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维修 > 汽车维修引言

汽车维修引言

发布时间:2020-08-04 19:44:56

1、汽车空调故障诊断于维修引言怎么写

制动系统诊断及维修 摘要 本文首先对上海通用汽车制动系故障的现象、故障原因、故障诊断、故障排查、系统维修进行了介绍;并介绍通用系列的汽车制动系统——ABS,包括ABS的组成、系统维护、故障码的读取与诊断及系统维修。

2、汽车维修毕业论文

1、论文题目: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
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
3、提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
4、关键词或主题词: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
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
5、论文正文:
(1)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
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与步骤;
d.结论。
6、一篇论文的参考文献是将论文在和写作中可参考或引证的主要文献资料,列于论文的末尾。参考文献应另起一页,标注方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进行。
中文: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版地、版者、版期):作者--标题--出版物信息所列参考文献的要求是:
(1)所列参考文献应是正式出版物,以便读者考证。
(2)所列举的参考文献要标明序号、著作或文章的标题、作者、出版物信息。

3、《汽车制动系统的检测与维修》论文的前言怎么写

对于手动档汽车,如果汽车行驶速度比较高,所用档位也比较高,需要制动时,踩下制动踏板,当速度降低到15km/h左右时,再踩下离合器踏板,并将变速杆推到空档。切忌在踩下制动踏板的同时,又踩下离合器踏板并挂空档,这样将无法利用发动机制动,会使制动距离延长。[1]
手动汽车制动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分为一下几种:制动器制动的操作方法:发动机制动的操作方法、联合制动的操作方法、间歇制动的操作方法、预见性停车的操作方法、紧急制动的操作方法。

1.1 制动器制动的操作方法
一般在低速行驶的情况下(10km/h以下)的减速和停车,与正常的减速,停车不同的是,在收油后先踩下离合器踏板,然后再踩下刹车踏板减速,停车。

1.2 发动机制动的操作方法:
在收油之后以发动机的牵阻作用降低车速的制动方法,档位越低产生的牵阻作用越大。通常适用于下长坡,陡坡,冰雪路,泥泞路等不便于踩制动的情况下使用。

1.3 联合制动的操作方法
在时速大于10km/h以上速度行驶时,遇有情况右脚收油,然后单脚踩制动踏板,不要过早踩离合器踏板,以便充分利用发动机制动与制动器制动联合使汽车减速。当车速降至10km/h以下时,在踩下离合器踏板停车。

1.4 间歇制动的操作方法
适用于冬季冰雪路面,夏季的泥泞路面。使用刹车又不能踩死制动的情况时的一种特殊制动方法。操作方法如下:制动时先收油,然后踩制动踏板并逐渐加大制动力,当车轮即将抱死时,马上抬起制动踏板,紧接着再踩下制动踏板,估计快要抱死时再次踩下制动踏板,如此反复操作,就会使汽车得到最佳的制动效果。避免在湿滑路面上刹车使汽车方向失控。邢教练提示:每次抬起制动踏板时,还要保持一定的制动力,不要完全抬起。

1.5 预见性停车的操作方法
这是行车过程中最常见的制动方法。是指驾驶员对前方出现车辆,行人和道路情况的变化有所预料,而提前采取的有目的的减速,停车动作。其操作方法是:先收油,利用发动机制动和间歇性制动来控制车速到达停车地点,在车速降至10km/h后,再踩下离合器踏板,然后轻轻踩下制动踏板,使汽车停在预定的地点。

1.6 紧急制动的操作方法
行车过程中,遇到突然情况,为了避免发生事故而采取的紧急停车措施。邢教练提示:紧急制动对汽车各部件损害很大,不到万不得已时轻易不要使用。
操作方法:遇到突然情况,右脚迅速收油,踩下制动踏板,左手握紧方向盘,身体向后倾,右手快速拉紧手制动。左脚不要踩离合器,顶住地板,充分利用发动机牵阻作用。从而达到紧急停车的效果。

4、汽车底盘疑难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引言怎么写

你好,网络发动机疑难故障诊断与维修的引言

5、汽车维修专业毕业论文

1、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言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作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2、不得简单重复题名中已有的信息。比如一篇文章的题名是《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发生的研究》,摘要的开头就不要再写:“为了……,对几种中国兰种子试管培养根状茎的发生进行了研究”。
3、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摘要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要按逻辑顺序来安排。句子之间要上下连贯,互相呼应。摘要慎用长句,句型应力求简单。每句话要表意明白,无空泛、笼统、含混之词,但摘要毕竟是一篇完整的短文,电报式的写法亦不足取。摘要不分段。
4、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了……调查”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5、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新术语或尚无合适汉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6、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插图、表格。
7、不用引文,除非该文献证实或否定了他人已出版的著作。
8、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科技论文写作时应注意的其他事项,如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正确使用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等,也同样适用于摘要的编写。摘要编写中的主要问题有:要素不全,或缺目的,或缺方法;出现引文,无独立性与自明性;繁简失当。
9.论文结构要清晰,重点突出自己的思想和内容,不要把别人的工作和自己的工作混淆在一起,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在里面。
10.严格按照硕士论文书写规范进行论文撰写。论文的整体风格,编排要整洁清爽。

论文常被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论文格式封面论文常指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它包括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学位论文、科技论文、成果论文等,总称为论文[1]。论文格式就是指进行论文写作时的样式要求,以及写作标准。直观的说,论文格式就是论文达到可公之于众的标准样式和内容要求。
结构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2]。
题目
1.题名规范
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论文的特定内容,有助于选定关键词,符合编制题录、索引和检索的有关原则。
2.命题方式
简明扼要,提纲挈领。
3.英文题名方法
①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以名词短语最常见,即题名基本上由一个或几个名词加上其前置和(或)后置定语构成;短语型题名要确定好中心词,再进行前后修饰。各个词的顺序很重要,词序不当,会导致表达不准。
②一般不要用陈述句,因为题名主要起标示作用,而陈述句容易使题名具有判断式的语义,且不够精炼和醒目。少数情况(评述性、综述性和驳斥性)下可以用疑问句做题名,因为疑问句有探讨性语气,易引起读者兴趣。
③同一篇论文的英文题名与中文题名内容上应一致,但不等于说词语要一一对应。在许多情况下,个别非实质性的词可以省略或变动。
④国外科技期刊一般对题名字数有所限制,有的规定题名不超过2行,每行不超过42个印刷符号和空格;有的要求题名不超过14个词。这些规定可供我们参考。
⑤在论文的英文题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词均不用。
摘要
摘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数少可几十字,多不超过三百字为宜[3]。
摘要的规范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要求扼要地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研究方法和最终结论等,重点是结论,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可以引用、推广。
关键词
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提要和正文中选取出来的,是对表述论文的中心内容有实质意义的词汇。关键词是用作计算机系统标引论文内容特征的词语,便于信息系统汇集,以供读者检索。每篇论文一般选取3-8个词汇作为关键词,另起一行,排在“提要”的左下方。
主题词是经过规范化的词,在确定主题词时,要对论文进行主题分析,依照标引和组配规则转换成主题词表中的规范词语。(参见《汉语主题词表》和《世界汉语主题词表》)。
1.关键词规范
关键词是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通常以与正文不同的字体字号编排在摘要下方。一般每篇可选3~8个,多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按词条的外延(概念范围)层次从大到小排列。
关键词一般是名词性的词或词组,个别情况下也有动词性的词或词组。
应标注与中文关键词对应的英文关键词。编排上中文在前,外文在后。中文关键词前以“关键词:”或“[关键词]”作为标识;英文关键词前以“Key words:”作为标识。
关键词应尽量从国家标准《汉语主题词表》中选用;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等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
2.选择关键词的方法
关键词的一般选择方法是:由作者在完成论文写作后,从其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出现频率较高且比较关键的词)中选出来。
论文正文
要点
⑴引言: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2)论文正文:正文是论文的主体,正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和结论。主体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a.提出问题-论点;
b.分析问题-论据和论证;
c.解决问题-论证方法与步骤;
d.结论。
为了做到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常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段落。这些段落即所谓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小逻辑段,一个小逻辑段可包含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层次。论文的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五级。

6、中国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浅谈汽车维修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汽车维修行业是道路运输业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道路运输的技术后勤保障。但是汽车维修行业与发达国家的同行业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和研究。本论文在阐述汽车维修行业的特点、历史沿革及国外汽车维修行业的先进管理体制基础上,系统分析了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现状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汽车维修,现状,发展对策
一.引言
汽车维修是汽车维护和修理的泛称。汽车维护是为了维持汽车完好技术状况或工作能力而进行的作业,主要是对汽车各部分进行检查、清洁、润滑、紧固、调整或更换某些零件。其目的是为了保持车容整洁,随时发现和消除故障隐患,防止车辆早期损坏,降低车辆的故障率和小修频率。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从1978年的136万辆到2003年已达到2000万余辆。增加了14.6倍。据汽车工业发展规划预测到2010 年,中国的汽车数量预测可达到7167万辆,其中轿车的数量可达到2070万辆[1]。快速增长的汽车保有量为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汽车维修业正迅速崛起,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何在新形势下完善和发展汽车维修市场体系,发挥服务经济的作用,使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需要,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
二.国内外汽车维修行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
1 国外汽车维修业的特点及发展动向分析[1][2]
1.1汽车维修向专业化、协作化方向发展
在国外,相当一部分企业演化成为特约维修企业,维修对象集中于某一或某几家著名公司的产品。1995 年美国汽车市场上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的产品,约占市场份额的74%;在日本,丰田、日产和本田三大公司也集中了全国汽车产量的 86%。因此,特约维修企业生意很好。另外,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的系统与结构越来越复杂,以往那种万能型的维修模式也变得越来越不适应,因而企业的经营不断向自己的特长方向发展。
②维修作业向机械化、自动化、电子化方向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外汽车维修企业正日益摆脱以往传统的手工作坊作业方式,越来越多地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电子化检修仪器设备。在国外,企业普遍配置发动机综合性能检测仪、四轮定位仪、故障解码器、电动或液压举升器等,在专业化的维修企业,如车身维修企业,亦配置车身测量及矫正设备、电子调漆设备、喷/烤漆房等,以保证维修质量,提高作业速度,减轻劳动强度,实现了劳动生产率高、维修质量高、维修费用低、雇用人数低的节约型经营。
1.2注重技术培训,强化职业教育与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在逐渐摆脱传统生产方式的同时,国外维修企业均加强对从业人员受教育程度及素质的要求,大力吸纳经过正规训练的专门技术人员和技工,摒弃落后的“师傅带徒弟”方式。一般而言,发达国家均要求技工首先需要进入技术学院(Technical College),经 2 年专业学习及实习后,方可进入汽车维修业独立工作。即便如此,各国也都普遍重视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再培训,使其能应付汽车技术迅猛发展所带来的挑战,因为人员的素质对现代汽车维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人才的竞争。
1.3加强旧件修复工作
汽车旧件修复,尤其是专业化修复,就其所消耗的材料、能源和工时等来说,均大大低于制造新件,而且有利于环保。因此,世界各国均对此极为重视,并大力予以加强。当修复采用专业化方式时,不仅生产批量大,设备利用率高,而且可组织流水生产,并采用先进工艺及手段,从而保证质量,降低修理成本。在美国,约 40%的旧件修复工作集中在几家大型零件修复企业,主要是制造厂家附设的修旧厂内;在德国的西部地区,几乎所有的废旧发动机曲轴都集中在 3 家专业修理厂加以修复。国外一般均规定修复件或总成的使用寿命不低于甚至略高于新件或总成,从而使用户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2 国内汽车维修业的特点及发展动向分析
我国加入 WTO,非关税壁垒将逐渐消除,汽车维修市场更加开放,国外资本和先进的汽车维修技术、设备及管理经验将对我国汽车维修行业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巨大的作用。
2.1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汽车维修行业前景乐观
近几年汽车市场发展很快.汽车保有量直线上升,尤其是私人汽车所占比例迅速提高。2004 年, 中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 1 365 万辆,其中小轿车已超过 500 万辆。汽车保有量增长特别是私人轿车保有量高速增长对机动车维修产生了深远影响。据有关部门预测,至 2010 年中国私人轿车保有量将到 2 000 万辆,汽车进入家庭步伐加快,维修服务成为社会焦点。同时随着汽车关税的逐年降低,为汽车进口创造了条件。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必然带动着与之相关的各行业的高速增长。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每年需要支付的汽车维修保养费、车辆抛锚后的救援费、维修配件供应费及相关服务费,粗略算来,每辆车每年平均的固定消费是 1 万元以上。中国的汽车维修市场将伴随着汽车市场快速发展,成为人们公认的朝阳产业,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利润空间。
另外,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国公路建设投资逐年增加,高速公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入世”后,如公路项目,很可能会吸引外商投资,再加上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建设占很大的比重。公路建设的发展将对汽车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也会对汽车维修业提供有力的支持。
2.2高科技含量加大,维修实力增强
随着国外各种品牌汽车的涌入和国内汽车更新换代的加快,特别是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诸如各种形式的电控发动机系统、自动变速器、ABS 防抱死系统、EBD 制动力分配系统、ESP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SRS 安全气囊等。新技术的引进势必带来维修项目的增加,而电子产品的附加值较高,维修的工时费用也较高。特别是在应用初期,这都将提高行业的利润水平。
“入世”后,国外资本和汽车维修技术将会对我国汽车维修业提供一定的支持,无论外资是何种进入方式,都将对我国的汽车维修业产生积极的影响。关税的降低、进口限额减少或取消等因素,使引进国外高新技术和购进检测设备成为可能,这将有利于加快现有设备更新和新技术引进的步伐,提高整体水平。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汽车维修与检测仪器将普遍应用于汽车维修业,对我国的汽车维修业是一个很大的促进。
2.3行业行为规范,市场格局更趋合理
我国加入 WTO 后,国外资本将可能进入中国汽车维修业并逐步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其先进的维修技术、管理经验和雄厚资本将使汽车维修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也必将提高整个汽车维修行业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中国汽车维修市场将呈现多元化、国际化局面,合资、合作、连锁经营、外商独资等多种经济方式将替代以往那种以国有、民营、个体经济为主的松散经营模式,市场格局将更趋合理。国外先进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模式将涌人我国,各种品牌汽车特约维修厂的三位一体或四位一体(4S 体系:即汽车销售、售后服务、零配件供应和用户信息反馈)被广泛采用。“用户至上,质量第一”的服务宗旨和“用户是上帝”的服务态度将得以真正体现,维修企业与用户的关系将重新确立。“入世”之后,使得维修企业面对的公车市场逐步缩小,私车市场逐步扩大。国家一系列关于用车等制度的改革将有助于改善我国目前维修市场存在的不正当竞争状况。
2.4机动车保险维修市场规范化
“入世”后,我国的汽车保险市场将受到外国资本的冲击,国外保险公司规范的操作将给我国汽车保险行业及汽车保险理赔带来一场变革。以前靠人际关系、凭“暗箱”操作而来的机动车维修货源将迅速减少。相反,对维修服务做得好的企业,加入 WTO 将是争取更大市场份额的一次良好机遇。
三.我国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1我国汽车行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汽车维修市场起步不久,与发达国家的汽车维修企业相比,各方面还很不成熟,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具体体现在:
1.1 汽车配件市场无序经营现象严重
目前的中国汽车配件市场,无序经营现象十分严重。从生产领域来说,整车生产企业认可的配件、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剩余产能生产的配件、仿制配件、假冒伪劣配件等一同流入市场;从进口渠道来说,正规渠道进口的经国外汽车生产厂家认可的配件、正规渠道进口的未经国外汽车生产厂家认可的配件、非正规渠道进口的经国外汽车生产厂家认可的配件、非正规渠道进口的未经国外汽车生产厂家认可的配件等均打着“原厂正宗”的旗号涌进国内的汽车配件市场;从经营业户来说,有人合法经营,但也有部分经营业户使尽手段、胡搅蛮缠、坑蒙拐骗,令车主防不胜防。
1.2维修管理技术相对落后
维修管理是一项涉及范围广、人员多又相互联系的系统性工作,如企业运行情况的记录,维修间隔的控制,项目的实施,这其中包含了人、作业程序、检查落实、经济性分析控制等问题,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必将影响到最终实施结果。
1.3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的现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汽车后市场服务体系仍然处于初级阶段。汽车维修全行业整体表现为劳动生产率低、管理水平低、服务质量低、事故率高、维修成本高。最近一次全国性调研是交通部在 2003 年组织的,调研结果表明.汽车维修行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从业人员法律意识、技术素质不高,已成为制约汽车维修业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目前,很多国内汽车维修企业的人力资源已无法满足现代汽车维修的需要,从业人员整体学历偏低、高等级技能人才比例偏低、接受专业训练的人才比例低、工资待遇低,留不住人才等等。因此,“人才难得,人才难留”这是许多汽车维修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2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对策
2.1 建立完善的汽车维修市场
相关部门要加强横向联合,形成汽车维修行业管理的合力,由于汽车维修行业的管理涉及诸如:交通、工商、税务、城管等多个部门,常常由于缺乏有效的沟通和配合,而使各部门对汽车维修行业的监督管理力度大大削弱。因此,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与横向部门的配合,营造齐抓共管的声势。汽车维修行业管理部门是行业的主管部门,管理的内容包括质量纠纷、明码标价经营行为、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等各个方面,因此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必然与工商、物价、技术监督、劳动和保障等部门频繁接触,与这些横向部门加强交流和合作就十分重要。特别是在大规模的市场整治活动中,适当地借助一下公安、城管、工商、这些部门的力量或者可以借助市综合执法局的力量,将市区邻街两侧的三类专修店纳入到综合执法局日常额执法内容中。这些将对于打击违章经营、维护市场秩序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建立有效的市场监管机制,规范经营行为
为规范汽车维修市场的价格,交通主管部门应把工时定额和收费标准的执行情况列为日常检查监督的重要内容,对违反规定者要及时给予适当的行政和经济制裁。同时,要与当地物价部门积极配合,严格执行明码标价制度和价格备案制度,定期向社会公示汽车维修价格,引导企业和理收费。在管理手段上应采取制定统一结算凭证的办法,以便各管理部门和广大用户对各汽车维修业户实施监督。
2.3 注重各类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训
2004 年 6 月 21 日在北京建立了由教育部、交通部确立的国家紧缺人才工程“职业院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这表明我国已经开始注重对汽车维修人才的培养。我们可以看到,要使汽车维修行业顺利发展,解决人才奇缺这个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主要是要加强培训人才学校的建立和完善。其次是对人才素质的培养,这样才能为汽车维修行业注入新的活力,让我们的汽车维修工作从体力时代转向脑力时代,这样才能逐步提高汽车维修技术的水平,更好地推动汽车维修行业向健康的方向发展[3]。
2.4 维修经营模式连锁化
连锁经营模式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组织,以一定的形式组织一个联合体,通过企业形象的标准化、经营活动的专业化、管理方式的规范化以及管理手段的现代化,使复杂的商业活动在职能分工的基础上实现相对的简单化,从而实现规模效益。把连锁经营的经营模式嫁接和移植到汽车维修行业,是开始于欧美经济发达国家,大约有四、五十年的历史,并伴随着汽车制造业的繁荣而发展,但快速发展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从整体上来看,发达国家从事汽车维修企业连锁经营在技术、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经历了不断完善的过程。在汽车维修、保养业中,连锁经营已构成主要的业态形式,成为汽车售后服务的主导力量,大多数做汽车连锁经营的公司都获得了成功,从而证明了连锁经营的优势和魅力所在。
目前,我国汽车维修连锁经营采用的是“四体一体”模式,“四位一体”是指将汽车整车销售(sale)、零配件(spare part)、售后维修服务(service)和信息反馈(survey)四项功能集于一体的汽车销售维修服务模式,即“4S”店[4]。作为一种新兴的汽车整体服务方式,“4S”店从 1999 年开始逐步由欧洲传入国内,由于其拥有豪华舒适的购车环境,能够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及维修服务,在引进国内短短几年时间内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四.结束语
汽车工业的发展已走向机械、电气、电子、智能控制相结合的道路,汽车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要求维修现代汽车的人员应具有相应的知识,能适应维修设备的更新换代,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维修组织能力。就汽车维修行业而言,现代汽车维修行业要跟上现代汽车技术的迅速发展,就必需从人才、设备和管理等方面来满足高科技汽车维修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王志江.政府对汽车维修行业规范化管理的研究. 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2. 陈煦.迈向新世纪—车辆维修业发展研究(一).汽车与配件, 2000
3. 田光辉.汽车维修企业人才现状与人才培养.北京汽车, 2005
4. 沙振权.中国连锁经营理论与实践.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8

7、悦动轿车快修精修手册的前言

第一章伊兰特悦动轿车技术亮点及G4ED 1.6L发动机机
械系统维修1第一节伊兰特悦动轿车技术亮点1
一、发动机1
二、自动变速器1
三、车身电气4
第二节规格、转矩参数5
第三节发动机结构与检修9
一、G4ED 1.6L和G4GB 1.8L发动机基本结构9
二、进/排气系统9
三、更换气门导管9
四、检查气门和气门弹簧12
五、凸轮轴13
六、CVVT(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总成14
第四节发动机的分解与安装14
一、气缸体的分解14
二、发动机连杆和轴承的检查15
三、发动机部件的检查19
四、发动机的装配22
第五节冷却系统24
一、散热器风扇的检查24
二、冷却液泵的结构24
三、节温器的检查25
第六节润滑系统26
一、机油泵的结构与拆卸26
二、机油泵的检查27
三、机油泵的安装29
第二章G4GB 1.8L发动机机械系统30
第一节发动机规格与参数30
第二节发动机气门间隙检查和调整与故障检修33
第三节发动机装配37
一、发动机主轴承中间轴承的区别37
二、发动机主轴承盖的区别37
第三章废气排放控制装置39
第一节概述39
一、系统概述39
二、规定转矩39
三、故障检修39
四、工作原理与部件位置39
第二节曲轴箱排放控制系统42
一、检查PCV阀43
二、曲轴箱强制通风阀(PCV)的工作原理43
三、曲轴箱强制通风阀(PCV)的拆卸43
四、检查PCV阀43
五、安装曲轴箱强制通风PCV阀43
第三节排放控制系统44
一、概述与原理44
二、排放系统检查44
三、(压力控制电磁阀)PCSV检查45
四、活性炭罐的拆卸与安装46
五、燃油箱47
第四节废气排放控制系统48
一、概述48
二、CVVT(连续可变气门正时)系统48
第四章燃油系统(G4ED 1.6L)50
第一节规格参数50
一、燃油系统规格50
二、传感器规格50
三、执行器与电磁阀规格51
四、规定转矩52
第二节基本故障检修52
一、基本检查程序52
二、插接器的检查程序52
三、电路的检查方法54
四、故障维修55
第三节发动机控制系统57
一、发动机控制系统结构57
二、发动机控制模块(ECM)60
三、ECM更换77
四、ECM的故障检查程序77
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MAPS)77
六、进气温度传感器(IATS)87
七、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ECTS)87
八、节气门位置传感器(TPS)89
九、曲轴位置传感器(CKPS)91
十、凸轮轴位置传感器(CMPS)92
十一、爆燃传感器(KS)93
十二、加热型氧传感器(HO2S)94
十三、喷油器96
十四、怠速控制执行器(ISCA)96
十五、清除控制电磁阀(PCSV)99
十六、CVVT机油控制阀(OCV)100
第四节发动机控制系统故障码检修102
一、故障码P0011“A”凸轮轴位置?正时提前过大或系统性能故障(1排)104
二、故障码P0012“A”凸轮轴位置?正时延迟过大(1排)106
三、故障码P0016曲轴位置?凸轮轴位置关系(1排、传感器A)106
四、故障码P0030 HO2S加热器控制电路(1排/传感器1)109
五、故障码P0031 HO2S加热器控制电路电压低(1排/传感器)111
六、故障码P0032 HO2S加热器控制电路电压高(1排/传感器1)111
七、故障码P0036 HO2S加热器控制电路(1排/传感器2)112
八、故障码P0037 HO2S加热器控制电路
电压低(1排/传感器2)113
九、故障码P0038 HO2S加热器控制电路电压高(1排/传感器2)114
十、故障码P0068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空气流量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关系114
十一、故障码P0075进气门控制电磁阀电路(1排)116
十二、故障码P0076进气门控制电磁阀电路电压低(1排)118
十三、故障码P0077进气门控制电磁阀电路电压高(1排)118
十四、故障码P0106进气歧管压力/大气压力传感器范围/性能故障119
十五、故障码P0107进气歧管压力/大气压力传感器信号电压低121
十六、故障码P0108进气歧管压力/大气压力传感器信号电压高121
十七、故障码P0112进气温度传感器1信号电压低122
十八、故障码P0113进气温度传感器1信号电压高124
十九、故障码P0117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信号电压低124
二十、故障码P0118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信号电压高126
二十一、故障码P0121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开关“A”范围/性能故障126
二十二、故障码P0122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开关“A”信号电压低129
二十三、故障码P0123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开关“A”信号电压高130
二十四、故障码P0124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开关“A”电路间歇故障131
二十五、故障码P0130氧传感器电路(1排/传感器1)132
二十六、故障码P0131氧传感器电路电压低(1排/传感器1)133
二十七、故障码P0132氧传感器电路电压高(1排/传感器1)134
二十八、故障码P0133氧传感器电路响应慢(1排/传感器1)135
二十九、故障码P0134氧传感器电路信号检测错误(1排/传感器1)136
三十、故障码P0135氧传感器加热器电路(1排/传感器1)137
三十一、故障码P0136氧传感器电路(1排/传感器2)139
三十二、故障码P0137氧传感器电路电压低(1排/传感器2)141
三十三、故障码P0138氧传感器电路电压高(1排/传感器2)141
三十四、故障码P0139氧传感器电路响应慢(1排/传感器2)141
三十五、故障码P0140氧传感器电路信号检测错误(1排/传感器2)142
三十六、故障码P0141氧传感器加热器电路(1排/传感器2)143
三十七、故障码P0171系统过稀(1排)145
三十八、故障码P0172系统过浓(1排)147
三十九、故障码P0201喷油器电路/断路?气缸1147
四十、故障码P0202喷油器电路/断路?气缸2149
四十一、故障码P0203喷油器电路/断路?气缸3150
四十二、故障码P0204喷油器电路/断路?气缸4150
四十三、故障码P0230燃油泵初级电路150
四十四、故障码P0231燃油泵次级电路电压低152
四十五、故障码P0232燃油泵次级电路电压高152
四十六、故障码P0261气缸1喷油器电路电压低153
四十七、故障码P0262气缸1喷油器电路电压高155
四十八、故障码P0264气缸2喷油器电路电压低155
四十九、故障码P0265气缸2喷油器电路电压高155
五十、故障码P0267气缸3喷油器电路电压低156
五十一、故障码P0268气缸3喷油器电路电压高156
五十二、故障码P0270气缸4喷油器电路电压低156
五十三、故障码P0271气缸4喷油器电路电压高157
五十四、故障码P0300随机/多个气缸失火157
五十五、故障码P0301气缸1?失火160
五十六、故障码P0302气缸2?失火161
五十七、故障码P0303气缸3?失火162
五十八、故障码P0304气缸4?失火164
五十九、故障码P0326爆燃传感器1范围/性能故障(1排或单一传感器)165
六十、故障码P0327爆燃传感器1电路电压低(1排或单一传感器)166
六十一、故障码P0328爆燃传感器1电路电压高(1排或单一传感器)167
六十二、故障码P0335曲轴位置传感器“A”电路167
六十三、故障码P0336曲轴位置传感器“A”范围/性能故障169
六十四、故障码P0337曲轴位置传感器“A”信号电压低170
六十五、故障码P0338曲轴位置传感器“A”信号电压高170
六十六、故障码P0339曲轴位置传感器“A”电路间歇故障171
六十七、故障码P0340凸轮轴位置传感器“A”电路(单一传感器)171
六十八、故障码P0341凸轮轴位置传感器“A”范围/性能故障(1排)173
六十九、故障码P0342凸轮轴位置传感器“A”信号电压低(1排)174
七十、故障码P0343凸轮轴位置传感器“A”信号电压高(1排)174
七十一、故障码P0420催化转化器效率低于界限(1排)175
七十二、故障码P0444蒸发排放系统清除控制阀电路断路176
七十三、故障码P0458蒸发排放系统清除控制阀电路电压低178
七十四、故障码P0459蒸发排放系统清除控制阀电路电压高178
七十五、故障码P0501车速传感器“A”范围/性能故障179
七十六、故障码P0506怠速控制系统转速低于期望值182
七十七、故障码P0507怠速控制系统转速高于期望值183
七十八、故障码P0560系统电压184
七十九、故障码P0561系统电压不稳定186
八十、故障码P0562系统电压低187
八十一、故障码P0563系统电压高188
八十二、故障码P0605内部控制模块只读存储器(ROM)错误188
八十三、故障码P0650故障指示灯(MIL)控制电路189
八十四、故障码P0700变速器控制系统(MIL请求)190
八十五、故障码P1505怠速控制执行器线圈#1信号电压低190
八十六、故障码P1506怠速控制执行器线圈#1信号电压高192
八十七、故障码P1507怠速控制执行器线圈#2信号电压低192
八十八、故障码P1508怠速控制执行器线圈#2信号电压高193
八十九、故障码P1550爆燃传感器IC194
九十、故障码P1560爆燃控制串行端口界面检查(1排)195
九十一、故障码P2096催化转化器燃油修正系统过稀(1排)195
九十二、故障码P2097催化转化器燃油修正系统过浓(1排)197
九十三、故障码P2232氧传感器信号电路与加热器电路短路(1排/传感器2)198
九十四、故障码U0001高速CAN通信总线故障199
九十五、故障码U0101 TCM通信故障201
第五章发动机控制系统(G4ED 1?8L)202
第一节发动机控制系统202
第二节发动机控制系统故障码诊断检查210
一、故障码P0030 HO2S加热器控制电路(1排/传感器1)210
二、故障码P0031 HO2S加热器控制电路电压低(1排/传感器1)211
三、故障码P0032 HO2S加热器控制电路电压高(1排/传感器1)212
四、故障码P0036 HO2S加热控制电路(1排/传感器2)212
五、故障码P0037 HO2S加热器控制电路电压低(1排/传感器2)214
六、故障码P0038 HO2S加热器控制电路电压高(1排/传感器2)214
七、故障码P0106进气歧管压力/大气压力传感器范围/性能故障215
八、故障码P0107进气歧管压力/大气压力传感器信号电压低216
九、故障码P0108进气歧管压力/大气压力传感器信号电压高217
十、故障码P0111进气温度传感器1范围/性能故障217
十一、故障码P0112进气温度传感器1信号电压低219
十二、故障码P0113进气温度传感器1信号电压高219
十三、故障码P0116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范围/性能故障220
十四、故障码P0117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信号电压低221
十五、故障码P0118发动机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信号电压高222
十六、故障码P0121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开关“A”范围/性能故障222
十七、故障码P0122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开关“A”信号电压低224
十八、故障码P0123加速踏板位置传感器/开关“A”信号电压高225
十九、故障码P0130氧传感器电路(1排/传感器1)226
二十、故障码P0131氧传感器电路电压低(1排/传感器1)227
二十一、故障码P0132氧传感器电路电压高(1排/传感器1)228
二十二、故障码P0133氧传感器电路响应慢(1排/传感器1)228
二十三、故障码P0134氧传感器电路信号检测错误(1排/传感器1)229
二十四、故障码P0136氧传感器电路(1排/传感器2)229
二十五、故障码P0137氧传感器电路电压低(1排/传感器2)231
二十六、故障码P0138氧传感器电路电压高(1排/传感器2)231
二十七、故障码P0139氧传感器电路响应慢(1排/传感器2)232
二十八、故障码P0140氧传感器电路信号检测错误(1排/传感器2)232
二十九、故障码P0170燃油修正(1排)233
三十、故障码P0171系统过稀(1排)234
三十一、故障码P0172系统过浓(1排)236
三十二、故障码P0230燃油泵初级电路237
三十三、故障码P0261气缸1喷油器电路电压低238
三十四、故障码P0262气缸1喷油器电路电压高240
三十五、故障码P0264气缸2喷油器电路电压低240
三十六、故障码P0265气缸2喷油器电路电压高241
三十七、故障码P0267气缸3喷油器电路电压低241
三十八、故障码P0268气缸3喷油器电路电压高241
三十九、故障码P0270气缸4喷油器电路电压低242
四十、故障码P0271气缸4喷油器电路电压高242
四十一、故障码P0300随机/多个气缸失火243
四十二、故障码P0301、P0302、P0303、P0304气缸1、气缸2、气缸3、气缸4失火245
四十三、故障码P0315凸轮轴位置(CMP)传感器故障246
四十四、故障码P0325爆燃传感器1电路(1排或单一传感器)248
四十五、故障码P0335曲轴位置传感器“A”电路249
四十六、故障码P0340凸轮轴位置传感器“A”电路(单一传感器)251
四十七、故障码P0420催化转化器效率低于界限(1排)253
四十八、故障码P0444蒸发排放系统清除控制阀电路断路254
四十九、故障码P0445蒸发排放系统清除控制阀电路短路255
五十、故障码P0501车速传感器“A”范围/性能故障256
五十一、故障码P0506怠速控制系统?转速低于期望值257
五十二、故障码P0507怠速控制系统?转速高于期望值258
五十三、故障码P0560系统电压259
五十四、故障码P0562系统电压低260
五十五、故障码P0563系统电压高261
五十六、故障码P0605内部控制模块只读存储器(ROM)错误261
五十七、故障码P0650故障指示灯(MIL)控制电路262
五十八、故障码P0700变速器控制系统(MIL请求)263
五十九、故障码P1505怠速控制执行器线圈#1信号电压低263
六十、故障码P1506怠速控制执行器线圈#1信号电压高265
六十一、故障码P1507怠速控制执行器线圈#2信号电压低265
六十二、故障码P1508怠速控制执行器线圈#2信号电压高265
六十三、故障码U0001高速CAN通信总线故障266
六十四、故障码U0101 TCM通信故障268
第六章变速器维修269
第一节变速器规格与维修标准269
一、手动变速器规格与维修标准269
二、自动变速器规格269
第二节变速器结构概述270
一、手动变速器结构270
二、自动变速器结构与原理270
第三节变速器故障检修279
一、故障码279
二、故障码表279
三、基本检测调整279
第四节变速器故障码自诊断282
一、故障码P0707变速器档位传感器信号电压低282
二、故障码P0708变速器档位传感器信号电压高285
三、故障码P0712变速器油温传感器“A”信号电压低286
四、故障码P0713变速器油温传感器“A”信号电压高289
五、故障码P0717输入/涡轮速度传感器“A”电路无信号289
六、故障码P0722输出速度传感器电路无信号292
七、故障码P0731 1档、P0732 2档、P0733 3档传动比错误295
八、故障码P0734 4档传动比错误297
九、故障码P0741锁止离合器系统异常?卡滞在“OFF”状态298
十、故障码P0743锁止离合器电路电气故障299
十一、故障码P0748压力控制电磁阀(VFS)“A”电气故障302
十二、故障码P0750换档控制电磁阀“A”(ON/OFF控制电磁阀)303
十三、故障码P0755换档控制电磁阀“B”(PCSV?A)304
十四、故障码P0760换档控制电磁阀“C”(PCSV?B)306
十五、故障码P0765换档控制电磁阀“D”(PCSV?C)307
十六、故障码U0001高速CAN通信总路线故障311
十七、故障码U0100 ECM/PCM“A”通信故障313
第五节自动变速器分解图与阀体系统314
一、自动变速器分解图314
二、变速器安装后复位程序314
三、阀体系统316
第七章ABS(防抱死制动系统)319
第一节ABS结构与控制原理319
一、说明319
二、警告灯模块320
三、ABS控制320
第二节ABS故障检修326
一、扫描工具的说明与使用326
二、用扫描工具HI?DS SCAN检查327
三、ABS不工作故障检修327
四、ABS不工作(间歇)329
五、不能与诊断仪通信(不能与任何系统通信)329
六、不能与诊断仪通信(仅不能与ABS通信)330
七、点火开关ON(发动机OFF)时,ABS警告灯不亮330
八、即使发动机起动后,ABS警告灯仍亮331
九、给制动系统放气331
第三节故障码的维修332
一、故障码C1101蓄电池电压过大333
二、故障码C1102蓄电池电压过小334
三、故障码C1200左前轮速传感器电路断路/短路335
四、故障码C1201左前轮速传感器范围/性能/间歇故障337
五、故障码C1202左前轮速传感器无效/无信号338
六、故障码C1203右前轮速传感器电路断路/短路339
七、故障码C1204右前轮速传感器范围/性能/间歇故障340
八、故障码C1205右前轮速传感器无效/无信号341
九、故障码C1206左后轮速传感器电路断路/短路341
十、故障码C1207左后轮速传感器范围/性能/间歇故障342
十一、故障码C1208左后轮速传感器无效/无信号343
十二、故障码C1209右后轮速传感器电路断路/短路343
十三、故障码C1210右后轮速传感器范围/性能/间歇故障344
十四、故障码C1211右后轮速传感器无效/无信号345
十五、故障码C1213轮速频率故障346
十六、故障码C1604 ECU硬件故障346
十七、故障码C2112阀继电器故障347
十八、故障码C2308左前阀故障(进入阀)、故障码C2316右前阀故障(进入阀)348
十九、故障码C2312左前阀故障(排出阀)、故障码C2320右前阀故障(排出阀)349
二十、故障码C2324左后阀故障(进入阀)、故障码C2332右后阀故障(进入阀)349
二十一、故障码C2328左后阀故障(排出阀)、故障码C2336右后阀故障(排出阀)350
二十二、故障码C2402电动机电气故障350
第四节ABS控制模块、前/后轮速传感器351
一、ABS控制模块351
二、前轮速传感器351
三、后轮速传感器352
四、EBD(电控制动力分配)353
第八章汽车乘员保护装置354
第一节故障诊断354
第二节乘员保护装置自诊断357
一、故障码B1101蓄电池电压高357
二、故障码B1102蓄电池电压低358
三、故障码B1328驾驶席FIS(正面碰撞传感器)故障359
四、故障码B1329驾驶席FIS(正面碰撞传感器)通信故障360
五、故障码B1333助手席FIS(正面碰撞传感器)故障360
六、故障码B1334助手席FIS(正面碰撞传感器)通信故障361
七、故障码B1346驾驶席安全气囊电阻过大(1级)362
八、故障码B1347驾驶席安全气囊电阻过小(1级)363
九、故障码B1348驾驶席安全气囊电路与搭铁电路短路(1级)364
十、故障码B1349驾驶席安全气囊电路与电源电路短路(1级)365
十一、故障码B1352助手席安全气囊电阻过大(1级)366
十二、故障码B1353助手席安全气囊电阻过小(1级)367
十三、故障码B1354助手席安全气囊电路与搭铁电路短路(1级)367
十四、故障码B1355助手席安全气囊电路与电源电路短路(1级)368
十五、故障码B1361驾驶席安全带拉紧器电阻过大369
十六、故障码B1362驾驶席安全带拉紧器电阻过小370
十七、故障码B1363驾驶席安全带拉紧器电路与搭铁电路短路371
十八、故障码B1364驾驶席安全带拉紧器电路与电源电路短路371
十九、故障码B1367助手席安全带拉紧器电阻过大372
二十、故障码B1368助手席安全带拉紧器电阻过小373
二十一、故障码B1369助手席安全带拉紧器电路与搭铁电路短路374
二十二、故障码B1370助手席安全带拉紧器电路与电源电路短路375
二十三、故障码B1620控制模块内部故障?更换SRSCM375
二十四、故障码B1650安全气囊仅1级碰撞记录(正面?更换SRSCM)376
二十五、故障码B2500警告灯故障376
第九章车身电气系统378
第一节音频378
一、规定值378
二、部件和部件位置378
三、音频模块378
四、扬声器故障检修378
五、天线检查383
六、玻璃天线电路检查384
七、天线384
八、音响远程控制385
九、音响系统故障检修385
第二节组合开关392
一、组合开关规格与结构392
二、组合开关检查392
第三节遥控和防盗394
一、规格与部件位置394
二、防盗系统394
三、遥控系统396
四、解除警戒397
五、ARM399
六、LED闪烁399
七、警戒等待模式400
八、重新进入警戒状态401
九、自动闭锁计时器1模式401
十、自动闭锁计时器2模式402
十一、PREARM模式403
十二、重设404
十三、车门开锁抑制404
十四、部件检查405
十五、遥控器407
第四节BCM(车身控制模块)411
一、车身控制模块(BCM)规格411
二、BCM插接器说明413
三、使用诊断仪诊断BCM415
四、使用者选项模式416
五、熔丝和继电器417
六、ICM(集成电路模块)继电器盒417
第五节钥匙防盗系统423
一、钥匙防盗系统说明423
二、部件操作423
三、钥匙注册程序424
四、用户密码学习程序426
五、失效保护功能427
六、更换部件428
七、ECM和SMARTRA的更换428
八、ECM中性430
第六节钥匙防盗系统故障码诊断431
一、故障码P1610非?钥匙防盗系统?EMS连接到钥匙防盗系统432
二、故障码P1674钥匙防盗系统?发射器状态故障433
三、故障码P1675钥匙防盗系统?发射器编程故障433
四、故障码P1676钥匙防盗系统?SMARTRA信息故障434
五、故障码P169A钥匙防盗系统?SMARTRA验证失败434
六、故障码P1690钥匙防盗系统?SMARTRA不响应434
七、故障码P1691钥匙防盗系统?天线线圈故障436
八、故障码P1692钥匙防盗系统?指示灯故障437
九、故障码P1693钥匙防盗系统?发射器故障437
十、故障码P1694钥匙防盗系统?EMS信息故障438
十一、故障码P1695钥匙防盗系统?EMS记忆故障438
十二、故障码P1696钥匙防盗系统?验证失败438
十三、故障码P1697钥匙防盗系统?诊断仪信息故障439
十四、故障码P1699钥匙防盗系统?超过二次起动界限439
第七节钥匙防盗系统控制单元和线圈天线的拆卸与安装439
一、钥匙防盗系统控制单元的拆卸与安装439
二、线圈天线的拆卸与安装439
第十章空调系统故障自诊断441
第一节控制系统自诊断441
一、自诊断程序441
二、读取故障码441
三、故障码显示442
四、规定值442
第二节空调控制系统故障码诊断443
一、故障码B1202加热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电路断路(电压高)443
二、故障码B1203加热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电路短路(电压低)445
三、故障码B1208内外气选择电位计电路短路(电压低)446
四、故障码B1209内外气选择电位计电路断路(电压高)448
五、故障码B1233室内温度传感器电路短路(电压低)450
六、故障码B1234室内温度传感器电路断路(电压高)451
七、故障码B1237室外温度传感器电路短路(电压低)453
八、故障码B1238室外温度传感器电路断路(电压高)454
九、故障码B1241蒸发器表面温度传感器电路短路(电压低)455
十、故障码B1242蒸发器表面温度传感器电路断路(电压高)457
十一、故障码B1245温度门电位计电路短路(电压低)?驾驶席458
十二、故障码B1246温度门电位计电路断路(电压高)?驾驶席460
十三、故障码B1249通风式风门电位计电路短路(电压低)?驾驶席461
十四、故障码B1250通风模式风门电位计电路断路(电压高)?驾驶席463
十五、故障码B2406温度门电动机?驾驶席464
十六、故障码B2408内外气选择电动机466
十七、故障码B2409通风模式风门控制电动机?驾驶席467第十一章整车电路470
第一节电源、室内熔丝、搭铁分布电路470
一、电源分布线路470
二、室内熔丝分布电路470
三、搭铁分布线路470第二节发动机470
一、发动机控制系统电路(1?6L)MFI470
二、发动机控制系统电路(1?8L)MFI470
三、起动系统电路470
四、充电系统电路470
五、冷却系统电路470
六、数据诊断(插接器)电路470
第三节自动变速器电路470
一、1?6L自动变速器(G4ED)电路470
二、1?8L自动变速器(G4GE)电路470
三、变速锁杆系统电路470
第四节空调控制系统电路503
一、自动空调控制系统电路503
二、手动空调控制系统电路503
第五节辅助保护系统、ABS电路503
一、辅助保护系统电路503
二、ABS电路503
第六节车身电器电路503
一、车身控制模块电路503
二、仪表电路503
三、遥控防盗报警系统电路503
四、后倒车辅助系统电路503
五、钥匙防盗系统电路503
六、音响警告系统电路503

8、如何写汽车维修与保养毕业论文绪论

绪论也称引言,又称前言、序言和导言,用在论文的开头。 引言一般要概括地写出作者意图,说明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并指出论文写作的范围。引言要短小精悍、紧扣主题。

9、关于汽车某一零部件的维修的3000字论文

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其中部分组成(例如附录)可有可无。论文各组成的排序为: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英文题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和致谢。
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
题目
(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
署名
(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
引言
(三)论文——引言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
材料方法
(四)论文——材料和方法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
实验结果
(五)论文——实验结果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
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
讨论
(六)论文——讨论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
结论
(七)论文——结语或结论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
参考文献
(八)论文——参考义献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
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

10、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图解的前言

<


与汽车维修引言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