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违章知识 > 违章零容忍

违章零容忍

发布时间:2021-04-15 21:35:52

1、独山子石化公司零容忍内容

独山子石化对各类违规、违章、存在安全隐患的行为采取零容忍政策。

什么是“零违章”,怎样做到“零违章”?该公司有了明确的界定,并确定了消除各种不良作业行为、实现“零违章”的框架性防范措施。
公司、炼油厂、乙烯厂安全、设备管理部门针对罐区隐患治理项目在罐区防火堤内的施工作业与现场管理,讨论制定了罐区隐患治理项目实现“零违章”防范措施。确定十项“零容忍”条款:能量隔离不彻底,无挂签上锁标志;罐区内动火作业下水设施(井)未封堵;作业区域未作警戒隔离;作业界面未交接确认;施工现场无有效作业票证或现场作业超出作业票证许可的范围;现场作业监护人未到位;施工现场不按劳保要求着装,特种作业无证上岗;进入罐内登记人数与实际人数不符;作业环境未实施可燃气、有毒气体检测或检测不合格仍继续作业;电气设备无保护接零,配电箱无漏电保护。同时从能量隔离与界面交接、作业票证及监督检查、施工作业环境等方面确定了具体的防控措施。
确定违反“零容忍”条款的均为违章。除此以外的缺陷问题,发现后必须即时整改,未整改或整改不力的按违章处理,表明公司对违章坚持“零容忍”的态度。在前期大检修和当前罐区项目施工作业中,公司相继提出“零违章”要求。十项“零容忍”条款是从公司以往成功实现“零违章”作业中实事求是地总结出来的,用于规范各类现场作业和安全检查。

2、国办要求对环境违法零容忍 要体现治污决心

 【导读】国办发出通知,加强环境监管执法,重拳打击违法排污,严厉处罚偷排偷放等五类恶意违法行为。

央广网财经北京11月28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在地方上做环境执法很难,说不定,你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这是一位在一线工作的环境监察员无奈的感叹。去年4月,山东省东明县环保局环境执法人员遭遇暴力抗法,唯一的女性工作人员被人踹倒在地、推进路边水沟,头部撞到了树上。打人者还叫嚣:“打的就是环保局的人,把环保局平了,出了事无非出点钱。”

近年来,我国的环保领域一直受到“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环保执法难”的困扰,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阻挠环境监管执法的现象仍十分突出,迫切需要司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昨天,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正式公布,要求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重拳打击违法排污,严厉处罚偷排偷放等五类恶意违法行为,将违法企业列入“黑名单”并向社会公开。在明年6月底前,地方政府要全面清理、废除阻碍环境监管执法的“土政策”,2017年年底前,80%以上的环境监察机构要配备使用便携式手持移动执法终端,规范执法行为。可以说,中央对于阻碍环境执法的现象下了最后通牒,坚决对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毛寿龙说,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地方政府重经济轻环境的现象非常严重,执法人员一直处于弱势地位,此次国务院强调加强环境执法监管,无疑给了环境执法人员强大的政策支持。

毛寿龙:我们强调环境保护是政府的职责,但实际上各级地方政府一直在经济和环境污染之间选择经济,而不是去治理环境污染。国务院这次严格表态,给予相关环境执法部门以及专业部门政治上强有力的支持,特别是给环境保护人员,尤其是一线执法人员配备高科技的手段,对环境执法人员弱势地位的改变是强大的保障。

明年1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法》将正式实施。国家环保总局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夏光分析,此次国务院下发通知,是为了配合《环保法》实施所采取的基础性的一步,直指环保监管短板,全面实施从严从紧的环保政策。

夏光:现实中环保执法监管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必须通过更加严厉的措施来予以监管。这个时候出台这个文件是很有针对性的。这个通知实际上体现全面严格化的环保监管,从严从紧的环保政策正式实施。这跟我们将要进入十三五有直接关系,我们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剩下不到6年的时间了,但是在环保领域可能是欠缺最多的、也是最难实现的,所以环保领域必须在十三五期间有大的改变和大的动作。这次严格的监管,先要把已经有的法律法规落实好执行好,这是第一步,也是最起码的一步。

夏光认为,全面严格环保监管,体现了中央坚决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心,也是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走出的重要一步。

夏光:现在在环保执法监管过程中存在着比较普遍的违法现象,特别是一些该审批的没有审批,同时在执法监管过程中,各级执法队伍也有枉法现象或者腐败现象,所以中央下决心,也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精神在环保领域的具体体现。当然要实现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环境目标,单靠现有加强环境监管还是不够的。要真正改变环境污染的局面,还要对产业政策的发展战略、产能布局和产业结构等进行更加全面的调整。

可以说,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呼声不可谓不高,法律法规不可谓不多,但现实情况是,环境恶化的势头有增无减。究其原因,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是关键之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做出解读。

经济之声:国务院此次发文强调加强环境监管执法,透露出怎样的一种讯息?

李佐军:透露出中央政府在中国的环境形势比较严峻,甚至局部地区还比较弱化的现状,也透露出我们按照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的要求实施最严格环境保护法,向污染宣战,遏制环境恶化趋势、改善环境质量的坚定决心。

经济之声:目前我们国家在环境监管执法方面都面临那些问题?

李佐军:环境监管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现在有关监管法律法规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甚至还存在执法的盲区,以至于环境问题还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经济之声:执法不严,政策落地不给力,深层原因是什么?

李佐军:深层次的原因,很重要的就是目前环境监管的执法比较缺位,责任追究还没有落实。

经济之声:此次《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提出,明年6月底前,地方政府要全面清理、废除阻碍环境监管执法的“土政策”,2017年年底前,80%以上的环境监察机构要配备使用便携式手持移动执法终端,规范执法行为。目前阻碍监管执法的土政策有哪些?

李佐军:阻碍环境监管的土政策,各个地方是不完全一样的,当然也有一些共性,比如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服从追求GDP,追求经济增长需要,只允许环保部门一年进行一次执法,有的不允许直接罚企业。还有就是有一些环境监管部门没有行政的执法权,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不联动,还有就是执法不规范,比如以罚代刑等。

经济之声:我们有很多好的政策,也有很多执法的要求,执法不严是责任缺位,是谁的责任缺位?是地方政府,还是在环保部门?

李佐军:应该两个方面都有,环保部门本来是执法部门,但是地方政府定位环保部门的职责,以往的定位应该还是有一些模糊的,所以造成了这之间的职责不清,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经济之声:目前从您的分析看,地方政府遏制了当地环保部门发挥应有的作用,怎么改变这个局面?

李佐军:改善这个局面就必须按照依法治国的要求,尤其是按照这一次加强环境监管执法通知的要求,进一步明晰各方面的责任,加强执法的力度。要做到对环境执法零容忍,就必须是按照违法必究、执法必严,责任必须严格落实,通过这么一些手段,使所有的社会主体,所有违反环境保护的行为得到应有的惩罚。当然,做得好的,应受到激励,这样,让保护环境有一个好的循环。

3、建筑施工安全检查三个零容忍是指哪三个.

安全事故“零容忍”、安全隐患“零容忍”、 违章行为“零容忍”。这都是笔杆子们的成绩。

4、集团公司2020环保工作五个零容忍措施内容?

五个零容忍是:
一是对生产安全事故零容忍。企业存在瞒报、谎报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坚决予以查处,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是对安全隐患零容忍。安全隐患,不论大小,能够立即整改的,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必须限期整改。
三是对非法违法生产零容忍。对于非法生产行为,坚决予以取缔,对于违法生产行为,立即停止生产,并进行后续执法跟进。
四是对责任缺失零容忍。对于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严加督促,并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
五是对制度不落实零容忍。对于企业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违章指挥、违规操作和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等生产安全制度不落实的情况,除进行相应处罚外,要进行培训再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和遵章守规意识。

5、家人盼你平安归我对违章零容忍范文

?

6、公交如何消灭零容忍,杜绝违章

算了吧,公交霸王车天下闻名,能够在行驶中不把一车子站立的人开得前仰后合就不错了!

7、建行合规理念内容包括合规创造价值违规零容忍对吗?

对。

合规风险管理理念是风险管理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商业银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关合规风险管理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和行为模式等精神要素的总和,是风险管理文化的最高层次和核心。

对商业银行而言,风险管理的成效,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风险管理理念是否健康,另一个是风险管理机制和技术是否先进,两者紧密结合,缺一不可。

(7)违章零容忍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合规是银行内部的一项核心风险管理活动。合规文化建设,主旨在于使每一个员工熟知并掌握本岗位业务操作中的主要风险点和控制方法,使合规成为一切经营活动的自觉规范。

经济新常态下,从战略高度加强合规文化建设,推进合规文化与转型升级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尊重制度权威,严守规章制度的合规文化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使经营与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制度流程的后评价制度,通过定期测试,民主评议,程序修改,实现对制度的动态改进和不断优化,在积极顺应时代发展中赢得更多主动。

8、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必须“零容忍”是怎么回事?

必须的,食品关系到大家的性命!

2月27日消息
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并答记者问。会上,有记者问: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农药兽药残留以及假冒伪劣和黑心食品等问题仍然让老百姓纠结。请问毕局长怎样才能守护好“舌尖上的安全”,让老百姓吃得更加安全、放心呢?

毕井泉回应,对中国的食品安全既要有信心,也要看到差距和存在的问题。之所以说要有信心,一个是从市场抽检的结果来看,食品安全是有保证的。2016年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组织抽检了25.7万批次食品的样品,合格率96.8%,与2015年持平,比2014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食药监局对1300余家大型生产经营企业抽样检验,合格率分别为99%和98.1%,近几年没有发生重大的系统性食品安全事件。

从工作上看,各方面的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2016年新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530项,涉及到食品安全指标近2万项,新增农药残留的限量指标490项,食品抽样检验的数量比上一年增加了49%,上一年是17万批次,2016年是25.7万批次。食药监局每周公开食品抽检的结果,对不合格的产品及时采取下架、召回等措施,消除风险隐患。食药监管部门查处食品违法案件17万件,公安机关查办1.1万件,有力地震慑了违法分子。食药监局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严肃处理监管不力的失职渎职人员。此外,新食品安全法的实施,统一权威食品药品监管体制的建立,各级党委和政府对食品监管投入的增加,这些都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体制保障和经费保障。

同时,还要看到工作的差距和存在的问题。由于中国人多地少的特殊国情和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现在食品安全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食品安全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盼仍然有很大的差距。比如农药兽药残留超标的风险,环境污染造成食品中重金属超标的风险,粮食收购储存运输中霉菌污染的风险,还有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食品添加剂的超范围、超限量使用的风险。另外,制假、掺假、售假违法案件仍然时有发生。

在监管工作中,食药监局在食品安全的标准、监管、处罚、问责等方面也有很多差距,基层监管力量薄弱,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有些设施设备落后。这些都与监管工作的需要不适应。存在的差距就是食药监局努力的方向,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但是对食品安全的违法犯罪必须“零容忍”。

9、违规零容忍top-3

l.easy—hard 2.top—bottom 3.quiet—loud 4.left—right 5.small—big 6.quick—slow 7.new—old 8.long—short 9.white—black 10.this—that


与违章零容忍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