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汽车维修 > 全球汽车配件巨头

全球汽车配件巨头

发布时间:2020-09-18 19:30:38

1、2019八大零部件企业事件 海外巨头大批裁员

文/中国汽车报
车市寒冬,再加上“新四化”给汽车业带来百年一遇的巨变,2019年的汽车零部件行业格外风云激荡。下面,让我们看下2019年中外汽车零部件行业发生了哪些大事吧!
国际
1.零部件巨头大批裁员
2019年初以来,全球多家知名零部件企业,包括博世、大陆、欧司朗、舍弗勒、奥托立夫、巴斯夫、马勒等相继公布了裁员计划,少则数百人,多则数千人。例如,大陆集团计划未来十年内进行结构转型,预计将裁员2万余人。
2.采埃孚收购威伯科
2019年3月底,采埃孚宣布,以每股136.5美元的价格收购威伯科,股价总值约70亿美元,预计交易在2020年初完成。双方合并后的年销售总额将达400亿欧元,有望跻身全球零部件前三。
3.LG化学与SKI对簿公堂
韩国电池厂商LG化学在美国指控SKI通过雇用其前员工的方式来盗取LG化学的商业机密,并以欺诈手段赢得了与大众集团的合同。SKI否认指控,并反过来控告LG化学侵犯其电动汽车电池专利。
4.日立与本田合并零部件业务
2019年11月初,日立和本田宣布,将日立全资子公司日立汽车系统公司以及本田旗下的昭和、京滨和日信工业公司,整合成一家全新公司,由日立持股66.6%,而本田持股33.4%。
国内
5.潍柴海外并购
2019年12月,潍柴完成对德国ARADEX的战略收购。这是继潍柴与英国锡里斯动力携手及战略投资加拿大巴拉德后,在新能源动力系统领域又一次国际化战略布局。
6.比亚迪联手车企提供电
2019年6月,丰田宣布比亚迪进入其供应链体系,为丰田提供动力电池。奥迪也确认正在与比亚迪就购买电池一事进行商谈。另外,为了更好地与车企合作,比亚迪预计2022年前后将电池业务分拆出去独立上市。
7.宁德时代获电池大单
宁德时代已先后拿下大众集团MEB电动车项目平台的动力电池订单,以及宝马集团40亿欧元的电池订单。2019年11月,宝马集团又将宁德时代的电池订单从40亿欧元提升到73亿欧元。
8.沃特玛进入破产清算
2019年11月,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沃特玛破产清算一案。法院初步查明:沃特玛尚在经营,对外负债约197亿元,累计拖欠559家供应商债权约54亿余元。在法院裁定后,沃特玛宣告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国内汽配连锁门店最多的平台是哪个?

三头六臂汽配,已经超过了两千家,而且数量还在不断的增长中,近几年三头六臂发展非常迅速,被多家投资公司所青睐,前景非常看好。如果您认可我的回答,请采纳

3、中国汽车接插件行界出现巨头——江苏一苏电器有限公司,投入巨资为中国汽配界打气

一苏最近动静是很大,可是好像不仅是在中国国内吧,新闻在国外很多城市都有销路,这是家很有潜力的公司,希望他步步高升

4、博世等三巨头或将自己造车?

博世等三巨头或将自己造车?

据德国商报报道,博世(Bosch)携手本特勒(Benteler)以及宾尼法利纳(Pininfarina)共同研发电动汽车平台。作为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全球巨头,博世或将打破禁忌,首次进行整车平台打造。

(图片:博世和本特勒共同打造的“移动底盘”)

三月初的一条新闻并没有引起很大的关注,但其实很可能对汽车行业的未来产生巨大影响:意大利汽车设计和车身制造公司宾尼法利纳加入博世和本特勒之间的合作。

这个项目看起来不痛不痒,但其实是一次战略性的布局。哪怕在当下疫情期间,博世也还是在坚持推进这个项目。这个项目涉及到的是一个亿万级的大市场。博世、本特勒和宾尼法利纳三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一起完全可以完成整车的设计和制造,未来任何想进军电动车市场的企业都可以全权委托这三家企业进行。

从包括采埃孚、马勒和海拉等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处了解到,虽然现在汽车生产大面积停滞,但与未来出行科技相关的项目还在正常推进,主要是电驱动和无人驾驶相关项目。

博世和本特勒的合作由来已久,不久前还联手推出了专门为电动汽车设计的“移动底盘”。本特勒提供碰撞解决方案、底盘和电池系统;博世则提供驱动杆、转向、刹车和电子电器包含控制系统。随着宾尼法利纳的加入,车辆设计和集成也成为可能。三家联手,完全可以实现高质量的整车设计和匹配。

当然,平台的理念在此之前就已经有了成功的实践。作为汽车平台专家,大众集团计划在专门为电动车打造的MEB平台上产出超过300万台电动汽车。

那么博世为何还要费心打造自己的平台呢?博世方面表示,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要想在未来继续生存,必须拥有自己的平台。博世董事会主席沃尔克马尔·邓钠尔(Volkmar Denner)曾表示,博世不会深耕平台技术,会保持零部件供应商的身份,而不会和主机厂成为竞争对手。

但邓钠尔同时表示,博世要成为电动车市场的领导者,要在电动车市场获得比传统燃油车市场更大的市场份额。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博世不仅要保留现有客户,还需要将目光投向新进入市场的企业,也就是创业公司和出行服务供应商。这些企业迄今为止还没有自己启动造车计划,但为了支撑各自的商业模式需要专门的车辆。

Uber和滴滴出行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博世和本特勒联手打造的“移动底盘”基础上安装特别设计的车身,就可以满足这些企业的需求。

所有这些工作至少可以占到整车产业链60%的价值。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大型汽车制造商纷纷决定增加自主研发的比例。因此,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们必须开辟新的战场。“博世们”研发成果主要的目标客户是那些不具备自主研发能力或者不想做自主研发的企业。

博世方面已经宣布,不会进军电池制造产业,而这是电动汽车价值链上的关键一环。在这种情况下,“移动底盘”项目对于博世就有着更加关键的意义。此外,该项目还是博世和主机厂之间关系的一个试金石,或将与主机厂形成直接竞争关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与全球汽车配件巨头相关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