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车维修技能评价制度怎么写呢
介绍:
汽车维修基本技能
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和技能规范解读
导 言
和本职业相关的主要有个标准。第一个标准是由国家劳动部和交通部共同发布的《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在这个标准中把汽车修理工分成五个等级,即: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并规定了各个等级的要求及考核方法。第三个标准GB/T21338-2008,它是交通根据近年来汽车技术迅发展对从业人员提出新的更加具体、更加科学的分类,将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分成类,并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一职业描述
1.职业名称
汽车修理工。
2.职业定义
使用工、夹、量具,仪器仪表及检修设备进行汽车的维护、修理和调试的人员。
3.职业特征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对于中、高职学生来说应达到高级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水平。对从业者有如表1所列要求。
表1 对从业者的要求
?项目 非常重要 重要 一般 学习能力 * ? ? 手臂灵活性 ? * ? 动作协调性 * ? ? 色觉 ? * ? 手指灵活性 ? * ? 计算能力 ? ? * 表达能力 ? ? * 形体知觉 ? ? * 空间感 ? * ? 4.从业范围
从事汽车维护、修理、检测、诊断等项工作。
二职业功能模块与技能模块
1.分析框架
根据技能大赛的技术要求,以高级工(或国家三级)职业标准为例的分析框架如表2所列。
表2 高级工(或国家三级)职业标准分析框架
职业功能模块 职业技能模块 一、汽车大修 1、编制汽车各总成主要零部件的修理工艺卡 2、主持汽车整车或总成的大修 二、汽车大修验收 3、接车验收 4、过程验收 5、竣工验收 三、解决汽车疑难故障 6、诊断发动机疑难故障 7、诊断底盘疑难故障 四
2、请问汽车维修中工的定义是什么啊?
汽修中工是指能使用工、夹、量具,仪器仪表及检修设备进行汽车的维护、修理和调试的中级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根据我国2012年度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汽修中工的主要工作要求包括汽车修理和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两个方面
一、汽车大修 (一)编制汽车各总成主要零部件的修理工艺卡 能编制曲轴,气缸体、变速器壳体、差速器壳体等零件的修理工艺卡 1.汽车各总成主要零部件的技术标准
2.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工艺知识
3.机械制图
4.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二)主持汽车整车或总成的大修 能主持汽车发动机、底盘及整车的大修作业 汽车典型零部件的修复方法
二、汽车大修验收 (一)接车验收 能使用仪器、仪表对送修车辆的技术状况进行检测,确定维修项目 车辆和总成的送修标准
(二)过程验收 1.能使用量具、仪器、仪表检测已修复的零件 汽车零部件修理的技术标准
二、气汽车大修验收 (二)过程验收 2.能按工艺规程监控维修质量 汽车零部件修理的技术标准
(三)竣工验收 能根据竣工验收标准,使用仪器、仪表检测修竣车辆的质量 车辆和总成大修竣工验收技术标准
三、解决汽车疑难故障 (一)诊断发动机疑难故障 1.能用仪器检测、分析油耗超标等故障
2.能用仪器检测、分析气缸异常磨损等故障
3.能用仪器检测、分析排放超标等故障 1.机动车辆技术性能的检测标准
2.汽车运输业车辆技术管理规定
3.发动机理论(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性能指标与特性)知识
4.汽车理论(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行驶稳定性、平顺性与通过性)续表
职业功能 工作内容 技能要求 相关知识
三、解决汽车疑难故障 (二)诊断底盘疑难故障 1.能用仪器检测、分析前轮异常磨损和摆振
2.能用仪器检测、分析汽车驱动桥异响
3.能用仪器检测、分析自动变速器打滑等故障
4.能用仪器检测,分析汽车制动防抱死装置失效 5.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线的组成、设备、检测项目及检测设备的标定、使用
6.电工学与电子学知识
7.传感器、执行元件的构造、性能与工作原理
8.故障码阅读仪(解码器)、示波器,专用检测仪的分类、组成、原理,使用与调整方法
四、指导初中级工技能操作 (一)指导初、中级工技能操作 能够指导初、中级工完成汽车、总成的大修,排除常见故障 1.汽车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知识
2.全面质量管理知识
(二)安全技术培训 能对初、中级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
3、请问三类汽修许可证里的(汽车维修有关法规与技术标准目录)如何填写
国务院《道路运输条例》、交通部《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交通部《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国家标准《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摩托车维修业开业条件》、《汽车修理质量检查评定标准发动机大修 》等
4、汽车修理厂员工岗位职责
1、负责进厂车辆定项检修拆装修理工作。严格依照保修单项目维修,凡维修过的项目必须排除原有的故障,符合汽车修理规范要求。
2、严格按照作业规范和工艺规程进行作业,坚持做到“漏报 不漏修”。
3、严格按定项检修作业范围和进厂报修的项目进行修理。
4、爱护使用和妥善保管工具和专用机具。
5、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野蛮作业。搞好安全生产。
6、车辆修理完经技术检验人员检验试车出厂。之后将填好的工时工单、合格证交维修主管。 7、杜绝浪费,降低修理成本。
8、负责管好、用好修保机具、工具,保持场地整洁,坚持文明生产。保管好未装配上车之零配件以防丢失。
9、认真对待岗位技术培训,做到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会操作、会维护、会排除故障。
辅助修理工学徒等的岗位职责:
1、服从中方管理员的分配和指挥,服从班组长的安排,完成报修车辆有关电器修理项目的检查、拆装、修理,并装复,保证完成所承担的各项工作。
2、承担本单位各车型的整车线路的修理(包括电源和电器的检查修理),保证整车线路的完好,不影响车辆的出厂。
3、积极配合主修做好进厂车辆的电器线路的检修和故障的排除。
4、积极配合主修做好车辆的气路问题的检修。
5、精心维护和正确使用设备、仪器、仪表和正规操作,使用硅整流、
可控硅充电机必须认真检查电源输出与电瓶连接是否牢固,严禁过载回无负荷运行。
6、严格遵守按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保证安全生产、文明生产。
7、管理使用好所配的电工工具及仪表。
5、GB/T3699汽车维修国家技术标准是什么标准
推荐标准
6、汽车维修的相关标准有那些
比较老的标准,将就看吧:车辆维修和技术管理工作规范
一.车辆维修管理
(一)按照国家标准《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gb/t16739.1一16739.3一1997),审批各类维修企业或经营业户,审定业户技术类别,签发技术合格证。
(二)维护车辆维修市场秩序,查处无证修车和违章行为。
(三)指导和监督车辆维修经营者实行明码标价、按维修范围挂牌经营。执行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的汽车维修结算工时定额标准;按规定与托修方签订维修合同,并使用交通部推荐的合同示范文本;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应当附有车辆维修统一结算凭证。
(四)指导和监督维修经营者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管理体系,执行国家、交通行业和地方的维修技术标准和工艺规范。
(五)监督一、二类维修企业在承修二级维护、总成大修、整车大修、在用车改装竣工出厂前应当按照竣工汽车的技术要求进行维修质量检测,检测合格的,实行竣工出厂合格证制度和竣工出厂质量保证期制度,汽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应当由质量检验员签发。汽车竣工出厂合格证由各省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各级道路运政管理机构负责发放和管理并要定期进行检查。
(六)道路运政管理机构可以指定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a级站或汽车性能质量检测监督站)对汽车维修的承、托修双方因维修质量发生纠纷作出技术分析和鉴定。
(七)组织维修工和检验员进行职业道德和业务技术培训,考试合格的,发给上岗证。
1、培训工作由经批准认定的培训中心、技校或学术团体单位进行。
2、开办汽车维修技工和检验员培训班的单位必须由县级道路运政管理机构报地级以上道路运政管理机构批准。
3、县级道路运政管理机构根据考试成绩报地级以上道路运政管理机构审核后发给《汽车维修技术工上岗证》和《汽车维修检验员证》。
二.综合性能检测站管理
(一)省级道路运政管理机构根据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和避免重复建设的原则,对申请筹建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单位进行立项筹建审批。
审查申请书的内容应包括:初步设计方案(包括设任务书、场地总体布置图、站房平面图、工艺布置图等),设备目录及选型(包括提供设备厂家)、人员配备及培训计划等文件。
(二)对批准筹建的综合性能检测站,道路运政管理机构应当按照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开业技术条件,指导申请者配置符合车辆性能检测工艺规程的场地、厂房、设备等技术装备和有关安全、检测工艺规程的各项管理制度。
(三)按有关规定对完成筹建的综合性能检测站进行审查和审批,认定合格的,发放相应检测范围类别的检测许可证。
(四)组织综合性能检测站检测人员的上岗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技术、业务和职业道德等。检测人员上岗培训由地级以上道路运政管理机构批准认定的培训单位组织举办,检测人员上岗证由地级以上道路运政管理机构审核发放。
(五)监督、检查检测站的检测行为,并要求其实行检测项目收费明码标价;指导、监督检测站执行有关车辆检测标准、规范;监控检测站提供检测结果证明;指导检测站掌握车辆检测技术评定标准和采用科学的检测方法;规范检测工艺规程,制定全省(自治区、直辖市)统一的检测结果报告的样本,实行检测站长负责提供检测结果证明的制度。
(六)实行综合性能检测站检测、诊断设备,计量仪器周期检验制度,不合格的,不准继续使用。
三.车辆技术管理
(一)建立健全车辆技术档案,一车一档,并按要求和内容及时填写,保证档案内容齐全、完整。
(二)实行车辆定期检测制度。道路运政管理机构应结合道路运输证的年度审验对车辆进行一次综合性能检测,评定出车辆技术等级,并根据车辆技术等级确定其经营资格或经营线路。通过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全面掌握在用车辆的技术状况。
推广汽车检测诊断技术,实行车辆维修前的状况检测,确定修理作业的范围和程度。
(三)实行车辆强制维护制度,监督车辆按规定周期进行二级维护。对二级维护后的车辆应在道路运输证“二级维护记录”栏中进行签章。
(四)实行车辆视情修理制度。车辆修理内容和项目应是由汽车运输企业或个体业户根据车辆检测后技术状况视情而定,道路运政管理机构不准作任何硬性干预,但有责任协助技术鉴定,以免造成不适和浪费。县级道路运政管理机构要将每季度发生的各种车辆各级修理作业记录汇总上报。
(五)车辆更新和报废。道路运政管理机构应每年有计划地对车辆进行一次技术档案统计和实际调查。对长期使用、车型老旧、性能低劣、物料超耗严重,不经济不安全的车辆,要分类登记造册,汇总于《应报废的老旧车辆尚在使用统计表》,并提出具体意见报当地政府,促使其报废更新。
(六)车辆技术经济定额由省级道路运政管理机构制定与修改。
(七)地、县级道路运政管理机构要定期对各项技术经济定额、指标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并上报。
四.汽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
(一)汽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的作用。
汽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是道路运政管理机构监督、检查汽车维修企业维修质量和售后服务质量及处理汽车维修质量纠纷的依据。
(二)汽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填写。
1、“托修方”栏填写送修车辆的单位或个人的全称。
2、“车牌号码”按交警部门发放的车辆牌照号填写。
3、“车型”栏填写车辆型号,如“东风141”等。
4、“发动机型号、底盘(车身)号”栏按生产厂家编号填写。
5、“维修类别”栏按实际维修所达到类别填写。
6、“维修合同编号”栏填写本次维修所签定的维修合同的文本编号。
7、“接车人”栏填写具体领取修竣车辆的人员姓名及身份证号。
8、“质量检验员”栏加盖道路运政管理机构核发的质量检验员专用证号章。
9、“出厂日期”栏填写修竣车辆交付托修方的时间(年、月、日)。
10、“竣工日期”栏填写修竣车辆的时间(年、月、日)。
11、“进厂日期”栏填写承修方承接车辆的时间(年、月、日)。
12、“维修专用发票编号”栏填写由承修方开具的统一维修专用发票的编号。
13、“次数”栏填写按修竣车辆自出厂之日起,在质量保证期之内,依次发生的车辆返修序次。
五.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员证
(一)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员证的作用和种类。
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员证是企业质量检验员进行维修车辆质检工作的上岗资格证。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员证分为正证和副证,由道路运政管理机构发放和管理。
(二)企业质量检验员的分类。
企业质量检验员分为总质量检验员及质量检验员两类。
(三)汽车维修质量检验员证的填写。
1、“证号”由省级道路运政管理机构和地级道路运政管理机构核定。前二位数为地域代号,后四位数为自然序号。
2、“工作单位”栏填写申报质量检验员证的单位全称。
3、“审验”栏加盖道路运政管理机构审验章。
7、怎样填写机动车维修技术法规及管理制度明细表车友问答N车网
技术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 2.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 3.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 4.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办法 5.机动车维修管理相关法规概述 6.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 7.液化石油气汽车维护、检测规范 8.轿车车身维护技术要求 9.汽车大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 10.商用汽车发动机大修竣工出厂技术条件 11.大客车车身修理技术条件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4.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的通知15.机动车维修服务规范
管理制度:1.汽车维修质量承诺制度2.汽车进出厂登记制度3.汽车进厂检验制度4.汽车维修过程检验制度5.汽车维修竣工检验制度6.汽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管理制度7.车辆维修档案管理制度8.车辆维修档案管理制度9.设备管理及维护制度10.人员培训制度11.配件材料管理制度1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13.环境保护制度14.机动车维修服务承诺
8、汽车修理技术标准相关标准
作为修理大工应熟练掌握发动机的拆装技巧和各个车型的技术知识点,如正来时和各个系统的工作原理等,掌握电气技能和诊断自能力,以及故障的诊断流程,这样即使没接触过的车也百可以一试便知其八九。再者就是经验,这需要长时间度的累积。以达到又快又稳,维修质量又好的程度,这一行学海无涯。