一件件积累起来的,不要忽略一个小小的细节,不要轻视一个小小的瑕疵,那么我们的学习中就会多一份安全多一份安心。

7、如何杜绝违章

呵,这个问题提得有点儿绝对,只能说减少违章。首先得从为什么违章说起。为什么违章?一是不知道交通规则,行所欲行。对策是加大宣传范围,使交通规则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是明知故犯,或者麻痹大意。对策是提高违章成本,使你不敢违章,违章不起。重罚是有效的手段。比如违章后必须重新考驾照;三是部分人根本无所谓,他们有办法有能力处理违章,就象计划生育一样。对策是反腐,因为这部分人有钱有势,有走后门本事。经过这三招,相信交通文章率会降低很多很多。

8、企业如何有效杜绝员工违章操作?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如何有效预防习惯性操作
何谓习惯性违章?简言之,就是固有的不良作业行为和工作习惯,是一种长期沿袭下来的违章行为。比如安全帽的佩戴,有的施工作业人员经常不戴,或者戴了,安全帽扣不扣。皆是因习惯成自然,其危害程度度较大。有的施工作业人员,在起重吊装作业中,因未戴安全帽被滑脱的吊钩击伤的事例屡见不鲜。所以,预防习惯性违章在施工作业现场安全过程控制方面犹为重要。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安全管理工作浅谈管见,怎样预防习惯性违章?
1.加强安全生产意识教育。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对于习惯性违章行为,也要加强预防。主要是通过安全意识教育包括安全施工技能的培训。培养工人养成遵章守纪及安全施工的行为习惯,不要有“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思想。特别是建筑高危险行业,安全教育丝毫不能放松。要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的思想观念。
2.抓好安全生产过程控制。安全管理注重于全天、全员、全过程跟踪控制,发现和善于发现施工作业人员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安全事故的发生不能以“意外”为托辞,在发生之前,有其形成、发生的过程,此种情况类似于龙卷风的形成、发生、发展。因此,有必要监控习惯性违章的苗头,把习惯性违章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3.预防习惯性违章要敢于持久“动真格”。工人的习惯性违章根深蒂固,有时候处罚几下并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这就要求必须持之以恒“拉得下脸,下得了手,很得了心”。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对事故责任者进行处罚,对违章行为习惯者发现就采取处罚措施,决不手软。
总之,在安全施工管理工作中,坚持了以上几点,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就能切实保护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和财产的安全,也有利于保护企业的良性发展,达到创造和谐文明的施工工地的目的。

9、企业如何有效杜绝员工违章操作

转载以下资料供参考

如何有效预防习惯性操作
何谓习惯性违章?简言之,就是固有的不良作业行为和工作习惯,是一种长期沿袭下来的违章行为。比如安全帽的佩戴,有的施工作业人员经常不戴,或者戴了,安全帽扣不扣。皆是因习惯成自然,其危害程度度较大。有的施工作业人员,在起重吊装作业中,因未戴安全帽被滑脱的吊钩击伤的事例屡见不鲜。所以,预防习惯性违章在施工作业现场安全过程控制方面犹为重要。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安全管理工作浅谈管见,怎样预防习惯性违章?
1.加强安全生产意识教育。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对于习惯性违章行为,也要加强预防。主要是通过安全意识教育包括安全施工技能的培训。培养工人养成遵章守纪及安全施工的行为习惯,不要有“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思想。特别是建筑高危险行业,安全教育丝毫不能放松。要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生产”的思想观念。
2.抓好安全生产过程控制。安全管理注重于全天、全员、全过程跟踪控制,发现和善于发现施工作业人员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安全事故的发生不能以“意外”为托辞,在发生之前,有其形成、发生的过程,此种情况类似于龙卷风的形成、发生、发展。因此,有必要监控习惯性违章的苗头,把习惯性违章消灭在萌芽状态中。
3.预防习惯性违章要敢于持久“动真格”。工人的习惯性违章根深蒂固,有时候处罚几下并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这就要求必须持之以恒“拉得下脸,下得了手,很得了心”。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对事故责任者进行处罚,对违章行为习惯者发现就采取处罚措施,决不手软。
总之,在安全施工管理工作中,坚持了以上几点,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就能切实保护施工作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和财产的安全,也有利于保护企业的良性发展,达到创造和谐文明的施工工地的目的。

10、如何杜绝“习惯性违章”

所谓习惯性违章,就是指那些固守旧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这是一种长期沿袭下来的违章行为,不是在一群人而是在几群人身上反复发生,是经常表现出来的违章行为。但很多人对其认识还是有一些模糊,没有真正意识到它的危害性. 每次稽查及到操作现场抽查结果来看,习惯性违章现象还时有发生. 它不仅危及电网的安全运行,还对人身伤亡构成极大的威胁. 因此,要有效地预防事故,就必须进行反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现象得到遏制,就抓住了关键点。反习惯性违章要在认识上要突出一个”强”字,管理上突出一个”严”字。首先是强化安全观念。人在习惯性违章行为中总是主观原因导致的, 反习惯性违章应以人为本、标本兼治。要广泛宣传动员,让员工真正认识习惯性违章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以及开展反习惯性违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这个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为一个阶段或一个时期的宣传教育任务,而应当将其作为长期任务来规划、布置和组织实施.抓好安全思想教育培训,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技术素质.一方面通过培训提高职工业务水平,强化他们行为的规范性,确保其胜任岗位工作需要.职工的业务素质,决定了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加强他们对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绝大部分的规章制度是用血的教训证明的,应培养他们尊章守纪的好习惯.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使员工的意识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方向转变。其次是严格安全管理。要以安全规程及操作规程为依据,制定出预防习惯性违章的细则,如奖惩措施等, 并坚决贯彻执行。要克服安全工作说得多,做得少;布置得多,检查落实得少;口头上重视,行为上忽视;空闲时重要,忙起来不要;检查时按章操作,检查后违章操作;讲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我行我素等形式主义的做法。要坚持安全检查制度。这是预防和纠正习惯性违章的一项基本措施.检查那些安全观念不强,缺乏执行安全规程自觉性的职工,最容易发生习惯性违章行为。同时在监督过程中应多看、多查、多说,那些发现违章行为不制止、不纠正、不处罚、对习惯性违章行为视而不见、见而不管、管而不严的行为,就是习惯性违章不能从根本上遏制的关键。要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尽管有些部门在执行着反习惯性违章的奖惩制度,但由于奖得不重,罚得不深,或奖罚不明,因而习惯性违章周而复出,屡禁不绝.另外对因习惯性违章作业而造成的人身和设备事故,要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充分进行调查分析,查清事故原因、性质,还要看事故的责任者和相关班组是否已经吸取教训,并认真整改,绝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与杜绝违章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